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水泥路在哪裡

緬甸水泥路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5-01 08:24:33

『壹』 緬甸的死刑一旦判定,為何執行那麼快

自從有了人類文明之後,刑罰就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而死刑是所有刑罰中最為嚴厲的,因為這剝奪了人的生命,所以只有是最大的惡行才能夠是判處死刑,像叛國罪,殺人罪等等,而且就算是判處了死刑,也會要等上一段時間才會進行執行,像中國的古代死刑的執行都是要等到秋後才會進行處決,而現代社會對於死刑就更加嚴謹,從死刑的判決到死刑的執行中間至少也會有半年以上的時間,如果是重大案件這中間的時間會更長,可是在緬甸觸犯了死刑之後,從判決到執行只有幾個小時,這是為什麼呢?

緬甸佤邦所在的區域是國際販毒泛濫的重要區域,也是世界毒品的重要產地,為了獲得國際的經濟援助,緬甸佤邦政府已經向全世界宣布要在2025年之前毀掉所有的毒品種植基地,在管理的范圍之內嚴禁毒品存在,而這是第2次延遲目標時間,這也給佤邦政府上上下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對於禁毒緬甸佤邦政府也就自然是視為頭等大事之一,對於在佤邦境內販毒的人員,那自然是要加以嚴懲的,畢竟這是牽扯到自己的國際聲譽,牽扯到經濟援助,

『貳』 緬甸窮么

緬甸比較窮。

數據顯示,2019年前5個月,中國一共有26萬遊客到緬甸遊玩。對於中國人來說,緬甸的第一印象就是貧困。但在80多年前,緬甸在亞洲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富裕國家。最大的悲劇不是緬甸從富裕倒退到貧困,而是這一切幾乎是緬甸人自己一手造成的。

在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緬甸的人均GDP就已經很高了,達到了七百多美元,當時在世界也是算很高的了,甚至已經接近現在的水平了!

緬甸的農業為國民經濟基礎,可耕地面積約1800萬公頃,尚有400多萬公頃的空閑地待開發,農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四成左右,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類、甘蔗、油棕、煙草和黃麻等。

緬甸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2016財年緬甸出口大米150萬噸,農產品出口總額為25億美元。2017/2018財年前十個月(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緬甸出口大米282萬噸,出口額達8.76億美元。緬甸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部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緬森林覆蓋率為45%。

緬甸是宗教意識很濃的國家。在緬甸的街頭巷尾,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紗、手持黑傘的僧侶,全國僧侶有10幾萬,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2萬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個是和尚,佛教徒中每個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都必須出家當一次和尚。

社會上才承認其成人,還俗以後才能夠享有結婚的權力,出家的年齡一般在10歲上下,出家時間,在以前最短為一年,已縮短為7天。也可以幾個月,幾年,甚至終生為僧。出家手續十分簡便。因此,在緬甸有出家容易,還俗也容易的說法。

