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外公緬甸語怎麼說
『壹』 我最近看了一本佛經裡面說:'欲知前生事,且看今生事。欲知來世事,且看今生為.'大家認為怎麼樣呢信不信
三世因果不得不信,前世今生不是我們不信就沒,不是我們不知道就不存在。
有很多例子的,你可去看一下
我有幾個
1、虐殺一頭黃牛的嚴重後果
師父的母親今年95歲,剛於4月份走完她一生的歷程,外婆雖有95歲的高齡,可一直來耳不聾,眼不花,也無一點病痛,還自個兒打理自已的日常起居,同村的數她最大了,個個都誇她福氣好.但就在她往生前的一星期,發生了一件怪事,她的左臉突然腫了起來,還痛得不能吃東西.當時師父剛好去唐山超度在大地震中死亡的冤魂,到第三天回來,我們得知情況就趕了過去,師父的娘家在離縣城十多公里的一個小山村上,現在村村都澆了水泥路,交通也比較方便.
我們一到她就對師父說:「小妹,你怎麼才來,娘都疼死了。」(雖然師父也六十多了,但在母親的眼中永遠是個孩子,還叫著她的小名,)師父半開玩笑的對外婆說:「你疼死了還會同我說話?」一邊拉住母親的手,看著母親的痛苦狀也升起了一種自責,我能理解此時師父的心情,為自已沒能盡到做兒女的責任而感到內疚。(從我認識師父五年多來,師父每天忙於為別人看病,超度冤孤魂,特別到魚類生育期幾乎天天去放生,從去年開始又一直到全國各地超度在戰爭中陣亡的將士,在災難中死亡的平民百姓和各大江河,大海中遇難的冤魂,足跡遍及全國各地,大江南北,還去了香港,泰國,台灣等地。昨天又通知我做好去四川,緬甸的准備,我知道又要親自去為在這次大災中遇難的冤魂超度。師父確實是很少有時間回娘家的,幸虧有三個弟弟在照顧。)師父輕輕地撫摸著母親腫脹的臉,一邊輕聲地念著一種咒語,一會兒外婆說:「現在疼減輕了,肚子有點餓了。」我連忙遞上帶去的香蕉,幾口就吃光了,又給她吃了一些水果。這時師父若有所思地問她:「你想一下以前有沒有傷害過一頭黃牛?」外婆想了一下說:「那很早了,你還很小,這頭「倒牛」(農村裡對不聽話牛的一種叫法)常常糟蹋人家的莊稼,被人家告小罰(當地語——被人罵的意思),又讓你爹罵,我就對它出氣,把它拴在大樹上,撿了一塊有快口的三角石頭,把它的左臉颳得血出糊啦(血肉模糊的意思)。後來這頭牛臉上長了一個腫瘤,不會墾田就賣給人家殺了。」師父當然不記得小時候的事了,也沒有聽說過,想不到她母親也有這么大的火氣,就對她說:「你讓這頭牛受罪,疼得不會吃草,你的左臉現在腫起來,也一樣讓你受受罪,這是現報。」外婆一聽生了氣說:「這頭牛讓它報復得還不夠!你二個弟弟就在賣了它後當年死的,我想也可能是這頭牛報的復。介多年了它還要來報復?小妹,你幫別人都在幫,也要救救我呀。」師父說:「是的,報復不講遲早,早一點是現報,遲一點報在他的後世,或者報在他的後代,現在讓你現報算是輕了,你現在馬上向它認個錯,把你念的佛號也全部迴向給它。」外婆這時很聽話,馬上合掌懺悔,我和師父也代她一起懺悔。師父又給這頭牛說法做了超度,並以自已念的三萬佛號迴向給它,希望它轉生三善道好好繼續去修行。事畢我問:「外婆,現在怎麼樣了,還疼不疼?」外婆搖搖頭說:「現在是不疼了,就是沒力氣。」我安慰她:「你疼了好幾天,沒有吃好,睡覺又不好,肯定會沒力氣,你現在先好好休息一下,身體恢復了別忘記念佛。」外婆點點頭。
師父叫我先回來,並告訴我,外婆壽命已到,估計也在這幾天了,自已應盡盡做女兒的一份孝心。我明白,是應盡盡這份孝心了,師父你雖已放下了對生死的執著,但這是我們應報答的父母恩啊!在《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中,佛告諸大眾:「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決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飢饉劫,為於爹娘,盡其己身,臠割碎壞,猶如微塵,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手執利刀,剜其眼睛,獻於如來,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辭痛苦,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百千刀戟,一時刺身,於自身中,左右出入,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打骨出髓,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吞熱鐵丸,經百千劫,遍身焦爛,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我等今者深是罪人,雲何報得父母深恩?
