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本橋位於緬甸哪裡
Ⅰ 緬甸有什麼好玩旅遊景點
到茶室和當地人聊天:要感受緬甸最地道的日常生活,就不要錯過光顧一家當地茶室,點一杯緬甸式的奶茶和一些小點心,就能消磨一點炎熱的午後時間。
感受老建築的新魅力:雖然已失去了首都的光環,但仰光依舊是緬甸最發達及飲食文化最多元的城市,無論是你的第一站或最後一站都應該預留一點時間給她。
Ⅱ 情侶們的愛情聖地,世界上最長柚木橋在哪裡呢
在千塔之國緬甸有著一座古城曼德勒,它十分神秘,來到緬甸的遊客都會來一睹它的風光。曼德勒最值得一去的地方就是烏本橋了。烏本橋是曼德勒標志性的建築,它被人們稱為“愛情橋”,每年光是來這里拍照的遊客就數不勝數,這里滿足了人們對美的一切幻想。尤其是在日落時分,夕陽余暉下的烏本橋,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一般,讓人陶醉。
走在烏本橋上,時常還會看到穿著民族服飾的少女和身穿袈裟的僧人,彷彿行走在古老的傳說之中,金色的夕陽映照在烏本橋上,烏本橋下的東塔曼湖波光粼粼地閃著微光,不管是日出還是日落,每時每刻這里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觀賞完日落,乘坐一艘七彩小船兒,緩緩悠悠地穿過烏本橋,靜靜地感受古老的柚木橋的蒼老古樸,享受大自然色彩光影的魅力。不同的地方的日升月落都是不一樣的,需要大家停下來觀賞,這個時候便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烏本橋的日落就是這樣,讓人著迷,讓人嚮往。
Ⅲ 緬甸有哪些文藝聖地值得打卡
文藝聖地緬甸有哪些文藝聖地呢?下面這些文藝聖地不管是情侶之間還是好友和家人之間,都是特別的合適。那麼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緬甸有哪些文藝聖地吧。快來了解一下吧。
文藝聖地
在曼德勒烏本橋前賞最美日落
有去過曼德勒的人,大多都願意用最大的激情去表達和演繹烏本橋。
這座建於1851年的木橋,式樣簡單朴實,1200米長的大橋,用了1086根巨大的實心柚木,來回走一趟至少也要花上半小時。
烏本橋還有著極美的落日,黃昏時分,眼前是那麼靜謐而夢幻的畫面,在暗紅的色彩中暈染。
交通 :游覽烏本橋,可包車一日,順路游覽阿瑪拉普拉、實皆、因瓦,費用大約30000基亞;在烏本橋還可以租船看日落,10000 基亞/4 人
門票 :烏本橋門票包含於曼德勒通票內,通票10美金一張,有效期5日
開放時間 :全天
在茵萊湖畔觀單腳劃船的漁夫
這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劃船方式已經成為茵萊湖的一道亮麗風景,迎著晚霞,映著碧波,漁夫們依靠捕魚生活,也以捕魚為樂。
在這里你才更容易發現,隱藏在貧窮與落後背後的善良、微笑、知足與與質朴。
交通 :娘水鎮有通往湖水區的水道,建議包船進行一日游游覽,也可以乘皮卡或摩托車前往湖邊碼頭租船游覽
門票 :茵萊湖無需門票,國外遊客入境茵萊湖區域需購買10美元一張的旅遊通票
開放時間 :全天
Ⅳ 緬甸有哪些好玩的
1、仰光大金塔
仰光是緬甸的舊都,也是第一大城市,擁有眾多的佛塔,其中最著名的是大金塔。大金塔是整個緬甸最神聖的佛塔,是緬甸國家的象徵,裡面珍藏著佛塔的頭發。大金塔高112米,由磚砌成,表面鋪有一層金。
2、蒲甘
蒲甘位於緬甸中部,是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蒲甘的首都。蒲甘最著名的就是佛塔,據統計,從公元11世紀到13世紀,蒲甘的佛塔多達萬余座,因此蒲甘被稱作「萬塔之城」。
3、茵萊湖
茵萊湖是緬甸最大最美的湖泊,位於緬甸東部的高原上。茵萊湖周圍散落著200多個村子,你可以看到獨特的房屋建築。有一個叫「茵達族」的民族居住在萊茵湖上,他們能用腳劃船的同時用手撒網。
4、翡翠佛塔
這座名叫Werawsana的翡翠佛塔始建於2012年,花了3年時間才完工。它全部由翡翠打造,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由昂貴玉石建造的佛塔。佛塔高約25米,看起來雄偉壯觀。
5、曼德勒山