『叄』 雲南百花嶺的景點概覽

至今芒寬還留有三條古道遺跡。其一為百花嶺古道:這是著
名的古代南方陸上絲綢之路——「蜀身毒道」中從高黎貢山百花芒寬古道:從芒寬村後西面延伸,從芒寬直到騰沖界頭,是一條悠久的人行古道,約建於公元4世紀中葉。
其三為灰坡驛道:是從西亞到騰沖的一條古道。據考證,灰驛道開發於明朝中期。灰坡驛道貌岸然不僅把邊疆和內地緊緊連接,也是一條通往中亞的國際通道。西亞古絲綢驛道上留下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至今還在使用的古老橋梁就在芒寬,這是芒寬燙習村怒江上屹立著的雙虹橋,這也是怒江上至今留下的最古老的鐵索橋。
而今這三條古驛道運輸的功能雖然已經喪失殆盡,成為歷史,但卻可以成為人們尋古控幽的景點。三條古道皆橫穿高黎貢山,沿途山脊陡峭,蜿蜒盤旋,曲折跌宕,無數石階深印著馬蹄痕跡,上有古柏蒼松,一有潺潺溪流,美景應接不暇;奇花異草、飛禽走獸,生物的多樣性給古道帶了勃勃生機
百花嶺魚塘村,是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家家戶戶白牆青瓦,村頭巷尾均為水泥路面。劉社長一家熱情款待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新鮮的玉米漿、怕哈(傣菜)煎雞蛋、暴腌肉、新鮮蕨菜。 在高黎貢山內保存有公元前四世紀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這條古道從成都出發到昆明、大理、保山,翻越高黎貢山,經騰沖到達緬甸、印度、阿富汗。它比北方絲綢之路要早200多年的歷史。絲綢古道路寬1.5—2米,路面全部用石塊砌成。
從百花嶺開始,順著山路蜿蜒而上,便是南方絲綢之路高黎貢山段。
跋涉在古老的驛道,往日繁華喧囂的古道成了一部無言的史書。踏著爬滿翠綠苔蘚的石板,摩挲腳板的是不知飄零了幾千年的落葉,苔蘚與落葉掩蓋了古道昔日的傳說。
偶爾能看到石板上嵌入的半圓形馬蹄印,間或還能拾到銹跡斑斑的馬掌,似乎還能觸摸到厚重有歷史的一頁:一隊隊馬幫在馬鍋頭和馬幫漢子的吆喝下,走過險象環生的古驛道,把文明和希望一站站傳遞下去。

『肆』 景康屬於緬甸哪個特區

景康屬於緬甸撣邦第四特區南板地區。

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北與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來接壤,東與寮國相鄰,西與緬甸第二特區(佤邦)相連。總面積4952平方公里,人口8.5萬人,轄勐拉、南邦、色勒三個地區。

第四特區即原緬共「八一源五」軍區,人口在幾支地方民族武裝中相對最少。於1989年4月19日宣告脫離緬共領導,成立了「緬甸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百軍政委員會」,下設「軍事委員會」和「地方行政管理委員會」。

(4)緬甸水泥路在哪裡擴展閱讀:

1、運輸

為配合勐瓦電站建設,撣邦第四特區於2016年開通了勐拉至靖康的第二條道路。

截至2019年6月,共有15條主幹道641公里(其中禁毒期間聯合國援助的碎石路12公里),其中90%以上的主幹道採用瀝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除主幹道外,共建成農村公路網500公里。

1999年,第一座大橋——大賓南雷河大橋建成。南雷河上的第三座橋是南雷河上的曼干橋。南雷河第四座大橋為涇陽大橋,2014年1月20日開工,2014年8月6日竣工。

2、礦產資源

來庚礦產錫。

班別礦(東吉市)發現於1963年。主要生產鋼鐵,生產能力63噸。

此外,蒙葯、京東、毛麥、靖康等城市也出產鐵礦石。海鹽、嘎、蘭河等城市產銅,而薩爾溫江則互產黃金。

撣邦各地產銻、雲母,和平市產錳,來友、錫伯、南瑪、南奔、東吉、蒙東、蚌八井、嘎羅、大吉等市產煤,蒙古、蒙米、蒙蘇等地產各種寶石,撣邦有許多未發現礦物的地區。

『伍』 寫雲南怒江的作文

行,一直以來,我都只願意記下一些美好的經歷。所幸的是,每次出行,總能碰上許許多多淳樸善良的人兒,他們是旅途中最美麗的風景。唯一一次,是2002年夏天,走完三峽後,我們去了奉節的天坑地縫,回縣城時,遭遇刁民,同伴被毆,後來逃命似的離了那座即將被淹的古城。現在,偶爾記起還有些後怕。也使我曾想寫一篇「奉節縣里無好人」,但最終放棄。這並不好,我知道。但很難改的了。

2005年春,我去了高黎貢山、怒江。終於見到了那條百轉千回、碧玉一般的大江,和生活在江邊形形色色的人們。他們象天山的星辰,不經意從我頭頂的天空掠過。

1.匹河 深半歌聲

因為想上廢城知子羅,我們決定中途在匹河下車。時近黃昏,天空飄起了微小雨,我不自覺地裹緊衣服。車站對面有間簡易的旅舍,放下行李,走過冷清的街道去尋吃食,然後回到旅舍歇息。

