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老街屬於哪個特區
① 緬甸果敢老街的介紹
緬甸最不尋常的菜餚之一就是意為「溫豆腐」。與緬甸北部的撣族有關的這道小吃,卻並不是真的用豆腐做的,而是用鷹嘴豆粉做成的濃稠的粥。這種黏黏的黃色的粥通常伴米粉和腌制的雞肉或豬肉。粥上會淋一點辣椒油,配有腌菜和肉湯。這是一種雖然奇怪但是非常吸引眼球的組合,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熱愛香噴噴的味道的吃貨,你一定會越來越喜歡它。
② 緬甸有哪些城市果敢老街是緬甸的什麼地區
大城市有,仰光、瓦城、內比都,果敢是緬甸第一特區,老街是特區的首府
③ 緬甸的四大特區是
原緬共內訌支解後分為四個獨立的個體,分別為:果敢第一特區(現緬甸果敢自治區)、佤邦第二特區、克欽新民主獨立軍第三特區(現緬統區)和小孟拉第四特區。(註:克欽新民主獨立軍屬參加緬共的丁英部的克欽人。
④ 老街是越南還是緬甸的
越南和緬甸都有「老街」
1、越南老街
是西北部邊境城市,老街省首府。在紅河與南溪河匯流處,隔南溪河與中國雲南省河口相望。
2、緬甸老街
原名「麻粟壩」,是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的城市,位於緬甸東北部,毗鄰中國雲南省,與鎮康縣、滄源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龍陵縣、潞西市相鄰,在國內西鄰木邦,南鄰佤邦。
⑤ 緬甸果敢老街是哪個國家的
緬甸聯邦共和國。
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果敢)的首府,建於1839年,與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龍陵縣,芒市相鄰。是果敢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老街市,原名「麻粟壩」,傣語意為「最野蠻的地方」,曾是金三角上赫赫有名的毒品產地。人口約10萬,本地果敢族佔8萬多,大部分是中國人。
流通人民幣,使用中國通訊,與雲南省鎮康縣新縣城南傘鎮僅相距8公里。該地人治重於法治,經濟落後,毒品不合法,但黃賭是合法的。2009年8月8日,該地發生戰事,大量邊民湧入中國境內。
緬甸老街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人口15萬。居民中果敢族佔90%,其餘則有撣族、崩龍族、苗族、佤族、僳僳族、白族等中國和緬甸共同的民族。通行果敢語(漢語西南官話),使用中文。首府老街市。
⑥ 老街屬於緬甸哪個位置
老街(Laokai),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果敢)的首府,
建於1839年,與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 ,滄源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龍陵縣,潞西市相鄰。
是果敢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009年8月24日被緬甸政府軍攻佔。
⑦ 緬甸老街位於什麼位置
緬甸老街一般指老街市(緬甸撣邦第一特區首府)
緬甸老街是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第一特區)的首府,是果敢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建於1839年,與我國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 ,滄源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龍陵縣,潞西市相鄰。
緬甸老街地理位置:(上圖紅點處)
東經:98°25'36.51",北緯:23°27'20.23"。
⑧ 緬甸果敢老街屬於哪裡,為什麼會說中文呢
果敢(Kokang),全稱「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首府老街市,位於緬甸與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北面和東面緊鄰中國雲南省。北面是中國雲南省龍陵縣、芒市,東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市管轄下的鎮康縣、耿馬縣、滄源縣接壤,南面以南定河為界限與佤邦的南鄧特區相對,西臨薩爾溫江與木姐市管轄下的勐古鎮、大勐宜和貴概鎮相峙,西南方向交界的是滾弄鎮,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國境線約250公里。
2005年相關數據顯示,果敢當地總人口約25萬人,其中90%人口為果敢族。據2016年相關信息顯示,果敢自治區下設1縣、2區、2鎮和28個鄉、社區。
果敢地區原為中國領土,隸屬中國雲南省。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定邊界,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 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強迫中國與其簽訂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地區劃入英屬緬甸。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政府邊界條約》 [1] 簽訂,其中並未提到果敢,代表新中國放棄收復果敢的權利。果敢歸緬甸撣邦管轄。2011年3月25日,果敢地區正式更名為 「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
⑨ 這是一個沒有土地的地方,俗稱緬甸境內的國中之國,也是撣邦第一特區果敢首府.老街市。你來過嗎
老街市 (緬甸撣邦第一特區首府) 老街(Laukkaing是老街緬語的英文音譯),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果敢)的首府,建於1839年,與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 ,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龍陵縣,潞西市相鄰。是果敢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9年8月24日被緬甸政府軍攻佔。
⑩ 緬甸幾個特區
3個特區。
1、緬甸克欽邦第一特區(英文簡稱――NDAK)
位於緬甸東北部,控制著恩梅開江以東大部份地區,與中國雲南省貢山、福貢、六庫、騰沖、盈江接壤。境內多為高山地形,靠近恩梅開江有部分平原、壩子,木材、礦產等資源豐富,一年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政府所在地板瓦,有大田壩,2007年4月28日由中國雲南省騰沖縣至緬甸克欽省府密支那的二級柏油公路在此舉行通車典禮。
2、緬甸迪洛瓦經濟特區
2012年年底日本和緬甸簽署協議聯合開發迪洛瓦經濟特區。特區宣稱規劃佔地面積為2400公頃,包括深水港以及工業園區建設,計劃吸引汽車、機械、電子零部件等企業入駐,日本政府在未來幾年內預計將為迪洛瓦經濟特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高達126億美元。
2013年5月,日本首相訪緬,兩國再次就迪洛瓦經濟特區的建設規劃進行商談,預計特區於2015年建成投用。
3、緬甸克欽邦第二特區
緬甸克欽邦第二特區為原克欽獨立組織和克欽獨立軍的駐地,轄區位於克欽邦東北部,與中國雲南省及印度的阿薩姆邦接壤,控制區面積約287平方公里,下設12個縣,人口約20萬人。
(10)緬甸老街屬於哪個特區擴展閱讀:
內比都是緬甸首都,人口約115.8萬。內比都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周圍都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命名為「內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