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邦不是緬甸的嗎為什麼沒有國籍
① 佤邦人有國籍嗎
佤邦人屬於無國籍人士
② 佤邦人是無國籍人士嗎
佤邦人是無國籍人士。佤邦人之所以沒有國籍,是因為佤邦在名義上屬於緬甸,但是佤邦特區戶籍的人沒有緬甸政府頒發的身份證戶口,也不能辦理緬甸公民護照,所以大部分的佤邦人沒有國籍。
佤邦人口民族:
歷史上的緬甸各族,一般認為是為逃避統治者的壓迫,而從青藏高原、緬北地區(雲南等地)遷徙下來的人。佤邦主體之一的佤族,人口大約超過100萬人,屬於跨越國境的一個民族。
約二千年前,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祖先就共同生活在中國瀾滄江與緬甸薩爾溫江中間的山脈境內。佤族歷史上稱為「百濮」、「古剌」、「哈瓦」,其中一分支具獵人頭習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一稱為佤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佤邦
③ 佤邦祖先到底是緬甸的還是中國的
按照現在的說法,那麼佤邦肯定不是中國的。
但是你要明白,緬甸在以前都是中國的土地,特別在:
蒲甘王朝
(1044年~129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1044年~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奴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阿朗西都國王(1111年~1167年)在位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鼎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軍大舉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此後,緬甸進入了撣族時期。
緬中行省
(1286年~1290年)
1286年,中國元朝設置「緬中行省」(又稱「征緬行省」)。1290年緬中行省撤消,但之後的蒲甘國王幾乎都是元朝的傀儡。
後來緬甸分裂,撣族和孟族分別在緬甸東部和南部建立勢力。
後來由於清末中國落後,所以領土被英國的殖民強行霸佔,這才讓果敢、佤邦等成為外國的領土。但是194幾年的時候國民黨殘余部隊佔領了該地方作為游擊地方,這就說明那地方還是很有淵源的。當然很長時間我們中國都不承認她們是緬甸,只不過由於政治需要在49年建國後我們承認了她們屬於緬甸。但是不管是佤邦還是果敢,現在她們的領導人確實還都算是中國人。你看看他們的官方語言都是中文等等。
④ 佤邦族和中國的關系
佤邦在歷史上曾為中國土司管轄的領土,但多數時期為分散在各地的眾多頭人部落,未有統一的政權出現。明代分屬孟定府、孟璉司、孟根府土司疆域。清代部分地區脫離原土司控制,成為甌脫地,較知名者有葫蘆、莽冷。
從地理上講,佤邦遠離緬甸聯邦政府,使政府對這一地區的行政管理權失控。從1948年開始,佤邦各族人民被國民黨領導了20年。1966年在佤邦先後出現了四家游擊隊後開始削弱了國民黨的勢力。1969年緬共利用佤邦地區是聯邦政府管理的薄弱地區,又控制了佤邦20年。
佤邦在1989年脫離了緬甸共產黨的錯誤領導,在當年的5月份就與緬甸聯邦政府達成停火協議,從此走向了和平發展的道路。在英國統治緬甸時期,佤邦曾和英屬緬甸分開,有過佤邦(WaState)這一名稱。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元代先屬鎮康路、後分屬孟定路與木連路,明代分屬孟定府、孟璉司、孟艮府,均為傣族世襲土官封地。
清中期,阿佤山部分地區脫離原傣族土司控制,成為甌脫地,較知名者有葫蘆、莽冷。
在英國統治緬甸時期,佤邦曾和英屬緬甸分開,有過佤邦(Wa State)這一名稱。歷史上的「佤邦」與現階段的「佤邦」有很大的區別。「佤邦」這一稱呼從何時開始已無從考證,但有資料證明,自英國殖民時期開始就有人稱茫弄以北、緬甸一側靠近阿佤山區的地方為「佤邦」 ,其中 「邦」是指防禦工事良好、以土司為單位管轄的山寨。
⑤ 佤邦祖先到底是緬甸的還是中國
應該都不是,是當地土著民族,坐地戶。主要生活地區在中國、緬甸、泰國、寮國,大約一百萬餘人
佤族是跨國境而居的民族,國內主要分布於雲南省的滄源佤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及雙江、耿馬、瀾滄、孟連等縣,滄源和西盟兩縣是佤族主要聚居縣。據2000年雲南省人口普查統計,雲南境內的佤族有人口38.3萬多;國外主要分布於緬甸,人口比國內多一些。佤族居住的地區,山嶺重疊,平地極少,故又稱阿佤山。
中國的民族學研究者多數認為,佤族是現今雲南南部的土著居民或最早居民,是古「濮」人的一支。在史書的記載中,漢朝所稱的「閩濮」、 「裸濮」唐朝所稱的「望蠻」、「望苴子」,明清所稱的「哈杜」、「哈喇」、「哈瓦」、「卡佤」等,指的都是佤族。
⑥ 緬甸佤邦是中國人嗎
