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有哪些自治區有華人統治
① 緬甸果敢族是中國人嗎
果敢人就是漢族人,和我們同族。由於緬甸政府採取緬化政策,不允許當地人說漢語,為保留漢語。改稱果敢人,說的是果敢語。果敢該地曾為哀牢百濮的地域,後哀牢內附東漢,該地屬於東漢永昌郡西南邊陲。三國時代蜀漢諸葛亮在平南時在諸葛炮樓山留下了遺跡。在大理國時期,劃屬永昌府孟纏甸范圍。元代,分屬雲南省鎮康路、孟定路孟纏甸的一部分。明代,其地流轉於傣族鎮康土司、孟定土司、耿馬土司、木邦土司。17世紀南明政權向西南方敗退,大規模的漢族平民隨著永曆帝的明軍遷徙到此。
清朝1897年《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被劃入英屬印度的范圍。
二戰時期,中國國民政府,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五強之一。為得到中國在反法西斯的支持,英國廢除了不平等條約。果敢獨立。
1960,中緬劃界。當時中國與美(朝鮮戰爭)蘇(關系破裂)印(中印戰爭)關系緊張,國際形勢危險,國內自然災害,為得到緬甸支持,將果敢地區主動讓給緬甸。引起雲南人民的強烈不滿。
果敢從古至今,都是中國的。果敢人永遠是中國人的一部分。他們為了祖國,離開了祖國。
② 緬甸各勢力與中國關系
緬北六大武裝
1、撣邦武裝
撣邦擁有超過360萬人口,占緬甸人口總數的7%,信仰佛教,從300年前起就長期與緬甸中央政府發生武裝沖突。撣邦武裝最多時曾有100隻武裝,其中最出名有3隻,第一是撣邦軍(SSA),上世紀70年代,成為緬共最有利的同盟軍。
第二個為撣邦聯合革命軍(SURA),自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與殘留緬甸國軍聯合,從事搜集情報,走私毒品活動。
第三個是撣邦聯軍(SUA),其規模最大時,擁有超過2萬武裝力量,裝備有薩姆7型防空導彈,迫擊炮等武器。雖然其主力14000人在1996年向政府投降,但現在仍有相當力量在緬北活動。
2、佤族武裝
佤族生活在緬甸阿佤山一帶,靠近中國滇西南。該民族在1967年以前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數十個世襲部落首領統治整個社會。60年代,緬共來到佤邦建立根據地,大批佤族青年加入緬共軍隊,從而緬共為佤邦培養出大批軍政人員。
1989年4月,緬共中部軍區副司令鮑有祥,第12旅旅長趙尼萊突然包圍緬共中央總部,成立佤邦聯軍。
佤邦聯軍地盤與中國雲南的滄源縣,耿馬縣,瀾滄縣,孟連縣等接壤,總面積大約有3萬平方公里。佤聯軍的路線是:一手高舉和平民主的旗幟,一手高舉武裝自衛的旗幟,以軍事實力為後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最終實現民族自治和大佤邦的戰略構想。
佤聯軍現在可以說是緬北最大的武裝力量,主要軍官包括,田家新,李老二,陳祥,趙岩祥,魏學榮,扎老布,李祖烈,賽堂,三不勒等等,擁有5個師級部隊,超過2.5萬軍隊,裝備有地空導彈,120毫米,100毫米,82毫米迫擊炮,75毫米無後坐力炮,4管高射機槍,53式輕重機槍,56式自動步槍,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輕機槍和M-16步槍。
佤聯軍還辦有4所軍事學校,並重金聘請解放軍和台灣退役軍官擔任教官訓練部隊。改變過去緬共陳舊的作戰方式。
3、果敢武裝
果敢特區面積5200平方公里,果敢人最早是在1661年在反抗清軍的最後一戰,失敗後流亡緬甸的明軍及其家屬。1942年,日軍侵佔緬甸後,果敢自衛軍與日軍作戰百餘次,獲得英國女王頒發的OBE勛章。果敢民風強悍,素有九反之地的稱謂。
現在果敢最大武裝是果敢同盟軍,最早為1989年脫離緬共的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彭家聲部隊。果敢同盟軍控制面積較小,僅有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武裝力量在2000人左右。
4、克欽武裝
克欽是緬甸第六大民族,人口125萬,與中國境內景頗族是同一民族。
克欽獨立軍,現在控制區域1萬平方公里,人口10萬,克欽在其控制區實施二丁抽一,三丁抽二制度,現擁有7000武裝力量和5000名民兵,實力僅次於佤聯軍。
為獲得武器,克欽武裝想盡辦法從印度,緬甸,泰國走私M-16步槍,M-24沖鋒槍,M-79型火箭筒及子彈。
