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緬甸旅行哪些是必去的
『壹』 緬甸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緬甸有以下地方值得一去:
茵萊湖
茵萊湖位於緬甸北部撣邦高原的良水盆地,是緬甸的第二大淡水湖。這里三面環山,湖水清澈,陽光直射湖底,湖中生活著多種魚類。茵萊湖的清晨如同仙境一般,「 獨腳漁夫 」 更是令人難忘,走進水上村莊又是別一番市井。湖中有30多個村莊,這里的茵達人世代生活在湖上,是名副其實的水上人家。
2.蒲甘
蒲甘,位於緬甸中部區域,坐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部分,是緬甸著名的宗教古城,也是東南亞最重要的佛教遺址之一。蒲甘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分為舊蒲甘、新蒲甘和良吁三部分。舊蒲甘是城市中心,也是佛教遺址所在的地域。為了保護遺址,緬甸政府將原生活在老城的居民強制遷往新蒲甘,新蒲甘在老蒲甘外三公里處,是一個以居為點和商業點為主的新城鎮;良吁鎮在老城東北四公里處。三鎮之外便是荒野之地。「手指之處必有浮屠」,這是對蒲甘佛塔之多的形容。無論朝哪個方向隨手一指,總有屬不清佛塔在眼前,而每個佛塔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據說在蒲甘方圓數十公里范圍內,最多時共有寶塔440萬多座。
3.烏本橋
烏本橋(U Bein's Bridge),建於1851年,長達1200米,由1086根實心柚木建造而成,是長長的柚木橋,當初建橋的木材全部來自拆遷的阿瓦王宮。橋頭、橋中和橋尾分別有6 座亭子,這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烏本橋也被緬甸人稱為「愛情橋」,緬甸人戀愛時,會不遠千里來此登橋,祈求永保這6 種和睦互敬的精神。到烏本橋參觀游覽的最佳時間是黃昏時分,這里是觀賞落日的最佳地點。您可以靜靜地坐在湖邊,看遠方的天空由淡淡的粉色逐漸變為深紅,最後一縷夕陽慢慢消失在天際間,感受這里寧靜祥和的氣氛。
4.瑞山都塔
瑞山都塔被稱為瞭望之塔,位於蒲甘平原中心靠南,是欣賞日出日落的好地方。Shwesandaw的意思是「金色神聖的發舍利」,以供奉珍藏在塔內佑庇古王進貢的佛發舍利為塔名。瑞山都的塔基呈瑪雅金字塔形,底座四方,塔身四面有五層台階層層往上,到頂層平台還有兩層八角形的台基,上立覆鍾形的白塔,構成結構清晰的七級浮屠。瑞山都在75年地震掉了塔剎,事後換了一個新的,原先那個供在塔南邊的院子裡面安放著。作為當之無愧的日落之塔,首先是高度,在他冰瑜塔的塔內台階關閉後,它是蒲甘平原上可以登上的最高海拔;其次是位置,主要是大塔環繞在它的四周,往西可以看見大江,往東是體量巨大的達瑪央吉佛塔(Dhammayangyi Temple)和最雅緻的蘇拉瑪尼佛塔(Sulamani Pahto),往北則是他冰瑜塔和阿南達寺,往南明卡巴村周圍的佛寺層層疊疊,東南方向的遠處,達瑪斯迦寺的大金頂在落日下熠熠生輝。
5.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又稱仰光大金塔或雪德宮大金塔,高度為98米,表面貼滿了一層金箔,再加上它位於皇家園林西的聖山之上,所以這座塔也就在仰光市天際線中獨占鰲頭了。它是緬甸最神聖的佛塔,因為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遺物,包括是拘留孫佛(Kakusandha)的杖,正等覺金寂佛(Konagamana)的凈水器,迦葉佛(Kassapa)的袍及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發。--全塔上下通體貼金,加上4座中塔、64座小塔,共用金箔27噸多。在塔頂的金傘上,還掛有1065個金鈴、420個銀鈴,上端以純金箔貼面,頂端鑲有4531顆寶石,其中有一顆72克拉鑽石。
6.阿南達寺
阿南達寺坐落在Old Bagan古城牆的東面,寺名來自於佛陀的聲聞弟子以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它是一座優雅美麗的佛教建築,是蒲甘王朝中期的建築,孟族式樣的建築同時帶有北印度的風格,反映了蒲甘早期寺廟向中期演變的過程。寺內四方位各有立佛一尊,高9.5米,被公認為蒲甘最庄嚴美麗的佛像。其中南北兩尊是原始遺留下來的,而東西兩尊損於火災,後於18世紀重建。南面的大佛最嘆為觀止,當您遠看佛像時,大佛笑的非常慈祥和藹,但是當您走到大佛的腳下再抬頭,法相卻變得庄嚴非常,令人不由自主地跪地膜拜。
