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北部有多少中文
㈠ 緬甸有多少華人華僑其中有多少是講閩南語的多少是講雲南話的
你好!我是緬甸華僑 緬甸果敢民族 ,緬甸有80多萬華人,普遍講的口音有兩種。一種是雲南騰沖口音,一種是果敢口音(和臨滄口音相似),其中仰光的華人有些講閩南語,多數是廣東去做生意的。
㈡ 和中國雲南接壤的緬甸北部果敢地區,在這里大部分人都講漢語,學習漢
果敢族是緬甸東北邊境的世居民族,具有緬甸官方少數民族的地位,生活在緬甸撣邦北部,毗鄰中國雲南。在緬甸,他們被指從中國雲南省而來,居住在果敢縣的中國漢人。果敢族300多年前遷移至此,世代居住於果敢地區。1897年2月4日簽訂的《中英條約》,清廷把果敢割讓給英屬緬甸,果敢人於是從雲南人變成緬甸的一個少數民族。現今的果敢縣位於緬甸撣邦東北部,面積約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
歷史淵源:
300多年前明朝滅亡之際,明朝的一些官員和百姓追隨永曆朱由榔(桂王)從廣西貴州和雲南一路逃亡最後流落緬甸。公元1661年十二月,吳三桂帶領十萬清兵開進緬甸,逼迫緬甸交出永曆帝朱由榔並押解回昆明,一年後永曆帝被吳三桂縊死在昆明的逼死坡。
但仍有不少隨朱由榔逃入緬境的文武官員、各類隨從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現今緬甸北部和中國雲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頑強生棲繁衍,其中包括大西張獻忠手下的名將李定國,他沿路護衛朱由榔進入緬甸,此後又長期在邊境地區與清軍周旋,朱由榔在昆明被殺後不久他即病故在現中老邊境勐臘縣;通過300多年艱苦而漫長的日子,這些流落他鄉的人員最終發展成了今天緬甸的果敢族(漢族)和這一區域被叫做其他稱謂的漢民族。
發展進程:
長期以來,果敢人民在同英國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軍的斗爭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爭取民族利益的斗爭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緬甸耐溫排華的年代,緬甸國內一律取消漢語和漢字,更不允許教授漢文,為了保存自己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果敢人民被迫接受「果敢族」的稱謂,並將他們操地方言的漢語稱為果敢語,使用的漢字稱為果敢文,最終保證中華文化得以傳延。
1968年後緬甸人民軍進駐果敢,1989年果敢成立「緬甸撣邦民族民主同盟軍」,同年獲緬承認成立「撣邦第一特區」。該轄區於2002年實現了基本禁絕罌粟種植,在當地的民族歷史和禁毒的歷史上邁出了一大步。
㈢ 緬甸東北部有幾個國中之國,其領導集體都是中國人
這個地方位於緬甸東北部的禪綁,面積5萬多平方公里。
即緬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區。這三個特區表面名義上是緬甸政府的特區,但實際上是三個獨立的政權,都有自己獨立的武裝軍隊。包括政權設置和施政綱領與中國一樣!官方語言和文字是漢字漢語。那裡的人都能說漢語!人民幣是那裡最主要的流通貨幣。手機信號是中國移動和網通的,電話區號是雲南的(緬甸軍政府不給他們裝電話)。電視信號也是接受中國的。是三個高度自治政權,有意思吧!但是這幾個小政權還很脆弱!因為緬甸政府的大緬族主義,緬甸軍政府一直想吃掉他們。由於這三個華人政權極其團結,緬軍才一直不敢動手。如果將來某一天緬甸政府想用軍事手段打擊這幾個華人政權,希望作為中國人我們能夠支持這幾個華人同胞政權。
這三個地區的人民分別在以彭家聲主席、鮑友祥主席、林民賢主席為核心的特區政府領導下為爭取民族平等同緬甸政府軍對抗幾十年,打的緬軍丟盔卸甲,(緬軍打仗不行,欺負這些少數民族老百姓在行,06年緬甸政府軍的士兵竟為搶100元人民幣打死一個華裔兒童)最後於90年代初與緬甸軍政府達成和解協議,結束戰爭。現在這三個特區正在同中國發展經濟,建設自己特色的高度自治的獨立特區政權。
那裡生活著百萬炎黃子孫,公元1659年,清兵的鐵蹄如疾風一般叩響了明王朝的殘山剩水,南明的末代皇帝永曆帝在死忠的孤臣黔國公沐天波(開國元勛沐英的後代)及其部下的簇擁下,逃進了滇緬邊境的野人山。後來吳三桂的大軍已飲馬怒江。緬王即獻出永曆帝,後那位亡國之君在昆明五華山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於緬桂樹下,中國的又一輪朝代更迭就此正式打上了句號。然而,在緬甸境內,事情並沒有了結。當時,前後腳追隨永曆帝竄入緬甸的南明軍民有數萬之多。明滅後他們繼續逃亡,藏匿於緬北果敢地區及金山角地區的熱帶叢林之中。其中進入果敢地區的漢人被稱作果敢族(即漢族)。
