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哪裡有菠蘿

緬甸哪裡有菠蘿

發布時間: 2022-04-14 09:35:43

❶ 越南和緬甸的物產有哪些是說經濟作物啦

1、越南盛產黃麻、蒲草、橡膠、椰子、胡椒、咖啡等經濟作物.,香蕉、菠蘿、檸檬、柑梅、芒果、龍眼、荔枝、木瓜等熱帶水果,味美可口;從南到北,到處都有,四季不斷.布夏的柑、興安的龍眼、清河的荔枝、大黃的香蕉,在越南北方歷來膾炙人口,西原出產的茶葉.
2、緬甸:經濟作物有棉花、黃麻、橡膠、甘蔗、煙草、咖啡等.

❷ 緬甸水果有哪些

緬甸熱帶水果品種繁多,主要有荔枝、榴槤、香蕉、椰子、西瓜等。

1、荔枝

相比中國內地的價格,緬甸荔枝要便宜得多。自從下緬甸引種荔枝以來,農戶種植規模也相應地擴大,品種有白糖罌、妃子笑、糯米糍等。

2、榴槤

榴槤的味道很重,可以「臭千里」。榴槤的外面是有許多小刺,肉為黃色,呈奶油狀,「臭味」就是從這散發出的。吃的時候最好食姜,姜可以不讓榴槤的味道散出來。最好的榴槤產於緬甸的毛淡棉(MAWLAMYINE), 從每年的4月到8月都可以吃到榴槤。

3、香蕉

香蕉芭蕉是緬甸水果的主角,熱帶水果在緬甸很便宜,尤其是香蕉,當地種植香蕉樹的農戶比較多,氣候也比較適合香蕉的生長。用人民幣的一元錢都可以在水果攤買幾斤香蕉,因為便宜,所以當地很多人喜歡以此為主食。

4、椰子

在緬甸,椰子簡直就是日常生活的必備,椰子汁清甜可口,降火解暑;緬甸人早餐常吃椰子粥和椰子、白糖做的各式糕點小吃。

5、西瓜

由於氣溫高、光照時間長,在冬季,緬甸適合種植西瓜,而且相比中國內地省去了大棚,降低了成本。此外,緬甸勞動力成本很低、土地承包費用低,這也大大降低了緬甸西瓜的種植成本。現在有大量自中國的瓜農來到緬甸開展反季節西瓜的種植,成熟果實全部銷往國內。

(2)緬甸哪裡有菠蘿擴展閱讀

緬甸是熱帶國家,每年都會出產許多水果,緬甸的水果主要通過邊貿途徑出口到中國,2017-2018財年緬甸的水果出口創匯額和出口量,較往年均有增長。對比2016-2017財年數據,水果出口量增長了10萬多噸,出口創匯額增漲了1700多萬美元。

緬甸的水果出口,主要出口商品是西瓜、香瓜、牛油果、芒果、椰子、西西果、菠蘿、香蕉等。 2017-2018財年出口的水果中國,西瓜出口量最高,其次為香蕉,第三為香瓜,主要通過邊境口岸出口往了中國

