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女兵有哪些
⑴ 中國遠征軍撤退時,跟隨杜聿明走進野人山的一共有多少女兵
中國遠征軍以10萬之眾出國,活著離開緬甸戰場的只是4萬多人,而最終穿越高黎貢山回歸國境的只有96師3000多人,到達印度的有3個師8000多人,劉桂英是惟一一位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
當時有5個女護士,分別是劉桂英、何珊、笑春、孫月霞和王蘋護士班的女兵
劉桂英在國共內戰後,共黨勝利後,因為有跟隨遠征軍(國民黨軍隊)出國征戰的「歷史問題」,劉桂英成了「女特務」和「黑五類」,被揪出來批鬥。1962年,她被遣送到農村進行勞動改造,這一改造就是30年。直到1990年,劉桂英才獲得平反,恢復了教師身份,按照退休教師的待遇領取退休金。這一年,她已經70歲了。
⑵ 女兵的兵種有哪些
現在招收女兵的兵種有非常多,幾乎覆蓋所有的兵種。最主要集中在醫護和通訊兵以及文藝兵方面。其他的兵種招收的女兵相對要少一些。你可以到當地武裝部去詢問。
⑶ 二戰時期有哪些成建制的女兵部隊
德國國防軍戰斗部隊到戰敗也沒有女兵有些女兵在後方的文職機構服役還有許多護士,倒是黨衛軍有不少女屠夫在管理集中營。
美國1942年5月,美國陸軍設立了陸軍婦女輔助隊,旨在讓婦女執行維持本土安全的任務。同時,美國海軍成立了婦女預備隊。隨後,又成立了海軍陸戰隊婦女預備隊和海岸警備隊,但只讓她們在戰時執行國內任務。1943年,駐海外軍團的指揮官們開始要求派女子輔助軍團(WAAC)到後方參加電話接線生、無線電和電報收發員等工作。1943年中期,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創建"陸軍婦女隊",這是美國首次准許女性參加正規軍,而不僅僅是參加輔助軍團。戰時美國女兵人數,大約為35至40萬人,她們在軍中或擔任後勤工作或直接參戰,有800名女兵充任了包括戰斗機在內的各種飛機的駕駛員,曾有67名陸軍女護士在菲律賓被日軍俘虜。到二戰結束時,美國女兵實際上出現在海外每一個戰區,北非、義大利、法國、德國、菲律賓、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和緬甸等地都留下了美國女兵的身影
英國除了上戰斗一線,女士的身影充斥著英國各個軍事機構,各種的婦女輔助隊幫助英國打贏了二戰
蘇聯。啊蘇聯最操蛋,斯大林直接動員了80萬花季少女走上了前線,他們和男兵一樣在火線上浴血廝殺,戰死量多,不僅損失慘重還受到了侮辱。
日本,日本有最大規模的女兵部隊-----婦女安慰隊,他們對日本士兵保持獸性和旺盛的戰斗慾望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⑷ 緬甸僱傭軍的緬北僱傭軍
緬甸的僱傭軍主要是指緬北僱傭軍,在著名的金三角和緬北地區,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原因,就一直生活著一個特殊而神秘的群體--緬甸僱傭軍。至今,那裡仍然生活著許多僱傭軍人,他們分別為緬甸各種地方勢力、民族武裝,甚至各種大小毒梟服務,生存及發展狀況鮮為人知。一直以來,「以毒養軍,以軍護毒」是緬北眾多僱傭軍的主題。
在緬北,幾乎所有的民族武裝控制地區都有這樣的規定:兒童必須學習軍事知識,男子從十三四歲起就必須當兵,而且終身不能退伍,即使以後不在軍隊里也只能算「休假」,有戰事發生就必須馬上回來;每戶人家如果有5名子女必須3名參軍,有3或4名子女必須兩名參軍,有兩名子女必須一名參軍,如果沒有男子就招女兵。
當然,緬北軍隊中也有不少人是自願參軍的,因為很多當地年輕人會認為穿軍裝、扛槍既好看又神氣,而且吃飯不要錢。曾經是北京大學學生,後到緬北參加地方武裝,緬甸仰光經商的四川籍人屈春輝在其《金三角15年親歷記》一書中認為,緬北地區的政治和社會生態是過去無數士兵的勇敢流血搏來的,緬北誰都希望當兵,哪怕是中國人來這里當兵也不被排斥,因為這是年輕人的一條出路,所以沒有人會說三道四。
