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寮國什麼時候建交
A. 緬甸.泰國.寮國.分別成立時間是幾年
緬甸1948年1月4日成立,泰國在1949年5月11日以前,泰國的名稱是暹羅。1949年5月11日,泰國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稱,把「暹羅」改為「泰」,主要是取其「自由」之意,因當時的東南亞,只有泰國還是獨立的國家。寮國寮國歷史悠久,公元1353年建立瀾滄王國,為寮國歷史鼎盛時期,曾是東南亞最繁榮的國家之一。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萬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1779年至19世紀中葉逐步為暹羅征服。189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9月被日本佔領。1945年8月寮國人民舉行武裝起義,1945年10月12日宣布獨立,成立了伊沙拉陣線。1946年西薩旺馮統一寮國,建立寮國王國,這是首次寮國君主統治一個統一的寮國。當年法國再次入侵,伊沙拉政府解體,1950年愛國力量重建伊沙拉陣線,成立了以蘇發努馮親王為總理的寮國抗戰政府。1954年7月法國被迫簽署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法國從寮國撤軍,不久美國取而代之。1962年 寮國國家衛星地圖
簽訂關於寮國問題的日內瓦協議,從寮國撤軍。寮國成立以富馬親王為首相、蘇發努馮親王為副首相的聯合政府。1964年,美國支持親美勢力破壞聯合政府,進攻解放區。1973年2月,寮國各方簽署了關於在寮國恢復和平與民族和睦的協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馬為首相的新聯合政府和以蘇發努馮親王為主席的政治聯合委員會。1975年12月首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萬象召開,1975年12月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寮國人民革命黨執政,寮國歷史上600餘年君主制的終結。1991年8月,寮國最高人民議會通過《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憲法》,根據憲法,將寮國部長會議改名為政府,部長會議主席改名為總理,最高人民議會改名為國會,寮國國徽上原有的紅星、斧頭和鐮刀將被著名古建築物塔鑾圖案所取代。中心經緯(19.337874297668463,102.3190212249768
B. 寮國和中國關系是什麼
一、政治關系
中國和寮國於1961年4月25日建交。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雙方關系曾出現曲折。
1989年以來,中老關系全面恢復和發展,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衛生等領域友好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密切協調與合作。寮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立場,支持中國人民和平統一大業。
1990年12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正式訪問寮國。
2000年11月,國家主席江澤民對寮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老,具有里程碑意義。訪問期間,兩國發表了《關於雙邊合作的聯合聲明》,確定發展兩國長期穩定、睦鄰友好、彼此信賴的全面合作關系。
2006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對寮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發表聯合聲明,決定進一步深化兩黨兩國傳統友好與全面合作,推動中老關系不斷邁上新台階。
2009年9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與訪華的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國家主席朱馬里·賽雅頌達成共識,決定把中老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2017年11月,總書記、國家主席同寮國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一致同意共同構建中老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
2019年4月,總書記、國家主席同本揚總書記、國家主席簽署關於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
中老領導人保持經常性互訪。
