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猴子怎麼找野果
① 猴子可以從同伴的身體上獲得什麼需要
研究猴子的專家指出,猴子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在自己同伴身上找小鹽粒吃,並非是在找虱子。原來,猴跟人一樣,除了需要澱粉、蛋白質等養分外,還需要吃鹽等礦物質。特別是一些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猴子,食物中常缺少鹽分,那麼鹽從哪裡來呢?它們找到一個常用辦法——從同伴身上找小鹽粒吃。猴子排出的汗會在它身上的毛中結晶形成小鹽粒。
② 緬甸可以私養猴子,但是不知道養猴子會不會很倒霉。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禍與福是沒有主宰的,也不是神祇,不是說吃了供養的豬頭他就保佑你,沒有供養的話,鬼就找你,那是空話。
「禍福無門」,鬼神也做不了你的主,上帝菩薩都做不了你的主,只有人自己的心念,所謂「惟人自召」,是你自己召的。所以我們人生一切的遭遇,嚴格地反省下來,痛苦、幸福、煩惱等等,都是自己召來的。天道就是這樣一個東西。天道就像一張網一樣,無所不在,可是看不見,有真智慧無主宰,但又不是自然,不是物理的自然。中國的成語中,經常可以看到這兩句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其實,這裡面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觀念問題,是我們的問題。因為我們無始以來已經形成了這樣的抱怨習慣,一切向外去追尋,不知道回觀反照一下,總是想改變別人或者是外界,不知道要改變自己。因為外界是無法改變,或者說是難以改變的,唯一能夠改變的是我們自己。
所以,我們一有這樣倒霉的感覺,就會採取相應的「措施」去對付自己所處的所謂「逆境」或者說是陷阱,總是想從這個「逆境」或者說是陷阱裡面逃脫出來。結果適得其反,越逃越遠,越陷越深,一輩子不得解脫。這樣自然就會陷入惡性的因果循環,把自己困在被誤解、被陷害、被設計等等泥潭裡面不得自拔。人走霉運,不是看名字,不是看生肖,不是看八字,也不是看星座。而是看這個人,都做過些什麼。
有人懷疑,一件好事未做的人,還做了若干壞事,卻生活得那麼富裕康樂,這又是什麼道理?司馬遷在寫《伯夷列傳》中,也曾提出一個疑點:「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又說「余甚惑焉,儻[tǎng]所謂天道,是邪,非邪」。不過他寫這篇文章,對這類的困惑不作答案,只提一個問題,讓讀他文章的人自己去思索。
講到宗教哲學,往往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宗教是講是非善惡的;但是有人一輩子是好人做好事,卻遭遇的打擊最多,痛苦也最大,連寫《史記》的司馬遷也曾有如此的懷疑。司馬遷為了替李陵說公道話,反而受了重刑,痛苦一生。他在《伯夷叔齊列傳》上說,所謂天道是真的嗎?假的嗎?我就不清楚了。社會上有許多好人一輩子痛苦,而那些壞蛋的生活卻舒服得很,樣樣好,人越壞生活越好。
佛家的答覆很簡單,某人現世是壞人,但他之所以有如此好的境遇,是因為他前生善業所得的善報還沒有完;他現生所做的壞事,等到惡貫滿盈時自會結算。在我個人的人生經驗,佛法說的是對的。
或有人說,這只能聽聽而已,前生及來生也都看不見嘛!關於這個疑問,只要從現實這一生去研究就會明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因為自己嚴格反省下來,就會發現遭到最大的打擊就是最大的福報,如果沒有招到最大的打擊的話,大概命也不保了。當然人活著並不一定就是好啊!活得太長久也很難過,雖然一般人認為長壽也是福氣。
由這許多道理看來,才會懂得老子所說的「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的意義。它沒有道理,沒有主宰,沒有標准,可是又有一個大原則,一個標准;這個道理,在任何宗教哲學上都是最深刻的一個道理。簡單一句話說明,就是因果律,自己造的因,自己自然得這個果,誰都逃脫不了。——《老子他說》
我看到許多人一生的經歷,報應非常快,好像比電腦計算還要快。其實許多人就是現世報,但是受報的人自己並不明白。所以中國社會,普遍流行的有四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這是大家都愛說的。——《孟子與盡心篇》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雖然對時代那麼感嘆,但是他認為還是要走正道才對。一個君子不要對現實低頭,最後的勝利,最後的成功還是歸於正道的。他舉例說「誰能出不由戶?」大門里的門為戶。他說哪一個要出外的人,能夠不經過門戶出去呢?出了門才走上正路,人一定要走上正路的,走邪門,行左道,終歸曲折而難有結果。
也就是說人一定要有作人的標准。盡管許多人,不走正道而得意一時,最後還是有問題。不過許多人還是只顧目前,不顧自己的後果。雖然我們看到不少人作惡多端,卻仍然安享天年,但是這筆帳終歸有來世結算的。——《論語別裁》
