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種族有哪些

緬甸種族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22 16:26:43

1. 緬甸人是什麼人種

緬甸是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因為緯度的原因,大多數緬甸人跟中國人差不多是黃色人種,但是也有一部分靠近赤道生活的人是棕色人種。

2. 緬甸總共有多少個民族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

3. 緬甸人種和印度東北人種是同一人種嗎

緬甸人種有很多
不過,大多數人應該是蒙古人種
印度東北部地區的原住民,也是蒙古人種

4. 緬甸有哪幾種民族

緬甸人口有約5390萬(2015年),68%為緬族。 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緬甸官方不承認華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為法定少數民族。

緬族是緬甸的第一大民族,人口約3400萬(2004年估數),占緬甸總人口的65%。緬族在全緬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區是緬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即人們所稱的「緬甸本部」。

緬族在緬甸7個省的人口比重占絕對優勢,在極少數民族邦中也有廣泛分布。緬族是緬甸的主體民族,在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各個領域都起著主導作用。緬族人屬蒙古人種東南亞分支,個頭不高,膚色呈棕色,講緬語。緬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是一種孤立語,語序和虛詞的地位非常重要。

(4)緬甸種族有哪些擴展閱讀:

緬族有9個分支,即緬(巴瑪Bamar)、土瓦(Dawe)、丹老(Beit)、約(Yaw)、耶本(Yabein)、克都(Ka)、格南(Ganan)、薩隆(Hsalon)和蓬(Phon)。

緬族在緬甸的歷史上,先後三次統一了緬甸,對於推動緬甸歷史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緬族在緬甸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遠比其他民族發達,對其他民族有著很大的影響。緬族主要從事農業耕種,種植水稻技術較為先進,此外,還種植棉花、花生、豆類、芝麻等作物。

緬語有7種方言,各方言間差別不大,可以互相通話。緬語通行緬甸全國,是緬甸的國語。緬文是一種拼音文字,創立於公元11世紀末、12世紀初,由輔音字母與母音符號相拼而成。

5. 亞洲中南半島緬甸民族又稱阿拉幹人

緬甸有很多民族的,阿拉幹人只是緬甸的一個民族而已

阿拉幹人
Arakanese
亦稱若開人。
緬甸原住民種族之一,居住於緬甸西南阿拉干沿海地區,信仰緬甸支派的佛教,有他們自己的方言和風俗。居住於沿海的阿拉幹人,與居住在緬甸中部的本族,為阿拉干山脈所分隔。他們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2666年,經過世代一脈相傳的227位君主,並自誇他們的國土曾一度跨越緬甸北疆,到達中國及孟加拉境內。雖則史書無法證實他們的說法,但阿拉幹人最神聖的佛祖釋迦牟尼像(現在安置於曼德勒〔Mandalay〕),據說是在蒲甘王國(Pagan kingdom,1044∼1287)開國之前1000多年造立的。一個獨立的阿拉干王國,很可能早在西元4世紀已經建立了。蒙古人、勃固人(Pegu)和葡萄牙人曾先後侵佔阿拉干,緬甸征服阿拉干時,將釋迦牟尼像遷至曼德勒,並於1785年吞並阿拉干成為緬甸王國的一部分。1826年緬甸與英國簽訂《顏達博條約》(Treaty of Yandabo),又將阿拉干割讓給英國。1948年阿拉干與緬甸其他地區,均自英國獲得獨立。

6. 緬甸國家並不大,為何會有135個民族呢

因為他們是分裂出來的,以前只有8個民族。

八個主要國家之間的對抗還不夠,為了鞏固統治,英國繼續分裂緬甸的族裔力量,因此每個族裔劃分了一個新國家。獨立後,緬甸人繼續實施分化政策,以削弱其他七個主要民族的力量。例如,欽分支最復雜,有多達53個種族,其他幾個分支也相繼出現。這樣,緬甸最終共有135個種族,這樣做的好處是,七個主要分支機構不能威脅緬甸的統治地位。盡管一個民族的實力很弱,但只要遇到政府的圍困,這些民族就會根據各自的分支團結起來,並有能力對抗政府軍。