『貳』 旅行社去緬甸遊玩主要哪些景點和價格
緬甸的蒲甘就是其中之一,這裡面的佛塔是最著名的。每一座都沉靜地屹立在那裡,讓人不禁有一種感動的情愫。在這里,只需要交上十美元就可以遨遊其中啦,不過裡面有一處博物館也是需要門票的,費用是三美元,感興趣的話不妨進去轉一轉啦。萊湖中可以看見很多具有當地風俗的東西,像當地人的生活方式等等。這里還有水上市場等著您的來臨呢,美麗的風景需要有心人的發現喲。進入萊茵湖是需要交納入湖費用的,只要三美元就可以進去暢游一番啦。緬甸的首都仰光更是一處美不勝收的勝地,這里擁有一個璀璨的明珠,那就是閃耀的大金塔啦。這樣閃耀的地方還需要五美元的門票費用哦。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費用民以食為天,這句古語真的是到了哪裡都很有哲理的哦。來到緬甸旅遊怎麼可以少了吃這個環節呢?在緬甸吃一頓飯大約在一千緬幣,這樣的價位便可以讓您品嘗到比較好的餐食啦,當然這些大都是中餐和緬甸的當地餐食。如果想要在緬甸吃西餐的話費用就會達到兩千緬幣,所以您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自己喜歡的美食喲。羌達的海景美不勝收,就連這里的海鮮都顯得格外的令人垂涎欲滴。三隻螃蟹就可以達到一千五百緬幣,當然還有別的海鮮口味,價位也是比較高的。緬甸的椰子是最甜的了,簡直是好喝極了。一個新鮮的椰子只要三百緬幣就可以啦。舒適的酒店費用喜歡自助游的遊客們一般都會選擇在旅遊景點找到旅館來當作自己的落腳點,這樣的選擇還是很明智的喲。一般來說,在緬甸的旅遊景點中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自己喜歡的旅館。每晚只要三美元就可以擁有自己的單間啦,而且環境還是很不錯的呢,還會為您提供一頓西餐哦,這樣方便的旅館還是很劃算的。總起來說,緬甸自助游的費用大概在兩千元人民幣左右。去緬甸自助旅遊費用——緬甸之旅價格攻略只是為您簡單的介紹,希望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一個合理的預算,祝您旅途愉快!
『叄』 緬甸有那些旅遊景點呢
實皆山
山上森林環繞,佛塔錯落在其中卻依舊讓人覺得寧靜,所以很多僧侶都會到這里來修行,所以也讓這里成為了緬甸重要的佛教參拜聖地。實皆山的山路非常陡峭,拾級而上,一路都可看見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佛塔。
馬哈根達楊僧院
僧院位於阿瑪拉普拉古城區域,靠近烏本橋,是緬甸最為重要的佛學院。緬甸信奉佛教的家庭,每個男人一生必須出家修行一次,也可更多,時間長短從幾周到幾年,甚至終身當和尚的都有。
曼德勒阿馬拉布拉古城
位於曼德勒城北11公里的阿馬拉布拉古城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緬甸著名的「愛情橋」也在此處。 這里有帕托道奇寺、皎多枝寶塔、當敏枝大佛等為數眾多的佛塔寺院。
丁茵水中佛塔
丁茵水中佛塔建立在河中心的小島上,與其它佛塔相比,更顯得別具一格。參觀水中佛塔需要乘渡船,沿徙可以看到丁茵大橋和具有濃郁殖民色彩的丁茵小鎮,這里曾是葡萄牙殖民時期的港口,秀麗的田園風光和綠樹叢中點綴的緬式高腳茅屋別有一番風情。
『肆』 緬甸有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緬甸有以下地方值得一去:
茵萊湖
茵萊湖位於緬甸北部撣邦高原的良水盆地,是緬甸的第二大淡水湖。
這里三面環山,湖水清澈,陽光直射湖底,湖中生活著多種魚類。茵萊湖的清晨如同仙境一般,「 獨腳漁夫 」 更是令人難忘,走進水上村莊又是別一番市井。
湖中有30多個村莊,這里的茵達人世代生活在湖上,是名副其實的水上人家。
2.蒲甘
蒲甘,位於緬甸中部區域,坐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部分,是緬甸著名的宗教古城,也是東南亞最重要的佛教遺址之一。蒲甘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分為舊蒲甘、新蒲甘和良吁三部分。舊蒲甘是城市中心,也是佛教遺址所在的地域。為了保護遺址,緬甸政府將原生活在老城的居民強制遷往新蒲甘,新蒲甘在老蒲甘外三公里處,是一個以居為點和商業點為主的新城鎮;良吁鎮在老城東北四公里處。三鎮之外便是荒野之地。「手指之處必有浮屠」,這是對蒲甘佛塔之多的形容。無論朝哪個方向隨手一指,總有屬不清佛塔在眼前,而每個佛塔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據說在蒲甘方圓數十公里范圍內,最多時共有寶塔440萬多座。
