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新生兒有什麼習俗

緬甸新生兒有什麼習俗

發布時間: 2022-05-16 01:01:13

A. 緬甸人的風俗習慣

緬甸有14個邦,或叫省,其中最大的墠邦ShanState,聚居著27個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Shan族,所以叫Shan邦。墠邦省東枝Taunggyi,因為海拔高所以氣候涼爽,加上萊茵湖的魅力,使它成為近年來緬甸最吸引人的避暑勝地。

湖上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船隻,游湖的馬達船船身很長,船頭高高翹起,重心落在後半段,觀光客有座椅但只能坐五個人;當地人直接坐在船底板上可坐十人。我們由湖北岸的良瑞碼頭進湖去,長長水道上一路迎面而來的船隻多是載著湖中浮田出產的蔬果,還有正在泡澡消暑的水牛。

B. 嬰兒床應該如何選擇什麼材質的比較好

俗話說,半輩子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可見擁有一張舒適的床有多重要。寶寶出生後,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陪床,所以要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嬰兒床。如何選擇大量的嬰兒床,是寶寶媽媽的一個難題。

無論嬰兒床的材料、尺寸或寬度,以及它的功能都應包括在要考慮的清單中。另外,要對寶寶使用安全防護。沒有在很多問題的集合下沒有辦法下手的感覺。不用擔心。這本購買指南會幫你整理好的。如何選擇嬰兒床?寶八寶媽接受了這個購買策略,毫不糾結的挑了嬰兒床

當然,如果家庭條件比較好的話,可以選擇緬甸花梨木做的嬰兒床。緬甸花梨木不僅對人體有益,還能增加其價值。好東西貴。所以嬰兒床的選擇也要根據家裡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以上材質的嬰兒床,不管你選哪個。買了之後要晾一會再給寶寶用,去掉味道!

C. 緬甸國家的風俗禮儀有哪些

1、緬甸為佛教國家,視佛塔、寺廟為聖地。因此,任何人上至國家元首、外國貴賓,下至平民百姓,進入佛寺一律要赤腳(脫鞋、脫襪),否則就被視為對佛教不敬。
2、緬甸人忌諱撫摸小孩的頭。小孩兩手交叉胸前,是表示對大人的尊敬。
3、緬甸人時間概念比較強,每場活動前請提前或准時到場,千萬不要遲到。

D. 緬甸人的生活習慣、風俗

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如麵包夾黃油、果醬、乳酪、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咸。宏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炸烤食物易於保存,涼拌不需加熱,又能祛暑。緬甸瀕海多河,魚蝦豐富,易捕撈。在緬甸以魚蝦為原料製作的食品尤多。緬甸人喜歡將竹筍腌成酸筍,和其他蔬菜、肉類混炒,味道鮮美。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中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咸、又辣、又鮮。

服飾

緬甸是一個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雖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較為鮮艷。男女上衣均為右衽,也有對襟的。男人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衫,用一條或粉紅或黃或白的薄紗或絲綢帕包在頭上,作為出席盛會的禮帽。女子的上及多為斜襟長袖衫,衣袖長而窄,顏色多為乳白色或粉紅色。為了適應熱帶氣候,多用薄紗製成。婦女一般都留長發,卷發髻,並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緬甸人很少穿鞋襪,男女老少都愛穿拖鞋。

拓展資料

緬甸人: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總人口5141.9萬(2014年),主要民族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全國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約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民族: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其中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

宗教

緬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約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蘭教,約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靈論。

緬甸的佛教主要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緬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們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經文,尤其是《吉祥經》,是緬甸人民的生活哲學,深深地印入人們的心靈中。緬甸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參神拜 佛,信眾一路赤腳走去,不能穿鞋或襪子。不能對寺廟、佛像、和尚有任何輕率舉動,不能穿過短、過透的衣服。在緬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須入寺廟當一段時間 的和尚,過靜修生活後才能還俗結婚。緬甸人對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來化緣,他們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財物送給和尚。緬甸人虔心向佛,民風淳樸、 和善,社會犯罪率比較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緬甸人

