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叛軍在哪裡
① 緬甸軍隊領導人由誰來任命
緬甸軍方的「發家史」
在緬甸民眾眼中,軍方一度是救國家於水火的英雄。
1945年,緬軍在昂山將軍的領導下,與盟軍聯合,對日本法西斯發起反攻,從日本手中收復了緬甸大部分領土。
緬甸於1948年1月4日正式宣布獨立。
來源:Wikipedia
隨後又發生了緬甸內戰。
在內戰中,緬軍成功解圍叛軍占據的首都仰光,平息內戰。當時面臨分裂和崩潰的緬甸得以倖存。
1962年,就像屠龍的英雄一樣,緬甸軍政府正式上台。
可惜。屠龍的英雄,最終也難逃變成惡龍的命運。
在軍隊掌控下的緬甸,因為腐敗、治理效率低下,從一個東南亞首屈一指的富裕國家,淪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因為對軍政府不滿,民眾發起了多次抗議,而軍隊在民眾中的聲譽也迅速下滑。
不過,無論聲譽如何下滑,因為建國時的英雄偉業,軍方一直是緬甸政治不容忽視的力量。
軍方試圖挽回威信
2008年,民主化進程開始,緬甸舉行憲法公投。
順應民意,軍政府於2011年3月30日正式向以吳登盛為首的新政府移交權力,實現了由軍政府到民選政府的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權力變更的同時,政府制定了有利於軍方的憲法。這意味著,軍方權力仍不可小覷。
據此憲法:軍隊可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擁有議會兩院25%的議席。而且,國防部、內政部、邊境事務部等三個部門的部長,由國防軍司令提名。
為了挽回自己的威信,緬甸軍方並非沒有努力做出改變:
國防軍總司令在「臉書」上開了個人賬戶,定期發布軍隊和他自己的活動信息;軍方安排了專門的新聞發言人,加強對媒體的公關工作。
緬甸洪災發生時,軍隊被派去參加救災工作。當時,國防軍穿著軍服的士兵們在洪水中扶老扶幼,轉移民眾財產。這些照片和視頻通過社交網路進行廣泛傳播,引起了緬甸網民的關注。
2016年9月16日,緬甸軍事法庭對七名涉嫌殺害無辜村民的現役軍人作出判決,剝奪其軍職,處以監禁五年。
軍隊公開承認部屬犯有罪行並接受審判,這在緬軍歷史上是很少見的。這表明緬軍正積極尋求改善其形象。
這樣的例子不少,緬甸軍方試圖打造一種全新的形象,以合法選舉上位。
軍方當然不能直接上台,但是軍方支持了一個叫鞏發黨的政黨,希望通過它的上台來重回權力王座。
軍方合法上台的失敗
但是,軍方合法上台的進程並不十分順利。
2015年11月,緬甸在經歷政治轉型後舉行第二次大選。
在這次大選中,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贏得了壓倒性的勝利,鞏發黨輸了。
緬甸軍方還是沒有回到它的「王座」上。
當時很多人擔憂:軍方是否會拒絕接受選舉結果,並武力控制國家。
但出人意料的是,國防軍總司令向民盟和昂山素季表示祝賀,並支持鞏發黨(支持軍方的政黨)將權力移交給民盟。
盡管軍方高層對民盟執政表示不歡迎,但隨著政治轉型期的到來,許多政府官員、軍人及其家屬都希望杜昂山素季和民盟能夠給緬甸帶來改變。
政變還是來了
2020年換屆選舉能否如2015年般順利交接權力,最近一直是緬甸研究專家關心的事情。
而2015年沒有發生的政變,終於還是發生了。
在1月29日,國際上便有聲音擔心政變。| 來源:CBC
2月1日接受采訪時,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博士後亨凱表示:軍方接管緬甸政權,破壞了民眾對軍方的好感,強化了民眾對民盟的支持。此後,緬甸軍隊再難以公平方式同民盟競爭,也幾乎無法重獲執政合法性。
