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與緬甸建交多少年

與緬甸建交多少年

發布時間: 2023-03-11 03:39:00

① 中緬國界

A 中緬兩國通過置換領土和平解決邊界爭端

中緬兩國山水相連、國境毗鄰,不僅在歷史、文化上有著密切的關系,兩國人民之間更是存在著源遠流長的兄弟般深厚友誼。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1950年6月8日與緬甸建交。緬甸成為最早承認新中國,最早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

中國和緬甸有約2210公里的共同邊界,尖高山以南的邊界由中英之間的1894年、1897年和1941年的有關協議劃定,但實際控制線與條約規定不完全一致。中緬涉及懸而未決的邊界主要有三段。

第一段是阿佤山區一段:阿佤山區位於中緬邊境的中南段部分,英國和清政府在1894年和1897年簽訂的兩個中緬邊界條約對這一段邊界曾作以明文規定,但有關條文自相矛盾,這一段邊界長期沒有劃定。英國殖民者為造成既成事實,於1934年初派遣軍隊進攻班洪、班老兩個部落所轄地區,遭到當地佤族人民英勇抵抗,即有名的「班洪事件」。1941年,英國乘當時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所面臨的危急情況,以封閉滇緬公路為壓力,脅迫當時的國民政府在6月18日以換文的方式在阿佤山區劃定了一條對英國有利的邊界,即所謂的「1941年線」。由於不久爆發了太平洋戰爭,這條線上也沒有樹立界樁。

第二段是南畹河與瑞麗江匯合處的勐卯三角地區(又名南畹三角地區):勐卯三角地區位於中緬邊境的中段部分,是中國的領土,過去英國在條約中也已明文承認。但在1894年中英兩國簽訂有關中緬邊界條約前,英國未經中國同意,擅自通過該地區修建了由八莫到南坎的公路。1897年,中英兩國再次簽訂中緬邊界條約時,英國以「永租」的名義取得了對該領土的管轄權。緬甸獨立以後繼承了這一不平等的「永租」關系。

第三段是尖高山以北一段:尖高山位於中緬邊境的中北段部分。這一段邊界過去從未劃定。英國曾在這一地段不斷製造事端,1911年初武裝佔領了片馬地區,激起了中國人民的義憤,全國各地掀起風起雲涌的抗議運動。迫於壓力,英國政府不得不於同年4月10日照會當時中國政府,承認片馬、崗房和古浪三處屬於中國領土。但英緬當局仍然賴在這個地區,毫無道理地繼續侵佔這一地區。

針對中緬邊界存在的問題,新中國成立不久,緬甸方面曾幾次向中國提出邊界問題。但因為新中國成立不久,解決邊界問題尚未提上日程。1954年11月至12月,緬甸總理吳努訪問中國,席間又談到兩國邊界問題。會談後發表公告指出:「鑒於中緬兩國邊界尚未完全劃定,兩國總理認為有必要根據友好精神,在適當時機內,通過正常的外交途徑,解決此項問題。」1955年11月,中緬雙方邊防部隊在黃果園因誤會發生了一次武裝沖突,兩國開始把解決邊界問題提上日程。從1956年初起,兩國就邊界問題開始進行多次接觸和磋商。

1956年10月,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吳努應邀訪華。期間,周恩來同吳努就中緬兩國共同關心的問題,特別是中緬邊界問題舉行會談。中國政府依據調查研究的結果,根據平等互利的原則,通過吳努主席向緬甸政府就中緬三段未解決的邊界問題說明了情況,並提出了原則性建議。

關於阿佤山區一段:中國政府認為,「1941年線」是英國人趁人之危造成的,中國人民對於此是不高興的。在邊界問題上,根據正式條約提出來的要求按照國際慣例應予以尊重。為了促進這個問題公平合理的解決,中國政府准備把中國軍隊撤出「1941年線」以西的地區,同時,要求在中緬兩國政府沒有就此問題達成最後協議並樹立界樁以前,緬甸軍隊不進駐中國部隊自「1941年線」以西撤出的地區,但緬甸工作人員可以進入這一地區。