3.烏本橋
烏本橋(U Bein's Bridge),建於1851年,長達1200米,由1086根實心柚木建造而成,是長長的柚木橋,當初建橋的木材全部來自拆遷的阿瓦王宮。橋頭、橋中和橋尾分別有6 座亭子,這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烏本橋也被緬甸人稱為「愛情橋」,緬甸人戀愛時,會不遠千里來此登橋,祈求永保這6 種和睦互敬的精神。到烏本橋參觀游覽的最佳時間是黃昏時分,這里是觀賞落日的最佳地點。您可以靜靜地坐在湖邊,看遠方的天空由淡淡的粉色逐漸變為深紅,最後一縷夕陽慢慢消失在天際間,感受這里寧靜祥和的氣氛。
4.瑞山都塔
瑞山都塔被稱為瞭望之塔,位於蒲甘平原中心靠南,是欣賞日出日落的好地方。Shwesandaw的意思是「金色神聖的發舍利」,以供奉珍藏在塔內佑庇古王進貢的佛發舍利為塔名。瑞山都的塔基呈瑪雅金字塔形,底座四方,塔身四面有五層台階層層往上,到頂層平台還有兩層八角形的台基,上立覆鍾形的白塔,構成結構清晰的七級浮屠。瑞山都在75年地震掉了塔剎,事後換了一個新的,原先那個供在塔南邊的院子裡面安放著。作為當之無愧的日落之塔,首先是高度,在他冰瑜塔的塔內台階關閉後,它是蒲甘平原上可以登上的最高海拔;其次是位置,主要是大塔環繞在它的四周,往西可以看見大江,往東是體量巨大的達瑪央吉佛塔(Dhammayangyi Temple)和最雅緻的蘇拉瑪尼佛塔(Sulamani Pahto),往北則是他冰瑜塔和阿南達寺,往南明卡巴村周圍的佛寺層層疊疊,東南方向的遠處,達瑪斯迦寺的大金頂在落日下熠熠生輝。
5.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又稱仰光大金塔或雪德宮大金塔,高度為98米,表面貼滿了一層金箔,再加上它位於皇家園林西的聖山之上,所以這座塔也就在仰光市天際線中獨占鰲頭了。它是緬甸最神聖的佛塔,因為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遺物,包括是拘留孫佛(Kakusandha)的杖,正等覺金寂佛(Konagamana)的凈水器,迦葉佛(Kassapa)的袍及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發。--全塔上下通體貼金,加上4座中塔、64座小塔,共用金箔27噸多。在塔頂的金傘上,還掛有1065個金鈴、420個銀鈴,上端以純金箔貼面,頂端鑲有4531顆寶石,其中有一顆72克拉鑽石。
6.阿南達寺
阿南達寺坐落在Old Bagan古城牆的東面,寺名來自於佛陀的聲聞弟子以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它是一座優雅美麗的佛教建築,是蒲甘王朝中期的建築,孟族式樣的建築同時帶有北印度的風格,反映了蒲甘早期寺廟向中期演變的過程。寺內四方位各有立佛一尊,高9.5米,被公認為蒲甘最庄嚴美麗的佛像。其中南北兩尊是原始遺留下來的,而東西兩尊損於火災,後於18世紀重建。南面的大佛最嘆為觀止,當您遠看佛像時,大佛笑的非常慈祥和藹,但是當您走到大佛的腳下再抬頭,法相卻變得庄嚴非常,令人不由自主地跪地膜拜。
『伍』 緬甸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瑞光大金塔推薦理由:緬甸最著名的佛教聖地,擁有2500年歷史
2、烏本橋
推薦理由:在湖上泛舟,欣賞最美的烏本日落
3、蒲甘
推薦理由:萬塔之國,手指之處必有浮屠
4、茵萊湖
推薦理由:緬甸湖上的馬爾地夫,名副其實的水上人家
5、馬哈伽納揚僧院
推薦理由:千名僧人有序化緣,目睹千僧用餐畫面
6、瑞山都塔
推薦理由:遊客能夠登頂的最高塔,欣賞日出日落絕佳之地,也是唯一一座登塔樓梯建在塔外的古塔
7、曼德勒山
推薦理由:緬甸佛教聖山,相傳佛祖曾在此弘法
8、阿南達寺
推薦理由:塔內四方位各有立佛一尊,被公認為蒲甘最庄嚴美麗的佛像
9、曼德勒皇宮
推薦理由:一座重建的古代皇宮,王朝重現了貢榜王朝的繁榮昌盛
10、瑞喜宮塔
推薦理由:緬甸最著名的四大佛塔之一,是蒲甘塔群中最大且唯一用石頭建造的佛塔
還有613條相關問答,更多緬甸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陸』 緬甸旅遊有什麼特色
