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什麼邦要求回歸祖國
『壹』 果敢曾有機會從緬甸獨立,因為什麼被耽誤了
網上一直熱議,說緬甸北部的果敢地區其實是中國的,而且他們自己也一直想要投靠中國。但中國卻不想要他們,結果就只能呆在緬甸了。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怎麼准確,或者說果敢自身其實就不是獨立的國家,他們想要自己回歸中國,那也應該是中國與緬甸之間的事情,而不是自說自話地將自己當成中國的一部分。
如今,果敢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們再想獨立就不那麼容易了。或者說果敢人的機會消失了,他們若想要重新找回獨立的理由,那恐怕就要看未來哪個大國肯拉他們一把了。這恐怕也是緬甸所擔憂的吧,但這種事只有時間才會給出答案,現在說一切為時尚早。
『貳』 緬甸各勢力與中國關系
緬北六大武裝
1、撣邦武裝
撣邦擁有超過360萬人口,占緬甸人口總數的7%,信仰佛教,從300年前起就長期與緬甸中央政府發生武裝沖突。撣邦武裝最多時曾有100隻武裝,其中最出名有3隻,第一是撣邦軍(SSA),上世紀70年代,成為緬共最有利的同盟軍。
第二個為撣邦聯合革命軍(SURA),自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與殘留緬甸國軍聯合,從事搜集情報,走私毒品活動。
第三個是撣邦聯軍(SUA),其規模最大時,擁有超過2萬武裝力量,裝備有薩姆7型防空導彈,迫擊炮等武器。雖然其主力14000人在1996年向政府投降,但現在仍有相當力量在緬北活動。
2、佤族武裝
佤族生活在緬甸阿佤山一帶,靠近中國滇西南。該民族在1967年以前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數十個世襲部落首領統治整個社會。60年代,緬共來到佤邦建立根據地,大批佤族青年加入緬共軍隊,從而緬共為佤邦培養出大批軍政人員。
1989年4月,緬共中部軍區副司令鮑有祥,第12旅旅長趙尼萊突然包圍緬共中央總部,成立佤邦聯軍。
佤邦聯軍地盤與中國雲南的滄源縣,耿馬縣,瀾滄縣,孟連縣等接壤,總面積大約有3萬平方公里。佤聯軍的路線是:一手高舉和平民主的旗幟,一手高舉武裝自衛的旗幟,以軍事實力為後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最終實現民族自治和大佤邦的戰略構想。
佤聯軍現在可以說是緬北最大的武裝力量,主要軍官包括,田家新,李老二,陳祥,趙岩祥,魏學榮,扎老布,李祖烈,賽堂,三不勒等等,擁有5個師級部隊,超過2.5萬軍隊,裝備有地空導彈,120毫米,100毫米,82毫米迫擊炮,75毫米無後坐力炮,4管高射機槍,53式輕重機槍,56式自動步槍,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輕機槍和M-16步槍。
佤聯軍還辦有4所軍事學校,並重金聘請解放軍和台灣退役軍官擔任教官訓練部隊。改變過去緬共陳舊的作戰方式。
3、果敢武裝
果敢特區面積5200平方公里,果敢人最早是在1661年在反抗清軍的最後一戰,失敗後流亡緬甸的明軍及其家屬。1942年,日軍侵佔緬甸後,果敢自衛軍與日軍作戰百餘次,獲得英國女王頒發的OBE勛章。果敢民風強悍,素有九反之地的稱謂。
現在果敢最大武裝是果敢同盟軍,最早為1989年脫離緬共的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彭家聲部隊。果敢同盟軍控制面積較小,僅有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武裝力量在2000人左右。
4、克欽武裝
克欽是緬甸第六大民族,人口125萬,與中國境內景頗族是同一民族。
克欽獨立軍,現在控制區域1萬平方公里,人口10萬,克欽在其控制區實施二丁抽一,三丁抽二制度,現擁有7000武裝力量和5000名民兵,實力僅次於佤聯軍。
為獲得武器,克欽武裝想盡辦法從印度,緬甸,泰國走私M-16步槍,M-24沖鋒槍,M-79型火箭筒及子彈。
克欽新民主軍,該武裝最早為1989年,緬共第101軍區部分部隊改編而成,駐地在中國雲南怒江州,保山地區邊境外,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4%,擁有大量珍貴木材。其武裝力量包括1500名常備軍和民兵,武器包括,54式手槍,56式自動步槍,75毫米無後坐力炮,82毫米迫擊炮和馬克辛重機槍。
5、克倫族武裝
克倫族擁有超過400萬人口,分布在克倫邦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為遠古古羌人集團較早南下的一支,與中國漢族同源。
克倫族自古代起就與緬甸中央政府作戰,英國殖民緬甸期間,又協助英軍進攻緬軍。二戰期間,更是在英國幫助下,猛烈進攻親日的昂山將軍領導的緬甸獨立軍。
克倫民族解放軍(KNLA)
始創於1945年,目前控制區域1.3萬平方公里,人口13萬。軍事力量包括7個旅6個直屬營等7000人。
6、克耶解放軍
成立於1949年7月,是一支以實現民族獨立和自治為理想的反政府武裝。現在其主力近萬人已經接受民族和解。泰緬邊境但仍然在其控制區(泰緬邊境)進行武裝割據,自我管理。
『叄』 佤邦族為什麼不能回中國