擁擠簡陋的三人房,室內光線陰暗,被褥又濕又重,幸好我們都帶了睡袋。沒有其他旅行者,整個二樓就我們三人。因為放假,老闆娘的孫女外孫女也來外婆家玩。十來歲的年紀,快樂美麗得象兩只蝴蝶,不停地在兩層樓間樓間竄上竄下。

「我們今晚做服務員,有什麼事叫我們好了」兩位小姑娘脆生生地說。

於是便和她們聊天,在哪上學,學習好不好,會唱歌跳舞不,有沒有漂亮的民族服飾等等。一個說,怒族服飾沒有,但有藏族的。剛說完,蹦蹦跳跳下樓拿了藏族頭飾上來。同伴戴在頭上一試,果然美麗生色了不少。

不久老闆娘也上來了。她是一個黝黑壯實的婦人。話極多,我們剛放下行李她就絮絮叨叨敘說她很慘,男人早死、小兒子也不在了什麼的。初聽我們有些戚戚,聽多了就有些不對滋味。萍水相逢,我還是願意告訴你或聽你講一些美麗高興的故事。

聽說怒江邊有溫泉,便向老闆娘打聽車訊,她說全鎮只她兒子有車,三十元來回,一分不少。找到她兒子,一個黝黑壯實的三十多歲男人,少言寡語,外形有些蠻橫懾人。我們後來放棄去泡溫泉。

沒有沖涼房,一個同伴想泡泡腳,便對老闆娘說:「請幫我拿個面盆好嗎?」

盆子拿上來了,還未放好,一個小姑娘:「這是尿盆呢」

老闆娘趕緊喝斥,連說不是,又說洗干凈了。同事花容失色,待她轉身,馬上將其棄置在門外。

後來老闆娘又來向我們兜售幾樣粗製的怒族工藝品,我們委婉地推辭,她耐心極好,大清早又上來,我們只有苦笑。

夜深,怒江水在窗外潺潺地流淌,我蜷縮在匹河鎮一間簡陋的旅館里,輾轉反側,不知幾時睡去了。

清早,被窗外幾聲尖歷粗壯的歌聲驚醒。同伴更是一夜未眠,說天沒亮,老闆娘就在窗外高聲唱歌,歌辭她一句聽不懂,整夜駭怕不止。

這個奇怪的老闆娘,她的遭遇也許叫人同情,她在夜半歌聲中敘說什麼呢?我猜不出。我情願她拋開以往陰郁的往事,把自己和旅舍打理得干凈舒服一些,讓過往旅客感到溫暖。

2.丙中洛 丁大媽的笑

當我們風塵僕僕來到丙中洛,又馬不停蹄趕到重丁村,終於看到了大媽的家。之後,這個精明瘦弱的老太太頗讓我們郁悶。

丁大媽家有一個大大的院落,中間有一個花壇,種著一些玫瑰之類的花草。院子里還有兩條狗,大的叫花花,一個是花花的兒子。

花花和兒子先在門口迎接我們,一個老太太跟了過來。她就是丁大媽了。大媽約摸六十多歲,精明瘦弱,能耐利索。問過丁大媽房價,樓上雙人間60元,樓上三人間45元。我們要一間雙人間,因為三人間不帶洗手間,晚上上廁所要穿過院院去到五十米外,還有狗。丁大媽死活不鬆口,一直磨了半個多小時,在她外孫的說合下,才勉強同意我們住樓上。

誰知這樣一來,丁大媽就對我們沒好臉色了。晚餐時,同伴想吃雞,去廚房點菜,想問一下雞的價格,丁大媽很直爽,毫不客氣地說:雞你們是吃不起的。我們只笑笑,不說什麼。

飯後和丁大媽的外孫聊天,他十七歲,他在昆明讀大專,假期回丙中洛幫外婆打理生意。我們問起明天去秋那桶的事宜,又說起請向導,丁大媽在一旁說:請向導是要錢的。

次日早餐,我們決定試試丁大媽家有名的石板粑粑,一種在石板上烙的食品,類似燒餅,粑粑有5元和8元兩種規格。未開口,大媽說,你們要5元的,八元你們是吃不起的。

後來,丁大媽的外孫帶我們去了秋那桶,一路風光無限,翠玉般的溪水,潔白的雪山,碧綠的田地,美麗的村莊,還有熱情友好的山民。中午時,我們在秋那桶男孩的舅父家花五十元點了一隻雞,開餐前有同伴就猜雞會不會缺胳膊少腿呢。等雞上來,果然少了一隻翅膀一隻腿,呵呵。