「因而這次軍方接管權力後,緬甸的政治轉型進程只會全面倒退,不可能回到之前政治轉型的框架。」
② 求解釋緬甸局勢整的我都糊塗了
我國的態度。。持旁觀角度。叛軍的實力應該不怎麼強。鄰國當然是不樂意了。縱容不可能。西方下一步。。這個不太清楚
③ 緬甸政府軍為什麼進攻果敢地區
2009年8月8日,緬甸政府軍以查緝毒品為由對緬北一特區發難,釀成「8.8」事件,緬北形勢由此急劇變化,戰事至今未歇。
●2009年8月8日上午,緬軍30餘人突然出現在據中國國家級口岸南傘一步之遙的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的楊龍寨口岸。一特區所屬民主同盟軍迅速做出反應,將緬軍30餘人包圍。經交涉,緬軍駐果敢老街最高指揮官(准將)出面正式通知一特區政府:受中國政府國務院某位部長的委託,要對位於楊龍寨的一個毒品加工廠進行檢查。隨後,經雙方高層談判,在一特區政府副主席王國政的陪同下,對所謂毒品加工廠進行了搜查。結果,該廠系一特區政府的軍械修理廠,並無毒品。
雙方的軍事對峙,引起了果敢百姓的恐慌,一時間銀行門前人滿為患,街頭秩序混亂,商鋪紛紛關張,大量人流、車流湧向中國南傘口岸,排隊進入中國的人、車「長龍」隊伍達三公里。
●2009年8月9日上午,緬軍駐臘戌部隊、一特區政府、中國雲南省鎮康縣「外事辦」三方派員,在果敢老街進行了三方談判,達成特區政府向緬軍交出該軍械修理廠,緬政府30天內處理完該廠的協議,隨即,緬軍接收了該廠。下午,中方談判人員撤出並沿途告知逃難人流:不要恐慌、不要再跑了,事態已平息……
●2009年8月10日晚,緬軍將一特區政府的6名談判人員扣為人質(包括一特區政府副主席王國政,老街市市長、彭家聲的胞弟彭家榮,果敢縣縣長明學昌),提出需特區政府主席彭家聲出面才能釋放所扣押之人員。消息傳出,果敢局勢急劇惡化,更多難民紛紛通過不同渠道湧入中國境內。中國口岸執勤人員規定每個難民只能隨身攜帶部分錢財,至使難民們只能來往於中緬邊境兩側搬運財物,形成了大量難民擁堵口岸現象,一時間,中國南傘人滿為患、物價暴漲,平日里100多元的長途客車票暴漲至1000多元,方便麵漲至10多元一包。
果敢老街這個平日里的「不夜城」,傾刻間變成一座空城,緬軍公然湧入娛樂場所搶錢,一些不同國籍的不法份子公開殺人、劫財,各種惡性案件頻發。
●8月11日凌晨,二特區政府(佤邦)正告緬軍政府,如不釋放所扣押一特區政府的談判官員,將率佤邦聯合軍盪平緬軍駐滾弄所部。上午,緬軍政府迫於二特區壓力,被迫釋放了全部一特區政府談判官員。
●8月12日,緬軍再次提出與一特區政府的談判要求,一特區政府回應不會再去與緬政府軍談判,要談,就到一特區政府談,形勢陷入僵局。
●8月13日,駐果敢老街緬軍家屬500餘人撤出老街,局勢進一步緊張。
●8月14日,緬軍政府讓一特區政府駐臘戌辦事處主任給彭家聲電話,轉達和解意願:忘記所發生的不愉快,雙方回到原來狀態。彭家聲回應:緬政府的行為已導致一特區社會動亂,直接經濟損失達10億元人民幣以上,如何回到過去?雙方再次陷入僵局。
●8月15日至18日,美國參議員吉姆•韋伯出訪緬甸,果敢局勢出現了難得的平靜,部分難民開始陸續返回,果敢老街部分店鋪重新開張。
●8月19日上午,緬軍政府突然提出,需派出50輛軍車,每車5名全副武裝的軍人前往楊龍寨搬運所接收的軍械修理廠設備,要求沿途不許阻攔、檢查。一特區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只允許緬軍通過3輛車,每車只能2名緬軍,不能帶任何武器,不能著軍裝。雙方互不相讓,果敢局勢再趨緊張。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不幹涉緬甸內部事務。