2017年5月,本揚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7月,寮國副總理宋賽來華出席第10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9月,宋賽來華出席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訪老,兩軍舉行首次邊境高層會晤。11月13日至14日,總書記、國家主席對寮國進行國事訪問。
2018年1月,李克強總理在柬埔寨出席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期間會見通倫。3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越南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六次領導人會議期間會見通倫。5月,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趙克志訪老。
2018年5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在北京同來華訪問的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舉行會談。5月31日,李克強總理會見本揚。6月,宋賽來華出席中國—南亞博覽會。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黃坤明訪老並出席中老兩黨第七次理論研討會。
2018年8月,寮國副總理宋迪來華出席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外長沙倫賽正式訪華。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對寮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宋迪來華出席第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11月,通倫來華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席予以會見。
12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對寮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共同主持瀾湄合作第四次外長會。
2019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訪問寮國。3月,通倫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李克強總理予以會見。寮國建國陣線中央主席賽宋蓬訪華。
2019年4月,本揚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並對華進行國事訪問。5月,寮國副總理宋迪來華出席第十一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7月,第八次中老兩黨理論研討會在廈門舉行。
2019年9月,寮國副總理宋賽出席中國—東盟博覽會。11月,李克強總理在曼谷會見寮國總理通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對寮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魏鳳和訪老。12月,寮國國會主席巴妮訪華。
2020年,雙方繼續保持高層交往勢頭。1月,寮國總理通倫正式訪華。2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赴寮國出席中國—東盟關於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瀾湄合作第五次外長會並順訪寮國。
2020年4月,總書記、國家主席同本揚總書記、國家主席通電話。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同寮國國防部長占沙蒙通電話。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同寮國建國陣線中央主席賽宋蓬通電話。7月,李克強總理同通倫總理舉行視頻會晤。10月,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訪問寮國。
二、經貿關系
中老經貿關系發展順利。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9年雙邊貿易額為39.2億美元,同比增長12.9%,其中中方出口17.6億美元,同比增長21.2%,進口21.6億美元,同比增長7.0%。我主要進口銅、木材、農產品等,主要出口汽車、摩托車、紡織品、鋼材、電線電纜、通信設備、電器電子產品等。
2015年12月2日,中老鐵路開工奠基儀式在萬象舉行,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寮國國家主席朱馬里等雙方領導人出席。2016年12月25日,中老鐵路全線開工儀式在琅勃拉邦舉行。中老鐵路計劃於2021年竣工。
中國企業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赴老投資辦廠,目前是寮國最大投資國。投資領域涉及水電、礦產開發、服務貿易、建材、種植養殖、葯品生產等。中國企業在寮國還積極參與勞務和工程承包。