關於勐卯三角地區:中國政府指出,緬甸繼承的英國對該地區的「永租」關系,同中緬兩國目前的平等友好關系是不相稱的,中國政府願意同緬甸政府商定如何具體部署對勐卯三角地區「永租」關系的廢除。

關於尖高山以北一段:中國政府根據歷史事實和實際情況調查,提出建議:從伊索拉希山口以北到底富山口部分,可以按習慣邊界線劃界;從伊索拉希山口到尖高山一段,除片馬、崗房、古浪地區應歸還中國以外,原則上可以按怒江、瑞麗江(即龍川江)、太平江為一方和恩梅開江為另一方的分水嶺劃定邊界;在中國軍隊撤出「1941年線」以西地區的同時,緬甸政府也把軍隊從片馬、崗房和古浪撤出,在這一地區最終劃界以前,中國軍隊將不進駐這個地區,緬甸政府可以進行行政管理。

這公平合理地照顧到了雙方的利益,吳努主席對此原則性建議非常滿意。1956年11月9日,中緬在聯合新聞公報中宣布:中緬兩國政府取得諒解,到1956年底,中國軍隊撤出「1941年線」以西地區,緬甸軍隊撤出片馬、崗房、古浪。撤軍工作順利進行,為兩國邊界問題的最終解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此後,中國總理周恩來與緬甸領導人不斷進行深入具體的討論。雙方達成一致:鑒於緬甸在勐卯三角地區修建的公路對緬甸至關重要,中國政府願意把這個地區移交給緬甸;作為交換,緬甸把「1941年線」以西的班洪和班老部落管轄區劃給中國,從而糾正兩個部落被「1941年線」分割為中緬兩部分的不合理狀態。

1957年7月,中國第一屆人大第四次會議專門討論了中緬邊界問題,周恩來作了專題報告,會議就中緬邊界問題作出了決議,中緬邊界問題解決的條件日趨成熟。

1958年9月26日,緬甸國防軍總參謀長奈溫取代吳努擔任總理。奈溫對解決兩國的邊界問題態度積極,並應邀於1960年1月24日至29日來華繼續商談兩國邊界問題的解決。兩國總理於1月28日分別代表本國政府在《中緬友好互不侵犯條約》和《中緬關於兩國邊界問題的協定》上簽字。

最終,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1960年10月1日《中緬邊界條約》在北京簽訂,主要內容有:

1、根據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和友好互讓精神,緬甸同意把屬於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地區(面積約153平方公里)歸還中國;

2、鑒於中緬兩國的平等友好關系,雙方決定廢除緬甸對屬於中國的勐卯三角地的「永租」關系,考慮到緬甸的實際需要,中國同意把這個地區(面積約220平方公里)移交給緬甸成為其領土的一部分,作為交換,同時為了照顧歷史關系和部落的完整,緬甸把班洪、班老部落轄區(面積約189平方公里)劃歸中國,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3、雙方同意從尖高山到中緬邊界西端終點的一段邊界,除片馬、古浪、崗房地區外,按傳統習慣線定界;

4、中國政府根據一貫反對外國特權和尊重其他國家主權的政策,放棄1941年中英換文中規定的中國參與緬甸爐房礦產企業的權利。

中緬邊界問題的談判及解決,不僅有利於中國邊疆的穩定和中國與周邊國家友好合作關系的發展,而且也有利於亞洲和世界和平,同時也為亞非國家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國與國之間懸而未決的問題樹立了良好的範例。

② 2022年,與我國建交滿「十」的外交國家有哪些分別與該國家建交多少年

1949.10.2俄羅斯
1949.10.4保加利亞
1949.10.5羅馬尼亞
1949.10.6 斯洛伐克
1949.10.6朝鮮
1949.10.6捷克
1949.10.6蒙古