天黑時返回丁大媽家,有貴客臨門。原來是某軍分區的領導。因為是老鄉,被邀與他們一起吃飯喝酒,菜餚很豐盛。飯後燃起了篝火,還請了當地文工團的人來唱歌跳舞,丁大媽也熱情地加入隊伍,大聲地歌唱,手舞足蹈。她是真的高興,笑意盪漾在臉上。連花花母子興奮得不停地轉圈。

次日,我們在薄明的晨曦中離開丁大媽的家,付房租時,丁大媽表情淡漠,臉上帶著疲憊,她已早起忙活半天了。這個瘦弱的老太太也是不易,六七十歲年紀,還和老伴打理那麼大一攤生意。如果她不那麼利勢,給普通旅行者多一些笑容,會更可愛一些。

3.貢山,最可愛的人

從秋那桶回到丁大媽家時,有貴客臨門。飯後燃起了篝火。軍分區首長高興起吹起葫蘆絲,言談中流露出對家鄉無比的自豪和熱愛。他一身普通的旅行服,舉止溫和,親切有禮,一點沒有高官的架勢。後來我們還欣賞了他拍攝人物風光圖片,怎一個精彩了得!

陪同人員中有位怒江州武裝部的參謀,四川達州人,三十來歲,威武英俊。他當時坐在我旁邊,和他聊起當地的風土人情。聊到高黎貢山,獨龍江,後來說到巡邊的戰士:

原來高黎貢山的另一側就是緬甸,在幾百公里的中緬邊境上,高山深谷間,立著幾座國界碑,這是國土的重要標志。我一下想起三年前,在帕米爾高原的紅其拉普口岸,看到邊防戰士身著單薄的衣裳挺立在風雪中的場景。這些年,身邊老鄉經常帶著年青的戰士頂風冒雨,攀山越嶺去巡查界碑。在雄偉陡峭、峰巒起伏的高黎貢山上,道路險阻,崎嶇漫長,戰士們忍受著高寒和蟲蛇的侵襲,常常徒步幾天都難得遇見一人,「老鄉,戰士們苦啊,許多才十八九歲的年紀」他動情地說。

我深深地理解。

夜色中,我抬頭望向遠山,雖看不見高黎貢山的剪影,但我知道,她一直在那裡,沉默、聖潔、美麗。我的眼前慢慢現出一幅圖畫:在深深的怒江大峽谷,高黎貢高高的山崖上,一隊年青的戰士,在風雪中艱難地跋涉,雲霧深處,是巍峨挺立的國界碑……

當城市的青年沉溺於網路游戲的時候,年輕的邊防戰士把熱血和青春獻給了祖國的西部邊陲。他們是當今世界最可愛的人。

4.獨龍江,最後一個紋面人

想去怒江,最想的是去獨龍江尋紋面人。但到貢山才知,獨龍江早在十月就大雪封山禁入了。好在身邊的老鄉告訴我,現在丙中洛和縣農業局還可找到紋面人。

老鄉又說,獨龍族居住在獨龍江兩岸河谷中,生活條件極為艱苦,一些家庭全部財產加在一起不足五十元,全家人只有一條褲子,出門只好換著穿,他說:「看得你想哭呀……」

獨龍江族人口較少,目前約有5500人。其紋面習俗由來已久,一種說法是:從前,藏族、傈僳男青年常到獨龍山寨搶親,為了自衛,女孩不得不紋面毀容防止被搶。紋面的年齡最小6歲,最大31歲,通常為12歲。圖案一般為蝴蝶形。

丁大媽特意煮了葯酒,老鄉勸我們一定要喝一杯。他說,當地傈僳族、獨龍族女人生了小孩都要喝這酒,三天後就可以下地幹活了,還從來不會得風濕。我用舌頭舔舔,一股極辛辣酒味,微苦。為了不拂老鄉好意,憋著氣慢慢喝完了。心想當地女人也夠苦的。

