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翡翠礦什麼時候開始發現的
『壹』 緬甸礦區的翡翠到底是怎樣被挖出來的
提起來翡翠,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晶瑩剔透,成色上佳的翡翠也確實是好物件兒,也可以價值連城。緬甸北部地區就有一片翡翠礦區,那裡埋藏了不計其數的翡翠,為了挖出翡翠,就興起了緬甸礦工這個熱門職業,那麼這么珍貴的翡翠是怎麼被挖出來的呢?內行人偷偷告訴你其中實情!
在緬甸挖翡翠,礦工們並沒有運用什麼先進的現代化方式手段,這也可能是翡翠本身就是易碎物,為了保護翡翠的完整原貌,工人們依舊使用最古老傳統的手法。這就考驗了工人們的技術功底了,因為這是一門很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綜上所述,大家是否明白緬甸的翡翠是怎麼被挖出來的了嗎?整個過程非常費勁且辛苦,這美麗的翡翠也凝結了工人們的辛苦汗水啊!
『貳』 翡翠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只有緬甸才產呀
翡翠是由以硬玉為主的無數細小纖維狀礦物微晶縱橫交織而形成的緻密塊狀集合體。對於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種主要觀點:
1、岩漿在高壓條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殘余花崗岩漿的脫硅產物。
2、在區域變質作用時原生鈉長石分解為硬玉而形成;或者認為是在板塊碰撞產生的壓扭性應力和低溫作用下,鈉長石先形成變質程度較低的藍閃石片岩,進一步變質成硬玉而成。
3、在花崗岩脈和淡色輝長岩類岩脈在12~14kPa壓力下,在鈉的化學勢高的熱水溶液作用下發生交代而成。
4、根據硬玉岩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體的發現認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鹽熔體結晶而成,認為這種熔體源於300~400km處地幔中廣泛存在的含鹼輝石層。
市場上商業品級的翡翠玉石95%以上來自緬甸,因而翡翠又稱為緬甸玉。緬甸是世界翡翠出產最豐富的國家,且以玉石優質聞名。翡翠的原產地很少,只有美國、日本、俄羅斯、瓜地馬拉、緬甸、中國等幾個國家,這些國家翡翠的特點是達到寶石級的很少,大多為一些雕刻級的工藝原料。
中國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也出產少量翡翠礦石。而緬甸是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國家,所以翡翠也被稱為「緬甸玉」。
(2)緬甸翡翠礦什麼時候開始發現的擴展閱讀
翡翠原石不僅存在於緬甸,而且存在在在其他地方,玉石是世界上發現的礦物質。最高品質也就是寶石品質的玉石,只有在緬甸才能挖掘到。美國加州的沿海山脈地區,哈薩克的中部地區,墨西哥,瓜地馬拉和日本的本州也有一些翡翠的礦床。
但這些玉石礦場所產的翡翠質量大大低於緬甸的翡翠。通過這種方式,緬甸已成為高檔翡翠手鐲的主要輸出國。先看看翡翠的定義:翡翠是由地質條件形成的石質多晶聚集體。
「石玉級多晶骨料」的定義包含三種玉石精華:石頭指礦石,玉石等級表示質地需要滿足一定的要求,而多晶骨料是指各種礦物的集合。在日本,俄羅斯,瓜地馬拉等地生產的翡翠在礦物成分方面是翡翠,但質地無法達到玉石水平。因此,它只能說是地質上的玉,而不是寶石學中的玉。
『叄』 緬甸翡翠產地都在什麼地方哪裡可以買到緬甸翡翠原石
霧露河流域的礦床上。第四紀和第三紀礫岩層次生翡翠礦床中。它們主要分布在緬甸北部山地,南北長約240
km,東西寬170