❸ 緬甸密支在哪裡那裡有什麼好玩的嗎

密支那(Myitkyina)
緬甸聯邦北部城市,克欽邦的首府,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邊,伊洛瓦底江兩條支脈東支恩梅開江和西支邁立開江的匯流處(稱作 Myit-son )的下游,東距中國邊境約50公里。密支那是緬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鐵路線終點。人口約3.5萬,由克欽族,撣族和緬族組成。以產砂金著名。柚木採伐和加工中心。有繅絲廠和食品工業。貿易中心。仰光—密支那鐵路的終點;又是伊洛瓦底江航運的起點;公路南經八莫至中國雲南邊境城市畹町,西北與印度邊境相通,向北沿邁立開江可通向中國西藏邊境。有機場。在密支那附近出產的香米稱作 khat cho ,被認為是緬甸最好的香米。密支那是翡翠的重要產地。密支那亦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蘿,西瓜,荔枝和牛奶果(star apple)。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民黨部隊和北戰區司令部的麥瑞爾突擊隊(簡稱麥支隊)對本多政材中將的日軍三十三軍一部分進行了長久的圍困和激烈的戰斗, 最終,密支那被史迪威將軍領導的盟軍攻克(被稱為密支那大捷)。 密支那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不僅因為它連接緬甸其他地方的鐵路和水路,還因為它在計劃修建的利多公路(也譯作雷多公路或列多公路,後改名為史迪威公路)路線上。
密支那 Myitkyina
緬甸北部邊陲重鎮,克欽邦首府。位於伊洛瓦底江上游支流邁立開江西岸 ,是緬甸北部最重要河港。人口約 3.5萬。地處北部山地丘陵區,海拔1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23.7℃,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為戰略據點。產柚木和其他木材,種植水稻、甘蔗等。繅絲、木材和食品加工中心。農產品集散地。北部地區交通重鎮,是史迪威公路上的貿易中心。公路南經八莫可達中國雲南省畹町,北經葡萄城可抵中國西藏;是縱貫南北的仰光一密支那鐵路線終點,與全國最大的玉石產地孟拱也有鐵路相通。建有機場和熱電廠。克欽人每年5月在此舉行宗教儀式。
密支那(Myitkyina)是緬甸聯邦之克欽邦的首府,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邊,伊洛瓦底江兩條支脈東支恩梅開江和西支邁立開江的匯流處(稱作 Myit-son )的下游。密支那是緬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鐵路線終點。人口約3.5萬,由克欽族,撣組和緬族組成。在密支那附近出產的香米稱作 khat cho ,被認為是緬甸最好的香米。密支那是翡翠的重要產地。密支那亦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蘿,西瓜,荔枝和牛奶果(star apple)。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民黨部隊和北戰區司令部的麥瑞爾突擊隊(簡稱麥支隊)對本多政材中將的日軍三十三軍一部分進行了長久的圍困和激烈的戰斗, 最終,密支那被史迪威將軍領導的盟軍攻克(被稱為密支那大捷)。 密支那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不僅因為它連接緬甸其他地方的鐵路和水路,還因為它在計劃修建的利多公路(也譯作雷多公路或列多公路,後改名為史迪威公路)路線上。
該城市僅通過特殊允許才對外國人開放。

❹ 龍眼、甘蔗、紅橘、鴨梨、菠蘿的最有名的產地是哪兒

1、龍眼的產地:廣東,廣西,福建。

2、甘蔗:廣西玉林。

3、紅橘:主產四川,福建。

4、鴨梨:安徽,河北,山東,遼寧四省是我國梨的會合產區,培養面積約佔一半分配,產值逾越60%。

5、菠蘿廣泛分布於南北回歸線之間,是世界重要的水果之一,原產中,南美洲,17世紀傳入我國,18世紀已有種植。現世界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經濟栽培,主要產區集中在泰國,菲律賓,印尼,越南,巴西,南非和美國等國。我國是菠蘿十大主產國之一,主要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福建,雲南等熱區省。

(4)緬甸哪裡有菠蘿擴展閱讀:

吃菠蘿注意事項:

1、菠蘿未作加工處理前不宜食用。菠蘿食用前應將果皮和果刺修凈,將果肉切成塊狀,在稀鹽水或糖水中浸漬出其中的甙類物質後食用,若未作處理,會影響食用時的口味,菠蘿中所含的甙類物質還會對口腔黏膜造成刺激。

2、過敏體質者最好不要吃菠蘿,因為食用菠蘿後可能會發生過敏反應。腦手術恢復期的用戶也不適合食用,因為一旦發生過敏,將會危及生命。

3、菠蘿內含有一種特殊的菠蘿蛋白酶,正常人攝入這種蛋白酶並無大礙,一般不會引起過敏反應。而某些過敏體質的人就很有可能對菠蘿蛋白酶敏感,會激發機體產生速發型變態反應,大多是在食用菠蘿後10分鍾至1小時內發生。