第二天天未明,搭了順風車回縣城去尋紋面人。最後望一眼晨霧裊裊中的丙中洛,恍如在夢幻中一樣。汽車在縣農業局門口停下,司機幫我們卸下行李,問到紋面人的家,才告別離開。

我們敲開的一間小小平房的門,入內,好一陣才看到了火光中她的臉。典型的蝴蝶圖案。她當時正在屋中烤火,房子簡陋破舊,牆壁很黑,壁上掛著幾只雞鴨類的干製品。我們說明來意,拍了幾張照片,她問我們要50元錢,後來講到15元,我們說會把照片寄給她,她有些懷疑,小聲說以前也有人說寄回給她,但沒收到。我請她放心,並認真把她的姓名記了下來。

她叫董翠蓮,是獨龍族最後一個紋面人。生於是1953年,丈夫是縣農業局職工。她曾作為獨龍族形象大使、最年輕的紋面女,參加過2000年台灣少數民族博覽會,還去過日本。盡管這樣,同大多數獨龍人一樣,她的生活條件還是很艱苦。

獨龍江紋面女目前只剩下十餘人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少,當某一天,那些刻著蝴蝶圖案的面孔再已尋不著時,我們會不會悵然如失呢?

5.從貢山到福貢,那個不知名的TAXI司機

從貢山到福貢,一過十二點就沒有班車。於是我們走到街口攔的士。

一輛夏利停下來,車主是一個年青的男子,三十來歲,五官端正,看起來蠻老實的樣子。一問價格,只比坐班車多二十來塊,二話不講,我們把行李轉了車的後背箱里。

車子啟到,沿江而行。公路多彎,我們的身子不時隨著車身左偏右倒。有些緊張。司機叫我們不要怕,又問:「你們趕時間嗎?」

「不趕」

「那我慢慢開,安全第一。」

窗外是碧玉般的江水,江岸上散落著傈僳族的民居。凡是民居集中的地方往往可以看到一座橋,有的鐵架橋,多數是懸索橋,正午的陽光把橋的影子投在江面上,一個婦人正牽了幼小的孩子走過晃悠悠的橋面。若只有零落幾戶人家,一定會在附近看到兩根溜索,一頭高一頭低,過江的人隨身帶一隻滑輪,上面有長長的鐵鉤,身子用繩索捆了掛在鐵鉤上,一鬆手,人便如脫弦的箭飛了出去。千百年來,兩岸居民全靠這條鐵索往來。每看到江對面出現零落的房舍,我常常會把眼睛睜大一些,期望可以看到有人正飛馳而過,而我的願望常不會落空。有一次,兩個大男孩剛飛過江,看到我們驚異的目光,對我們露出自豪的笑。

司機一路和我們閑聊。他是四川人,三十多歲,二千年來怒江,先做些小生意,後來買了的士開。他說起老家年邁的雙親,不自覺地露出對家鄉的思念。問他想回去嗎?暫時不想。他說,這邊人好呀,非常好,雖然窮,但會拿家裡最好東西招待你。水也特別好,清甜甘美,一點雜質都沒有,家裡煮開水的壺用了幾年,一隻水垢都沒有。

他問我們去迪麻洛了嗎?答沒有,因為沒有翻越碧羅雪山的准備。司機表示遺憾,說迪麻洛的藏族少女特別漂亮,特別有兩位簡直如天仙一樣。還說最美的那個少女與一外來的人相戀,後來才發現那人竟是有家室的,女孩很痛苦,終於精神失常。唉。

車過迪巴底,看到路邊卧著一男子,背兜斜放在一側,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依在一邊,不住地用手拉大人的衣服。我有些不解,問司機,他說,快過年了,准父親出門喝醉了,倒在路邊。我說,睡在路邊好危險呀!不睡在路當中就好了!司機說,他還說怒江人普遍SHE酒如命。以前政府發了扶貧款,一定要看著他們去買回生產物資,否則就會被他們偷偷去買酒了。

不知過了多久,司機突然慢了車速。我猛抬頭,看到前方不遠處,一個小男孩突然從路邊平房中沖出,叉著手擋在公路正中。他是那麼小,直到車子在他前面一米處緩緩停下,我才看清他連走路都不穩,卻一幅無知無畏的神情。旁邊的奶奶慌忙過來把孫子拉到一邊,又對司機歉意的笑,司機也不惱,只笑:這小子!

