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信仰什麼教
㈠ 緬甸寮國柬埔寨尼泊爾分別信仰什麼宗教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在緬甸464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
寮國居民多信奉佛教。重要節日:寮國新年(宋干節,也叫潑水節),佛歷5月,一般從每年公歷4月13日開始,前後共3天;塔鑾節:佛歷12月,公歷11月。
柬埔寨,佛教為國教,93%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占族信奉伊斯蘭教,少數城市居民信奉天主教。
尼泊爾居民86.2%信奉印度教,7.8%信奉佛教,3.8%信奉伊斯蘭教,信奉其他宗教人口佔2.2%。
㈡ 東盟十國都各自信什麼教
東盟十國分別為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它們分別信仰的宗教如下:
汶萊:伊斯蘭教
柬埔寨:上座部佛教
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
寮國:上座部佛教
馬來西亞:伊斯蘭教
緬甸:上座部佛教
菲律賓:天主教
新加坡: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印度教
泰國:上座部佛教
越南:佛教、天主教、和好教、高台教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當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猶太教、佛教、道教、神道教等。
(2)緬甸信仰什麼教擴展閱讀:
宗教信仰的優點
宗教有讓宗教信仰者行動的能力,如果一個宗教宣傳積極向上的思想,無疑能使宗教信仰者做出有利於社會的行為,它可以使人斷惡修善、懲惡揚善。
宗教信仰的缺點
與優點相反,如果一個宗教宣揚不利於社會和平穩定發展的思想,那麼宗教信仰者對社會的危害是很大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汶萊伊斯蘭教
網路——柬埔寨
網路——寮國
網路——馬來西亞
網路——緬甸
網路——菲律賓
網路——新加坡
網路——泰國
網路——越南
網路——印度尼西亞
網路——宗教
㈢ 緬甸的宗教是什麼
緬甸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緬甸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原始拜物教和神靈崇拜、伊斯蘭教、印度教和基督教。影響最為廣泛並為絕大多數緬甸人信仰的宗教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緬甸佛教屬上座部佛教,是緬甸國教。長期以來緬甸佛教與緬甸政治緊密結合。同時,它還對緬甸文化施予極深的影響,無論語言文字、文化教育,或是文學藝術、建築藝術、手工藝等,都吸收和融入大量佛教文化。所以,緬甸人常說,佛教即緬甸文化。
緬甸人最早接觸到基督教是在16世紀初。目前緬甸基督教影響最大的是新教浸禮會和羅馬天主教派、全緬設有緬甸教區紅衣主教,仰光和曼德勒地區設有主教。全緬甸共有5200多座教堂。
伊斯蘭教13~14世紀從孟加拉地區傳人緬甸若開地區。現在,全國有6個擁有獨立組織、清真寺等機構的伊斯蘭宗教團體,即緬甸穆斯林聯盟、若開穆斯林聯合會、全面毛拉同盟、緬甸穆斯林大會、全緬穆斯林學生聯合會和穆斯林中央基金會,有3100多個清真寺。
現在緬甸的印度教徒約有40多萬人,主要為印度移民,也有少數若開族人。緬甸的印度教組織主要有印度教友誼協會等,有1000多個印度教神廟。著名的印度教神廟有斯利濕婆克里希那寺和斯利杜爾迦寺。
㈣ 緬甸信仰什麼教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在緬甸464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
㈤ 緬甸人是信什麼教的。。。又有什麼風俗習慣。。
緬甸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緬甸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原始拜物教和神靈崇拜、伊斯蘭教、印度教和基督教。影響最為廣泛並為絕大多數緬甸人信仰的宗教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
緬甸有約六千萬的國民,68%為緬族。主要的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若開族(3.5%)、華人(2.5%)、孟族(2%)、克欽族(1.5%)、克耶族(0.75%)以及其他原住民民族(4.5%),此外還有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移民(1.25%)。但是緬甸官方目前並不承認緬甸華人(果敢華人除外)、印度人、孟加拉人和羅興亞人(來自孟加拉國的一個混血族群)為法定少數民族。
