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勐南在哪裡

緬甸勐南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4-01 20:09:03

⑴ 緬甸位於哪裡

緬甸全名為緬甸聯邦共和國(The Union of Myanmar)。簡稱緬甸,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
緬領土有676581平方公里。位於中南半島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馬來半島之間。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接壤,東北與中國為鄰,東南與寮國、泰國交界,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海岸線長3200公里。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7℃。

⑵ 緬甸在哪裡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2)緬甸勐南在哪裡擴展閱讀:

1、歷史: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2、行政區劃:

緬甸一共下轄7個省、7個邦和兩個中央直轄市。省是緬族主要聚居地,7邦多為少數民族聚居地

。內比都(Nay Pyi Taw,曾用名彬馬那Pyinmana),緬甸首都,人口約115.8萬。內比都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坐落在緬甸中部錫當河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周圍都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3、人口民族:

緬甸人口有約5390萬(2015年),68%為緬族。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緬甸官方不承認華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為法定少數民族。

⑶ 緬甸南板縣勐索鄉在什麼地方

我去過在中國西雙版納東風鄉14農場出去走路11小時就到勐索,到了14農場,往前看前方山很光,到了光禿禿的山上就是勐索的山

⑷ 緬甸邊境在中國哪裡

中國雲南。

地理位置介紹: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 ,緬甸的形狀就像一塊鑽石,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25公里。

緬甸南端的維多利亞角處於北緯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緬中邊界線居於北緯28度,緬甸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緬甸最西部的孟都處於東經92度線附近。

(4)緬甸勐南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與緬甸邊界問題解決的歷史:

第一,中緬邊界中的「麥克馬洪線」問題的解決,首先是因為中緬雙方對這一問題採取了正確的態度。中國政府並不承認「麥克馬洪線」,但又注意到了以下事實:「麥克馬洪線」以南的未定界地區自清末以來已不歸中國管轄;

而緬甸則在獨立後從英國繼承了這個地區,當地景頗族建立的克欽邦加入了緬甸聯邦,因而這片土地變更就會影響到緬甸的聯邦制度;緬甸作為中國的鄰邦和新獨立的民族主義國家,在國際上執行和平中立和對華友好的政策,這與中國政府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一致的,中國政府對緬甸自然不能不予以重視。

到上述種種因素,中國政府對這一問題採取了既要考慮歷史背景又要考慮實際情況的態度:

一是不承認「麥克馬洪線」的合法地位;

二是從實際管轄情況出發,將「麥克馬洪線」視為「習慣線」的一部分;三是把「麥克馬洪線」問題和邊界中的其他問題「作為一個整體聯系起來加以考慮」;四是在實際劃界時,在全面解決中緬邊界問題的基礎上,把「麥克馬洪線」作為「習慣線」的一部分而予以接受。

緬甸雖然在獨立後從英國繼承了「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並說「麥克馬洪線」「並非強加於西藏」,但事實上仍採取了友好合作的態度:

一是願意通過談判解決問題,(雖然僅僅是進行談判的問題,印度的態度卻完全不同。早在1952年,印度政府就認定:「麥克馬洪線南邊的領土是我們(印度)的,因而也就沒有什麼可以討論的。」[澳)內維爾—馬克斯韋爾:《印度對華戰事》,三聯書店1971年版,第75頁。)從一開始就與中國達成了維持現狀的默契;

二是最終放棄了根據分水嶺對「麥克馬洪線」進行修改的主張,承認包括「麥克馬洪線」在內的中緬邊界北段都是未定界,否認了該線的有效性;三是接受了全面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把片馬、古浪、崗房歸還中國,並在歸還地區的面積上作了一定讓步,在中緬邊界的中段和南段接受了中國的建議。