❺ 菠蘿蜜在什麼地方種合適

桑科木菠蘿,又叫木菠蘿、樹菠蘿、大樹菠蘿、蜜冬瓜、牛肚子果,是世界著名的熱帶水果,原產於印度和東南亞,現主要栽植在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緬甸和我國的華南地區,澳大利亞、非洲及南美地區也有少量種植。菠蘿蜜引入我國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現在主要種植於海南、雲南、台灣、廣東等地。菠蘿蜜由於營養豐富,經濟價值高,備受人們青睞。菠蘿蜜在什麼地方種合適?菠蘿蜜生長需要什麼樣的環境條件?以下耕種幫種植網就作簡單介紹,供網友們參考。

菠蘿蜜在什麼地方種合適?
適合菠蘿蜜生長的環境條件
菠蘿蜜在溫暖濕潤的熱帶和近熱帶氣候條件下生長良好,在海拔1524米以下生長較好,在低海拔152~213米地區生長更好,果實的質量更優。

菠蘿蜜適應乾旱氣候,但如果要生長結果好,需要良好的灌溉條件。一般要求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在冷涼條件下需水較少。樹體不能忍受持續的高濕或水淹的脅迫,在高濕條件下2~3天就會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死亡。

菠蘿蜜早期對霜敏感,葉在0℃條件下,枝條在-1℃條件下可遭至凍害,枝條和樹體在條件下可被凍死。但成年結果樹耐寒能力較強,在佛羅里達,樹體可以忍受短期的-3.89℃~-3.33℃低溫,但在-6.67℃條件下很短時間就導致死亡。最有利於菠蘿蜜生長的溫度是年均溫27℃~31℃。

輕微遮蔭或充分光照有利於菠蘿蜜開花結果。

菠蘿蜜較抗風。可以忍受小風到穩健的大風,即使在颶風過後,樹體仍可以存活,樹勢也可以恢復,但是還是有一些大枝條受害。

菠蘿蜜在什麼地方種合適?
據報道,菠蘿蜜不耐鹽分較多的土壤條件。一般要求土壤為砂壤、砂壤土或沖積土,表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生長最佳。其它土壤類型,只要排水良好,也可以生長。土壤要求酸醎度在6.0~7.5。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的熱帶地區由於熱量豐富,降雨量充足,年均溫多在21℃以上,無霜期達350天左右,絕對最低溫多在-1℃條件下,是我國最適宜的種植區域。***帶地區如果小氣候不出現持續的低溫和霜凍,也是可以適當種植的,但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尤其是1~2月的低溫而進行管理。

❻ 緬甸有什麼特產

1、緬甸著名的手工藝品,首推珠寶和玉石。緬甸珠寶和玉石,本身就瑩潤透美,以品質優良、獨特,著稱於世。在不同工匠的手中,這些珠寶和玉石手工藝品產生了不可復制的個性美。

2、緬甸紙傘多達70多道製作工藝,紙傘結構緊密、工藝精細,經久耐用,且物美價廉。傘面選用綿紙和構皮紙,繪上吉祥圖案,既美觀大方,又能遮風避雨。

3、緬甸漆器之所以出名,就在於所用的漆料和其他顏料都是純天然的,非常環保。漆器上面的圖案簡潔,既有佛教色彩,又有自然特色,極富民族風格。有的漆器外表圖案採用鍍金工藝,看上去格外高貴。

4、香木粉,是緬甸獨有的化妝品,幾乎全民都用這種古老的材料來美容,沾水塗抹在臉上,這是最有效的防曬霜了。

(6)緬甸哪裡有菠蘿擴展閱讀: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如麵包夾黃油、果醬、乳酪、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咸。宏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