中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採取無償援助、無息貸款或優惠貸款等方式向老方提供援助,領域涉及物資、成套項目援助、人才培訓及技術支持等。
主要項目有:瑪霍索綜合醫院、地面衛星電視接收站、南果河水電站及輸變電工程、寮國國家文化宮、琅勃拉邦醫院及擴建工程、烏多姆賽戒毒中心、寮國地震台、昆曼公路寮國境內1/3路段、萬象凱旋門公園、寮國國家電視台三台、老北農業示範園、國家會議中心、萬象瓦岱國際機場改擴建等。
三、其他領域交流與合作
兩國在文化、教育、衛生等領域交流與合作發展迅速。1989年以來,中老雙方先後簽訂了文化、新聞合作協定及教育、衛生和廣播影視合作備忘錄。兩國文藝團體、作家和新聞記者往來不斷。
雙方於1990年開始互派留學生和進修生。寮國是我國對外提供獎學金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兩國青年團交往密切,2002年來我先後選派了10餘批共100多位優秀青年志願者赴寮國從事漢語教學、體育教學、醫療衛生、網路技術、農業技術、經濟管理、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志願服務。
兩軍關系順利發展,中國軍隊領導人遲浩田、張萬年、於永波、梁光烈、常萬全、許其亮、魏鳳和等先後訪老,寮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隆再、國防部長占沙蒙等老軍領導人多次訪華。
寮國分別於1992年、1999年在昆明、香港設總領事館。2009年在南寧增設總領館。2010年在雲南景洪增設領事辦公室。2013年12月,我駐琅勃拉邦總領館開館。2014年1月,寮國駐上海總領館開館。7月,寮國駐廣州總領館開館。2017年12月,寮國駐長沙總領館開館。
(2)緬甸寮國什麼時候建交擴展閱讀:
邊界問題
兩國共同邊界508公里,兩國政府通過友好協商,在較短時間內圓滿解決邊界問題。1991年10月,兩國在北京簽署了《中老邊界條約》。
此後,雙方先後簽署《中老邊界議定書》、《中老邊界制度條約》和《中老邊界制度條約的補充議定書》、《中老關於邊界管理制度的協定》和《中老關於邊境口岸管理制度的協定》。中老邊界已成為一條和平、友好與穩定的邊界。
C. 寮國和中國的關系如何
中國與寮國的關系:
中國國家通訊社中國新聞網曾經以「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來形容中國和寮國兩國關系,又指寮國政府支持一個中國,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新華社亦形容中國和寮國擁有「深厚的傳統友誼」。《環球時報》指出,中國記者走訪寮國時獲悉當地官員稱該國需要成為中國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夥伴」。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就報道過中國對寮國的影響深重,引起美國的警惕與防範。
歷史
中國和寮國兩國之間的交往始於三國時期,當時寮國近雲南的地區被稱為「堂明」;東吳黃武六年(即227年),堂明遣派使者到東吳進貢。唐高宗時,真臘分為南北兩國,北部名為文單國,國都建於文單城(即今天的萬象);文單國和唐朝關系緊密且友好,曾經先後四次向唐遣使。
歷史上,中國和寮國兩國邊民之間的貿易十分話躍,中國商人會到寮國境內從事貿易,寮國邊民亦會到中國;明朝時已有中國人移居寮國,清朝雍正時期,南掌(即寮國)歸化中國,成為中國的屬國,但南掌於1893年成為法國保護國,終結與中國的關系。18至19世紀時,華僑貿易在寮國經濟上已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華僑和寮國人共同生活,使寮國傳入了大量中國文化,例如不少寮國語用詞的發音和漢語有相似之處。
8月21日,北京舉行盛大集會,歡迎來中國訪問的寮國國王首相富馬親王。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寮國王國在1961年4月25日正式建交;19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越南對寮國的影響日益加深,寮國曾把與越南的關系寫進憲法,隨著中越關系惡化,中國和寮國兩國之間關系變得冷淡,及至中越自衛反擊戰時,寮國支持越南,中斷與中國的官方貿易。後來的1989年,中老兩國關系正常化,得到全面的恢復和發展,自此後兩國在不同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3]。2009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D. 緬甸歷史(分裂的時候有幾個境內著名的國家)寮國歷史(分裂要著名的),還有越南,柬埔寨,泰國
緬甸第一分裂時期境內的主要國家有邑盧沒、夫甘都盧、敦忍乙、撣國、驃國等,驃國被南詔國滅亡,驃國居民逃入蒲甘,和緬人融合建立蒲甘王朝,並最終統一緬甸大部;緬甸第二分裂時期境內的國家有阿拉干、東吁、阿瓦、白古等,後由東吁國統一緬甸全境,建立東吁王朝。
寮國於公元1353年建立瀾滄王國,1707—1713年逐步分裂為琅勃拉邦王國、萬象王國和占巴塞王國,後均被暹羅征服。
越南分裂時期為十二使君之亂。這是越南北部經過中國一千餘年統治正式脫離中國的開始。吳朝國君吳昌文死後。群雄競起,各據郡邑自守。吳昌熾據平橋、矯公罕據峰州、阮寬據三帶、吳日慶據唐林、杜景碩據杜洞江、李圭據超類、阮守捷據仙游、呂唐據細江、阮超據西扶烈、矯順據回湖、范白虎據藤州、陳覽據布海口,號十二使君。後由丁部領統一越南,建立丁氏王朝。
