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木姐歸哪個民團

緬甸木姐歸哪個民團

發布時間: 2022-05-15 14:28:26

『壹』 緬甸是哪個國家

緬瑪聯邦共和國,通稱緬甸,是東南亞國家,位於中南半島西部,西北鄰印度和孟加拉,東北靠中國大陸,東南接泰國與寮國,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

其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1,930公里,占國境線總長三分之一。國土面積約67.65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40大國家、東南亞第二大國。人口約5,567萬,世界排名第25位。首都為內比都,2005年以前設於最大城市仰光。雖名為聯邦共和國,但實為單一制的國家。


地理

緬甸聯邦共和國位於東南亞西北部,東與中國、寮國和泰國相鄰,西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相接。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南臨安達曼海。面積676,578平方公里,是東南亞大陸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緬甸三面環山,西部有若開山脈,北部有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東部和東南部為撣邦高原和丹那沙林山脈。中部為平原。位於北部喜馬拉雅山中的開加博峰海拔5881米,是緬甸也是東南亞的最高點。

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欽敦江、薩爾溫江和錫唐河等。其中伊洛瓦底江發源於中國西藏林芝地區,向南流經緬甸中部地區,最後注入安達曼海。緬甸大部分人口生活在伊洛瓦底江流域,為緬甸最重要的河流。



(1)緬甸木姐歸哪個民團擴展閱讀:

人口和民族

緬甸有約五千萬的國民,68%為緬族。主要的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若開族(3.5%)、華人(2.5%)、孟族(2%)、克欽族(1.5%)、克耶族(0.75%)以及其他原住民民族(4.5%),此外還有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移民(1.25%)。


氣候特徵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小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處於亞熱帶。環繞緬甸東、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擋了冬季亞洲大陸寒冷空氣的南下,而南部由於沒有山脈的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可暢通無阻。

緬甸生態環境良好,自然災害較少。

緬甸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20℃-25℃;最熱月(4、5月間)的平均氣溫為25℃-30℃。各地氣溫年較差也不大。

緬甸雨量豐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風盛行的6、7、8三個月,其次為5月、9、10月,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達4000毫米以上,中部為雨影區,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緬甸的乾燥地帶。5—10月各地的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

由於受季風的影響,緬甸全年可分為熱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涼季(11月至次年2月)。


『貳』 瑞麗市有幾個縣

瑞麗市是縣級市,下轄3個鎮和3個鄉,分別是勐卯鎮、畹町鎮、弄島鎮、姐相鄉、勐秀鄉、戶育鄉。瑞麗位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西南,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毗鄰。

一、勐卯鎮
勐卯鎮地處瑞麗市中部,北回歸線北側,東隔瑞麗江橋與畹町經濟開發區為鄰,南與緬甸木姐市隔江相望,與大掌、賀亂等緬寨接壤,西和姐相鄉毗連;北與勐秀鄉、隴川縣章鳳鎮、潞西市遮放鎮等鎮相依,是瑞麗通往內地和緬甸的交通要道。

二、畹町鎮
鎮境東北與潞西市(芒市)接壤,南與緬甸九穀市相鄰,西北與瑞麗市姐勒隔江相望;東部有廣董通道,中部有畹町口岸,西部有芒滿通道,東、西通道和中部口岸公路均與亞太交通對接。
三、弄島鎮
地處雲南省瑞麗市西南部,距瑞麗市30公里,與緬北重鎮南坎縣、八莫縣芒允鎮隔江相望,自然地貌由平壩山地兩部分組成,壩區位於瑞麗壩尾,山區位於雲南省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的南段。

『叄』 緬甸國靠近我國哪個城市

緬甸國靠近我國雲南省的保山市、臨滄市、普洱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等。

1、保山市

保山市地處雲南省西部,東與大理白族自治州、臨滄市接壤,北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毗鄰,西北、正南同緬甸交界,國境線長167.78公里。

