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隔海相望有哪些國家
⑴ 中國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分別有多少個
中國的陸上鄰國14個,有: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
其中: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寮國為內陸國。朝鮮、俄羅斯、印度、緬甸、越南是臨海國。
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東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韓國、日本; 東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菲律賓;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1)緬甸隔海相望有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 。中國同14國接壤,與8國海上相鄰。省級行政區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⑵ 中國有多少個陸上鄰國有多少個國家與中國隔海相望
有14個陸上鄰國,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
有6個國家與中國隔海相望,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2)緬甸隔海相望有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自然資源
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鉛鋅、銅、銀、汞、錫、鎳、磷灰石、石棉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底,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334個地級行政區、2851個縣級行政區、39888個鄉級行政區。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氣候特徵
中國的氣候復雜多樣,有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等氣候類型,從南到北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氣候帶。
⑶ 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是 與我國陸上接壤的國家是
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等。
我國的陸上國界漫長,達2萬多千米,接壤的國家有14個,分別是:朝鮮、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
(3)緬甸隔海相望有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鄰近中國大陸的海洋,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
1、渤海位於遼東半島老鐵山角到山東半島北岸蓬萊角的渤海海峽,與黃海水域相通,有廟島群島綿亘峽口,面積7.7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最深處70米。
2、黃海北起鴨綠江口,南以長江口北岸向濟州島方向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平均水深44米,最深處140米,面積38萬平方千米,海床為半封閉型淺海大陸架。
3、東海北起長江北岸至濟州島方向一線,南以廣東省南澳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線,東至沖繩海槽(以沖繩海槽與日本領海分界),正東至台灣島東岸外12海里一線,面積77萬平方千米。
4、南海的海底是一個巨大的海盆,海盆的山嶺露出海面就是中國的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島,這些海底山嶺是中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南海總面積350萬平方千米。
⑷ 我國是海陸兼備的國家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分別有哪些
我國陸上鄰國有15個,按逆時針方向依次為: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布丹、緬甸、寮國和越南。
其中:東 亞――蒙古、朝鮮東南亞――越南、寮國、緬甸南 亞――印度、巴基斯坦、布丹、錫金、尼泊爾西 亞――阿富汗中 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北亞俄羅斯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
⑸ 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哪些
有六個國家與我國隔海相望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
六個國家中韓國與我國相隔著黃海、東海,日本則與我國之間隔著東海,而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越南以南海為鄰。
拓展資料:與我國接壤的國家
我國的陸地鄰國共14個,東北與朝鮮接壤,東北、西北與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為鄰,正北方是蒙古國,西部毗鄰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相接,南面有緬甸、寮國和越南
錫金現已完全被印度吞並中國已於2003年10月悄悄地將錫金從其外交部網站上的亞洲國家和地區名單中拿掉,藉此默認印度對錫金的主權。
「中華」,即中國、華夏的意思。
「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相對於敵人而言。在當代中國,凡是擁護社會主義和祖國統一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范圍,人民是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共和」一詞的英語republic來自於拉丁語respublica(意為人民的公共事務)。 共和一般都包含共同享有權力、共同治理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共和的權力主體包含的范圍不同。現代意義上的共和,強調所有公民參與國家的法律制定,政策制定和執行,包括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比如公民表決、代議制等。
⑹ 與中國隔海相望的6個國家是哪幾個
1、韓國
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復取得獨立。1948年8月和9月,依北緯38度線,朝鮮半島南北先後成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950年爆發朝鮮戰爭,1953年7月27日依朝鮮停戰協定,朝韓雙方停戰。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創造了被稱為「漢江奇跡」的經濟高速增長期,並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
2、日本
日本是一個太平洋西岸的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等國相望。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風。
3、菲律賓
菲律賓人的祖先是亞洲大陸的移民,14世紀前後建立了蘇祿國。1565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6月12日宣布獨立。同年美西戰爭後,成為美國屬地。1942年到1945年被日本侵佔。二戰後重新淪為美國殖民地。1946年7月4日,菲律賓獲得獨立。
4、馬來西亞
大馬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即位於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半島(西馬)和加里曼丹島北部(東馬)。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5、汶萊
汶萊位於亞洲東南部,加里曼丹島西北部,北瀕中國南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並被沙撈越州的林夢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海岸線長約162公里,有33個島嶼,總面積為5765平方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
6、印度尼西亞
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⑺ 按順序說出中國14個陸上鄰國和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
陸地鄰國按逆時針順序:
東北有朝鮮,北有俄羅斯和蒙古,西和西南有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
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和不丹,南有緬甸、寮國和越南。
隔海相望按逆時針順序:
東南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游韓國、日本。