佛告弟子:「欲得報恩,為於父母書寫此經,為於父母讀誦此經,為於父母懺悔罪愆,,為於父母供養三寶,為於父母受持齋戒,為於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是,則得名為孝順之子;不做此行,是地獄人。」
師父在老母床前盡孝了三天,外婆安祥的走了,無有痛苦。師父每天為外婆放生迴向將近有一個多月了,今天剛好說起此事,我問師父,別人的事情你都知道,外婆的事情你為何以前不處理好?師父說,一切都是講因緣的,因緣不具備是不行的,因外婆壽命到了,一個人的福報享盡,或者一個人壞事做得多了,他的毫光減弱,他們才有機會來找你報復,向你討債。《玉歷寶鈔》講得很詳細,奉勸世人要多行善事!
2、被殺害的童養媳的報復
師父的一位師兄一天找上門來,請師父為她的一位親戚看病.原來她的親戚今年二十五歲,得了肝病,肚子脹得象皮球,吃葯無濟於事.師父一般都叫人要相信科學,去看醫生,但找上門來的基本上都是這些醫治無效的懝難雜症.而這一看,牽出了一宗發生在解放前民國時期的冤案。
在解放前,當地有一戶人家,養了一個童養媳,有十三歲了,已能幫助家裡干農活,因那時生活都比較貧窮,飯常常吃不飽,十三歲也正是要生長發育,吃了中餐等不到晚餐肚子就餓得咕咕叫。因此常偷偷回家吃冷飯,童養媳的地位在農村裡是很低下的,如讓婆婆知道,那肯定是要打罵的,一次,剛把飯盒拿下來,碰巧婆婆走進來,人一驚慌把飯盒打翻在地,婆婆一見破口大罵:「你這個死丫頭,偷吃冷飯頭,吃吃大人量,做做沒商量。」罵著抓起門邊的一把掃帚打過來,她一看嚇得就往外跑,婆婆氣得一邊罵一邊追趕,二個人繞著門口的塘邊你追我跑,畢竟小姑娘年級輕怎麼也追不上,婆婆是上氣不接下氣,氣得更是臉色發紫,剛在這氣頭上,她兒子挑著擔子回來,她馬上攔下兒子,告狀說:「她這個死丫頭,生活否做(當地話偷懶的意思),偷吃冷飯還把飯盒都倒掉,把娘都氣死了,你往那邊我從這邊,抓住打她死!」兒子一聽,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扁擔就包抄過去,小姑娘一見這情形嚇得也慌了神,一邊跑一邊大叫救命,可這時村裡人都下地幹活去了,也沒有人出來,一會兒就讓她未來的男人追上,掄起扁擔就擘了過去,剛好打在後腦勺上,當場倒地身亡。婆婆趕到一看,也驚呆住了,兒子此時象個傻瓜更是不知所措,還是他娘清醒,推了一下她的兒子:「不要站著了,快抱她回家去。」兒子也回過神來,連忙抱起她回了家。畢竟殺人是要償命的,母子倆商量著對策,對她娘家又怎麼交待?這時他娘想起了她做「訟書」的哥哥(就是我們現在的律師),連忙叫他兒子把舅舅接來,娘舅看到這個情況,問明了全過程,就出了一個主意:這個事情現在別人還一個都不知道,等到天黑你們把她拋到水塘里,把她一隻鞋拋在塘邊,然後你們全部出去找人,要讓村裡的人都知道,一邊派人去她娘家問有沒有回去。大家商量好就按此行動,不明真相的村裡人也都出來尋找,娘家人一聽也是全家出動,後在水塘邊發現了那隻鞋子,經打撈找到了她的死體。娘家人雖心裡有懝問,但一時又找不什麼證據,再說把自已的女兒送給人家做童養媳感到低人一等,此事也就不了了之。時間過去了將近七十多年,當事人也都入了黃土。
師父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大家還不知道對他的病有何聯系。師父問她的師兄:「你知道不知道他的爺爺以前是做過訟書的?」師兄說:「聽說過,當時還是很有名氣的。」師父說:「他現在的病是他爺爺的餿主意招引來的,那一家也是絕子絕孫沒有後代了。」師兄聽了點點頭說:「是的,這我清楚,他們這一家死得都很慘,我聽我娘說過,他們這么善良的人都沒好報,真是老天菩薩沒眼睛,想不到他們做了這樣缺德的事,真是死有餘辜。」
後來,經他代向爺爺懺悔,由師父為這個冤魂念佛超度,病也就好了,那個村裡上了年級的老人,聽到這個事情,也還記得這件事,現在真相大白,大家都叫師父是現代的「包文正」。真是「欲使人不知,除非已莫為」。抬頭三尺有神靈啊!我們人呀!。。。。。。
3、偷拿寺院財產的後果
