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大選2020意味著什麼
㈠ 如何評價本次緬甸大選它在未來將會給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從過去幾年緬政府和軍事集團的態度上看,他們與中國越來越離心離德,不但開始向美日靠近,甚至不惜損害中國的戰略利益。若接下來權力過於集中,一旦緬外交政策出現更大轉向,則緬不但可能玩起「挾洋自重」的把戲,借美日等西方之力「敲詐」中國,甚至在戰略上會變成美日遏制中國的棋子。
㈡ 緬甸軍隊領導人由誰來任命
緬甸軍方的「發家史」
在緬甸民眾眼中,軍方一度是救國家於水火的英雄。
1945年,緬軍在昂山將軍的領導下,與盟軍聯合,對日本法西斯發起反攻,從日本手中收復了緬甸大部分領土。
緬甸於1948年1月4日正式宣布獨立。
來源:Wikipedia
隨後又發生了緬甸內戰。
在內戰中,緬軍成功解圍叛軍占據的首都仰光,平息內戰。當時面臨分裂和崩潰的緬甸得以倖存。
1962年,就像屠龍的英雄一樣,緬甸軍政府正式上台。
可惜。屠龍的英雄,最終也難逃變成惡龍的命運。
在軍隊掌控下的緬甸,因為腐敗、治理效率低下,從一個東南亞首屈一指的富裕國家,淪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因為對軍政府不滿,民眾發起了多次抗議,而軍隊在民眾中的聲譽也迅速下滑。
不過,無論聲譽如何下滑,因為建國時的英雄偉業,軍方一直是緬甸政治不容忽視的力量。
軍方試圖挽回威信
2008年,民主化進程開始,緬甸舉行憲法公投。
順應民意,軍政府於2011年3月30日正式向以吳登盛為首的新政府移交權力,實現了由軍政府到民選政府的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權力變更的同時,政府制定了有利於軍方的憲法。這意味著,軍方權力仍不可小覷。
據此憲法:軍隊可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擁有議會兩院25%的議席。而且,國防部、內政部、邊境事務部等三個部門的部長,由國防軍司令提名。
為了挽回自己的威信,緬甸軍方並非沒有努力做出改變:
國防軍總司令在「臉書」上開了個人賬戶,定期發布軍隊和他自己的活動信息;軍方安排了專門的新聞發言人,加強對媒體的公關工作。
緬甸洪災發生時,軍隊被派去參加救災工作。當時,國防軍穿著軍服的士兵們在洪水中扶老扶幼,轉移民眾財產。這些照片和視頻通過社交網路進行廣泛傳播,引起了緬甸網民的關注。
2016年9月16日,緬甸軍事法庭對七名涉嫌殺害無辜村民的現役軍人作出判決,剝奪其軍職,處以監禁五年。
軍隊公開承認部屬犯有罪行並接受審判,這在緬軍歷史上是很少見的。這表明緬軍正積極尋求改善其形象。
這樣的例子不少,緬甸軍方試圖打造一種全新的形象,以合法選舉上位。
軍方當然不能直接上台,但是軍方支持了一個叫鞏發黨的政黨,希望通過它的上台來重回權力王座。
軍方合法上台的失敗
但是,軍方合法上台的進程並不十分順利。
2015年11月,緬甸在經歷政治轉型後舉行第二次大選。
在這次大選中,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贏得了壓倒性的勝利,鞏發黨輸了。
緬甸軍方還是沒有回到它的「王座」上。
當時很多人擔憂:軍方是否會拒絕接受選舉結果,並武力控制國家。
但出人意料的是,國防軍總司令向民盟和昂山素季表示祝賀,並支持鞏發黨(支持軍方的政黨)將權力移交給民盟。
盡管軍方高層對民盟執政表示不歡迎,但隨著政治轉型期的到來,許多政府官員、軍人及其家屬都希望杜昂山素季和民盟能夠給緬甸帶來改變。
政變還是來了
2020年換屆選舉能否如2015年般順利交接權力,最近一直是緬甸研究專家關心的事情。
而2015年沒有發生的政變,終於還是發生了。
在1月29日,國際上便有聲音擔心政變。| 來源:CBC
