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果敢老街雞腿怎麼做
Ⅰ 緬甸果敢老街從哪裡過去
首先坐飛機到昆明,然後到西部客運站買到臨滄市南傘鎮的大巴車票,差不多十多個小時就來到南傘就是邊境了,進來果敢老街的話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偷渡走小路,被中國公安抓到是要罰款的。一種是辦理出境證進來,外地戶口的話必須來到南傘用營業執照辦理一個出境證只能一年辦理一次。當然建議通過辦理正規手續進來老街,寧願麻煩點,除非證件沒辦好那就只能偷渡進來。然後邊境進來,打一輛摩托或者計程車直接來老街就行,差不多十五分鍾左右就來到了,來到這個城市你就會大吃一驚,好像和國內沒什麼兩樣,用人民幣,講漢語,和中國沒什麼區別,但是卻有一股濃濃的異國風情!過來這邊的話要注意這邊消費比較高,賓館房價高,因為娛樂在這邊是合法的,所以很多國內的人絡繹不絕的出進,造就了這個第一特區。我本人在騰/龍做手機上/娛樂這方面,假如你們有機會來到這里的話,可以找我很高興為你們解答
Ⅱ 在緬甸果敢老街適合做什麼生意
我覺得在緬甸果敢的話,我覺得比較適合做一些水果生意吧,做水果生意的話會比較有。那你有錢賺。
Ⅲ 長這么大你有去過緬甸果敢老街嗎
9月27日,一份要求中國人在三日內離開的當局告示讓緬甸果敢地區早已危急的形勢雪上加霜。排華味道濃重的聲明警告那些不走的中國人:後果自負。這里畢竟不是自己的國家,走還是不走?距離祖國僅一步之遙的華人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局。大難轟然臨頭,果敢地區的人們一點准備也沒有。8月至今,這里的人們發現自己正陷於亂世。自該特區與緬甸政府軍爆發軍事沖突後,長居此處的大量華人華僑發覺生存環境愈發惡劣,槍炮聲中,人們已萌生去意。當上千緬甸政府軍敢死隊出現在街巷中,果敢特區首府老街的華人們終於意識到,曾經歌舞昇平的日子結束了。這個曾為之打拚、建設了十餘年的自由王國終於被緬甸軍政府所掌控,特區的前景一時間變得迷霧重重而無法預料。長達數日的交火中,曾經的「果敢王」彭家聲不敵。人們最後一次看到「彭主席」露面是在靠近中國邊境的楊龍寨後山,同盟軍與政府軍的最後一場較量中。該戰斗以彭失敗告終,山上留下許多屍體後,一代梟雄彭家聲就此下落不明。
Ⅳ 緬甸果敢老街有什麼特色有什麼好吃好玩的
昂山市場
昂山市場始建於1926年,英國殖民統治晚期,位於仰光市中心,是仰光最大最熱鬧的集市。該市場以其殖民時期的建築結構和內部用鵝卵石鋪成的步行街而聞名於世,市場內既有面向國外遊客出售的各種古董、緬甸手工藝品、珠寶、藝術品以及服裝等,也有針對當地居民消費的葯店、食品店、國外商品店等。昂山市場原名斯哥特市場(Scotts Market),是為紀念英國殖民時代一位叫詹姆斯約翰斯哥特(James George Scott)的公務員而命名的,約翰斯各特最先在緬甸引入足球這項運動。1948年緬甸獨立,根據昂山將軍(General Aung San)的名字,將斯哥特市場改名……[詳細]
不歸湖
不歸湖
不歸湖位於緬甸和印度邊界地帶班哨村(Pangsau village)南部,臨近印度長廊縣區(Changlang District)。班哨村曾是修建利多公路(Ledo Road)的工人最早居住的地方,利多公路也稱史迪威公路(Stilwell Road),位於緬甸和印度邊界,是1942年西方盟國為蔣介石部隊提供援助而修建的。
Ⅳ 緬甸果敢老街有什麼特色
老街行人接踵擦肩,大多漢人裝束,廣告路牌一色中文書寫。老街中式古樸平房,商店熙熙攘攘,小攤洋傘爭奇斗艷,完全沒有50年內因戰亂徹底燒毀過兩次的痕跡,幾乎和雲南小鎮一模一樣。而袖珍小城則高樓林立,街道寬敞布局合理,據說一年半載前才平地而起,有點「深圳風貌」。看來果敢人已經把多年積蓄傾注在家鄉的建設上,而不是按照老規矩掘土埋在地下,這說明他們對遲到的和平信心百倍。搞建築的老闆工人一般都來自中國,說是這里的苛捐雜稅不多而且不用驗收。果敢《投資旅遊指南》上稱「果敢有數百億人民幣閑散民間」,人口則在15-20萬人之間。這樣,人均貨幣就達10-20萬以上。 來往車輛特別多而且沒有牌照,這里開車不用駕駛執照,只要你有本事把車弄到路上就行。一些男孩屁股還沒夠到坐墊,就把油門加到最大,站在摩托上風馳電掣相互追逐,如同東方版的小型「超人」。
商店貨物豐富但多為中國製造,而本地土產則被擠到了菜場集市。品種稀奇古怪叫不出名字也不知道用途,唯有古老容器斗,還在作為量具容器使用。這東西在這里出現居然使國人產生一點親切!?人們說,到了果敢,你猶如回到了古時的中國,又看看到現代的風采。
Ⅵ 緬甸果敢老街怎麼走
到果敢線路怎麼走?