佤邦好像在緬甸,而中緬之間是沒有領土爭端的,所以佤邦不能回歸祖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九條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台灣同胞遷入內地定居的,華僑回國定居的,以及外國人、無國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定居並被批准加入或者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在辦理常住戶口登記時,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說明只有中國公民或者被批准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才能使用中國的居民身份證,其他人的身份證在中國不能用。
佤邦是佤邦族的簡稱,我國境內也有佤邦族,緬甸的佤邦族和中國的佤邦族從生活習慣到過的節日都是一模一樣的,佤邦也是要過春節的。佤邦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與果敢相連,另外一塊位於緬甸的東南部,與越南相連。
佤邦在明代分屬孟定府、孟璉司、孟根府土司疆域,清代部分地區脫離原土司控制。所以佤邦和果敢都是從中國境內過去的,在歷史原因下,暫時背靠緬甸。而佤邦的面積則大約是兩個果敢。
『肆』 在印度有個城邦,百萬人口,數萬平方公里,嚮往回歸中國,問,名稱叫什麼
「在印度有個城邦,百萬人口,數萬平方公里,嚮往回歸中國」這個地名叫曼尼普爾;
曼尼普爾和中國的淵源:
曼尼普爾在血緣和文化上與中國有很大的淵源。曼尼普爾王室通常被認為來自於中國的商湯王朝。曼尼普爾民間一直維持著對龍的崇拜。在十八世紀,當時的國王因為個人偏好強迫曼尼普爾人皈依印度教,但遇到強大的阻力,印度教也從未真正成為曼尼普爾的民間信仰,對龍的崇拜依然以各種形式在曼尼普爾保存下來。
曼尼普爾邦(Manipur)是印度東北的一個邦。該邦成立於1972年,東以緬甸為界,西與阿薩姆邦相連,南以米佐拉姆邦毗連,北同那加蘭邦接壤,過去曾經是阿薩姆邦的一部分。在曼尼普爾語中,該邦名稱本意為「珍珠城」。首府英帕爾。曼尼普爾語自1992年起成為該邦的官方語言,屬漢藏語系。梅泰人(又稱為曼尼普爾人)是該邦第一大民族,屬黃種人。
『伍』 緬甸撣邦想回歸中國嗎
他們的人民有些是很想回中國的。但是政府是不會答應的。
『陸』 緬甸要歸順中國嗎,
只是倆國關系比較不錯而已,沒有要歸順中國
緬甸現在要在中國和美國之間搞平衡
昂山素季拿著英國護照宣布她要實際控制緬甸,按中國的說法其實她就是攜洋自重,買辦勢力
請採納
『柒』 果敢地區要求並入中國
19世紀末,由於英國的侵略,果敢被並入英屬緬甸,使果敢成為緬甸境內以漢人為主體的土縣。
果敢地區在歷史上多屬於地方土司管理的地區,崎嶇復雜的地形決定了其多樣化的民族組成。該地曾為哀牢百濮的地域,後哀牢內附東漢,該地屬於東漢永昌郡西南邊陲。
三國時代蜀漢諸葛亮在平南時在諸葛炮樓山留下了遺跡。在白族大理國時期,屬永昌府孟纏甸范圍。元代,其地分屬雲南省鎮康路、孟定路孟纏甸的一部份。在明代,該地分屬鎮康土州以及孟定土府的疆域。17世紀南明政權向西南方敗退,有大量漢族因為受滿清政府而隨著明軍遷徙雲南。
果敢歷史簡史:
18世紀,鎮康州以及木邦的交界處出現了楊姓漢人勢力,楊獻才與繼任者楊維興以興達戶為基礎,對外擴張。
1840年,第四代領導者楊國華因為捍衛中國邊防有功,中國將被木邦所侵蝕的鎮康州上、中、下六戶地,冊封為楊姓土司世襲果敢縣。
1886年,大英帝國並緬甸貢榜王朝,同時將緬甸北方臣服於緬甸的土司也納入英屬印度。英國與清朝簽訂條約,界定了中緬兩國邊境傳統上沒有穩定歸屬的土司,一些被分為中國所有,大部分則屬於英屬緬甸。
經過多年談判,1897年果敢在《中英續議緬甸條約》中被清政府割讓英屬印度的范圍,成為木邦大土司轄下的小土司邦。
二次大戰期間,緬甸爭取脫離大英帝國,加入軸心國陣營。果敢在英國的授意下,轉向與中國政府合作抗日,1943年果敢土司楊文炳前往重慶會見蔣中正,向中國政府要求軍事援助,蔣指示兩個集團軍與果敢合作,一同抗日。
二戰之後果敢與鄰近的土司邦一同自英國獨立,組成緬甸聯邦。此後果敢獲得大土司的地位,不再從屬於木邦。楊姓土司的世襲統治權至1959年結束,歷時兩百餘年的果敢土司至此交權與地方議會。
『捌』 緬甸禪邦想回歸中國嗎
根本就沒有這個事情,不存在緬甸撣邦想回歸中國的事情、
『玖』 緬甸佔20萬土地不還,如今怎麼樣
在影視作品中,清朝經常跟緬甸方面發生爭斗,雖然最終獲得了勝利,可只能說是一種慘勝。很多人在看電視的時候,都會覺得非常疑惑。清政府當年國力強盛,攻打緬甸的時候為何會那麼吃力?事實上緬甸並不像大家想的那麼弱小。早在幾千年前,緬甸就有很多人定居,而且還發展出了封建王朝,其文明程度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都稱得上先進。隨著實力的不斷增強,緬甸國內也跟著膨脹了起來,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他們不斷向周圍擴張,最後盯上了清政府。
現如今緬甸的報應來了,他們因為連年不斷的戰爭,再也沒有了雄霸東南亞的實力。尤其是被他們強行佔領的果敢地區,經常爆發大規模的反抗活動,強烈要求回歸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