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哪個月最熱
1. 緬甸在哪裡
緬甸聯邦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簡稱緬甸(Myanmar)。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 。緬甸的形狀就像一塊鑽石,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25公里。緬甸南端的維多利亞角處於北緯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緬中邊界線居於北緯28度,緬甸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緬甸最西部的孟都處於東經92度線附近,東端的緬老界河湄公河在東經101度線附近。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都在東經96度線上,緬甸的標准時間就以東經96度為准。
緬甸面積約67.8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20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北、西、東為山脈環繞。北部為高山區,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開山脈,東部為撣邦高原。靠近中國邊境的開卡博峰海拔5881米,為全國最高峰。 [18] 西部山地和東部高原間為伊洛瓦底江沖積平原,地勢低平。
氣候特徵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小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處於亞熱帶。環繞緬甸東、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擋了冬季亞洲大陸寒冷空氣的南下,而南部由於沒有山脈的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可暢通無阻。緬甸生態環境良好,自然災害較少。
礦產資源
緬甸礦藏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鎢、錫、鉛、銀、鎳、銻、金、鐵、鉻、玉石等。
石油是緬甸重要的經濟資源之一。戰前,石油是緬甸最大的礦業,最高年產量約100萬噸。石油分布於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仁安羌、稍埠、新固、仁安佳、蘭約、敏布、帕蘭永、約達亞、丹岱、畢道彬、仁安馬、英道、延別鳥(蘭里島)以及實兌南部諸島。1960後,又陸續在阿亞多、棉昂、卑謬、瑞卑達、曼、力班多等地發現石油。80年代末,緬甸實行開放政策,政府先後與韓國、荷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日本、英國的9家石油公司簽訂合同,分別在莫塔馬添麻煩在陸架、毛淡棉、若開谷地以及欽敦江一帶勘探石油及天然氣。 [19] 據亞洲開發銀行能源評估報告,緬甸共有104個油氣開采區塊,其中內陸開采區塊53個,近海開采區塊51個。根據測量結果,約有1.6億桶石油和20.11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
緬甸的金、銀、銅、鉛、鋅、錫、鎢、錳等有色金屬分布很廣,從克欽邦北部一起到德林達依南部的麻力溫才有分布,其中:
金分布於克欽邦馬科、夏都塞,實皆省班毛附近及撣邦孟密、葛魯一帶。
銀鉛共生礦分布於克欽邦東南部和恩梅開江沿岸,撣邦波頓,曼德勒省勃力、皎棲,克倫邦高魯都、迪恰亞,德林達依省的土瓦等地。
錫鎢混合礦分布於撣邦東枝,克耶邦莫契,克倫邦直通,毛淡棉及德林達依省的土瓦、墨吉一帶。
鋅和錳分布於撣邦南部。
銻分布於撣邦西北部、北部和東部、克耶邦、克倫邦一帶。
撣邦波頓(包得溫)是一個多種金屬礦區,有金、銀、赤銅、鉛、鋅和銻。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該礦區有井下工人近3000名。戰時礦井遭到破壞,1951年才得以恢復。
克耶邦的莫契礦主要產錫鎢,其規模雖不如波頓,但鎢的產量居全國之首,戰前該礦生產了5500多噸錫和鎢,佔全國產量的一半,一半產於土瓦和墨吉。
鐵分布於恩梅開江上游、撣邦西北部、曼德勒東部。1961年6月,緬甸石油和礦物勘探公司與德國柏蘭格育公司在東枝附近的彬柏地區經勘探發現了一座儲量為6300萬噸的鐵礦,該鐵礦含鐵量為53%。
煤緬甸煤的資源不太豐富,但在土瓦、英迪、瑞冒、撣邦南渡、葛魯、克欽邦一些地區、曼德勒以東地區、若開邦實兌以及德林達依的墨吉一帶,都有煤。1961年6月,在加里瓦發現了儲量為1.28億噸的煤礦。
緬甸是世界上著名寶石和玉石產地。寶石的主要產地為抹谷,盛產紅寶石、藍寶石。1989年,在撣邦南渡的丙弄村發現新的寶石產地,緬甸政府把丙弄周圍地區劃為國家專營的寶石產區。玉石礦分布在克欽邦北部地區,主要產地有孟拱、甘拜地、弄肯、帕甘。鑽石主要產於孟密鎮區的景朵村附近地區。
緬甸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20℃-25℃;最熱月(4、5月間)的平均氣溫為25℃-30℃。各地氣溫年較差也不大。緬甸雨量豐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風盛行的6、7、8三個月,其次為5月、9、10月,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達4000毫米以上,中部為雨影區,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緬甸的乾燥地帶。5—10月各地的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於受季風的影響,緬甸全年可分為熱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涼季(11月至次年2月)。
