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公路修建者都是什麼人
❶ 滇緬公路是誰開通的
是國民政府號召軍民們開通的,當時日軍攻陷緬甸,滇緬公路成為中國唯一的一條國際交通線
麻煩採納,謝謝!
❷ 緬甸公路是美國人修的嗎
不是
主要還是英國人修的,緬甸是英國殖民地,基建基本是英國人乾的
美國所修的是史迪威公路,僅僅經過緬北的一小部分地區
在緬甸部分是從新平陽開始,穿過胡康河谷,經過密支那,八莫,南坎,轉向中國畹町
❸ 緬甸有修高速公路的中國工程隊嗎
緬甸有修高速公路的中國工程隊,我們中國那麼多人出去打工的四面八方外國,很多個國家都有我們中國人的,不只是緬甸一個個家才有我們中國人。
❹ 滇緬公路實際參與民工多少人南洋機工多少人
1、20萬人
2、南洋機工3192人,他們被稱為「南僑機工歸國服務團」
❺ 滇緬公路的修築背景
滇緬公路,滇緬公路又稱昆瑞公路(昆明至瑞麗)、320國道滇西段、昆畹公路(昆明至畹町)、中美合作公路、抗日公路等。這是一條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國際通道。這是一條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築成的國際通道。
早在1935年,蔣介石就預見到,一旦戰爭爆發,中國軍隊隊將不可能守得住東部沿海地區和內地平原地區的城市,最終國民政府必將退守西部。
1937年8月,雲南省主席龍雲向蔣介石提出《建設滇緬公路和滇緬鐵路的計劃》,建議各修築一條從昆明出發,經雲南西部到緬甸北部,最後直通印度洋的鐵路和公路。
七七事變以後,日軍迅速佔領了中國北方的京津地區、南方的廣東、漢口、上海、南京等華中、華東和華南地區,包括了中國主要的大城市、95%的工業、50%的人口。更為重要的事,中國沿海幾乎所有的港口都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武漢會戰以後,中日雙方進入戰爭的相持階段。戰爭變成了消耗戰。對於中國來說,物資供應問題此時顯得異常嚴峻起來。
隨著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香港淪陷以後,整個戰略物資通道就發生了轉移,整個中國沿海港口,就只有廣州灣是唯一的出海口,別的沿海港口基本上都被封鎖起來,與廣州灣臨近的澳門也被日本封鎖起來了。廣州灣既連著大陸,又背靠大西南。當時國民政府所需要的物資都需要通過廣州灣運輸。
旅居海外的華僑得知祖國遭遇日本侵略後,紛紛捐款捐物,籌集了大批國內急需的葯品、棉紗、汽車等物資。迫於抗日救亡的嚴峻形勢,政府還拿出極為珍貴的外匯從西方購買了大量的汽車、石油、軍火等。這些物資需要緊急運回國內。中國急需一條安全的國際運輸通道。
中國國民黨政府正是考慮到有可能出現的危機,於1938年開始修建滇緬公路。公路與緬甸的中央鐵路連接,直接貫通緬甸原首都仰光港。滇緬公路原本是為了搶運中國國民黨政府在國外購買的和國際援助的戰略物資而緊急修建的,隨著日軍進占越南,滇越鐵路中斷,滇緬公路竣工不久就成為了中國與外部世界聯系的唯一的運輸通道。
❻ 為了抗戰修建近千公里的公路的軍閥是誰
在中國一個人如果死後能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證明他為這個國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眾所周知,能入葬八寶山的都是超級精英,如國家領導人、開國元勛、顯赫的科學家、德藝雙馨的藝人、革命烈士都是有資格入葬其中的,其中有一位民國時期的軍閥頭目,卻也葬在了八寶山,他便是聲名赫赫的雲南王龍雲。
