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山區有哪些寨子

緬甸山區有哪些寨子

發布時間: 2022-04-28 07:53:56

❶ 緬甸的佤族和佤邦歷史和現狀如何

緬甸的佤族居住在金三角緬甸撣邦東北部,與中國雲南西南部邊境接壤。約在北緯22℃~23℃、東徑98℃~100℃,緬甸薩爾溫江和中緬邊界界河南卡江之間的縱山峻嶺地帶。佤原意為「住在山巔的人」,佤族的村寨一般建在山巔的雲海之中,茫茫雲海彷彿把佤族和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隔絕開來,千百年來,佤族長期停滯在原始部落社會。佤族在中國古代文獻記載中這是這一地區最古老的民族,屬於濮系統,稱呼為「哈刺」、「古刺」、「哈瓦」、「卡瓦」等。據清朝和民國的記載,「卡瓦」分為「熟卡」和「生卡」,「生卡」也稱「野卡瓦」,即保留獵頭祭谷原始習俗的佤族。「熟卡」即接受了中國漢族、拉祜族、傣族等影響,社會生產和社會習俗有所變化的佤族。中緬邊境地區的佤族,歷史上與中國邊境的地方民族政權和內地封建中央皇朝都有聯系,漢語和漢字是中緬邊境佤族地區民族共同通用的語言和文字。現代民族學把佤族列為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崩語支。 緬甸封建時代,靠近薩爾溫江以西接近平原地區的少數佤族與緬甸王朝的關系較為密切。十九世紀中葉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後,其勢力擴張到薩爾溫江以東的佤族地區,對殖民地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曾在佤族地區建立過佤邦「WA.STATE」。二十世紀中葉緬甸獨立後,由於緬甸政府內大緬族主義抬頭,又因交通不便與緬甸的本土聯系較少,處於自我封閉,自我管理的原始自然狀況,大多數佤族部落沒有統一,缺少強有力的領導和整體的力量等其他的種種原因,佤族要求成立佤邦的要求沒有實現,佤族地區仍然是三不管地區,原始農業的落後生產方式和獵頭的社會習俗沒有改變。 1969年緬共應部分佤族民族武裝的要求,進入該地進行武裝革命,結束了佤族的原始部落時代,統一了佤族地區,建立了中央根據地,使緬甸佤族地區前進了一大步,為緬甸佤族現代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在緬共時代,原始社會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和毒品種植經濟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 緬甸佤族武裝在1989年4月17日脫離緬甸共產黨,與緬甸政府實現民族和解,成立民族自治政府,提出一手高舉和平民主的旗幟,一手緊握自衛的武器,發展經濟。 緬甸佤族地區的和平發展是艱難和曲折的,民族自治政府成立的初期,罌粟種植、鴉片貿易和海洛因加工仍然是經濟的主體。一方面緬甸國內經濟落後,拿不出多少資金幫助地方發展經濟。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制裁緬甸政府,中斷了對緬甸禁毒的援助。緬甸佤族地區只能在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的生產條件下,依靠歷史上遺留的毒品經濟的原始積累來生存和發展。同時,為了爭奪金三角中心的控制權(泰、老、緬邊境地區),又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與坤薩長期激戰。緬甸佤族地區成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990年——1995),經濟發展緩慢,但卻獲得了對坤薩販毒武裝集團作戰的勝利。 坤薩覆滅後,緬甸佤族地區的罌粟種植面積佔大金三角種植面積的1/2,產量佔1/3。緬甸佤族地區成為了金三角主要的種毒、制毒、販毒(包括冰毒)地區之一。給周邊地區的國家及國際社會帶來了毒品泛濫的巨大災難。美國稱緬甸佤族地區政府的主要軍政領導人是金三角第三代世界鴉片毒梟,中國警告緬甸佤族地方政府個別領導人向中國境內走私販毒,緬甸政府也認為佤族地方政府走在十字路口。在國內外的強大壓力下緬甸佤族地方政府領導層認真地思考了何去何從的問題。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1996年至2000年)開始加快了發展步伐,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交通、能源、寶石製造、商業、城鎮建設、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替代種植方面也有進展,地方政府的經濟和民眾的生活也得到了一些改善,但並沒有改變毒品經濟仍然是佤族地方經濟主要來源的狀況。這種矛盾又特殊的過渡狀況,又使緬甸佤族地區蒙上了一層不散的濃霧,懷疑、威脅、恐懼┅緬甸佤族地區向何處去?受到舉世的關注。 緬甸第二特區(佤邦)概況 一 地理位置: 緬甸第二特區(佤邦),是緬甸聯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北面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約在北緯22—23,東徑98—100間,東北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耿馬縣、滄源縣,思茅地區的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州的勐海縣接壤。北面與緬甸第一特區(果敢)相連。南面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相鄰。西面至緬甸第二條大江—薩爾溫江(怒江),與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萬。南面地區與泰國接壤,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萬。 二 歷史: 緬甸第二特區(佤邦)的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967年以前的幾千年。