車到石月亮觀賞點,司機停車讓我們拍照。路邊有個售賣小工藝品的小攤,一個年青的傈僳族姑娘立在一邊,旁邊還有兩個買煮雞蛋和土豆的老婦,陽光下風霜的面孔。不遠處擺著一株盛開的蘭花,早聽說怒江出產名貴蘭花,我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回到車上,司機說:你們幫老鄉買些雞蛋和小工藝品吧,她們太不容易。又說,我們是老實人,也不勸你買名貴蘭花什麼的。買些零食小工藝品,也算支持貧困山區。我覺得他說的很是,有些羞愧,趕忙下車,買了一些雞蛋和竹製的茶杯。

繼續行,陽光不時照在怒江兩岸的山上,照在山坡上的屋瓦上,照在翠玉般的江面上。當巴吉古村灰色的屋瓦和金黃的油菜花映入眼簾後不久,福貢縣城就越來越近了。終於,這位善良的士司機卸下我們,調轉方向,我們甚至來不及問他的名字,他已經消失在黃昏的福貢街頭。

6.巴吉古,溜索

洗去一天的征塵,一身清爽出了賓館房門,天已經不早了。向前台服務員問明巴吉古的方位,叫了一輛三輪摩托,急急跳了上去。

車夫是個年青的傈僳族男子,三十來歲,同大多數怒江峽谷的男子一樣,已不能從服飾上分辨出了。摩托轉回去載客,又中途停下來加油,眼看太陽已落在對面的山坡上,我有些急了,連聲催促,司機卻只是嘿嘿笑。

十多分鍾後,巴吉古村的屋瓦和油菜花映入眼簾。車還未停,看到前面小路上有人正向江邊走去。跳下車,跑上前,「請問你們要過江嗎?」年輕的小夫妻轉過身,微笑點頭。「可以帶我過去嗎?」「好的!」於是我回頭付了車費,樂顛顛地跟了下去。

走近江邊,便看到兩根長長的溜索,高懸於碧玉般的江面上。年輕的男子走向我,他個子不高,但面容英俊,眼神明亮。他先幫我系好繩索,在腰間打了一個結,我看那個結並不怎樣牢靠,彷彿隨時可以脫開的樣子,心有些慌。「這樣行嗎?」「行的!」他說著很快幫自己系好了。接著把滑輪放在溜索上,叫我過去。我走過去時,雙腿有些打顫。

滑輪的下端有條長長的鐵鉤,男子先幫我把腰間的繩結掛在鐵鉤上,又把自己的結也掛上去。然後指導我調整身體重心向下。大概看我有些緊張,年青的傈僳族男子說「不怕,看著我就不怕了」他說過完,腿一蹬,我們就飛出去了,只聽到耳邊刺耳的摩擦聲。

開頭有些怕,於是抬眼看他,江風吹起了他的頭發,英俊剛毅的臉龐。他對我微笑,是那種從容純凈、讓人心安的的笑容。我的心一下了踏實下來。於是放開眼,只見兩岸青山一江碧水飛快地掠過。

快近對岸時,因為溜索有些平,要靠人力爬過去。當男子用力攀爬時,我只能悠閑地看著腳下百轉千回的江水。

抵對岸,男子要再過去接行李,我停下來拍照。有村民帶著柴禾在兩條溜索間來來回回,小小的身子下面懸著大捆長長的竹枝,誇張地像螞蟻搬家,讓我不由地笑了。

又一陣摩擦聲響,我趕緊連按幾下快門,對面年青的妻子帶著才幾個月大的小孩飛過來了。近對岸時,小孩哭了,我趕過去。抱起他,給他糖吃,小孩笑了,眼睛黑亮亮的。很快男人也過來了。我給他們拍全家福,照片上的一家三口,樸素英俊、美麗大方。他們邀請我去家裡坐坐,我真想跟他們去呀,但夜幕已降,不得不忍痛放棄。他們又從背兜里取了兩塊大大的粑粑,堅持要送給我。