2、臨滄市

臨滄市地處雲南省西南部,北回歸線橫穿轄區南部,瀾滄江、怒江流經轄區東、西兩側,東鄰普洱市,北連大理州,西接保山市,西南與緬甸交界。國境線長290.79千米。國土面積2.4萬平方千米。

3、普洱市

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東臨紅河、玉溪,南接西雙版納,西北連臨滄,北靠大理、楚雄。東南與越南、寮國接壤,西南與緬甸毗鄰,國境線長約486公里(與緬甸接壤303公里,寮國116公里,越南67公里)。

4、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的最南端,與寮國、緬甸山水相連,和泰國、越南近鄰,土地面積19582.45平方公里,國境線長達966公里。

5、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我國西南邊陲,在雲南省西部中緬邊境,東和東北與保山市的龍陵、騰沖相鄰,南、西和西北三面與緬甸聯邦接壤,全州除梁河縣外其它縣市都有國境線,國境線長達503.8公里。

『肆』 緬甸木姐市地圖

緬甸木姐市地圖如下:





(4)緬甸木姐歸哪個民團擴展閱讀

氣候特徵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小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處於亞熱帶。環繞緬甸東、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擋了冬季亞洲大陸寒冷空氣的南下,而南部由於沒有山脈的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可暢通無阻。緬甸生態環境良好,自然災害較少。

緬甸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20℃-25℃;最熱月(4、5月間)的平均氣溫為25℃-30℃。各地氣溫年較差也不大。緬甸雨量豐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風盛行的6、7、8三個月,其次為5月、9、10月,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達4000毫米以上,中部為雨影區,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緬甸的乾燥地帶。

5—10月各地的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於受季風的影響,緬甸全年可分為熱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涼季(11月至次年2月)。

『伍』 為啥中國人在六月三十號以前要從緬甸回國

並不是針對所有中國人
而是針對在緬甸北部從事移動網路詐騙犯罪、非法出境的、目前滯留緬甸北部的人員。
所以全國各地都發出告知書,進行勸返,勸告自首

比如:

關於勸返滯留緬甸北部人員的告知書
我區極少數市民鋌而走險,偷渡緬甸北部地區(含緬甸老街市、九穀市、幫康市、木姐市等,俗稱緬北)非法務工,有的淪為電信詐騙犯罪分子或者詐騙黑灰鏈條的幫助犯,有的為詐騙窩點犯罪人員「吃、住、行、消、樂」提供條件,不僅成為緬北詐騙窩點的「幫凶」,自己也易成為被綁架、拘禁、傷害、強迫賣淫等不法侵害的受害人。
當前緬北社會動盪,自治政府、民團武裝沖突頻發,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詐騙賭博窩點林立,已成為治安窪地,秩序異常混亂。
為嚴厲打擊整治中緬邊境跨境違法犯罪活動,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力勸返滯留緬甸北部人員,現將有關事項告知如下:
一、凡是滯留緬甸北部的敘州籍人員,務必於2021年5月31日前,向當地申報入境,通過正規渠道回國。至少提前7天通過電話向宜賓市公安局敘州區分局刑偵大隊(0831-6610349;7828937)或戶籍地派出所報備。
二、滯留緬甸北部人員主動回國,並如實供述違法犯罪行為的,可以依法從輕、減輕處罰;情節輕微的,可以免予處罰。
三、對於拒不回國人員,公安機關將依法從重從嚴打擊;村(社區)將根據相關規定進行懲戒,取消滯留緬甸北部人員及其家屬一切政策性優惠、福利、補助等。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四、滯留緬北人員已返回雲南邊境進行疫情防控隔離的,要服從當地警方、衛生防疫部門及我區駐雲南邊境民警指揮,如實說明在緬北工作生活情況,接受盤查,出示務工證明、身份證明,並組織有序返回敘州,開展多頻次核酸檢測,防止無症狀感染者將病毒帶回我區。
五、全區廣大人民群眾應主動規勸滯留境外親友,珍惜機會、主動回國、如實報備。同時,積極檢舉揭發滯留緬甸北部人員。凡提供有效線索經證的,按相關規定予以500-3000元的獎勵。舉報途徑撥打110或到各鎮(街道)派出所進行舉報。
特此告知。