(7)緬甸隔海相望有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中國領土范圍
陸地領土: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台灣及其附屬各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一切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包括釣魚島群島、蘇岩礁),陸地領土約960萬平方千米。
海洋國土:渤海全域和黃海、東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轄的專屬經濟區,共約470萬平方千米,其中,南中國海九段線以內的所有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
中國領空為領土和領海以上35千米的空域。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長18400多公里,島嶼岸線14000多公里,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公里。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約為35989.76平方公里。
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公里,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
國土面積:陸地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15,居世界第三位。 東部地區佔10.5%,中部地區佔25.3%,西部地區佔64.2%。
土地資源:山地320萬平方公里,高原250萬平方公里,盆地180萬平方公里,平原115萬平方公里,丘陵95萬平方公里(截至1997年)。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
⑻ 隔海相望的6個國家分別是什麼
6個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分別是: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我國海岸線長約18000千米,韓國隔黃海相望;日本隔黃海、東海相望;菲律賓隔南海和巴士海峽相望;汶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隔南海相望。
我國的陸上國界漫長,達2萬多千米,與我國接壤的國家有14個,分別是:朝鮮、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
簡介
1、韓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329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通用韓語,總人口約5200萬。首都為首爾。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
2、日本,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6800多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日本是一個太平洋西岸的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等國相望。
3、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億200萬(2019年11月)。
4、汶萊,位於東南亞的婆羅洲北岸。和馬來西亞的砂拉越、沙巴合稱北婆三邦,是一個君主專制國家。人口45.95萬(2019年),其中馬來人佔65.8%,華人佔10.2%。
5、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中國南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公里。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南中國海,西瀕馬六甲海峽。東馬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相鄰。
6、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13578.68平方公里,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
⑼ 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哪些
中國與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1、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俄羅斯。
2、西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哈薩克、吉爾吉斯坦、塔吉克。
3、西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4、西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印度、尼泊爾、不丹。
5、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緬甸、寮國、越南。
6、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7、東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韓國、日本。
8、東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菲律賓。
9、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10、中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
地勢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復雜多樣,各類地形佔全國陸地面積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地勢自西而東構成三級階梯:西部有青藏高原,地勢最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極高山和高原面組成,有「世界屋脊」之稱,是第一級階梯。
以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與第二級階梯為界;青藏高原以東至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間為第二階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組成;中國東部寬廣的平原和丘陵是第三階梯。這種地貌格局是中生代燕山運動奠定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
⑽ 與中國隔海相望的6個國家是什麼
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
1、日本,全稱日本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
2、韓國位於東北亞朝鮮半島南部,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與膠東半島隔海相望,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領土面積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9。
3、馬來西亞是馬來西亞聯邦被南中國海分為兩個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連接新加坡,東馬來西亞,位於婆羅洲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汶萊國則夾於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
4、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是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
5、汶萊位於亞洲東南部,加里曼丹島西北部,北瀕中國南海,東南西三面與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州接壤,並被沙撈越州的林夢分隔為不相連的東西兩部分。
6、菲律賓共和國,簡稱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是東南亞一個多民族群島國家,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人口1億100萬。
與中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4個。
東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朝鮮,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俄羅斯、 西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哈薩克、吉爾吉斯坦、塔吉克,西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 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緬甸、寮國、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