是佤邦漫長的歷史階段。這段歷史是原始社會末期,封建社會初期的變革階段。鬼神支配著人們的思想,世襲的山官、頭人統治整個社會,其表現形式是部落制度。整個佤邦分為大大小小幾十個部落(佤語叫「恩」)。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由於外來武裝勢力的干預,佤邦境內出現了布來吳、岩帥、永和、岩小石、扎跌等部落武裝組織(稱自衛隊)。這些武裝組織和部落之間互相殘殺械鬥,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第二階段(1967—1989年):在部落混戰、各族群眾處於暗無天日的危難時刻,佤邦許多有識志士勇敢地站出出來。他們認識到,要拯救處於水火之中的人民,必須推翻反動的部落制度。必須組織革命的武裝力量,以實現佤邦的統一和和解。 1966年6月,以鮑有祥、鮑三板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昆馬游擊隊。 1967年5月,岩肯、岩克龍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岩城游擊隊。 1968年,以魯興國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戶雙游擊隊。 1969年2月以趙尼來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紹帕游擊隊。 這些游擊隊的出現,鼓舞了人民求解放的願望,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人民群眾積極參軍參戰、傳遞情報,隊伍發展迅速。但這些游擊隊組織都是自發的、分散的。對統一佤邦、解放佤邦很有局限性。各游擊隊領導人不謀而合地意識到:必須統一組織、統一領導、統一指揮。趙尼來、鮑有祥、魯興國、岩肯等領導人加強了聯絡,經過很多曲折,找到了緬甸共產黨。以誠懇的態度請緬甸共產黨來領導游擊隊鬧革命。 1969年三月,緬共代表來到紹帕、戶雙,7月到昆馬、岩城。緬共代表與游擊隊領導經反復協商,密切合作,對各游擊隊進行了整編。以戶雙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緬甸人民軍東北軍區4048營,以紹帕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4049營,以昆馬游擊隊的基礎,成立了502營,以岩誠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501營。 部隊成立後,組成了江東指揮部。指揮部成員有:周昆系、郭志明、楊福康、魯興國、郭志、趙尼來、鮑有祥等人。指揮部成立後,70年4月30日解放了勐冒(新地方)、隨後解放了營盤、邦腰、金廠等地。根據東北軍區的命令,4048、4049部隊到外區域作戰,501、502部隊留佤邦地區作戰。 1971年11月,佤邦的部隊和民兵群眾參加了滾弄戰役。 1972年3月,緬共東北軍區總部遷到勐冒,進駐佤邦的部隊有4045、4046、4047、3035、炮營等。本年底,佤邦境內大都獲解放,北佤南佤實現了統一。1973年解放了勐波地區,孟延地區的大部分及勐寧等地區。1973年4月,東北軍區總部遷到邦康,1978年7月中央總部也遷到邦桑,直到1989年4月16日。 緬甸共產黨在佤邦地區20年,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以階級斗爭為綱;以農民為基礎;以軍事為中心;以農村包圍城市、贏得戰爭、奪取政權為方針路線,解放了佤邦、統一了佤邦,使佤邦人民擺脫了部落統治的桎梏與枷鎖,佤邦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20年來,緬共除以上部隊編號外,還先後組建了2旅、5旅、8旅、683旅、685旅、768旅、859旅、12旅、6旅、7旅、48師、68師等部隊編號。在地方,還廣泛地成立了民兵,各縣成立了縣大隊。武裝力量形成了民兵、地方軍、主力軍三結合體制。 在地方政權方面,組建了北佤縣、南佤縣、景北縣、邦傘特區。 緬共在佤邦20年,為佤邦辦了20多所學校、5個醫院,動員群眾修了乾季公路300公里,搞了部分開田挖溝等農田水利工作。 1985年9月9日,緬共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趙明同志,被選為中央委員。趙尼來、鮑有祥、李自如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緬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後,內部發生了許多問題:根據地越來越小,階級斗爭越搞越激烈,中央主要領導年齡老化,思想僵化,教條主義十分頑固。大民族主義、宗派主義日趨明顯,幹部中培置親信,拉幫結伙。連年戰爭,群眾生活逐年下降,部隊供給短缺……對此形勢,當時許多中下層幹部提了許多改進意見,但緬共主要領導聽不進,還加上「反黨」帽子。在這種情況下,3月11日,原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彭家聲在果敢宣布脫離緬共領導,成立了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 在對待和處理果敢問題上,緬共內部有兩種主張:一是和平解決,二是軍事鎮壓。主張軍事鎮壓的佔了上風。他們組織了指揮部,命令當時任北佤縣縣長、12旅旅長的趙尼來和當時任中部軍區副司令員的鮑有祥,率部隊前往鎮壓。他們倆人都是主張和平解決的幹部。在這即將發生兄弟互相殘殺的危急時刻,趙尼來、鮑有祥左右為難,一邊是上級領導,不執行軍令不行;一邊是20多年同一戰壕的戰友,不忍心互相殘殺。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他們最後決定:脫離緬共領導。這就是震驚內外的《4.17》事件。 第三階段:和平建設時期(1989—1999年): 1989年4月17日,佤邦舉義旗,脫離了緬其錯誤領導,組建了佤邦聯合黨、佤邦聯合軍。5月18日和政府對話,達成停戰協議。4月17日是佤邦歷史上一個里程碑。從此佤邦進入了和平建設的新時期。

