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獨立軍是什麼
『壹』 克欽獨立軍為何能讓緬甸頭疼不已
緬甸雖然不是大國家,但卻也不是省事的國家,比如說他們國內的政權之爭,套句政治術語:由來已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緬甸出名的克欽獨立軍,據說這個靠著某個國家捐獻的56支沖鋒槍而起家的組織,幾乎在世界都有名了。
其實說緬甸克欽人與我國克欽人之間有點關系的,也不是完全的無稽之談,因為克欽人的語言正是我國漢藏語系。而他們最早信奉的宗教還是佛教,如果按照幾千年前大家互為一家的說法,想來緬甸克欽人與中國克欽人真的有親戚關系吧。
『貳』 緬甸克欽族獨立軍
2013年1月初,緬甸北部克欽邦戰事再次升級,緬甸官方電視台1月3日引述國防部的消息承認對克欽獨立軍發動空襲。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月2日呼籲緬甸政府確保平民安全;美國國務院 緬甸米格-29戰機
發言人紐蘭敦促緬甸政府與克欽軍停火,並開始和平對話。克欽武裝人士1月3日表示,強大的軍方不會受到緬甸政府的限制,他們的軍事行動很可能打消西方對緬甸民主進程的期待。
緬甸克欽邦仍未完全停火。獨立軍聲稱國防軍20號繼續炮轟他們的據點,他們拒絕參加政府的和平會議。
克欽族獨立軍和當地民眾說,國防軍20號早上派兵進攻克欽多處地方,最近的地方,距離獨立軍大本營萊扎只有八公里。國防軍開炮轟擊,戰斗機也在上空飛過,但未有加入戰斗。
更多關於「緬甸」和「果敢」等事件或問題,你可以到「果敢論壇冰之戀」的「果敢百曉生」提問,有很多人不懂都是在哪裡提問,有專人回答的!
『叄』 緬甸主要民武有哪些,果敢同盟軍、佤邦、克欽軍到底怎麼分
在東南亞地區領土最大的國家就要屬緬甸了,這個國家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它經歷了近六十年的殖民地生活,一直到1945年。盡管緬甸從英國獨立出來了,擺脫掉了殖民地的身份,但是在這個國家的土地上依舊彌漫著硝煙。由於它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多到你完全想像不到。
在薪水這一方面,由於緬甸這一國家並不是特別發達,所以總的來說普遍的工資水平也沒有特別高。克欽軍每個士兵的月薪大約是五十到一百元元人民幣,而瓦邦軍的會更高一些,大概有前者的兩倍。不僅如此,每個月還有大米可以領取。這樣看來還可以從士兵的狀態來看是屬於哪一個民族武裝部隊的,畢竟吃的好的總會比吃的不那麼好的,狀態更好一些。
『肆』 在歷史上,緬甸克欽獨立軍是個什麼樣的組織
緬甸雖然是東南亞的一個小國,但絕不省事,經常因戰爭出現在新聞中,此國在1948年脫離英國之後,仍然走在處理內政、國家統一的路上。緬甸剛獨立不久,國內居然出現了敢於跟政府武裝相抗衡的克欽獨立軍,該獨立軍人數只有1萬到3萬人,但卻每次都能打敗政府的清剿武裝,讓歷任政府倍感頭疼。
緬甸政府多次派人跟克欽族進行和平談判,但始終無法打消克欽族獨立的信念。1987年緬甸政府集結了10倍於克欽獨立軍的政府軍對克欽地區展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圍剿。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克欽獨立軍採取了退縮不抵抗政策,一直退到了距我國邊境幾百米的勒新地區,此地突然下起了幾天幾夜的暴雨,克欽獨立軍這才保得一命。1994年,克欽獨立軍領導人被迫與政府簽訂了停戰協定,但到2011年緬甸政府公然撕毀了這個協議,打破雙方維持了17年的和平,緬甸又踏上了內耗的不歸路。
『伍』 克欽獨立軍的簡介
1948年緬甸脫離英國獨立後,克欽族也借機要求獨立。1962年2月5日,緬軍中一支以「早丹」等三兄弟為首的少數民族軍來到緬北克欽地區,宣布成立了「克欽獨立軍」(KIA),並且成立了獨立的「克欽政府組織」(KIC)和「克欽政黨」(KIO)。1987年5月, 緬甸軍隊對其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圍剿,由於時任「克欽主席」的早邁執行不抵抗政策,其「中央政府」被迫退到距雲南省盈江縣邊緣數百米的「勒新」。後來由於夏季叢林暴雨突來,阻擋了緬軍的繼續進攻,克欽「中央政府」才得以保存。