●8月20日,緬軍調動30輛軍車裝載部隊至滾弄,部隊下車後空車進入果敢地區。
●8月21日,緬軍政府臘戌警察局給一特區政府發出一份公函,稱兵工廠(即軍械修理廠)為一特區政府主席彭家聲、同盟軍總司令彭家富、一特區政府副主席同盟軍副總司令彭德仁、果敢特區銀行行長彭德禮四人私產,違背了緬甸法律,被正式列為緬甸政府通緝的罪犯,軍政府將派警察進入一特區實施抓捕。
●8月22日,大批緬軍政府警察進入一特區。一特區政府正式發出抗議書,稱緬軍政府行為為誣陷和政治迫害,並揭露了緬軍政府的挑撥、分裂行為。(抗議書全文)一特區政府副主席、同盟軍總司令彭家富被中國南傘邊防武警扣押,一特區其他領導陷入恐慌中。
●8月23日,一特區政府副主席、同盟軍副司令白所成和果敢縣長明學昌反叛一特區政府,率叛軍百餘人投靠緬軍政府,佔領老街雙鳳城,表示要協助緬軍政府緝拿以彭家聲為首的特區政要。一特區政府被迫撤至與中國南傘毗鄰的楊龍寨。
●8月24日中午,中國福建籍黃醫生率同盟軍一部包圍了白所成、明學昌叛軍,但因缺乏軍事指揮常識,至使白、明二人僥幸逃至緬軍駐果敢軍營,叛軍80餘人投降。緬軍迅速調集部隊,進駐果敢東城,與黃醫生所率同盟軍形成對峙。二特區(佤邦)政府應一特區要求迅速派兵接管了清水河口岸。隨著進入果敢城區的緬軍越來越多,為避免平民受戰火之害,特區政府下令黃醫生率部退出城區。同盟軍與緬軍在老象塘附近形成對峙。
●8月25日凌晨,彭家聲得知其三子彭德禮被中國邊防武警扣押的消息,因害怕中方對自己動手,將指揮部遷往127界碑緬甸一側,准備突圍或與緬軍政府談判。晚,被中方所扣彭家富、彭德禮二人被中方釋放,同盟軍上下士氣大振,一鼓作氣突出重圍。
●8月26日,一特區政府轉移至二特區所轄南鄧地區堅持斗爭,開始部署對緬軍作戰。中午,彭家聲的腦殘兒子「大佛爺」及其隨行保姆5~6人被中國邊防武警扣押,沒收所有證件,欲將其轉送白所成叛軍,同盟軍上下士氣再次受挫。緬軍派兵借道中國境內欲圍剿楊龍寨彭家聲住所,被中方抓獲40餘人。
●8月27日上午,緬軍再次派兵借道中國境內攻擊楊龍寨彭家聲住所,被同盟軍擊潰,打傷一人,被擊潰之緬軍逃至中國境內。中國邊防武警釋放了彭家聲殘障兒子等人,但限制在南傘活動。下午,緬軍在楊龍寨、老象塘、清水河、芭蕉河、大興寨等方向上對同盟軍發起攻擊,大量難民湧入中國境內,20餘名被緬軍炮火擊傷的傷員被送進南傘醫院救治,經查實,傷者大多為中國人,部分為緬甸果敢百姓。清水河口岸方向也有大批百姓死傷,橫屍街頭,無人料理。緬軍數發炮彈落入中國境內,造成部分中國邊民和邊防人員傷亡。據同盟軍報,緬軍傷亡百餘,被俘百餘。
●8月28日凌晨,戰火重燃。緬軍對同盟軍各陣地進行炮擊,重點為清水河。同盟軍頑強堅守,但彈葯、給養越來越少,形勢危急。戰至中午時分,緬軍調集重炮、裝甲戰車及二個師兵力馳援,二特區佤邦聯合軍加入了同盟軍對緬軍作戰,堅守清水河,目前,戰斗仍在進行中;在緬軍後方補給線的瓦城、臘戌方向,部分橋梁被炸。
④ 中國瑞麗到緬甸臘戍130公里的無人區修中緬鐵路,去了那裡安全嗎注意什麼事項,有沒有反叛軍之類
我來回答你:
1:瑞麗到臘戌大概有140多公里,基本都是長年失修的柏油路,大概小車需要開4-5個小時。
2:沒有什麼叛軍之類的,只要是合法的事情,應該比內地一些地方安全。
3:環境和氣候比較好,最熱也就32度左右,冬天最冷一般也就10度,出了太陽也很熱,不需要穿毛衣什麼的,有件外套足夠。
4:什麼是死亡高不高?想死了就高,不想死就低唄,
5:電話很不方便,基本沒辦法上網,邊境附近都是用中國的通信系統。
6:少喝生水,少干壞事,拒絕黃毒賭,生命和身體都會有保障的。
⑤ 叛軍隊長在哪裡
???????