緬甸佤邦不是中國人,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該特區分為「北佤」和「南佤」兩部分,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
(6)佤邦不是緬甸的嗎為什麼沒有國籍擴展閱讀:
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面積1.3萬平方公里。
南部地區位於東經98°~100°、北緯19°~21°之間,東西距離215公里,南北距離91公里,總部萬宏,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東臨寮國會曬。
大其力開始到泰國的密賽橋順密賽河由東向西,順山樑至勐崗,繼續往東至累東,再由北向南至累三哨,以山為界向東拐又改向西南至累蘭至南班河口岸。繼續向偏北到累帕布。
⑦ 緬甸佤邦是中國人嗎
中國人是非常愛國的,這點離中國越遠越能體會到。幾個政見不和的老師一個話題能吵個幾天幾夜,當地老師天天都一臉懵逼。
到了國外,也聽不得別人說中國不好,拚命維護國家形象,一聽到你們中國人怎麼怎麼樣有種被挖了祖墳的感覺。
也許我們從小受到的就是這樣的教育,有些東西已經滲入骨髓。該我們考慮的不該我們考慮的都瞎操心。
在緬北呆久了,更能以理性的角度考慮問題,體會到別人的不容易。
在我們很多國人的心中,緬北一直有著特殊的位置,我們每個人都學過地理,未定國界跟已定國界清清楚楚,我們心裡總是拒絕承認一些東西,本能地認為那片土地跟我們有關系,我們還有一批同胞生活在那片土地上。
那麼佤邦當地人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我曾經問過當地人,你們感覺你們是緬甸人還是中國人?
他們好像永遠沒有準備好回答這個問題,他們第一回答會說我是佤邦人。
不死心的我會窮追不舍,你認為你是中國人不?
他們也會搖搖頭,怎麼會嘛,跑到中國抓到會給送回來。怎麼會是中國人嘛?!
我想我沒法再提任何要求,也無法指責任何人,畢竟生活中還有網路上我們經常能看到抓到緬甸偷渡人員,遣返回去的消息,有誰會深入了解一下,這些送回去的大多都是緬北的,也許是果敢也許是佤邦、也許是另外一個世世代代跟我們藕斷絲連的地方!他們永遠拿不到中國身份證,即使他們不願意拿緬甸身份證。
⑧ 佤邦人為什麼沒有國籍
佤邦屬於緬甸,是緬甸國籍。
佤族在緬甸撣邦東北部享有高度自治權,緬甸官方將佤族自治區稱為「撣邦第二特區」,但佤族將其自治區稱為「佤邦」,並一直向中央政府申請將其升級為與撣邦同級別的省邦級行政區。
佤邦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南面與泰國接壤,首府為邦康市。佤邦下轄勐冒縣、勐能縣、勐波縣、邦康特區、南鄧特區、佤邦南部地區。佤邦的總人口約60萬人,主體民族是佤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軍事力量由佤邦聯合軍組成,主要經濟為農業及礦業開采。
無國籍人士的形成原因
1、棄嬰:在採用血統國家的無法確定父母的嬰兒若無人領養,視作無國籍。
2、出生:無國籍人在採用血統國家所生的子女,也是無國籍人。
3、婚姻:若一國法律規定,本國人與外國人結婚,即喪失本國國籍。或另一國法律規定,不應同本國人結婚,而取回本國國籍。
4、戰爭:某國政權的滅亡後,又沒有新的政權取代,這段期間會造成無國籍。
5、剝奪:因為政治原因,而被剝奪了本國國籍,即為無國籍人。 有時可能是先前給予他們的國籍被終止後,又沒有新的國籍。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佤邦、網路——無國籍人士
⑨ 佤邦族為什麼不能回中國
佤邦好像在緬甸,而中緬之間是沒有領土爭端的,所以佤邦不能回歸祖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九條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台灣同胞遷入內地定居的,華僑回國定居的,以及外國人、無國籍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定居並被批准加入或者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在辦理常住戶口登記時,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說明只有中國公民或者被批准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才能使用中國的居民身份證,其他人的身份證在中國不能用。
佤邦是佤邦族的簡稱,我國境內也有佤邦族,緬甸的佤邦族和中國的佤邦族從生活習慣到過的節日都是一模一樣的,佤邦也是要過春節的。佤邦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與果敢相連,另外一塊位於緬甸的東南部,與越南相連。
佤邦在明代分屬孟定府、孟璉司、孟根府土司疆域,清代部分地區脫離原土司控制。所以佤邦和果敢都是從中國境內過去的,在歷史原因下,暫時背靠緬甸。而佤邦的面積則大約是兩個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