km。1871年,緬甸霧露(又作烏尢,烏龍、烏魯)河流域發現了翡翠原生礦,其中最著名礦床有4個,它們分別是度冒、緬冒、潘冒和南奈冒。原生礦翡翠岩主要是白色和分散有各種綠色色調及褐黃、淺紫色的硬玉岩組成,除硬玉礦物外還有透輝石、角閃石、霓石及鈉長石等礦物,達到寶石級的綠色翡翠很少。所以特別珍貴。可以去雲南實體店聯盟做的www.aldjy.com買。
『肆』 翡翠到底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
翡翠,在我國有文字可考的記載,是《雲南冀勘察記》,早在明朝初年,就有雲南騰沖入進入到翡翠的集散地勐拱經商,到了明朝末年,雲南騰沖的玉石業已經呈一定的規模了。
雖然緬甸霧露河沿岸的翡翠是從明朝嘉靖年間就 開始開採的,但至清朝乾隆年間,都還沒有漢人肯歷險涉入玉石產區。
直到20世幻初,在玉石產區找礦和經商的漢人反而比當地的緬甸人更多。漢人加入了緬甸翡翠的開采和商貿,才使得大量的翡翠源源不斷地 輸入中國內地。
『伍』 翡翠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據《雲南冀勘察記》記載,早在明朝初年,就有雲南騰沖入進入到翡翠的集散地勐拱經商,到了明朝末年,雲南騰沖的玉石業已經呈一定的規模了。雖然緬甸霧露河沿岸的翡翠是從明朝嘉靖年間就 開始開採的,但至清朝乾隆年間,都還沒有漢人肯歷險涉入玉石產區,直到20世幻初,在玉石產區找礦和經商的漢人反而比當地的緬甸人更多。漢人加入了緬甸翡翠的開采和商貿,才使得大量的翡翠源源不斷地 輸入中國內地。
『陸』 緬甸翡翠礦石開采時間為幾月到幾月
一般10月中11月至次年5月為旱季才可以開工
『柒』 緬甸為何有那麼多翡翠礦石,是什麼原因造就的
因為緬甸這個地方正好處於板塊交界所劇烈的地質運動,形成了很多的翡翠礦石。這些翡翠的礦石形成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像緬甸這種地方形成這么多的翡翠礦石,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原因還有在地表低溫條件下,更容易形成翡翠礦石。
緬甸的翡翠原石的開採在世界上可以說是名列前茅的,像產出這么多翡翠原石的國家並不多。這么多的翡翠顏色,可以說是上天賜給緬甸的禮物。同時緬甸也通過翡翠相關產業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捌』 緬甸佤邦出產翡翠嗎
翡翠由來已久,深得世人喜愛,但緬甸翡翠的產地卻少有人去研究探討。近二百年來,緬甸雖然一直是最主要的翡翠供應國,可是緬甸翡翠礦床的真實情況仍然隱藏在神秘的面紗之後,難見真面目。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緬甸執行保守的政治,不許民間開采翡翠,加上翡翠產地活躍著克欽獨立軍的游擊隊,更使外人難以涉入到這一叢林遍布的大山之中。直到1994年,緬甸政府與克欽獨立軍達成停火協議,1995 年緬甸政府調整翡翠禁採的政策,允許民間開采以來,緬甸翡翠產地的消息和報導才有所增加。
緬甸的翡翠產地
傳統上,孟拱(又稱莫岡)被當作緬甸翡翠產地的中心地帶, 實際上, 孟拱與翡翠產地還有50km的直線距離。歷史上, 孟拱曾經是翡翠的大集市之一,但現在已無昔日的重要性,翡翠集市遷移到交通更為方便的中心城市曼德勒(又稱瓦城)。孟拱的交通比較方便,位於曼德勒至密支那鐵路線上,距緬甸北部的重鎮密支那市約50km。 位於翡翠產地心臟的帕橄也是翡翠的集市。由於帕橄位於翡翠礦區的中心地帶,現在已發展成以翡翠采礦為主的城市,深入到帕橄采購玉石的商人也越來越多,城市的設施也較為齊全,形成從龍肯到帕橄的十里長街,被稱為小香港。到帕橄最好的一條路線是從孟拱向西北,有泥土公路與帕橄連接,過橫跨霧露河的龍肯橋,就到帕橄,總里程約75km。另一條到帕橄的路線是從鐵路線上的小鎮和平向西繞過思多湖經會卡到帕橄,全程的泥土公路約85km。泥土公路在每年的雨季期(5—10月)泥濘不堪,難以通行,也使礦區與世隔絕。即使在氣候適宜的旱季,無論走哪一條路線都需要乘車10個小時以上。 緬甸翡翠礦床從北到南可分為3個礦帶,最西北邊為後江—雷打礦帶,中間是以帕橄為中心的主礦帶,該礦帶北達干昔南至會卡,長約35km,西至度冒東界龍塘,東西寬約15km,區內的廠口星羅棋布,既有次生砂礦又有原生礦床,是最重要的翡翠產區。最南部的礦區與主礦區不相連,稱為南奇礦區,位於鐵路線的西北側,靠近孟養,稱為孟養南奇礦區。該礦區雖然交通方便,但面積小,翡翠產量也比較小,不是主要的礦區。