佛學講的因果報應,比如說你昨天罵了人家,當時人家對你笑笑,心裡已經有了仇恨,有機會他一定會報答你的,不會客氣。這就是因果,這就叫做業。
所以說「沒孽不挨打,沒罪不挨罵,逆事來了,是給你送德來的,不但要忍受,還要感激他」——《靜思語錄》
一受就受了[liǎo],受罪就了[liǎo]罪,受苦就了[liǎo]苦,逆事來了,若能樂哈哈的受過去,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裡還存有怨氣,這件事雖然過去了,將來必有逆事重來。或者下一世,再下一世,一直輪回直到你悔悟為止。
社會上常講:「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本來是「無度不丈夫。」被人錯讀成「無毒不丈夫,」讓人誤認為要「狠毒」才是丈夫。 「度」就是度量、氣度。沒有度量的人不能稱為丈夫。「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是培養人們的容量,是很好的格言。
古代有一個道德修養很好的人,叫林退齋,這個人福報很好,兒孫很多。他在臨終時,子孫都跪在他面前說:「您要離開我們了,最後留點什麼讓我們終生奉行吧。」
他說:「你們要學會吃虧。」這正是他對兒孫的最大關懷,讓他們懂得吃虧是福。
也有人說:「你欺負我,侮辱我,就是侮辱了我的人格。人格是最重要的。
障礙是你自己造成的
忍受別人的侮辱,對自己的人格並沒有影響。
不但沒有影響,反而顯示了我們人格的高尚。
以上舉出的這些,是我們這些凡夫都不可避免的習氣。歸納起來,有個根本的東西在作崇,這就是堅固的我執,我為什麼,我憑什麼。一切都有個「我」,就會生起憎恨心、我慢心、就種下了惡因。與其說事物或者他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子曰:「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現在的命是你過去召來的,但你將來的命和你現在的命是你現在的所做所為可以化解的。所以為了給你的以後注個好命,你現在就得多積德行善,認真生活。布施不盜以後就富,慳[qiān]貪偷盜以後就窮。樂於助人以後你就有貴人,見義不為以後就沒有人幫你,富與貴,貧與窮都是你自己召的。自求多福吧!推薦你一篇能積福增福的文章,網上搜索《了凡四訓白話文》。人要知福,惜福,才能造福
人是萬物之靈,你的心最靈啊!人有這麽大的靈性你不知道,盲目地發牢騷,那你的命能好嗎?不可能好!有的人說:「我命不好啊,我這輩子倒血霉了。」好,越說越靈,讓你倒個夠。實際上人人都有一個具足的佛性,它只聽我們自己的,這個很靈。如果說:「哎呀,這事肯定不行。」越說就越不行。你可別說好心不得好報,千萬別說身邊沒好人。有的女人說:「是男人都沒好東西。」那能有好東西安排到你身邊嗎?因為你要求的就是「男人沒有好東西」,這是你的願望,是你下的定論。不往好里輸,還誤以為擔心是好心。記住,擔心就等於咒罵,詛咒。我們下任何結論都要謹慎,所以中庸的中字是口字上貼個封條,告訴你別亂說,先把嘴封上。咱們應該輸良性的程序:「我身邊都是好人」,「我吃虧就是福」,「這人對我不好就是要轉運了」,「我越病越感冒越排毒」,誰聽說越感冒越短壽啊?這可不一定哦。所以我們要輸好程序,我常常給自己輸良性的程序:「丟錢了要來財運了」,「著涼了越凍越健康」,一般人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禍」,我不是這個程序,我是「右眼跳貴人」,都是跳好東西。
因果報應乃宇宙自然法則,這是大自然的發展規律,然而,它卻是相對的,不在一定時間事物上永恆不變,而是隨宇宙萬物的變化而變化。宇宙中沒有絕對的因果規律,最終決定命運的還是每個人自身的價值存在觀念,簡易而言,只有自己能決定自己的一切,主宰自己的命運。
③ 猴子為什麼能辨別無毒的果子
這只能歸類於動物對有毒物質有著本能的歸避,也可是說是傳承下來的一種本能。猴子喜歡吃野果,如果沒有這種本領那它們就不能在森林中生存下去,這是生物進化優勝劣汰。
猴子大多為雜食性,以植物為主,也不放棄唾手可得的肉食。選擇食物和取食方法各異,如指猴善於摳食樹洞或石隙中的昆蟲。猩猩的食量很大,幾乎把絕大部分的活動時間用以覓食。疣猴科胃的構造特殊,大部分種類吃粗纖維多的植物性食物。
(3)緬甸猴子怎麼找野果擴展閱讀:
絕大多數靈長類動物以不同形式的樹棲或半樹棲生活,只有環尾狐猴、狒狒和叟猴地棲或在多岩石地區生活。通常以小家族群活動,也結大群活動。多數能直立行走,但時間不長。多在白天活動,夜間活動的有指猴、一些大狐猴、夜猴等。大倭狐猴和倭狐猴在乾熱季節夏眠數日至數周。
猴子每六個月懷一胎,每胎1-3仔。幼體生長比較緩慢。哺乳期多抓爬在母體胸、腹部或騎在母背上,由母帶著活動。性成熟的雌性有月經,雄性能在任何時間交配。只有低等猴類,如狐猴、懶猴、指猴具有一定的交配、繁殖季節。
④ 猴子怎麼尋找食物和配偶的
猴子大多為雜食性、吃植物性或動物性食物。選擇食物和取食方法各異,如指猴善於摳食樹洞或石隙中的昆蟲。猩猩的食量很大,幾乎把絕大部分的活動時間用以覓食。疣猴科胃的構造特殊,大部種類吃粗纖維多的植物性食物。
松鼠主要以植物的果、花、葉為食,偶而也攝取一些動物性食餌。
⑤ 猴類族群里的黑葉猴,是如何生存的
每個人都能看到猴子。看到的東西不少,黑葉猴你知道它的生活習慣嗎?
