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玉項鏈變黃怎麼辦

緬甸玉項鏈變黃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2-04-25 01:31:43

『壹』 項鏈的鏈子變色了怎麼辦

會。。。白銀首飾、銀制工藝品,時間久了常常會變色。 自然法則告訴我們,任何物質吸收能量以後,處於高能狀態就變得不穩定,科學上稱作"熱力學不穩定性"。因此,金屬會自然不斷地放出能量,力圖回到原始的、極為穩定的礦石狀態。例如白銀是輝銀礦(Ag2S)經高溫加熱後得出金屬銀,它一方面由於自身能量升高變得性能很不穩定。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銀與硫之間有很大的親和力,科學家測定銀在空氣中遇到硫化氫氣體或硫離子時很容易生成一種極難溶解的銀鹽(Ag2S)(銀鹽就是輝銀礦的主要成分),這種化學變化可以在極微量的情況下發生,銀在空氣中只要遇上幾萬億至幾十萬億分之一的硫化氫氣休或硫離子,就會發生下列化學反應: 4Ag2H2SO2=2Ag2S( 黑色產物 )2H2O 反應結果是銀的表面產生了硫化銀,因為硫化銀是灰黑色的,所以隨著反應的加劇,硫化銀增多增厚,白銀表面顏色便逐步由白變黃變灰最後變黑。 而硫化銀又來自何方呢?它是一種自然產物。首先是人和動物的糞便經過細菌分解後產生大量硫化氫,植物體中的蛋白質腐敗後也產生硫化氫;另外人的汗水中也含有硫,當它與銀製品接觸時會使銀變色,特別是城市空氣中由污水與垃圾排放所產生的硫化氫更為驚人,因此,銀變色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本網有的銀飾表面是外鍍白金,使銀飾不會因汗水、空氣氧化和化學品的腐蝕而變色,改變了傳統銀飾容易發黑的現象,延長了銀飾的壽命,並且增強了銀飾表面的光澤度。 為什麼有人帶銀飾會變黑,有些人帶卻不太明顯呢? 因為每個人的內分泌結構不一樣,有些人的汗液含酸比較多,有些人比較少,有些人的氨含量比較高,所以佩戴銀飾產生了不同的結果,酸的容易黑,不酸的就不太容易黑,甚至有些油脂分泌旺盛的人會把自己的銀飾帶得油光發亮 銀飾品大部份有鍍層的(除小部分銀本色飾品),所以請不要輕易使用擦銀布,但即使有鍍層,也需要好好保養,所以請您出汗較多的時候,就盡量不要佩戴銀鍍飾品. 如何保養你的銀飾品 銀飾變黑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因空氣和其它自然介質中的硫和氧化物等對銀都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在佩戴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一些微小的斑點(硫化銀膜),久之會擴散成片,甚至變成黑色.所以,目前銀飾都有一些因氧化而變色現象.下面是保養的2個建議: 1、引導消費者應實事求是: 擔心銀飾變黑是絕大部分銀飾消費者的共同心理,而廠商為了爭取銷售額往往會作誇大承諾,比如說:"絕不褪色,永不變色"等不符合實際的承諾造成消費者缺乏對銀飾品有科學的理解,因此抱有過高的期望,而當在實際配戴中發現與承諾不相符時,就會產生一種被欺騙或上當的感覺,致使其找商家退貨、換貨,最終吃虧的還是商家自己,也影響商家的信譽,導致銷售不理想.所以說,在銷售過程中,應正確引導消費者認識到"銀飾會變黑是正常的,但如日常注意保養,是完全可以讓銀飾持久亮澤的". 2、加強銀飾保養知識: 大部分消費者都知道銀飾會變黑,但不知道如何可以不讓它變黑或變黑了該怎麼辦,這才是有些消費者不願購買銀飾的根結所在.所以,傳授如何保養和去除銀飾表面的氧化物,恢復銀飾亮澤的方法是消費者購買信心的保證.主要要做到以下幾點:①佩戴銀飾時不要同時佩戴其他貴金屬首飾,以免碰撞變形或擦傷.②避免銀飾接觸水汽和化學製品,避免戴著游泳,尤其是去海里.③每天戴完銀飾後把它用棉布擦乾凈,放到首飾盒或袋子里密封保存.④銀飾已經氧化變黑了,可以用軟毛刷子沾牙膏刷洗:也可用手搓香皂或清潔劑等方式清洗:實在無法處理干凈才用洗銀水擦洗: 洗完後銀飾均要用棉布擦乾.

