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女領導名字叫什麼

緬甸女領導名字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4-21 15:46:29

❶ 緬甸人是否用漢姓

緬甸沒有姓氏,只有名字。。。黏貼一篇文章給你。。。

漫談緬甸「姓氏」: 德欽、貌、哥、吳、瑪、杜

作者: 貌強 Maung Chan (緬甸華族)

讀者:貌強先生,我們是您的忠實讀者。您最近介紹許多緬甸政壇名人名將,如德欽昂山、德欽努、德欽梭、德欽丹吞、德欽巴登頂。。。。名字前面無不帶『德欽』。『德欽』是否如釋迦牟尼的王族姓氏『釋迦』?或像歐陽修那樣的復姓歐陽?。。。。然而,您又說緬甸人無姓,我們糊塗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貌強: 這些緬甸風雲人物本來叫吳昂山、吳努、吳丹吞、吳巴登頂。『德欽』來自德欽黨,不是姓氏--緬甸人是真的無姓氏的。

眾所周知,英軍1824年占據了下緬甸西南部與南部,1852年吞下了半個緬甸,1885年佔領了全緬甸。緬甸亡國後,與英國統治者講話、寫信、會面時,緬甸人必須尊稱他們為主人或老爺即德欽(Sir, Master,Majesty)。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緬甸民族意識覺醒,認為緬甸是屬於緬甸人民的, 1930-31年,高度自尊自強的緬甸民族主義者,就組織了『我緬人協會』(Do Bama Asi Ayon),其斗爭口號是:『緬甸是我們的國家,緬甸語言文字是我們的語言文字。我們要熱愛我們的國家,提倡與尊重我們自己的語言文字』。大家一致認為他們本人即緬甸人民,才是緬甸的真正主人即德欽(Thakin),於是,『我緬人協會』的會員們就一律在自己名字前冠之以『德欽』,取代了傳統的貌、哥、吳等--大家自稱或互稱『德欽某某』。『我緬人協會』創始人就自稱德欽巴當(Thakin Ba Thaung)、德欽巴盛(Thakin Ba Sein),德欽登貌(Thakin Thein Maung),德欽吞瑞(Thakin Tun Swei)。大家也這么叫他們。『我緬人協會』因而也稱為『德欽黨『。

讀者:二戰前後罷工、罷課領袖,工會、農會、學生會、軍隊領導人,發現都是德欽某某。他們是否都是德欽黨人?

貌強:對!1935年3月,德欽黨舉行首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了總部機構,不久該總部成為全國民族運動的領導核心。1938年7月,德欽黨人就領導了震撼國內外的緬甸石油工人大遊行大罷工,後又倡建、領導了全國性的工會、農會、學生聯合會,積極開展風起雲涌的民族獨立斗爭。

讀者:緬共、緬甸出路派、緬甸獨立軍、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領導人也好像都是德欽某某,這些組織都發展得不錯嗎?

貌強:說得對!

緬共:1939年8月15日創建緬共的是德欽昂山、德欽丹吞、德欽梭、德欽巴亨(Thakin Ba Hein)等。1946年德欽梭為首的部分中央委員另組紅旗緬共,堅決走蘇聯武裝奪取政權的路線,1970年11月徹底戰敗,德欽梭被政府俘獲。而原緬共則稱為白旗緬共,由德欽丹吞繼續領導,執行毛澤東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斗爭路線, 1968年9月24日德欽丹吞被奈溫(獨立前叫德欽秀貌)的特務所殺害,德欽辛(Thakin Zin)繼任其位,把暴力革命堅持下去。1975年5月25日德欽辛陣亡,德欽巴登頂(Thakin Ba Thein Tin)繼任主席,德欽佩丁(Thakin Pei Tin)為副主席,繼續武裝革命。1989年緬共分崩離析。

緬甸出路派:它是1939年德欽黨出面邀請當時各行其是的緬共、貧民黨、議會民主派、緬甸人民革命黨(德欽妙、隨後德欽覺頓領導)等求同存異,在該年10月共同成立的統一戰線,主席是貧民黨領袖巴莫博士,總書記是緬共總書記德欽昂山。德欽努、德欽妙、德欽拉波等則是領導成員。