⑸ 緬甸佤邦是那個方是南方還是東方

佤邦(緬甸第二特區)位於緬甸聯邦北部,名義上屬撣邦管轄,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通用漢語與中文,它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總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0萬。北面與中國雲南省接壤,人口約36萬,南面地區與泰國接壤,人口約10萬,首府是邦康市。佤邦的領導人絕大多數是佤族。撣邦第二特區(佤邦)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約在北緯22°—23°,東經98°—100°間,東北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耿馬縣、滄源縣,普洱市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接壤;北與緬甸第一特區(果敢)相連;南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相鄰;西面至緬甸第二條大江—薩爾溫江(怒江),與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
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的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67年以前的幾千年是佤邦漫長的歷史階段,這段歷史是原始社會末期,封建社會初期的變革階段。鬼神支配著人們的思想,世襲的山官、頭人統治整個社會,其表現形式是部落制度。整個佤邦分為大大小小幾十個部落(佤語叫「恩」)。
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地圖
佤邦在歷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明代分屬孟定府、孟璉司、孟根府土司疆域,清代部分地區脫離原土司控制,成為甌脫地,較知名者有葫蘆、莽冷。
在英國統治緬甸時期,佤邦曾和英屬緬甸分開,有過佤邦(Wa State)這一名稱。
1948年開始,佤邦各族人民被中國國民黨領導了20年。1966年在佤邦先後出現了四家游擊隊,開始削弱了國民黨的勢力。1969年,緬共利用佤邦地區是聯邦政府管理的薄弱地區,又控制了佤邦20年。佤邦在1989年脫離了緬甸共產黨的錯誤領導,在當年的5月份就與緬甸聯邦政府達成停火協議,從此走向了和平發展的道路。

第二階段
1967—1989年在部落混戰、各族群眾處於暗無天日的危難時刻,佤邦許多有識志士勇敢地站出出來。他們認識到,要拯救處於水火之中的人民,必須推翻反動的部落制度,組織革命的武裝力量,以實現佤邦的統一和和解。
1966年6月,以鮑有祥、鮑三板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昆馬游擊隊。

1967年5月,岩肯、岩克龍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岩城游擊隊。
1968年,以魯興國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戶雙游擊隊。
1969年2月以趙尼來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紹帕游擊隊。
這些游擊隊的出現,鼓舞了人民求解放的願望,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人民群眾積極參軍參戰、傳遞情報,隊伍發展迅速。但這些游擊隊組織都是自發的、分散的。對統一佤邦、解放佤邦很有局限性。各游擊隊領導人不謀而合地意識到:必須統一組織、統一領導、統一指揮。趙尼來、鮑有祥、魯興國、岩肯等領導人加強了聯絡,經過很多曲折,找到了緬甸共產黨。以誠懇的態度請緬甸共產黨來領導游擊隊鬧革命。
1969年三月,緬共代表來到紹帕、戶雙,7月到昆馬、岩城。緬共代表與游擊隊領導經反復協商,密切合作,對各游擊隊進行了整編。以戶雙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緬甸人民軍東北軍區4048營,以紹帕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4049營,以昆馬游擊隊的基礎,成立了502營,以岩誠游擊隊為基礎,成立了501營。