滇緬公路的修建難度難如登天,龍雲召集了20多萬勞工,他們要日夜奮戰,要用最原始的手段鑿開最堅硬的岩石,跨過最湍急的河流,這20多萬勞工90%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在龍雲的指揮下就是依靠這些柔弱的身軀以犧牲3000多人的代價,僅用了8個月時間便修通了長達近1000公里的滇緬公路,順利打通大陸補給線,保證了國際援華物資的順利到達,是龍雲指揮苦難的中國人民在生死存亡之際創造了奇跡。泰晤士報是這樣報道這條生命線開通的,全世界只有中華民族有這樣的精神,能用最短的時間開辟出這樣一條雄偉的公路。美國總統羅斯福稱這條公路為世界第五大奇跡。1962年,龍雲在北京去世,陳毅副總理主持追悼大會,龍雲的一生,為國為民,光明磊落,修建滇緬公路是其人生最輝煌的一筆。
❼ 滇緬公路修建於哪年
滇緬公路修建於1937年,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了運輸物資到中國而緊急修建的,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8年8月底,經過20萬人堅持不懈的努力,滇緬公路終於通車。由於武漢會戰局勢吃緊,急需戰略物資,沒有舉行任何通車儀式,公路就投入使用。《雲南日報》為此發表社論,稱滇緬公路的完工,就像給中國建了一條強有力的輸血管。然而,這場奇跡的誕生,是用3000條生命換來的。抗戰時期,這條公路就是中國和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自通車起的三年裡,滇緬公路一共搶運了50萬噸軍需品,15000多輛汽車,以及不計其數的各類物資,是一條支撐抗戰不折不扣的生命線。
❽ 滇緬公路簡介
滇緬公路 [diān miǎn gōng lù]
多義項
公路 更多義項
滇緬公路,即中國雲南省到緬甸的公路。滇緬公路於1938年開始修建。公路與緬甸的中央鐵路連接,直接貫通緬甸原首都仰光港。滇緬公路原本是為了搶運中國國民黨政府在國外購買的和國際援助的戰略物資而緊急修建的,隨著日軍進占越南,滇越鐵路中斷,滇緬公路竣工不久就成為了中國與外部世界聯系的唯一的運輸通道。這是一條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國際通道。這是一條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築成的國際通道,滇緬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中文名
滇緬公路
即
中國雲南省到緬甸的公路
開始修建
1938年
又稱
昆瑞公路
總設計師
李溫平(西南交通大學1935屆)
修築背景 聽語音
滇緬公路,滇緬公路又稱昆瑞公路(昆明至瑞麗)、320國道滇西段、昆畹公路(昆明至畹町)、中美合作公路、抗日公路等。這是一條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國際通道。這是一條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築成的國際通道。滇緬公路動用民工15萬人,工程師200人,僅次於當時蘇聯援助公路中蘇公路規模,中蘇公路使用工人20萬人,工程師3000人.
❾ 滇緬公路的設計者是誰
據不完全統計,投身滇緬公路的主要工程技術人員有:總設計師、副總工程師兼副總隊長、代行總隊長李溫平(唐山交大1935屆),滇緬公路局副局長陸振軒、工務局局長兼總工程師龔繼成(唐山交大1923屆),工程處處長黎傑材(唐山交大1928屆),橋梁設計處處長錢昌淦,橋工處設計股股長嵇儲彬(唐山交大1937屆),下關總局技正兼工務科長周贊邦(唐山交大1911屆),工程師王序森(上海交大1935屆)、劉曾達(上海交大1936屆)、李宗達、殷之瀾(唐山交大1933屆)、徐為然(復旦大學1925屆)、王度(清華大學1920屆)、下關滇緬公路局公務科科員周紹良,此外對滇緬公路有巨大貢獻的還有交通部公路總管理處處長趙祖康(唐山交大1922屆)、徐以枋(復旦大學1928屆)、夏舜參(哈工大1930屆)、交通部橋梁設計處正工程司梅暘春(清華大學1932屆)等
❿ 滇緬公路哪個黨修的
滇緬公路是國民黨修的。滇緬公路於1938年開始修建。公路與緬甸的中央鐵路連接,直接貫通緬甸原首都仰光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