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青在緬甸的哪裡
『壹』 1969:中國知青在緬甸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1969:中國知青在緬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別忘了採納喲
『貳』 緬甸的佤族和佤邦歷史和現狀如何緬甸有些民族和地區是講中文的嗎
緬甸有一些文革時期進入緬甸支持緬甸共黨的中國知青,後來中國不搞這運動了,一些知青回了國,而另一些則留在緬甸,在緬甸北部形成了割據勢力,所以緬甸北部有會漢語的人···
『叄』 緬甸出了撣邦,還有哪些邦也是漢族
佤族和中國的佤族是一個民族。
撣邦的果敢特區和第四特區是漢族區域,分別控制在果敢族手裡和中國知青手裡。
文革期間有幾十萬知青越過邊境進入緬甸加入緬甸共產黨進行革命,後來大部分人都留在了那裡。
『肆』 中國知青在緬甸txt全集下載
中國知青在緬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伍』 緬甸共產黨游擊隊里的中國知青
http://post..com/f?kz=65212817【網路-軍事吧-緬甸共產黨游擊隊里的中國知青】文章很長,自己看吧。裡面都是當事人的回憶,很真實,很客觀。
『陸』 緬甸小勐拉誰是老大
林明賢。
勐拉(Mongla),又稱小勐拉(為了區別於雲南的勐臘),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首府,位於緬甸東北部,比鄰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打洛鎮,現為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控制,擁有高度的自治權。
「近十年來,勐拉吸引了二三十億的投資。」西雙版納州政府經研中心主任熊國璋說。而投資的主要方向,就是博彩業。短短十年時間,撣邦高原層層群山簇擁著的小山村勐拉成長為一座「夢幻般」的、以博彩業為經濟支柱的「國際性」城市,淘金者、投資者蜂擁而至,成了這個城市最常見的居民。
『柒』 《中國知青緬甸作戰》最新txt全集下載
中國知青緬甸作戰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中國知青緬甸作戰
作者:孫一寒
鄰邦的炮聲
更新時間2009-8-30 15:26:26 字數:7812
紅色傳記出版社約我寫一部傳奇傳記,我苦於沒有素材的准備,暗忖要重走紅軍長征路,或去革命老區訪問,鉤沉紅色的歷史。突然一個電話打破了我安排,是一位QQ上結識的網友打來的。她知道我是一位作家,問我正在寫什麼。我告訴她我的計劃,她說:我不否認你計劃的意議,但是我有一個建議,請你聽一聽。我說我當然希望聽到不同的聲音,這樣有助我我的發散思維誕生。她見我如此態度,說:「你知道我的父親是作什麼的嗎?」
我哪裡知道她的父新是作什麼的呢,不過是網友交際,網上閑聊,連這個女孩子真實的姓名我都不知道,還能打探她的父親?倒是我誠實,告訴過她我的簡要情況,不然她也不會有這番啟動我新的寫作計劃的靈感。我說:「我想知道你的父親是做什麼的,也許這對我有益,因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會對另一個事物都是互動的,只要你善於發現。她說:「作家朋友,我的父親曾是一位知識青年,他在七十年代,為了解放全人類,他和他的知青戰友出國,自發地參加了支援緬甸的革命戰爭,你想采訪他嗎?他會給你講述血染異國的故事,給講述那一代人不可思議的而又讓你感動得落淚的往事,我己經著手收集這批珍貴的資料,並己形成了部份文字,我們可以互動,撰寫一部《中國知青緬甸作戰》,共同完成這部史實性的作品……」
我驚喜萬分,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一段歷史,我似曾聽到過傳……
『捌』 中國知青緬甸作戰txt全集下載
中國知青緬甸作戰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中國知青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群體,動盪的年代把他們的青春一卷而去,留下的只是創傷、磨難、迷茫和痛苦的回憶。人生的苦難和挫折似乎過於偏愛他們了,他們的經歷就是一部歷史。
當北大荒的知青從黑土地滿身創痍地歸來後,世人為之震驚、為之流淚。然而,在遙遠的雲南邊陲,中緬邊境上,更有一群擁抱戰神的孩子們被熾熱的理想和信仰所驅使,他們義無返顧地鑽入密林、撲向戰火,參加到緬共反政府的武裝斗爭中。他們是轟轟烈烈的,沒有任何一地的中國知青像他們那樣拿起武器在槍林彈雨中成為真正的殺敵戰士。然而他們又是默默無聞的,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無蹤可尋,死於何次戰役的何時何地,或是流落何方已無人知曉,歸來的人無言地回到內地,不願向任何人談起那段叢林中戰斗的日子。
我們直覺地感到那熱帶雨林中隱藏的是世人所無法想像的故事,它的慘烈悲壯足以吞沒一代人的青春熱血,我們有義務把它揭示出來讓人們看到這世界上曾發生的我們不知到的一切。
然而采訪卻……
『玖』 緬甸果敢與中國有什麼關系