❼ 菠蘿產地有哪些

菠蘿學名鳳梨,也叫黃梨、番梨,露兜子、婆那娑等。
產地:菠蘿是一種熱帶植物,原產於南美洲,後從巴西傳入我國。也有記載為大約在18世紀末,來華的葡萄牙傳教士首次把菠蘿的種子,撒在我國的澳門土地上。到了19世紀70年代,美國的菠蘿鮮果和果汁供應量竟佔世界市場的70%以上。目前泰國是亞洲菠蘿的主要生產國。我國廣東黃登菠蘿最為著名,它是具有嶺南特色的新品種,不但肉厚、個頭大,而且甜似蜜,香如花。
營養成分:菠蘿營養豐富,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5倍,又富含朊酶,能幫助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吃肉類及油膩食品後,吃菠蘿最為有益。據科學測定,菠蘿的鮮果肉中,含有豐富的果糖、葡萄糖、氨基酸、有機酸、蛋白質、脂肪、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煙酸等多種營養物質。
食療保健:1、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菠蘿汁中所含的菠蘿酶在醫療上用處甚廣,它對消化蛋白質、治療支氣管炎均有明顯的效果。它能溶解導致心臟病發作的血栓,還能防止血栓的形成,從而大大減少心臟病人的死亡率。2、菠蘿中所含的糖、鹽及酶有利尿、消腫的功效,常服新鮮菠蘿汁對高血壓症有益,也可用於腎炎水腫、咳嗽多痰等症。3、菠蘿所含的維生素B1,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消除疲勞。4、預防便秘。菠蘿中含有的大量食物纖維,可促進排便。
食療方:1、治療支氣管炎。用料:菠蘿肉120克,蜂蜜30克。方法:水煎後服用,每日2次。2、治療痢疾。用料:菠蘿1個。方法:去皮後切成小塊食用,每日3次。3、治療消化不良。用料:菠蘿1個,橘子2個。方法:將菠蘿去皮切成小塊榨成汁液,橘子去皮後榨取汁液,將二汁混勻後即可飲用。每次飲用20毫升,每日2次。4、治療腎小球腎炎。用料:菠蘿肉60克,鮮茅根30克。方法:水煎後代茶飲用。
選購要訣:挑選菠蘿時,應選擇香且較重者,用食指彈其皮,以聲音清脆堅實為宜。同時要注意果皮的顏色,有2/3變黃的才可生吃。
注意事項:1、吃菠蘿時,可先把果皮削去,然後切開,放鹽水裡浸泡一下,可以使一部分有機酸分解在鹽水裡,以減少中毒(經過鹽水浸泡後的菠蘿吃起來味道更加甜潤爽口)。2、有人吃菠蘿後,可引起過敏,俗稱「菠蘿病」或「菠蘿中毒」,在吃後即出現腹痛、惡心、嘔吐、腹瀉,同時出現過敏症狀,因此有菠蘿過敏史者忌食。3、菠蘿生食時最好在飯後食用,以避免引起腹痛。由於菠蘿蛋白質能溶解纖維蛋白和酪蛋白,因此,胃潰瘍患者、腎臟病患者以及血液凝血機能不全的人,均不宜過食菠蘿,以免加重病情。
另外在海南,福建,廣西,雲南都盛產菠蘿。

❽ 菠蘿生長在哪座山

名稱
學 名: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
別 名:花熊 華熊 竹熊 花頭熊 銀狗 大浣熊 峨曲 杜洞尕 執夷 貊 猛豹 猛氏獸 貘 食鐵獸 貓熊
英文名:Giant Panda

分類
食肉目(Carnivora)熊科(Ursidae)大熊貓亞科(Ailurinae)

瀕危信息
CITES:附錄I
IUCN:瀕危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一級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瀕危

外形特徵
大熊貓體型肥碩似熊,但頭圓尾短,頭部和身體毛色黑白相間分明。

分布范圍
只限於我國長江上游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高山深谷地帶,包括秦嶺,岷山、邛崍山、大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山系。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等。岷山系除甘肅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縣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縣,一般分布的有南坪、松潘、茂汶等縣,少量分布的縣有安縣、綿竹、彭縣、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崍山系主要分布的縣有寶興、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縣有大邑和蘆山,僅少量分布的縣有邛崍、崇慶、康定、瀘定等。大小相嶺除洪雅和冕寧為一般分布縣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滎經、石棉、漢源、九龍等。大小涼山除馬邊、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數量外,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甘洛、峨邊和雷波等(潘文石,1988;馬國瑤,1988;胡錦矗,1985)。 生境與習性 大熊貓棲長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故它們是一種喜濕性動物。它們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這些地方土質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長良好,構成為一個氣溫相對較為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的優良食物基地。