柬埔寨和泰國沒有史料記載很明顯的分裂時期,朝代更迭一般較為完整。
E. 哪個國家與我國建交最久什麼時候建交的
(按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及大洋洲次序排列,同一洲的國家以其國名簡稱的英文字母為序)(截至2007年12月28日)亞洲:阿富汗1955.1.20亞美尼亞1992.4.6亞塞拜然1992.4.2巴林1989.4.18孟加拉國1975.10.4汶萊1991.9.30柬埔寨1958.7.19塞普勒斯1971.12.14朝鮮1949.10.6東帝汶2002.5.20喬治亞1992.6.9印度1950.4.1印度尼西亞1950.4.13伊朗1971.8.16伊拉克1958.8.25以色列1992.1.24日本1972.9.29約旦1977.4.7哈薩克1992.1.3科威特1971.3.22吉爾吉斯斯坦1992.1.5寮國1961.4.25黎巴嫩1971.11.9馬來西亞1974.5.31馬爾地夫1972.10.14蒙古1949.10.16緬甸1950.6.8尼泊爾1955.8.1阿曼1978.5.25巴基斯坦1951.5.21巴勒斯坦1988.11.20菲律賓1975.6.9卡達1988.7.9韓國1992.8.24沙烏地阿拉伯1990.7.21新加坡1990.10.3斯里蘭卡1957.2.7敘利亞1956.8.1塔吉克1992.1.4泰國1975.7.1土耳其1971.8.4土庫曼1992.1.6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84.11.1烏茲別克1992.1.2越南1950.1.18葉門1956.9.24非洲:阿爾及利亞1958.12.20安哥拉1983.1.12貝南1964.11.12波札那1975.1.6蒲隆地1963.12.21喀麥隆1971.3.26維德角1976.4.25中非1964.9.29查德1972.11.28葛摩1975.11.13剛果(金)1961.2.20剛果(布)1964.2.22象牙海岸1983.3.2吉布地1979.1.8埃及1956.5.30赤道幾內亞1970.10.15厄利垂亞1993.5.24衣索比亞1970.11.24加彭1974.4.20迦納1960.7.5幾內亞1959.10.4幾內亞比索1974.3.15肯亞1963.12.14賴索托1983.4.30賴比瑞亞1977.2.17利比亞1978.8.9馬達加斯加1972.11.6馬拉維2007.12.28馬里1960.10.25茅利塔尼亞1965.7.19模里西斯1972.4.15摩洛哥1958.11.1莫三比克1975.6.25納米比亞1990.3.22尼日1974.7.20奈及利亞1971.2.10盧安達1971.11.12塞內加爾1971.12.7塞席爾1976.6.30獅子山1971.7.29索馬里1960.12.14南非1998.1.1蘇丹1959.2.4坦尚尼亞1964.4.26多哥1972.9.19突尼西亞1964.1.10烏干達1962.10.18尚比亞1964.10.29辛巴威1980.4.18歐洲:阿爾巴尼亞1949.11.23安道爾1994.6.29奧地利1971.5.28白俄羅斯1992.1.20比利時1971.10.25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1995.4.3保加利亞1949.10.4克羅埃西亞1992.5.13捷克1949.10.6丹麥1950.5.11愛沙尼亞1991.9.11芬蘭1950.10.28法國1964.1.27德國1972.10.11希臘1972.6.5匈牙利1949.10.6冰島1971.12.8愛爾蘭1979.6.22義大利1970.11.6拉脫維亞1991.9.12列支敦斯登1950.9.14立陶宛1991.9.14盧森堡1972.11.16馬其頓1993.10.12馬爾他1972.1.31摩爾多瓦1992.1.30摩納哥1995.1.16黑山2006.7.6荷蘭1972.5.18挪威1954.10.5波蘭1949.10.7葡萄牙1979.2.8羅馬尼亞1949.10.5前蘇聯1949.10.2聖馬利諾1971.5.6塞爾維亞[1]斯洛伐克1949.10.6斯洛維尼亞1992.5.12西班牙1973.3.9瑞典1950.5.9瑞士1950.9.14烏克蘭1992.1.4英國1972.3.13美洲:安地卡及巴布達1983.1.1阿根廷1972.2.19巴哈馬1997.5.23巴貝多1977.5.30玻利維亞1985.7.9巴西1974.8.15加拿大1970.10.13智利1970.12.15哥倫比亞1980.2.7哥斯大黎加2007.6.1古巴1960.9.28多米尼克2004.3.23厄瓜多1980.1.2格瑞那達1985.10.1蓋亞那1972.6.27牙買加1972.11.21墨西哥1972.2.14秘魯1971.11.2蘇利南1976.5.28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74.6.20美國1979.1.1烏拉圭1988.2.3委內瑞拉1974.6.28大洋洲太平洋島嶼:澳大利亞1972.12.21庫克群島1997.7.25斐濟1975.11.5密克羅尼西亞1989.9.11紐西蘭1972.12.22紐埃2007.12.12巴布亞紐幾內亞1976.10.12薩摩亞1975.11.6湯加1998.11.2萬那杜1982.3.26
F. 寮國和中國建交多少年了
寮國和中國建交多少年了?