我接觸不少歸依佛門的在家居士,都很發心弘揚佛法,護持道場.仍至離家長住寺院護法.我很敬佩她們,確實功德無量.但由於她們好多習氣未改,不明因果,不如法修行,又在不知不覺中,種下了無邊的罪業,我深為惋惜,有犯口業破和合僧的,有拿常住物品為私有的,我本不想寫這方面的事例,深恐有誹謗護法之謙,但我捫心自問無有半點此意,只希望有此發心的護法居士能功不唐捐,成就無量功德!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不想帶給她任何一點傷害,故隱去一些可讓人聯想的內容,也希望我們不要去對號入座。去年6月份,一位50多歲的婦女慕名而來,懇求師父為她的老公醫病,她說:「我老公癱瘓在床已有一年多了,去醫院醫治花了不少錢,自已也是信佛的,可是我每向菩薩求一次,我老公的病反而重一次,別人也說我怎麼菩薩越拜越不靈,我這么多年菩薩供下來,菩薩一點都不保佑我,看來菩薩是沒有的。」師父停下念佛反問她:「沒有菩薩你來找我干什麼?」她連忙說:「人家說你家的菩薩是很靈的。」師父對著佛像說:「佛菩薩都是泥塑木雕紙畫,到處都一樣,靈不靈在於你自已的心。」她有些委屈地說:「我在寺院里也為菩薩做了七八年的事情了,燒飯,種菜,掃地,造大殿我也化緣了不少錢,我把寺院真的當自已的家一樣的。」師父聽了,就走到供佛的桌子旁翻看結緣來的經書,我明白師父想找那本從秀峰寺結緣來的《佛教居士須知》,我說:「這本書已讓我結緣給天台來的一位居士了。」師父回過頭問她:「你想想看,自已有沒有做錯的地方,比如把寺院里的東西拿回家?經濟上有沒有不清楚?」她搖搖頭說:「沒有的。」師父加重了語氣再問她:「你再好好想想。」她還是很乾脆地回答:「真的沒有的。」師父一聽,火氣上來了:「你不要來看了,做錯了事還不認錯,一點不老實,你真的把寺院當你家了,種的菜也好拿回家去。」她有點不服氣:「菜是我自已種的,拿點回去吃吃難道有罪過?」我插言道:「是不可以的,你種是你的功德,你拿回家變成挪用公物,怎麼能說沒有罪過呢?」師父見她還不領會就再問她:「菜算你自已種的,寺院里的錢也好當私錢?家裡緊張時沒有用過寺院里的一分錢?」她有些理虧地說:「那倒是有過的,寺院里的錢是我管的,家裡轉不過來時用一下也不要緊,再說我有錢時也在捐助的。」師父又問她:「你能搞得清楚用了多少還了多少?公私不分明,功德簿上如寫上了你的名字,捐助出去的錢已不是你自已了。」她有點難為情了:「那倒是搞不清楚了,我也沒有這樣去想過。」師父還在氣頭上,不客氣地說:「說你好聽一點是本糊塗帳,難聽一點你是混水摸魚,你不光這一點,上次有人叫你代他捐款400元,第二天這個人不幸車禍身亡,你想反正沒人知道,就落私了,你總還不會忘記吧?」她這時撲通一下跪倒在師父前:「你真的是個活菩薩,我這么多年拜下來讓我真的碰到了,這種事情你都曉得,都怪我一時糊塗,做錯了事,求求活菩薩救救我,我再也不會做這種事情了,我也會把錢補上。」說著把口袋裡的錢全都掏了出來放在供桌上。此時她的心裡受了很大的沖擊,一邊拜一邊說出了不少虧心事。師父看她已能真心悔過,就對她說:「一個人做錯了事,自已要知道錯在那裡,你雖在寺院護法,但你的過失大大超過你的功德,寺院內一切物品皆為公物,為十方常住共有,那怕是一針一線,都不得取用,因雖小,但果很大,種下的是地獄果報。我們不但不拿,不白吃,還要節約,不能浪費一顆糧食,一滴水。你現在能認識錯誤,退還鈔票,我為你留個面子,把這250元錢捐到南岩寺去,那裡正在建大殿。」她說:「我現在為老公醫病,家裡錢也花光了,以後我一定會補上,求求菩薩讓我老公的病早點好起來。」我說:「這個病應該讓你來生才有道理!」她看了一下我,有點怪我多嘴:「讓他一個人生生夠了,不要讓我也生病了,我拿回家的東西也是給他用的呀。」我聽了啞然失笑。師父拿出二元錢給她說:「病能不能好,關鍵還是要靠你們自已,只有真心懺悔,將功贖罪,才能化解你的罪業,希望你能說到做到,這二元錢給你回去做路費。」她推辭了一下,千恩萬謝地走了。
後來聽說她老公的病有些好轉了,她也繼續在寺院里護法,就是不再管錢了,我為她而感動心安。我們現在修行念佛者很多,但真能持戒者少,每多犯戒而不知,欏嚴經雲:「攝心為戒,」我們要時時管住這顆「貪心」,不讓他生根發芽。佛在滅度前,曾教示弟子要以戒為師,守戒即遵師訓。戒為無上菩提的根本,我們應當一心嚴持凈戒。
