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傣族有哪些特色小吃

緬甸傣族有哪些特色小吃

發布時間: 2022-04-28 11:53:08

1. 西雙版納都有什麼特色小吃或特色菜呢

獨特的民族風情與地理環境造就了西雙版納擁有獨特的小吃,來過西雙版納的人都為這里的小吃所誘惑,都為這里的小吃所迷戀!因為地處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這里擁有很多水果、特色菜,可口的比比皆是。

涼拌篇

傣族的涼拌李子,李子中的一種,個小,味酸,敲裂後放上鹽,味精,辣椒等腌制,是非常招人口水的小吃!

涼粉是西雙版納人最愛吃的一道小食,各地加入的調料會有些不同,但都很好吃。

橄欖,不是每一種橄欖都用來榨油,這酸的橄欖吃完的時候如果喝上一口涼水,你一定會覺得你喝的是糖水,因為這種橄欖吃完後喝水,會讓水變得甘甜!

在西雙版納,幾乎所有果汁都是新鮮水果現榨,最大程度保證了水果的新鮮與口感。

燒烤篇

對我來說世界上只有兩種燒烤,一種是西雙版納燒烤,另一種叫其它。

版納的燒烤相較其它地區可以說很奔放很直接了,用竹簽一串,放在裁剪得整整齊齊的芭蕉葉上。

用天然調料腌制出來的串串一放進嘴裡就知道跟外面的不一樣,實打實的香,再配上一瓶啤酒,不要太滿足。

另外西雙版納燒烤中的扛把子包燒也是必吃項目,用芭蕉葉把各種食材和調料包裹在一起,用炭火慢慢烘烤,等食材熟透後打開芭蕉葉,香氣瞬間沖入鼻腔,有多好吃我就不描述了,自己去體驗一把吧。

2. 傣族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1、油炸青苔

青苔可以炸了吃,在版納的傣家人把從江河裡撈出來的青苔洗凈後,加工成青苔乾片食用,油炸青苔既香脆,又有海味,是別具一格的傣族風味菜。

油炸青苔傣語稱為「改英」,吃時,用剪刀把干青苔片剪為小塊,丟進油鍋里煎黃撈出,變成了餐桌上的一道小菜。

2、番茄喃咪拼盤

「喃咪」,一直以來有很多人都認為喃咪是道菜,喃咪實際上是傣族人專門拿來蘸的調料,這樣的蘸料被統稱為喃咪,可以蘸蔬菜,也是用來蘸肉肉。

3、香茅草烤魚

香茅草烤魚也是一道經典傣族風味菜。一般先將洗凈的魚裹上味道芬芳的香茅草,然後置於火上燒烤,並抹上適量的豬油,烤時香氣四溢,這樣烤出來的魚香味撲鼻,魚肉酥脆、味道鮮美獨特。

4、烤竹鼠肉

竹鼠是西版納特有的動物,竹鼠生活在竹篷下面的洞穴里,靠吃竹根為生,一般都有四五十厘米長,很像一隻貓,但比貓還肥,一隻竹鼠,足有五六斤重,其行動緩慢。竹鼠洞穴有兩三個洞口,有時難以捕捉。有經驗的獵人採用煙熏和灌水的辦法,逼竹鼠外逃,而後捕住。

烤竹鼠肉,味道香甜、肉質軟嫩、美味可口,是西雙版納山珍名菜之一,富有野味特點。

5、剁生

"剁生"是傣家人的下酒名菜,香甜清脆,酸辣可口。剁生,是彝、傣、白、布朗等少數民族保留至今的古代生食的遺俗露正宗的剁生,是將各種肉食剁碎,加上調料生吃。據說剁生的最初原料是麂肉,後來逐漸發展為牛肉、豬肉、禽肉和魚肉等。

6、酸筍煮雞

酸筍煮雞是傣族傳統名菜,西雙版納大小餐廳的常見菜品。用特質的酸筍配上鮮嫩的雞肉熬成湯,再加上傣家特有的香料香茅草,酸酸辣辣,很開胃。傣味餐館都會製作。當地人特別強調,酸筍是用新鮮的竹筍腌制而成,而雞一般都用傣族小土雞,酸筍煮雞味略酸,不油膩,肉嫩而甜。