『貳』 貝殼做成的項鏈吊墜顏色變黃了,怎麼辦

應該是表層鈣化物的變性····可以嘗試稍微沾點點醋,擦擦去除表層顏色··

『叄』 au750項鏈變黃怎麼清洗

用鹽酸清洗的,鹽酸不會跟項鏈反應,只會跟銹反應

『肆』 珍珠項鏈佩帶後發黃了怎麼辦

珍珠是很嬌貴的,清潔保養方面有不少學問。

1、遠離廚房

珍珠表面有微小的氣孔,所以不宜讓它吸入空氣中污濁物質。珍珠會吸收噴發膠、香水等物質。所以切勿穿戴漂亮的珍珠去電發,在廚房裡也要小心。不要穿戴漂亮的珍珠煮菜,蒸汽和油煙都可以滲入珍珠,令它發黃。

2、羊皮伺候

佩戴珍珠後(尤其是在炎熱的日子)須將珍珠抹乾凈後才放好。最好用羊皮,勿用面紙,因為有些面紙的磨擦會將珍珠磨損。

3、不近清水

不要用水清潔珍珠項鏈。水可以進入珠的小孔內,不僅難於抹乾,可能還會令裡面發酵,珠線也可能轉為綠色。如穿戴時出了很多汗,可用軟濕毛巾小心抹凈,風干後保存。

4、需要空氣

不要長期將珍珠放在保險箱內,也不要用膠袋密封。珍珠間需要新鮮空氣,每隔數月便要拿出來佩戴,讓它們呼吸。如長期放在箱中珍珠容易變黃。(人老珠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5、珠鏈保養

不要長期將珠鏈掛起,日子一久鏈線也會變形。

長長的珠鏈將線在每粒珠之間打個結,不失為一個好主意。這種做法可防止珠與珠磨擦。即使線子斷了,可保障珠子不會四處散去你最多隻會損失一粒珠罷了。

6、3年換線

珍珠最好每3年重新串一次,當然也要視乎穿戴的次數而定。走進珠子小孔的污物會產生磨擦力,令尼龍線折斷,折斷的位置受力接近扣子的地方。

『伍』 怎樣鑒別緬甸老坑玉(翡翠)

歡迎你到我的網路空間看看相關文章,可以了解翡翠鑒定評價選購的知識。下面是一些翡翠鑒定評價選購的相關知識,你參考一下。
翡翠A貨指的是翡翠原料除切割、成型、打磨、拋光外沒有經其他人工處理的翡翠,即天然翡翠。翡翠A貨與翡翠的價值高低關系不大,只是相對處理過的B、C貨的說法。
如果說翡翠的品種呢:有A,有B,有C,也有B+C,還有仿品統稱D;
A貨按顏色可分:綠、白、黃、紅、紫、黑、雙色、三色、飄花等;
按質地可以分為玻璃種、冰種、豆種、糯種、干青、白底青等;
如果要具體分辨以上種類,需要專門參加培訓班,看豐富的標本才能掌握。

