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把撣族分成了哪些小民族

緬甸把撣族分成了哪些小民族

發布時間: 2022-05-05 07:12:36

❶ 撣族是什麼民族

撣族(Shan),一般是指分布在緬甸境內的泰民族

緬甸官方將分布在撣邦高原的泰民族命名為「撣(Shan)」,把分布在撣邦高原邊緣和其它地區的泰民族命名為「昆(Khun)」、「允(Yun)」、「罕底(Khanti)」、「小撣(Shan Gale)」、「大撣(Shan Gyi)」、「毛撣(Maw shan)」、「泰蘭(Tai Lem)」、「泰隆(Tai Lon)」、「泰那(Tai Lay)」等不同族稱。實際上,緬甸各地的泰民族並不承認緬甸官方的民族劃分,對外均統一自稱「泰(Tai)」,普通緬族人稱其為「撣(Shan)」。

緬甸的撣族(Shan)與泰國的泰族(Thai)、柬埔寨的泰族(Tai)、越南的泰族(Tai)、寮國的佬族(Lao)、中國的傣族(Dai)、印度的阿薩姆族(Assam)均是分布在不同國家、不同叫法的同一個民族,都是泰民族的一部分

❷ 緬甸主要少數民族!

緬甸的民族有:緬族、撣族、克倫族、孟族、克欽族、克倫尼族、欽族、若開族。
緬甸人口5141.9萬(2014年人口普查) ,68%為緬族。主要的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緬甸官方不承認華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為法定少數民族。

❸ 緬甸有哪幾種民族

緬甸人口有約5390萬(2015年),68%為緬族。 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緬甸官方不承認華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為法定少數民族。

緬族是緬甸的第一大民族,人口約3400萬(2004年估數),占緬甸總人口的65%。緬族在全緬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區是緬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即人們所稱的「緬甸本部」。

緬族在緬甸7個省的人口比重占絕對優勢,在極少數民族邦中也有廣泛分布。緬族是緬甸的主體民族,在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各個領域都起著主導作用。緬族人屬蒙古人種東南亞分支,個頭不高,膚色呈棕色,講緬語。緬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是一種孤立語,語序和虛詞的地位非常重要。

(3)緬甸把撣族分成了哪些小民族擴展閱讀:

緬族有9個分支,即緬(巴瑪Bamar)、土瓦(Dawe)、丹老(Beit)、約(Yaw)、耶本(Yabein)、克都(Ka)、格南(Ganan)、薩隆(Hsalon)和蓬(Phon)。

緬族在緬甸的歷史上,先後三次統一了緬甸,對於推動緬甸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緬族在緬甸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遠比其他民族發達,對其他民族有著很大的影響。緬族主要從事農業耕種,種植水稻技術較為先進,此外,還種植棉花、花生、豆類、芝麻等作物。

緬語有7種方言,各方言間差別不大,可以互相通話。緬語通行緬甸全國,是緬甸的國語。緬文是一種拼音文字,創立於公元11世紀末、12世紀初,由輔音字母與母音符號相拼而成。

❹ 誰能介紹一下緬甸撣邦的情況

這個地方07年2月我去過。把旅行日記給你看:)
緬甸有14個邦,或叫省,其中最大的墠邦ShanState,聚居著27個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Shan族,所以叫Shan邦。撣邦省東枝Taunggyi,因為海拔高所以氣候涼爽,加上萊茵湖的魅力,使它成為近年來緬甸最吸引人的避暑勝地……

撣邦算是緬甸最保有原始味的一個邦,這里也是傳說中下蠱毒最厲害的地方,所以,男士們可別輕易去招惹此地的姑娘──華人導游小李的開場白挺嚇人的。而三年前女導游阿英也曾提及一則傳說,原來這深山裡的水上民族有一種行水葬的怪習俗,阿英的祖父在50多年前就親眼見過,他們將棺木鑿了許多小洞沉入茵萊湖中,目的是讓小魚入棺啃食屍身,以屍體養魚。等過約三個月再撈起棺木打開,哇!裡面全是又肥又大的鱔魚,煮出來的湯味道可是甜美!人們把魚撈來吃,把人骨再丟回水中,實在令人毛骨聳然,後來只要飯桌上有鱔魚大夥就都反胃不吃。不過小李說這習俗已然廢除了。就在奇風異俗的流轉下,我展開了真正深入茵萊湖風土民情的旅程。

黃香粉、純煙草集市采風樂趣多

我們首先就去趕這熱鬧的集市,集市裡的物品對我們來說都是稀奇罕見的,像那鋸成一節節賣的木頭,第一次看到還以為是賣給人當柴火的,其實是一種黃香樹(MureaExotica),也就是緬甸女人臉上塗的那一圈圈黃粉的來源。緬甸人家裡都有座小石磨,就是用來磨這種樹皮的,磨成粉狀再沾水擦在臉上可防曬去斑,這也是她們的習俗,阿英說小時候曾因未擦黃香粉去上學而被老師處罰呢!