生活習性
除發情期外,常過著獨棲生活,晝夜兼行。巢域面積為3.9-6.4km2不定,個體之間巢域有重疊現象,雄體的巢域略大於雌體。雌體大多數時間僅活動於30-40公頃的核域內,雌體間的核域不重疊(胡錦矗等,1985)。食物主要是高山、亞高山約50種竹類,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動物屍體。日食量很大,每天還到泉水或溪流飲水。性成熟期是6.5-7.5歲,多於4月發情。一般於當年9月初在古樹洞巢內產仔,每胎多產1仔,偶爾也產2仔。幼仔隨母體一歲半後才離開母體。野外雌雄性比約為1:1(梁齊慧,1993;魏輔文,1994)。

至危因素
1、森林採伐。大熊貓棲息地每年的採伐面積達到至少1萬公頃。其棲息地每年以大約2.5 km2的速度在消失(Kleiman et al,1991)。近30多年來,陝、甘、川三省大熊貓分布區內人口倍增,已達43萬餘人,大型森工企業自1950-1985年共達27個(不含縣屬伐木場),採伐的森林核實面積為42萬多公頃,年均伐木面積為2萬多公頃,致使棲息地由70年代初31,450km2,經過15年後,已銳減至13,921.52km2,減少面積達17528.48km2,占原棲息地的56%,並造成6個伐區內熊貓消失,10個伐區內僅殘存極少數熊貓,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胡錦矗,1993);
2、捕捉過多。如在解放前汶川縣草坡,英、美等西方國家,在那時收購捕捉活體達20多隻(獵殺者在外),致使那裡的大熊貓種群,迄今已逾50餘年,數量仍然很少,尚未恢復。又如寶興縣從1963年迄今,僅在一個縣內,捕捉的大熊貓就達113隻以上。從50年代中期開始,從野外捕捉的熊貓已超過240隻到國內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寶興110餘只,平武60餘只,致使這兩個縣種群結構被破壞,數量大幅度下降(胡錦矗,1993)。根據大熊貓生命表分析,它們一個世代約需12年,種群增長很慢,如大量捕捉,即使在保護得好的情況下,也需幾十年才能恢復;
3、近些年來,盜獵走私大熊貓皮張標本尚時有發生;
4、大熊貓種群分布在25個以上島狀隔離的生境中。這些隔離的生境區大小為205km2(30-2384km范圍),其中大多數(67%)的面積少於350km2(Kleiman et al.,1991)。這種種群的孤立和分割則是長期威脅其種群的重要因素,小群體的近交衰退現象將降低繁殖力、幼體成活率以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終"島狀"成員將消失。據潘文石等(1988)對秦嶺熊貓種群的遺傳分析,那裡有200餘只大熊貓,可構成一個約90隻的繁殖群體,其世代雜合率遞減率為0.54%,經過12代後即140年後,每個成員都將有1/8的基因相同,相當於表(堂)兄妹的親緣關系;
5、由於人類活動范圍擴大,大熊貓被迫退縮於山頂,竹種十分單純,一遇竹子開花,將無迴旋餘地,僅1975年岷山地區箭竹開花,死亡達138隻以上;80年代邛崍山冷箭竹大面積開花,災後發現大熊貓屍體108具,搶救無效死亡33隻,共計141隻(胡錦矗,1993);
6、在大熊貓棲息地存在未經政府允許的礦產開發、污染以及礦工的伐樹和捕獵也是威脅之一(Kleiman et al.,1991)。

自然歷史
大熊貓是一種有著獨特黑白相間毛色的活潑動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間的外表。大熊貓的種屬是一個爭論了一個世紀的問題:它究竟是屬於熊科,或象小熊貓一樣接近浣熊科,還是自成一種?最近的DNA分析表明,大熊貓屬於熊科,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貓長約120-190厘米,體重85到125公斤。獨特的特徵包括:大而平的臼齒,它的一根腕骨已經發育成了"偽拇指"這都是為了適應以竹子為食的生活。與其他六種熊類不同,大熊貓和太陽熊都沒有冬眠行為。