如果你是合法進入緬甸,並在緬甸進行合法工作的,不要緊

『陸』 好多人偷渡去緬甸做什麼

講到緬甸,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有人問那麼多人被騙去緬甸做什麼,另外,還有朋友想問家人被騙到傳銷當地警方不管怎麼辦,這到底是咋回事?事實上是否有人被騙到緬甸後就回不來了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那麼多人被騙去緬甸做什麼,希望你喜歡。

那麼多人被騙去緬甸做什麼

有,好多年前我的朋友,還有另外幾個小伙,被本地人騙去緬甸,乾重活,睡在草鋪的地上,吃的簡直豬食,沒力乾的慢遭皮鞭打,還抽他們的血,後然差不多快死了,就買了火車票讓他回來,好幾天在車上討飯才到家鄉,對了在緬甸有兩年多時間,騙他們的人不回來,也沒人管,回來看到他時,簡直就是一付骨架子,太殘了

報警應該是最有效的途徑

被騙到緬甸做詐騙怎麼報案?

可以撥打0871110雲南昆明報警電話求助即可,但是一定要保護好自身安全。

父親被騙去緬甸簽單,掉單之後被人看壓,不知道在緬甸什麼地方,找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有用么,求好心人告知

小勐拉的可能性稍微小一點,木姐的可能性大一點,趕緊報案,找大使管也報案,一般他們都是偷渡的沒有出入記錄的,但是不要怕,抓緊和你父親聯系並保持,接下來的就是報案了,其他的辦法不好使

家人被騙到緬甸傳銷組織怎麼辦?

打110報警吶。唯一的辦法

有沒有被騙去緬甸工作的

噴,肯定有!只是有沒遇見的問題!騙去哪的都有

被騙到緬甸打黑工報中國警方有用嗎?

您好!被騙到緬甸打黑工,向中國警方報案,中國警方會受理。但是,中國的警察在緬甸沒有執法權,必須由緬甸警方配合抓人。如果犯罪嫌疑人是中國人,中國警方才可以將犯罪嫌疑人引渡回國依法審理。謝謝閱讀!

最近有人被騙到緬甸向家人要6萬

這是典型的敲詐勒索。

你們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通過警備合作,讓緬甸警方給予查處。

然後就可以救出該人了。

中國人被騙到緬甸,當地警察為啥不給立案

中國人被騙到緬甸,,當地警察為啥不給立案,這應該是不符合立案條件。

也可能是在緬甸這種行為不追究,

具體向緬甸警察咨詢。

被騙到緬甸金三角了。用暴力被逼吸毒一個多月了。在那邊人生地不熟,...

偷渡回國吧

這基本上是唯一的渠道

『柒』 緬甸買毒的都是什麼人

《追捕運毒者(下)》。

講述了運毒「馬仔」被騙到緬甸後,被迫吞食毒品回到中國。經過幾個月的摸排調查,一張潛伏的人體運毒全國性網路逐漸清晰起來。2018年4月,在雲南昆明市的兩面寺收費站旁,禁毒民警堵截了一輛白色小轎車,根據情報車上的3名年輕人可能身體里攜帶毒品。通過拍片檢查發現,他們腹中都藏有60顆左右包裝成膠囊狀的毒品海洛因…… 他們向警方交代,毒品是在境外緬甸吞食的,隨著調查的展開,一張潛伏的人體運毒全國性網路逐漸清晰起來。2018年上半年,昆明鐵路公安局陸續抓獲多名通過人體運毒的馬仔。通過偵查,警方發現了隱藏在境外緬甸的販毒團伙的多個窩點。