在風清水冷的怒江邊,我看著兩塊大大潔白的過年粑粑,感受到怒江峽穀人民的熱情友善,有一陣說不出話。等我回過神時,我記下了他的名字:雲南福貢縣上帕鎮施底村 此戰福。

返程的溜索很陡,此大哥送我過江。這時我已一點都不怕。還沒過足隱,就已飛了過去。

摩托司機還在對岸等我。過油菜田時,回頭望向江邊,驚見此大哥正在凌空飛馳的溜索上遠遠向我揮手。於是,我在暮色四合的怒江峽谷,在返程摩托的突突聲里,腦中不停地浮現這幅圖畫。時至今天,也不時會想起來。

7.廢城知子羅

為了上廢城知子羅,一早我們從福貢出發,中途又在匹河下車。

清晨,陽光溫暖地照著地面上的風景。一條狗懶洋洋地卧在牆邊,牆壁上有「怒河族鄉你」的宣傳畫。走過行人廖落的街頭,見人就打聽有無上知子羅的車。答復是:有輛農用車,早上七點從山上下來,下午三點才返回。逛到汽車站附近,遠遠看見夜半歌聲中那個壯實的婦人,煞有介事坐在旅社門口,等著過往的旅客上廁所時收費。

有輛雙排小貨車剛好有空,年輕的司機答應一百元載我們去知子羅。象怒江峽谷的大多數山民一樣,他個子很矮,憨厚中透著真誠朴實。出發前他在街上的小店買了兩個包子,我們也跟著去買了三個。

車子啟動,沿著怒江上行,不久開始爬山,路面崎嶇坎坷,車子象在浪里一樣,上下顛簸左右搖晃。我們不免為坐在前排副駕駛坐上的某男士擔心。他是司機的小兒子,剛剛兩歲,手裡拽著啃了一半的包子,嘴角還粘著包子屑,就這么丁點大個人,卻始終有模有樣地端坐晃晃盪盪地車里,象個不倒翁一樣。司機說,孩子在家沒人帶,一歲多點,就跟他一起出車了。

途中看到一個小男孩,七八歲的年紀,背負著沉重的柴木,吃力地在山坡上跋涉,惹人憐惜。近老姆登教堂時,司機停下了車。

幾個人聚集在村頭的小買部前,一個人正在牆壁上寫「農家樂」的廣告。不遠處的坡坎上,有人趕著牛隻下來。我們走向老姆登教堂的方向,回望對面的高黎貢山,在迷濛的晨曦中若隱若現,如夢如幻。

近教堂的路邊有扇花門,已經撥向一邊,教堂前的平地上種著雜樹和花草。老姆登教堂的十字架在藍色的天幕上分外醒目,同樣醒目的「神深愛世人」的題字。同伴很喜歡,叫住一個在近上玩耍的小男孩來問,他卻飛快地轉身跑遠,不一會兒又帶著另兩個女孩出現了,原來搬援兵去了。大些的小女孩普通話說的不錯,她告訴我們,村裡昨日有人結婚,花門是為他們搭建的,這里普通的農人結婚,都要攜了手穿過花門走進教堂,在神聖的上帝面前宣誓。女孩又說,明天是周日,附近的村民都要來教堂里做禮拜,我們今天運氣不好,什麼節目也沒有。

車繼續上行,漸近山頂,轉過一片烈士陵園,向南望過,遠處的緩坡上出現許多的樓房,最醒目的就是一個六角亭閣,亭前的廣場上有一群火雞在追逐嬉戲。離六角亭不遠,公路變成了水泥路面,兩旁是粗大的梧桐樹,梧桐的葉子都已凋落,冬日的陽光毫無遮攔的照在空寂的街道上。時近中午,街上行人廖落,一側的房屋有被火燒過的痕跡,斷壁上依稀還有maozhuxi錄或wenhua革命的標語。

登上六角亭,放眼望出,雄偉的怒江大峽谷在眼前展開她全部的壯麗,江水如玉帶纏繞,從遙遠的天邊一路逶迄而去。抬頭,透過斑駁灰暗的屋瓦,是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的皚皚雪峰。更遠處,層巒疊嶂,莽莽蒼蒼。