「那裡在一百多年前果敢縣,邦桑縣等原屬中國管轄,後來英國殖民者佔領的緬甸,對緬甸實行殖民統治,並強迫清政府簽定不平等條約,將這些地方(緬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區)劃歸英屬印度的緬甸殖民地。後來1960年代中緬兩國確定邊界條約。致使原先血脈相連的中國人被劃分到兩個國家。70年代後緬甸發生排華運動,漢人大量被迫害,果敢地區的漢民族為了避免緬族的迫害,爭取民族平等,改稱「果敢族」。
英帝國主義為了賺取巨額的利潤和毒害殖民地和中國人民的身體和精神素質在那裡傳播栽植罌粟。以後上百年來,軍閥、土司混戰,內戰延綿。在抗日戰爭中果敢人民同中國人民一道為打擊日本侵略軍作出可巨大的犧牲。
近年來這三個特區分別響應中國和聯合國要求於2002年,2005年杜絕了罌粟的種植。這些地區的人民在人民在以彭家聲主席、鮑友祥主席、林民賢主席為首的特區政府領導下始走前人不敢走的道路,毅然將一百多年前由英帝國主義播撒在果敢的罌粟給徹底禁絕了。由於這三個地區的禁種罌粟措施,使得中國減輕了毒品對國民侵害深度,消除了中國毒品來源的主要渠道。使中國的禁毒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為中國及世界的禁毒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的果敢、邦康等地在完成了禁種罌粟的艱巨任務後,正在朝著發展生產、改善提高人民生活的方而努力奮進!
因為那裡的距離緬甸內地路程遠,交通不便,因而經濟文化同中國雲南聯系較為密切。對中國的經濟文化非常依賴。漢語是那裡的通用語言。那裡的人大部分都能說較為流利的普通話。那裡的政治制度與中國極為相 似,如縣級官員有縣長、縣委書記,部隊有司令員和政委等。人民幣是那裡最主要的流通貨幣。最重要和最可貴的是那裡的人民依然保持並宏揚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幾乎所有的記者采訪這三個特區的主要領導,他們均表示禁種罌粟以後特別需要國際社會的援助,而這些援助之中最重要的援助是教育。現在那裡的孩子70%沒有上過學那30%也僅僅是當地官員們的孩子!那些失學的孩子都會漢語可是不認識漢字。所以我呼籲商務部對外援助司能夠關注一下緬北的這三個特區(緬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區)的學齡兒童教育情況能夠在現代漢語教材(這些地區的學校教材與中國國內相同)和師資力量等方面給緬北三個特區予以援助!在緬北三個特區學生們的課外讀物很少,是不是可以發動國內的同學把自己的曾經學過的圖書捐獻給這些地區的兒童呢!佤邦主席鮑有祥說他們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教育第二才是供電,可以見得他們是多麼渴望得到好一點的教育啊!那裡的人民以前除了種大煙外沒有什麼技術,甚至連鋪石頭路也要請中國工人來做,希望中國政府能派出一些技術人士來教育那裡的人民!現在那裡正在搞替代種植,但是替代種植(如橡膠樹是6年)的收益期較長,暫時老百姓的生活還是有很多困難。而且即便到達收益期也不能馬上見效,因為農產品的加工需要技術,需要知識!然而這些都是那裡的人民所沒有的。所以國際社會教育援助就是所有援助中的重中之重。
其實幫助緬北三個特區就是幫助我們中國自己。這句話您一想就是這樣,幫助這些煙民讓他走新的生活,放棄罌粟種植,那麼是不是就提前進化了我們這個社會,讓毒源里邊的毒品無法進入到這個地方,讓更多的人社會更潔凈,讓更多的中國人遠離了毒品的禍害,所以我覺得就是我們幫助他們等於幫助我們自己,並且不但幫助我們中國,還幫助了整個世界凈化整個世界。
強烈呼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對外援助司和社會各界能夠在教育方面大力援助緬北三個特區,提高了境外教師的現代漢語教育教
㈣ 世界上講中文的國家有幾個
世界上講中文的國家沒有具體的數量統計。但是中文主要使用於中國全境(大陸、港澳、台灣)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等海外華人地區。
中文為我國的母語的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除了中國是使用漢語以外,全世界還有一些地區將漢語作為官方語言和文字。
