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東經濟特區是哪裡
1. 誰能介紹一下金三角特區嗎
寮國金三角經濟特區,寮國波喬省東鵬縣內經濟特區。緊鄰湄公河,與泰國的清盛、緬甸的大其力隔河相望,是名副其實的金三角。寮國金三角經濟特區是經寮國政府批准,於2009年9月9日正式成立的,金三角經濟特區是在除國防、外交、司法權外實行高度自治的特區,做為世界上首個「企業境外」特區,這里自然風光秀麗,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與區位優勢,具有塵封古樸的人文生態環境。自特區成立以來,在城市基礎設施、公路與水運交通的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區正在實施特區內原居村落的搬遷工作,每家每戶的搬遷新居都設計成獨門獨院的兩層別墅式建築,建設工程即將啟動。特區正在帶領這里的人民擺脫貧窮和落後,逐漸走上富裕、幸福的道路。
2. 金三角特區是屬於哪個地方的
朋友突然失蹤,這不就說明了很有很有問題么?你語言不通,還想一個人去,勸你一句,好好珍惜生命,別去冒險,就算實在要求也得做好萬全的准備,生命是自己的,不要拿來開玩笑,切記!
3. 金三角地區屬於哪個國家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於東南亞泰國、緬甸和寮國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因這一地區長期盛產鴉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產地,而使「金三角」聞名於世。
「金三角」的范圍大致包括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北部及寮國的琅南塔省、豐沙里、烏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鎮3000多個。
該地區平均海拔高度為1500-3000米,土地肥沃,氣候溫濕。亞熱帶的長時間的日照使這里有足夠的陽光促使各類植物的生長,東南亞的季風帶的變化使這里形成了干濕兩季。
按照當地的發展計劃,金三角經濟特區未來將成為可容納20萬人的大城市,賭場、豪華酒店、高爾夫球場、卡拉OK酒吧等高檔娛樂設施將成為該地區的重要利潤增長點。
(3)緬甸的東經濟特區是哪裡擴展閱讀:
金三角的主要旅遊景點有:
1、美塞鎮
又被稱為「睡美人」,是泰國最北的一個小鎮。美塞鎮只有一條由南向北的主要大街,這條街實際上就是清邁至清萊再到美塞快速幹道的末段,止於泰緬邊境的石橋。
2、大其力鎮
緬甸大其力鎮與美塞鎮隔河相望,由一座石橋連接兩地,兩地居民可自由來往一定范圍內從事邊境貿易或觀光旅遊。
3、清盛縣
於公元659年由拉那泰王朝建立,曾是一個獨立小國,後被緬甸入侵並統治了250年之久。直至當今的王朝始祖昭拍耶王打敗緬軍,才將清盛奪回。
4、美斯樂村
美斯樂村位於清萊西北約60公里處、海拔約1300米的美斯樂山上。村內主要聚居著在1949年潰退來此、後經泰國政府批準定居的前國民黨93師的軍人及其後裔,也有部分來自中國西南地區的移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三角
4. 緬甸有幾個特區
緬甸有3個特區,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及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勐拉。
這些地區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主體民族都是中華民族,果敢的果敢族就是中國漢族,佤邦的佤族也是中華民族之一的佤族,勐拉的愛伲族則是中華民族之一的哈尼族。這里毗鄰雲南省臨滄市,與緬甸貴概以怒江為界,與緬甸佤邦以南鄧江為界。
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首府是老街,這里曾是滿清時期果敢土司所在地。清末這里被割讓給英緬,此後成為緬甸一部分。緬甸果敢族是緬甸承認的少數民族,其實就是漢族。老街距離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城非常近,兩地相距不過十幾公里。可以說是少有姐妹城市。
(4)緬甸的東經濟特區是哪裡擴展閱讀:
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首府是勐拉,建城時期始於1989年,經過近三十年建設,這里猶如中國一個縣城。這里靠近中國的打洛口岸。
緬甸撣邦第四特區東北面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壤,同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接壤的邊界線長288.5公里、同瀾滄縣接壤的邊界線長45.92公里。東面同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在湄公河上隔江而治,河道總長100餘公里,西北面同佤邦連接,西南面是國防軍守備的區域。
第四特區即原緬共「八一五」軍區,人口在幾支地方民族武裝中相對最少。於1989年4月19日宣告脫離緬共領導,成立了「緬甸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軍政委員會」,下設「軍事委員會」和「地方行政管理委員會」。現為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控制,擁有高度的自治權。
5. 緬甸幾個特區
3個特區。
1、緬甸克欽邦第一特區(英文簡稱――NDAK)
位於緬甸東北部,控制著恩梅開江以東大部份地區,與中國雲南省貢山、福貢、六庫、騰沖、盈江接壤。境內多為高山地形,靠近恩梅開江有部分平原、壩子,木材、礦產等資源豐富,一年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政府所在地板瓦,有大田壩,2007年4月28日由中國雲南省騰沖縣至緬甸克欽省府密支那的二級柏油公路在此舉行通車典禮。
2、緬甸迪洛瓦經濟特區
2012年年底日本和緬甸簽署協議聯合開發迪洛瓦經濟特區。特區宣稱規劃佔地面積為2400公頃,包括深水港以及工業園區建設,計劃吸引汽車、機械、電子零部件等企業入駐,日本政府在未來幾年內預計將為迪洛瓦經濟特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高達126億美元。
2013年5月,日本首相訪緬,兩國再次就迪洛瓦經濟特區的建設規劃進行商談,預計特區於2015年建成投用。
3、緬甸克欽邦第二特區
緬甸克欽邦第二特區為原克欽獨立組織和克欽獨立軍的駐地,轄區位於克欽邦東北部,與中國雲南省及印度的阿薩姆邦接壤,控制區面積約287平方公里,下設12個縣,人口約20萬人。
(5)緬甸的東經濟特區是哪裡擴展閱讀:
內比都是緬甸首都,人口約115.8萬。內比都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周圍都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
6. 緬甸四大經濟特區
您可能指的是緬甸的四個特區,而不是經濟特區
1.緬甸聯邦禪邦第一特區,在緬甸老街,果敢民族聯盟與政府共管
2.緬甸聯邦禪邦第二特區,在緬甸邦康,由緬甸瓦邦管理
3.緬甸聯邦禪邦第四特區,在緬甸勐拉,由政府與地方共管
4.緬甸聯邦克欽邦第三特區,在緬甸克欽邦東部,由政府與克欽武裝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