4、許願不還願必有果報
2007年6月,差不多就是現在這樣的時候,一位中年婦女急著趕來請求師父為她的兒子看病。原來她的兒子十三歲,正在上學,可能臨近考試,學習緊張,前幾天突然雙腳發軟,不能站立走路,去醫院檢查也查不出什麼病,掛掛鹽水也沒有一點效果,一位老醫生叫她想想別的辦法,她就到處打聽,經別人介紹就特地趕來請師父幫忙看病。師父叫她跪在佛像前,合掌向佛說道:「她的小孩因雙腳發軟不能走路,是否有其它因緣,請佛指點。」然後閉目靜觀,片刻轉身問她:「你還記得有關錦旗的事嗎?」她想了一下,站起身來指著佛像不高興地說:「難道觀世音菩薩也會計較,菩薩是寬宏大量呀!為了一面錦旗不給她就要讓我兒子生病。」師父為避免她多造口業,打斷她的話頭,反駁她說:「菩薩怎麼會稀奇你的錦旗,你自己在菩薩面前許的願,自己許願不還,言而無信,連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麼反倒怪起菩薩來了!」她聽了也覺得理虧,但又辨駁說:「我當初是許過願,可我沒有說不去呀,我只是一直沒有時間去,如果為了一面錦旗要這樣,那菩薩給我講一下,十面錦旗都可以。」師父見她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反問她:「你當初為了求子怎麼會有時間趕去,現在小孩都長這么大了,怎麼十三年都抽不出一點時間?」她一時語塞,師父接著說:「做人講的是要守信用,說出的話就要做到,不能有求時信口開河,得到了就忘得一干而凈,菩薩不是要求你們拿什麼去回報她,你看她一個泥塑木雕的一不會吃二不會用,要你東西干什麼?只希望我們做事待人要講信用,要知思圖報,不能做忘思負義之人。」她聽著感到難為情了,低下頭輕聲對師父說:「是我不懂錯怪菩薩了,我一定會送去的。」師父見她已能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就對她說:「你自己在佛前向菩薩真心懺悔,認識錯誤,改過從善,菩薩最希望看到的是我們能知錯就改。」她跪下叩拜三下,合拿懺悔:「觀世音菩薩,是我說話不算數,現在通過我兒子的病讓我認識了做人的道理,我一定改正,過幾天我一定會送一面錦旗到送子觀音廟去。我兒子也是求你送給我的,現請求菩薩讓他早點康復,一切罪過都讓我一個人來受報好了。」師父也代她一起懺悔發願道:「諸佛菩薩!我們做人都很容易犯錯,現在她已認錯,就讓她有改正錯誤的機會,請菩薩慈悲,佛力加持,讓她兒子的病能馬上好轉,也讓她能從此深信佛法,走上正信學佛之路,阿彌陀佛!」她站起身來,給我們講述了事情的經過,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她結婚五年一直不能懷孕,雖到處求醫,但無結果,聽人說方口那邊有個送子觀音廟,都說廟里的「送子觀音」很靈,有求必應,也就趕去禮拜,懇求讓她生個兒子。到那裡一看,墻上掛滿了各種送來的錦旗,心裡也產生了信心,並許願若能讓她生個兒子,一定也送一面最大的錦旗來謝菩薩。可能菩薩真的顯靈,第二年果然懷了孕,生了一個兒子,當初還想到過要去還願的,但後來一拖就忘記了,如果不是這次事情的發生,也許要到下輩子才能還了。她說時已感到深深地自責。
第二天一早她就打來電話說,她的兒子已能下地走路了,並說今天就帶她的兒子一起去還願。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中雲:「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若能與菩薩真心相應,一切所求自會如願。
師父事後給我講:「我們修行修的就是這顆心,佛法就是心法,一切的因果報應都由你的這顆心感召而來,心善得善報,心惡得惡報,你要好好管住自己的心,常常反思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否偏離了正道,是否違背了我們做人的良心,錯了就要及時改正。」我時時牢記師父的教誨,但弟子深感慚愧,總有違犯,有負恩師的重望!
