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中文網有哪些
『壹』 中國人可以去緬甸嗎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都採取了防疫措施,有的國家臨時禁止中國籍人士入境。而緬甸當局除了暫停與中國之間的航班外,還暫停了給中國籍旅客發放的落地簽政策,恢復時間將根據疫情而定。
酒店與旅遊部最新消息,2月 18日,酒店與旅遊部發布了一則聲明,除了暫停與中國之間的出入境旅遊行程外,還收緊了中國籍旅客入境緬甸的簽證政策。
防疫期間,入境緬甸的中國籍訪客只能親自前往緬甸駐中國大使館申請簽證,向大使館提交14天內沒有前往過湖北省的證明及健康證明,獲得簽證後才能入境緬甸,此外,手持電子簽的中國籍旅客經過健康檢測後才能入境。
酒店與旅遊部副局長吳昂艾涵表示,雖然我們沒有完全限制訪緬簽證,但是,申請者很難通過審核,拿到健康證明的旅客除了要經過移民監管局的檢查,還要通過緬甸衛生部的種種檢測。直白的說,防疫期間,中國籍旅客想要入境緬甸很困難。
旅遊公司接待中國旅行團,必須先做這件事
【緬甸中文網訊】緬甸旅遊業商協會發布消息稱,如果接待來自中國的旅行團,旅遊公司需要及時獲取遊客的健康證明。同時,各個旅社、酒店,如果發現可疑病患,需要立即上報。
緬甸旅遊業商協會發布的信息顯示,因一些中國旅行團的行程早在疫情爆發前就已經安排好了,如果撤銷行程,很多旅遊公司將面臨賠款。因此,已經安排好行程的旅行公司,在接待中國的旅行團時,需要提前獲取遊客的健康證明。在確認遊客身體健康後,才能開啟緬甸之旅。
緬甸旅遊業商協會主席吳瑙瑙函稱,到緬甸的中國團,有些是旅行團,而有些則是過來工作。目前,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我國暫停向中國遊客發放落地簽。因此,近日,通過航空、邊境口岸入境緬甸的遊客量同比明顯減少。
『貳』 緬甸中文網翡翠源頭帕敢午夜突發慘案,大量淘玉人被吞沒
嚇這麼嚴重,那人沒事嗎,最重要命,這些消息在那可看到
『叄』 緬甸打仗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緬甸內戰始於1960年,當時軍事強人奈溫奪取政權,建立軍事獨裁政府,否決少數民族的自決權,開始緬甸化同化政策。由此,緬甸陷入50多年的內戰。這場內戰,截止到現在仍未有停歇的意思。在緬甸近6000萬人口中,緬族佔了2/3,撣族、克倫族、克欽族、孟族、佤族等是比較大的少數民族。緬甸現在有公開的25支民族武裝和10多支不常露面的民族武裝,僅撣邦就有10多支民族武裝經常活動。在這些武裝當中,有一些是當年國民黨遠征軍的遺老遺少,是中華民族遺落在他國的武裝;有些是由緬共演變出來的武裝。但是,這次和緬甸政府軍打得最激烈的卻不是和中國源源較深的那些武裝,而是和美國源源頗深、受美國支持較多的克欽獨立軍。而這次緬甸政府軍和克欽獨立軍的戰爭,美國在其間的作用不可忽視。
在美國智庫(CSIS)最新提出的、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2.0版的政策建議中,關於東南亞布局的內容提到的第一個國家就是緬甸。考慮到近幾年緬甸的政治改革、緬甸反對派昂山素季的出獄並恢復議員身份,以及美國政要頻繁訪問緬甸,可想而知緬甸已經成了美國在地院戰略上准備遏制中國的重要布局。考慮到中國和緬甸現政府的關系,美國的目標一直是推動親西方的昂山素季在競選中上台,這一點從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緬甸,並與昂山素季密談可以窺斑見豹。但是,緬甸現政府顯然沒有給昂山素季和美國機會,昂山素季最終因憲法所限未能獲得競選總統的資格。這使得美國通過競選途徑贏得緬甸的可能性基本沒有了。於是,美國開始選擇內戰方式。