❷ 緬甸有哪些民族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其中克欽、克倫、撣和孟等族有文字。緬族是緬甸的第一大民族,以緬甸語為母語,屬於漢藏語系民族,緬族在全緬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區是緬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即人們所稱的「緬甸本部」。

❸ 最有趣的村子,為何會一半在中國一半在緬甸

國界,在地圖上你看到的是一條條的細線。在實際中你看不到細線,只有一個個界碑,告訴你這是國界!犯我疆界者,雖遠必誅! 和諧友好應該是這樣,這個國家的人民可以隨便出入邊境,到另一個國家買個早餐吃什麼的,來去自如沒有任何問題。

一個寨子,兩個國家,橫跨中國和緬甸,居住裡面的老百姓語言還相通,習俗還相同,盪一下鞦韆就可以出國,可謂是人文奇觀了。住在這里的人可能自己沒有體會到稀奇,可是在外界看來,這無疑是特別難得的。

❹ 銀井寨又叫芒秀,為何一個寨子會被兩個國家命名

一寨兩國指的是銀井寨,又叫芒秀,是位於我國雲南省西部的瑞陽,是中國最大的通商口岸,由於在那裡與緬甸國家相連,所以該村寨是我國和緬甸的領土交界處,所以說在這個村寨它又分為兩個國家,是一個極具民族特色風情和異國風情的地方。很多位於邊境地區的村寨,他們都可能會被一分為二變成兩個國家。分為不同的念帝,但是他們卻依然和諧相處著,所以才有了一寨兩國的名字。