曼德勒山位於曼德勒市區以北,舊時被稱為羅剎女山,是緬甸著名的佛教聖地。這也是曼德勒最高的山丘,海拔231.6米,站在山頂可以俯瞰整個曼德勒城,更是觀看日出和日落的絕佳地點。
Ⅳ 緬甸的第二大城市,真的和我們想像中一樣奢華嗎
關於緬甸的旅行,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仰光,再或者是蒲甘。但其實不少人都會把中轉站曼德勒這座城市遺忘。雖然貴為緬甸的第二大城市,但看起來並沒有想像中的奢華,不過好在這里的人可以過著比中國四五線還安逸的生活,看起來並不算太糟糕。
tips:曼德勒怎麼去:如果是國內出發的話,從昆明有直飛這里的航班,其他城市都可以中轉昆明前往曼德勒的航班。一般來說淡季的話,往返僅需要1200元左右,性價比超高。曼德勒值得去的景點:烏本橋,曼德勒古城,曼德勒山,馬哈木尼佛塔,山達穆尼寺廟,馬哈根達楊僧院等都非常值得一去。
Ⅵ 緬甸有哪些遊玩景點
緬甸景點有:1、仰光大金塔,2、蘇雷塔,3、仰光中國城。
Ⅶ 什麼是烏本
go top 返回詞典 烏本橋 網路內容來自於: 烏本橋(U Bein Bridge),在緬甸的Amarapura(阿馬拉布拉)古城境內,橫跨東塔曼湖(Taungthaman),長達12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橋墩、橋梁、鋪橋的木板都是用珍貴的柚木。 簡介 烏本橋 烏本橋(U Bein Bridge),在緬甸的Amarapura(阿馬拉布拉)古城境內,橫跨東塔曼湖(Taungthaman),長達12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橋墩、橋梁、鋪橋的木板都是用珍貴的柚木。 修建於貢榜王朝的敏東王時期。烏本橋一帶本是低窪之地,雨季湖水上漲,湖濱成為澤國。為解決當地交通困難,敏東王修建了這座木橋,同時為了使橋梁不至腐朽,便用了珍貴的柚木來建設整座橋梁,從而具有了百年不朽的品質。 風雨的沖刷洗滌,日光的投射照耀,木頭已呈淺灰色,作為游覽的景點,更作為當地百姓每日過往的交通路徑,至今它仍堅固地屹立在東塔曼湖中。 傳說 烏本橋上的亭子 烏本橋被被緬甸本地人稱為「愛情橋」。當初建橋時,橋頭橋尾和橋中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陽躲雨。 在緬甸人看來,六座亭子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我查了一下資料,六和精神本是僧團生活的准則,即戒和同修(戒律面前平等),身和同住(行為上互不侵犯),口和無諍(言語上和諧),意和同悅(精神上志同道合),見和同解(在思想上有共識),利和同均(經濟上均衡分配)。 深受佛教思想影響的緬甸人相戀時,會趕來烏本橋,立誓永葆這六種和睦互敬的精神。 相關 烏本橋上的僧人 烏本橋的盡頭有個寺院學校。橋上的僧人大多是寺院學校的學生,具有非常強的主動與外國人交流的願望,並在這種交流過程中燦爛如同一縷陽光。英語都是寺院學校必須修的課程。於是每到黃昏,他們就來到這里和外國人交流,以鍛煉口語。 寺院學校,也強制學習外語,這是一個社會內核性力量尋求向外交融的象徵。這些僧人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願望,渴望自由的交流。 與遊人交流中,遊人絲毫感受不到漠然、沉重、自卑,也感受不到任何自我的有意壓抑,以及對交流主體背景差異的擔憂。僧人們清澈如這湖水,干凈,明亮。也許,他們所揭示的精神狀態,也是緬甸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
Ⅷ 緬甸最值得去的幾個景點,你知道嗎
緬甸有以下值得去的景點:
1.烏本橋
烏本橋(U Bein's Bridge),建於1851年,長達1200米,由1086根實心柚木建造而成,是長長的柚木橋,當初建橋的木材全部來自拆遷的阿瓦王宮。橋頭、橋中和橋尾分別有6 座亭子,這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烏本橋也被緬甸人稱為「愛情橋」,緬甸人戀愛時,會不遠千里來此登橋,祈求永保這6 種和睦互敬的精神。到烏本橋參觀游覽的最佳時間是黃昏時分,這里是觀賞落日的較佳地點。您可以靜靜地坐在湖邊,看遠方的天空由淡淡的粉色逐漸變為深紅,一縷夕陽慢慢消失在天際間,感受這里寧靜祥和的氣氛。