事實上,為了使得昂山素季獲得更多支持,美國一直在努力促使克欽獨立武裝在政治上支持昂山素季,從而使昂山在緬甸獲得軍事上的力量。要想搞清楚這一點,我們還得從緬甸克欽獨立武裝的歷史說起。19世紀,英國殖民者先後發動3次侵緬戰爭,並於1886年正式在緬甸建立起殖民統治。和在印度一樣,英國人在緬甸也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建立了「七邦七省」,並有意識地將一些軍政要職逐步讓給克倫、克欽和佤族等少數民族。隨著時間推移,各少數民族與緬族的關系不斷惡化,緬甸的民族分離主義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受英國殖民者影響,克欽等緬甸少數民族中的大部分人也拋棄了傳統的拜物信仰,改信了基督教,與英國人合作對付緬族人。1948年緬甸獨立,那時候少數民族分離主義已經很明顯。到了1962年後的奈溫軍政府時期,矛盾開始激化。克欽獨立軍就是成立於1961年2月5日,是緬甸克欽族分裂運動克欽獨立組織(KIO)的武裝力量。克欽獨立武裝是緬甸最大的地方民族武裝之一,也是緬北勢力最大的反政府武裝,數十年來與緬甸中央政府的國防軍打打停停,戰爭不斷。事實上,克欽獨立軍與美國淵源頗深。早在上世紀緬甸獨立前,可親民族的拼音文字都是由美國傳教士奧拉·漢森幫忙編制的,並把第一本用克欽文翻譯成的《聖經》交給克欽民族,克欽族就是在那時候開始改變了信仰。目前,克欽邦超過90%的人都信仰基督教。二戰爆發後,日本軍隊佔領了全緬甸,由於初期盟軍還處於劣勢,所以希望能在緬甸動員更多本土力量對抗日本侵略軍,於是美國就與克欽族合作成立了擅長山地作戰的「克欽101突擊隊」(Force 101 Ranger)。這一突擊隊參與了不少美軍對日軍的作戰,扮演了諸如偵察、突襲和炸毀日軍彈葯庫等任務。克欽101突擊隊發展迅速,到1945年初由原來2000人發展為2萬多人,成了抗日英雄部隊,部分甚至還參與了美國在太平洋的對日作戰,得到了美國總統和國防部的嘉獎。戰後,美軍撤離緬甸,但在美軍中一直保留了101突擊隊的番號和101部隊基金會。
緬甸獨立後,101克欽突擊隊以五個營兵力轉入了新成立的緬甸聯邦國防軍。當時,緬族軍隊僅有三個營。由於昂山繼任者沒有兌現「彬龍協議」中關於尊重少數民族自治意願的條款,緬甸政府與少數民族的矛盾沖突加劇惡化。1949年,實力強勁的克欽部隊應時任總理吳努的要求,南下攻打正在圍攻仰光的克倫族軍隊,擊敗克倫族軍隊後可親部隊又在勃固山區打垮了緬共力量。
但是,隨後克欽部隊發生分裂,一部分軍隊進入克倫族軍中,並於1961年2月5日建立了以早丹等三兄弟為首的克欽獨立軍,次年回到克欽邦,成了反政府軍武裝。緬甸獨立後即和美國建交,與美國關系的惡化則始於軍隊接管政權後。在奈溫建立軍政府後,美國即將駐緬使館降為代辦級,停止對緬甸提供經濟援助和進度援助,撤消了對緬甸的貿易普惠政策,對面實施了武器禁運,並對緬甸實施了金融制裁,組織國際機構對緬提供援助。
事實上,自那時開始緬甸被美國封鎖了。美國和緬甸關系的改善是從2009年9月開始,奧巴馬政府公布對緬新政策,在維持現有制裁同時,恢復與緬直接接觸並有條件擴大對緬人道援助,目的是換取親西方政治人物昂山素季的自由。2009年11月,奧巴馬在新加坡與包括緬總理吳登盛在內的東盟國家領導人舉行會晤。
2009年11月和2010年5月,美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兩次訪緬。作為和西方改善關系並實施內部改革的一部分,2010年11月13日,昂山素季被緬甸政府釋放。昂山素季被釋放後,美國政客即開始頻繁訪問緬甸。2010年12月,美國務院助卿幫辦約瑟夫·雲訪緬。2011年5月,約瑟夫·雲再次訪緬。2011年6月美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訪緬。2011年8月,美參議院批准關於米德偉(Derek Mitchell)擔任美國緬甸事務特使,米德偉先後於9月和10月訪問緬甸。9月29日,美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助理國務卿波斯納和緬甸問題特使米德偉分別在華盛頓會見緬外長吳溫納貌倫。11月30日,美國務卿希拉里對緬甸進行歷史性訪問,成為50多年來第一位到訪緬甸的美國國務卿,此後兩國關系開始改善。2012年1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減輕對緬甸制裁,准許美國公司在緬甸投資。2012年11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緬甸。奧巴馬此行使其成為首位在位期間訪緬的美國總統。2013年5月,緬甸總統吳登盛訪美,成為47年來首位訪問美國的緬甸國家元首。
美國和緬甸改善關系,目的是為了緬甸政府釋放昂山素季,並推動緬甸改革,從而試圖在後面的選舉中贏得緬甸選舉,從而完成對緬甸的政權演變。對緬甸政府來說,以釋放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來換取美國對緬甸的制裁解禁,目的是為了進行改革,並擴大緬甸與外部的經濟合作與聯系。兩國的蜜月期在2013年5月奧巴馬訪問緬甸達到頂點,之後開始回落。