黑葉猴(學名:Trachypithecusfrancoisi):體長約50-60厘米,頭小尾細,四肢細長;頭頂有直立毛冠,體背毛比腹側毛長、密、臀疣大;全身黑色,耳基至兩頰白毛,手足黑。其主要食物有果實、種子、嫩芽和葉柄,也吃新鮮枝條的嫩葉、花苞、竹筍、黃瓜和昆蟲,食物可達80多種。
黑葉猴屬是東南亞熱帶與南亞熱帶較典型的樹棲猴子。熱帶雨林、季雨林和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在江河兩岸和低山溝壑地帶。居住棲息地的海拔高度低於1200米。居住於熱帶、亞熱帶森林茂密、灌叢密布、山勢險峻、岩洞眾多的石灰岩地區。黑葉猴擅長攀爬,跳躍,在人獸罕到的地方,它們主要活動的地方是稀疏樹木的懸崖峭壁。晚上,它們棲息在懸崖峭壁之間的天然洞穴中。分布在分布區北部的黑葉猴體毛較長、密,冬季在皮下聚積較厚的脂肪,故其抗寒能力較強。
黑葉猴身形敏捷、輕巧,擅長攀爬、跳躍,在清晨和黃昏特別活躍,在夜間棲息在峭壁天然岩洞中。其警惕性非常高,每天黃昏進洞前,都由一組首領先入洞觀察,未發現異常時,其他成員才依次入洞,最後進入洞內的則是懷孕的雌獸和帶幼仔。黑夜之後再也不出洞活動,一般都蹲坐在岩洞凸起的岩壁、石塊上蜷曲著腦袋睡覺。每一天早上出來之前,也是第一個探出頭,觀察洞外的動靜,然後其他成員才陸續走出洞外,常常在攀爬、嬉戲了一陣子後,才漸漸離洞遠了去尋找食物。
⑥ 你看過動物園以外的猴子么
猴子。是三種類人猿靈長目動物的成員,靈長目是動物界的種群,猴子一般大腦發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趾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對握。包括原猴亞目和猿猴亞目。
猴並沒有形成一個"自然群組",現存並所知的有264種猴。另外由於猿類似猴,黑猩猩、長臂猿等在非正式場合也常被稱為猴,但生物學家並不認為它們是猴。這就區別於種類的不同而導致的相貌的區別。猴沒有任何顯著的特徵,因為它們的特徵都是源於類人猿和猿。
猴種類的部分特徵差不多,例如很多新世界猴會有纏卷的尾巴,這樣當它們爬樹時就可以用來抓著樹枝,相反舊世界猴就沒有纏卷的尾巴,而是有較小的鼻孔,鼻孔之間的距離也較近,部分的背部有硬皮,就像嵌入的座椅靠墊般;部分也像人類有三色的視力;其他則是兩色視或單色視。雖然新舊世界猴,像猿,都有向前的眼睛,但二者的臉部卻是不同的;而每種類的猴仔都有某些特徵一樣,例如鼻子,顎部和臀部的類型。因此如果要明白猴的話,必須去學習它們的個別不同的特徵。
今天就先介紹這些,還想了解跟多猴類,關注我,下回講解。
⑦ 這種猴子叫什麼名字啊據說原產地在南美的中國能買么
金絲猴,他似乎是保護動物,所以不能買的
金絲猴(jinsihou)脊椎動物,哺乳綱,靈長目,猴科,疣猴亞科,仰鼻猴屬。毛質柔軟,為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群棲高山密林中。中國金絲猴分川金絲猴、黔金絲猴、滇金絲猴和2012年新近發現的「怒江金絲猴」(暫定名)。此外還有越南金絲猴和緬甸金絲猴兩種金絲猴。均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文學名:金絲猴拉丁學名:Snub-nosed Monkey;Golden Monkey別稱:仰鼻猴二名法:Rhinopithecus roxellanae界:動物界門:脊椎動物門綱:哺乳綱目:靈長目科:猴科亞科:疣猴亞科屬:仰鼻猴屬分布區域:中國四川、陝西、貴州、雲南、西藏等地;越南北部宣光省保護級別: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目錄簡介外形特徵歷史演化繁殖特點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發現過程展開簡介外形特徵歷史演化繁殖特點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發現過程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金絲猴(21張)目前,除我國外,這些稀世珍寶在世界上僅有法國、英國等極少數國家的博物館中收藏有若干標本。金絲猴的珍貴程度與大熊貓齊名,同屬「國寶級動物」,它們毛色艷麗,形態獨特,動作優雅,性情溫和,深受人們的喜愛。金絲猴目前有五個種類:滇金絲猴、黔金絲猴、川金絲猴、越南金絲猴和2012年新近發現的「怒江金絲猴」(暫定名)。其中除了川金絲猴全身是金黃毛色外,其它三種都沒有金色的體毛。滇金絲猴的體毛主要是黑灰色和白色的,它背披黑毛,臀部、腹部和胸部都是白毛,面部粉白有致。