公安部成立聯合專案組,在異國他鄉揭開真相,2018年8月14日,境外執法部門最終將團伙頭目寶哥馬拉史成功抓獲。

《追捕運毒者》的一些畫面,看得讓人不寒而慄,看完後仍心有餘悸。 毒販網路一層又一層,他們各自分工明確。有人專門負責假扮中介,向那些在網上找工作的人介紹「高薪工作」,聯繫上人之後,安排他們前往緬甸。到了緬甸,這些「馬仔」就被關起來,手機、銀行卡、身份證等通通沒收。一旦反抗,就會遭到毒打。

在《追捕運毒者》中,一個叫「楊蕾」的人,由於無法吞毒遭到毒打,雙手雙腳被捆綁坐在地上,脖子被鐵鏈拴著,遭人使用木棒猛擊背部。

最終,「楊蕾」遭毒打致死。之後,毒販購買了膠帶、雨衣、塑料袋等,將「楊蕾」拉到山上埋掉。據交代,被殺害的,不止「楊蕾」一人,還有一個叫「李根成」的年輕人,也是被活活毆打致死後,遭掩埋。販毒團伙打起人來,如禽獸一般。用電棍、木棒、鉤子等,折磨不聽話的「馬仔」。據供述,一名打人者使用鉤子,鉤進「馬仔」的大腿,還有人拿著匕首,插進「馬仔」的膝蓋···還有的「馬仔」手指被砍,牙齒被拔、指甲被拔···

毒販的殘忍手段,讓人難以想像。

據報道,為了後期的人體運毒,還有專門的人對「馬仔」進行訓練,將蘋果、胡蘿卜等切塊後,讓「馬仔」生吞。而在關「馬仔」、訓練「馬仔」的地方,還有專門的武裝人員看守。訓練結束,運毒之路就開始了···

經過摸排,販毒團伙在勐平、老街、木姐等地有多個窩點。從販毒頭目到小組長,共有20多名成員的身份被查出。販毒頭目寶哥馬拉史,以及他的家族販毒團伙網路,也慢慢曝光,在緬北金三角地區的骨幹販毒成員就有121人。