2月1日接受采訪時,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博士後亨凱表示:軍方接管緬甸政權,破壞了民眾對軍方的好感,強化了民眾對民盟的支持。此後,緬甸軍隊再難以公平方式同民盟競爭,也幾乎無法重獲執政合法性。
「因而這次軍方接管權力後,緬甸的政治轉型進程只會全面倒退,不可能回到之前政治轉型的框架。」
㈢ 緬甸大選結果對中國是壞事嗎
個人認為是壞事。至少不是好事。對於國家的發展沒什麼特別積極的作用。
㈣ 緬甸於3月28日舉行總統選舉有哪些情況
緬甸聯邦議長曼溫凱丹26日宣布,緬甸將於3月28日舉行總統選舉。
根據緬甸憲法,總統由聯邦議會選舉產生。聯邦議會3個議員團分別推舉一名副總統參加總統選舉。3人中得票最高者當選總統,其餘兩人按得票數高低依次為第一副總統和第二副總統。
㈤ 緬甸軍方移交權力是怎麼回事 緬甸發生了什麼
無非就是一個獨裁者把政權移交給了另一個獨裁者,並且還是自己的親信而已。
㈥ 此次緬甸大選將會對中國帶來哪些影響
更加難以收復緬北領土
㈦ 緬甸政變是怎麼回事
緬甸政變是指2·1緬甸緊急狀態。
當地時間2021年2月1日凌晨,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緬甸軍方電視台說,開始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國家權力被移交給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並由副總統吳敏瑞代行總統職務。
2021年2月1日,緬甸軍方宣布緊急狀態結束後將重新舉行大選,國家權力也將移交給新當選的政黨。2月2日,據緬甸軍方消息,被扣押緬甸各省邦首席部長和議員將於2日獲釋。2月3日,緬甸軍方在內比都澤布迪瑞法院起訴溫敏和昂山素季。2月5日凌晨,吳溫騰被軍方扣押。
(7)緬甸大選2020意味著什麼擴展閱讀:
事件背景
2020年11月8日,緬甸舉行大選,執政黨民盟獲得了476個民選議席中的396席,絕對優勢勝出,取得繼續執政資格,第二大黨鞏發黨則獲得了33個聯邦議席,比上屆大選少了9個議席。此外,緬甸11個少數民族政黨共獲得了47個聯邦議席,成為議會中一支重要力量。
2021年1月26日,緬甸軍方曾舉行發布會,對大選中選民名單出現的問題提出質疑,要求相關負責人進行解釋,並表示不排除存在接管政權的可能性,這一表態引發了各界廣泛關注。
2021年1月28日晚,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發表聲明,表示此次大選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大選中不存在計票舞弊及重復投票的行為。
㈧ 緬甸多個城市出現遊行示威的活動,遊行的原因是什麼
緬甸內比都、仰光和曼德勒先後出現遊行示威活動,要求調查2020年大選中出現的舞弊問題。當地時間29日9時30分,在緬甸首都內比都有大約兩千人乘車前往聯邦最高法院聚集示威,警方設置路障並驅散了聚集人群。
緬甸於2020年11月8日舉行大選,執政黨民盟獲得了476個民選議席中的396席,絕對優勢勝出,取得繼續執政資格,第二大黨鞏發黨則獲得了33個聯邦議席,比上屆大選少了9個議席。此外,緬甸11個少數民族政黨共獲得了47個聯邦議席,成為議會中一支重要力量。
㈨ 緬甸十一月份大選對佤邦特區有什麼影響
緬甸十一月份的大選是緬甸內部各派勢力的一次大洗牌,如果代表軍方強硬派勢力的敏昂來上台,就會繼續用武力對國內各民地武進行清剿,到時候緬甸國內局勢會變得更加復雜,作為最大民地武的佤邦很有可能會和緬政府爆發全面戰爭。如果和解派的吳瑞曼能上台,推動和平解決民地武問題,那麼緬甸很有希望走向全面的民族和解,這對於實現佤邦高度自治邦的目標無疑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