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因滇金絲猴遠居滇藏的雪山杉樹林,數量僅千餘只,黔金絲猴僅見於貴州梵凈山,數量才700多隻,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布於四川、陝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母子黔金絲猴體長約70cm,尾長約與體長相等或長些。鼻孔大,上翹。唇厚,無頰囊。背部的毛長發 亮,顏色為青色,頭頂、頸、肩、上臂、背和尾的毛為灰黑色,頭側、頸側、軀干腹面和四肢內側的毛為褐黃色,毛質十分柔軟。因其鼻孔極度退化,即俗稱「沒鼻樑子」,因而使鼻孔仰面朝天,所以又有「仰鼻猴」的別稱。編輯本段歷史演化仰鼻猴屬發生在距今100多萬年前的更新世時期的中國秦嶺地區,一般認為金絲猴的起源與歐亞晚中新世至上新世時期的中猴(一種古老的疣猴)和來自子歐洲的Doliehcpithecus有關。金絲猴的進化樹關於仰鼻猴屬內的分類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觀察到人工飼養下互配可育,認為應該是一個種的四個亞種。現在比較一致的看法時,仰鼻猴最早是分布在橫斷山脈的一個種,後來由於地質變化發生生殖隔離而演化出4個種,這種隔離發生於2.5萬年前,由於隔離的時間較短,這些中並不是完全種。依照不同的生態特點,進入高海拔生存的滇金絲猴稱為進化上先進種,而越南金絲猴相對最原始,川金絲猴與黔金絲猴親緣較緊,黔金絲猴相對較原始。編輯本段繁殖特點 金絲猴每年秋季是金絲猴的發情期,性成熟期雌性早於雄性,雌約4~5歲,雄猴遲到7歲左右。全年均有交配,但8~10三個月為交配盛期,孕期6個月左右,多於3~4月產仔,個別也有在2月或5月產仔的。雌猴妊娠期為6個月左右,通常一胎一仔,偶產二仔。剛生下的小猴子臉呈暗藍,毛色棕褐,叫聲如嬰兒哭泣,一個月後體重就達一公斤多。 成年猴群中,雄雌性比約為1:2。天敵有豺、狼、金貓和豹以及雕、鷲、鷹等。編輯本段生活環境 滇金絲猴金絲猴是典型的森林樹棲動物,常年棲息於海拔1500~3300m的森林中。其植被類型和垂直分布帶 屬亞熱帶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亞熱帶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針葉林以及次生性的針闊葉混交林等四個植被類型,隨著季節的變化,它們不向水平方向遷移,只在棲息的環境中作垂直移動。群棲生活,每個大的集群是按家族性的小集群為活動單位。最大的群體可達600餘只在靈長類中,如此龐大的群體亦屬罕見。歷史演化仰鼻猴屬發生在距今100多萬年前的更新世時期的中國秦嶺地區,一般認為金絲猴的起源與歐亞晚中新世至上新世時期的中猴(一種古老的疣猴)和來自子歐洲的Doliehcpithecus有關。金絲猴的進化樹關於仰鼻猴屬內的分類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觀察到人工飼養下互配可育,認為應該是一個種的四個亞種。現在比較一致的看法時,仰鼻猴最早是分布在橫斷山脈的一個種,後來由於地質變化發生生殖隔離而演化出4個種,這種隔離發生於2.5萬年前,由於隔離的時間較短,這些中並不是完全種。依照不同的生態特點,進入高海拔生存的滇金絲猴稱為進化上先進種,而越南金絲猴相對最原始,川金絲猴與黔金絲猴親緣較緊,黔金絲猴相對較原始。編輯本段生活習性食物金絲猴群棲高山密林中。主要在樹上生活,也在地面找東西吃。以野果、嫩芽、竹筍、苔蘚植物為食。主食有樹葉、嫩樹枝、花、果,也吃樹皮和樹根,愛吃昆蟲、鳥、和鳥蛋。吃東西時總是吧噠嘴顯得那麼香甜!生活方式 金絲猴金絲猴具有典型的家庭生活方式,成員之間相互關照,一起覓食、一起玩耍休息。在金絲猴的家中,未成年的小金絲猴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非常調皮,也倍受父母寵愛,但小公猴成年後就會被爸爸趕出家門,只能自己到野外獨立生活了。 動物園里的黔金絲猴母愛在靈長類中顯得非常突出。母金絲猴無微不至地關心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尤其在哺乳期,母猴總是把小猴緊緊的抱在胸前,或是抓住小猴的尾巴,絲毫不給它玩耍的自由。在這期間,朝夕相處的丈夫盡管向「夫人」獻盡了殷勤:又是為她理毛、又是為她檢痂皮、但是也別想摸一摸自己的寶寶,更別提抱抱小猴親熱一番了。母金絲猴總是抱著小猴,把背朝著自己的丈夫,絲毫不給丈夫撫愛子女的機會。 猴王在群體中享有特權。