7、炒芭蕉花

在版納有很多種可食用的花,其中以芭蕉花最為常見,芭蕉花的種類很多,幾乎都可以食用,深受傣家人的喜愛;看似平凡的芭蕉花,有著一股特有的清香,口感也很韌口,可做出的菜式更是五花八門,包燒,煮,蒸,炒樣樣都可以。

3. 傣族特色美食

  1. 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2. 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

  3. 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4. 傣族人特色飲食

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干酸菜,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於消化。
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內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雞、燒雞,極喜魚、蝦、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5. 雲南西雙版納特色美食

涼拌篇

傣族的涼拌李子,李子中的一種,個小,味酸,敲裂後放上鹽,味精,辣椒等腌制,是非常招人口水的小吃!

涼粉是西雙版納人最愛吃的一道小食,各地加入的調料會有些不同,但都很好吃。

上學的時候學校沿路的小店家家都會賣,我們從來不吃袋裝零食,基本上就是這些涼粉啊、米線啊或者各種涼拌水果承包著我們的夏天。

橄欖,不是每一種橄欖都用來榨油,這酸的橄欖吃完的時候如果喝上一口涼水,你一定會覺得你喝的是糖水,因為這種橄欖吃完後喝水,會讓水變得甘甜!

在西雙版納,羊奶果是三四月大家最喜歡的水果之一,如拈一粒送入口中,輕輕一咬,酸甜的果汁便噴涌而出,但酸味過重,令人牙酥。一般吃法除生吃外,放上鹽、辣椒拌勻後食用。

在西雙版納,可以說大部分水果都可以涼拌。

拌芒果

檸檬乾巴,雖然這是菜,但弄上一小份,放大嘴裡慢慢咀嚼,細細品味,那感覺相當的不錯哦!

特色篇

除了這些小吃,最具特色的還有早餐,西雙版納人的早餐是非常豐富的,除了雲南各地都愛吃的米線、米干類,還有傣家糯米飯。

熱氣騰騰的糯米飯,加上傣家特製番茄喃咪、舂茄子、香茅草包肉、豆豉、螃蟹喃咪、青苔等,一個簡單的糯米飯配菜可達十幾種供您選擇,可見西雙版納人民對吃的熱愛。

緬甸雞蛋巴拉達,雖然說是緬甸的,但在西雙版納的很多地方都會有賣,由雞蛋、麵粉、煉乳做成。可以說是西雙版納人最喜歡的小吃之一。

菠蘿飯是傣家糯米飯的其中一種,把菠蘿蓋切下來以後掏空菠蘿心,放入糯米,蓋上菠蘿蓋,再用蒸籠把整個菠蘿放進去蒸熟,時間越久,菠蘿的香味就越是濃郁。

手抓飯真的是吃一次滿足一次,就算不吃看著也會很滿足!各種各樣的菜拼成滿滿一桌,戴上手套想吃什麼直接動手拿就好。

它在以前是用來招待部落首領的,只有宴會的時候才有,差不多就是雲南的滿漢全席,你能想到的雲南菜都能在一張桌上見到。

6. 傣族人民的特色小吃(作文)

2、 食
傣族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干酸菜,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於消化。

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內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雞、燒雞,極喜魚、蝦、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冷盤拼盤。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的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數不高,是自家釀制的,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只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拌以煙草、石灰,終日不斷。典型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乾巴、腌蛋、干黃鱔等。

7. 傣族美食有哪些

1、菠蘿飯

菠蘿飯,又叫鳳梨飯,是傣族的一種特色美食;它形式可愛,色彩豐富,香甜可口,很受廣大食客們的歡迎。

8. 傣族八大特色菜是什麼

傣族特色菜有:火燒乾巴、傣族手抓飯、撒撇、傣族檸檬雞、傣族香茅草烤魚、傣族鬼雞、傣族茴香鴨、五香烤傣鯉。

1、火燒乾巴

是採用肥膘黃牛,選其無筋、順刀之精鮮肉,配以多種名貴且具清熱降火之天然香料,經木炭火燒、木錘舂制而成,肉質細軟,原汁原味,干而不燥,好吃不上火,是傣族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