全球只有兩個國家使用中文作為官方語言,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新加坡也只是把中文作為第二官方語言。在大約一百年前,越南、朝鮮半島等國家,都是使用中文並且是官方需要,後來的去中國化運動,他們創建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廣義上的中文(漢字)的使用人數在17億以上,范圍包括中國全境(大陸、港澳、台灣)和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等漢字文化圈地區。
(4)緬甸北部有多少中文擴展閱讀:
現在的中文大致可以按照字型分為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中國大陸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推行的規範字型均為簡體中文。而在中國港澳台地區、歐美地區,多使用繁體中文。
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交流的廣泛,港澳台地區也開始出現簡繁同時存在的情況,但正式文書使用繁體。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政府推行簡化字,正式文書採用簡化字,但民間有時候也會使用繁體字。
同時,中國對周邊各國的影響也很大,包括韓國、越南等眾多國家,歷史上一直都是中國的附屬國,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這些國家的文字都有漢字的影子,甚至一部分國家曾經使用的就是漢字。
㈤ 越南和緬甸分別有多少有多少華人
緬甸北部有個果敢區,其實都是漢人,果敢語就是西南官話,電話區號都是雲南的,不過前段日子好像被緬甸ZF給推過一次,具體情況不明。
㈥ 緬甸佤邦為什麼用中文
這是因為過去佤族沒有文字,後來「佤邦」改進後文字與中國佤族的文字趨同。
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漢語, 官方行文是漢文,佤語是最為通行的日常用語。部分學校使用教材為中國官方出版的教材。佤語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語支。過去佤族沒有文字,長期用木刻和實物記事。20世紀30年代創造了佤族文字。
20世紀90年代,「佤邦」對佤文進行改進,改進後文字與中國佤族的文字趨同。新佤文已在「佤邦」機關、學校、部隊普及和使用,所有學校都開設佤文課,機關人員的會議記錄、民間書信交際和黨政軍電報通訊行文都有使用。
佤邦的歷史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該特區分為「北佤」和「南佤」兩部分,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面積1.3萬平方公里。
佤邦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南面與泰國接壤,首府為邦康市。佤邦下轄勐冒縣、勐能縣、勐波縣、邦康特區、南鄧特區、佤邦南部地區。佤邦的總人口約60萬人,主體民族是佤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軍事力量由佤邦聯合軍組成,主要經濟為農業及礦業開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佤邦
㈦ 緬甸說漢語的地方有哪些
主要是果敢(原撣邦第一特區,現撣邦果敢自治特區)、佤邦(撣邦第二特區)、小勐拉(撣邦第四特區)、克欽第一、二特區廣泛使用中文
另外,臘戌以北的廣大緬甸地區,特別是中緬邊境的少數民族地區,大多人都會說雲南方言
㈧ 「緬甸北部」到底是什麼梗
近幾年國內警方對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打擊力度加大,越來越多的詐騙產業逃往東南亞(最新的風向標是向緬北集中),那裡人員組成復雜,但可以肯定的是,相當大的一部分人是被坑蒙拐騙過去的。
這個現象講起來不僅悲慘和黑色幽默,還拗口——原來在國外騙我們的騙子也是被招聘騙子騙出國去搞詐騙的。
專門負責「招聘」出國詐騙員工的人,我們稱之為招聘騙子,在東南亞,他們更願意稱呼自己為「狗人事」(「人事」即「人事經理」的意思,加個「狗」字是對自己過上了狗一般的生活的一種調侃)。
一般來說,東南亞的詐騙公司提供三種職位,分別是推廣、客服、人事。其中最需要招聘的「人才」就是「推廣」了。
不難理解,所謂「推廣」就是業務員,他們的職責就是推廣公司業務,至於詐騙公司的業務那自然就是賭博平台和虛假投資項目!所以所謂「東南亞高薪招聘」,就是招「詐騙人員」,所謂的招「聊天人員」絕大部分也是招「詐騙人員」。
溫馨提示