~~~~~~~~~~~~~~~~~~~~~~
整整六十年!!
1961年4月25日中國與寮國建交
【歷史上的今天】1961年4月25日(農歷1961年3月11日),我國與寮國建立外交關系。寮國位於亞洲中南半島北部,是個內陸國家,首都萬象。
G. 寮國資料
寮國:
老 撾 概 況
國名: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獨立日:10月12日(1945年)
國慶日:12月2日(1975年)
國旗:國旗旗面中間平行長方形為藍色,占旗地一半,上下為紅色長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藍色部分中間為白色圓輪,輪的直徑為藍色部分寬度的五分之四。藍色象徵富饒,紅色象徵革命,白色圖輪表示圓月。此旗原為寮國愛國戰線旗幟。
國徽:呈圓形,由兩束稻穗環飾的圓面上有具象徵意義的圖案:大塔是著名古跡,它是寮國的象徵;齒輪、攔河壩、森林、田野等分別象徵工業、水力、林業;稻穗象徵農業。兩側的飾帶上寫著「和平、獨立、民主、統一、繁榮昌盛」,底部的飾帶上寫著「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自然地理:23.68萬平方公里。位於中南半島北部,系內陸國家,東界越南,南接柬埔寨,西與泰國交界,西北與緬甸接壤,北鄰中國。境內80%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蓋,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稱。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中國雲南的滇西高原相接,東部老、越邊境為長山山脈構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塊平原。全國自北向南分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勢最高,川壙高原海拔2000—2800米。最高峰比亞山峰海拔2820米。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經西部1900公里。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侯。
人口:500多萬(1999年)。有60多個民族,統劃成三大民族,即老龍族(主要是老族、泰族,約佔全國人口的60%以上)、老聽族(主要是卡族、普囡族)和老松族(主要是苗族、瑤族)。通用寮國語,居民多信奉佛教。
首都:萬象(Vientiane)。
簡史:公元8世紀建瀾滄王國,14世紀曾是東南亞最繁榮的國家之一。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萬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1779年至19世紀中葉逐步為暹羅征服。189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8月寮國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了伊沙拉陣線,同年10月12日寮國宣布獨立,成立了伊沙拉政府。1946年法國卷土重來,伊沙拉政府解體。1950年愛國力量重建伊沙拉陣線,成立了以蘇發努馮親王為總理的寮國抗戰政府。1954年7月法國被迫簽署日內瓦協議,從寮國撤軍。此後美國入侵,1962年美國又被迫簽訂關於寮國問題的日內瓦協議。老成立以富馬親王為首相、蘇發努馮親王為副首相的聯合政府。1964年美國支持親美勢力破壞聯合政府,進攻解放區。寮國軍民在愛國陣線領導下進行了英勇的抗美救國戰爭。1973年2月寮國各方簽署了關於在寮國恢復和平和實現民族和睦的協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馬為首相的聯合政府和以蘇發努馮為主席的政治聯合委員會。1975年12月首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萬象召開,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寮國人民革命黨執政。1991年8月14日,寮國最高人民議會通過《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憲法》,根據憲法,將寮國部長會議改名為政府,部長會議主席改名為總理,最高人民議會改名為國會,寮國國徽上原有的紅星、斧頭和鐮刀被著名古建築物塔鑾圖案所取代。