緬甸獨立軍:它是德欽昂山、德欽吞歐(Thakin Tun Ok)、德欽秀貌(Thakin Shu Maung 即奈溫將軍)等30位志士1941年12月26日在泰國招募1500人成軍,引領12萬日本法西斯軍進入緬甸的。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它是德欽梭、德欽丹吞領導的緬共,德欽昂山領導的緬甸國防軍,德欽妙、德欽覺頓領導的緬甸人民革命軍以及少數民族團體1944年8月在仰光秘密組成的抗日統一陣線,首任主席為德欽昂山,總書記為德欽丹吞。1945年3月領導全國抗日,1946年7月反對英國重返緬甸。9月,因對臨時政府觀點分歧,緬共退出。1947年4月,昂山組織臨時政府,7月,主席德欽昂山、領導成員德欽妙等遇害,由德欽努繼續領導兼任臨時政府總理。1948年緬甸獨立後,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一直是執政黨。1958年4月,該同盟分裂為『廉潔派』(努丁派)與『鞏固派』(瑞迎派)。1960年大選,吳努領導的廉潔派獲勝後,就改黨名為『聯邦黨』,而『鞏固派』仍用同盟原名。1962年3月2日奈溫將軍(前德欽秀貌)發動政變奪權,所有政治人物被投入監獄,1964年3月所有政黨都被取締。

讀者:絕大多數中國人與台灣人誤以為1948年前姓德欽的領導人,在緬甸獲獨立後一律改姓吳,形成吳姓統治大家族。

貌強笑:緬甸獲得獨立後,掌權的德欽們認為人民已當家作主,於是要求所有德欽黨人取消德欽稱號,恢復傳統稱呼『吳某某』,如總理德欽努改稱吳努,國防部長德欽秀貌改稱奈溫將軍。

但認為『革命尚未成功』的其他革命家與愛國志士,他們在緬甸『獨立』後仍續稱德欽某某。他們為原定目標繼續奮斗終生--如緬共紅旗領袖至死仍自稱德欽梭,緬共白旗歷屆領袖們至死仍自稱德欽丹吞、德欽幸、德欽巴登頂。記得國師級愛國詩人貌倫(Maung Lwin)吧?他至死一直被緬甸人民尊稱為『德欽哥德邁』 (Thakin Ko Daw Hmaing)。

讀者:是那位50-60年代聞名中外,中國人民親密好友與獲史大林和平獎的緬甸愛國作家兼詩人吧?

貌強:對!他1875年生於卑謬(Pyi Myo)縣農民家庭,童名貌倫,年輕時出家,在寺院刻苦學習巴利文佛經與緬文文學。19歲還俗,在報社排字與校對為生。1911年任『太陽報』編輯,後艱苦創建了緬甸第一所國民大學--巴罕國民學院,親自教授緬甸歷史與文學,緬甸國家領導人與革命領袖多為其門生,深受全國人民愛戴。他1934年被推舉為德欽黨名譽主席,改名為德欽哥德邁,積極反英與抗日,爭取民族解放。他1945年榮任德欽黨主席,儼然成為緬甸國師。緬甸獨立後,他老人家強烈反對緬甸內戰與世界兩大陣營的對立,1949年他熱烈歡呼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他先後擔任緬甸國內和平委員會主席、緬甸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緬中友好協會名譽主席、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緬甸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1950年榮獲緬甸政府『文學藝術卓越者』稱號、1955年榮獲『加強國際和平』史大林國家獎金。1964年逝世--國內外獨裁者與戰爭販子們都熱烈叫好,而全國人民卻無比哀慟。

讀者:當時東南亞排華反華,緬甸炎黃子孫也被『合法』洗劫與掃地出門,一批一批地逃難到港澳台灣,中國與美國也收容了一大批。這不是人間慘事嗎?