因緬甸境內種族的多元,仰光市的餐飲也呈現包羅萬象的特色,尤其以撣族、緬族、中國和印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當地食物的精髓包括以咖哩烹調的魚、肉和蔬菜以及葫蘆湯,緬甸料理的特色為比較油和咸但較不辛辣。 緬甸粽子:粽子是有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這種粽子香氣撲鼻,令人陶醉。 緬甸的基本食品主要是米飯和咖喱,拌有沙拉的魚醬有許多種形式,米飯、其它菜餚與湯一起食用。米粉和魚湯做成的魚粉湯,椰子、雞肉咖喱加面條做成的椰奶面條都是緬甸人最喜歡的早餐和便餐食品。 緬甸也盛產海鮮,在仰光和其它城市中大部分的緬餐和中餐館中,螃蟹、對蝦、龍蝦和其它貝類都是非常受歡迎的菜餚。 典型的緬餐館供應肉類和蔬菜食品,大部分的緬甸餐館還可以做中國菜和印度菜,其它風味的亞洲菜包括泰國、越南、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風味的菜餚在緬甸也可以品嘗到。西餐主要是在賓館飯店中才有,在仰光有一些餐館提供義大利菜。 緬甸有許多茶葉店,在仰光和曼德勒有幾家快餐中心和快餐吧。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我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萊。如把芒果切成片,拌隊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咸、又辣、又鮮。 緬族人占緬甸人口的大多數,遍居於緬甸全國。遵照佛教習俗,緬人每日只進兩餐,進餐時間約在上午9時與下午5時。由於緬甸是大米之邦,所以緬人素以大米為主食,菜餚很簡單,慣以咖喱為佐料。進餐時,大家圍於矮桌四周,或蹲,或盤腿而坐,桌上放一碗咖喱菜湯,一碟魚蝦醬和幾杯清水,人們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把米飯抓進口中。有時,湯碗里放一把湯匙,以備公用。一般而言,各家用餐都禁酒,但在酒店裡可以飲酒。飯後,人們到水缸邊洗手,然後喝水、吸煙或嚼檳榔。 緬甸飲食文化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攔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一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餚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後撒上鹽、用手撕食。緬甸克倫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吸煙斗。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一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一人一把匙和一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於菜齊後一起上桌用餐。 緬甸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講究菜餚要豐盛,注重菜品要質精量小。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食甜、酸、辣味。 ③主食:以米飯為主,對水餃、蒸餃、餡餅、烤餅、燒麥等也很感興趣。 ④副食:喜歡吃雞、魚、蝦、鴨、雞蛋及各種蔬菜;調味愛用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喱粉等。 ⑤製法:對烤、炸、爆、煎、燒、醬、拌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喜愛中國的川菜。 ⑦菜譜:很欣賞大拼盤、素雞、吉利魚條、姜芽鴨片、煎釀明蝦、炸脆皮雞、棒棒雞、奶油菜花、炸板蝦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愛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飯後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後沖成怪味茶飲用)。 ⑨果品:愛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蘿等水果;乾果喜歡核桃仁等。 