5、大逆不道者的下場
這幾天又有幾例因精神失常而來請求師父的,據我知道差不多有二百多例這樣的病例,引起精神失常的原因也很多,有因一時驚嚇而靈魂出竅的,有因祖輩做了缺德的事而感召的,有因一些冤孤魂附體的等等,今天我說二例因對長輩不孝而引起的病例,師父一般來說對所有來看病之人是不拒絕的,但這二個病例師父是回絕的。
去年五月,鄰村一戶人家的女兒因精神病發作請求師父醫治,在查明因果,說法超度後,病人當天就神志清醒,圍觀的人群中,一位中年婦女親見了這不可思議的事情,深感驚奇,也了解到師父已醫好了很多精神病人,就懇求師父為她的一位親戚也看一下,希望能給予救治,我們在說時,正好這個人探頭探腦站在門口看熱鬧,我們看了都笑了起來,只見他穿得花花綠綠,臉上擦了胭脂,頭上插了花,穿著高跟鞋,肩上挎了一個紅包,看上去儼然是一個女人的打扮,他看我們在笑,也對我們指指點點。師父也為他的這身打扮看得笑了起來,對這位中年婦女說:「你這位親戚不要看了,他是自作自受。」她聽了嘆口氣地說:「唉!這真是現世報應啊!」原來他在未患病之前,不盡孝道,違背天理.在他父親退休後,因為拿不到父親的一筆退休金,就經常打罵,責罰父親,以致父親被逼精神失常,患病後怕他在外鬧事,就把他關在家裡,平時又不給他吃飽,遇到其她姐妹偷偷送吃的來,還要遭他一頓謾罵。媳婦也一樣,希望公公早點死掉,後來干睬對父親不理,任他一個人跑來跑去,在一個嚴寒的冬天,掉在池塘里,幸虧被人發現救起,好心人半夜趕去報信,反而挨了他一頓罵:「誰要你們多管閑事,讓他死好了。」父親不久也就病逝了。事隔不久,他也開始變得神經希希,一個人鬼鬼祟祟,經常自言自語,有一次被人發現一個人關在房間里男扮女裝,事情公開後,他就在大庭廣眾之下穿了出來,還聲稱自己是觀世音菩薩。
後來只要看見女人的內衣內褲,胸罩就偷走,村裡的都不敢曬在外面,連兒媳的也不敢曬出來.平時又拿著一把刀站在村口,向過路人要賣路錢,熟悉的人避開算了,碰到不明白的人就打了起來,差點出了人命,後來在親戚的幫助下送紹興精神病醫院醫治,可出來好了還不到半年又舊病復發,他的妻子和兒子也把他關了起來,強逼他吃葯,吃了葯就會一天到晚迷迷糊糊地睡覺,可他一醒來就大叫大鬧,不肯再吃葯,一次被兒子一拳打掉了二顆門牙,後來仍至把葯摻在飯里都不吃了,家人就不讓他吃東西讓他挨餓,他就站在窗口向鄰居討吃的,說家裡人想要毒死他,有些好心人可憐他就偷偷的給他一些吃的,但如碰到他的家人也會遭來一頓數落,大家因此變得都很尷尬,想起他以前對他父親的虐待,看到他現在的遭遇真是一模一樣,大家都說這真是現世報應,罪有應得。
我對這位中年婦女說:「他雖說是罪有應得,但作為做子女的應盡孝道,父親的果報已擺在面前,希望他的兒子不要最步後塵,請你轉告。」她點點頭說:「我會去說,但不一定會聽,他的兒子根本不把他當父親看待。」
另外的一個病例也是在去年的八月份,一天,一位六十多歲的男子前來請求師父幫他尋找一下他失蹤的兒子,說他的兒子因有神經病離家出走半個月了,到處尋找杳無音信。師父還沒等他說完就打斷他的話說:「把石子拌在飯里給爹娘吃,你這樣惡的人來看什麼。」他一聽呆住了,問師父是誰告訴你的,師父瞪著眼再問他:「那要別人來告訴,寫在你胸前「大逆不道」。你是不是已死了一個兒子?」他有些緊張地說:「是的,是的,五年前大兒子生病死了,小兒子三年前得了神經病,一直醫不好,人家都說你是活菩薩,醫好了很多神經病人。」師父有些不客氣地說:「你造孽,下代遭殃,你怎麼會做這樣缺德的事。」他不知羞恥地說:「父母年級都大了,不會幹活,只會白吃,心想他們沒事做,就在飯里拌了石子讓他們慢慢吃。但我的二個兒子小時候對爺爺奶奶是很好的,如果要報也應該報到我的頭上來,怎麼會報到小孩頭上去?」師父反問他:「報在你身上心痛,還是報在你兒子身上心痛?」他說:「那當然是報在兒子身上心痛。」師父對他說:「你的父母同你沒有子女有什麼二樣?你的老婆也一樣,讓公婆在床上拉尿,每次只用稻草墊屁股,自己臭得知道連送飯都要搞根竹槁挑進去。把父母當豬都不如。」他被說得掉頭就走了。
願你成功
南無彌勒菩薩
『貳』 緬甸語在線翻譯
早上十一點過來上班
『叄』 彝族人對親朋好友是如何稱呼的
初階:父母、子女、祖父母、孫輩
父:atta(一般稱呼)、』tatta(兒語或親昵稱呼)、pâ(文語或祭祀用語)、ábor(敬稱)
母:amor(一般稱呼)、mama(兒語或親昵稱呼)、mór(文語或祭祀用語)、ámór(敬稱)
父母合稱:atta amor(一般稱呼)pamor(文語或祭祀用語)、ábor ámór(敬稱)
子:zer(他稱)、面稱一般稱名
女:amy(他稱)、面稱一般稱名
子女合稱:zer-amy
兒子的排行(他稱):zer-yy(長子)、zerkka(次子)、zergnor(末子)
祖父、外祖父:apu(下涼山雙語地區外祖父偶爾也稱作apu wekkor [外公])
祖母:ama(大部分地區)或aghor(部分依諾地區)