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奶茶,吃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咸。烹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炸烤食物易於保存,涼拌不需加熱,又能祛暑。緬甸瀕海多河,魚蝦豐富,易捕撈。在緬甸以魚蝦為原料製作的食品尤多。緬甸人喜歡將竹筍腌成酸筍,和其他蔬菜、肉類混炒,味道很鮮美。
緬甸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國度,絕大多數人篤信佛教。佛塔和佛寺比比皆是,到處可見。緬甸人一有閑暇,便去拜佛聽經,朝拜佛塔,祈求平安。但無論是進佛寺,見法師,或是進入塔院,有一條嚴格的禁忌,那就是必須脫鞋,連襪子也不能穿。因為緬甸人認為鞋是最骯臟最齷齪的物品。他們經常把那些最卑鄙最下賤之人比作是「挨鞋打之物」。在緬甸,如果有人被鞋打了,則認為是最不能令人忍受的恥辱。在緬甸人的心目中,佛塔和佛寺是最神聖的地方,僧侶則是佛祖的代表,絕不能穿最骯臟的鞋去拜佛、拜塔和見僧。否則,會極大地傷害緬甸人的感情。
緬甸是個落後的農業國家,農業機械化程度很低,牛是廣大農民進行農業耕作的主要依靠。無論刮風下雨,酷暑嚴寒,牛總是和農民們一起在土地上耕耘。自古以來,緬甸農民與牛相依為命,把牛視為「忠誠的朋友」、「最大的恩人」。正因為如此,很多緬甸人,尤其是緬甸農民忌吃牛肉,認為吃牛肉是一種「忘恩負義」的背叛行為」。所以,當你宴請緬甸朋友時,千萬要問明客人是否忌吃牛肉,否則會是一種十分不禮貌的行為。
緬甸人的喪葬方式有棺葬、土葬、火葬、天葬等,各民族的習俗不完全一樣,其中以緬族人的喪俗較有代表性。緬族人因信奉佛教,所以他們不以死亡為悲哀。人死後,家人要替死者凈身更衣,然後安放在木架或席上,下放一個盛滿清水的新沙鍋。出殯時,先將沙鍋在門口打碎,然後把屍體連同木架或席子一同送往附近的寺廟火化。火化完,有的把骨灰放在寺廟里,有的則加以埋葬。在此期間,喪家要備煙茶、檳榔招待弔唁者。
緬甸是宗教意識很濃的國家。在緬甸的街頭巷尾,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身披袈紗、手持黑傘的僧侶,全國僧侶有10幾萬,僅仰光、曼德勒的和尚就有2萬多人,平均300人中便有一個是和尚,佛教徒中每個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都必須出家當一次和尚,社會上才承認其成人,還俗以後才能夠享有結婚的權力,出家的年齡一般在10歲上下,出家時間,在以前最短為一年,現在已縮短為7夭。也可以幾個月,幾年,甚至終生為僧。出家手續十分簡便。因此,在緬甸有出家容易,還俗也容易的說法。
㈥ 泰國、緬甸、柬埔寨主要信奉的宗教是佛教嗎小乘佛教是佛教的意思嗎
泰國、緬甸、柬埔寨主要信奉的宗教是佛教,小乘佛教是佛教。
泰國、緬甸、柬埔寨均將佛教定為本國的國教。佛教90%的人信奉佛教;柬埔寨95%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伊斯蘭教徒占人口的2%,其他佔3%。
漢朝時期,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佛教的發源地在印度,然而印度佛教早已沒落,在其傳入中國經過漢化後佛教自成一體發揚光大。
(6)緬甸信仰什麼教擴展閱讀
佛教,本分有原始佛教與後期佛教。原始佛教又稱為小乘佛教,後期佛教又稱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脫胎於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在小乘佛教的基礎上兼容並蓄,形成新的佛法,而小乘佛教仍然堅守傳統的佛法。
小乘佛教只信仰釋迦摩尼佛,而大乘佛教除釋迦牟尼佛外,還有阿彌陀佛佛、彌勒佛、葯師佛、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四大菩薩。
小乘佛法講究修自身,而大乘佛法則是主張普度眾生,照亮十方世界。小乘佛教講究禍福自擔、因果自負,因此沒有迴向;大乘佛教認為福德可以轉移,因此講究迴向。
㈦ 在緬甸,為何要讓所有的男孩子都出家當和尚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886年英國發動戰爭並佔領了緬甸,並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8年1月4日緬甸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緬甸有「萬塔之國」之稱,全國4800多萬人口中,有80%的人信奉佛教。走在緬甸的街頭巷尾,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身穿橘紅色袈裟、手持黑傘的僧侶。