『捌』 被稱為萬塔之邦是哪個國家

緬甸

緬甸:昨天的輝煌

文/任維東
緬甸對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期,我曾以邊境旅遊的方式,從雲南省的德宏州出境,去過緬甸的木姐和南坎兩個小城。當時,中國改革開放大潮初起,經濟還很不發達,這兩個緬甸小城裡自由市場上的電子手錶、化妝品、襯衣等商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又從西雙版納出境,去過緬甸的勐拉。這些地方都處緬甸的北部邊境,經濟並不發達,甚至可以說是落後。說陌生,是指我還沒有深入到緬甸的腹地。
今年「五一」大假,我不畏炎熱,決定與朋友飛赴緬甸旅遊。所見所聞,使我感到過去國人對我們這個近鄰的了解實在是太少,甚至有許多誤解。
過去,一提緬甸,在許多國人眼裡,似乎就意味著腐敗、獨裁、毒品、貧窮與落後,很容易聯想到金三角、昂山素季等等。這裡面明顯有宣傳的誤區。等你到了那裡,親眼看看,就會明白「百聞不如一見」的古訓是做人時應當時刻謹記的。
我們這次去造訪的是緬甸現在的首都仰光和古都曼德勒、蒲甘。
事實上,緬甸在歷史上曾是中南半島上稱霸一時的強國,有著輝煌的歷史。在雍籍牙王朝孟雲王統治時期(公元1782-1819年),緬甸的封建社會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疆域西起當今印度的阿薩姆、曼尼坡,東到今泰緬邊境的廣大地區,都是它的勢力范圍,成為當時東南亞各國中疆土最為遼闊的強大的封建國家。
位於中南半島西部的緬甸,面積約676,581平方公里,在東南亞僅次於印度尼西亞而居第二位。與中國接壤的國境線長達2,185公里,其中與雲南省接壤的邊界線有1,997公里。由於其大部分國土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因而屬於熱帶。
花城仰光
現今的首都仰光是一個洋溢著現代氣息的美麗的城市,特別是城中參天的熱帶樹木、盛開的鮮花和殖民地時期留下的歐式建築,給人印象頗深。
5月的緬甸正是一年中該國最熱的季節。我們到達仰光那天的中午,有空調的旅遊大巴內氣溫竟然在30攝氏度,車外氣溫高達41攝氏度。或許是我們已經先在曼德勒預熱過了,所以一身短打扮(短衣、短褲、拖鞋)的我,居然也能接受和適應。當然,一離開空調,就免不了汗流浹背。
導游阿強是個華人,一路上給我們介紹緬甸的歷史,而且總少不了要贊美當年佔領緬甸的英國殖民者,說仰光的街道、火車站都是英國人一百多年前規劃興建的,某一街區的建築也是英國人建的,等等,時至今日,還在沿用,仍然能適應仰光城市現在的需要。
來仰光,第一要看的自然是其標志性建築、堪稱世界之最——雪德恭大金塔。它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經數次整修,如今塔高112米,底座周長427米,其塔頂鑲嵌有7000多顆鑽石及一顆世界最大的紅寶石,塔身用純金建造,而且大金塔四周又環立著68座各式小佛塔,形成金塔之林,在藍天紅日的映照下,真是燦爛輝煌,蔚為大觀。據說,整個大金塔使用了六七十噸黃金,這也更凸現了大金塔的珍貴。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看大金塔就是看黃金。一年到頭,這里都擁擠著緬甸的佛教信徒與世界各地的旅遊者。
在緬語中,仰光意思是「戰爭結束」,也就是和平之城,位於伊洛瓦底江支流仰光河的左岸。其街道不寬,但比較整齊,建築也要比古都曼德勒現代化,高樓不少。但最讓人稱道的是街道、馬路兩旁鬱郁蔥蔥又參天的大樹以及盛開的各種鮮花。說仰光是春城、花城,倒真是恰如其分。
由於仰光工業很不發達,許多日用品和工業品依靠進口,加上熱帶植物遍布,雨水充沛,所以這里的空氣質量非常好,污染少,天是瓦藍瓦藍的。對於久居中國污染嚴重的大都市的我們而言,來緬甸洗肺、換氣,真是好極了。