❺ 關於緬甸第二第四特區的介紹

第二特區佤邦的面積3萬平方公里,這里居住著佤、拉祜、撣、克欽、漢、愛尼等16種民族,其中佤族佔70%,人口約60萬。

佤邦(撣邦第二特區)位於中國、泰國和寮國三國交界處,面積4萬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山區,人口60萬,有25個民族,70%為佤族,全區分為3個 特區、4個縣,首府邦康。據稱,北美地區出售的非法毒品有50%來自這個地區。1996年,佤邦聯合軍配合緬甸政府軍打敗毒梟坤沙後,成為金三角地區勢力 最大的地方武裝,現有軍隊2萬多人。

佤邦北部現有勐冒縣、溫高縣、勐波縣和邦康特區、南鄧特區、龍潭特區,簡稱三縣三特區。各縣、各特區皆有自己的特色景觀、文物古跡和自然資源。尚 有不少項目期待開發。佤邦南部即"金三角"一隅。是世界上最為神秘、最具魅力的傳奇之地。曾出現過多種地方勢力。歷代梟雄在此叱吒風雲,逐鹿問鼎,終成過 眼雲煙。

緬甸第二特區佤邦,是由南北兩個地區組成;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北緯22度--23度,東經98度--100度之間,東北面與中國雲南臨滄地 區的耿馬縣、滄源縣、思茅地區的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以及西雙版納州的勐海縣接壤。北部地區與緬甸第一特區果敢相連,東面與緬甸撣幫第四特區相鄰,西 面至緬甸第二條大江--薩爾溫江(中國稱怒江)與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接壤,面積約為1.3萬平方公里, 人口約20萬。南部與北部之間隔著緬甸政府軍的管轄區,重要的城市是景棟和大其力。

佤邦的歷史很簡單,基本上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68年以前的若干年漫長的原始部落時代,第二階段為1968--1989年的緬共時期,第三階段為1989年至今的和平建設時期。

【佤邦聯合黨】

佤邦聯合黨於1988年12月20日籌建。原名為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由於形勢的需要,1989年11月4日,改名為佤邦聯合黨。它是由緬甸第二 特區(佤邦)各族人民的優秀兒子組成的先鋒隊組織,是領導緬甸第二特區(佤邦)革命運動、人民團體、武裝部隊、人民政權的核心力量。黨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 中制。1992年12月20日,佤邦聯合黨在邦康召開了第一次黨代表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和章程。選舉趙尼來、鮑有祥、李自如、趙明、肖明亮為黨中央政治 局常務委員。並推舉了趙尼來為總書記,趙明、肖明亮為副總書記。

【佤邦的基本政策路線】

根據緬甸國內幾十年戰爭造成的災難的狀況,佤邦聯合黨中央及時地制定了"一手高舉和平民主的旗幟,一手高舉武裝自衛的旗幟"、"爭取民族區域自治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軍事實力為後盾"的策略路線。在經濟建設和商貿活動中,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制定了"引進資金、引進技術、引進人才"的對外開 放政策。根據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多民族聚居的實際,制定了"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是緬甸第二特區(佤邦)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各民族一律平等,團結和睦, 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既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也要反對狹隘的地方民族主義"的民族政策。制定了"在不分裂國家、不分裂緬甸第二特區(佤邦)、不分裂民族,不 干與政權的前提下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制定了"團結和睦,和平共處,共同發展,互不幹涉內部事務"的對外關系政策。

第四特區

撣邦東部第四特區於1989年6月30日成立,位於撣邦高原東北部邊陲,與中國西雙版納州毗鄰。面積為4952平方公里,居住著愛伲族、撣族、布 郎族、佤族、果敢族、緬族等13個民族,人口74000多人,首府勐拉。特區分為3個地區,即:勐拉、南邦、色勒。佛教與第四特區的文化、生活習俗,有著 非常密切的聯系,第四特區村村有寺廟,寨寨有佛塔,自然景觀獨特,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第四特區是彭家聲的女婿林明賢控制。勐拉和老街是著名賭城。90年代 中期,第一特區內部分裂,因楊某等反對禁毒,楊某造反,彭家聲不敵,帶部隊從中國借路逃到第四特區投靠女婿,後來才東山再起,當然彭部進入中國境內交出了 武器。