因境內種族的多元,仰光市的餐飲也呈現包羅萬象的特色,尤其以撣族、緬族、中國和印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當地食物的精髓包括以咖哩烹調的魚、肉和蔬菜以及葫蘆湯等。緬甸料理的特色為比較油和咸但較不辛辣。 ·爽口香脆炸素菜:把胡蘆瓜切段及豆芽蘸炸漿入油鑊炸,前者炸起來十分爽口;豆芽則以脆口取勝,蘸自家調制的辣醬,酸甜又香口。 ·茶葉沙律:緬甸的沙律沒有沙律醬,而用清香茶葉去提香,拌菜絲、蝦米、緬甸珍珠豆(花生),蠶豆,用來佐酒或茶俱佳。 ·魚粉湯:把魚拆肉,以香茅和姜去調味,除去俗稱的「泥臭味」,再用炒香的馬豆熬湯,米粉盡收魚湯的鮮味之餘,伴菜有入口香而爽的香·蕉樹芯、炸制, 魚湯底濃到化不開。 ·咖喱蟹:主要以咖喱粉調味,拌洋 提香,辣度可隨口味增多減少,肉蟹味濃郁又香口。 ·緬甸大蝦:緬甸運來的大蝦以多膏見稱,烹調以姜油、蒜及咖喱粉,芫荽味很香,身長而肉嫩,入口如吃龍蝦肉。 到緬甸旅遊,最值得看的有5大特色 1\東西方文明的並存:在人文景觀方面,緬甸保存著許多東方社會的傳統,但由於曾經長期被西方殖民者統治,又有許多西方的特色.在那裡,你可以看到許多亞洲特有的東西---男人和女人的穿著長裙,走在金色的寶塔旁邊.但離此不遠的地方,卻又聳立著已被損壞的殖民地建築物. 2\佛教建築與佛教文化 3\熱帶風光 4\自然風光' 旅遊景點: 1\仰光的大金塔,素麵佛塔.皇家湖.翁山公園.百年火車站.茵雅湖. 2,曼德勒,爬曼德勒山. 3\蒲甘,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它曾是一個古代王國的中心.被損壞了的3000座廟宇分散在圍繞該城的田園里,而它的影響是跨越時代的. 路線:有民用航空可以直達緬甸首都仰光的明哥拉郭機場. 公路交通也十分發達,有滇緬公路與中國雲南相通,緬甸有幾萬公里的公路,但大部分都沒有鋪設柏油路面. 在緬甸國內有鐵路與公路客運.仰光與曼德勒之間有計程車.曼德勒到蒲甘可坐船游覽,沿伊洛瓦底江欣賞兩岸風光. 緬甸緬族人飲食習慣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攔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一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餚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後撒上鹽、用手撕食。緬甸克倫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吸煙斗。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一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一人一把匙和一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於菜齊後一起上桌用餐。 緬甸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講究菜餚要豐盛,注重菜品要質精量小。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食甜、酸、辣味。 ③主食以米飯為主,對水餃、蒸餃、餡餅、烤餅、燒麥等也很感興趣。 ④副食喜歡吃雞、魚、蝦、鴨、雞蛋及各種蔬菜;調味愛用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喱粉等。 ⑤製法對烤、炸、爆、煎、燒、醬、拌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喜愛中國的川菜。 ⑦菜譜很欣賞大拼盤、素雞、吉利魚條、姜芽鴨片、煎釀明蝦、炸脆皮雞、棒棒雞、奶油菜花、炸板蝦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愛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飯後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後沖成怪味茶飲用)。 ⑨果品愛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蘿等水果;乾果喜歡核桃仁等。 