走在仰光的大街上,看到一個怪現象,那便是正在跑的汽車大都十分破舊,而且形形色色,真像一個舊車博物館。有的老式汽車我們以前只在電影里看過。這些汽車中有上個世紀20年代的甲殼蟲、有老掉牙的二戰卡車,更多的是日本產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舊車。問及原因,導游阿強說,緬甸軍政府規定從外國進口的新車在緬甸銷售要繳納高達200%的關稅,所以大多數緬甸人很難買得起新車,只好用外國(主要是日本)淘汰的舊車。
普通的緬甸人出行,主要靠的是從中國進口的自行車和摩托車。也有乘坐公共汽車的。仰光的公共汽車也很特別,有不少使用的是箱式小貨車,乘客一個挨一個站在車廂里,任憑氣溫高達三四十攝氏度,像沙丁魚似的緊緊擁擠在一處,甚至還有勇敢者外掛在車廂的兩邊和尾部,讓我們這些老外看得提心吊膽,生怕他們從車上摔下來。
這些以運送人為主的公共巴士不少都是超載,安全措施也非常缺乏,仰光當局的管理人員如警察竟然熟視無睹。我們對此感到十分奇怪。阿強說,沒辦法,國家落後、人窮,命不值錢,也就是兩袋米的價錢嘛!他解釋說,在緬甸出了交通事故,人被汽車軋死,政府也就補助死者家屬兩袋大米而已。當然了,如果軋死了當大官的家人,那就不是兩袋大米能解決的,麻煩就大了。
提「錢」來見
沒來緬甸之前,就聽說緬甸一些政府官員相當腐敗,凡事都要錢。因此,當我乘飛機抵達曼德勒時,就做好了入境交小費的准備。前年,去柬埔寨旅行,在首都金邊國際機場,我和全旅行團的朋友,每人都被迫在查驗護照時向移民警察奉獻了1美元,才順利過關。
當我站在曼德勒國際機場的外國人入境通道前,一個面孔黝黑的男移民官員,友好地用英語同我打招呼。在我把護照遞上去後,他問我:「Can you speak English?」「A little.」我一邊回答,一邊提高了警惕,心想莫非他想要小費?豈料,他只是問我的職業是什麼,來緬甸訪問的目的是什麼,准備去什麼地方,並沒有索要小費。兩人一問一答,臨了,他還給我護照時,不忘說一句「Welcom to Burma!」我終於如釋重負地過了關。
入境的經歷使我以為原來的傳說有些言過其實,甚至是謠傳。沒想到,在後來的旅途中,還是得到了驗證。導游阿強說,由於經濟不發達,緬甸的政府官員薪水很低,而要養家糊口、過好日子,則不能不索要小費、收受賄賂,這在那裡已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據他介紹,在緬甸找官員辦事,幾乎無一例外地要「提『錢』來見」。比如司機開車違犯了交規,見警察時一定要把錢捏在手中與他握手,而一些有經驗的老警察不用看,但憑手感,就能判斷出司機送的錢的面值大小,真是一絕。據說有一次,緬政府因為腐敗受賄問題,一次更換了政府十多個部長。
在我們結束旅行,再次來到曼德勒機場,准備從這里回國時,索要小費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第一次過機場安檢門的時候,與我同行的好友那鼓鼓囊囊的錢包,立刻讓檢查官員眼睛發亮了,示意這位好友在一旁等待檢查。他和我都以為壞了,這下錢包里的美元要被沒收了,因為入境時沒有申報。負責檢查的那人,將好友的錢包拿去翻看了一下,然後向另一位官銜比他大的人請示怎麼辦,兩人用緬語嘀咕了一陣,還是揮手放行了,讓人虛驚一場。然而同行的一位四川老表,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攜帶的七八千元緬幣,被以「政府規定不準將緬甸國家貨幣帶出境外」為由,合理合法的沒收了,盡管四川老表解釋說他還要回來做生意,也無濟於事。
量體溫(因為北京又發現了非典)、換完登記牌,又辦行李托運,我親眼看到「很懂規矩」的導游阿強,從他的錢包里抽出幾張大額緬幣,送給辦行李托運的機場工作人員。當這些手續總算辦完之後,向候機廳走去,沒想到緬甸人還設了最後一道安檢在那裡。 我自然是順利過關了,拿好自己的物品,正准備找個座位坐下,一轉身,發現我的那位好友又被攔住了,自然又是他的錢包惹的禍。負責檢查的三、四個緬甸官員有兩個是穿軍裝的軍人(緬甸是軍人政府,一切都是軍方說了算),其中一個示意好友停下。跟在好友後面的一位同行者,想幫忙,可惜試了一下,聽不懂軍官說的英語。感到緊張、又不懂英語的好友趕緊喊我:「大哥,你快來看看,他要干什麼。」我走過去,看見軍官把裝有錢包、護照之類的小塑料筐放在一旁。我用英語問他「有何貴干?」他支支吾吾,不肯明說。我馬上意識到,可能是想要小費,連忙問他是否要「Tips」,他點點頭,豎起一根手指:「One dollar!」我當即向好友說明,他連忙從錢包里抽一美元奉上,那軍官又指了一下他的同伴。我說:「再拿一美元,給他。」好友又急忙抽出一美元遞過去,這樣才終於放他過關了。待到候機廳坐定,議論剛才的經歷時,同行的一位老者帶著一臉的不悅進來了,他沒有美元,卻被索要了300元人民幣。瞧瞧,緬甸軍政府官員的腐敗,我們總算領教了!