政治:國會為國家為最高立法機構,政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和國家最高行政機構。
外交: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
與中國關系:1961年4月25日,寮國與中國建交。
寮國飲食習慣:
寮國人平時飲食比較簡單,一般都是糯米飯與鮮魚,逢年過節才殺豬宰羊。卡族人最喜歡以棕櫚粑粑為主食(這是一種以棕櫚粉製成的餅,放在燒熱的石頭上烤熟的食品)。很多人都將其視為珍貴的食品。他們在嗜嚼檳榔和吸煙的習慣。就連婦女也不例外。他們很樂於品嘗中國菜餚。他們用餐一般都不使用刀叉和筷子,而是慣於用手抓飯。
寮國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用餐講究實惠,注重菜餚花色。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甜、酸、微辣味。
③主食 以米飯(糯米)為主,也愛吃豆沙包。
④副食 愛吃魚、蝦、雞、鴨、羊肉、豬肉、牛肉等;也喜歡番茄、豆腐、蘑菇和新鮮蔬菜;調料常用蔥、蒜、辣椒、香菜、油、醬、鹽等。
⑤製法 對炒、燒、串烤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京菜及粵菜。
⑦菜譜 很欣賞白糖拌藕片、北京烤鴨、烤乳豬、干燒雞脯、冬瓜盅、涮羊肉、火燒冬筍、干燒鱖魚、蔥爆牛肉絲青椒雞絲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 喜歡喝牛奶、汽水、咖啡、果汁和洋酒。
⑨果品 愛吃水果中的香蕉、菠蘿、桃、西瓜、柑、桔、蘋果等;乾果愛吃核桃、杏仁等。
寮國風俗習慣:
寮國是多民族的國家,老龍族佔全國人口的70%,老龍族的風俗習慣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寮國的風俗習慣。
在農村和偏遠山區,寮國各民族多穿自己縫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經濟較發達地區的著裝已較商品化和國際化。老龍族的民族服裝與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相似,男著無領對襟上衣,下穿沙籠式褲子,或穿長筒寬腿褲,女穿無領斜襟上衣,下穿筒裙。每當過年過節或有重大活動時,女的要穿起民族服裝,盤起發髻,男的則多穿西裝,穿民族服裝已較少。
寮國人喜食糯米,寮國菜特點是酸、辣、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菜餚有:魚醬、烤魚、烤雞、炒肉末加香菜、涼拌木瓜絲、酸辣湯等,蔬菜多生食。
寮國人非常溫和、善良,注意禮貌。認識的人,見面和分別時要打招呼,雙手放在胸前,行合十禮,也有行握手禮的,男的一般不主動同女的握手。為表示親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稱長輩為大爺、大娘,稱年紀比自己大的為大哥、大姐,稱年紀比自己小的為弟弟、妹妹,在國家機關或軍隊中一般稱同志。
到寮國人家做客,應備禮品,禮品要包裝美觀,常用禮品有花籃、工藝品、煙酒等,在參加婚宴或喜慶日子時,習慣送現金。客人進門應走前門,進屋要脫鞋,一般都席地而坐,注意不能用腳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盤膝,女的並膝把腳側放一邊。當有人對坐談話時,不要從談話兩人間穿過,如無地方繞行,需從中間穿過,低頭穿過並說對不起。不要摸人(包括小孩)的頭,客人禁止進入主人內房參觀。
到寮國人家做客,喝團結酒較流行,主人拿來一瓶酒和一隻酒杯,主人先喝,後依次請客人喝。壇酒也是寮國人待客的一種傳統禮儀,酒壇上插上許多竹管,賓主圍壇而坐,邊談邊喝。
拴線儀式是老龍族的一種禮儀風俗,是一種祝福儀式,常在逢年過節、歡迎貴賓、結婚喜慶時舉行。儀式上賓主席地而坐,中間擺著插滿鮮花的銀制托盤,鮮花上掛著一束束潔白的棉線。儀式開始時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或和尚念祝福詞,念完後把鮮花上的棉線取下,給各位來賓和客人往手腕上拴線,一邊拴線一邊說祝福的話語。客人也可主動給主人或其他人拴線祝福。拴在手上的線,一般要戴3天至一星期。