市集里還有他們自製的紙卷煙、葉卷煙,緬甸的方頭雪茄Cheroots大部分是此地做的,這里的煙草沒有加化學品很純,可以慢慢的抽上數個小時,是一種享受。其他還有炸蟋蟀、炸橡樹蟲,橡蟲很肥,一棵樹只有一隻,一隻賣200緬幣,約合台幣10元,可油炸也可生吃,真是無奇不有。市集也是少數民族集聚處,以墠族人居多,他們著深藍服飾很好辨認。

觀浮田、賞月色、湖上飯店做好夢

Inlay的In是緬語數字的4,Lay是湖,茵萊湖原是由四個小湖泊匯成的大湖,它位在多霧的墠山群山環抱中,是座天然高山湖泊,海拔2.900多公尺,面積158平方公里,近年來湖水乾涸,湖面也縮小了。

茵萊湖也有人稱它夢湖、奇幻湖,傳說此湖是湖之仙子茵撒斯Inthas的家。茵萊湖上有二百多個水上村落,彼此間有大小水道相通,每條水道也和陸上街道一般各有名字,水道口還有指標標示出通往的村子及公里數,只差沒有紅綠燈和交通警察,但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規則,在茫茫湖面上絕不會發生交通事故。

湖上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船隻,游湖的馬達船船身很長,船頭高高翹起,重心落在後半段,觀光客有座椅但只能坐五個人;當地人直接坐在船底板上可坐十人。我們由湖北岸的良瑞碼頭進湖去,長長水道上一路迎面而來的船隻多是載著湖中浮田出產的蔬果,還有正在泡澡消暑的水牛。

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單腳劃船Leg Rowers只在茵萊湖看得到(中國紹興的東湖船夫是坐著用雙腳搖櫓)如今已成了茵萊湖的獨特標志,他們多半用左腳支撐右腳勾住槳一張一合的劃,穿著沙龍也照劃不誤,遠看就像跛子在水上行進,很搶眼,也是拍攝剪影的最佳目標。他們空出的雙手可以用來捕魚,茵萊湖的捕魚郎可不用網捕魚,他們用一個喇叭狀的大竹簍,捕魚時將喇叭口朝下放入水中,再用手中的竹竿(槳)插入竹簍中戳呀戳的,讓水草中的魚兒亂了方寸四處竄逃,結果便卡在竹簍上成了漁人的階下囚。這種捕魚方式在我看來有點拙,很少看到豐收鏡頭,但看他們一個個悠閑而與世無爭的模樣,根本漁翁之意不在魚,你就不會替他們擔憂了,捕不到魚時他們會挖些污泥回去填補菜園或撈些水草做肥料,一天在湖上晃呀晃、拐呀拐的也是一種度日方式吧!至少為萊茵湖平添了一份吸引力。

❺ 撣族的簡介

撣族(Shan),一般指分布在緬甸聯邦共和國撣邦高原地區的傣泰民族,分布在撣邦高原邊緣地區和緬甸其他地區的傣泰民族則被緬甸官方分別命名為昆族(Khun)、允族(Yun)、罕底族(Khanti)、小撣族(ShanGale)、大撣族(Shan Gyi)、毛撣族(Maw shan)、泰蘭族(Tai Lem)、泰隆族(Tai Lon)、泰那族(TaiLay)等不同族稱。實際上,緬甸各地的傣泰民族並不承認緬甸官方的民族劃分,對外均統一自稱為「Tai」,普通緬族人稱其為「Shan」。
撣族源於中國的雲貴高原,曾多次在雲貴高原建立政權,後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擠壓,逐步向中南半島及南亞次大陸遷徙,分布在泰國、寮國、緬甸、越南、柬埔寨、印度、中國等多個國家,總人口約6800萬左右。緬甸境內的撣族主要分布撣邦、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曼德勒省、實皆省、德林達依省等河流沿岸及平原地區,總人口約850萬左右(實際可能超過這個數字)。

❻ 緬甸有哪些民族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其中克欽、克倫、撣和孟等族有文字。緬族是緬甸的第一大民族,以緬甸語為母語,屬於漢藏語系民族,緬族在全緬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區是緬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即人們所稱的「緬甸本部」。