奧巴馬在訪問緬甸時,與昂山素季進行了會見並有密談。在會面後不久的6月份,昂山素季即宣布參選總統。這一變化顯然突破了緬甸政府的底線,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拉鋸,最終緬甸聯邦議會議長吳瑞曼在2014年11月18日,在內比都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下屆政府時期方可修改現行憲法,明年底大選依然依據現行憲法舉行。
這也意味著昂山素季將不可能擁有總統競選資格,美國針對緬甸的5年布局也就此宣布落空。為了推動改革,緬甸新政府自2011年3月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重啟與少數民族獨立武裝的談判,但緬軍和政府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誤解,所以彼此仍是打打停停,並未真的停止,只是到2012年1月後沖突次數減少。到了2012年年底和2013年年初,沖突再次加劇。由於政府已經與多個少數民族簽署了停火協議,所以這之後的沖突雙方主要在克欽獨立武裝與政府軍之間展開。2014年4月,緬甸政府雋星新一輪人口普查,這遭到了部分少數民族武裝控制區域的抵制。由於政府軍簽署停火協議的主要條件就是要緬甸境內的獨立武裝解散軍隊,緬甸只能允許「一國一軍」的存在。連續3年的戰爭使得克欽獨立武裝壓力過大,經濟也面臨崩潰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克欽獨立武裝也在不斷尋求外援。
考慮到中國和緬甸之間的關系,克欽獨立武裝能夠尋求最大的幫助就只能是美國。2014年4月中下旬,緬甸克欽獨立軍副總司令桑魯甘茂對美國進行了為期11天的訪問。在美國,桑魯甘茂會見了包括主管民主、人權與勞工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湯姆。馬林諾夫斯基、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薩曼莎。鮑爾、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際開發署及國防部的一些官員。另外,甘茂還會見了聯合國秘書長緬甸特使南威哲、旅美克欽民族國際組織、其他克欽組織等代表。而早在這之前,在奧巴馬執政後不久,克欽邦的「101突擊隊」的老兵就曾聯名向白宮寫信,希望美國能對克欽予以幫助。奧巴馬政府認為,美國有必要幫助克欽,表面上理由是克欽曾幫助美國軍隊打過日本軍隊,事實上則是因為在美國對緬新政策下克欽獨立武裝對美國有了新的利用價值和意義。
不過,那時候美國還需要和緬甸官方進一步緩和關系,所以只是態度上表示支持,並未提供實質性援助。雖然沒有實質性的支持,美國還是給了克欽獨立武裝一個建議,即發展和緬甸民主派即昂山素季方面的關系,通過與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合作來獲得美國的幫助。這實際上是美國在給昂山素季策劃軍事支持力量。當然,由於這個選擇牽扯到大國利益,克欽獨立武裝不敢得罪中國。
因此,克欽獨立武裝並沒有很快敢下決定,雙方並未達成利益一致。但是,2014年4月甘茂訪美,希望美國政府能夠作為見證者參加緬甸政府和各民族武裝組織之間的停火協議簽訂儀式。這實際上是克欽獨立武裝試圖將美國拉入到緬甸內戰調停當中,將克欽問題國際化的一次努力。努力的目的是,迫使緬甸政府讓步,實施聯邦制,並允許克欽等少數民族保留獨立武裝。2014年4月29日,甘茂又對緬甸《伊洛瓦底江新聞雜志》表示,緬甸內戰已經打了60年,這個問題已不是雙方能夠處理的;中國是強大的鄰居,同時美國是一個認真開展對緬交流的超級大國,只有中美兩個大國參與進來,克欽民族的和平才能實現。