1989年3月,緬甸國內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緬共人民軍」瓦解,克欽獨立軍在武器等方面斷了重要來源,形勢對克欽軍不利。於是早邁決定與中央政府進行停戰談判,1994年2月簽定了《停戰協定》。克欽獨立軍控制的地區被緬甸政府稱為「克欽邦第二特區」。
和緬甸政府一樣,克欽軍內部也經常因為權力爭執而發生兵變,1975年早丹三兄弟間就發生了內哄,三人全被打死,後布朗森被推為主席。繼布朗森病故之後,主席早邁後來也引起了軍中不滿,軍人們於2001年2月發動政變,軟禁了早邁,重新推選了都宰為主席。
1994年2月24日達成停火協議後,緬政府承認其為克欽邦第二特區(轄拉扎、邁扎央等地區),轄區位於克欽邦東北部,與中國雲南及印度的阿薩姆邦接壤,控制區面積約287平方公里,下設12個縣,人口約15萬人。
然而在緬甸軍政府主導下的20年的相對和平,並未使得克欽邦與中央政府達成和解。
2008年5月,緬甸通過新的《緬甸聯邦共和國憲法》,並舉行全國大選。盡管克欽獨立組織(KIC)在緬甸大選前召開「中央委員會」上決定:不反對緬甸即將到來的大選,不尋求將克欽邦從緬甸聯邦內分裂獨立出去,願意與大選後新組成的緬甸中央政府就克欽獨立軍改編再進行會談,可以取消「克欽獨立軍」番號等。但在保持克欽獨立軍完整性的問題上寸步不讓,與中央政府分歧嚴重。
2011年6月,長達17年的停戰協議被打破,致使克欽族逃往邊境地區,雙方在緬甸偏遠北部地區發生戰事。
自2011年6月緬甸政府軍同克欽獨立軍爆發沖突以來,緬北戰事一直持續。緬甸政府同克欽獨立組織已經在中國瑞麗市舉行了兩輪和平談判,沒有顯著成果。截止2013年1月4日,雙方尚未就第三輪談判達成一致。負責和平談判的緬甸總統府部長昂敏此前曾樂觀預計,將和克欽獨立軍在2013年底達成和平協議。
『陸』 緬甸克欽獨立軍是如何與緬甸政府對抗半個世紀的
克欽獨立軍是緬甸北部的一支民族武裝力量,從名字中就能看出這是克欽族為了追求獨立而建立的軍隊。
(緬甸政府要求徹底解散克欽獨立軍,遭到克欽政府的拒絕)
到2011年,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再度爆發沖突,緬甸政府軍攻克了克欽軍旗下的多個市鎮,戰火更是燒到了中緬邊境。
以現在的實力對比來看,如今緬甸政府軍的實力已經完全碾壓緬北各民族武裝,克欽軍和果敢軍只能依靠深山老林打游擊。
目前克欽政府寄希望於歐美國家插手緬甸事務,阻止緬甸政府在緬北的行動。
在克欽政府看來,歐美國家對緬甸政府的影響力極大,前幾年歐美就插手過緬甸的羅興亞人問題,迫使緬甸政府在該問題上作出一定讓步。如果克欽政府能夠得到歐美國家的支持,那麼必然會讓緬甸政府忌憚三分。
為此克欽政府在許多事務上都附和西方國家,希望以此換取西方的支持,甚至不惜為了西方而得罪北京。
面對任性的克欽政府,中國政府還是從大局出發,積極調停緬甸政府與克欽政府的沖突,緬克雙方的幾輪談判都是在雲南境內舉行的,畢竟克欽的存在是對我們比較有利的。
不過由於雙方的分歧巨大,談判總是無果而終,戰事也是斷斷續續。
『柒』 緬甸的軍事
緬軍成立於1942年,當時稱「緬甸獨立軍」。1945年3月27日 ,民族英雄昂山等人發起抗日運動,改名稱「愛國軍」,每年3月27日定為建軍節。1988年以後,調整國防體制,取消總參謀部,建立軍種司令部。
截止2013年,緬軍有現役部隊約42.9萬人 。年軍費約6-8.5億美元。實行志願兵役制。緬甸陸軍負責所有的地面作戰行動以及負責將空軍和海軍納入聯合作戰編成體制。陸軍部隊編成與眾不同,不採用旅級編制,而是將陸軍分成12個地區司令部編制,每個地區司令部由「戰術行動司令部」 組成。兵力32.5萬人。編有10個輕裝步兵師師部,12個軍區司令部,32個戰術指揮部,245個步兵營,7個炮兵營,4個裝甲營和2個高炮營。