很多人覺得翡翠的評估很深奧,摸不到頭腦,其實看翡翠的好壞就是對翡翠的評估,要從顏色、種份、大小、工藝四個方面去看,這與鑽石的評估體系4C是一致的。4C也就是顏色 (Color)、凈度 (Clarity)、克拉大小 (Carat) 和切工 (Cut)。
顏色:鑽石的顏色是越白越好,翡翠的顏色是越綠越好
色調:綠色中有偏藍、偏黃、偏灰的色調,最好的綠色是沒有任何其它色調的純翠綠色,這種綠色實在是太少了,人們管它叫「帝王綠」。偏藍色調的綠色顯得深沉,這種色調的翡翠往往種份很好,玉的感覺更強,人們常說的「祖母綠色」翡翠就是這種色調,北方人喜歡這種綠色,因為它更配北方人比較白的皮膚,那種深沉的調子也更接近北方人的性格。偏黃色調的綠色顯得嬌艷、活潑,像「黃楊綠」、「秧苗綠」、「金絲綠」,都是上好的偏黃色調綠色,有時候行家也叫「黃味重」,南方人更喜歡黃味重的翡翠。很多高檔的翡翠都綠中偏藍或偏黃,但如果色調偏灰,則只能是中低檔翡翠了。灰的跨度很廣,從白到黑。綠中偏白,是「豆綠色」;綠中偏黑,是行家所說的「油青」;綠中偏灰的顏色則非常多,很多中低檔的翡翠都帶灰調。
飽和度:飽和度越高、綠色越濃,越珍貴;飽和度低、綠色淺淡,則不珍貴。
均勻程度:在翡翠礦石中,綠色像是有生命似的,絕不會平平板板地分布,它一會兒是一條線,一會兒是一團團綠花,一會兒是一個平面,一會兒又是幾個綠點。即使在同一塊料中,綠色也是時而濃、時而淡,時而純凈、時而又有很多雜質,有些時候更是綠隨黑走,綠中會夾雜很多黑點、黑花。所以行家都說綠有「色根」,色從根出,色隨根長,真是非常玄妙。可見翡翠中顏色均勻的非常少,越勻越好。
翡翠中除綠色外,還有紫色、紅色、黃色、灰色、白色、褐色、藍色、黑色等很多顏色。
紫色翡翠也叫「紫羅蘭」,是非常美麗的顏色,紫色翡翠也以「濃、陽、正、勻」為佳,但紫色不如綠色值錢。上好的紫翠價位也相當高,近年香港拍賣會上一對紫羅蘭手鐲、一串紫色大珠鏈都能賣到上百萬。僅僅十年前,紫翠的價格還要低得多,如果當時投資買紫翠的話,現在肯定大大升值了。其實紫翠蘊藏量大大低於綠翠,也許有一天紫翠的價格會超過綠翠也未可知。大膽設想也可能就會實現,正如幾十年前彩色鑽石被看作鑽石中的劣質品,不夠級別,而現在一粒頂級彩鑽價格動輒上百萬美元。在幾十年前,歐洲有一位收藏家專門去各加工廠低價收些工廠不願留下的彩色鑽石,而今天他的收藏已經成為寶藏了。
紅色、黃色翡翠稱為「翡」,翡的價值又低於紫羅蘭。翡往往位於翠料的表皮,是氧化形成的。翡的產量比較多,但種份好的較少,種好顏色均勻的紅翡亦有一定價值。2003年一串冰種蜜糖色的項鏈在香港亦拍賣了幾十萬,這在以前是絕對想不到的價錢,一時間洛陽紙貴,冰種蜜糖色開始流行。
白色,只有冰種和玻璃種翡翠即使是白色也有價值,因為種份太好了,沒有顏色也可以。白色冰種、玻璃種花件,零售價由幾百元、幾千元可至幾萬元。由於沒有顏色,其價值完全決定於種份、大小、雜質含量和工藝。
黑色翡翠也叫墨翠,有行家說在礦上開到墨翠都要請和尚念經的,所以墨翠有一種煞氣,可以避邪。據說台灣警察都愛戴墨翠。另外黑色也很時尚,有年輕人喜歡白金鑲的墨翠首飾,既有翡翠的「玉」意,又前衛時尚,與服裝配起來更「酷」。墨翠近年的價格也是日見其高。
這些非綠色翡翠近年來價格紛紛看漲,可能也是資源將盡,人們不自覺地擴大翡翠收藏門類,增加供給以配合日益增長的需求吧
凈度、種份:凈度指含有雜質的程度,含雜質越少,凈度越高。鑽石對凈度的要求非常高,在十倍放大鏡下看不到瑕疵才最好。而翡翠沒有這么高的要求,因為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礦物組合在一起,具有雜質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用肉眼看沒有特別明顯的雜質就算無瑕了。翡翠中常影響凈度的有黑花、白棉,還有綹裂。在戒面中,如果有這些雜質,對價值的影響比較大;而在花件中,這些雜質對價值影響不大,俗話說「無綹不做花」,花件中多少會有雜質、綹裂存在。
對於翡翠來說,比凈度更重要的是種份,也就是透明程度。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的硬玉礦物組成,這些小礦物互相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氈狀結構。礦物結晶的顆粒越大,翡翠越不透明,種份越差;礦物結晶的顆粒越小,翡翠越透明,種份越好。