H. 六十年代有多少個國家和中國建交
阿富汗1955.1.20
柬埔寨1958.7.19
朝鮮 1949.10.6
印度 1950.4.1
印度尼西亞 1950.4.13
伊拉克1958.8.25
寮國1961.4.25
蒙古1949.10.16
緬甸1950.6.8
尼泊爾1955.8.1
巴基斯坦1951.5.21
斯里蘭卡1957.2.7
敘利亞1956.8.1
越南1950.1.18
葉門1956.9.24
貝南1964.11.12
蒲隆地1963.12.21
中非
1964.9.29
剛果(金)
1961.2.20
剛果(布)
1964.2.22
埃及
1956.5.30
迦納
1960.7.5
幾內亞
1959.10.4
肯亞
1963.12.14
馬里
1960.10.25
茅利塔尼亞
1965.7.19
摩洛哥
1958.11.1
索馬里
1960.12.14
蘇丹
1959.2.4
坦尚尼亞
1964.4.26
突尼西亞
1964.1.10
烏干達
1962.10.18
尚比亞
1964.10.29
阿爾巴尼亞
1949.11.23
捷克
1949.10.6
丹麥
1950.5.11
芬蘭
1950.10.28
法國
1964.1.27
匈牙利
1949.10.6
列支敦斯登
1950.9.14
挪威
1954.10.5
波蘭
1949.10.7
羅馬尼亞
1949.10.5
俄羅斯
1949.10.2
斯洛伐克
1949.10.6
瑞典
1950.5.9
瑞士
1950.9.14
I. 誰能告訴我:和我國建交的主要國家和建交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各國建立外交關系日期簡表
(按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及大洋洲次序排列。
同一洲的國家以其國名簡稱的英文字母為序)
(截至2005年11月25日)
國 名
建 交 日
阿富汗
1955.1.20
亞美尼亞
1992.4.6
亞塞拜然
1992.4.2
亞
巴林
1989.4.18
孟加拉國
1975.10.4
洲
汶萊
1991.9.30
柬埔寨
1958.7.19
塞普勒斯
1971.12.14
朝鮮
1949.10.6
東帝汶
2002.5.20
喬治亞
1992.6.9
印度
1950.4.1
印度尼西亞
1950.4.13
伊朗
1971.8.16
伊拉克
1958.8.25
以色列
1992.1.24
日本
1972.9.29
約旦
1977.4.7
哈薩克
1992.1.3
科威特
1971.3.22
吉爾吉斯斯坦
1992.1.5
寮國
1961.4.25
黎巴嫩
1971.11.9
馬來西亞
1974.5.31
馬爾地夫
1972.10.14
蒙古
1949.10.16
緬甸
1950.6.8
尼泊爾
1955.8.1
阿曼
1978.5.25
巴基斯坦
1951.5.21
巴勒斯坦
1988.11.20
菲律賓
1975.6.9
卡達
1988.7.9
韓國
1992.8.24
沙烏地阿拉伯
1990.7.21
新加坡
1990.10.3
斯里蘭卡
1957.2.7
敘利亞
1956.8.1
塔吉克
1992.1.4
泰國
1975.7.1
土耳其
1971.8.4
土庫曼
1992.1.6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984.11.1
烏茲別克
1992.1.2
越南
1950.1.18
葉門
1956.9.24
國 名
建 交 日
阿爾及利亞
1958.12.20
安哥拉
1983.1.12
貝南
1964.11.12
非
波札那
1975.1.6
蒲隆地
1963.12.21
洲
喀麥隆
1971.3.26
維德角
1976.4.25
中非
1964.9.29
葛摩
1975.11.13
剛果(金)
1961.2.20
剛果(布)
1964.2.22
象牙海岸
1983.3.2
吉布地
1979.1.8
埃及
1956.5.30
赤道幾內亞
1970.10.15
厄利垂亞
1993.5.24
衣索比亞
1970.11.24
加彭
1974.4.20
迦納
1960.7.5
幾內亞
1959.10.4
幾內亞比索
1974.3.15
肯亞
1963.12.14
賴索托
1983.4.30
賴比瑞亞
1977.2.17
利比亞
1978.8.9