貌強:1963-64年奈溫軍政府以緬甸社會主義國有化名義,無償沒收了華僑華人的工商企業,無償作廢了50緬元-100緬元大鈔票,無償沒收與永久關閉了華文學校,並嚴限華僑華人合法活動,讓華僑華人在經濟上轉瞬間一無所有,經商方面無正常活動空間,從此一蹶不振,文化教育上緬甸炎黃子孫也從此跟中華文化絕緣,上大專院校時遭受諸多無理限制與為難。緬甸華僑華人求天天不靈,呼地地不應,孤苦無助,只好任人宰割--名副其實是海外孤兒!他老人家又不在--別誤會!我是指德欽哥德邁,於是就更無人為水深火熱中的華僑華人敢說句同情語,敢講句公道話。

讀者:您自稱『貌強』,大家稱您『吳強』,但同輩好友卻叫您『哥強』。為什麼?

貌強:緬甸人男女都無姓。貌(Maung)、哥(Ko)、吳(U)是緬甸男性冠於名字前首的稱號。貌是弟弟的意思--用於男性對平輩自稱或長輩稱呼小輩。『哥』是兄長的意思--用於稱呼平輩男性。『吳』是叔叔、伯伯的意思--用於尊稱長輩或有地位的男性。

我從出生至小學中學整段時期,都自稱『貌強』(Maung Chan),大家也一律叫我『貌強』。我大學時期雖仍然自稱『貌強』,但小輩與平輩開始昵稱我為『哥強』(Ko Chan)。我讀大學期間擔任過中學教師,畢業後在緬甸工業發展局任職,1967年排華時期差點被殺因而出國留學避難,在德國荷蘭一直工作至今。。。。我大學後的大半生,雖仍然自稱『貌強』不變,但緬甸人卻無不稱我為『吳強』(U Chan)。

緬甸女性名字前首則冠『瑪』(Ma)或『杜』(Daw)。『瑪』是姐妹的意思--用於女性自稱或平輩互稱或長輩稱呼小輩。『杜』意即嬸嬸或姑姑--用於稱呼年紀較大的女性或受人尊敬的已婚或未婚女性。

如昂山素姬:她讀小學中學時,自稱『瑪昂山素姬』(Ma Aung San Suu Kyi),大家也都叫她『瑪昂山素姬』。她大學及在聯合國工作時期,雖依舊自稱『瑪昂山素姬』,但大家卻無不尊稱她為『杜昂山素姬』(Daw Aung San Suu Kyi)。

❷ 緬甸國務資政和總統有什麼區別

在緬甸這個國家內部的話,所謂的總統它只是一個虛線,並沒有實際上的權利,只是一種名譽的頭銜。實際的權利就在所謂的國務資政。這個有點和日本的天皇和首相差不多的類型。

❸ 簡述緬甸人取名的特點

緬甸人有名無姓 按照年齡分別在男性名字前加 maw(弟弟)KO(哥哥 用於同輩之間) U(叔伯例如現任總統 U THIEN SEIN)
女性則加 ma(姐妹 ) DAW (阿姨 伯母 例如 緬甸民主黨領導人 DAW AUNG SAN SU KYI)

緬甸男性的名字多以形容堅毅的詞彙命名 女性則是溫柔甜美的詞彙命名

❹ 緬甸總統是誰

緬甸現任總統是吳登盛。
吳登盛,1945年4月出生,緬族。畢業於緬國防軍事學院。1997年4月任三角軍區司令。2001年12月,任國防部軍務署長。2003年8月出任「和發委」第二秘書長,2004年 10月升任「和發委」第一秘書長。2007年5月18日被任命為代總理,同年10月24日出任總理,並於11月晉升上將。2010年4月退役,擔任緬甸聯 邦鞏固與發展黨(簡稱「鞏發黨」)主席並仍任政府總理。同年11月,在全國大選中當選為人民院議員。2011年2月4日,在聯邦議會選舉中當選為緬甸聯邦 共和國首任總統。
緬甸歷任總統:
一、緬甸聯邦總統
1、蘇瑞泰(Sao Shwe Thaik)1948年1月4日—1952年3月16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2、巴宇(Ba U)1952年3月16日—1957年3月13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3、吳溫貌(Win Maung)1957年3月13日—1962年3月2日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革命委員會主席吳奈溫(Ne Win)1962年3月2日—1974年3月2日軍人(1962—1972)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 (1972-1974)
二、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
1、吳奈溫(Ne Win)1974年3月2日—1981年11月9日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
2、吳山友(San Yu)1981年11月9日—1988年7月25日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
3、吳盛倫(Sein Lwin)1988年7月25日—1988年8月12日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
國務委員會代主席吳埃哥(Aye Ko)1988年8月12日—1988年8月19日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
4、貌貌(Maung Maung)1988年8月19日—1988年9月18日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
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主席 蘇貌(Saw Maun)1988年9月18日—1988年9月23日軍人
三、緬甸聯邦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主席
1、蘇貌(Saw Maun)1988年9月23日—1992年4月23日軍人
2、丹瑞(Than Shwe)1992年4月23日—2010年10月21日軍人(1997年11月起改任 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
四、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統
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丹瑞(Than Shwe)2010年10月21日—2011年2月4日軍人
吳登盛(Thein Sein)2011年2月4日—今聯邦鞏固與發展黨