外祖母:ama(下涼山雙語地區外祖母偶爾也稱作ama wepo [外婆])
孫:ly(他稱)、面稱一般稱名
孫女:lymö(他稱)、面稱一般稱名中階:兄弟姐妹、從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男稱女稱不同
男稱(男性對兄弟姐妹的稱呼):
兄:vyvu
弟:iyi
姐妹(不區分):nhimor
女稱(女性對兄弟姐妹的稱呼):
兄弟(不區分):mhatzy
姐:vymor
妹:gnima
泛指(不區分男女稱):
統稱兄弟姐妹:mhatzy nhimor(一般用法)、vygni(文語)
從兄弟姐妹——叔姑舅姨子女稱呼不同
從兄弟姐妹稱呼不分男稱女稱
姑母之子:aborzer
姑母之女:aza
舅父之子:olhi
舅父之女:amhi
叔父、姨母子女按親兄弟姐妹對待,稱呼同親兄弟姐妹,且不得婚配。
因此,對男性來說,僅aza、amhi可作為婚配對象,反過來講,對於沒有血緣關系的婚配對象比照姑舅之女對待,且推及雙方家人(如嫂一般稱amhi)。女性稱呼類推高階:叔姑舅姨
血親
叔伯:pavu(統稱)
姑母:ābor(統稱)
舅父:orgni(統稱)
姨母:morgni(統稱)
叔姑舅姨他稱時可使用上述統稱,但面稱時一般需要加上排行。常用的排行如下:
排行 長 次 三 四 五
排行詞綴 -yy -kka -lhe -try -gnor
叔伯 abuyy akka alhe atry agnor
姑母 bor-yy bakka balhe batry borgnor
舅父 or-yy okka olhe otry orgnor
姨母 mor-yy mokka malhe matry morgnor
以上排行不敷使用,還有其他的排行-çha、-kkor等等。
下涼山地區一般沒有對姑母的排行,一般面稱是ābor+姑母名字。
侄兒:zern
侄女:amyn
姻親
嬸母:比照姨母稱呼
姑父:比照舅父稱呼
舅母:gnigni或比照姑母稱呼
姨父:比照叔伯稱呼
『肆』 童年和外婆的作文題目
前些日子去看外婆。外婆今年已經101歲了,雖然因患嚴重的骨質疏鬆症已不能站立行走,但依然耳聰目明,不過有點健忘了。她問我:「你是誰?」我說:「我是於華呀。」。她又問退休了嗎?我說退了。她長嘆了一聲:「唉,真快啊,好像幾年前你還在假期來我家,和我一起割牛草,現在你也老了,我也不知不覺就過了三個朝代。」外婆的一句話,勾起我對與外婆一起渡過的童年的回憶……。
在50年代末到70年初,學校一放假我就和弟妹到湛江市郊農村獨居的外婆家。那是一個叫塘尾的近海小村莊,文革前還未修建東海島大堤時,那裡是直通太平洋的一個小海溝,村中不少村民以捕魚作副業增加收入。
村前有一條小河,沿河有許多的大大小小的魚塘,村後有起伏綿延至海邊的坡嶺,嶺上長滿各種原生態的樹和灌木,縱橫溝壑中也長滿許多不知名的灌叢,當然也有許多美味的野果,如坡地面藤生的黃金果、樹冠上長著一柄一柄如花生米大,味似蜜棗的棕棗樹、在山坳灌林里的山竹、酸甜可口的野紫莓,最多的是崗稔樹,每年6月開花,花似山茶花,8月結果,果實是深紫色的非常清甜小漿果。小山坡下面就是那個通向大平洋的一個小海灣,長達十幾公里的海灘上長著許多的矮小而密集的紅樹林,沿岸的沙灘上長著一片茂密木麻黃。
我外婆就住在村北邊的一座泥牆紅瓦兩居室的平房裡,屋前是一個60平方左右的庭院,種有一排果番榴樹和一棵緬甸木棉。那棵緬甸木棉已有幾十年的樹齡,龐大的樹冠覆蓋了庭院的一半,是我們與左鄰右舍的村民天然大客廳,無數的古今中外奇聞趣事,都在此發布,這是我童年的最好課外教育課堂。每到晚上,外婆的實景講堂就開始了。那時,農村沒有電,自然就沒光污染,夜空天色寶藍澄明,繁星滿天,外婆就指給我們看,這是銀河,河這邊是牛郎,旁邊兩顆星就是牛郎挑的兩個籮筐,這是織女,每年的七夕,牛郎就挑著兩個籮筐,里裝著一對兒女,過橋去看妻子,夫妻倆在橋中相會,擁抱大哭,所以這天肯定下雨。我好奇地問:有時這天並沒下雨啊。外婆權威地答:那是玉皇大帝,就是織女的父親不讓她去相會!於是她就向我們講起了《牛郎織女》的故事,一講就是一星期。她非常愛看雷劇,村裡逢年過節或什麼神誕,就會請劇團在村中曬谷場上演大戲,她會早早讓我拿凳子去占個好位置。因我不懂雷州話,雖是跟著去看,只是為了與村中小夥伴玩。外婆知道我沒看戲,所以第二天晚上,她會把全劇連說帶唱翻譯成廣東話向我重播一遍,什麼《梁山伯祝英台》、《三郎救母》等,一個劇就講一個多月。每晚我就在外婆娓娓動聽的催眠曲中墮入夢鄉。