E. 緬甸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1、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2、服飾

緬甸是一個將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

3、稱呼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意為叔伯)。

(5)緬甸新生兒有什麼習俗擴展閱讀

緬甸的宗教信仰及禁忌:

緬甸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其中影響最為廣泛並為絕大多數緬甸人信仰的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信徒約佔全緬87%的人口。基督教約在16世紀初傳入緬甸,目前影響最大的是新教浸禮會和羅馬天主教派。

緬甸人認為頭部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地方,不喜歡別人觸摸自己的頭。婦女的筒裙被視為不潔,嚴禁晾曬在頭部以上的高度,忌諱從晾曬的婦女筒裙底下走過。進入佛教寺廟和參觀佛塔時應脫鞋、脫襪,不應與僧侶「平起平坐」,女士不能隨意碰觸僧侶袈裟或身體。

進入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場所前,應事先詢問是否可以進入,如對方不歡迎非信徒進入,請勿強行參觀。此外,緬忌諱隨意撫摸兒童頭部,用腳做指示、踢東西或觸碰人也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F. 嬰兒誕生禮是什麼

在古代中國,生兒育女、傳宗接代,是人們根深蒂固的一個觀念,民間視「無後」為「不孝」之首。所以,民間把嬰兒的「誕生禮」看成極其重要的事情,並形成了很多相關的禁忌和習俗。從嬰兒出生一直到滿一周歲,禮儀活動頻繁多樣,體現了中國民間對新生命的重視和關愛。

嬰兒出生以後的第一個儀式就是「報喜」。孩子剛一落地,其父就要到岳丈、親朋和鄰里的家中去報告喜訊。「報喜」時所攜帶的物品,各地略有不同,但不外乎紅蛋(煮熟後再染紅的雞蛋)、雞、酒、糕點之類。同時,人們根據傳統的習慣,從「報喜」者所帶的物品就可以明白新生嬰兒的性別。比如:以雞「報喜」的地區,用公雞則為男,用母雞則為女;以酒「報喜」的地區,酒壺拴紅線則為男,酒壺拴紅綢則為女。有的地區「報喜」時還要燃放鞭炮,在岳父家門前燃放則說明是男,進至堂屋才燃放則說明是女。此外,由於受中國傳統宗法社會男尊女卑觀念的深刻影響,一些地區的風俗表現為生男則喜,生女則不予聲張。在粵東及閩南,生男孩後在次年元宵節要往祖宗祠堂送花燈,以示添丁。生了女孩則只算添口,不算添丁,也不升花燈。

「踩生」,又叫「踩門」,指外人有意或者無意踏入嬰兒降生的產房。「踩生」是流行於全國的一種生育習俗。但是,不同的地區對待「踩生」的態度卻有很大不同。有些地區認為「踩生」對嬰兒有益,有些地區則認為其有害。在很多地區,產房是要禁止外人特別是男人進入的,於是在產房門前懸掛物品以示警戒。這種習俗由來已久,《禮記·內則》中就有記載:「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蛻於門右。」意思是:生了男孩,要在門前懸掛弓;生了女孩,則在門前懸掛佩巾。類似的風俗有很多,只是懸掛的物品有所不同:有的是懸掛紅泡刺、野薑葉;有的是在門上貼紅紙剪成的葫蘆(男)或梅花(女);有的是在門上插稻(男二女一)。據說這種在門上懸掛物品的風俗,除了防止外人貿然進入產房,還有避邪驅災的作用。在這些地區,如果有人無意間走入產房,人們會認為他(她)可能踩斷產婦的奶水,或者把邪祟帶入產房,從而對新生兒造成危害,必須採取某種方式予以補救。比如:冀中一帶稱「踩生」為「蹬嘴頭」,如果有人無意間進入產房,蹬掉了孩子的嘴頭,就必須馬上與產婦互換腰帶,俗信以為如此才能把奶水還給產婦。但是,也有不少地區把「踩生」看做是能給嬰兒帶來吉利的好事。湘西的土家族和蘇北地區的居民,就把嬰兒出生後第一個到產婦家的人視為「踩生人」。同時,他們認為孩子將來的脾氣、性格會和「踩生人」的性情及其當時的情緒有很大關系。所以,孩子的父母總要在孩子出生前就商討決定請某位儀表堂堂、品行俱佳的人來「踩生」,並會熱情款待以使「踩生人」盡量滿意、高興。