1949.10.6匈牙利
1949.10.7波蘭
1949.11.23阿爾巴尼亞
1950.01.18 越南
1950.04.13印度尼西亞
1950.10.28芬蘭
1950.4.1印度
1950.5.11丹麥
1950.5.9瑞典
1950.6.8緬甸
1950.9.14列支敦斯登
1950.9.14瑞士
1951.5.21巴基斯坦
1954.10.5挪威
1955.1.02塞爾維亞(南斯拉夫)
1955.1.20阿富汗
1955.8.1尼泊爾
1956.5.30埃及
1956.8.1敘利亞

1956.9.24葉門
1957.2.7斯里蘭卡
1958.07.19柬埔寨
1958.08.25伊拉克
1958.11.1摩洛哥
1958.12.20阿爾及利亞
1959.02.4蘇丹
1959.10.4幾內亞
1960.07.5迦納
1960.09.28古巴
1960.10.25馬里
1960.12.14索馬里
1961.2.20剛果(金)
1961.4.25寮國
1962.10.18烏干達
1963.12.14肯亞
1963.12.21蒲隆地
1964.01.10突尼西亞
1964.01.27法國

1964.02.22剛果(布)
1964.04.26坦尚尼亞
1964.09.29中非
1964.10.29尚比亞
1964.11.12貝南
1965.7.19茅利塔尼亞
1970.10.13加拿大
1970.10.15赤道幾內亞
1970.11.24衣索比亞
1970.11.6義大利
1970.12.15智利
1971.02.10奈及利亞
1971.03.22科威特
1971.03.26喀麥隆
1971.05.28奧地利
1971.05.6聖馬利諾
1971.07.29獅子山
1971.08.16伊朗
1971.08.4土耳其

1971.10.25比利時
1971.11.12盧安達
1971.11.2秘魯
1971.11.9黎巴嫩
1971.12.14塞普勒斯
1971.12.7塞內加爾
1971.12.8冰島
1972.01.31馬爾他
1972.02.14墨西哥
1972.02.19阿根廷
1972.03.13英國
1972.04.15模里西斯
1972.05.18荷蘭
1972.06.27蓋亞那
1972.06.5希臘
1972.09.19多哥
1949.10.2俄羅斯
1949.10.4保加利亞
1949.10.5羅馬尼亞
1949.10.6 斯洛伐克
1949.10.6朝鮮
1949.10.6捷克
1949.10.6蒙古
第1頁

內容推薦
與中國建交國家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中國建交國家一覽表中國建交國家時間表人壽保險重大疾病險種_優缺點分析_絕不止眼前的這點秘密
可保160種大病,不分組賠付高達7次,賠付比例高達850%。超全面的輕中重疾三重保障,,以及保至終身的身故加疾病保險責任,,多項出色配置強強聯合!強勢登頂2022網紅重疾險!
廣告
查看全文

1949.10.6匈牙利
1949.10.7波蘭
1949.11.23阿爾巴尼亞
1950.01.18 越南
1950.04.13印度尼西亞
1950.10.28芬蘭
1950.4.1印度
1950.5.11丹麥
1950.5.9瑞典
1950.6.8緬甸
1950.9.14列支敦斯登
1950.9.14瑞士
1951.5.21巴基斯坦
1954.10.5挪威
1955.1.02塞爾維亞(南斯拉夫)
1955.1.20阿富汗
1955.8.1尼泊爾
1956.5.30埃及
1956.8.1敘利亞
第2頁

內容推薦
與中國建交國家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中國建交國家一覽表中國建交國家時間表車險-超值投保-中國大地保險,一路有你!
中國大地保險感恩回饋!服務真!價格真!24h服務,一地投保,全國通賠!中國大地保險,一分鍾快捷續保理賠,免費道路救援,萬元以下當天賠付!
廣告
查看全文