❺ 緬甸的政治

1947年 6月 , 即將獨立的緬甸各族人民代表召開制憲會議 , 討論制定未來緬甸聯邦的憲法 。 9月中旬 , 制憲會議完成憲法制定工作, 並於9月24日通過該憲法 ,即緬甸歷史上第一部憲法:1947年《緬甸聯邦憲法》;
1974年,緬甸制定了《緬甸社會主義聯邦憲法》。1988年軍政府接管政權後,宣布廢除憲法,並於1993年起召開國民大會制定新憲法。2008年5月,新憲法草案經全民公決通過,並於2011年1月31日正式生效。 1988年9月18日,緬甸軍隊接管國家政權,宣布廢除一黨制,實行多黨民主制。1990年5月27日舉行首次多黨制大選,有93個政黨參加競選,後大批政黨自行解散或被取締。2010年11月7日緬舉行全國多黨民主制大選,共有37個獲批准注冊的政黨參選,包括4個原合法政黨和33個新成立政黨。2012年4月1日,緬甸議會對45個空缺席位進行了補選。2015年11月8日緬甸舉行全國大選,共有91個政黨推舉的5728名候選人和310名獨立候選人參選。 現有主要政黨:
(1)聯邦鞏固與發展黨(The 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Party):該黨由1993年成立的緬甸聯邦鞏固與發展協會轉變而成,2010年5月正式注冊成為政黨,總部設在內比都,共有黨員約1800萬人。其宗旨是實現國家永固,主權獨立,民族團結,和平穩定,繁榮發展,保護百姓的安全、改善民生,維護人權,實現民主。奉行多黨民主制度、市場經濟制度和獨立、積極的外交政策。2012年10月,緬選舉現任總統吳登盛繼續擔任該黨主席。根據緬甸憲法,當選國家領導人的政黨領袖在履行公職期間不可從事黨務活動。因此,吳登盛只是名義上繼續擔任黨的領袖。2013年5月吳登盛正式辭去主席,由人民院議長吳瑞曼接任;副主席為吳埃敏、吳泰烏,總書記為吳貌貌登,現有中央執委44人。
(2)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簡稱民盟,總部設在仰光,成立於1988年9月29日,昂山素季任黨主席。在1990年5月大選中,該黨獲得485個議席中的396席,後因軍政府拒絕移交權力而與政府進行了長期斗爭,系緬甸最大反對黨。2010年11月7日緬舉行全國多黨民主制大選,民盟拒絕重新注冊參選,根據選舉法規定失去合法政黨資格。2011年11月18日,民盟決定向聯邦選舉委員會申請重新注冊政黨。2012年1月5日,聯邦選舉委員會正式批准民盟申請,民盟重新成為合法政黨,並於4月1日舉行的議會補選中獲得大勝。2015年11月8日緬甸大選, 民盟在1150個議席中斬獲886席,成為議會最大黨。
(3)民族團結黨(The National Unity Party):主席吳吞伊,總書記吳丹丁,聯合秘書吳欽貌基。該黨由原執政的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於1988年9月24日改組而成。總部設在仰光,各級組織機構健全,在中央、省/邦、縣、鎮區等各級設有黨委會。宗旨是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各領域發展服務。
(4)撣邦民族民主黨(The Shan Nationalities Democratic Party):總部設在仰光。宗旨是維護民族團結,實現撣邦的經濟、交通、教育、農業等領域發展。主席吳賽埃榜。
(5)若開民族發展黨(The Rakhine Nationalities Development Party):主席為埃貌博士,副主席為吳翁丁、吳丁溫、吳梭漂、吳昂班達,總書記為吳臘梭,書記為吳吞昂覺、吳欽貌喇、吳達吞臘、吳凱比梭。總部設在若開邦博達坦鎮區。該黨於2010年5月注冊成立,由若開邦和仰光省的若開族人組成,宗旨是團結全國人民,實現民主,促進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保護若開民族宗教信仰和風俗文化,維護若開民族利益和聯邦利益。
(6)全國民主力量黨(The National Democratic Force):主席為吳欽貌瑞(原民盟中央執委),副主席為吳梭溫和拉梭紐博士。2010年5月成立,總部設在仰光省淡汶鎮區。由原民盟中吳欽貌瑞、丹寧博士、溫奈博士、吳登紐等4名中央執委,吳盛臘烏、吳梭溫、吳丹溫等3名中央委員在內的28名民盟前成員另立的新黨。2011年12月以來,共有3名該黨聯邦議會議員宣布重返民盟。 總統吳登盛。1945年5月出生,緬族。畢業於緬國防軍事學院。1997年4月任三角軍區司令。2001年12月,任國防部軍務署長。2003年8月出任「和發委」第二秘書長,2004年10月升任「和發委」第一秘書長。2007年5月18日被任命為代總理,同年10月24日出任總理,並於11月晉升上將。2010年4月退役,擔任緬甸聯邦鞏固與發展黨(簡稱「鞏發黨」)主席並仍任政府總理。同年11月,在全國大選中當選為人民院議員。2011年2月4日,在聯邦議會選舉中當選為緬甸聯邦共和國首任總統。
人民院議員,全國民主聯盟總書記昂山素季。1945年6月出生,系緬甸獨立運動領袖昂山將軍之女。15歲時隨時任駐印度大使的母親赴印,先後在印度、英國求學,獲牛津大學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學士學位,後又入倫敦大學東方和非洲學院攻讀碩士。期間擔任過聯合國秘書處行政和預算咨詢委員會助理秘書、不丹外交部和印度西姆拉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並在日本京都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從事過學術研究。1988年回到緬甸,組建全國民主聯盟。曾於1989年、2000年和2003年三次被緬政府軟禁,前後長達15年。2010年11月獲釋,後在2012年4月議會補選中當選人民院議員。2015緬甸全國大選, 昂山素季帶領民盟再次取得壓倒性勝利。