撣邦及克欽邦四個特區,大都以毒品為軍事活動資金來源,禁毒之後,四個特區有三個靠賭博和色情業為接替產業,只有第三特區沒有賭場。

特區政治史

緬甸特區與中國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過去曾經是中國的領土,雲南省的一部分,1962年中緬劃定邊界時才把這一部分土地正式確定為緬甸領土。有很 多人知道外蒙古曾經是中國的領土,卻很少有人知道現今的緬甸也有一部分曾經的中國領土,而且這一部分領土劃歸緬甸的時間更近。這一部分現在緬甸,也就是現 在稱之為特區的地方,在方面還保留著中國的深深的烙印。出到緬甸,跟在國內差不了多少,講的是漢語,用的是人民幣,耳朵里聽到的是中國流行歌曲,錄像廳里 放的是中國武打片,各種店鋪都是只有中文標牌,店中陳列的商品清一色的"MADE IN CAINA"。只是偶而幾個衣著不整的緬兵的出現告訴人們,這里並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的緬甸的特區。與保山接壤的是緬甸的第三特區,特區司令是丁英, 丁英及緬甸政要作為保山市人民政府的客人常到保山來。

雲南當地人到緬甸去,根本無須辦理出國護照之類的東西,只要拿上自己的身份證,辦一個邊境出入證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國了。更有人嫌辦證麻煩,乾脆從小路直接走出去,再從原路返回國內,沒有人會給他扣上"偷渡"的帽子。當地就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出國容易出省難。

文革後期,保山許多知識青年到緬甸去當緬共,當時的口號是要"把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插到世界各地".這些出去的知青中一部分人為了"緬甸人民的 幸福"和在緬甸實現"英特納雄耐爾"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一部分人玩起了失蹤,不知到哪個列國去了;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槍林彈雨中保全了生命,打 出了一片天地,在緬共中有了一定的地位,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槍桿子。這部分人後來與緬共決裂,在緬甸境內與中國邊界一側各自佔山為王,成為軍閥。保山一中同 學中影響最大的是李自如,是緬甸四個特區中勢力最大的第二特區佤邦軍的副司令。李自如其實是佤邦軍的創始人和總指揮,由於他認為自己不是佤族不利於在佤邦 立足,才推出他的手下鮑友祥任總司令而自己副之,而實際上重大決策仍是由他作主。李自如文革時是保山一中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在緬甸特區任副司令後還常回保 山老家探親訪友,後於2005年病故。

這部分前緬共的軍事領導人,也是事實上的軍閥,在通過與緬甸軍事當局談判後,將所佔地盤以特區為名繼續進行軍閥統治。下面介紹一下各個特區的情況:

1986年以後至1989年緬共徹底解體,其原屬武裝統轄地一分為四,成為今天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佤邦第二特區、克欽第三特區,撣邦東部第四特區。

緬甸哪些寨子有古樹茶

景洪勐宋古茶山位於景洪市大勐龍鎮勐宋村委會,是哈尼族聚居的緬甸邊境古寨,我們寨子與緬甸邊境只有1.5公里左右。

❼ 中緬邊境的「一寨兩國」是指什麼它有何奇特之處

首先,一說到一寨兩國,我們都會感覺像一個制度,比如中國的一國兩制之類的,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首先呢,是雲南省德宏州和緬甸相鄰,然後德宏州瑞麗市的銀井寨就位於緬邊境71號界碑旁,然後國境線把兩個村寨一分為二,在中國這邊的呢,被稱為銀井,在緬甸那邊的則被稱為芒秀,所以呢,也就成形成了一個寨子,分屬兩個國家的獨特景觀,在這個寨子里的國界線呢,是以竹籬,村道還有水溝,土埂為邊界的。