知子羅原是碧江縣城,因為山體滑坡,縣城遷到六庫以後,這里逐漸冷落,昔日的農民成為廢城的主人。曾經熱鬧一時的街市,如今顯得寂寞空落,只有偶而從近處房中傳出孩童的嬉笑聲讓人感到生命的鮮活。一兩個農人牽著牛隻慢慢走過,走遠,他們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生活在廢城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那個溫暖的冬日午後,天空中有奇異的雲彩。我躑躅在廢城知子羅街頭,面對著沉默不語的雪山,就這樣想著一個城市的文明和興廢。想著繁華落盡,物事人非,只有青山依舊,綠水長

『陸』 緬甸人的風俗習慣

緬甸有14個邦,或叫省,其中最大的墠邦ShanState,聚居著27個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就是Shan族,所以叫Shan邦。墠邦省東枝Taunggyi,因為海拔高所以氣候涼爽,加上萊茵湖的魅力,使它成為近年來緬甸最吸引人的避暑勝地。

湖上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船隻,游湖的馬達船船身很長,船頭高高翹起,重心落在後半段,觀光客有座椅但只能坐五個人;當地人直接坐在船底板上可坐十人。我們由湖北岸的良瑞碼頭進湖去,長長水道上一路迎面而來的船隻多是載著湖中浮田出產的蔬果,還有正在泡澡消暑的水牛。

『柒』 廣西真的有網傳的那麼窮嗎

廣西並沒有網傳的那麼窮,他們那裡的北海旅遊業就十分發達,靠近緬甸那邊,進出口貿易發達

『捌』 我國最「尷尬」的國界線,買菜上廁所都要出國,這是哪個地方

在我們神奇的世界上,總會有很多神奇的事情發生。比如在那片被人稱之為死亡三角洲的神秘的加勒比海,又比如在那廣闊的非洲大陸上出現的原始人類,又比如在那些高山之巔、海洋之底、冰雪之下所不為人知的神秘物質和生物,這許許多多令人忍不住感嘆稱奇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映發生。

結語

中國和緬甸之間有這么一條神奇的國界線,歸根結底是因為中國對待外國始終都堅持著包容和和平友好的相處原則,也基於世界的和平和穩定。如果沒有兩國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包容和平的外交,可能就不會有這么一條神奇的國界線出現了。所以維護兩國和平,維護世界和平,才是世界上所有人們的共同心願。

『玖』 昆明至騰沖有多少公里

從昆明至騰沖有637.7公里。

從昆明至騰沖自駕途經杭瑞高速、保騰高速,還可以選擇高鐵和長途汽車。

騰沖隸屬雲南省,由保山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地處保山市西部,東與隆陽區相連,南與龍陵縣、梁河縣接壤,西與盈江縣、緬甸聯邦共和國毗連,東北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相鄰。

(9)緬甸水泥路在哪裡擴展閱讀:

騰沖的交通:

1、航空

截至2012年,騰沖市境內駝峰機場已開通至西雙版納、麗江、成都、重慶、北京等城市的航班。騰沖機場地處高原山區,位於高黎貢山西側、距騰沖市城南10公里處的清水鄉駝峰村。機場於2007年2月1動工建設,工程於2008年12月完工,機場於2009年1月23日正式通航運行。

騰沖機場性質為國內支線機場,本期以2015年為設計目標年,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8萬人次需要設計,年貨運吞吐量2100噸、年客機起降架次6244架次規劃設計。2013年5月1日,國產第一套飛機跑道攔阻系統在騰沖機場開工建設。

2、公路

至2014年,騰沖市通車里程達379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公里,一級公路43公里,二級公路369公里,三級公路19公里,四級公路1846公里,等外公路1471公里。

公路密度64.86公里/百平方公里。騰沖18個鄉鎮中全部通瀝青路;213個建制村中通瀝青或水泥路的有89個,行政村通公路率100%,路面硬化率42%。

『拾』 哪裡有緬甸國家水泥標准

緬甸不清楚,但根據推斷應該是採用國標或者JS標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1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