⑥ 緬甸果敢事件是什麼啊
緬甸果敢事件指2009年8月8日凌晨,緬軍以果敢槍械修理廠制毒的借口為由,派出30名警察,欲強搜該廠。緬甸政府軍與果敢特區連日爆發激戰,大批難民爭相逃出果敢,果敢長年積極招商引資,吸引三萬華僑定居,在戰爭過後幾乎全數撤離果敢,果敢特區主席曾透過媒體向國際求援,但在緬甸與中國控制消息的情況下,戰爭未獲得國際廣泛關注。
起因:8月7日,緬方聲稱,查到小中山與小母乃附件有一個毒品加工廠,他們請求果方配合。打擊犯罪組織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作為果敢同盟軍,當然義不容辭。當天晚上7點鍾,果方當即決定令執法處派10名幹警、禁毒委派10名幹警前往配合。可誰也沒有想到,緬軍說查抄毒品製造廠是假,轉而前往楊龍寨把槍械修理廠包圍。但是,被派往配合緬方的隊伍到了楊龍寨後,發現情況不對,馬上把情況向高層領導作了匯報,對突如其來的事情,隊伍沉著應對,並在修理廠門近200米處與緬軍對峙。
經過:緬時早晨7:00鍾,從緬甸中央派來的二級參謀哼索、軍事安全局彤彤尼來到特區辦公室,要與果方進行談判。果方派出了代表團與其進行談判。但由於緬軍的要求太苛刻,以致談判進行了兩個半小時也沒有談判成功。最後,緬方代表說,要果方各常委11:00到他們的營區去進行談判,但果方並不予理睬。下午1點鍾,緬軍再次到特區辦公室,要與果方進行談判。這一次,果方代表團與他們進行了正面對話,3點鍾,果方代表團帶上緬方駐果最高軍分區司令溫貌、中央軍事安全局一級參謀彤彤尼、二級參謀季嘟、少尉昂昂等緬方代表前往楊龍寨槍械修理廠一看究竟。當緬軍看完了槍械修理廠後,當即表示道歉。因為廠里沒有任何與毒品有關的器皿與化學物品。最後,他們只得無功而返。
影響:緬甸政府軍與果敢特區連日爆發激戰,大批難民爭相逃出果敢,果敢長年積極招商引資,吸引三萬華僑定居,在戰爭過後幾乎全數撤離果敢。特區政府稱軍事行動造成果敢上百億人民幣的損失。原果敢特區政府的成員在彭氏家族以及隨之退出政府的人士離開之後,改組為果敢地區臨時管理委員會,接替了原果敢特區政府的角色,其成員中的多數仍由緬共時期的將領所組成。特區政權對外的名稱也由「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政府」改為「緬北撣邦果敢臨時管理委員會」。原同盟軍副司令白所成在8月25日出任果敢地區臨時管理委員會主席,表示會服從緬甸軍政府有關果敢的整兵命令。
⑦ Karen rebels 是緬甸的什麼叛軍嗎
嗯。。是克吟族的軍隊
P.S:我是緬甸華人
⑧ 中國解放戰爭後國民黨軍在緬甸的歷史及現狀
1949年末,國民黨第8軍在湖南戰敗之後,李彌退往台灣,將手下的將士丟下不管,一個人跑了。其中,93師一路敗退南下,從廣西,逐漸退到了緬甸和泰國、寮國的交界處,才安頓下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在敗退途中,曾經有一個士兵因為實在是飢餓難忍,跑到旁邊的莊稼地里,偷摘了農民的紅薯,被連長當場槍斃。——誰說國民黨軍隊都是沒有軍紀的?正規軍一樣也是很嚴格的。整整半年的時間里,第8軍93師居無定所,顛沛流離。在50年的除夕之夜,終於逃出了共軍的追殺,進入了緬甸的領土。在逃跑中,93師和另外一個團、一個師的殘部,將不願意投降共軍的7千名士兵和家屬帶到了異國的土地上。
但是,緬甸政府不想接納他們,於是戰爭開始了。雖然國軍將士在內戰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對付緬甸政府軍,還是綽綽有餘的。三下五處二,將緬甸軍打的落花流水。終於在金三角站穩了腳跟。緬甸政府於是向聯合國投訴,這是後話了。李彌一看自己的殘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腳跟,並且打贏了緬甸政府軍,馬上跑出來說——我的軍隊在中國邊界取得了勝利,這里是反攻大陸的基礎,然後四處找外援。可是,93師的弟兄們早已經不想再打了,長年的征戰,使得國軍官兵只想早點回到台灣,但是李彌堅決不答應。