有則消息是這樣報道的:有一天傍晚,一群金絲猴到寨子後面的核桃樹、蘋果樹上偷吃果子被人們發現後倉皇逃跑,不巧被小河攔住去路,大金絲猴一躍而過,小金絲猴卻跳躍不過去,急的「吱吱」亂叫。過了河的猴王於是發出「命令」,叫一隻公猴過河接應。公金絲猴又跳過河,抱起小猴准備過河。由於心慌失手,把小金絲猴拋落在水中。金絲猴們一見拚命順著河邊跑去搶救,在下游把小金絲猴救上岸來。那猴王氣勢洶洶地走進猴群找到那隻公金絲猴,「啪啪」就是兩耳光。公金絲猴自知有錯也只好規規矩矩地接受懲罰。編輯本段發現過程川金絲猴的發現在發現大熊貓之後,法國傳教士佩爾·戴維(Pere David)又發現了另一種讓全世界人民喜愛的中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川金絲猴。1862~1874年,法國傳教士戴維一植物標本寄回法國,並且引進了許多植物新種到法國和歐洲各國外,還在中國發現了58個鳥類新種,100多個昆蟲新種和許多重要的哺乳動物新種,其中包括中國特有的哺乳動物大熊貓、金絲猴和麋鹿。1867年戴維第二次來華後,聽說四川西部一帶動物種類很多,而且有一些是人們尚未知曉的珍稀物種,便從上海到達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擔任穆坪東河鄧池溝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5月4日,獵手們為戴維捕到6隻「長尾巴猴」。經過戴維的認真思考,他給「長尾巴猴」取名「仰鼻猴」。滇金絲猴的發現1890年冬,法國傳教士彼爾特在雲南與西藏交界的察里雪山組織當地獵人捕獲了7隻年齡、性別不同的滇金絲猴,並將其頭骨和皮張送到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這也是全球第一次有關滇金絲猴的科學考察。1897年,法國動物學家米勒·愛德華根據這7隻標本首次為滇金絲猴進行科學描述,並正式命名。但此後近一個世紀,科學界再也沒有關於這個物種的任何信息,對這個物種的生態習性都沒有任何了解。時隔70年,1960年,中國動物學家彭鴻綬教授偶然在雲南德欽畜產公司看到了8張滇金絲猴皮張,意外地證實這個神秘物種仍然存在。越南金絲猴的發現還有一支中國以外的金絲猴家族,即越南金絲猴,這是一種小型、黑色腹及四肢內側淺黃的長尾素食猴子,1910年才被發現,曾失蹤半個世紀,到1989年才又發現,僅有200隻,棲息於越南北部。「怒江金絲猴」的發現2010年初,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的科研人員在緬甸克欽邦東北部進行靈長類動物調查時,收集到一具完整的仰鼻猴屍體標本。經比較,科研人員興奮地判斷,新物種不同於任何已知靈長類,正是尋找多年的第五種金絲猴。2011年,世界靈長類動物研究的權威刊物——美國《靈長類》雜志發表了這一成果。經過縝密的科學分析,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靈長類專家組組長龍勇誠推斷,這種猴子很可能分布在雲南與緬甸接壤的部分山區,尤其是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因為早在1988年,龍勇誠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縣進行滇金絲猴調查時,就曾聽說過這種猴子。2011年10月,為期一個月的關於探尋新種金絲猴的考察項目在碧羅雪山展開。「這是我國針對這一新物種的首次科考,隊員們自南向北跨越怒江州的瀘水、福貢和貢山三縣,直到西藏的松塔村。」龍勇誠說,遺憾的是,隊員們並沒有在碧羅雪山找到存在新種金絲猴的確鑿證據。峰迴路轉的驚喜來自高黎貢山的野人山。2011年10月16日清晨,當地護林員六普在巡邏時意外拍到一種全身黑毛的靈長類動物。照片傳到龍勇誠手上,被證實為正是科考隊員們苦苦追尋的新種金絲猴。今年3月,怒江州林業系統工作人員再次在怒江州境內的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這一金絲猴新種群,工作人員拍攝到了影像資料,還採集到了糞便標本。據了解,新發現的金絲猴種群生活在怒江以西,而滇金絲猴生活在與怒江大致並行流淌的瀾滄江以東,兩個種群之間隔著兩條大江,其中怒江金絲猴的存在起碼有100萬年,由此推斷,兩種金絲猴的生殖隔離可能在60萬年左右,新發現的金絲猴應該與已知的四種金絲猴一樣屬於獨立物種。龍勇誠說,中外專家在德國靈長類研究中心的基因實驗室里進行的基因分析結果也顯示,這種金絲猴與滇金絲猴的基因差異已經存在了約57萬年。