我很崇敬外婆,雖目不識丁,但知識豐富,多才多藝。每當聽到打雷閃電時,外婆就教我認識古諺:東瞬西閃,並無一點,南瞬三夜,北瞬雨就射。意思就是說,東面和西面閃電和打雷都不會下雨,南邊打雷要打好幾天才下雨,但如果是北邊一打雷,很快就下雨。還有其它動物的異常表現分別預兆刮風、下雨、乾旱、洪澇等。她會用棉花紡線,然後用一種叫蒔藍的植物煮水染線,染出的顏色就象青花瓷那種的青藍,而且不易掉色,再用小型織布機織成只有一尺寬的粗布。她會織很多種花紋,主要是藍白相間的竹節花、麻花、四葉花等。花布主要是用來做被面、頭巾、布袋,凈色多是做衣服。。外婆說,在舊社會,一家人所有的衣物全是女主人做的,從種棉花到做成衣服,不會這些女紅是嫁不出去的!她要求我學會做衣服,織毛衫,綉花,做布鞋,做糕點等。年少的我雖不懂嫁人是什麼回事,但會覺得嫁不出是一件羞辱的事。所以我很努力地去學,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只可惜,到我嫁人是不惟女紅水平而論了。
跟著我外婆,我學會自立自強,特別是困境的生存能力。外婆十幾歲時就是中共南路黨游擊隊員了,一次戰斗失利後遭遇敵人追捕,從遂溪逃到廉江,組織安排在當地嫁了一位年長她20多歲的名醫,躲過了大難。但在生了第二個孩子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孤兒寡母,她帶著兩個孩子,不知吃了多少苦,也練就了獨立自主的性格。跟著外婆多年,我深受其影響,她帶我到田地勞動時,我說渴了,她就能找到泉水,用樹葉疊成水杯裝水給我喝;餓了,她總能找到野果。她很清楚在什麼季節,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水果,如山竹、黃金果、崗稔子等;在稻穀成熟時,她會帶我去稻田抓一種肚子滿是黃卵的小魚,當地叫春(卵)魚。在夏日的正午,這些魚全擠在田角的小水坑裡,用竹箕一撈就一兩斤,回去用油煎黃,美味無比;在初一、十五大海潮時,她會帶我跟村中姐妹去趕海,每次收獲都很多,魚蝦蟹鱔,品種很多,可以美餐幾天。不是潮流時,外婆就帶我去挖海豆芽、沙蟲,海螺。反正,外婆從不去買菜,但餐桌上永遠葷素菜齊全。
我外婆還是一個很不錯的醫生和營養師,因為我外公是祖傳中醫,目染耳濡吧。一次,我拉肚子,不停地跑茅廁,那時上廁所沒有手紙的,是用竹白削成的小竹片刮屁屁的,跑幾次,我的屁屁就疼得不行了。外婆得知後,就去田裡摘些路邊青和去山坡采一些坡地錦煮水給我喝,半小時就止瀉了。又一次,我熱感喉啞,她就從食鹽盅中挖出兩只平時抓到的並不知腌多久的青竹蜂,搗爛沖開水讓我喝下,兩小時後,我便可說出話了;有時燙到了,她又從鹽盅里挖出腌騸雞油擦一下,立馬不疼了,燙傷很快就好了且不留疤痕;吃東西時,外婆會跟我講這些食物的屬性,寒涼屬陰,熱、濕、燥屬陽等,要平衡配搭著吃,吃飯只食七分飽,貪吃傷身,著衣也要常留三分寒。
我外婆很講究養生,雞鳴即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食必是鮮,講究清淡,絕不煎炸,從不貪嘴,生活嚴謹,講究整潔,個人及居室不允許有任何異味,所以她能長壽,有人還說她能活到130歲。
我的童年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手機,但我可以在美麗迷人,神秘誘人原生態的大自然暢游,可以採摘無數的各式美味野果、野蜂蛹,吮吸各種野花蜜。沒有污染,沒有暄嘩,沒有小偷,沒有爾虞我訛,只有純朴可愛親如家人的村民,那簡直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我從外婆身上學到了許多學校課堂學不到的東西,亦因此受益終生。我永遠懷念我和外婆一起度過的別樣快樂的童年。
『伍』 緬甸語基本怎麼說
မင္ဂလာပါ(敏戈喇把)。
現代緬甸語有26個母音:單母音7個,短促母音8個,鼻化母音7個,雙母音4個。
主要的構詞方式:附加(包括前綴、後綴)、插入、重疊等。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改變詞性和詞義。
基本語序:主語—賓語—謂語。
緬甸語屬孤立型語言,基本詞多為單音節詞,由詞首輔音或輔音叢加上一個單母音或雙母音構成。名詞沒有性、數、格的變化;人稱代詞有男用和女用、尊稱和卑稱之分;動詞沒有時態、人稱等變化。
(5)外婆外公緬甸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古緬甸語:
古緬甸語的三個聲調:
第一聲:高降調53(在開音節中,用短母音符號表示,在閉音節中,在基本輔音之下加一個點)。
第二聲:低平調11(在開音節中,用長母音符號表示,在閉音節中,沒有特殊的符號)。
第三聲:高平調55(在音節後加雙點符號:)。
『陸』 緬甸語中文對照發音
1、你好... min ga lar par . (hello)
2、價錢可不可以低一點...zay htet shawe pay loh yamalar .(Price can be a little lower?)