2. 緬甸的氣候特點屬於什麼氣候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小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處於亞熱帶。環繞緬甸東、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擋了冬季亞洲大陸寒冷空氣的南下,而南部由於沒有山脈的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可暢通無阻。
緬甸生態環境良好,自然災害較少。由於受季風的影響,緬甸全年可分為熱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涼季(11月至次年2月)。
(2)緬甸哪個月最熱擴展閱讀:
緬甸屬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7℃。一年可分為涼、干、雨三季,最適宜旅遊的是涼季,即每年10月至次年2月間,這時天氣晴朗、陽光充足,也是旅遊的旺季。
從2月中旬開始,天氣越來越熱,開始進入乾季,3-5月氣溫最高,月平均氣溫在30℃以上,甚至到達40℃。每年6月後進入雨季,7、8月常有瓢潑大雨,一直到10月中旬雨季結束。
緬甸面積約67.8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20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北、西、東為山脈環繞。北部為高山區,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開山脈,東部為撣邦高原。靠近中國邊境的開卡博峰海拔5881米,為全國最高峰。西部山地和東部高原間為伊洛瓦底江沖積平原,地勢低平。
緬甸是世界上森林分布最廣的國家之一。1994年緬甸森林(包括43%的郁閉林和30%的疏林)總面積為3442萬hm^2,約占國土總面積的51%,森林覆蓋率約為52.3%。
緬甸的森林資源較為豐富,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發現有1347種高大的喬木樹種、741種小喬木、1696種灌木、96種竹類植物,36種藤本植物和841種花卉植物。在2088種喬木樹種中,已有85種應用於多種用途的木材生產。
2010年森林覆蓋率為41%,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部。中部勃固山脈是柚木的主要產區。緬甸林業種類有2300種,其中喬木1200餘種,世界60%的柚木儲量和國際市場上75%的柚木均產自緬甸。緬甸還盛產檀木、灌木、雞翅、鐵力、酸枝木、花梨木等各種硬木和名貴硬木,硬木潛在年產量約130萬噸。
此外,緬甸還有豐富的竹類和藤木資源。竹類品種97種,竹林面積963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若開、緬中地區。藤木32種,年產量約7600萬根,主要分布在克欽、撣邦,有水藤、紅藤,只有小部分出口。
3. 緬甸金三角地區的氣候是什麼
緬甸大部份位於北回歸線以南,除了少數高山區鹼外一年可分為涼、干、雨三季。 (1)涼季:每年10月至翌年 2 月為涼季,此時 天氣晴朗,陽光充足,是緬甸五榖豐收的季節,同時,亦是旅遊旺季,一般而言仰光以南月平均溫度在攝氏30上下,其餘地區則在15~25度間。 (2)乾季:每年3~5月是緬甸氣溫最熱的季節,月平均30以上,亦可高達40多度,在此乾旱季節,亦是深居簡出的季節,緬甸人的節日大多與雨有關,如4月中旬的潑水節(新年),及5月中旬的祈雨節。 (3)雨季:每年 6 月中旬以後多吹西南季風進入雨季,尤其是7月、8月更是大雨滂沱 ,此時萬物欣欣向榮,但緬甸人民則在8月某日開始「守夏」,是為禁歡節。
4. 緬甸一年四季天氣情況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緬甸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20℃-25℃,最熱月(4、5月間)的平均氣溫為25℃-30℃。
緬甸雨量豐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風盛行的6、7、8三個月,其次為5月、9、10月,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達4000毫米以上,中部為雨影區,是緬甸的乾燥地帶。
5-10月各地的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於受季風的影響,緬甸全年可分為熱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涼季(11月至次年2月)。
(4)緬甸哪個月最熱擴展閱讀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為了適應熱帶氣候,服裝多用薄紗製成。
仰光地處富饒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河下游,仰光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綠樹成蔭、鮮花常開,有「花園城市」之稱。
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10°到北回歸線附近的亞洲東南部,如中國台灣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和雲南南部,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大部,菲律賓,澳大利亞北部沿海等地。
其特點為全年高溫,最冷月平均溫也在18℃以上,降水與風向有密切關系,冬季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風,降水少,夏季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降水豐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緬甸