克欽新民主軍,該武裝最早為1989年,緬共第101軍區部分部隊改編而成,駐地在中國雲南怒江州,保山地區邊境外,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4%,擁有大量珍貴木材。其武裝力量包括1500名常備軍和民兵,武器包括,54式手槍,56式自動步槍,75毫米無後坐力炮,82毫米迫擊炮和馬克辛重機槍。
5、克倫族武裝
克倫族擁有超過400萬人口,分布在克倫邦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為遠古古羌人集團較早南下的一支,與中國漢族同源。
克倫族自古代起就與緬甸中央政府作戰,英國殖民緬甸期間,又協助英軍進攻緬軍。二戰期間,更是在英國幫助下,猛烈進攻親日的昂山將軍領導的緬甸獨立軍。
克倫民族解放軍(KNLA)
始創於1945年,目前控制區域1.3萬平方公里,人口13萬。軍事力量包括7個旅6個直屬營等7000人。
6、克耶解放軍
成立於1949年7月,是一支以實現民族獨立和自治為理想的反政府武裝。現在其主力近萬人已經接受民族和解。泰緬邊境但仍然在其控制區(泰緬邊境)進行武裝割據,自我管理。
③ 緬甸佤邦是中國人嗎
緬甸佤邦不是中國人,佤邦或稱緬甸第二特區或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緬甸撣邦第二特區、北撣邦第二特區,位於阿佤山區,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該特區分為「北佤」和「南佤」兩部分,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
(3)緬甸有哪些自治區有華人統治擴展閱讀:
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面積1.3萬平方公里。
南部地區位於東經98°~100°、北緯19°~21°之間,東西距離215公里,南北距離91公里,總部萬宏,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東臨寮國會曬。
大其力開始到泰國的密賽橋順密賽河由東向西,順山樑至勐崗,繼續往東至累東,再由北向南至累三哨,以山為界向東拐又改向西南至累蘭至南班河口岸。繼續向偏北到累帕布。
④ 緬甸東北部有幾個國中之國,其領導集體都是中國人
這個地方位於緬甸東北部的禪綁,面積5萬多平方公里。
即緬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區。這三個特區表面名義上是緬甸政府的特區,但實際上是三個獨立的政權,都有自己獨立的武裝軍隊。包括政權設置和施政綱領與中國一樣!官方語言和文字是漢字漢語。那裡的人都能說漢語!人民幣是那裡最主要的流通貨幣。手機信號是中國移動和網通的,電話區號是雲南的(緬甸軍政府不給他們裝電話)。電視信號也是接受中國的。是三個高度自治政權,有意思吧!但是這幾個小政權還很脆弱!因為緬甸政府的大緬族主義,緬甸軍政府一直想吃掉他們。由於這三個華人政權極其團結,緬軍才一直不敢動手。如果將來某一天緬甸政府想用軍事手段打擊這幾個華人政權,希望作為中國人我們能夠支持這幾個華人同胞政權。
這三個地區的人民分別在以彭家聲主席、鮑友祥主席、林民賢主席為核心的特區政府領導下為爭取民族平等同緬甸政府軍對抗幾十年,打的緬軍丟盔卸甲,(緬軍打仗不行,欺負這些少數民族老百姓在行,06年緬甸政府軍的士兵竟為搶100元人民幣打死一個華裔兒童)最後於90年代初與緬甸軍政府達成和解協議,結束戰爭。現在這三個特區正在同中國發展經濟,建設自己特色的高度自治的獨立特區政權。
那裡生活著百萬炎黃子孫,公元1659年,清兵的鐵蹄如疾風一般叩響了明王朝的殘山剩水,南明的末代皇帝永曆帝在死忠的孤臣黔國公沐天波(開國元勛沐英的後代)及其部下的簇擁下,逃進了滇緬邊境的野人山。後來吳三桂的大軍已飲馬怒江。緬王即獻出永曆帝,後那位亡國之君在昆明五華山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於緬桂樹下,中國的又一輪朝代更迭就此正式打上了句號。然而,在緬甸境內,事情並沒有了結。當時,前後腳追隨永曆帝竄入緬甸的南明軍民有數萬之多。明滅後他們繼續逃亡,藏匿於緬北果敢地區及金山角地區的熱帶叢林之中。其中進入果敢地區的漢人被稱作果敢族(即漢族)。