1956.9.24葉門
1957.2.7斯里蘭卡
1958.07.19柬埔寨
1958.08.25伊拉克
1958.11.1摩洛哥
1958.12.20阿爾及利亞
1959.02.4蘇丹
1959.10.4幾內亞
1960.07.5迦納
1960.09.28古巴
1960.10.25馬里
1960.12.14索馬里
1961.2.20剛果(金)
1961.4.25寮國
1962.10.18烏干達
1963.12.14肯亞
1963.12.21蒲隆地
1964.01.10突尼西亞
1964.01.27法國
第3頁

內容推薦
與中國建交國家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中國建交國家一覽表中國建交國家時間表淘寶-湖北交通,優質產品,超低價格,太好逛了吧!
湖北交通,買東西上淘寶,放心挑好貨,購物更省心。超多品牌,超多優惠,快捷生活,一站搞定!淘!我喜歡!
廣告
查看全文

1964.02.22剛果(布)
1964.04.26坦尚尼亞
1964.09.29中非
1964.10.29尚比亞
1964.11.12貝南
1965.7.19茅利塔尼亞
1970.10.13加拿大
1970.10.15赤道幾內亞
1970.11.24衣索比亞
1970.11.6義大利
1970.12.15智利
1971.02.10奈及利亞
1971.03.22科威特
1971.03.26喀麥隆
1971.05.28奧地利
1971.05.6聖馬利諾
1971.07.29獅子山
1971.08.16伊朗
1971.08.4土耳其

1971.10.25比利時
1971.11.12盧安達
1971.11.2秘魯
1971.11.9黎巴嫩
1971.12.14塞普勒斯
1971.12.7塞內加爾
1971.12.8冰島
1972.01.31馬爾他
1972.02.14墨西哥
1972.02.19阿根廷
1972.03.13英國
1972.04.15模里西斯
1972.05.18荷蘭
1972.06.27蓋亞那
1972.06.5希臘
1972.09.19多哥

③ 中國和緬甸是什麼時候建交的

1950年06月08日兩國建交。

④ 六旬老人重走父親緬甸遠征路:一場理解父輩的旅程,歷史上緬甸是中國領土嗎

緬甸在歷史上從未完全歸屬於中國過。但緬甸的國名出自中國。歷史上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緬甸這個國名出自於元朝忽必烈之手,據《漢書》記載,在公元前200年,緬甸最早是由一支驃人族進入北緬甸,並控制該區域,掌控了中國與印度的商路,在894年,緬甸人建立蒲甘城,此後深受兩宋文化影響。1278年,蒲甘城受到忽必烈軍隊的進攻,從而滅亡,並改為緬甸行省。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4)與緬甸建交多少年擴展閱讀

中緬領土糾紛——果敢

果敢位於緬甸和中國之間的撣邦高原上,與我國的雲南省接壤,面積2700平方公里,還不到上海面積的一半(上海市總面積6340平方公里)。它現在是緬甸撣邦北部的果敢自治區,歸緬甸統治。

在歷史上,果敢曾經是中國的領土。700多年前,元朝便在此設立宣慰司。明朝末年時,永曆皇帝攜妻妾,率部眾逃到緬甸,之後皇帝被吳三桂帶來的清兵絞死,他帶來的絕大部分官兵百姓卻留在了緬北。現在果敢地區的漢人便是這些明末官兵的後裔。

果敢第一次被劃為緬甸范圍是在1897年。當時緬甸實屬英國統治,英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規定果敢歸緬甸所有。生活在果敢的漢族由此便改稱為果敢族,漢語改稱果語,漢文也改稱果文。

1962年,中緬兩國再次劃界,本著「尊重歷史,照顧現實」的精神,果敢被正式劃入緬甸版圖。不過,緬甸政府軍接管果敢後,卻與當地民眾矛盾重重,果敢進入動盪年代。直到2015年,緬甸軍方控制果敢,這場數十年的戰爭才暫時停止。