克欽獨立武裝的這種行為,在大國角力的情況下實際上是順著美國的利益在走,而一旦緬甸問題國際化,那麼就將影響中國的絲綢之路戰略,中印緬孟經濟走廊的戰略實施就將受到影響。所以,對中國來說,並不希望美國插入進來,特別是在中國越來越需要打通從緬甸到印度洋的陸路通道的時候。客觀上,中國反對克欽的想法。然而,由於緬甸政府確定了昂山素季不能參加本屆總統選舉,美國試圖借昂山素季勝選或敗選後發動對緬甸的和平演變的計劃破滅了。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需要搞亂緬甸。與此同時,作為緬甸政府,為了繼續贏得美國的信任,從而試圖得到美國的諒解,也在盡最大努力改革以符合美國的胃口。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要求考察緬甸人權。2015年1月11日到15日,美國國務院人權特使訪問緬甸,與緬方舉行人權對話。美方代表團中還包括太平洋司令部副司令等數名軍方高官,他們低調訪問了緬北克欽邦首府密支那,「考察人權」的同時,了解緬北武裝沖突現狀。據報道,人權對話前,克拉奇菲爾德等美軍高級將領9日低調前往緬北克欽邦首府密支那,與緬甸武裝部隊總參謀部人員、密支那軍區指揮員及旅級前線軍官會晤。
除了探討緬甸軍隊建設和改革前景,美軍將領還專門聽取了緬北武裝沖突現狀、緬北各支「民地武」當前的情況,以及首批受訓緬軍回前線後的表現,並商討第二批緬軍少壯派軍官赴美受訓的事。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托馬斯·哈維是負責戰略構建的。有知情人士透露,美軍高層此次訪問緬北前線和內比都目標明確,那就是爭取緬甸軍人集團、昂山素季民主派和「民地武」三方面力量。說白了,美國一方面試圖在緬軍中扶植親美勢力,同時還向將昂山素季和緬北的武裝力量糅合在一起,並最終挑起緬甸的大規模內戰。
中國希望周邊穩定,以便於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美國,希望破壞中國周邊的穩定,破壞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於是乎,緬甸就成了中美較量的一個新區域。而緬甸內部的各方,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的位置,試圖謀得利益最大化。
事實上,中國在盡力試圖說服各方坐下來談判,避免緬甸最終發展成大規模的內戰,上了美國的當。然而,由於緬甸政府和緬北武裝的矛盾難解,被美國利用恐怕是定了,只是到底會利用到什麼程度,會不會引發大規模、全國性的大戰,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作者署名:緬甸中文網)
『肆』 緬甸的社會
緬甸政府重視發展教育和掃盲工作,全民識 字率約94.75%。實行小學義務教育。教育分學前教育、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學前教育包括日托幼兒園和學前學校,招收3—5歲兒童;基礎教育學制為10 年,1—4年級為小學,5—8年級為普通初級中學,9、10年級為高級中學;高等教育學制3—6年不等。普通高校本科自2012年起改三年制為四年制。
截止2013年,緬甸共有基礎教育學校40876所,大學與學院108所,師范學院20所,科技與技術大學63所,部屬大學與學院22所。著名學府有仰光大學、曼德勒大學等。 緬甸報紙均為官辦,全國發行的報紙有3種:《緬甸之光》緬文版、《緬甸新光》英文版和1992年9月復刊的《鏡報》。地方性的報紙有仰光出版的《首都報》、曼德勒出版的《曼德勒報》和《雅德那崩報》3份。
此外,全國還有約140種雜志和期刊,較著名的有《妙瓦底》、《秀瑪瓦》、《威達意》、《視野》和《財富》等。1997年11月,華文報紙《緬甸華報》創刊,是全緬唯一允許公開發行的華文報刊,後停辦。
緬甸通訊社為國家通訊社。官辦的「緬甸之聲」是唯一廣播電台,建於1937年。用緬甸語、英語及八種少數民族語言廣播。
全國有兩個電視台,「緬甸電視台」建於1980年,「妙瓦底電視台」創辦於1995年3月27日。緬全國各地共有電視轉播站177個,全國各省邦大部分地區都能收看電視節目。
2012年9月,《緬甸中文網》上線。
2013年4月1日,開放發行民營日報,共有16個新聞周刊獲准每日發行。其中全國民主聯盟發行的《民主浪潮日報》。該報在4月底開始發行。日美聯社及日本放送協會已成為首批長駐緬甸的國際媒體。
『伍』 緬甸生病要到國外就醫嗎
在緬甸,很多人生了病,都是到國外醫治,泰國、中國、新加坡等國家成了很多緬甸人治病的首選地。據統計,每年約有150,000名緬甸患者赴海外尋求醫療服務,每年在國外尋求醫療所花費的費用達600萬美元。
據了解,今年國家投資委員會批復的這兩個項目,屬於緬甸衛生領域第一、第二大投資項目。其中,500床位醫院的投資項目屬於合資項目。