唉,說的我都想去看了,感覺好風景好優美呀。希望大家在暑假或者是寒假的時候,對它有興趣的可以過去看一看哦。

❽ 緬甸佤邦和果敢的區別

現在的果敢已經沒有了戰爭,也在沖刺發展更好,讓老百姓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

果敢人民也找到了發展投資項目的好方法,有了中國網方便百倍,有了支付寶微信出門不用帶現金,有了銀行卡一年到頭的收貨積蓄就可以安心的存起來,

果敢和鄰國的雲南同言同習俗,如果你到果敢來你會發現你對這里的一切你都很熟悉,在這里可以收看到中國的各種電視台,還可以網購哦

流通中國人民幣方便又實用。

佤邦位於緬甸的東北角,控制了三萬平方公里的領地,是緬甸少數民族武裝中,最強的諸侯。然而佤邦南北被割裂成兩塊互不接壤的飛地。北佤地區以高寒山地為主,毗鄰雲南、果敢;南佤地區坐落於泰緬邊境,土地肥沃、氣候溫暖,不論是種糧食還是毒品都能豐收。

許多外國人就納悶了,為什麼佤邦這個彈丸之地,還要整出個飛地呢?

▲佤邦南北被割裂成兩塊互不接壤的飛地

01

篳路藍縷,以啟佤邦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在中國雲南滄源縣,有一所丙寨小學。人人都稱道這里曾經出現了一個終結亂世的英雄,哪怕他現在的國籍是緬甸。

鮑有祥是緬甸佤邦名副其實的主宰,手握黨、政、軍大權,也是現在夜不閉戶的佤邦的締造者。1949年,鮑有祥出生於北佤縣昆馬區。那時候佤邦還是中國境內的一個偏遠山區。

▲鮑有祥是緬甸佤邦名副其實的主宰,手握黨、政、軍大權

1941年,中國的抗戰陷入僵持,為了獲得英美國家的物資支持,民國政府在英國人的威逼利誘下把北佤縣在內的部分佤山地區劃給了緬甸。1957年,新中國出於大局考慮承認了這個協議,解放軍得令撤離,鮑有祥在內的佤族人從此成為緬甸少數民族。

沒有了解放軍,就沒有了秩序。當地的土匪惡霸就和國民黨留在金三角的殘部媾和,為禍一方。

1959年,為了躲避兵荒馬亂的世道,鮑有祥一家來到了中國。就在丙寨小學,鮑有祥邂逅了他的中國老師。一年以來,老師對鮑有祥循循教導,不僅給他取了「有祥」這個中文名字,還讓他接受了漢文化和中國革命思想的洗禮。

1960年,聽說老家稍稍太平了些,鮑有祥作別老師,回到了故里。

1966年3月6日,是鮑有祥一生的轉折點。一夥千人規模的強盜洗劫了鮑有祥所在的寨子。強盜們奪走了寨子里家家戶戶的口糧,掠走了財產,牽去了牛馬。更過分的是,鮑有祥的母親被擒獲,頭發被生生扯下,極盡羞辱。

▲國民黨殘部

君子報仇要多久?鮑有祥給出了答案。鮑母的受辱讓鮑有祥目眥盡裂。他在寨子外召集了10個人,准備了三把槍,兩把刀,潛伏了十九天,覓得守衛鬆懈的當口,用一頓飯的功夫擊潰了這伙千人規模的強盜。

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為了護衛桑梓,鮑有祥用繳獲的槍支,和一時無二的聲望,拉起了一支三百人規模的游擊大隊,試圖在佤山的亂世中殺出一片太平地。