⑤ 2022年中緬關系現狀

良好。
2022年中緬關系現狀是比較良好的,2022年是中緬建交72周年,也是首屆中緬邊民聯歡大會舉辦至今66周年。為傳承和發展「胞波」情誼,夯實滇緬合作民意基礎,共謀邊境地區發展。
中緬兩國友好關系源遠流長,「胞波」情誼深厚,多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化,人文交流密切,緬甸社會對學習中文的需求日益上升。

⑥ 緬甸與中國建交了么

緬甸當然和中國建交了,時間是1950年6月8日,而且中緬關系還是不錯的,但是近年來隨著美國的插手,中緬關系有點微妙。

⑦ 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建交時間表

與中國建交的國家(178個)(更新於2018年8月21日)

一、亞洲國家(46個)

阿富汗(Afghanistan):1955年1月20日—今

亞美尼亞(Armenia):1992年4月6日—今

亞塞拜然(Azerjan):1992年4月2日—今

巴林(Bahrain):1989年4月18日—今

孟加拉國(Bangladesh)1975年10月4日—今

汶萊(Brunei):1991年9月30日—今

柬埔寨(Cambodia):1958年7月19日—今

塞普勒斯(Cyprus):1971年12月14日—今

東帝汶(East Timor):2002年5月20日—今

喬治亞(Georgia):1992年6月9日—今

印度(India):1950年4月1日—今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1950年4月13日—1967年10月30日;1990年8月8日—今

伊朗(Iran):1971年8月16日—今

伊拉克(Iraq):1958年8月25日—今

以色列(Israel):1992年1月24日—今

日本(Japan):1972年9月29日—今

約旦(Jordan):1977年4月7日—今

哈薩克(Kazakhstan):1992年1月3日—今

科威特(Kuwait):1971年3月22日—今

吉爾吉斯斯坦(Kyrgyzstan):1992年1月5日—今

寮國(Laos):1961年4月25日—今

黎巴嫩(Lebanon):1971年11月9日—今

馬來西亞(Malaysia):1974年5月31日—今

馬爾地夫(Maldives):1972年10月14日—今

蒙古(Mongolia):1949年10月16日—今

緬甸(Myanmar):1950年6月8日—今

尼泊爾(Nepal):1955年8月1日—今

朝鮮(North Korea):1949年10月6日—今

阿曼(Oman):1978年5月25日—今

巴基斯坦(Pakistan):1951年5月21日—今

巴勒斯坦(Palestine):1988年11月20日—今

菲律賓(Philippines):1975年6月9日—今

卡達(Qatar):1988年7月9日—今

韓國(South Korea):1992年8月24日—今

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1990年7月21日—今

新加坡(Singapore):1990年10月3日—今

斯里蘭卡(Sri Lanka):1957年2月7日—今

敘利亞(Syria):1956年8月1日—今

塔吉克(Tajikistan):1992年1月4日—今

泰國(Thailand):1975年7月1日—今

土耳其(Turkey):1971年8月4日—今

土庫曼(Turkmenistan):1992年1月6日—今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1984年11月1日—今

烏茲別克(Uzbekistan):1992年1月2日—今

越南(Vietnam):1950年1月18日—今

葉門(Yemen):1956年9月24日—今

二、歐洲國家(43個)

阿爾巴尼亞(Albania):1949年11月23日—今

安道爾(Andorra):1994年6月29日—今

奧地利(Austria):1971年5月28日—今

白俄羅斯(Belarus):1992年1月20日—今

比利時(Belgium)1971年10月25日—今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Bosnia and Herzegovina):1995年4月3日—今