隨著國家對醫療行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緬甸人不用花高價去國外治病,在國內就可以享受到良好的醫療服務。
來源:緬甸中文網
『陸』 緬甸中文網瓦邦最報道瓦幫現和老緬軍隊怎麼樣
佤邦軍隊和緬軍在現在的緬北沖突中沒有發生沖突 雙方和平共處
『柒』 緬甸中文網
緬甸消息網,微信公號:緬甸消息 也不錯啊,基本都原創。
『捌』 緬甸南坎被抓女子放回了嗎
德昂軍TNLA承認,8月17日曾抓捕居住在南坎鎮霍瑙街區的撣族女性南莫煥。《南坎撣族女子光天化日被民武抓走……》目前,SSPP和南坎青年網路已發文要求TNLA盡快釋放南莫煥。
據悉,TNLA和SSPP在政治和軍事上是盟友,而另一方面,TNLA則與同是撣族武裝之一的RCSS不斷爆發軍事沖突。
來源:緬甸中文網
『玖』 緬甸前景廣闊的工業區為何痛失金主
FMI公司(緬甸第一投資公司)6月27日發布信息,表示將終止對勃固省耶尼鎮將開發建設的耶尼工業區發展項目的投資計劃。
FMI公司稱,2017年,公司安排購買該項目開發公司Asia Golden Glory Development 公司30%的股份,對項目進行投資,由於該項目開發公司沒有將FMI要求添加的信息在規定日期內添加,因而公司決定終止投資計劃。
FMI公司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投資計劃的終止,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轉。
據了解,耶尼項目位於勃固省耶尼鎮,原本計劃在2000英畝面積土地上開發工業區,地處亞洲公路旁。該項目一期中,包含有制衣廠、造紙廠、紙漿生產廠、倉儲廠等輕型工業項目。
來源:緬甸中文網
『拾』 全世界說中文的國家有哪些
全世界說中文的國家除了中國還有新加坡。中文是漢語語族的民間通俗統稱,漢語歷史悠久,使用人數最多,世界上廣義上的中文(漢字)的使用人數在17億以上,是中國、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
中文作為一種象形文字,具有超語言交際功能,不是單純的語言符號。歷史上,壯語、白語、苗語、蒙古語、滿語地區,以及周邊國家等皆有使用中文記錄之習慣。中文以其超越地域、超時空的方式,給不同語種、不同背景的人們提供了交流上的便利。
漢語主要使用范圍包括中國全境(大陸、港澳、台灣)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的漢族華人社區。漢語 、侗語、黎語、彝語、苗語、瑤語,中國境外的泰語、緬甸語等都是親屬語言。
(10)緬甸中文網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文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總部設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全球語言監督機構」 發布報告稱,自1994年以來加入英語的新詞彙中,「中文借用詞」數量獨占鰲頭,以5%-20%的比例超過任何其他語言來源。
該機構主席帕亞克表示:「令人驚訝的是,由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中文對國際英語的沖擊比英語國家還大。」
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姚雙雲教授認為,產生這一現象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
第一,英語開放度高,包容性強,借詞龐雜。
第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必然推動各種語言間的詞語借用。
第三,漢語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對英語的影響力日益增強,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歸根到底,漢語詞彙的大量「出口」,其深層原因是中國在全球影響力的提升和關注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