舊時,漢族還普遍流行為新生兒「開奶」的習俗。「開奶」,就是嬰兒吃第一口奶。嬰兒出生後,需待其將胎便排泄出來後,方能餵奶。很多地區在「開奶」儀式之前,先要蘸幾滴黃連湯餵食嬰兒,嘴裡還要說:「三朝吃得黃連苦,來日天天吃蜜糖。」然後,依次蘸以用肥肉、狀元糕、酒、魚、糖等做成的湯水餵食。口中唱道:「吃了肉,長得胖;吃了糕,長得高;吃了酒,福祿壽;吃了糖和魚,日日有富餘。」最後,讓小兒吃一口其他正在哺乳的婦女的奶。如果為男嬰開奶,就要請正在哺育女孩的婦女;如果為女嬰開奶,則要請正在哺育男孩的婦女。

嬰兒「誕生禮」中最有特色的當數「洗三」禮儀。「洗三」就是在新生兒出生的第三天為其洗身,這是嬰兒受到的第一次洗禮。儀式開麒麟送子圖始時,產婦先要把一隻紅雞放置在床前,然後燒香祈禱,謂之「拜床公床母」。「洗三」用的水,是用槐樹枝、艾蒿葉、花椒等中草葯熬制。浴盆中往往還放有紅蛋和金銀飾物等。「洗三」一般由接生婆或者孩子祖母來執行,一邊洗身,一邊念誦:「洗洗頭,做王侯;洗洗腰,一輩更比一輩高;洗洗蛋,做知縣;洗洗溝,做知州。」此時,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也要一邊說些吉祥的祝語,一邊將作為禮物帶來的果品、金銀飾物等投入盆中,謂之「添盆」。洗身完畢後,要用雞蛋或者艾團給小兒擦額頭,據說能起到免生瘡疥的作用;用金銀飾品摩擦小兒全身,據說能避邪鎮驚。待梳洗完畢,穿衣戴帽後,接生婆要用秤砣輕壓小兒身體,謂之「壓千斤」,象徵小兒長大後能擔當重任。還要用小蔥輕打身體,認為這樣可以使其將來聰明伶俐。然後,用鎖象徵性地鎖住小兒手足,喻指將來能謹言慎行。

滿月禮,是又一個備受重視的生育禮俗。嬰兒滿月之日,父母要發帖邀客,為其辦「滿月酒」,也叫「彌月酒」。親朋各攜禮物前來祝賀,禮物一般為金銀飾品、小算盤、小如意等,也有送衣料和食品的。同時,人們一般會在禮品上刻寫「長命百歲」、「金玉滿堂」等吉利、祝福的字樣。滿月禮的一項重大事項就是要為小兒剃頭,叫做「落胎發」。這是嬰兒第一次理發。古時,人們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且小兒皮膚尚嫩,極易損傷,故家人對這件事極其重視。受邀的手藝高超的剃頭師傅往往先把嚼爛的茶葉敷在小兒頭上,說是能免於生瘡。剃頭時,一般也不會把頭發完全剃光,額頭要留一小塊,稱為「聰明發」,腦後要留一小綹,稱為「百歲毛」。剃落的胎發,也不會隨便扔掉,要用紅紙包好,或者將胎發搓成圓球狀,用紅線串起,掛於床頭來鎮邪。如今,也有很多人家將胎發製成胎毫毛筆,留作紀念。剃頭完畢後,還要由一位親屬(多為舅舅)打著一把雨傘抱著嬰兒出去「見見世面」,且必須經過一座小橋。遇見行人,要對小兒說:「認識嗎?不要怕。」認為這樣做,能讓小兒將來行事有膽有識、風雨無阻。