「那裡在一百多年前果敢縣,邦桑縣等原屬中國管轄,後來英國殖民者佔領的緬甸,對緬甸實行殖民統治,並強迫清政府簽定不平等條約,將這些地方(緬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區)劃歸英屬印度的緬甸殖民地。後來1960年代中緬兩國確定邊界條約。致使原先血脈相連的中國人被劃分到兩個國家。70年代後緬甸發生排華運動,漢人大量被迫害,果敢地區的漢民族為了避免緬族的迫害,爭取民族平等,改稱「果敢族」。
英帝國主義為了賺取巨額的利潤和毒害殖民地和中國人民的身體和精神素質在那裡傳播栽植罌粟。以後上百年來,軍閥、土司混戰,內戰延綿。在抗日戰爭中果敢人民同中國人民一道為打擊日本侵略軍作出可巨大的犧牲。
近年來這三個特區分別響應中國和聯合國要求於2002年,2005年杜絕了罌粟的種植。這些地區的人民在人民在以彭家聲主席、鮑友祥主席、林民賢主席為首的特區政府領導下始走前人不敢走的道路,毅然將一百多年前由英帝國主義播撒在果敢的罌粟給徹底禁絕了。由於這三個地區的禁種罌粟措施,使得中國減輕了毒品對國民侵害深度,消除了中國毒品來源的主要渠道。使中國的禁毒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為中國及世界的禁毒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的果敢、邦康等地在完成了禁種罌粟的艱巨任務後,正在朝著發展生產、改善提高人民生活的方而努力奮進!
因為那裡的距離緬甸內地路程遠,交通不便,因而經濟文化同中國雲南聯系較為密切。對中國的經濟文化非常依賴。漢語是那裡的通用語言。那裡的人大部分都能說較為流利的普通話。那裡的政治制度與中國極為相 似,如縣級官員有縣長、縣委書記,部隊有司令員和政委等。人民幣是那裡最主要的流通貨幣。最重要和最可貴的是那裡的人民依然保持並宏揚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幾乎所有的記者采訪這三個特區的主要領導,他們均表示禁種罌粟以後特別需要國際社會的援助,而這些援助之中最重要的援助是教育。現在那裡的孩子70%沒有上過學那30%也僅僅是當地官員們的孩子!那些失學的孩子都會漢語可是不認識漢字。所以我呼籲商務部對外援助司能夠關注一下緬北的這三個特區(緬甸第一、第二、第四特區)的學齡兒童教育情況能夠在現代漢語教材(這些地區的學校教材與中國國內相同)和師資力量等方面給緬北三個特區予以援助!在緬北三個特區學生們的課外讀物很少,是不是可以發動國內的同學把自己的曾經學過的圖書捐獻給這些地區的兒童呢!佤邦主席鮑有祥說他們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教育第二才是供電,可以見得他們是多麼渴望得到好一點的教育啊!那裡的人民以前除了種大煙外沒有什麼技術,甚至連鋪石頭路也要請中國工人來做,希望中國政府能派出一些技術人士來教育那裡的人民!現在那裡正在搞替代種植,但是替代種植(如橡膠樹是6年)的收益期較長,暫時老百姓的生活還是有很多困難。而且即便到達收益期也不能馬上見效,因為農產品的加工需要技術,需要知識!然而這些都是那裡的人民所沒有的。所以國際社會教育援助就是所有援助中的重中之重。
其實幫助緬北三個特區就是幫助我們中國自己。這句話您一想就是這樣,幫助這些煙民讓他走新的生活,放棄罌粟種植,那麼是不是就提前進化了我們這個社會,讓毒源里邊的毒品無法進入到這個地方,讓更多的人社會更潔凈,讓更多的中國人遠離了毒品的禍害,所以我覺得就是我們幫助他們等於幫助我們自己,並且不但幫助我們中國,還幫助了整個世界凈化整個世界。
強烈呼籲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對外援助司和社會各界能夠在教育方面大力援助緬北三個特區,提高了境外教師的現代漢語教育教
⑤ 緬甸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緬甸是我國的一個領國,位於我國西南部地區,面積67.6萬平方公里,與青海省面積幾乎相當。
緬甸國土形狀很像一個菱形,東北部與我國的雲南和西藏接壤,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接壤,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搭界,西南則是孟加拉灣。由於地處中國文明和印度文明的交匯處,緬甸的文化也受到了中國和印度極大地影響。
東吁王朝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王朝,其先後與大明和泰國開戰,挑起了近半個世紀的“明緬戰爭”和長達200多年的“泰緬戰爭”。