以殺止殺費力不討好,三年持劍往討讓鮑有祥意識到是時候窮則思變了。1969年,他邂逅了緬甸的共產黨(以下簡稱緬C),受過中國革命教育的鮑有祥毅然決然率部投身緬C。

然而緬C的表現令鮑有祥痛心疾首。一開始,緬C還堅決禁毒、廣納諫言,但是隨著三次西征緬甸中央的失利,緬C中央就開始變質。屢戰屢敗的緬C陷入部隊凋零、解放區百姓面有菜色的窘境。為了東山再起,緬C決定以毒養軍,在解放區廣種罌粟。

盡管中國為首的國際盟友和黨內有識之士的大力反對,緬C依然故我,甚至不惜大力肅反,剪除異己。

上峰領導昏庸無能怎麼辦?破頂草廬,掀之何妨。

1989年4月17日拂曉,鮑有祥帶著五百人,繳了緬C中央3000人的械。鮑有祥把昏庸的上司流放,把緬C掃入歷史的塵埃。不破不立,給緬C送終後,佤邦——一個嶄新的政治實體,被鮑有祥親手締造了出來,這一年他四十不惑。

▲三次西征,緬C中央失利

02

毒王千里送人頭

坤沙,本名張奇夫,祖籍南京,父親是漢人、母親撣族人。1970年以來,他稱霸金三角南部,成為世界第一毒品之王。每年全球百分之六十、金三角百分之八十的海洛因市場由他主宰。

佤邦歷史上在英國的坑害下種植了大量的罌粟,又與中國僅一河之隔。在坤沙看來,佤邦既是進軍東亞毒品市場的橋頭堡,又是海洛因的上游產業。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坤沙惡向膽邊生。1989年5月8日,坤沙突襲立足未穩的佤邦聯合軍418師,當場格殺一個營長、俘虜其副營長。

鮑有祥是楚霸王、劉裕一樣的人物,哪裡容得坤沙來撩虎須。二十個營、炮兵團、獨立團,八千子弟兵誓師出發,南征坤沙。

▲毒王坤沙

「每人背三把長刀,我們一起走出寨門。打仗我勝你敗,打仗我活你必亡。你變豹子我變虎,你會跳我會飛。你的人多,打不贏我一個好漢。你的山大,我要把他戳穿。」佤族士兵自詡牛的傳人,悍不畏死,嘹亮的佤族《古戰歌》徘徊在行軍的路上。

二十天強行軍,穿越了撣族人的五個鎮(撣族人也看坤沙不爽,借道給佤邦),向六萬坤沙部隊發起兵力懸殊的挑戰。

坤沙以毒立國,財大氣粗,六萬部隊武器精銳、糧草充沛。獲悉佤邦部隊勞師遠征,他放出大話:「他們來一個殺一個,叫他們有來無回!」

在坤沙的指揮下,部隊被排開,分散成110個據點,和佤邦聯合軍來回拉鋸了兩年,試圖用兵力優勢,把佤聯軍拖到彈盡糧絕。

自以為得計的坤沙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舉世皆敵了。由於坤沙的毒品遠銷亞洲、美洲,美國人懸賞200萬美金來買他的人頭,泰國邊防軍也切斷了坤沙的後路,緬甸的撣邦更是乾脆給佤聯軍提供充足糧秣彈葯。

1990年底,在外援的幫助下,坤沙被佤聯軍包圍了。但是坤沙的部隊屬烏龜的,在泰緬邊境的兩個據點抱團,佤聯軍怎們啃都啃不動。

大軍曝於野怎麼都不是好事,鮑有祥還指望這支部隊盪平坤沙,然後回來建設百廢待興的佤邦呢。1991年,佤聯軍找到泰國邊防軍深入磋商,泰國黑虎師的首腦接見了佤邦使者。雙方達成協議,泰國提供借道、黑虎師的軍服,作為回報佤聯軍幹掉坤沙後,索蘭歸泰國控制。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佤聯軍3個步兵營、1個炮兵連化妝成了泰國部隊,繞道西邊,光明正大地走在泰緬邊境一個叫索蘭的小鎮。