緬甸翡翠產地礦區圖
世界上翡翠的其他產地
翡翠產地有緬甸,日本,瓜地馬拉,美國,哥倫比亞,墨西哥,哈薩克等地。緬甸的翡翠達到寶石級別,其餘的都只能做工藝品,達不到加工工藝要求。其中真正寶石級的翡翠只有緬甸才有,而且已經接近開采殆盡。以後很難採到真正的優質翡翠了。翡翠的主要市場在中國,佔世界市場的95%,很多地區有珠寶店或珠寶城,至於哪裡的翡翠比較好真的是不好說,只要是正規品牌的都挺好,不過是成色有差別,價格有差異。
日本的翡翠產地散布在日本新瀉縣、魚川市、青海町等地。主要為原生礦,較多是粗粒結晶的硬玉集合體,顏色以綠色、白色為主,質地較干。
美國翡翠,主要發現在加州。有原生礦也有次生礦,和緬甸翡翠相比,美國翡翠大多隻能用作雕刻材料,缺少首飾級的祖母綠色的翡翠。質地干且結構較粗。門多西諾縣的翡翠礦床是利奇湖礦,主要由透輝石、硬玉、石榴石及符山石的細脈體組成。
哈薩克的翡翠原生礦主要為伊特穆隆達和列沃-克奇佩利礦,礦化和蛇紋岩體有關。硬玉主要呈淺灰、暗灰、淺綠、暗綠等顏色.具中粒和細粒交代結構。其質量大多和緬甸商品級不透明、水頭差、結構粗的雕刻料相當。
瓜地馬拉的翡翠礦是1952年在埃爾普羅格雷素省曼濟爾村附近發現的麥塔高翡翠礦床,其翡翠主要由硬玉及透輝石、鈣鐵輝石組成。
瓜地馬拉的翡翠據說在許多年以前的Maya文明中就已非常有名,後來隨著Maya文明的神秘消失而失傳,直到1975年一對美國夫婦Jay和Lou Ridinger在該國重新發現和開發出這一瑰寶。目前瓜地馬拉的翡翠主要由他們的公司控制開采。市場上只銷售成品而不賣原料,使該地翡翠更添神秘色彩。目前市場上見到的品種有綠色、紫色、藍色、黑色和彩虹系列的翡翠。該地還發現一種同時可見到銀、鎳、黃鐵礦和黃金、白金包體的獨特的Galactic Gold翡翠。由於該地翡翠全部天然,沒有B貨和C貨等改善處理的品種,因而受到歐美市場的認同,開始成為緬甸翡翠強有力的競爭者。
『玖』 緬甸翡翠市場有哪些,緬甸翡翠的發現與歷史
關於翡翠在緬甸的歷史,緬甸一位學者做了很詳細的調查工作。他認為在緬甸,翡翠最早2000年以前,最早使用翡翠的民族是驃族(Pyus)。那時的人們就能將翡翠、瑪瑙、珊瑚、琥珀等幾種寶石切割並磨成各種形狀,鑲嵌在銀器和金器上,起到裝飾的作用,或者將翡翠磨成圓珠,串成珠串佩戴。最早的翡翠雕件是翡翠大象,當時的工藝還非常原始,雕刻的大象相當抽象。
考古學家曾發現了這一時期的708顆珠子中有3顆是翡翠珠,這種質地的翡翠現在在當地還有產出。這幾顆翡翠珠顆粒很大,拋光非常好,珠子上的孔打得也非常好,在硬度如此高的翡翠上能有這么好的做工,可見當時的工藝水平是非常高的。
緬甸雖然很早就有翡翠的出產和使用,但卻一直不被重視,王室只將紅寶石作為緬甸的國寶,國王送給別國的禮物也只有紅寶石和金銀飾品,沒有翡翠。
大約到18、19世紀,彷彿突然之間,翡翠在緬甸變得非常貴重。據記載有一次國王送給中國皇帝的禮物是「100個金葉製成的包、100個銀葉製成的包、兩個鑲紅寶石的戒指、兩個鑲藍寶石的戒指和60塊翡翠」。緬甸國王還將一塊重達30公斤的翡翠送給法國人,據說當時法國人對於呈獻給他們的這種皇室玉石所具有的光滑而明亮的綠色十分驚嘆。
緬甸文中「翡翠」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5世紀,直到18世紀到19世紀,翡翠才開始在緬甸大量開采。為什麼在緬甸發現千餘年、記載幾百年的翡翠,一直默默無聞,而突然一下成為緬甸的國寶?