1752年孟族貢獻了東吁王朝首都阿瓦,東吁王朝宣告滅亡。此後緬族領袖雍籍牙擊敗了孟族人,建立了緬甸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貢榜王朝。
貢榜王朝是緬甸歷史上的最巔峰時期,這個王朝建立之時正逢西方殖民者進入亞洲。緬甸通過與葡萄牙和英國的貿易,獲得了大量先進的西方火器,這大大提升了緬軍的戰鬥力。
隨著國力的增強,緬甸開始大舉入侵周邊鄰國,甚至一度攻陷泰國首都。而緬甸似乎也不把清朝當根蔥,從1762年起,緬甸就開始大規模騷擾清緬邊境,由此引發了著名的清緬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緬甸先進的火器大大震撼了清軍將領,但滿洲騎兵兇悍地野戰能力還是重創了緬甸人。可由於滿漢官兵實在難以適應緬甸炎熱的氣候,以及清軍將領輕敵冒進,最後清軍並沒能在武力上擊敗緬甸,清廷在無奈之下只得停戰。
雖然清帝國沒能贏下清緬戰爭,但此戰還是成功地遏制了緬甸的對外擴張。
時間在來到19世紀後,隨著英國人佔領了印度,英緬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而英國則通過三次“英緬戰爭”徹底佔領緬甸,貢榜王朝宣告滅亡,緬甸淪為英屬印度旗下的一個獨立省份。
一戰後,世界各地民族主義興起,緬甸要求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迫於緬甸人的不斷反抗,英國人在1937年同意給予緬甸人一定的自治權力。到二戰時,迫切希望民族獨立的緬甸人組成義勇軍,先是選擇與日本人合作,趕走英國人。但在戰爭後期,眼見日本人就要完蛋了,緬甸人又轉而投靠了同盟國。戰後緬甸宣布獨立。
1947年2月在緬甸北的彬龍鎮,緬族、撣族、克欽族和欽族領導人簽署《彬龍協議》,同意建立統一的緬甸聯邦,共同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不過獨立之後的緬甸政局卻十分混亂,全國一直是處於軍事獨裁之中。
2010年緬甸結束了軍政府時代,開始了民主化道路,與西方的關系也大大改善。但是在緬北少數各邦自治問題上,中央政府與地方仍舊是難以打成協議。2015年緬甸政府軍突然入侵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並控制了果敢大部分地區,由此再度引發了中央與各邦的沖突。
此後政府軍暫停了在緬北的軍事活動,但如今緬甸政府與北方各邦的關系還是箭在弦上,緬甸的和平統一之路依然遙遙無期。
⑥ 比果敢還親華會說漢語的自治區,是緬甸的哪個地區
緬甸東北部與中國雲南省接壤的地方,有一個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的自治區。此地在歷史上曾經屬於中國領土,在我國唐朝以及宋朝時期,就有他屬於中國領土的明確記載。
雖然佤邦被劃入緬甸,但是佤邦自身卻一直反對緬共,並且自發組建起義部隊。向緬甸政府進行談判,要求緬甸將佤邦設為自治州,擁有自治權。1989年4月17日,緬甸政府為了平息戰爭,最終選擇妥協,將其治理轄區稱為「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宣布脫離緬共。
幾十年過去了,佤邦依然保留原本屬於中國的風土人情。佤邦裡面居住的很多民族,其中以傣族、漢族、苗族、回族等原屬於中國的民族人數最多。他們使用漢語作為官方用語,甚至是自治區政府中使用的公文都是漢字。
除此之外,佤邦的很多學校使用的教科書都是中國出版社出版的課本,他們非常願意學習中國文化,從內心裡將中國當做是真正的祖國。緬甸曾要求佤邦官方普及緬語,但是佤邦官方以他們為自治區為由拒絕。
⑦ 緬甸佤邦是中國人嗎
中國人是非常愛國的,這點離中國越遠越能體會到。幾個政見不和的老師一個話題能吵個幾天幾夜,當地老師天天都一臉懵逼。
到了國外,也聽不得別人說中國不好,拚命維護國家形象,一聽到你們中國人怎麼怎麼樣有種被挖了祖墳的感覺。
也許我們從小受到的就是這樣的教育,有些東西已經滲入骨髓。該我們考慮的不該我們考慮的都瞎操心。
在緬北呆久了,更能以理性的角度考慮問題,體會到別人的不容易。
在我們很多國人的心中,緬北一直有著特殊的位置,我們每個人都學過地理,未定國界跟已定國界清清楚楚,我們心裡總是拒絕承認一些東西,本能地認為那片土地跟我們有關系,我們還有一批同胞生活在那片土地上。
那麼佤邦當地人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我曾經問過當地人,你們感覺你們是緬甸人還是中國人?