7. 緬甸克倫族和中國漢族有沒有親緣關系,是不是漢族分支

克倫族,亦作甲良族,是一個居住在緬甸東部及泰國西部的民族,在安達曼群島也有少量克倫族移民,是著名的象夫民族,總人口約600萬人,其中40萬在泰國境內,其餘在緬甸克倫邦、克耶邦和撣邦。克倫族使用的語言叫作克倫語,屬於藏緬語族克倫語支,通行於克倫族人聚居的緬甸東部及泰國西部。兩邊的克倫語略有不同,但不構成溝通障礙[1]。
克倫族占緬甸人口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2],在緬甸是僅次於緬族和撣族的第三大種族[3]。緬甸官方承認的135個民族中有23個屬於克倫族:
克倫族群的11個民族都屬於克倫族,人數較多的有斯高克倫族和波克倫族;
克耶族群的9個民族都屬於克倫族,如克耶族(紅克倫族,克倫尼族);
撣族群的33個民族有3個屬於克倫族,如巴奧族(黑克倫族)。緬甸與湄宏順的長頸族也是克倫人。
克倫族跟漢族應該沒什麼關系,我覺得你問的應該是果敢族
果敢族是緬甸東北邊境的世居民族,具有緬甸官方少數民族的地位。在緬甸,他們被指為從中國雲南省而來,居住在果敢縣的中國漢人[1];而在中國,有人指他們是明朝在緬甸的遺民。在緬甸,這些果敢族人還成立了果敢邦(即今日的撣邦第一特區),是緬甸境內唯一由漢族為主體成立的地區組織。[2][3][4]
果敢邦是由一個楊姓的土司家族所成立,他們聲稱是明朝永曆帝的遺民,在17世紀明亡時遷移至雲南省,然後再移居到中緬邊境的狹小土地上。雖然大英帝國在1885年並吞了上緬甸,使果敢族的主權轉移到英國,楊氏家族依然得以維持在區內的權力。緬甸獨立後,上、下緬甸統一,使果敢族失去權力,而原來的統治家族亦因此而流亡海外。近年來,果敢漢人一直受到緬甸政府的壓迫,不時發生緬甸軍隊攻擊果敢族的事件。

8. 緬甸人血統差距多少

長相大多相似因為都是亞洲人,黃種人。歐洲稱之為「蒙古人種」。但是硬要說長相上的區別那隻能說,就中國內部的漢族人,你看上去有些人長相的差異還是天差地別,但是不影響什麼因為都是黃種人,並且緬甸的「果敢人」就是被清政府割讓出去的,他們是緬甸華人。
大多數中國人及周邊一些國家的人群屬於現代所謂的」蒙古人種「這一西方的政治詞彙人種,可以分為五個亞種:現代蒙古族的種族類型屬於蒙古。

人種中的北亞亞種,又稱作西伯利亞亞種或大陸蒙古亞種,是蒙古人種中比較典型的代表,主要分布於中央亞細亞和西伯利亞等亞洲大陸的腹地。他們體質特徵具有鮮明的特色:面部既高且寬,因此臉部顯得很大,並且非常扁平;顱型多半比較低、寬,由很大的垂直顱面指數所反映出的低顱高面性質是該小人種的一個突出特徵;鼻根一般比較低矮,鼻型略寬;眼眶比較高,內眥皺褶(蒙古眼)和上眼瞼皺褶(單眼皮)等蒙古人種性狀十分典型。
其他的區域性蒙古人種類型包括:東亞亞種,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和朝鮮等東亞地區;東南亞亞種,主要分布於東南亞一帶的印支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等地;東北亞亞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大陸的東北角和美洲北部的阿拉斯加、格陵蘭島等極地附近地區,以因紐特人、阿留申人為其主要代表;美洲亞種,即印第安人的各個類型群,該人種廣泛分布於南、北美洲大陸。這些人群在體質特徵上雖然有一定差異,但都屬於蒙古人種的范疇。我國居民的主要種族成分是蒙古人種中的東亞、北亞(典型的蒙古人種蒙古族)和東南亞亞種。
根據蒙古利亞人種的不同特點,又可分為亞洲蒙古人種和美洲蒙古人種(紅種 ),亞洲蒙古人種又可分為北方蒙古人種,南方蒙古人種。有的學者把介於兩者之 間漢,藏,朝鮮等民族稱為遠東蒙古人種或稱東亞蒙古人種,漢族屬於華北人種類型,日本人更多具有南方 蒙古人種的特點,把它歸入遠東蒙古人種過於勉強。學者們還把蒙古人種和北歐白 人的混血種叫烏拉爾人種或北極白海人種;把中亞的黃白混血人種叫南西伯利亞人 種或中亞人種或突厥人種。對於南方的蒙古利亞人種,還可大致分為南亞蒙古人種和馬來蒙古人種,但兩者區分不大。在廣闊的太平洋上,生活著蒙古人種和赤道人 種的混血種,學術界一般把他們稱為玻利尼西亞人種。愛斯基摩人被稱為北極蒙古 人種,介於亞美蒙古人種之間,但更接近亞洲蒙古人種。北美的印第安人也比較接 近亞洲蒙古人種。有個別不太權威的雜志甚至聲稱墨西哥一帶的印第安人具有遠東「蒙古人種「的特點。