果敢地區原為中國領土,隸屬中國雲南省。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定邊界,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 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
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強迫中國與其簽訂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地區劃入英屬緬甸。1962年中緬重新協商劃分邊界線,果敢地區被正式劃入緬甸撣邦管轄。
果敢地區民族(果敢族)來歷介紹:
在明末以前,果敢地區為不毛之地,只有少數「老葫人」居住,原始森林密布,毒蛇、猛獸出沒。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皇帝朱由榔出逃緬甸,在緬人和清朝平西王吳三桂的夾擊與圍剿下,其部分隨從及軍士逃入科干山深處隱匿避難。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中國邊境居民遂徒步遷往科乾地區開荒謀生,或依籍貫或依民族形成部落,各自為政,互不相屬。
原籍南京應天府上元縣柳樹灣大石板漢人楊高學,明末遷居大理, 後娶順寧(鳳慶)一商人之女為妻,生子楊映,明末清初遷至科乾落籍,落腳火燒寨,歸屬「興達戶」部落。「興達戶」部落在各部落中發展最快,勢力漸大,成為後來果敢的發展基地。
(9)中國知青在緬甸的哪裡擴展閱讀
建置沿革介紹(截止清朝):
1、13世紀至14世紀,為中國元朝雲南行省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鎮康路軍民總管府和孟定路軍民總管府的領地。
2、14世紀至17世紀,為中國明朝鎮康府(州)和孟定府的領地。
3、17世紀至19世紀,為中國清朝雲南省永昌府鎮康土知州的「六戶」領地。
4、清朝順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聯合「大西軍」張獻忠的部將李定國「舉旗反清」,兵敗後從騰越(騰沖)一路出逃,退入緬甸。
5、清朝康熙元年(1661年),吳三桂帶領十萬清兵開進緬甸,進攻當時緬甸東吁王朝,逼迫緬甸交出南明永曆帝朱由榔,緬王莽白將朱由榔送交清軍,並押解回昆明。次年,永曆帝被吳三桂縊死在昆明的逼死坡。
朱由榔的部下隨從,除少量降清之外,大部分人在朱由榔的部下楊高學的帶領之下逃入中緬邊界線附近科干山(今日的果敢地區)避難,此後又長期在中緬邊境地區與清軍周旋。其後,清朝在今臘戌附近設立「木邦宣慰司」,命其世守其地,果敢由此進入300年左右的楊氏土司政權時代。
6、雍正八年(1730年),楊高學的後代楊猷才以「誥封奉正大夫」之名在果敢地區行使職權。
7、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楊猷才病故,其長子楊維興繼職,此時其轄區范圍已超過「興達戶」三倍。 乾隆六十年(1795年),楊維興長子楊有根襲父職,次子楊有泮助理執政。
8、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楊國華襲職期間,雲南總督念其捍衛邊防有功,「奏封楊國華為世襲果敢縣令」並頒發封印,從而取得了合法的漢族土司統治權。
9、同治十三年(1874年),楊國華之子楊春榮襲職,此時果敢轄境,東至尖山寨,南至滾弄,西至勐汞長箐山,北至慕泰、紅岩。
10、光緒十二年(1886年),英國吞並緬甸貢榜王朝,將其作為印度的一個省。緬北的木邦土司困桑董紅降英後,與之關系親昵的楊土司投向英國,成為英緬治下的土司。
12、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英在倫敦簽訂了《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明確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 生活在果敢的漢族由此改稱為果敢族,漢語改稱果語,漢文改稱果文。
『拾』 緬甸的果敢和佤邦,為何會使用中文作為語言呢
一、果敢人、佤邦人均使用漢語。
果敢人的語言是西南官話(漢語北方方言)和緬語。
佤邦人的語言是西南官話(漢語北方方言)和佤語。居住在果敢的彝族、布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長期與漢族雜居,其語言、生活、文化,已與漢族相同。
二、兩者之間的聯系:
果敢和佤邦歷史上都是中國領土,現在均屬於緬甸的領土,受緬甸政府的管轄。在果敢當地總人口中有90%人口為果敢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果敢在明、清兩朝屬於鎮康州之地,楊國華在1840年被清廷冊封領有果敢縣,領原鎮康州西部的上中下六戶地。
果敢曾經(1989年-2009年)有高度的自治權。2015年3月26日緬甸軍方宣布已控制整個果敢地區,對果敢地區採取了融入緬甸的政策,大力引入緬語教師,採用緬語教學。
佤邦是緬甸聯邦的一個自治區,曾為緬甸共產黨根據地。佤邦轄區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北佤與南佤地區之間隔著撣邦第四特區和政府軍控制區。佤邦的總人口約55.8萬,主體民族是佤族,為主要緬北華人聚居區,軍事力量由佤邦聯合軍組成,主要經濟為農業及礦業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