照說,佛教號召信徒追求簡單生活、不能貪婪,在這樣一個人人信仰佛教的國度里,這些利用職權、明目張膽地向外國遊客索要錢的行為是否與佛教的宗旨相違背呢?
萬塔之邦
這里想說說緬甸的另一大特色。來到緬甸就如同來到佛教國度。由於歷史的原因,至今緬甸奉佛教為國教,國民的80-90%都是佛教信徒。據資料記載,緬甸這樣一個人口四五千萬的國家,和尚就約有10萬之眾,尼姑數千,大小佛寺在2萬座以上,佛塔也多達10餘萬座。
如果你是佛教信徒,那以我這次的經歷奉勸你一定要去緬甸朝聖。事實上,這次緬甸旅行中,我也發現了一些來自泰國、中國等地去緬甸朝聖的佛教徒。在聞名於世的仰光大金塔,我親眼看到了來自泰國的一個約有二三十人的朝聖團,帶著銀缽、鮮花等貢品,集體參拜大金塔,集體在大金塔誦經。
有人說,緬甸是萬塔之邦。到緬甸一看,發覺此言真的不虛。從曼德勒到仰光,從仰光到蒲甘,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到處都是閃著金光的佛塔和寺廟,到處都有僧侶的身影。同行一位朋友感慨地對我說:「這次旅行,可是把我這輩子的佛塔都看完了,以後不用再看了。」以緬甸古都蒲甘為例,蒲甘王朝從公元9世紀起,不惜耗費大量錢財,興建的各式佛塔多達5000多座,歷經後代的戰亂和多年的自然風化,現在還存有2000多座古佛塔。
實際上,我們造訪的第一站並不是仰光,而是曼德勒。曼德勒位於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從城邊流過。它是緬甸著名的古都,也是緬甸現在的第二大城市。當地的華僑習慣稱之為「瓦城」。
曼德勒古時候是什麼樣子,我們不得而知,但以我的眼光,現在無論從空中看、還是從地面上看,它都不像個城市,更別說是什麼第二大城市。在我看來,曼德勒就像個大鎮子,幾乎沒有什麼樓房,大都是緬甸風格的低矮建築,這些房屋不像中國城市那樣擁擠在一起,而是較零散地分布在伊洛瓦底江平原上;像樣的街道也不多,不少道路還是土路,難得一見水泥或瀝青鋪就的馬路,每當汽車駛過,難免會揚起陣陣塵土。有一點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片平原面積不小,許多地方還空著或一片荒蕪,以後它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大的。而同樣沒有什麼工業的曼德勒,植被也不錯,到處都是綠樹。如果說要挑選曼德勒最具現代氣息的建築,那理所當然就是城郊新落成的國際機場。這個飛機場,是目前緬甸全國最大、最好的現代化國際機場,比其首都仰光的機場要好得多(仰光的機場還是英國人當年修建的,已經顯得又小又簡陋、陳舊),聽說這個新機場是泰國援建的。
游覽曼德勒,除了看眾多的佛塔,主要是在清晨或傍晚,登上曼德勒山,看日出或夕陽,據說這是曼德勒最令世界各地攝影家們痴迷之地。再就是參觀曼德勒的皇城。皇城為敏同王(公元1857-1878年)所建,坐落在曼德勒的城東北部,呈正方形,城牆以磚砌成,四周還環繞一條護城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皇宮遭到了破壞,現存的建築物據說還不到原來的一半。這個皇宮雖然也充滿著緬甸的建築風格,建築物鑲金鍍銀,看起來也還不錯,但同泰國的大皇宮、柬埔寨金邊的王宮相比較,不僅要小得多,也沒有他們那樣富麗堂皇和氣派。現在對外國遊客開放,當然了,有軍人把守,因為皇城內還住有軍政府的高官。
朝聖蒲甘