2.茵萊湖
茵萊湖位於緬甸北部撣邦高原的良水盆地,是一個很大的淡水湖。這里三面環山,湖水清澈,陽光直射湖底,湖中生活著多種魚類。茵萊湖的清晨如同仙境一般,「 獨腳漁夫 」 是其亮點,走進水上村莊又是別一番市井。湖中有30多個村莊,這里的茵達人世代生活在湖上,是名副其實的水上人家。
3.蒲甘
蒲甘,位於緬甸中部區域,坐落在伊洛瓦底河中游左岸部分,是一個宗教古城。蒲甘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分為舊蒲甘、新蒲甘和良吁三部分。舊蒲甘是城市中心,也是佛教遺址所在的地域。為了保護遺址,緬甸政府將原生活在老城的居民強制遷往新蒲甘,新蒲甘在老蒲甘外三公里處,是一個以居為點和商業點為主的新城鎮;良吁鎮在老城東北四公里處。三鎮之外便是荒野之地。「手指之處必有浮屠」,這是對蒲甘佛塔之多的形容。無論朝哪個方向隨手一指,總有屬不清佛塔在眼前,而每個佛塔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
4.阿南達寺
阿南達寺坐落在Old Bagan古城牆的東面,寺名來自於佛陀的聲聞弟子以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它是一座優雅美麗的佛教建築,是蒲甘王朝中期的建築,孟族式樣的建築同時帶有北印度的風格,反映了蒲甘早期寺廟向中期演變的過程。 寺內四方位各有立佛一尊,高9.5米,被公認為蒲甘庄嚴美麗的佛像。其中南北兩尊是原始遺留下來的,而東西兩尊損於火災,後於18世紀重建。南面的大佛令人嘆為觀止,當您遠看佛像時,大佛笑的非常慈祥和藹,但是當您走到大佛的腳下再抬頭,法相卻變得庄嚴非常,令人不由自主地跪地膜拜。
5.瑞山都塔
瑞山都塔被稱為瞭望之塔,位於蒲甘平原中心靠南,是欣賞日出日落的好地方。Shwesandaw的意思是「金色神聖的發舍利」,以供奉珍藏在塔內佑庇古王進貢的佛發舍利為塔名。瑞山都的塔基呈瑪雅金字塔形,底座四方,塔身四面有五層台階層層往上,到頂層平台還有兩層八角形的台基,上立覆鍾形的白塔,構成結構清晰的七級浮屠。瑞山都在75年地震掉了塔剎,事後換了一個新的,原先那個供在塔南邊的院子裡面安放著。作為當之無愧的日落之塔,首先是高度,在他冰瑜塔的塔內台階關閉後,它是蒲甘平原上可以登上的最高海拔;其次是位置,主要是大塔環繞在它的四周,往西可以看見大江,往東是體量巨大的達瑪央吉佛塔和雅緻的蘇拉瑪尼佛塔,往北則是他冰瑜塔和阿南達寺,往南明卡巴村周圍的佛寺層層疊疊,東南方向的遠處,達瑪斯迦寺的大金頂在落日下熠熠生輝。
6.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又稱仰光大金塔或雪德宮大金塔,高度為98米,表面貼滿了一層金箔,再加上它位於皇家園林西的聖山之上,所以這座塔也就在仰光市天際線中獨占鰲頭了。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遺物,包括是拘留孫佛(Kakusandha)的杖,正等覺金寂佛(Konagamana)的凈水器,迦葉佛(Kassapa)的袍及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發。--全塔上下通體貼金,加上4座中塔、64座小塔,共用金箔27噸多。在塔頂的金傘上,還掛有1065個金鈴、420個銀鈴,上端以純金箔貼面,頂端鑲有4531顆寶石,其中有一顆72克拉鑽石。
Ⅸ 緬甸雖然很窮,但是藏著哪些小而美的景點
緬甸一個神秘而又歷史悠久的國度,古時稱為洪沙瓦底。自動1044年國家統一後,先後經歷了3個封建王朝,分別是蒲甘、東塢和貢榜。而後在1824年至1885年間緬甸被英國先後3次侵佔並最終佔領了這里,此後又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直到60多年後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顯然獨立不算久的緬甸加上內戰讓這里如今依然是混亂貧窮的代名詞。
如果說佛塔承載了這座城市的人文底蘊,那麼市場則濃縮了曼德勒的生活氣息,也是讓我最快了解到這個城市最本真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