看種份是看翠的關鍵,俗話說「外行看色,內行看種」,如果能分清翡翠的種份,則看翠已經入門了。
對於外行來說,比較困難的是翡翠的種份沒有一個系統的體系,行家也多是用一些形象詞語比喻,像玻璃種、冰種、金絲種、油種、豆種、瓷地、干白地、藕粉地、鼻涕地等等,又是種、又是地,其中的區別只能是意會和體味。其實這也沒什麼玄妙,因為老行家多沒什麼文化,只是信手用生活中的樣板比喻,只要多看就沒問題。但對於買家來說,這種分法實無必要也不科學,我比較提倡根據結晶顆粒由細到粗,簡單地將翡翠分為玻璃種、冰種、油種、豆種、干白種五級,其它比較常見的芙蓉種、糯化種可歸入細豆種,金絲種可歸入冰種,花青、白底青可歸入豆種,瓷底可歸入干白種
冰種翡翠龍佩
種也稱為「水」,所謂「種水」也。種是形容性的,水則是數量級的劃分。老行家常將水分三級,所謂一到三分水,但常常出現有的翡翠只有半分水,簡單使用不夠。對於在拍賣公司購買翡翠的買家,我幫他們將翡翠的水頭分為十級:玻璃種為9~10分水,冰種為7~8分水,油種為6~7分水,細豆種為5~6分水,粗豆種為3~4分水,干白種為1~2分水。
現在市場上較常見的「鐵龍生」(也叫「天龍生」)就只有1~2分水,它的顏色很好,就是水頭太差,厚度一般加工成1毫米以下,有些甚至像紙一樣薄。這種翡翠看起來很漂亮,但非常容易破碎。
大小:同樣顏色、種份的翡翠,當然是越大越珍貴。同樣的材料做成小花件可能是低檔貨,整個一塊做成大擺件就可能成為高檔品。
與大小相配合,翡翠的類別對價值的影響也非常大。如果同樣大小的戒面和花件,顏色、種份均相同,戒面的價格要大大高於花件,因為做戒面要求高,不能有雜質、綹裂,顏色還要均勻,而花件則多是用不夠做戒面的材料做成。還有人奇怪:為什麼有些豆種的翡翠價格比玻璃種的高?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因為豆種可能顏色較好,而玻璃種無顏色價值就要低一些;另外,類別不同價值也不同,一隻豆種滿綠的翠鐲能賣到幾十萬,而一般玻璃種無色的小花件只賣幾千元。
工藝:工藝可分為不合格、合格、精彩三級。
翡翠沿用了數千年的傳統玉器加工方法,雖然工藝價值在翡翠成品中不及在玉器成品中所佔的那麼重,但仍會影響到翡翠的價值。不合格的加工線條粗糙,連接不暢,會大大貶低翡翠的價值。好在現在這種劣質工藝的翡翠越來越沒市場。記得幾年前,北京某地賣了一件工藝粗糙的觀音擺件,賣的價錢還不低,想來現在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了。
與之相反,精彩的加工能提升翡翠的價值。「俏作」,就是指巧妙地運用天然翡翠的不同顏色。好的加工能大大地提升了翡翠的價值。
對於翡翠消費者來說,消費翡翠飾品,不在於在哪裡購買,也不在於價格高低,關鍵是自己喜歡,而且性價比又高。見到證書先上網路搜索「機構名稱+涉嫌違法」看是否有負面新聞,有則要求銷售方另外出證書,因為這樣的負面新聞可能導致對產品本身質量、價格的不信任。選購翡翠商品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事情:
1、自己個人的喜好及經濟承受能力,在同等價位下選購到自己滿意的寶貝。
2、大小及款式要適合自己。
3、一般的翡翠評價要考慮:顏色越正越好(如綠為正綠不偏灰)、越透明越好、結構越細膩越好、雕工拋光精緻、無裂。
4、貨比三家
5、檢驗證書的權威性(CAL、CMA、CNAS缺一不可)
6、檢測機構網站內容更新快,內容豐富,不僅僅為了查證書而存在,可體現其投入與權威。
7、選好寶貝不要急於購買,發上來上網友幫你參謀。
翡翠A、B、C貨自己鑒定小技巧:
1、對光觀察,是否有淡淡的黃色調透出,有則基本確定為A,如無且慘白狀,則基本可確定B或B+C(例外:白底青種除外,時間較長B貨膠老化也會變黃)。2、對於無裂手鐲,用其他非手鐲玉石敲擊,會發出叮叮的清脆聲音,B貨的聲音沒有那麼清脆。可以和確定的A貨手鐲對比一下。
B貨慘白原理: B貨是天然種質一般的翡翠原料經強酸、強鹼浸泡幾個月後抽真空注膠而成,此過程將天然的翡翠顆粒間黃色鐵錳氧化物反應掉,所以B貨就會顯示出不自然的慘白體色表現在成品上。3、C貨的顏色仔細觀察可見顏色呈蜘蛛網狀分布。