李彌想在蔣介石那裡要資本,留駐雲南的第8軍殘部正好證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後,李彌要求93師**團團長反攻大陸。開始,國軍攻勢迅猛,連奪4個縣城。但後來在3個解放軍師的包圍下,終於落敗,再次退回緬甸。此時的緬甸軍已經和印度達成了協議,決定由印度出兵協助緬甸軍趕走國民黨殘兵。這是一場惡戰,國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也是慘勝。國民黨殘兵以不足萬余之力,硬是打敗了印緬聯軍。徹底在中緬邊界站住了,後來聯合國決議,國民黨余部撤往台灣,李彌要求將老弱病殘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沒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陸了,他們想回大陸,但政府不答應。就這樣,在金三角有了一隻沒有祖國的軍隊……後來,為了生存,開始種植鴉片。這么多年來,他們從來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滇緬邊區的第一次反攻大陸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其影響力是很大的!李彌在台北更是興奮不已,說——以自己殘兵不足3000餘眾,在一周內連克4縣,說明了「雲南反共復國軍」的戰力是強大的,雲雲。話也有道理,國軍打了共軍一個措手不及,後來緊急調派3個師數萬人,才擺平。此後在昆明成立軍區和建設軍校,也和當初的繳匪有很大關系。
50年代末,共軍和緬甸政府達成協議,暗地出兵滇緬邊區,剿滅蔣匪,但是,此次出兵不是很順利。1、國軍已經在滇緬邊區經營多年,又熟悉地形地況;2、共軍出國作戰,氣候地理不明,補給不足因此,此次進剿成了追擊作戰,共軍一撤,人家又回來了後來,李彌將老弱病殘的約3300名將士撤回台灣,但還是留下了約2500名將士作為反攻大陸的主力基礎。基本是以兩個團的編制,師部人員撤離了。
60年代以後GCD已經徹底在中國大陸站穩了腳跟,但隨著1965年國民黨又一次的返攻大陸的狂潮的臨近,李彌再次要求滇緬邊區的國軍將士積極准備二次反攻大陸,但是留守滇緬邊區的國軍將士很清楚自己的實力,能老老實實呆著就不錯了,誰非要出去找死?於是,將士抗命,此事終於不了了之。
60年代,中國開始向周邊地區進行共產主義輸出,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都先後爆發了共產主義革命運動。緬共和政府軍開始了連綿不斷的戰爭插說一段——現在緬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親就是堅決反共的。這時候,93師的國軍將士為了獲得緬甸政府的居留承認,又不得不再次和緬共進行戰爭。後來,緬共無法取得勝利,國軍將士也傷亡慘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沒有補給(自從李彌按照聯合國撤兵之後,93師經泰國的補給線也被凍結了。)所以,剩下的兵員越來越少了,在滇、泰、緬邊區,形成了大大小小幾十個武裝,緬甸政府是徹底的沒有辦法了,就想通過收編國軍老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戰力,但是93師的將士不願放棄自己的祖國,不想加入緬甸籍。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後來,連年的戰亂,沒有補給,國軍和緬共還有支緬分隊的共軍將士開始集體在金三角地區種植鴉片,形成了現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產加工基地!種植鴉片籌集軍費的做法,在中國很流行。進入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中美蜜月時期,留守滇緬邊區的93師的老兵大多已經成為花甲之年了。他們向祖國提出,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國,畢竟50年前的那場戰爭,已經成為過去了……但是,不知道處於什麼原因,大陸政府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他們只有再次轉而請求留居緬甸,但緬甸以上次你們拒絕為由拒絕了他們的申請。