龍勇誠將怒江發現新種金絲猴的情況和圖片發給了世界靈長類專家組組長米特邁爾先生,並得到後者的肯定。由於這一新物種在我國境內的首次發現地點位於雲南省怒江州境內,於是龍勇誠將其中文名暫定為「怒江金絲猴」。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張亞平院士課題組和雲南大學於黎研究員課題組對採集到的怒江金絲猴糞便進行了DNA檢測。於黎說,「我們將它的DNA序列與已知的四種金絲猴進行了比對、分析,發現它與越南金絲猴相似度最低,為92.2%;與滇金絲猴相似度為96.7%。與在緬甸發現的金絲猴新物種相似度最高,達到98.2%。這樣的結果說明,怒江金絲猴為中國金絲猴新種群。」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正式發布了這一結果,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肯定了我國境內也生存著新種金絲猴,並確定了怒江金絲猴作為世界第五種金絲猴的存在。此時,距離人類於1912年發現世界第四種金絲猴——越南金絲猴正好100年。[1]編輯本段正式命名金絲猴是中國人的叫法,源於它閃閃發光的金黃色的皮毛。1869年5月4日,法國傳教士戴維利用獵手捕捉到了6隻被當地人稱作「長尾巴猴」的川金絲猴,經過戴維的認真思考,他給「長尾巴猴」取名「仰鼻猴」。l870年,法國科學家米勒·愛德華茲(Milne Edwards)首次對四川寶興的金絲猴進行描述定名。與中國人不同的是,他關注的不是金絲猴身上金燦燦的皮毛,而是它那仰天的、沒有鼻樑的鼻孔。但他同中國人一樣,在給金絲猴命名時傾注了他的喜愛之情。川金絲猴的種名Rhinopithecus roxellana取自舊時十字軍總司令蘇雷曼(Suleiman)夫人的名字Roxellana(羅克塞蘭娜)。羅克塞蘭娜夫人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小翹鼻,使原本就很漂亮的她更加可愛。滇金絲猴的命名顯然就是通過其特殊的形態來命名的。[2]編輯本段龐大種群據湖北神農架調查有4群,最多的猴群為123隻,估計共有500隻左右。川東巫山有2~3群,數量不足100隻。陝西秦嶺約有53個猴群,每群小的約50隻左右,大的約100隻左右,最多約300隻,估計陝西境內約有5340隻。四川和毗鱗甘肅南部,金絲猴的分布,在岷山約有1300 k㎡面積,邛崍山約10000 k㎡,大雪山和小涼山約有2000 k㎡有分布,總計約有2500 k㎡內面積有分布。在中國金絲猴中,滇金絲猴遠居滇藏的雪山杉樹林,數量僅千餘只;黔金絲猴僅見於貴州梵凈山,數量才700多隻。編輯本段物種分類川金絲猴學名:Rhinopithecus roxellanae英文名:Golden Snub-nosed Monkey別名:獅子鼻猴、仰鼻猴、金絨猴、蘭面猴、洛克安娜猴、長尾子、線子、線絨、馬絨、金線絨外形特徵:體型中等猴類。鼻孔向上仰,顏面部為藍色,無頰囊。頰部及頸側棕紅,肩背具長毛,色澤金黃,尾與體等長或更長。成年雄體長平均為680mm,尾長685mm。分布范圍:分布於四川、甘肅、陝西和湖北。四川主要分布於岷山、邛崍山、大雪山和小涼山,包括南坪、松潘、黑水、平武、青川、北川、茂汶、汶川、理縣、安縣、綿竹、大邑、什邡、都江堰市、彭縣、崇慶、天全、蘆山、寶興、瀘定、康定和馬邊等22個縣境內的部分林區,湖北神農架林區等。生活習性:金絲猴是典型的森林樹棲動物,常年棲息於海拔1500~3300m的森林中。其植被類型和垂直分布帶屬亞熱帶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亞熱帶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針葉林以及次生性的針闊葉混交林等四個植被類型。群棲生活,每個大的集群是按家族性的小集群為活動單位。每個小家族集群又由一強健的成年雄體為首領猴和3~5隻雌猴及3歲以下的幼猴和哺乳的仔猴所組成。金絲猴的食性很雜,但均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種群現狀:據湖北神農架調查有4群,最多的猴群為123隻,估計約有500隻左右。川東巫山有2~3群,數量不足100隻。陝西秦嶺約有53個猴群,每群小的約50隻左右,大的約100隻左右,最多約300隻,估計陝西境內約有5340隻。四川和毗鱗甘肅南部,金絲猴的分布,在岷山約有1300 k㎡面積,邛崍山約10000k㎡,大雪山和小涼山約有2000 k㎡有分布,總計約有2500 k㎡內面積有分布。致危因素:長期以來濫捕濫殺是金絲猴瀕危的主要威脅之一。1963~1974年僅四川省境內不完全統計,就超過了300隻。