食物特性
大熊貓的食譜非常特殊,幾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區可以找到的各種竹子,大熊貓也偶爾食肉(通常是動物的屍體)。大熊貓獨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當地人稱作"竹熊"。竹子缺乏營養,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營養,大熊貓逐步進化出了適應這一食譜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離活動,大熊貓每天取食的時間長達14個小時。一隻大熊貓每天進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體重的40%。大熊貓喜歡吃竹子最有營養,含纖維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莖,嫩芽,和竹筍。大熊貓棲息地通常有至少兩種竹子。當一種竹子開花死亡時(竹子每30-120年會周期性地開花死亡),大熊貓可以轉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棲息地破碎化的持續狀態增加了棲息地內只有一種竹子的可能,當這種竹子死亡時,這一地區的大熊貓便面臨飢餓的威脅。

圈養及社會行為
"繁殖困難"被作為新聞標題來描述大熊貓的繁殖狀況。但是,野外的研究表明雖然大熊貓在圈養狀態下壽命更長,但野外的繁殖成功率更高。在野外,成年熊貓不論雄雌都參與繁殖。雌性可以和幾只爭偶的雄性交配,同時一隻雄性會尋找處於發情期的不同的雌性。交配的季節在春季三至五月份,通常不超過2-4天。懷孕期大約為5個月。野外偶爾會有孿生的情況出現,但是雌性熊貓一般只喂養一隻幼崽。圈養種群中,孿生的情況較多。分娩之前,雌性個體尋找空樹的根部和洞穴生產。它在這種庇護所里和附近要呆上三個月,用它寬大的手掌小心地照料幼崽。大熊貓的幼崽出生時非常小,通常只有100-200克,大概只有母熊重量的1/900。在大熊貓幼仔出生幾天到一個月之後,母熊貓會把幼仔獨自留在洞中或樹洞里外出覓食。母獸有時會離開2天或者更長時間。這並不意味它丟棄幼仔,而是養育幼仔過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幼仔在12個月左右開始吃竹子,但是在此之前,它們完全依賴於母親。野外的幼仔死亡率比圈養要低,約40%左右(潘文石等,正在編印)。
在秦嶺地區的長期研究表明大熊貓的繁殖率大概是0.654幼仔/雌性/每年(潘文石等,正在編印),與北美棕熊的一些自然種群類似(Stringham1990)。
大熊貓是獨居動物,每個成體的巢域明確,雄性個體的巢域通常很大,接近30平方公里,一般和多個雌性個體的巢域重疊。當雄性大熊貓在同一巢域相遇時,如發情期在雌性熊貓周圍,它們之間有明顯的等級,為爭偶會導致爭斗。占優勢的雄性個體有和雌性交配的優先權,但其它雄性也還有機會。雌性個體在3-4歲時性成熟,雄性個體5歲左右。年輕的雄性個體在等級中位置較低,到7-8歲時才有機會交配。雌性個體從4歲到20歲,通常每2-3年產仔一次。雖然大熊貓唯一的家庭結構只存在母獸和不到一歲半的幼仔之間,大熊貓之間也會通過聲音和氣味經常交流,即使不是在發情期。大熊貓幼仔在一歲左右斷奶,並一直和母親在一起到一歲半左右,直至母親再次懷孕。如果母獸未懷孕,幼仔會和母親一起生活到兩歲半,這時母親將它趕走。獨立之後,大多數的幼仔在母親的附近居住,另一些,尤其是雌性,會遠離出生地生活。大熊貓的行為仍需進一步的研究。
圈養大熊貓可以存活30年或更長,但野生大熊貓的壽命通常只在20年左右。

