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臘戌華人多少
A. 臘戍屬於哪個洲哪個國家
臘戌(Lashio)是緬甸的城市,屬於亞洲
B. 緬甸臘戌市有幾個縣
臘戌縣為緬甸撣邦轄下的縣,其區域面積為12,867.0平方公里,2014年人口612,248人。該縣下分4鎮,分別是臘戍鎮(Lashio Township)木邦鎮(Hsenwi Township)孟崖鎮(Mongyai Township)當陽鎮(Tangyan Township),2,431村莊。臘戌為該縣之首府。
C. 緬甸有個地方叫臘戌還是叫臘戍
叫臘戌和臘戍都可以,所指的是同一個地方。
臘戌(Lashio)是緬甸北部撣邦的首府。臘戍的西北方向面是緬甸撣邦木姐市管轄下的南渡鎮、東北方向是興威鎮,東面是佤邦的南鄧特區,東南方向是當陽,南面是孟崖,西南方向是昔卜、皎脈,西面是南散。滇緬公路從中國瑞麗的姐告開始,從木姐、貴概、興威到達臘戍,然後再經過皎脈到達緬甸的曼德勒(又叫做瓦城)。
清朝末年英屬緬甸占撣邦東北地區,包括臘戍等地。二戰期間,中國遠征軍在臘戍抵抗日本侵略,寫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日精神。
2011年7月底至8月中旬,雲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雲南省僑聯發起並組織實施了「忠魂歸國」的公益活動,先後尋得19位中國遠征軍抗日將士遺骸,作為密支那地區和西保、臘戌地區的陣亡將士代表,火化後安放在骨灰罐中保存。
(3)緬甸臘戌華人多少擴展閱讀:
臘戌的華校:
2013年12月4日,中國雲南海外文化交流中心唐建軍主任及雲南同鄉會尚興璽會長帶領雲華師范學院教師一行到臘戌邊遠山區了解華校的辦學情況,並進行招生宣傳。來到這里還是第一次出遠門,心情很愉悅,同時也想了解緬北山區華文教育的一些現狀。
緬北地區很多山區華校,制約學校發展的關鍵問題就是師資的缺乏。這里的華人華僑熱心華文教育,捐資助學,讓華文教育在緬甸各地生根發芽。雲南同鄉會深謀遠慮,順應了華人社會對華文教育的需求,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創辦了海外第一所華文師范學校,為華人華僑子女的華文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機會。
很多老華僑感慨地說:創辦華校是造福子孫的留根工程,也是我們幾代人的心願,今天雲南同鄉會終於有了自己的學校。作為雲華師范學院的教師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責任的重大。
D. 除了果敢和瓦邦地區,緬甸還有哪些地區說漢語用漢字
緬甸不只是有果敢還有瓦邦是說漢語,用漢字的,還有緬北的第四特區,因為那裡離得中國很近,也有很多的中國人在那裡。
現在緬甸使用漢語漢字最多的地方還是在緬北地區。因為那裡和中國離得最近,有很多雲南的華人會遷徙到這里。而且這里少數民族很多,它們有獨立的武裝,緬甸政府對那裡的影響力也是有限的。所以緬北地區形成了很多華人的聚居區,中國化程度很高,因而說漢語使用漢字也比較普遍。緬北是屬於緬共的地盤,間接的受中國的影響。
E. 緬甸地名:應該是「臘戌」還是「臘戍」
臘戍,英文地名為Lashio,為緬甸撣邦北部重鎮,為中緬陸路交通和貿易重鎮,鐵路通曼德勒,公路通雲南畹町。
F. 要怎麼打緬甸臘戌手機
撥打臘戌手機是要加撥國際代號0095的:
臘戌
是北部重要公路匯集及貨物集散地,為滇緬公路起點,是緬甸曼德勒往木姐、中國雲南省的必經之處,臘戌的最主要的邊境貿易夥伴是中國。由此可前往仰光、泰國及新加坡等中南半島國家,是中國跟東南亞的交流大城。禪邦省第二大城市.交通方面 除水路外 公路鐵路航空都有。城市以北低南高 東低西高的形狀呈獻.臘戌市分為12個區還有90年代開發了幾個新區。 臘戌市 是很典型的多民族文化代表之一 ,除傣族、華人外還有緬族人 、苗族人 以及十幾種當地民族及少數民族。華人就有雲南人、果敢人等等。 宗教及一些教等等。 因此臘戌市可說多民族多信仰多文化的一個城市。
打手機的話加0095加手機0952====,00959,座機的話0095加082===,009582號碼。 比如0095手機的話說09523838的話就吧0去掉00959523838,座機打話082的話就吧0去掉009582,緬甸國際代號是0095。
G. 臘戌和果敢有什麼區別
果敢居民9成為華人,通用人民幣,雲南漢話,簡體字,是緬甸撣邦第一特區,自治,有自己軍隊 等等應該給果敢大量援助 然後讓他們獨立建國成為第三個華人國家。
臘戌應該是政府軍緬甸族控制區。
H. 緬甸果敢與中國有什麼關系
果敢地區原為中國領土,隸屬中國雲南省。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定邊界,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 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