保加利亞(Bulgaria):1949年10月4日—今

克羅埃西亞(Croatia):1992年5月13日—今

捷克(Czech Republic):1949年10月6日—今

丹麥(Denmark):1950年5月11日—今

愛沙尼亞(Estonia):1991年9月11日—今

芬蘭(Finland):1950年10月28日—今

法國(France):1964年1月27日—今

德國(Germany):1972年10月11日—今

希臘(Greece):1972年6月5日—今

匈牙利(Hungary):1949年10月6日—今

冰島(Iceland):1971年12月8日—今

愛爾蘭(Ireland):1979年6月22日—今

義大利(Italy):1970年11月6日—今

拉脫維亞(Latvia):1991年9月12日—今

列支敦斯登(Liechtenstein):1950年9月14日—今

立陶宛(Lithuania):1991年9月14日—今

盧森堡(Luxembourg):1972年11月16日—今

馬其頓(Macedonia):1993年10月12日—1999年2月9日;2001年6月18日—今

馬爾他(Malta):1972年1月31日—今

摩爾多瓦(Moldova):1992年1月30日—今

摩納哥(Monaco):1995年1月16日—今

黑山(Montenegro):2006年7月6日—今

荷蘭(Netherlands):1972年5月18日—今

挪威(Norway):1954年10月5日—今

波蘭(Poland):1949年10月7日—今

葡萄牙(Portugal):1979年2月8日—今

羅馬尼亞(Romania):1949年10月5日—今

俄羅斯(Russia):1949年10月2日—今

聖馬利諾(San Marino):1971年5月6日—今

塞爾維亞(Serbia):1955年1月2日—今

斯洛伐克(Slovakia):1949年10月6日—今

斯洛維尼亞(Slovenia):1992年5月12日—今

西班牙(Spain):1973年3月9日—今

瑞典(Sweden):1950年5月9日—今

瑞士(Switzerland):1950年9月14日—今

烏克蘭(Ukraine):1992年1月4日—今

英國(United Kingdom):1972年3月13日—今

三、非洲國家(53個)

阿爾及利亞(Algeria):1958年12月20日—今

安哥拉(Angola):1983年1月12日—今

貝南(Benin):1964年11月12日—1966年1月9日;1972年12月29日—今

波札那(Botswana):1975年1月6日—今

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 ):1973年9月15日—1994年2月4日;2018年5月26日—今[1]

蒲隆地(Burundi):1963年12月21日—1965年1月29日;1971年10月13日—今

喀麥隆(Cameroon):1971年3月26日—今

維德角(Cape Verde):1976年4月25日—今

中非(Central African Republic):1964年9月29日—1966年1月1日;1976年8月20日—1991年7月8日;1998年1月29日—今

查德(Chad):1972年11月28日—1997年8月12日;2006年8月6日—今

葛摩(Comoros):1975年11月13日—今

剛果(布)(the Congo):1961年2月20日—今

剛果(金)(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1964年2月22日—今

象牙海岸(Côte d'Ivoire):1983年3月2日—今

吉布地(Djibouti):1979年1月8日—今

埃及(Egypt):1956年5月30日—今

赤道幾內亞(Equatorial Guinea):1970年10月15日—今

厄利垂亞(Eritrea):1993年5月24日—今

衣索比亞(Ethiopia):1970年11月24日—今

加彭(Gabon):1974年4月20日—今

甘比亞(Gambia):1972年12月14日—1995年7月25日;2016年3月17日—今

迦納(Ghana):1960年7月5日—1966年10月20日;1972年2月25日—今

幾內亞(Guinea):1959年10月4日—今

幾內亞比索(Guinea-Bissau):1974年3月15日—1990年5月31日;1998年4月23日—今

肯亞(Kenya):1963年12月14日—今

賴索托(Lesotho):1983年4月30日—1990年4月7日;1994年1月12日—今

賴比瑞亞(Liberia):1977年2月17日—1989年10月10日;1993年8月10日—1997年9月9日;2003年10月12日—今

利比亞(Libya):1978年8月9日—今

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1972年11月6日—今

馬拉維(Malawi):2007年12月28日—今

馬里(Mali):1960年10月25日—今

茅利塔尼亞(Mauritania):1965年7月19日—今

模里西斯(Mauritius):1972年4月15日—今

摩洛哥(Morocco):1958年11月1日—今

莫三比克(Mozambique):1975年6月25日—今

納米比亞(Namibia):1990年3月22日—今

尼日(Niger):1974年7月20日—1992年7月30日;1996年8月19日—今

奈及利亞(Nigeria):1971年2月10日—今

盧安達(Rwanda):1971年11月12日—今

塞內加爾(Senegal):1971年12月7日—1996年1月9日;2005年10月25日—今

塞席爾(Seychelles):1976年6月30日—今

獅子山(Sierra Leone)1971年7月29日—今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São Tomé and Príncipe):1975年7月12日—1997年7月11日;2016年12月26日—今