終於,留守滇緬邊區近40年的93師官兵,成了一隻沒有祖國的軍隊……
他們畢竟都是炎黃子孫,他們每年還在過著春節、端午、中秋,唱著中國的民歌,講著中國的語言……
在異國他鄉,為了生存不得不和緬甸政府軍開戰、和印緬聯軍開展、為了某人的私利反攻大陸、他們和黑幫開戰、他們和緬共開戰……
40年了,他們為了生存,進行著不懈的戰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堅韌和堅忍……
相關資料
去泰國旅遊的人都知道,到芭堤雅時被安排參觀的一個景點,是「93師泰北民族村展館」。
國軍93師,原系東北軍所部,在國內戰爭中敗北,而逃亡金三角地區,最後定居泰北山區,迄已60年了。
館內陳列圖片和文字說明,將60年的風雨歷程,盡現參觀者眼前,且有實物和模型展示,以直觀地介紹他們的艱難困苦。尤其講解員是該師第三代傳人,其聲情並茂的講述,很能打動聽眾,以致整個參觀過程令人感到壓抑。
據說,93師後裔已多達數十萬人,除部分因戰功獲得泰藉身份外,多數仍無任何身份,只能圈禁在貧窮山區而不能外出謀生。我曾提問:你們第二、第三代那麼多人,都是純中國人嗎?答稱:是的。又問:當年當官的帶隨軍家屬可以理解,難道當兵的都有家眷可帶?答:出國前,在雲南等地邊境,每個士兵都「找」了姑娘結婚,然後外逃。
時間讓繁育已達數十萬的華夏子孫,脫離祖國,飄泊在外,寄人籬下。不是有首歌嗎?沒媽的孩子象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他們甚至連聯合國確認難民身份都不可得,境況堪憐啊!
也許,只憑講解員一面之辭難以足信?然而,你想呀,誰願意在陌生人面前自曝其「丑」?直覺讓我相信那是真的。因此,回來後一個多月來,我心中老掛著這檔事,他們畢竟是華裔呀!我想:如果祖國母親收留了他們,做子女的必更愛母親。以前在《博客日報》上看到多篇討論有關愛國的大作,竊以為能大度地接納流浪子孫回來,是感召人們愛國的有力舉措,效果肯定比說教強。
從走進93師民俗村開始,心情就十分沉重。看到村裡解說員那一身襤褸的迷彩服;看到那一雙年輕的卻滿是滄桑的眼睛;看到他們不卑不亢的態度;聽到他們改不了的鄉音;聽到他們因為沒有國籍而不能上學悲哀處境;聽到他們為了獲得國籍而為泰國政府賣命的經歷;聽到他們無數次申請卻無能獲得一個國籍的心酸…… 因為歷史和政治的原因,這一群中華民族的後裔,成了沒有家,沒有國的難民,流落異鄉,幾多悲苦,他們最大的盼望是祖國早日統一,台灣盡快回歸,那一天,他們也就回家有望了。
⑨ 美國支持的緬甸是叛軍還是政府軍
即便美國想支持緬甸叛軍也沒法支持,很多人不知道緬甸的叛軍其實遠不止一支,各民族部落之間關系也很復雜,還曾經相互內戰,我們現在關注的果敢地區與中國接壤,美國人想送東西都送不進去,所謂的支持最多也就是形式而已。而緬甸的政府自己也在改革動盪中,至少名義上西方是解除了對緬甸軍政府的制裁,緬甸現在的政府也不是以前的軍政府了,西方和緬甸是保持正常接觸的。
⑩ 緬甸內戰和烏克蘭內戰有什麼區別
簡單總結一下吧
1,氏族不同,緬甸主體是緬族人,果敢是少數民族果敢人,可以說是兩個MZ的戰爭(這點在民族國家下很重要)。而烏則是一個民族下的戰爭。
2,直觀原因不同,緬甸內戰主要是因維持果敢高度自治的矛盾引發,而烏克蘭則是脫離烏獨立加入俄羅斯聯邦的原因。
3,武裝構成不同,緬甸果敢軍形成有歷史原因,是有較長歷史的W定武裝,而烏叛軍則是在倒亞努科維奇時形成,由當地民眾、原當地J察軍D組成,甚至還有俄人加入。
4,大國角力。烏因為國際局勢米俄都有直接插手烏內戰,而緬內戰並沒有大國直接插手的確鑿證據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