9. 緬甸孟族是蒙古人種嗎

孟族是緬甸的古老民族,屬於蒙古人種,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孟語支,人口100萬人,主要聚居地為南部孟邦。在眾多民族中,孟族被緬化得最徹底。在緬甸三角洲地區,孟族混血男女最多。孟族的許多傳統文化節會被緬甸其他許多民族吸收,成為各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會。孟族的傳統節日與緬族基本相同。具有孟族民族色彩的傳統節日是「布瓮節」和「放火船節」。毫無疑問,孟族文化對緬族文化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影響十分深遠。

緬甸的幾個主體民族在文化上有著共同的特點,也有著自己特色的文化。在服飾上這幾個民族有著一些相同的特色,如這幾個民族的女士都穿「紗籠」,男士都扎包頭。但是在裝飾上的不同就顯示出了民族特色。在表演舞蹈時,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的叫「籠基」,女式的叫「特敏」。雖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較為鮮艷。男女上衣均為右衽,也有對襟的。男人的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衫,用一條或粉紅或黃或白的薄紗或絲綢帕包在頭上,作為出席盛會的禮帽。女人的上衣多為斜襟長袖衫,衣袖長而窄,顏色多為乳白色或粉紅色。舞蹈表演時,舞者多光腳而舞,為了適應熱帶氣候,服裝多用薄紗製成。婦女一般都留長發,卷發髻,並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

男女「紗籠」的穿法不一樣,男式的「籠基」是在腰際結一個花球,女式的「特敏」是左右裙端扭成帶狀,互相結住。在平時的生活中,緬甸人都喜歡肩挎一個很有民族特色的顏色鮮艷的長帶包。出席正式場合時的服裝都很講究。男士要穿無領的對襟長袖外衣,內穿襯衣,並且頭上戴著用一條素色的薄紗或絲巾裹紮好的「崗包」,穿拖鞋,女士在正式場合穿顏色鮮艷的服飾,梳各式高而光亮的發髻,並戴鮮花。

除上述民族外,緬甸還有崩龍、佤、那加等幾十個少數民族,這些民族風俗各異,文化豐富,形成了緬甸多民族多文化的格局。由於緬甸特殊的民族風貌和地理位置,它所呈現的舞蹈具有多種文化融合的特徵,各民族的舞蹈又因不同的地域而有所差異。主要聚居在伊洛瓦底江中游及三角洲地區的緬族,因為受主體宗教洗禮又經過多次動盪,是緬甸文化的集中之地,所以緬族舞蹈傳承了傳統且形式多樣。聚居在西部山地欽山山脈的欽族,由於受歷代遷徙和高山地區地理環境的影響,人們聚居生活,因此舞蹈多表現人們的生活常態和征戰情節。

舞蹈文化具有特殊性,因此在特定的自然環境與歷史條件下,當地的居民創造並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舞蹈文化與風格。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4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