9. 傣族小吃

竹筒飯 只需將新鮮竹節砍下,將優質糯米裝入竹節,加水浸泡若干小時,用干凈的芭蕉葉或甘蔗葉塞住筒口,放在火塘內用文火燒或置於烤爐上烘烤把水煮干,將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或地板上輕敲數遍,剝去竹筒的薄皮,便獲得一條圓柱形的米飯。融糯米香、青竹香於一體,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風味食品。

辣咪 是傣語對各種醬的統稱,其種類有「辣咪布」(螃蟹醬)、「辣咪帕」(菜子醬)等近10種,平時最常見的是「辣咪帕」。其做法是:把開花結籽的青菜棵腌四五天,發酸時連酸汁倒進鍋里煮,煮到水分基本完時,取出曬干即成。食用時,加鹽、蔥、蒜、芫荽、味精。辣椒,舂拌均勻盛入碗內,就可用其他鮮菜蘸著,也可以用糯米飯直接蘸吃。

酸筍煮雞 是傣族一道較為獨特的菜餚。做法是:將酸筍用水洗凈,然後放入鍋里煮透,再把准備好的雞肉放入鍋里同煮,待雞肉煮熟後起鍋。隨後將辣椒、姜、蔥等佐料放入油鍋里炒熱,再把酸筍雞肉倒入鍋里回一下鍋,即可食用。

香茅草烤雞 把宰好的雞洗凈,放在火炭上烘烤至六成熟,然後把肉剔下來,用春鹽棒捶軟捶碎。把預先切好的拌攏的蔥、蒜、芫荽、青椒、鹽等拌合在一起,捏成拳頭大的一坨,用洗凈的香茅草捆住,用竹片夾起來放在火炭上烘烤幾分鍾,去掉捍茅草就可以吃了。

油炸牛皮 其原料是牛皮和食用油。製作時先把牛皮煮熟,把毛刮凈,用刀劃成15 cm長、6 cm寬的若干塊,洗凈曬干備用。待食用時,把油倒入鐵鍋里加熱,然後把曬乾的牛皮放入能浸沒牛皮的油鍋里,慢慢地油炸,使牛皮發泡,微黃時即可取出。

油炸青苔 青苔傣語稱為「改」和「搗」,它是從江河裡撈出來洗凈後,加工成青苔乾片的食用品。油炸青苔傣語稱為「改英」。做法是:先將青苔壓成薄餅,撒上用細姜絲、鹽和水調成的姜湯,然後曬成青苔片。食用時,用剪刀把干青苔片剪成巴掌大的小塊,丟進油鍋里煎黃即可撈出,當作餐桌上的一道菜。

菠蘿紫米飯

是具有傣族特色的糯制食品。製作時,首先要把紫糯米用水浸泡7至8小時,然後淘洗干凈,與剁細的豬肉攪拌均勻,把准備好的菠蘿心放入紫糯米,再把切去的蓋蓋上放到甑鍋 里蒸熱,當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時,即可食用。其味清甜可口,並有補血潤肺之功效。

10. 傣族的服裝,飲食,習俗是什麼

1、服裝

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

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擺寬,下著各色筒裙。

傣族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男子文身的習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驅邪護身、裝飾身體。

2、飲食

傣族主食以大米為主。德宏地區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愛吃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

酒為傣族人民所嗜愛,一般都是自家釀制,度數不高,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

喝時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檳榔的習慣也很普遍。嚼食檳榔要拌以煙草、石灰,終日不斷。

3、習俗

傣族視孔雀、大象為吉祥物,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歡依水而居,愛潔凈、常沐浴、婦女愛洗發,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稱,過去傣族普遍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分布:

傣族分布在中國、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國等國家。2000年,傣族在中國境內共有115.9萬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和孟連兩個自治縣。

其餘的散居在景東、景谷、普洱、瀾滄、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個縣。邊疆傣族地區與緬甸、寮國、越南接壤。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