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強迫中國與其簽訂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地區劃入英屬緬甸。1962年中緬重新協商劃分邊界線,果敢地區被正式劃入緬甸撣邦管轄。
果敢地區民族(果敢族)來歷介紹:
在明末以前,果敢地區為不毛之地,只有少數「老葫人」居住,原始森林密布,毒蛇、猛獸出沒。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皇帝朱由榔出逃緬甸,在緬人和清朝平西王吳三桂的夾擊與圍剿下,其部分隨從及軍士逃入科干山深處隱匿避難。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國邊境居民遂徒步遷往科乾地區開荒謀生,或依籍貫或依民族形成部落,各自為政,互不相屬。
原籍南京應天府上元縣柳樹灣大石板漢人楊高學,明末遷居大理, 後娶順寧(鳳慶)一商人之女為妻,生子楊映,明末清初遷至科乾落籍,落腳火燒寨,歸屬「興達戶」部落。「興達戶」部落在各部落中發展最快,勢力漸大,成為後來果敢的發展基地。
(8)緬甸臘戌華人多少擴展閱讀
建置沿革介紹(截止清朝):
1、13世紀至14世紀,為中國元朝雲南行省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鎮康路軍民總管府和孟定路軍民總管府的領地。
2、14世紀至17世紀,為中國明朝鎮康府(州)和孟定府的領地。
3、17世紀至19世紀,為中國清朝雲南省永昌府鎮康土知州的「六戶」領地。
4、清朝順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聯合「大西軍」張獻忠的部將李定國「舉旗反清」,兵敗後從騰越(騰沖)一路出逃,退入緬甸。
5、清朝康熙元年(1661年),吳三桂帶領十萬清兵開進緬甸,進攻當時緬甸東吁王朝,逼迫緬甸交出南明永曆帝朱由榔,緬王莽白將朱由榔送交清軍,並押解回昆明。次年,永曆帝被吳三桂縊死在昆明的逼死坡。
朱由榔的部下隨從,除少量降清之外,大部分人在朱由榔的部下楊高學的帶領之下逃入中緬邊界線附近科干山(今日的果敢地區)避難,此後又長期在中緬邊境地區與清軍周旋。其後,清朝在今臘戌附近設立「木邦宣慰司」,命其世守其地,果敢由此進入300年左右的楊氏土司政權時代。
6、雍正八年(1730年),楊高學的後代楊猷才以「誥封奉正大夫」之名在果敢地區行使職權。
7、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楊猷才病故,其長子楊維興繼職,此時其轄區范圍已超過「興達戶」三倍。 乾隆六十年(1795年),楊維興長子楊有根襲父職,次子楊有泮助理執政。
8、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楊國華襲職期間,雲南總督念其捍衛邊防有功,「奏封楊國華為世襲果敢縣令」並頒發封印,從而取得了合法的漢族土司統治權。
9、同治十三年(1874年),楊國華之子楊春榮襲職,此時果敢轄境,東至尖山寨,南至滾弄,西至勐汞長箐山,北至慕泰、紅岩。
10、光緒十二年(1886年),英國吞並緬甸貢榜王朝,將其作為印度的一個省。緬北的木邦土司困桑董紅降英後,與之關系親昵的楊土司投向英國,成為英緬治下的土司。
12、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英在倫敦簽訂了《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明確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 生活在果敢的漢族由此改稱為果敢族,漢語改稱果語,漢文改稱果文。
I. 臘戌的騷亂
2013年5月29日,在緬甸撣邦北部城市臘戌(Lashio),一名女佛教徒遭穆斯林男子淋汽油焚燒一案引發騷亂,暴民縱火焚燒穆斯林房屋和清真寺,可能引發新一輪宗教暴力沖突。目擊者稱,騷亂中有多人受傷,數十個華人商鋪受損。
臘戌居民稱,穆斯林店鋪,甚至是學校都遭暴民縱火,他們要求警方將嫌犯交給他們。一名居民稱:「穆斯林學校依然冒著濃煙,學校似乎被燒塌。我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部分緬族居民放火焚燒當地一大型商場,並阻止警方及消防人員救火。眾多華人商鋪被燒毀,損失慘重。
J. 臘戌的介紹
臘戌(Lashio)是緬甸北部撣邦的首府,位於緬甸東北部,是緬甸離中國邊境最近的一個城市。臘戌和中國雲南的邊境貿易額,在2000-2001財政年度出口額為一億兩千萬美元,進口額為九千七百三十萬美元。臘戌也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旅遊城市。通過航空、鐵路、汽車,在任何季節都能來臘戍的溫泉度假村,或考察臘戌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