❼ 緬甸有多少個少數名族

緬甸人口約5000萬 。1983年,緬甸政府宣布,緬甸境內共有135個民族

緬甸的主要民族共有8個,即緬族、克倫族、撣族、若開族、孟族、克欽族、欽族和克耶族 。緬族是緬甸的主體民族,其他為緬甸的少數民族。

但按照目前我國學者和世界上大多數學者的意見,緬甸民族大約有50個。緬甸政府實際上是把上述8大民族支系內的所有民族全部按照獨立的民族來計算的。

按照語言譜系分類法,可分成三大語族:即屬於南亞語系的孟高棉語族、屬於漢 藏語系的藏緬語族和漢泰語族。
屬於孟高棉語族的民族有孟族、佤族、布朗族、德 昂族等。
屬於藏緬語族的民族有緬族、若開族、克欽族、欽族、克倫族、克耶族、那加族 、傈僳族等。
屬於漢泰語族的民族有撣族、布朗族、勃歐族等。

❽ 緬甸總共有多少個民族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

❾ 撣族的介紹

撣族(Shan),一般指分布在緬甸聯邦共和國境內的傣泰民族。緬甸官方將分布在撣邦高原的傣泰民族命名為「撣(Shan)」,分布在撣邦高原邊緣和其它地區的傣泰民族命名為昆(Khun)、允(Yun)、罕底(Khanti)、小撣(Shan Gale)、大撣(Shan Gyi)、毛撣(Maw shan)、泰蘭(Tai Lem)、泰隆(Tai Lon)、泰那(Tai Lay)等不同族稱。實際上,緬甸各地的傣泰民族並不承認緬甸官方的民族劃分,對外均統一自稱「泰(Tai)」,緬族百姓也均稱其為「撣(Shan)」。撣族(Shan)與泰國的泰族(Thai)、柬埔寨的泰族(Thai)、越南的泰族(Thai)、寮國的佬族(Lao)、中國的傣族(Dai)、印度的阿薩姆族(Assam),是分布在不同國家不同叫法的同一個民族,都是傣泰民族的一部分。

❿ 緬甸有多少個少數民族,請按順序寫出來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據調查統計,全國有四十二個民族,135支系。但是主要有八大民族: 就是緬族、吉仁族、揮族、若開族、孟族、克欽族、欽族和克耶族。緬甸民族有三大語系:(一)藏緬語系、(二) 汶高棉語系、(三)漢泰語系。根據人類學家的鑒定,緬甸民族多屬於蒙古人種,又都是從中國青藏高原先後進入緬甸的。

緬族 是緬甸的主體民族,佔全過國入口的69%,屬於蒙古人種藏緬語系緬語支。起源於中國西北蒙古高原邊緣地區,西藏東北部和甘肅南部地區,是羌族的一個支系。在公元前緬族人逐漸向南遷移,大約在7世紀中葉,到緬甸中部叫棲定居,漸漸地散布到全緬各地。主要集居在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及三角洲。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緬甸獨立後工業也有所發展。

吉仁族 是緬甸的第二大民族,佔全國人口的8.4%,屬於藏緬語系吉仁語支,也是從中國西北羌族分支出來的,南遷時遷徙路線可能是從怒江流域經緬甸東北部,最後定居於薩爾溫江流域一帶。吉仁族分兩支。住在山區高原的叫山區吉仁;住在平原地區的叫平原吉仁。山區吉仁基本上是刀耕火種。商品交換形式,大都是以物易物。
吉仁族的宗教信仰:山區居民大多數信仰原始宗教,他們最信譽奉的是榕樹神、家神和民族創始者神。平原吉仁多信佛教,遷居城市者和上層吉仁人多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吉仁族有自己的文學和藝術。每當夜晚群聚火地,彈出優美動聽的琴聲、唱出世代相傳的民歌、故事、歌頌本民族的創始者、部落英雄、一切真善美的神鬼和動物。緬歷10月1日是吉仁族的新年(基督教的吧吉仁人是以公歷1月1日作為新年)。屆時他們便把一年必需的糧食儲藏起來,用一部分糧食釀酒和烹制各色美點佳餚聚餐。按民族習俗,聚餐時要先敬奉老人,長輩和老師,然後同親友們開懷暢飲,歡度佳節。同時他們還要把去年亡故的親人的屍體火化,將骨灰撒向天空,任其在風中四散飄落。43