同時,森林採伐徹底地破壞了它們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造成分布不連貫,分布縮小,最終導致絕跡。黔金絲猴學名:Rhinopithecus brelichi英文名:Guizhou Golden Monkey別名:灰金絲猴、白肩仰鼻猴、牛尾猴、線絨、果然獸、果然絨外形特徵:體型近似川金絲猴而稍小,但尾較之更長。體長為637~690mm,尾長846~905mm。吻鼻部略向下凹。臉部灰白或淺藍,鼻眉脊淺藍。兩肩間有一白色塊斑,肩毛長達160mm。體背灰褐,有的具黃的色調,從肩部沿上肢外側至手背,由淺灰褐漸變為黑色,下肢色澤的變化與上肢相同。頸下、腋部及上肢內側金黃色,股部灰黃。尾基深灰色,至尾端為黑色或黃白色,胼胝周圍黑色。幼體色淡,通體銀灰,頭頂灰色,四肢內側乳灰。尾深灰至尾端為黃白色。分布范圍:分布於貴州省境內武陵山脈之梵凈山。現在的具體分布地點主要在江口縣的月亮壩、柏枝坪;松桃縣的泡木壩、田家壩、白雲寺、牛鳳包;印江縣的亞盤嶺、淘金河上游和護國寺。生活習性:棲息地的植被為常綠闊葉林、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和落葉闊葉林。活動的海拔高度比川、滇金絲猴都要低,多棲於海拔500~800m河谷闊葉林,夏季則多見於海拔1400~2200m左右的闊葉混交林,多為群居性。活動范圍大,最大群有400多隻。為多雄多雌的混合家族群。食物為植物性的葉、芽枝、果實及樹皮。雌猴發情季節為夏秋及初冬。主要天敵有豺、大靈貓和雲豹等。種群現狀:梵凈山的黔金絲猴,據1991~1993年考察有3個猴群,總數約550~600隻,數量增長緩慢。據Eudey1987年估計黔金絲猴的總數不超過500~670隻。1995年對黔金絲猴進行了系統考察,確認黔金絲猴現存約750隻,組成20多個家族,活動范圍約4萬公頃致危原因:1)在建立保護區之前,由於採伐使森林遭受破壞,尤以北坡較為嚴重,加上采礦等經濟活動對自然植被的破壞,至今尚未完全恢復;2)在梵凈山捕殺黔金絲猴的情況也常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1962~1977年就獵殺317隻之多。建立保護區後亂砍濫伐尚未完全制止。滇金絲猴學名:Rhinopithecus bieti英文名:Black Snub-nose monkey別名:黑金絲猴、黑仰鼻猴、雪猴、花猴外形特徵:雖名為「金絲猴」,實際並無金黃色的毛。身體較川金絲猴稍大,體長740~830mm,尾相對較短,略等於體長,約510~720mm,但比較粗大。身體背面、側面、四肢外側,手、足,和尾均為灰黑色。在背面並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長毛。頸側、腹面、臀部及四肢內側均為白色。分布范圍:分布於瀾滄江與金沙江之間雲嶺山脈主峰兩側的高山深谷地帶,面積約20,000k㎡,向北伸長達西藏境內的寧靜山脈,包括雲南德欽、維西、麗江、劍川、蘭坪、雲龍等縣,以及西藏芒康縣境內。生活習性:棲息於海拔3,300~4,100m 左右的高山暗針葉林帶。滇金絲猴的猴群不大,多為20~60隻,尚未發現有150隻以上的大群。為多雄多雌的混合群體,有社群等級行為。活動范圍猴群大小有異,約20~133.4k㎡,其平均密度為1.12~2.5隻/平方公里。主食針葉樹的嫩葉和越冬的花苞及葉芽苞,也食松蘿和樺樹的嫩枝芽及幼葉,5~7月還吃箭竹的竹筍和嫩竹葉。由於它們棲息地比川金絲猴海拔高,故產仔要遲2~3月。種群現狀:滇金絲猴僅分布於滇西北,北起西藏芒康,南至雲南雲龍一個狹窄的高山深谷地帶,猴群數量較少,一般僅20~60隻,很少超過100隻大群,估計種群總數在雲南難以逾越1,000隻;西藏芒康約1,000隻。致危因素:主要是濫獵供作毛皮用。據在雲南德欽縣霞若區調查,70年代該區滇金絲猴估計不下1000隻,但1971~1981年獵殺統計數達430多隻,到現在僅剩下200餘只。同時還由於森林不斷採伐、毀林開荒以及放牧,嚴重地破壞了它們的棲息環境而導致社群分割,一些小的社群最後遭到蠶食絕滅。越南金絲猴越南金絲猴也叫東京仰鼻猴,是唯一一種在中國以外地區分布的金絲猴,1910年被發現,只到1989年才再次發現。數量很少,約250隻。學 名:Rhinopithecus avunculus (Dollman, 1912年)外形特徵:越南金絲猴的體形較小,胸部腹部為黑色,四肢內側淺黃色。分布范圍:越南金絲猴僅分布於越南北部宣光省和北太省之間石灰岩山地的低海拔亞熱帶雨林中。研究表明,現存約至少4個種群,總數約250隻。生活習性:如同其他靈長類動物一樣,越南金絲猴以小群活動,通常由一隻雄性和多至雌性組成,也有多隻雄性的群體,多個小群共同分享一片棲息地。 