緬甸民俗風情 緬甸是佛教國家,全國人口中有89.4%為佛教徒,全國各地處處是佛塔,有(金之都)美譽,尤以仰光之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舉世聞名,入佛寺須脫鞋、襪,女性入佛亦不得穿絲襪,同時不宜穿短褲。 由於篤信佛教,緬甸人性情各,心地善良,也很好客,上朋友家作客,通常會備小禮物饋贈. 有趣的是,緬甸人有名無姓,男士名字前冠以U(念烏),女前冠以DAW(念道)。 緬甸人重視教育,緬文及英文普遍使用,如必須找華文翻譯員,亦不難找。 緬甸夜間無娛樂,旅客在晚餐之後,就無處可去。團體在仰光旅遊可請旅行社安排傳統歌舞。一些較新的旅館有卡拉OK及酒廊等設施。 緬甸之服飾極有特色,無論男女老少下身都著棉布"沙龍",男生打結於前,女生則打結於腰側。在一般場合,男生上身穿長袖襯衫,下身穿沙龍,遇正式場合則外加一件長袖短外套,外套上縫有中國布約,腳穿塑膠拖鞋。緬甸有許多政府官員為軍人,接見外賓會穿軍服。女生則上身穿縫制的貼身衣服,遇正式場合外加顏色鮮艷亮麗的圍巾,同樣是足穿拖鞋,惟已有一些年輕時髦小姐穿高跟鞋。 緬甸之平均為攝氏32度,在最炎熱的季節,中部乾燥地區溫度相當高。男性穿襯衫即可,若遇正式場合宜系領帶或穿西服。女性則建議穿棉質洋裝。5月中旬至10月中旬為雨季,宜帶雨傘。10月下旬至2月中旬則為較涼的季節,可攜一件上套備用,冬季至曼德勒及北部的SHAN州,則須攜帶冬裝。
『柒』 緬甸有哪些好玩值得一去的地方
仰光(Yangon)
仰光地處富饒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河下游.距出海口34公里.是緬甸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人口500多萬.仰光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綠樹成蔭、鮮花常開.有「花園城市」之稱。仰光古稱「大光」.十八世紀中是仰光河畔的一個漁村。1755年改名為「仰光」(緬文意為「戰爭終止」)。 仰光港為深水港.可進出萬噸輪.是緬甸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仰光也是全國的航空樞紐.北郊建有敏加拉洞國際機場。
仰光市內主要景點有:
大金塔(Shwe Dagon Pagoda):是仰光最具代表性的景點,踏高110米,坐落於市內一座小山上,表面塗有72噸的黃金,塔頂由近3000克拉的寶石鑲嵌而成。整個建築群非常雄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奪目而耀眼。傳說是保存有佛祖八根頭發的商人兩兄弟建成,已有2500年的歷史。
大金塔緬語名「瑞德宮」塔.聳立於仰光市中心丁固德拉山崗上.是仰光市的地標。大金塔始建於公元前588年.相傳塔下藏有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佛發.是著名佛教建築和人類文化遺產。在緬甸百姓心中有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每逢月圓曰或佛教節日.大金塔都有盛大的佛事活動.香客信徒雲集。大金塔主塔高368英尺(110多米).佔地14英畝.從底至頂按壇台、雲鑼座、緣缽鍾座、飛檐座、蓮座、蕉包的次序層層砌高。頂部由寶傘、風標和鑽球組成。鑲嵌著無數的寶石翡翠.最頂端鑲有重76克拉的鑽石。4座中塔和64座小塔呈眾星捧月狀環繞在主塔四周。風格各異,錯落有致.整體合一,每座小塔的壁龕內均供奉著大小不一的佛像。主塔和小塔上貼滿金箔.僅主塔貼金就重達7噸多。大金塔上下四周懸掛1萬多枚金銀風鈴,風吹鈴動,聲傳四方,悅耳動聽。大金塔東、南、西、北四方建有四道正門,每門入口處均有造型獨特的緬式獅身人面獸守護。南門建有電梯.供國賓及外國遊客登塔使用。塔東北角有一棵菩提古樹.相傳是從釋迦牟尼金剛寶座的聖樹苗中移植而來。東北角和西北角有兩座古鍾.一座約16噸。系1778年緬王捐鑄。另一座約40噸。系1841年緬王捐鑄。塔南側為大金塔博物館。陳列著信徒捐贈的佛像、金銀器皿和其它物品。
。」
『捌』 緬甸有什麼好玩旅遊景點
到茶室和當地人聊天:要感受緬甸最地道的日常生活,就不要錯過光顧一家當地茶室,點一杯緬甸式的奶茶和一些小點心,就能消磨一點炎熱的午後時間。
感受老建築的新魅力:雖然已失去了首都的光環,但仰光依舊是緬甸最發達及飲食文化最多元的城市,無論是你的第一站或最後一站都應該預留一點時間給她。
『玖』 緬甸旅遊購物攻略去緬甸旅遊買什麼好
緬甸購物攻略