拇族: 屬於漢藏語系藏泰語支,佔全國人口的8%。大多聚居在緬甸東北部的撣邦境內,其餘則散居和雜居在克欽邦、克耶邦、傑沙和緬甸的幾個縣境內。根據1947年2月彬弄會議的決議,撣族於1948年初建立自治邦,是緬甸最大的一個邦區。原本是以土司制度治邦。1962年緬甸革命委員會成立後,廢除土司制度。

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活習俗與緬族極為相似。全族95%的人信仰佛教。撣族人民勤勞善良,性格溫柔。具有團結互助的精神。一家有難,全寨相幫是他們傳統的民旅美德。撣族人有自己的語言文字, 撣族人民能歌善舞,孔雀舞是他們世代相傳的民身間藝術精華。

若開族: 舊稱阿拉干族,佔全國人口的5%。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若開族居住於緬甸西南部沿海地區與(孟加拉國)毗鄰。1973年正式建立若開族自治邦。若開族語言與緬族相似,除一部分信仰伊斯蘭教和印度教之外,其餘均信奉佛教。若開族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基本上與緬族相同。賽船節是若開族人民的傳統佳節,每年緬歷的一、二月間(公歷4、5月間)正是收獲季節,也是若開人民一年一度的賽船節。

孟族: 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老民族,屬於蒙古人種,孟高棉語系,孟語支。先民從康藏高原遷徙西南沿湄公河上游南下,進入中南半島,散居在中、越、柬、老、緬、交界的地方。它是在緬甸南部定居最早的一個民族。約佔全國人口的28%。主要居住在德寧達依省的直通、吉卡米、丹老及伊洛瓦底江三角州。孟族有古老的文化,在基礎建築、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方面對緬甸文化有較大影響,他們在經濟、生活、宗教信仰、衣食住行和婚喪禮儀等各方面基本上與緬族相同。日常社交活動中都使用緬語和緬文,但在孟族聚居區仍使用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保留本民族的傳統和習 俗,以農業耕作為生。

克欽族: 是一個跨居緬、中、印三國邊區的民族,約佔全國人口的2。4% 。祖先源於中國青藏高原的羌族系,是藏緬語系景頗語支。主要分布在親敦河上游和伊洛瓦底江上游。緬北克欽邦為聚居中心。古代緬王阿朗悉都出巡當地時受到景頗人民載歌載舞的迎送,當時對他們賜名為「克欽",意為想跳舞,現轉意為能歌善舞的民族。克欽族豪爽開朗、待客如賓、疾惡如仇。客人來訪時,必置酒款待。如受欺侮,則兵刃相見。生活習俗還保留著早期社會的殘余形態,雖然有一部分克欽人改信基督教和佛教,但多數人仍信仰原始宗教,認為萬物有靈,信神不信鬼,為了驅惡鬼、崇善鬼,就舉行經常性的宗教活動和祭典。「木腦眾歌節」就是克欽族的祭典盛會。

欽族: 屬於藏緬語系欽語支。隨著藏緬族的南遷,是較早到緬甸的農民族之一,佔全國人口的2。3% 。大部分聚居在緬西部欽山山脈一帶。也有散居在若開山脈的欽族。1947年召開彬弄會議之後,欽族在獨立後,不建邦,改設特別區。1973年12月才開始改稱自治邦。大部分還是處於刀耕火種的階段。由於環境條件不同,欽族的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但都不同程度地保留著原始村社的特點。欽族人多數信仰原始宗教。英國佔領後,少數人改信基督教,也有信奉佛教的。欽族各支系的習俗不盡相同,收種節是欽人共慶的新年。大約在公歷l0月下旬舉行。慶功節被華人稱為「擺功德宴"。欽人一生至少做一次功德。節日期間,家家庭院都樹立著竹柱子,以顯耀主人家的富裕和功德的標記。慶功會主要是表彰為本民族、本部落和本村寨做出貢獻,立過戰功的集體和個人。男子後腦勺留長發。南部女子有紋臉的習俗。欽人熱情好客,性格豪爽,男女老幼酷愛煙酒。

克耶族: 屬藏緬語系吉仁語支。佔全國人口的0.3%,是自治邦中最小的邦。他們和吉仁族是兄弟民族,也稱他們為山區吉仁。主要居住在緬甸東部和東北部,自稱克耶民旅。他們喜歡用兒茶染成紅色上衣而得名。克耶以農耕為本,在山區基本上是刀耕火種,手工業較發達。早在13世紀就出現本民族的鐵匠、銅匠和漆匠等手工業工匠,魏當肩袋行銷緬泰,邦內所產的雲漆是緬甸的精品。風俗習慣與吉仁族大致相間同。「克托博"是克耶族的新年,是主祭兩神的節會,在每年的公歷4月間舉行,含有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意。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1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1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3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