馬達加斯加
1972.11.6
馬里
1960.10.25
茅利塔尼亞
1965.7.19
模里西斯
1972.4.15
摩洛哥
1958.11.1
莫三比克
1975.6.25
納米比亞
1990.3.22
尼日
1974.7.20
奈及利亞
1971.2.10
盧安達
1971.11.12
塞內加爾
1971.12.7
塞席爾
1976.6.30
獅子山
1971.7.29
索馬里
1960.12.14
南非
1998.1.1
蘇丹
1959.2.4
坦尚尼亞
1964.4.26
多哥
1972.9.19
突尼西亞
1964.1.10
烏干達
1962.10.18
尚比亞
1964.10.29
辛巴威
1980.4.18
國 名
建 交 日
阿爾巴尼亞
1949.11.23
安道爾
1994.6.29
奧地利
1971.5.28
歐
白俄羅斯
1992.1.20
比利時
1971.10.25
洲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1995.4.3
保加利亞
1949.10.4
克羅埃西亞
1992.5.13
捷克
1949.10.6
丹麥
1950.5.11
愛沙尼亞
1991.9.11
芬蘭
1950.10.28
法國
1964.1.27
德國
1972.10.11
希臘
1972.6.5
匈牙利
1949.10.6
冰島
1971.12.8
愛爾蘭
1979.6.22
義大利
1970.11.6
拉脫維亞
1991.9.12
列支敦斯登
1950.9.14
立陶宛
1991.9.14
盧森堡
1972.11.16
馬其頓
1993.10.12
馬爾他
1972.1.31
摩爾多瓦
1992.1.30
摩納哥[1]
1995.1.16
荷蘭
1972.5.18
挪威
1954.10.5
波蘭
1949.10.7
葡萄牙
1979.2.8
羅馬尼亞
1949.10.5
俄羅斯
1949.10.2
聖馬利諾
1971.5.6
塞爾維亞和黑山[2]
1955.1.2
斯洛伐克
1949.10.6
斯洛維尼亞
1992.5.12
西班牙
1973.3.9
瑞典
1950.5.9
瑞士
1950.9.14
烏克蘭
1992.1.4
英國
1972.3.13
國 名
建 交 日
安地卡及巴布達
1983.1.1
阿根廷
1972.2.19
巴哈馬
1997.5.23
美
巴貝多
1977.5.30
玻利維亞
1985.7.9
洲
巴西
1974.8.15
加拿大
1970.10.13
智利
1970.12.15
哥倫比亞
1980.2.7
古巴
1960.9.28
多米尼克
2004.3.23
厄瓜多
1980.1.2
格瑞那達
1985.10.1
蓋亞那
1972.6.27
牙買加
1972.11.21
墨西哥
1972.2.14
秘魯
1971.11.2
聖露西亞
1997.9.1
蘇利南
1976.5.28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974.6.20
美國
1979.1.1
烏拉圭
1988.2.3
委內瑞拉
1974.6.28
國 名
建 交 日
澳大利亞
1972.12.21
大
庫克群島
1997.7.25
洋
斐濟
1975.11.5
洲
密克羅尼西亞
1989.9.11
太
紐西蘭
1972.12.22
平
巴布亞紐幾內亞
1976.10.12
洋
薩摩亞
1975.11.6
島
湯加
1998.11.2
嶼
萬那杜
1982.3.26
--------------------------------------------------------------------------------
[1] 1995年1月16日,我與摩納哥正式建立領事關系。
[2] 1955年1月2日,我與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後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建交。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宣布成立。中國駐原南斯拉夫大使館改為駐南聯盟共和國大使館,中國駐原南斯拉夫大使改任駐南聯盟共和國大使。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將國名改為塞爾維亞和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