索馬里(Somalia):1960年12月14日—今

南非(South Africa):1998年1月1日—今

南蘇丹(South Sudan):2011年7月9日—今

蘇丹(Sudan):1959年2月4日—今

坦尚尼亞(Tanzania):1964年4月26日—今

多哥(Togo):1972年9月19日—今

突尼西亞(Tunisia):1964年1月10日—1967年9月26日;1971年10月8日—今

烏干達(Uganda):1962年10月18日—今

尚比亞(Zambia):1964年10月29日—今

辛巴威(Zimbabwe):1980年4月18日—今

四、北美洲國家(15個)

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1983年1月1日—今

巴哈馬(Bahamas):1997年5月23日—今

巴貝多(Barbados):1977年5月30日—今

加拿大(Canada):1970年10月13日—今

哥斯大黎加(Costa Rica):2007年6月1日—今

古巴(Cuba):1960年9月28日—今

多米尼加(The Dominican Republic):2018年5月1日—今[2]

多米尼克(Dominica):2004年3月23日—今

薩爾瓦多(El Salvador)[3]2018年8月21—今

格瑞那達(Grenada):1985年10月1日—1989年8月7日;2005年1月20日—今

牙買加(Jamaica):1972年11月21日—今

墨西哥(Mexico):1972年2月14日—今

巴拿馬(Panama):2017年6月13日—今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1974年6月20日—今

美國(United States):1979年1月1日—今

五、南美洲國家(11個)

阿根廷(Argentina):1972年2月19日—今

玻利維亞(Bolivia):1985年7月9日—今

巴西(Brazil):1974年8月15日—今

智利(Chile):1970年12月15日—今

哥倫比亞(Colombia):1980年2月7日—今

厄瓜多(Ecuador):1980年1月2日—今

蓋亞那(Guyana):1972年6月27日—今

秘魯(Peru):1971年11月2日—今

蘇利南(Suriname):1976年5月28日—今

烏拉圭(Uruguay):1988年2月3日—今

委內瑞拉(Venezuela):1974年6月28日—今

六、大洋洲國家(10個)

澳大利亞(Australia):1972年12月21日—今

庫克群島(Cook Islands):1997年7月25日—今

斐濟(Fiji):1975年11月5日—今

密克羅尼西亞(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1989年9月11日—今

紐西蘭(New Zeland):1972年12月22日—今

紐埃(Niue):2007年12月12日—今

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1976年10月12日—今

薩摩亞(Samoa):1975年11月6日—今

湯加(Tonga):1998年11月2日—今

萬那杜(Vanuatu):1982年3月26日—今

註:以上國家排序按英文字母順序。

(7)與緬甸建交多少年擴展閱讀:

一、亞洲區

1990年南北葉門合並後,同中國建交時間被確定為1956年9月24日。該時間是中國同北葉門(時稱葉門穆塔瓦基利亞王國)建立公使級外交關系的時間。

中越建交於1950年,當時越南正在進行抗法戰爭。二戰結束後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五十萬人慶祝大會上宣告了越南民主共和國的誕生。然次年妄圖重塑殖民輝煌的法國卻公然撕毀和平協議而大舉入侵,在南方佔領區「綏靖」,在北方厲行「蠶食」、「掃盪」和「封鎖」。中越建交後,中方做出了全面援越的決定。