3、請抽煙...say lake tought pat oon .(To You for Smoking)
4、謝謝...kyay zuu tin partal. (thanks you)
5、打擾了...nought shatt mi bi . (Excuse me)
6、再見...pyan twaymal .(bye)
7、對不起...taung pann partal.(sorry)
(6)外婆外公緬甸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緬甸語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數約有2500萬。它是緬甸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通用語。它的書面語從公元1058年鐫刻的緬文「雷德謝碑」算起,已經有九百多年歷史。
緬文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極為豐富的歷史記載。從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料中可以看到,緬甸語言在近一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無論是語音、詞彙還是語法,各方面都起了不少變化。其中,輔音韻尾的變化就是一個重要的語音變化現象。
對緬甸語中的輔音韻尾變化作了一些研究,發現緬甸語中輔音韻尾的變化過程及其變化規律與漢語以及中國部分少數民族的語言變化規律極為相似。對緬甸語的歷史演變進行研究,不僅可以找出緬甸語言本身發展的規律,也可以為研究親屬語言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柒』 簡歷上的社會關系怎麼填
我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今天在填簡歷的時候碰到一個問題,有一個選項叫「社會關系」我填錯了。這半年來我填過好幾次個人簡歷,有的是自己製表的,有些是企業發的,鮮有「社會關系」項。 我要應聘的職務是某銀行的客服部,可能是接聽電話為儲戶排憂解難這么一個工作,這需要什麼社會關系呢?我開始填的是父親XXXX學校高級講師,母親XXXXX企業會計。我發給姐姐,姐姐因為早我5年在那家銀行做了,可提供一些幫助給我。 姐姐說,你填得不完全,一是除了父母還要多填一些別的親戚,二要把名字和你什麼關系,做什麼的寫詳細。 我覺得我又沒違法中國法律為什麼要寫這么詳細?我是給自己找工作又不是給爸爸媽媽叔叔阿姨找工作,寫這些社會關系有必要嗎?我如果有硬的社會關系工作早幫我安排好了,至於自己找嗎? 我想了XXXXXXXXXXXXXXXXXXX多年,外婆退休40多年在家賦閑,XXXXXXXXXXXXXXXXXXXXX。那怎麼辦怎麼寫呢? 我覺得最牛的「社會關系」欄是這樣寫的: 伯伯。美國總統。 叔叔:緬甸金三角等地大毒梟。 外公: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大王。 奶奶:英國伊麗莎白女王。 姑丈: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 表哥:中國城管主席。 堂哥:本·拉登 阿姨:香港首富李嘉誠愛人。 弟弟:邁克爾·喬丹大兒子。 姐姐:芙蓉姐姐。 如果我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我覺得這個空格真的沒必要有。找工作靠得是自己的能力XXXXXXXXXXXXXXXX. 話又說回來,我有很強大的社會關系,我就不用填這張破表找工作了。這種中國式的應聘表實在難以消受。這種表格很容易讓我們和「八榮八恥」的八恥聯系在一起 XXXXXXXXXXXX。
『捌』 緬甸語「你好」"再見"「謝謝」怎麼說
中文:你好
緬甸語=မင္ဂလာပါ
中文諧音:敏戈喇把
中文:謝謝
緬甸語=ေက်းဇူးတင္ပါတယ္
中文諧音:傑蘇頂把德
中文:再見
緬甸語=ေနာက္မွေတြ႔မယ္
中文諧音:鬧罵對美
拓展資料:
緬甸聯邦共和國(簡稱為緬甸),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成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玖』 緬甸語中文翻譯。
下面是你想要的回答。請勿用中文拼音發音而用英語拼音。因為漢語口音跟緬甸口音差別大。我推薦你用英語比較好溝通。因為你的緬甸語口音肯定不會標准。不管怎樣,我給你翻譯了。(。。)符號中的是英語。幾乎英語的這種日常用語緬甸人都會講的。
1,你好... min ga lar par . (hello)
2,價錢可不可以低一點...zay htet shawe pay loh ya ma lar .(Price can be a little lower?)
3,請抽煙...say lake tought pat oon .(To You for Smoking)
4,謝謝...kyay zuu tin par tal . (thanks you)
5,打擾了...nought shatt mi bi . (Excuse me)
6,再見...pyan tway mal .(bye)
7,對不起...taung pann par tal .(sorry)
8,你會中文嗎?... ta youke lo pyaw tat lar ? (Do you speak Chinese?)
9,這個價錢可不可以賣?...De zay naee younge loh ya lar .(Can you sell this price?)
10,我喜歡緬甸... kyan naw myanmar ko nitt tat tal. (I like to Myan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