因為男人出家當和尚可以還俗,還俗後可以酒照喝,肉照吃,媳婦照娶,而女人一旦出家當了尼姑,則終生不能還俗,必須伺候佛祖一輩子。
㈧ 求東南亞國家和所對應的宗教
東南亞國家太多以下舉出部分例子:
1、越南:天主教、佛教
越南佛教是北傳佛教之一。約於2世紀開始從中國傳入。
越南是亞洲國家中天主教徒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目前越南有天主教徒約600萬,人數在亞洲僅次於菲律賓和中國大陸,但其占人口的比重和社會影響力則遠高於中國。同時天主教也是越南僅次於佛教的第二大宗教。
2、寮國:佛教
寮國全國有寺畝2000多座,過去佛寺不僅是宗教活動中心,而且也是傳播文化教育的主要場所。特別是在農村和邊遠地區,廣大農民主要通過寺廟接受知識。寮國的寺廟大多集中在萬象和琅勃拉邦。琅勃拉邦過去是寮國國王和僧王所在地,即寮國的王都和佛教中心,那裡的寺廟古老、精緻,其中最著名的是華通寺,已有500年歷史。
3、泰國:小乘法門
小乘法門,是以自我完善與解脫為宗旨,其最高果位為阿羅漢果及辟支佛果。聲聞乘修四諦法,自凡夫至阿羅漢,論時間,速者三生,遲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緣覺乘修十二因緣,其修行重在悟證,悟所到處,便是證所到處,故無明顯的位階可言。
4、新加坡:回教、佛教、基督教、興都教
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門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約68億人口中,穆斯林總人數是15.7億, 分布在204個國家和地區,佔全世界的23%。
5、汶萊:伊斯蘭教
汶萊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實行君主立憲制,素丹為國家元首,擁有行政權。規定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必須保持伊斯蘭教原則。伊斯蘭教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政府為清真寺、宗教學校和印刷出版伊斯蘭經籍設有宗教基金。全國設有伊斯蘭教法院,處理宗教和民事訴訟。
6、菲律賓:天主教
天即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普世大公天主教會。源自希臘文的 καθολική,譯作整個、全部或普世的。在初代教會時期,就是指著整個神的教會,不分國界、語言、種族與背景而言。只要屬於基督教會者,都是大公或普世的教會。是基督教中歷史傳承最悠久、文化沉澱最深刻、信徒最多的派別。
㈨ 緬族信仰何種宗教
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在緬甸464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
㈩ 緬甸人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1、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2、服飾
緬甸是一個將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
3、稱呼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意為叔伯)。
(10)緬甸信仰什麼教擴展閱讀
緬甸的宗教信仰及禁忌:
緬甸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其中影響最為廣泛並為絕大多數緬甸人信仰的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信徒約佔全緬87%的人口。基督教約在16世紀初傳入緬甸,目前影響最大的是新教浸禮會和羅馬天主教派。
緬甸人認為頭部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地方,不喜歡別人觸摸自己的頭。婦女的筒裙被視為不潔,嚴禁晾曬在頭部以上的高度,忌諱從晾曬的婦女筒裙底下走過。進入佛教寺廟和參觀佛塔時應脫鞋、脫襪,不應與僧侶「平起平坐」,女士不能隨意碰觸僧侶袈裟或身體。
進入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場所前,應事先詢問是否可以進入,如對方不歡迎非信徒進入,請勿強行參觀。此外,緬忌諱隨意撫摸兒童頭部,用腳做指示、踢東西或觸碰人也是極不禮貌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