❻ 現任緬甸總統夫人叫什麼名字

緬甸現任總統 廷覺(Htin Kyaw)的夫人叫素素倫(Su Su Lwin)

她自2012年5月2日以來一直在眾議院任議員。

❼ 為什麼緬甸總統都姓吳

3月28日,緬甸前人民院(下院)議長吳溫敏高票當選為緬甸新總統,也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第10任總統。縱觀緬甸歷任男性總統的名字吳溫敏、吳廷覺、吳登盛…… 為何緬甸總統們都「姓」吳?

同樣讓一些朋友困惑的是,中國媒體對緬甸當選總統的報道出現了「吳溫敏」和「溫敏」兩種名字的表述,新華社的歷史報道中也有上述兩種版本,而中國外交部網站上使用的則是「溫敏」。

緬甸語是單音節語言,每一個字可以單獨表意成詞,這一點和漢語類似。因此緬甸人的名字大多音節較少。一個孩子的名字里,一般會有一個字示意出生在星期幾——這是因為緬甸人認為人的命運與星辰相連。同樣,他們起名的講究也與中國人的習慣類似:大多數名字都有吉祥、美好的寓意。

在緬甸人名的翻譯問題上也有講究。緬語界泰斗、北京外國語大學退休教授粟秀玉曾表示,翻譯緬甸人名應依據緬甸語發音,而不是英文拼寫和發音,因為從緬文到英文可能已經走樣,再從英文到中文就有可能偏離更遠。