越南金絲猴以植物為食,食物隨季節而變化。研究與保護:越南金絲猴的模式標本產地是Yen-bay,Song-koi River,Tonkin。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越南金絲猴IUCN的瀕危等級是瀕危,生效年代:1997年。瀕危因素:越南人口增長很快,對於原始森林的破壞十分嚴重,極大的積壓了越南金絲猴的生活空間,至1986年,越南金絲猴原有的棲息地已經喪失殆盡。此外,過度捕獵用於皮毛和東方葯物也使它們處於更危急的地位。生存狀態;金絲猴生活在海拔1400~3000m的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幾乎與大熊貓同地區分布,同樣怕酷暑耐嚴寒。金絲猴是我國特有動物,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國的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在秦嶺繁衍生息的川金絲猴猴群共有三十九個,全部金絲猴加起來有四千多隻;滇金絲猴遠居滇藏的雪山杉樹林,數量僅千餘只;黔金絲猴僅見於貴州梵凈山,數量才七百多隻。編輯本段歷史傳說傈僳族的一個古老的傳說:我國傈僳族有一個關於祖先的神秘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傈僳族的祖先在大山裡自由自在地生活。他們夏天在樹林中活動,採摘樹上的嫩芽野果作為食物;冬天以岩洞作為房屋,在地上尋找植物根、莖、種子作為食物。他們的祖先非常誠實善良,與周圍的民族友善相處,常常邀請他們來山裡做客,用山雞、竹筍等好吃的款待客人。可是有一天,山外人請他們的祖先做客,卻欺負傈僳族的祖先沒見過鐵器,讓傈僳族的祖先坐在剛剛出爐的大砍刀上,結果,傈僳族的祖先的褲子被燒爛,屁股被烙紅。屁股露在外面太難看了,傈僳族的祖先就自已縫了一條白短褲,一件白色羊皮褂,一件雙肩披黑色坎肩穿在身上了(也就是滇金絲猴的樣子)……所以,在今天傈僳族的人們還把金絲猴作為他們自己的祖先金絲猴為我們的大自然增加了無限歡樂,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金絲猴,保護大自然。讓金絲猴成為我們人類忠實的夥伴,和我們歡樂與共,共同生存!使人類和動物之間更加親密!編輯本段現狀保護中國已經建立西安周至金絲猴保護區、白河川金絲猴保護區、沿渡河金絲猴保護區、紅拉山滇金絲猴保護區、巴東縣沿渡河金絲猴自然保護區、芒康滇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安金絲猴自然保護區等對金絲猴實施保護。
⑧ 金絲猴吃什麼食物
以漿果、竹筍、苔蘚為食。
金絲猴(拉丁學名:Rhinopithecus),毛質柔軟,鼻子上翹,有緬甸金絲猴(怒江金絲猴)、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5種,其中除緬甸金絲猴和越南金絲猴外,均為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
金絲猴群棲高山密林中,以漿果、竹筍、苔蘚為食,亦喜食鳥蛋等肉類,棲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長毛可耐寒。5個品種均為珍稀品種,均列為紅色物種名錄瀕危品種。
金絲猴的共同特徵為鼻孔大,上翹,唇厚,無頰囊,這是為了適應高原缺氧進化而來。
(8)緬甸猴子怎麼找野果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1、食物
金絲猴群棲高山密林中。主要在樹上生活,也在地面找東西吃。以野果、嫩芽、竹筍、苔蘚植物為食。主食有樹葉、嫩樹枝、花、果,也吃樹皮和樹根,愛吃昆蟲、鳥和鳥蛋。
2、群居
金絲猴具有典型的家庭生活方式,成員之間相互關照,一起覓食、一起玩耍休息。在金絲猴的家中,未成年的小金絲猴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非常調皮,也倍受父母寵愛,但小公猴成年後就會被爸爸趕出家門,只能自己到野外獨立生活。
⑨ 猴子在另外的猴子身上找的是什麼東西吃的是什麼
樓上的說的對 是鹽晶。鹽晶是靠猴子自身運動分泌出來的。鹽晶里含著很多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對猴子很有好處的,看到猴子相互的在找虱子其實是在吃鹽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