歷史
化石顯示,大熊貓祖先出現在2-3百萬年前的洪積紀早期。大熊貓的棲息地曾覆蓋了中國東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北達北京,南至緬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溫帶或亞熱帶森林發現。大熊貓棲息地的巨大變化近代才發生。近幾百年中國人口激增和佔用土地,很多棲息地消失了。以前,大熊貓曾經生活的在低山河谷,現在已經成了居民點。大熊貓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長的海拔1200-3400米之間。

目前分布
野外到底有多少只大熊貓?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居住在高山區陡坡的密竹林中,大熊貓的統計成為一項很艱苦的工作。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經有過兩次調查,估計野外有約1000隻大熊貓,這個數字可能偏低。大熊貓分布區域內共有37個縣,若按主產、一般和少量三級劃分,主產縣每縣約有100隻左右,共有7個縣;一般產縣每縣約50隻以上,共11個縣;少產縣每縣常在50隻以下,計有19個縣。據此推算,大熊貓野生數量總計約有一千餘只,圈養的數量約為100隻AAAZPA Communique,1993)。大熊貓的凈生殖率為1.0672,種群增長緩慢(四川省珍貴動物資源調查隊,1977;畢鳳洲等,1989)。根據國家林業局2006年的調查,目前全國有野生大熊貓1596隻,圈養數量161隻。大熊貓是熊科家族中最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脅的哺乳動物之一。大熊貓生活在中國西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溫帶森林中,竹子是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大熊貓的棲息地集中在六個獨立的山系:陝西的秦嶺山脈,甘肅和四川的岷山山脈,四川的邛崍,大小相嶺和涼山山脈。八十年代調查統計的棲息地的面積約為13000平方公里(Reid and Gong 1999)。根據國家林業局2005年調查報告,現在已經確認將大熊貓秦嶺種群認定為大熊貓新亞種。秦嶺大熊貓和四川大熊貓在地域上已經分隔5萬年之久,外形上秦嶺大熊貓頭部較圓。目前秦嶺大熊貓的數量有273隻。在秦嶺山區,在黑白色大熊貓中發現過棕色大熊貓。

分類爭議
大熊貓的分類地位一直有較大爭議,大熊貓的祖先是擬熊類演變而來的始熊貓。現在國際上普遍接受將它列為熊科、大熊貓亞科的分類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國內的認可。國內傳統分類將大熊貓單列為大熊貓科。

❾ 緬甸特產有哪些值得買

1、珠寶和玉石:

緬甸著名的手工藝品,首推珠寶和玉石。緬甸珠寶和玉石,本身就瑩潤透美,以品質優良、獨特,著稱於世。在不同工匠的手中,這些珠寶和玉石手工藝品產生了不可復制的個性美。

4、香木粉:

是緬甸獨有的化妝品,幾乎全民都用這種古老的材料來美容,沾水塗抹在臉上,這是最有效的防曬霜了。

5、饃亨卡:

饃亨卡是緬甸風味濃厚的一種魚湯米粉,是用魚、豆粉、魚醬、蔥、姜、胡椒、鴨蛋、辣椒、花生油、芭蕉樹心、米粉、味精製成,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6、柚木:

緬甸柚木(拉丁學名Tectona grandis L.F.)俗名胭脂木、血樹、麻栗、泰柚,為雙子葉植物綱唇形亞綱唇形目唇形科植物。柚木是熱帶樹種,要求較高的溫度,垂直分布多見於海拔高700-8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

7、熱帶水果乾:

緬甸水果以熱帶品種居多,主要有荔枝、榴槤、芒果、檸檬、菠蘿蜜、番石榴、番木瓜、香蕉、椰子,此外在一些地區還生產蘋果、桃、李、葡萄等溫帶水果。

❿ 緬甸菠蘿為什麼那麼甜

具有較強的耐陰性,喜漫射光、忌直射光,但豐產優質仍需充足的光照。鳳梨對土壤有較廣泛適宜性,但不宜中性或鹼性土、粘性或無結構的粉沙土,要求PH5-6。在年雨量1000-1500毫米以上,且降水時間分布比較均勻(月雨量100毫米)的地方比較適宜菠蘿生長。地下水位30-50厘米有利於根系生長。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2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2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7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2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8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0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