嬰兒出生的第一百天,要舉行「過百啐」儀式。「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已經不單純表示一個數字,往往包含著「圓滿」、「完整」的意思。所以,民間對孩子的「過百啐」儀式非常重視。宋代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中載:「生子百日,置會,稱之百啐。」說明這種習俗至少在宋代已經存在。小兒百天當日,家中要大宴賓客,預祝嬰兒能長命百歲,所以,「過百啐」又叫「過百歲」,以圖個吉利。百日禮上,最能體現祝福含義的物品是「百家衣」和「百家鎖」。「百家衣」是集從各家討來的各種顏色的碎布頭縫紉而成,雖不見得來自百家,但斂布的家數自是越多越好。一般紫色的布頭最難索到,因「紫」與「子」同音,誰家也不願把「子」送給別人。「百家鎖」,也叫「長命鎖」,本意是集百家的金銀打制或是多家集體所送。「百家鎖」的形式多樣,最簡單的就是用紅線把銅錢串起即可,比較常見的是用金銀打製成鎖形,再用金銀鏈相串的樣式。「百家衣」和「百家鎖」都已超出了一般衣物和飾品的意義,成為為嬰兒祈福的象徵。

嬰兒到了周歲生日這天,親朋好友都要前來慶賀。除了宴飲的慶祝以外,小兒還要進行「抓周」儀式。

周歲過後,生育慶賀禮俗就算結束了。但是,父母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還要進行各種活動以求小兒得到保佑。比如:吃百家飯、認干親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G. 世界上最特別的祝福習俗(關於新生兒)

在賴索托王國,新生兒出生如果是男孩,鄰居們就用棍子敲打他們的父母,如果是女孩,就用水潑他們的父母。

H. 緬甸的文化與習俗

1、語言

設行政組織,訂立法律,雕刻及繪畫藝術相當發達;並且以自創的緬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並成為經書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築以「糾蘇吉剛佛塔」為其代表。

2、宗教

小乘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紀傳入緬甸,在西元十一世紀時成為緬甸居民普遍的信仰,並且延續至今。當時阿奴律陀聽取孟族僧人阿羅漢的建議,排除阿利僧派,定小乘佛教為國教

3、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如麵包夾黃油、果醬、乳酪、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8)緬甸新生兒有什麼習俗擴展閱讀

緬甸聯邦(The Union of Myanmar)。面積676581平方公里。

人口約5540萬(截止2006年1月31日)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其中緬、克欽、克倫、撣和孟等族有文字。華人華僑約250萬。全國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約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I. 刷新 翻看 我 緬甸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吃的,住的。穿的,包括禮節來說跟國內都有很多區別

J. 有哪些習俗是在把新生兒從醫院接回家的時候,要講究的

選擇新衣服,也許有不便

小孩子長得快,基本兩個月就要換一個碼數了,有的寶寶偏胖,有些碼數的衣服穿幾天就小了。所以要頻繁的買,這樣增加了經濟成本。而且,新衣服由於沒多次漂洗過,可能會有甲醛或其他化學物質的殘留,需要多次清洗後,給寶寶穿才放心。

我家大寶當時買的衣服,洗了四五次,還有一種味道,新衣服的味道,尤其是有圖案的,會更明顯一些。

還有就是,新衣服可能有的製作粗糙,有線頭,會纏繞到寶寶的手指或腳趾,這些在購買後要做好檢查,避免發生意外。

總之,小寶寶的皮膚嬌嫩,換尿不濕盡量多觀察,做到勤換。如果發現寶寶兩腿之間有明顯的勒痕,說明尿不濕小了,建議換大一號的。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7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3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3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7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8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3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