緬甸是軍人政府,在各種民族自治特區也不例外。所有政府官員都有軍階,他們工作時間是官員,下班脫下軍裝就是商人,每家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生意可以做。因此,許多人去到果敢、邦康等緬北地區,在那裡「進政府工作」和當兵幾乎是同樣的概念。
⑸ 遠征軍女兵被緬甸野人擄走,頭骨被做成水瓢,後人:我帶你回家,她是誰
在緬甸的最北部,與印度以及中國雲南相交,緊挨喜馬拉雅山脈的地方,有一片從未被開發的原始森林,那裡樹木繁茂枝葉遮天蔽日,林中多蛇蟲鼠蟻,瘴氣四處彌漫,那裡,就是野人山。
如果只是原始密林倒也不至於用"野人山"來命名,野人山之所以稱之為野人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裡面生活著的一些原始部落,除開我們已知的克欽人之外,甚至還有一些從未露面難以確定種族的"野人"。
由於克欽人還是原始部落的形態,他們部落中還有巫師,並且信奉一些比較殘忍的儀式。他們認為如果有女性難產了,那麼就用女人頭骨製成的水瓢舀水喝,自然可以順利生產。因此那些女兵的頭蓋骨被克欽人的巫師去掉了頭蓋骨後半部分,製成了水瓢。
段生馗用兩把刀換回了遠征軍女兵的頭蓋骨,接過遺物的那一瞬間段生馗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他哽咽著說:"我帶你們回家"。
有些戰士們還能被接回家,但是戰爭是無情的,還有另外一些戰士永遠回不了家。因此我們必須正式這段歷史,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輩們的鮮血換來的,唯有記住歷史,才能不愧於他們的付出。
⑹ 緬甸國家,有幾種兵。
兩種兵,男兵和女兵
⑺ 緬甸佤邦女兵都多大了
基本都是17,18歲,20歲以下的居多。
⑻ 唯一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後來怎樣了
戰爭既是殘酷的,也是沉重的,耳邊唯一響起的聲音,便是死亡的哀嚎。78年前,3萬多名中國遠征軍將士,被迫穿越野人山繞道回國,最後只有3000人走出了這片「綠色魔窟」,對那些穿越野人山的戰士們來說,在山裡的每一步,都是「死亡之旅」。而唯一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劉桂英,當談及那段往事時,也不禁淚如泉涌,對她來說,山裡遇到的東西,是一輩子的噩夢。
直到7月底,劉桂英的部隊才和司令部取得聯系,在空投物資的幫助下,她最終撐了過去,成功走出野人山。不久後,唯一女兵活著走出野人山的消息不脛而走,劉桂英成了英雄人物。但是,劉桂英卻說:我可不是什麼英雄,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兵。如今,不少死在野人山的遠征軍將士遺骸被迎接回國,安葬在騰沖國殤墓園,他們生前回歸故土的願望終於得以實現。
⑼ 我們在緬甸打仗的時候一共死了多少女兵啊
樓主如果問的是遠征軍,目測是0……入緬作戰的那幾個軍貌似都沒有女兵編制
⑽ 中越自衛反擊戰被俘虜的中國女兵有沒有倖存者
林麗、喬雪,是14年前自衛反擊戰中我軍某野戰醫療所的兩名女護士,在1979年3月5日北京下達撤軍令,她們所在部隊在後撤過程中,被發瘋似尾追而來的越軍部隊圍堵於越南境內黃連山麓,經數日激戰,大部壯烈犧牲,小部被俘,被俘人員中包括林麗、喬雪等12名女兵。經歷九死一生,林麗、喬雪逃出越南監獄,偷越寮國於當年1月才從緬甸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