索蘭,這個邊陲小鎮是坤沙的制毒窩點,也是坤沙毒品銷往泰國,乃至美洲的必經之路。索蘭也讓泰軍的邊防體系如鯁在喉,它像一個釘子一般釘在泰緬邊界上,把泰國邊防軍的據點首尾隔斷,不能相會。

佤聯軍、泰國邊防軍一致認為,索蘭是坤沙的大動脈。當佤聯軍假冒泰國黑虎師,大搖大擺走在索蘭地面上,坤沙兵正在下河游泳。佤兵一刀刺死了麻痹大意的坤沙哨兵,固若金湯的索蘭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被瓦解。

失去了索蘭,坤沙的部隊成了百足之蟲,失去供血的坤沙兵越打越少,最終只剩下六千不到的兵力。而佤軍大本營又訓練出1萬2的有生力量,強弱逆轉。1995年12月23日,佤聯軍發動總攻。

短短20天,佤聯軍圍點打援,坤沙集團兵敗如山倒,不得不率部投降,1.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佤邦收入囊中。從此,緬甸地圖上少了一個坤沙王國,多了一塊佤邦飛地。

03

尾聲

坤沙的覆滅,極大地震懾了緬甸中央政府,他們與佤邦達成和解,偃武息戈。剪除了敢於向佤邦露出獠牙的敵人後,鮑有祥致力於打造一個路不拾遺、熙熙攘攘的太平佤邦。

▲佤邦街頭到處林立著「中國移動」的營業部

河對岸的中原大地,是鮑有祥魂牽夢縈的土壤,他夢想把佤邦打造成中國一樣的幸福家園。見賢思齊,在鮑有祥的努力和雲南的幫助下,佤邦有了自己的郵政系統,國際友人若想寄信給鮑,只要標注地址——中國雲南省思茅市孟連縣即可。

中國打給佤邦也是國內長途,而不是國際長途,佤邦使用的是雲南思茅的區號「0879」,佤邦街頭到處林立著「中國移動」的營業部。

為了團結佤邦各界的力量,鮑有祥不計前嫌,成立佤邦政協、組織兩會;為了得到國際認可,鮑於2005年,全面取締了毒品的種植。

▲鮑於2005年,全面取締了毒品的種植

鮑還效仿鄧公,改革開放,大量外資給佤邦經濟增添了活力,來自中國的烏龍茶商人、荔枝商人、甘蔗商人紛紛入駐,手把手帶領佤邦農民脫貧致富。佤邦人也買得起電視,辦得起學校了。

他們在電視機里看的是胡錦濤、溫家寶,上課時讀的是人教版教材。佤邦的孩子每周有十幾節漢語課、三節英語課、兩節緬語課。不知道他們讀到「台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段話時,心裡想的是什麼?

▲佤邦人也買得起電視,辦得起學校了。

❾ 一國兩寨所在地區

  1. 「一寨兩國」屬於雲南瑞麗市,位於有名的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是典型的「一個寨子兩個國家」地理奇觀。

  2. 國境線將一個傣族村寨一分為二,中方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為芒秀。寨中的國境線以竹籬、村道、水溝、土埂為界,因此,中國的瓜藤爬到緬甸的竹籬上去結瓜,緬甸的母雞跑到中國居民家裡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邊民們每月數十次地穿越國境線而渾然不覺。寨子里的老百姓語言相通、習俗相同。

❿ 我國雲南瑞麗和緬甸交界處的銀井村又叫什麼名字,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因為這個寨子的特殊性,所以也吸引了不少的遊客來到這里參觀遊玩,但是你來到這還是需要辦簽證的,因為只有這個寨子的人們才會享有這個特殊的權力,也就是說只有當地人不需要簽證才能一隻腳踏上兩個國家。在這個寨子里還建設了一個神奇的鞦韆,為什麼說它神奇呢?因為鞦韆就建設在邊境線上,你在這里盪鞦韆前一秒在中國那麼你下一秒就在緬甸了,所以說也是很有趣了。你是不是對這個寨子也產生了興趣呢?那下次去雲南旅遊不妨就去這個寨子里逛一逛吧!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