雲南大學緬甸研究院院長李晨陽指出,外國領導人名字的翻譯要以符合對方國家語言發音為第一原則,要尊重對方的文化傳統。

在緬甸工作超過二十年的新華社資深緬甸問題專家張雲飛還表示,對於老地名老名人,按照約定俗成為好;另外還必須考慮中文詞義的褒貶,避免選用生僻字;此外,緬甸少數民族的名字翻譯,也要照顧到少數民族的稱謂習慣。

❽ 敏昂來多高

身高在一米六五左右,在部隊也就是偏中下等個子
敏昂萊,1956年出生於緬甸聯邦德林達依省土瓦市,緬族,大將軍銜,現為緬甸國防軍總司令[1]、國家領導委員會主席[1]、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2]。

2021年2月1日,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接管緬甸國家權力。[3]

中文名
敏昂萊
外文名
Senior-General Min Aung Hlaing
別名
敏昂蘭
國籍
緬甸
民族
緬族[4]
出生日期
1956年
畢業院校
仰光大學
緬甸國防大學
出生地
緬甸聯邦德林達依省土瓦市
性別

執政經歷

家庭情況

對華交往
人物履歷
1972至1974年,於仰光大學讀法律專業。[5]
1974年,敏昂萊第三次嘗試申請轉入緬甸國防服務學院,終於取得成功。[6] [5]
曾擔任緬軍輕步兵第44師作戰參謀。(當時該部隊的指揮官是後來成為緬甸軍政府領導人的丹瑞。敏昂萊以丹瑞為人生導師,並在他手下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5]
2002年,任緬甸三角軍區總司令。
2008年,任緬甸國防軍第二特戰局局長。
2010年8月,任緬甸國防軍總參謀長。
2011年,時任緬甸聯邦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軍政府時期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主席、緬軍總司令丹瑞任命總參謀長敏昂萊接任總司令一職,敏昂萊隨之成為緬甸政治轉型後首位新上任的軍方總司令。[7] [5]
2016年1月,緬軍方宣布敏昂萊退休年限延長5年[4] 。
2021年2月,任緬甸國家領導委員會主席[1] 、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2] 。
2008年至2009年間升為少將;2009年底升為中將;2011年初升為上將;2013年3月晉升大將

❾ 昂山將軍 子女

昂山素季(台灣譯為翁山蘇姬,港澳譯為昂山素姬,馬新譯為昂山舒吉,拉丁轉寫:Aung San Suu Kyi,1945年6月19日-)生於緬甸仰光,是緬甸非暴力提倡民主的政治家。

❿ 現在世界上有哪些有名的女政客

英拉·西那瓦,泰國前總理,國防部前部長。


參考:

福布斯2012全球權勢女性榜權勢榜

前20名
安格拉·默克爾(1德國) · 希拉里·黛安·羅德姆·柯林頓(2美國) · 迪爾瑪·羅塞夫(3巴西) · 梅琳達·蓋茨(4美國) · 吉爾·愛博松(5美國) · 索尼婭·甘地(6印度) · 米歇爾·拉沃恩·奧巴馬(7美國) ·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8法國) · 珍妮特·納波利塔諾(9美國) · 雪莉·桑德伯格(10美國) · 奧普拉·溫弗瑞(11美國) · 盧英德(12美國) · 艾琳·羅森菲爾德(13美國) · lady gaga(14美國) · 弗吉尼亞·羅曼提(15美國) · 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基什內爾(16阿根廷) · 烏蘇拉·伯恩斯(17美國) · 梅格·惠特曼(18美國) · 昂山素季(19緬甸) · 瑪麗亞·達斯·格雷卡斯·席爾瓦·福斯特(20巴西)

第21—100名
瑪麗莎·梅耶爾(21美國) · 安妮·斯威尼(22美國) · 黛安·索耶(23美國) · 安吉拉·布拉利(24美國) · 蘇珊·沃西基(25美國) · 伊麗莎白二世(26英國) · 朱莉婭·吉拉德(27澳大利亞) · 南希·佩洛西(28美國) · 阿里安娜·赫芬頓(29美國) · 英拉·西那瓦(30泰國) ·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3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4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