他們好像永遠沒有準備好回答這個問題,他們第一回答會說我是佤邦人。
不死心的我會窮追不舍,你認為你是中國人不?
他們也會搖搖頭,怎麼會嘛,跑到中國抓到會給送回來。怎麼會是中國人嘛?!
我想我沒法再提任何要求,也無法指責任何人,畢竟生活中還有網路上我們經常能看到抓到緬甸偷渡人員,遣返回去的消息,有誰會深入了解一下,這些送回去的大多都是緬北的,也許是果敢也許是佤邦、也許是另外一個世世代代跟我們藕斷絲連的地方!他們永遠拿不到中國身份證,即使他們不願意拿緬甸身份證。
⑧ 緬甸果敢地區和佤邦的人都說的漢語,他們是中國人嗎
果敢是緬甸的一部分,但當地都是華人,據說是明末的時候,抵抗清朝的明軍後裔,聚集在那裡生存。緬甸有大緬主義,對其他的少數族裔都不太好。加上2戰後,北方的少數族裔,都擁有自己的武裝,所以,自然沖突不斷。果敢只是眾多武裝力量中的一個,因為都是華人,所以受到關注。
⑨ 緬甸撣邦有幾個特區與中國是什麼關系
緬甸撣邦的四個特區及與中國的關系:
1、果敢第一特區,地處緬北薩爾溫江東岸,面積約5200平方方公里,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鎮康縣、滄源縣、耿馬縣以及保山地區的龍陵縣接壤。
2、佤邦,即緬甸撣邦第二特區,處於世人所稱的「金三角」腹地,是毗鄰中國、泰國和寮國的一個自治特區,由南北兩塊地盤組成。
3、克欽邦第三特區即原緬共101軍區,是緬共中最晚組建的一個軍區。
4、緬甸撣邦第四特區即原緬共「八一五」軍區。是一個極為袖珍的「割據之地」。不僅人口在幾支地方民族武裝中最少,地理面積也是相對最小。
(9)緬甸有哪些自治區有華人統治擴展閱讀
撣邦,是獨立自治邦。面積為62500平方英里,是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個邦。主要居民是傣族而緬人稱為撣人。首府在東枝鎮,多柚木林,以種植水稻為主,還有玉米、小麥、煙草、茶等。
北部南渡附近有銀、鉛、鋅、銅等礦,內外交通不便,僅北部和西部有鐵路,分別由臘戍和東枝通向緬甸中部。中國畹町到臘戍公路是中緬陸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東枝是避暑勝地,其西南的因萊湖為著名風景區。
撣邦位於緬甸東部,北與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接壤,東面與寮國和泰國相接壤,西面與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曼德勒省、實皆省相連。
⑩ 緬北地區指哪些地方
緬北地區指的是位於中國和緬甸邊境北部的果敢、佤邦、克欽邦、撣邦等地區。
相信不少人曾經在新聞媒體中看到過,緬北地區曾經發生過軍事武裝沖突。那麼緬北地區究竟指的是哪些地方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01
克欽邦的硬玉和硬木相當有名,地球上九層的翡翠都產於克欽邦密支那地區。克欽邦是緬甸的一個自治邦,地形特徵為山地和平原,面積大約89,000平方千米。
02
佤邦被稱為是撣邦第二特區,享有高度自治權。佤邦在歷史上曾經是中國的領土。目前佤邦官方用語為中文。
03
果敢地理位置上和中國的雲南省相鄰,果敢全稱為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是緬甸撣邦高原上的一個老街市。
04
撣邦位於阿瓦山,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被緬甸政府稱為緬甸的撣邦的第二特區。
05
從疆域看,緬北華人聚居區大約有3.8萬平方千米,其中佤邦北佤1.5萬平方千米,南佤約有1.8萬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