部隊成立後,組成了江東指揮部。指揮部成員有:周昆系、郭志明、楊福康、魯興國、郭志、趙尼來、鮑有祥等人。指揮部成立後,70年4月30日解放了勐冒(新地方)、隨後解放了營盤、邦腰、金廠等地。根據東北軍區的命令,4048、4049部隊到外區域作戰,501、502部隊留佤邦地區作戰。
1971年11月,佤邦的部隊和民兵群眾參加了滾弄戰役。
1972年3月,緬共東北軍區總部遷到勐冒,進駐佤邦的部隊有4045、4046、4047、3035、炮營等。本年底,佤邦境內大都獲解放,北佤南佤實現了統一。1973年解放了勐波地區,孟延地區的大部分及勐寧等地區。1973年4月,東北軍區總部遷到邦康,1978年7月中央總部也遷到邦桑,直到1989年4月16日。
緬甸共產黨在佤邦地區20年,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以階級斗爭為綱;以農民為基礎;以軍事為中心;以農村包圍城市、贏得戰爭、奪取政權為方針路線,解放了佤邦、統一了佤邦,使佤邦人民擺脫了部落統治的桎梏與枷鎖,佤邦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20年來,緬共除以上部隊編號外,還先後組建了2旅、5旅、8旅、683旅、685旅、768旅、859旅、12旅、6旅、7旅、48師、68師等部隊編號。在地方,還廣泛地成立了民兵,各縣成立了縣大隊。武裝力量形成了民兵、地方軍、主力軍三結合體制。
在地方政權方面,組建了北佤縣、南佤縣、景北縣、邦傘特區。
佤邦民兵
緬共在佤邦20年,為佤邦辦了20多所學校、5個醫院,動員群眾修了乾季公路300公里,搞了部分開田挖溝等農田水利工作。
1985年9月9日,緬共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趙明同志,被選為中央委員。趙尼來、鮑有祥、李自如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緬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後,內部發生了許多問題:根據地越來越小,階級斗爭越搞越激烈,中央主要領導年齡老化,思想僵化,教條主義十分頑固。大民族主義、宗派主義日趨明顯,幹部中培置親信,拉幫結伙。連年戰爭,群眾生活逐年下降,部隊供給短缺……對此形勢,當時許多中下層幹部提了許多改進意見,但緬共主要領導聽不進,還加上「反黨」帽子。在這種情況下,3月11日,原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彭家聲在果敢宣布脫離緬共領導,成立了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
在對待和處理果敢問題上,緬共內部有兩種主張:一是和平解決,二是軍事鎮壓。主張軍事鎮壓的佔了上風。他們組織了指揮部,命令當時任北佤縣縣長、12旅旅長的趙尼來和當時任中部軍區副司令員的鮑有祥,率部隊前往鎮壓。他們倆人都是主張和平解決的幹部。在這即將發生兄弟互相殘殺的危急時刻,趙尼來、鮑有祥左右為難,一邊是上級領導,不執行軍令不行;一邊是20多年同一戰壕的戰友,不忍心互相殘殺。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他們最後決定:脫離緬共領導。這就是震驚內外的「4.17」事件。

第三階段
1989年4月17日,佤邦舉義旗,脫離了緬共錯誤領導,組建了佤邦聯合黨、佤邦聯合軍。5月18日和政府對話,達成停戰協議。4月17日是佤邦歷史上一個里程碑,從此佤邦進入了和平建設的新時期。

⑹ 孟連縣到緬甸有哪幾個出口

孟連縣到緬甸只有一個口岸,即孟連(勐阿)口岸。
勐阿口岸地處南馬河與南卡江的匯合處,以南卡江心為界,江東岸為我國,江西岸為緬甸。海拔偏低,平均只有500米;是一個盛產水稻、甘蔗、橡膠、菠蘿、香蕉、蕃木瓜的亞熱帶邊沿壩區,這里的水稻一年兩熟。勐阿又名"芒允",傣語意為被水分開的壩子,口岸區共有常住人員約4000餘人。這里歷來是中緬邊民往來探親和互市的重要口岸,原在勵阿西北的籠海渡口設有木船,提供邊民往來。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雙邊互市逐漸繁榮,從原來在綠樹叢林中的商業經貿市場,轉變成如今的規范化、統一化市場,勐阿的邊民互市主要以當地的民族土特產品、民族手工藝品、中外時裝、食品、家庭用品等為主,每逢趕集日,這里都熱鬧非常。
在出境手續齊全的情況下,可以乘車從勐阿通過國境口岸大橋,到緬甸佤邦邦康市作邊境跨國旅遊,這里兩個國家的市鎮,僅是一江之隔。緬甸佤邦邦康市已開發開放的有購物市場、百貨商場、賭場、水上游樂團,在柒塗山,建有4000平方米的風景旅遊區,稱為「來涼旅遊山莊」。
孟連對外貿易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就是我國與緬甸、泰國以及東南亞各國商貿往來的重要通道之一,擁有勐阿、芒信、臘福、公信、富岩、班順六條陸路通道。其中勐阿、芒信兩條通道為指定通道,分別設置了海關、檢驗檢疫、邊防武警聯檢機構。
勐阿通道距縣城51km,位於勐馬鎮勐阿村隴海小組旁。與緬甸第二特區(佤邦)首府所在地邦康市隔江相望。是雲南省重點通道之一,是普洱市進出口貿易量最大的通道。從邦康市經丹陽、臘戌、曼得勒可達緬甸原首都仰光,公路里程約1300km;從邦康市經勐波、勐拉、景棟、大其力可達泰國米塞,公路里程約500km。
芒信通道距縣城31 km,位於芒信鎮芒信村。與緬甸第二特區(佤邦)勐波縣賀島區接壤。其經濟通道從賀島經色勒、勐拉、景棟、大其力可達泰國米塞。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簡稱孟連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是普洱市下轄的自治縣,是通向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重要門戶,為省級開放口岸。
孟連縣東接瀾滄縣、北臨西盟佤族自治縣、西部和南部與緬甸相連,國境線長133.399公里。截至2012年,孟連縣轄3鄉3鎮,面積為1893.4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127870人。
孟連系傣語諧音,意為「尋找到的一個好地方」,有「邊地綠寶石」、「龍血樹故鄉」的美稱。旅遊資源以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為主,主要有孟連大金塔、孟連宣撫司署、勐馬溫泉、臘福大黑山風景名勝區等。