緬甸的商業水平並不如周邊東南亞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地發達。來到緬甸的商業街區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20年前的中國,老舊的百貨大廈,喧鬧的農貿市場,繁忙的露天市集,一切的景象讓人感覺陌生又熟悉。雖然近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高級商場、精品商店、超級市場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緬甸的土地上,然而遊客們還是喜歡到傳統市場選購最具特色的旅遊紀念品。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緬甸必去的購物勝地。
昂山市場是仰光市內最大的旅遊工藝品市場,以緬甸「獨立之父」昂山將軍的名字命名,已有70多年歷史。市場分為服裝、手工藝品、寶玉石區、海鮮果菜、家電等八大區域,有攤位近2000餘個。每天數萬遊客和本地人來此逛街購物,在仰光乃至整個緬甸頗有名氣,特別是外國遊客的購物天堂。
玉石市場,是曼德勒最有名的玉石交易場所。由於緬甸北部是翡翠產地,而曼德勒又是玉石集散地,很多中國的珠寶商都會不遠萬里前來采購。這個市場規模很大,可以說是一個玉石批發市場,不過接受零售,攤鋪數量眾多,選擇品種也非常廣泛。由於這個市場相當有名氣,因此也成為曼德勒旅遊的一個觀光景點之一。
良依市場是曼德勒最大的交易市場,大量緬甸製造的商品(包括手工藝品)塞滿了這兩幢現代大樓房,還擺置到周圍的人行道上。日用百貨居多,可以買到緬甸特色的布料。還有佛教用品和紀念品,有許多當地人來此采購鮮花、水果、衣服等,非常熱鬧。
良烏市場是蒲甘當地的農貿市場,有出售各種蔬菜、水果、生鮮、干貨以及日用品的攤位和少量的服飾和紀念品攤位。清晨來這里逛一逛,感受當地風土人情並與攤販討價還價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拾』 去緬甸旅遊,有什麼特色景點
仰光大金塔 景點介紹 亮點 1. 仰光的標志性建築,塔身被金箔包裹,頂端鑲嵌著大量寶石及一顆巨鑽,氣勢恢宏。 2. 這里也是緬甸佛教信仰的中心,很多人在此禮佛祈願,十分虔誠。 地址:Ar Zar Ni Street, Yangon 類 型:地標歷史建築寺廟古跡 遊玩時間: 建議3小時, 開放時間:4:00-22:00,21:45 停止入場;每年有兩天全天開放,分別為緬甸農歷Tabaung月(三月左右)的滿月日前一天、緬甸農歷Wakhaung月(六月左右,佛教大齋期的開始)的滿月日前一天。門票信息:門市價:8美元 2.卡拉威宮 景點介紹 卡拉威宮位於景色秀麗的皇家湖上,是皇家湖上的一艘遊船。曾經是古代緬甸皇帝御用的水上餐廳,造型為兩只傳說中的神鳥背馱一座寶塔,浮游在皇家湖上,象徵吉祥、安樂。 白天陽光下金碧輝煌,夜間燈光璀璨,船影、光影倒映湖中,色彩斑斕。每天晚上7:00起,卡拉威宮會舉行隆重的緬甸歌舞表演,同時提供豐盛的自助餐。 地址:Floating in Kandawgyi (Royal) Lake, Yangon (Rangoon) 類 型:表演 遊玩時間: 建議2小時 開放時間:19:00-22:00有歌舞表演,以自助餐的形式開放。門票信息:門市價:0.5美元白天300基亞,18:00之後10美元或12000基亞,包括自助餐和演出。 3.茵萊湖 景點介紹 茵萊湖為緬甸第二大湖,擁有安靜而自由的浪漫,是緬甸著名的游覽避暑勝地。這里是一個美麗的水上世界,到處是漂浮著的水上花園和吊腳樓式的村莊及寺廟。 茵萊湖位於緬甸北部撣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湖面海拔970多米,南北長14.5公里,東西寬6.44公里,三面環山,來自東、北、西三面的溪流注入湖中,向南匯入薩爾溫江。湖水清澈,陽光直射湖底。湖中生活著20多種魚,有豐富的水產資源。湖邊拔地而起的叢山將天地連為一體。 地址:緬甸北部撣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 類 型:遊船湖泊 遊玩時間: 建議1-2小時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門市價:5美元進入娘水鎮主幹道時必須向緬甸政府的MTT繳納「過路費」,5美元/人。憑票可以游覽茵萊湖的佛塔及博物館,請保存好票根以備參觀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