中國人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緬甸人則說:「不到蒲甘,就不算到過緬甸。」
我們是從仰光去蒲甘的。從仰光到蒲甘雖然只有100多公里的路程,但據說路面太糟糕,坑坑窪窪,十分難走,如果乘汽車要花五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所以,我們選擇了飛機。
一大早起床,緬甸時間7點40分左右到達機場,8點多登上仰光航空公司的一架座位只有70多個的小飛機,僅用了20分鍾,我們就飛到了蒲甘。趁著此刻天氣還比較涼爽,行裝未卸,旅遊大巴把我們直接拉到了蒲甘的佛塔遺址。這時,已經相當於北京時間的10點鍾左右,光線很適合攝影。首先,導游帶我們看的是這里最有名的雪西貢佛塔,然後是最高的佛塔、最壯觀的佛塔等等,一個個地看下去。
同樣位於伊洛瓦底江畔的蒲甘,是緬甸最重要和最大的佛教聖地。據史書記載,蒲甘王朝從公元9世紀開始大肆修建佛塔,以炫耀其強大的實力,到鼎盛時期,共興建了5000多座各式佛塔。因此,說蒲甘是萬塔之城,真是名副其實。
地處盆地的蒲甘,氣候常年炎熱,地面呈現出類似於非洲草原的地表特徵,土壤乾燥而有些沙化,一個旅遊者打趣地說「蒲甘蒲甘,普遍乾旱」。不過,這里雖然乾旱,卻又會下點雨,這對古塔的保存倒是比較有利。令人感到意外和愜意的是,盡管乾旱,但蒲甘並不乏綠草和樹木。放眼望去,數以千計的佛塔,都掩映在綠樹之中,無論是在朝陽里還是夕陽下,都非常的美麗。
由於天氣太熱,從中午到下午4點以前都不適合外出。抵達的那天下午,蒲甘氣溫最高時竟高達45攝氏度,很容易熱得中暑。所以,根據安排,大家中午飯後先在酒店裡休息。雖然,房間里有空調,還有電扇,但是還是覺得熱,就連床鋪都是熱的,好半天,也涼不下來,身上還是粘乎乎的。我的同伴,把自己的皮涼鞋用清水沖洗後,拿到屋外去涼曬了一會兒。居然,這皮涼鞋的後跟,被火熱的太陽曬化了膠粘劑,鞋跟裂開了,其高熱度為我等平生所未見。
下午5點,大家登車繼續參觀。先參觀了一處佛塔之後,看看時候不早,在我的提醒下,導游帶著我們前往另一處佛塔,目的是為了在那裡觀看蒲甘最美的一景——塔林夕陽。
下車後,為了表示對佛教的尊敬,按照緬甸人的習慣,照例得脫下鞋子,赤足,沿著陡峭的台階,攀上佛塔半腰的一圈平台。此時,已經是6時30分左右了,夕陽從遠處把落日的余暉撒在了蒲甘林立的各式佛塔之上,反射出土紅色的光芒,凸顯出一派庄嚴,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遠眺,則群山起伏逶迤,伊洛瓦底江為夕陽最後的輝煌映照得金光閃閃。塔中腰雖然面積不大,卻也聚集了來自各國的觀光客,尤以歐美人士居多。大家都光著腳,在塔腰轉來轉去,尋找角度拍照、觀賞,力圖把這號稱東南亞最壯麗的夕照凝固在自己的記憶之中。
面對這有千年歷史的文化遺產,今天的後人又該如何珍惜?哦,蒲甘,你不只屬於緬甸,還屬於全世界、屬於全人類!地球上的人們除了激賞你的壯美,還應當為保護你的永存而做點什麼。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2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2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6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7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2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8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9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9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