⑺ 雲南勐那縣屬哪個省

勐臘縣,是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下轄縣之一,縣境位於西雙版納自治州東南部,總面積7056平方千米。勐臘縣境東、南被寮國半包,西南隅與緬甸隔瀾滄江相望,西北緊靠自治州首府景洪市,北面則與普洱市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相鄰。

⑻ 緬甸在哪裡

得看你要去緬甸的那個城市,現在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很多中國人,比如說緬甸,緬甸這個國家距離中國還是非常近的,每年都有很多人喜歡到這里遊玩,但是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緬甸這個地方有三個華人特區,而且每一處都距離中國非常近。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緬甸的撣邦果敢自治區,這個地方的首府就是老街,對於這個地方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吧,畢竟老街的風景還是非常不錯的,很多人都喜歡在緬甸旅遊的時候到這里遊玩,不過這里曾經是滿清時期果敢土司的所在地,但是在清末的時候,這里被割讓給英緬了,從此這里就變成緬甸的一部分,而這里的漢族也成為了緬甸承認的少數民族,這里距離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城只有十幾公里的距離,可以說是非常的近。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看緬甸撣邦第二特區,這里有著非常多的佤族人,它是全世界佤族人主要的聚集區之一,這里的面積總共有3萬平方公里,有60萬人口,不過這里佤族人也是分為北佤和南佤的,而北佤和中國的雲南省距離非常近。
然後我們再來看一看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這個地方是在1989年成立的,首府在勐拉,這里的人口大約有8.5萬人,北方靠近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東邊是寮國,西邊是佤邦族,這個地方是華人地區最小的是一個,不過這里非常像中國的一個小縣城。
這幾個地方可以去看看喲。