『陸』 我的銀項鏈變黃了,不亮了,怎麼辦啊

最簡單地方法。用醋洗,一般就OK

『柒』 我有一條銀項鏈是新的沒戴過,變黃了要怎麼處理才能和新一樣呢

如果自己處理的話,可以用家裡的牙膏塗在項鏈上面,然後用水反復清洗就會洗亮的。
也可以拿到首飾店,讓專業的清洗。

『捌』 怎麼保養玉首飾

玉的保養
古人講養玉,一個「養」字,不僅道出了玉乃有生命的物質,而且內中包含了許多學問。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要點:

1、避免與硬物碰撞。玉石的硬度雖高,但是受碰撞後很容易裂,有時雖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紋,其實玉表層內的分子結構已受破壞,有暗裂紋,這就大大損害其完美度和經濟價值了。

2、盡可能避免灰塵。日常玉器若有灰塵的話,宜用軟毛刷清潔;若有污垢或油漬等附於玉面,應以溫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沖凈。切忌使用化學除油污劑液。

3、佩掛件不用時要放妥。最好是放進首飾袋或首飾盒內,以免擦花或碰損。如是高檔的翠玉首飾,更勿放置在櫃面上,免積塵垢,影響透亮度。

4、盡量避免與香水、化學劑液、肥皂和人體汗液接觸。眾所周知,汗液帶有鹽分、揮發性脂肪酸及尿素等,玉器接觸太多的汗液,佩戴後又不即刻抹拭乾凈,即會受到侵蝕,使外層受損,影響本有的鮮艷度。尤其是「玻璃地」翡翠、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很多人以為翡翠愈多接觸人體,用汗液等溫潤會愈好,其實這是一大誤解。翡翠不同於古玉,古玉需要脫胎的過程,需人的體溫幫助,而「玻璃地」翠玉本身已晶瑩通透,不須再藉助任何方法,也不可能有什麼辦法會使它更透亮。羊脂白玉若過多接觸汗液,則容易變成淡黃色,不再純白如脂。

5、避免陽光長期直射。玉器要避免陽光的曝曬,因為玉遇熱膨脹,分子體積增大,會影響玉質。尤其是芙蓉玉、水晶、瑪瑙等受到高熱會發生爆裂,因此更忌接近熱源。

6、佩掛件要用清潔、柔軟的白布抹拭,不宜使用染色布、纖維質硬的布料。鑲有鑽石、紅藍寶、祖母綠等寶石的玉首飾,也只宜用干凈的白布揩擦,將油脂、塵埃、雜質、濕氣或汗液抹掉,這樣有助保養和維持原質。

7、玉器要保持適宜的濕度。玉質要靠一定的濕度來維持,尤其是水膽瑪瑙、水晶類的玉器。水膽瑪瑙在形成時期,裡面就存有天然水,若周圍環境不保持一定的濕度,很乾燥的話,裡面的天然水就容易蒸發,從而失去其收藏的藝術和經濟價值。

一件精美的玉件是需要保養的,保養好的就不會失去昔日的倩麗和古雅,因為玉在地下的時候有大自然賦予她的營養,濕度充沛,不幹燥。玉件做好後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玉件的美容,給她塗上一層油脂的高級保護蠟,目的是養玉護玉,玉體和人的皮膚絕對是一樣的,玉的生存環境必須要有濕度,玉件戴的久了,有些看上去有灰垢,玉體無潤乾燥,那就要定期的除污補養,我給朋友們介紹一種保養方法。
鍋內加水把玉件放在上面象蒸饅頭一樣,把玉件蒸熱後,用一塊干凈的布塊襯手把玉件取出 不要用化學纖維的布,用毛刷趁熱刷去玉體上面的灰跡,再重新薄薄均勻的塗上一層優質的蠟質,[最好使用優質的純蠟]蠟質選用優質的蠟燭也可以用,用毛刷把熔化的蠟液塗抹均勻,等待玉件涼了以後,用生白布擦拭多遍,最好是棉質的,除去上面多餘的蠟質,這樣就可以了,整舊如新。

『玖』 飾品變黃了怎麼辦

到專業飾品店清洗最好

『拾』 象牙質地的項鏈發黃了怎麼辦

因為象牙是大象這種生物的牙齒,所以地老化,就像珍珠,過一段時間就會失去光澤,這是沒有辦法的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7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3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4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7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8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3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1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