5. 緬甸雨季在什麼時候山區雨季什麼時候
緬甸雨季(5月中旬至10月)。
緬甸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20℃-25℃;最熱月(4、5月間)的平均氣溫為25℃-30℃。各地氣溫年較差也不大。
緬甸雨量豐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風盛行的6、7、8三個月,其次為5月、9、10月,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達4000毫米以上,中部為雨影區,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緬甸的乾燥地帶。
5-10月各地的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於受季風的影響,緬甸全年可分為熱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涼季(11月至次年2月)。
(5)緬甸哪個月最熱擴展閱讀:
我國是一個季風氣候明顯的國家,其降水的季節分配差異較大。
在此季節常常出現大雨和暴雨,其降水量約占年總量的70% 左右,因此,雨季表現也比較明顯,易造成洪澇災害,所以又稱為汛期。
就大范圍而言,一般南方雨季為4-9月,北方為6-9月。前後相差2、3個月。雨季結束是北方早,南方遲,一般前後相差僅20天左右。
6. 中國與緬甸的氣候有什麼區別
緬甸有高山和平原,而且地跨亞熱帶和熱帶,單單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知道。緬甸最靠近中國之一的木姐和臘戌,跟雲南瑞麗氣候一樣,冬天很冷,要比較厚一點的被子和毛衣才能過冬。而再往內陸走,到達緬甸花都,眉苗(彬吳倫)這里就更冷了,但是再往內走不到近1個半小時的緬甸第二大城市瓦城(曼德勒)哪裡冬天就不冷了,夏天40度左右,夜晚也有30度。然後再往仰光走,基本上都是四季如夏了。所有都不需要被子,除非冬天的時候。所以緬甸人有一個習慣,就是男女都穿沙龍,白天可以通風透氣,晚上可以拉上來蓋,當被子保暖。
中國氣候類型:
1、熱帶季風氣候。
包括台灣省的南部、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等地。年積溫>=8000℃,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於16℃,年極端最低氣溫多年平均不低於5℃,極端最低氣溫一般不低於0℃,終年無霜。
2、亞熱帶季風氣候。
我國華北和華南地區屬於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在4500--8000℃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8--0℃,是副熱帶與溫帶之間的過渡地帶,夏季氣溫相當高(侯平均氣溫>=25℃至少有6個侯,即30天),冬季氣溫相當低。
3、溫帶季風氣候。
我國內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屬於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低於1600--3400℃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在-28--8℃、夏季侯平均氣溫多數仍超過22℃,但超過25℃的已很少見。
4、溫帶大陸性氣候。
廣義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包括溫帶沙漠氣候、溫帶草原氣候及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包括溫帶沙漠氣候、溫帶草原氣候。
5、高原山地氣候。
我國青藏高原及一些高山屬於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低於2000℃,日平均氣溫低於10℃,最熱的氣溫也低於5℃,甚至低於0℃。氣溫日較差大而年較差較小,但太陽輻射強,日照充足。
7. 緬甸氣候
氣候:
緬甸大部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7度.曼德勒地區極端最高氣溫逾40度.1月為全年氣溫最低月份.平均氣溫為20度以上;4月是最熱月,平均氣溫30度左右.6-9月是雨季,降雨量因地而異,內陸乾燥區500-1000毫米,山地和沿海多雨區3000-5000毫米.
8. 緬甸全年溫度多少
緬甸氣候
大部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7度。曼德勒地區極端最高氣溫逾40度。1月為全年氣溫最低月份。平均氣溫為20度以上;4月是最熱月,平均氣溫30度左右。降雨量因地而異,內陸乾燥區500-1000毫米,山地和沿海多雨區3000-5000毫米。
9. 緬甸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點是什麼
緬甸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點是由西南沿海向東北內陸遞減。
大部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7度。曼德勒地區極端最高氣溫逾40度。1月為全年氣溫最低月份。平均氣溫為20度以上;4月是最熱月,平均氣溫30度左右。降雨量因地而異,內陸乾燥區500到1000毫米,山地和沿海多雨區3000到5000毫米。
10. 緬甸天氣
3月的這個時候,靠近雲南這邊的天氣不是很熱,穿件長袖還可以的!要是下雨還會有點點冷。這個時候一般是不下雨了,因為已經進入緬甸的乾季了!不過靠近雲南這邊因為是高原,還是會下點點雨的!如果往首都方向走的話,越走越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