先坐飛機到臨滄市然後坐大巴車到南傘口岸這里就是邊境了,進來果敢老街的話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走小路但是很危險。一種是辦理邊境通行證進來,外地戶口的話必須來到南傘鎮用營業執照辦理一個邊境通行證,過境以後打一輛摩托或者計程車直接來老街就行,差不多十五分鍾左右就來到了,來到這個城市你就會大吃一驚,好像和國內沒什麼兩樣,用人民幣,講漢語,但是卻有一股濃濃的異國風情!過來這邊的話要注意這邊消費比較高,因為娛樂在這邊是合法的,本人在華納國際工作對老街比較了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Ⅶ 果敢老街在什麼地方
果敢全稱"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緊鄰中國雲南省,西臨薩爾溫江與木邦相峙,東與中國雲南省鎮康縣、滄源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接壤,北面是龍陵縣、潞西市,南以南定河與佤邦相對,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國境線約250 公里。果敢在籍人口約25萬,其中90%人口為華人(緬甸謂之果敢人、果敢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果敢地區原為中國領土,隸屬中國雲南省。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定邊界,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 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強迫中國與其簽訂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地區劃入英屬緬甸。果敢曾經(1989年-2009年)有高度的自治權。果敢通行果敢語(漢語),流通人民幣,通訊採用中國移動號碼,電力由南方電網通過雲南電網向老街變電站輸送。
Ⅷ 緬甸 果敢
取名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Maung,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Ko,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U,意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Aung Gyi),隨著他的年齡和地位的變化,被稱作「貌昂基」(Maung Aung Gyi)、「郭昂基」(Ko Aung Gyi)或「吳昂基」(U Aung Gyi)。
此外,還有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德欽」(Thakin,意為主人)、「波」(Bo,意為軍官)、「耶波」(YeBo,意為同志)、「塞耶」(SaYar,意為教師和醫生)的。
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Ma),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意為姑娘),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Daw,意為姑、姨、嬸)。如有一位叫「丹敏」(Tan Min)的女子,隨著她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人們可稱她為「瑪丹敏」(Ma Tan Min)或「杜丹敏」(Daw Tan Min),她本人自稱「瑪丹敏」(Ma Tan Min)。
有統計,緬甸人取名所用的字總共不到100個,用這些字互相拼湊,取其聲韻順口悅耳即可。因而緬甸人重名的很多,為表示區別,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後加上籍貫或工作單位、職業名稱等。
生活禁忌
緬甸人有「右為貴,左為賤」,「右為大,左為小」的觀念。因此,緬甸人有「男右女左」的習俗。此外女人不能枕著男人的胳膊睡,否則男人就會失去「神力」,整日萎靡不振。
緬甸人視頭頂為高貴之處,所以不能用手觸摸他人頭部,即使是十分可愛的孩童也不能撫摸其頭。
與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給長者遞接物品時,不能用右手,右手被視作是不潔凈的。
緬甸人視太陽升起的東方為吉祥的方向,認為東方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方向,所以緬甸人家裡的佛龕都供在室內東牆上。因此睡覺時,頭必須朝東忌諱朝西,否則是對佛的玷辱,會招致不幸。緬甸人還認為西方是死神居住的地方,古代緬甸國王斬殺犯人時,都是出宮殿西門,所以睡覺絕對不能頭朝西睡。緬甸人把東面和南面稱為頭頂部,把西面和北面稱為腳尾部。家中長者的座位在頭頂部,晚輩的座位在腳尾部。
在緬甸,女子穿的筒裙(緬語稱「特敏」(TaMane))被視為不吉祥之物,不充許晾曬在超過人頭的地方。因此男子忌諱在晾著衣服的繩索或桿子下穿行。如男子穿行,則男子身上的「神力」會丟失,並會倒霉一輩子。故此,到佛塔寺廟朝拜的信女,不得登攀塔座,只能跪在塔下瞻拜許願,如要向佛塔、菩薩身上貼金,需交由男子代辦。
婚姻禁忌
緬暦4月15日至7月15日三個月為佛教僧侶安居期間,緬甸人不許舉行婚禮。此外,緬甸人也忌諱在緬暦9月、10 月、12月內結婚。他們認為,在9月結婚,將會不育,一輩子無兒女。在10月結婚,會破產。在12月結婚,夫妻會兩地分居,不得團聚。出席緬甸人的婚禮, 不能穿藍色、灰色和黑色的衣服,否則會帶來不吉利。
數字禁忌
緬甸人忌諱9、13和尾數是零的「補」數(10、20、30、40、50、60、70、80、90)等數字,也忌諱9人共同遠行,認為9人同行必有災禍,若是9人同行則需帶一塊石頭,以破9的數位。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緬甸人認為13這一數字不吉利,因此不會買有編號13的房子和車子。緬甸商人忌諱補數,因為補數帶有零的數字,零即為輸,故視補數不吉利。在緬甸,若汽車牌照的總計為補數,如10、20、30……等就很難賣出去。
Ⅸ 緬甸果敢老街有什麼特色
主要就是緬甸特色,吃的有魚這些,還有娛樂場所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