東南亞招聘最常見的套路之一,就是招聘人員常常以自己為主角,講述一個自己本來在國內窮困潦倒、走投無路,後來來到東南亞工作,就一躍翻身成土豪的故事。
國內許多青年老哥看了後很有代入感,就會聯繫上發這些故事的人,求他們帶自己一起去東南亞發財,於是就被騙去東南亞。
到了以後,人基本就相當於被半綁票狀態了,身份證護照給你收起來,要你沒日沒夜背話術去騙人,稍不聽話就用棍棒打,反正在這些地方打死個人並不算什麼大事。
此外,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偷越國(邊)境、從事電信網路詐騙和賭博活動是違法犯罪行為,害人害己,公安機關將嚴厲打擊,請廣大公民切勿從事相關活動。提醒廣大群眾提高警惕。
㈨ 緬甸的果敢和佤邦,為何會使用中文作為語言呢
一、果敢人、佤邦人均使用漢語。
果敢人的語言是西南官話(漢語北方方言)和緬語。
佤邦人的語言是西南官話(漢語北方方言)和佤語。居住在果敢的彝族、布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長期與漢族雜居,其語言、生活、文化,已與漢族相同。
二、兩者之間的聯系:
果敢和佤邦歷史上都是中國領土,現在均屬於緬甸的領土,受緬甸政府的管轄。在果敢當地總人口中有90%人口為果敢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果敢在明、清兩朝屬於鎮康州之地,楊國華在1840年被清廷冊封領有果敢縣,領原鎮康州西部的上中下六戶地。
果敢曾經(1989年-2009年)有高度的自治權。2015年3月26日緬甸軍方宣布已控制整個果敢地區,對果敢地區採取了融入緬甸的政策,大力引入緬語教師,採用緬語教學。
佤邦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佤邦轄區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北佤與南佤地區之間隔著撣邦第四特區和政府軍控制區。佤邦的總人口約55.8萬,主體民族是佤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軍事力量由佤邦聯合軍組成,主要經濟為農業及礦業開采。
㈩ 緬甸有多少中國人
而今天我們所說的話題就是有關於緬甸,緬甸作為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東北方向與我們中國所接壤,作為一個擁有著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1044年緬甸就已經形成了極為統一的國家,在歷經了4個封建王朝之後,隨後被英國所佔領。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雖然近幾年緬甸也是在不斷的調整經濟結構想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一個穩定的發展,但是經濟現狀仍然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
在整個東南亞國家當中在緬甸的華人地位相對來說是最低的,雖然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有大量的華人華裔存在,但是與緬甸相比較的話生活在這里的華人華裔生活卻顯得有些心酸不已。從整體看來,緬甸將國家的所有民族大體分為8大支系,在這八大支系當中再細分為135個民族分支,而作為華人華裔的族群被緬甸稱之為果敢族被歸入了禪族。
據史料記載;第1批定居在緬甸的華人是幾個世紀之前我們中國與緬甸附近山區的玉石商人,他們在雲南省移民到緬甸,並且大多數都是以廣東籍商人以及福建籍商人為主,而到了1930年華人移居緬甸人數倍增,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華人人數已經達到了19萬人左右,隨著華人數量不斷的增加他們在緬甸等地創辦了中文學校以及報社。
但是在之後的不斷發展過程當中,緬甸政府通過新公民權法,比較歧視外籍人,讓所有的華人華裔在緬甸難以立足,就目前而言生活在中緬邊境的果敢地區所分布的華人群體數量最為龐大。
但是從目前所發展的現狀來看經濟較為落後,發展動力略顯不足。所以從這里就不難看出生活在緬甸的華人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當中所處的社會地位有著很大的不同之處,但是相信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果敢地區的華人華裔,必然能夠改變目前所處於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