⑼ 緬甸在哪裡

緬甸聯邦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簡稱緬甸(Myanmar)。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和雲南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里,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里和238公里;
緬甸西部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里 。緬甸的形狀就像一塊鑽石,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925公里。緬甸南端的維多利亞角處於北緯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緬中邊界線居於北緯28度,緬甸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緬甸最西部的孟都處於東經92度線附近,東端的緬老界河湄公河在東經101度線附近。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都在東經96度線上,緬甸的標准時間就以東經96度為准。
緬甸面積約67.8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20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北、西、東為山脈環繞。北部為高山區,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開山脈,東部為撣邦高原。靠近中國邊境的開卡博峰海拔5881米,為全國最高峰。 [18] 西部山地和東部高原間為伊洛瓦底江沖積平原,地勢低平。
氣候特徵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小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處於亞熱帶。環繞緬甸東、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擋了冬季亞洲大陸寒冷空氣的南下,而南部由於沒有山脈的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可暢通無阻。緬甸生態環境良好,自然災害較少。
礦產資源
緬甸礦藏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鎢、錫、鉛、銀、鎳、銻、金、鐵、鉻、玉石等。
石油是緬甸重要的經濟資源之一。戰前,石油是緬甸最大的礦業,最高年產量約100萬噸。石油分布於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仁安羌、稍埠、新固、仁安佳、蘭約、敏布、帕蘭永、約達亞、丹岱、畢道彬、仁安馬、英道、延別鳥(蘭里島)以及實兌南部諸島。1960後,又陸續在阿亞多、棉昂、卑謬、瑞卑達、曼、力班多等地發現石油。80年代末,緬甸實行開放政策,政府先後與韓國、荷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日本、英國的9家石油公司簽訂合同,分別在莫塔馬添麻煩在陸架、毛淡棉、若開谷地以及欽敦江一帶勘探石油及天然氣。 [19] 據亞洲開發銀行能源評估報告,緬甸共有104個油氣開采區塊,其中內陸開采區塊53個,近海開采區塊51個。根據測量結果,約有1.6億桶石油和20.11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
緬甸的金、銀、銅、鉛、鋅、錫、鎢、錳等有色金屬分布很廣,從克欽邦北部一起到德林達依南部的麻力溫才有分布,其中:
金分布於克欽邦馬科、夏都塞,實皆省班毛附近及撣邦孟密、葛魯一帶。
銀鉛共生礦分布於克欽邦東南部和恩梅開江沿岸,撣邦波頓,曼德勒省勃力、皎棲,克倫邦高魯都、迪恰亞,德林達依省的土瓦等地。
錫鎢混合礦分布於撣邦東枝,克耶邦莫契,克倫邦直通,毛淡棉及德林達依省的土瓦、墨吉一帶。
鋅和錳分布於撣邦南部。
銻分布於撣邦西北部、北部和東部、克耶邦、克倫邦一帶。
撣邦波頓(包得溫)是一個多種金屬礦區,有金、銀、赤銅、鉛、鋅和銻。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該礦區有井下工人近3000名。戰時礦井遭到破壞,1951年才得以恢復。
克耶邦的莫契礦主要產錫鎢,其規模雖不如波頓,但鎢的產量居全國之首,戰前該礦生產了5500多噸錫和鎢,佔全國產量的一半,一半產於土瓦和墨吉。
鐵分布於恩梅開江上游、撣邦西北部、曼德勒東部。1961年6月,緬甸石油和礦物勘探公司與德國柏蘭格育公司在東枝附近的彬柏地區經勘探發現了一座儲量為6300萬噸的鐵礦,該鐵礦含鐵量為53%。
煤緬甸煤的資源不太豐富,但在土瓦、英迪、瑞冒、撣邦南渡、葛魯、克欽邦一些地區、曼德勒以東地區、若開邦實兌以及德林達依的墨吉一帶,都有煤。1961年6月,在加里瓦發現了儲量為1.28億噸的煤礦。
緬甸是世界上著名寶石和玉石產地。寶石的主要產地為抹谷,盛產紅寶石、藍寶石。1989年,在撣邦南渡的丙弄村發現新的寶石產地,緬甸政府把丙弄周圍地區劃為國家專營的寶石產區。玉石礦分布在克欽邦北部地區,主要產地有孟拱、甘拜地、弄肯、帕甘。鑽石主要產於孟密鎮區的景朵村附近地區。
緬甸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20℃-25℃;最熱月(4、5月間)的平均氣溫為25℃-30℃。各地氣溫年較差也不大。緬甸雨量豐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風盛行的6、7、8三個月,其次為5月、9、10月,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達4000毫米以上,中部為雨影區,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緬甸的乾燥地帶。5—10月各地的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於受季風的影響,緬甸全年可分為熱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涼季(11月至次年2月)。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