緬甸海軍分為三個軍區:即伊洛瓦底海軍區(駐仰光) 、若開海軍區 (駐實兌) 、德森達依海軍區 (駐毛淡棉)。兵力15000餘人(含陸戰隊800人)。設有6個海軍基地緬甸海軍最初是一支江河巡邏隊,在孟加拉海灣和安達曼海的近海岸的作戰能力有限。由於禁運品走私等活動日益猖獗,最南端的海岸監視和漁業保護變得日益重要 (緬甸有1930公里的海岸線)。擁有250名武裝人員和一些小型艦艇(包括5艘卡奔塔利亞級艦和3艘巡邏快艇)的PPFC公司協助執行海岸巡邏。在反走私和反暴力行動中有些艦艇由海軍士兵駕駛。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海軍人員負責在內陸航道巡邏行動,例如伊洛瓦底河和薩爾溫江。擁有800名士兵的海軍陸戰隊具有一定的兩棲作戰能力。海軍航空兵的主要任務是海上巡邏。海軍航空兵擁有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的基地都在海岸邊。
空軍9000人。編有3個戰斗機中隊,2個攻擊戰斗機中隊,2個防暴機中隊、1個運輸機中隊和4個直升機中隊。作戰飛機83架,武裝直升機29架。
『捌』 緬甸的軍事力量
緬軍成立於 1942 年,當時稱「緬甸獨立軍」。 1945 年 3 月 27 日 ,民族英雄昂山等人發起反日運動,改名稱「愛國軍」, 1988 年以後,調整國防體制,取消總參謀部,建立軍種司令部。
規模
緬軍現有總兵力 37 萬人。年軍費約 4 億美元。實行志願兵役制。
國防政策
相關的國防立法,軍隊節日
3 月 27 日 定為建軍節。
陸軍
緬甸陸軍:緬甸陸軍負責所有的地面作戰行動以及負責將空軍和海軍納入聯合作戰編成體制。陸軍部隊編成與眾不同,不採用旅級編制,而是將陸軍分成 10 個地區司令部編制,每個地區司令部由「戰術行動司令部」 (TOC) 組成。緬甸陸軍共有 10 個軍區。陸軍還有九個機動師,10 個地區司令部,其中的 8 個地區司令部的每一個由 3 個戰術行動司令部組成,另外 2 個地區司令部中的每一個由 4 個戰術行動司令部組成。 10 個輕型步兵師,每個師有一個戰術行動司令部。32 個戰術行動司令部,包括 145 步兵營。這些戰術行動司令部指揮 223 個步兵營, 4 個裝甲營, 7 個炮兵營, 2 個防空營。兵力緬甸陸軍現役人員約 265,000 人。
海軍
緬甸海軍分為三個軍區:即伊洛瓦底海軍區 ( 駐仰光 ) 、若開海軍區 ( 駐實兌 ) 、德森達依海軍區 ( 駐毛淡棉 ) 。緬甸海軍最初是一支江河巡邏隊,在孟加拉海灣和安達曼海的近海岸的作戰能力有限。由於禁運品走私等活動日益猖獗,最南端的海岸監視和漁業保護變得日益重要 ( 緬甸有 1,930 公里 的海岸線 ) 。擁有 250 名武裝人員和一些小型艦艇(包括 5 艘卡奔塔利亞級艦和 3 艘巡邏快艇)的 PPFC 公司協助執行海岸巡邏。在反走私和反暴力行動中有些艦艇由海軍士兵駕駛。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海軍人員負責在內陸航道巡邏行動,例如伊洛瓦底河和薩爾溫江。擁有 800 名士兵的海軍陸戰隊具有一定的兩棲作戰能力。海軍航空兵的主要任務是海上巡邏。海軍航空兵擁有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的基地都在海岸邊。
輔助力量組成
組織結構
指揮體制
緬甸軍隊的最高決策機構國防安全總司令部。國防總司令部和國防部為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國防部為最高軍事機關,設部長一人。國防部下設:總參謀部、第一特戰局、第二特戰局、軍務局、軍需局、任命和授銜局、軍檢局、軍法局、軍事情報局、軍訓局、炮兵和裝甲兵部、民團和心理戰部、國防工辦、采購處、軍械修理部、軍械局、工程兵部和軍醫局。
『玖』 緬甸克欽獨立武裝是怎麼回事
克欽獨立軍成立於1961年2月5日,是緬甸克欽族分裂運動克欽獨立組織的武裝力量。為緬甸最大的地方民族武裝之一,也是緬北勢力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緬北山高林密的有利地勢和漫長且復雜的緬中印邊境線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為了建立獨立的「克欽政府」,數十年來與緬甸中央政府的國防軍戰爭不斷。主要活動於緬北的中緬邊境的胡岡谷地等地區。
在擁有135個民族的緬甸,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一直處於內戰狀態。克欽獨立軍屬於占緬甸總人口7%的克欽族,是緬甸北部最有勢力的民族武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