原因只有一個:中國清代乾隆朝間,中國人對翡翠由接觸而了解到非常喜愛,中國皇家宮廷也給予翡翠極高的地位,稱其為帝王玉。因此翡翠在中國興盛起來,從宮廷到民間,所有的中國人都非常珍愛翡翠,不惜以重金購買。大量金錢源源不斷湧入翡翠市場,最終使緬甸國王也認到翡翠乃稀世珍寶也。
中國對翡翠的需求突然爆發,使得每年參與翡翠開采和貿易的中國人和緬甸當地人大量增加。清代時,每年至少有上千個中國人和緬甸人在礦上開采,原料開采出後會運到雲南買賣成交,這些翡翠原料中的大部分再被運往廣東進行加工。
在翡翠開采中,緬甸國王得到了大量的稅收,賺取了許多金錢,當時甚至打算通過聲明翡翠是皇室玉石來控制翡翠開採的權利。當中國爆發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起義之後,對翡翠的需求量明顯減少,使得翡翠生產一度非常低迷。當時的緬甸國王還專門派出一名官員到雲南去打聽翡翠貿易下降的原因。
翡翠由不知名的玉石成為緬甸皇家珍寶,為政府帶來了大量收入,為當地的平民提供了大量就業,使緬甸不僅因為紅寶石,更因為翡翠而聞名世界。這一切都源於中國人對玉的摯愛,這種愛已達到了崇拜的境界,不惜付出高昂的金錢購買翡翠,甚至在開采和進行貿易時以生命進行冒險。
根據阿瑪拉普拉城中國寺廟中的名冊記載,自從20世紀以來,有6000多名中國翡翠商人死於緬甸,他們每年都要被祭祀一次,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是死於找尋翡翠。這個數字使緬甸人真切地體會到,中國人是多麼深入的投身於翡翠之中。
『拾』 翡翠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中國素有「玉石王國」的美稱,玉文化源遠流長,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是東方文明的象徵。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了玉的蹤跡,至四五千年前的紅山文化、龍山文化及良渚文化時期更是涌現出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在古人心目中,「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與玉比德焉」,可見人們對玉石由衷的喜愛之情。深厚的玉文化底蘊,使翡翠在明末清初之際,以其縝密堅韌的質地、天然艷麗的色澤而成為了玉石家族中個重要的後起之秀,頃刻間在玉石界獨領風騷,並且其價值在近二百年的演變中日益升高,遠遠超出了中國傳統的玉石一透閃石、陽起石質軟玉。翡翠凝聚著億萬年天地的造化,承載著五千載華夏文明的精髓,深藏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底蘊,而最終當之無愧地贏得了「玉石之王」的美譽。翠的美是含蓄典雅的,深深符合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它具有一種靈韻古典的氣質,這是一種來自文化深處的柔美,是一種歷史的沉澱的美,是一種別有韻味的難忘之美…憑借其朦朧外皮之下所蘊含著的萬千美色與晶瑩別透,翡翠最終以其獨具魅力的種、水、色征服了所有愛玉、惜玉、崇玉、賞玉、藏玉之人,擔當起了「器以載道」、記載歷史、傳承文明的重任翡翠顏色五彩斑斕,質地晶瑩別透,品性潤若凝脂。它既有青翠欲滴的綠,又有熱情如火的紅;既有雍容華貴的黃,又有典雅莊重的紫:既有聖潔高貴的白,又有凝重犀利的黑……「這些種種自然而又富於變化的色彩,無不是收藏家們傾心嚮往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