二、歐洲區

1964年的中法建交被西方媒體稱為「外交核爆炸」。當時戴高樂政府奉行獨立自主政策,寄希望用緩和、諒解與合作替代對抗,以在美蘇爭霸的夾縫中尋求適應性和靈活性。

中國同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的建交時間分別是1949年和1972年。1990年10月兩德以東德並入西德方式實現統一,如此中德建交以1972年為准,今年則是兩國建交45周年。

而捷克斯洛伐克在1993年1月分為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後,均同中國商定繼續沿用1949年10月6日為雙方建交日期,且中方同捷斯聯邦簽署的條約及協定繼續有效。

三、非洲區

非洲可謂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洲,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1956年中國埃及的建交揭開了新時期中非關系發展的新篇章。非洲些許國家同中國建交的變遷較「頻繁」,如與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建交時間即為1975年-1997年和2016年末至今;與賴比瑞亞建交時間則為1977年-1989年、1993年-1997年和2003年至今……

四、大洋洲區

其中紐埃和庫克群島屬准主權國家。所謂准主權國家,是指已高度自治,並被部分國家承認為主權國家的地區。除以上兩者外另包括科索沃和馬爾他騎士團。

⑧ 中國與東南亞各國什麼時候建交的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與中國建交時間為:

越南:1950年1月18日

寮國:1961年4月25日

柬埔寨:1958年7月19日

泰國:1975年7月1日

緬甸:1950年6月8日

馬來西亞:1974年5月31日

新加坡:1990年10月3日

印度尼西亞:1950年4月13日—1967年10月30日;1990年8月8日

汶萊:1991年9月30日

菲律賓:1975年6月9日

東帝汶:2002年5月20日

東南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細長部分叫馬來半島。

馬來群島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共有兩萬多個島嶼,面積約243萬平方千米,分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和菲律賓等國。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

其中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越南、寮國、緬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陸上接壤,僅東帝汶不是東盟成員。

(8)與緬甸建交多少年擴展閱讀:

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至今,仍有18個國家未與中國建交;

1、亞洲(1個):不丹;

2、歐洲(1個):梵蒂岡;

3、非洲(1個):史瓦濟蘭;

4、大洋洲(6個):索羅門群島、吐瓦魯、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

5、北美洲(8個):瓜地馬拉、貝里斯、宏都拉斯、尼加拉瓜、海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6、南美洲(1個):巴拉圭;

其中,除不丹以外的以上國家都與台灣保持著所謂的「外交關系」,與大陸無外交關系。

⑨ 韓國和緬甸建交是哪一年

緬甸曾於1975年5月16日與朝韓兩國同時建交。
1983年10月9日,時任韓國總統的全斗煥在仰光進行國事訪問,准備到緬甸國父昂山的陵墓獻花時,突然發生針對他的爆炸事件,導致陪同全斗煥的副總理徐錫俊、外交部長李范錫等21人當場炸死。全斗煥和夫人李順子因為遲到,僥幸逃出鬼門關。

後來,大失臉面的緬甸認定這起恐怖爆炸是朝鮮特工所為。同年11月4日,緬甸憤然宣布同朝鮮斷絕外交關系
朝核試爆推遲復交

近期,伊朗、緬甸、朝鮮等幾個美國的「眼中釘」往來密切,目的很明顯,就是對抗美國的封鎖政策。不過,朝鮮與緬甸接近還有優勢互補的作用,這也是雙方一笑泯恩仇的動力,緬甸的大米和能源更是朝鮮最缺乏的物資。

據泰國外交部官員透露,1995年朝鮮發生大洪災並導致糧食危機。由於朝鮮已拖欠泰國購米巨款多年,泰國中止對朝鮮運送大米。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朝鮮便於當年派員赴同樣盛產大米的緬甸洽購糧食,並通過「糧食外交」逐步改善了兩國關系。

該泰國官員透露,朝鮮貨輪近年來多次在仰光港停泊,並滿載緬甸大米而歸。

自2000年7月後,緬甸和朝鮮外交官不時在曼谷、萬象和河內就恢復關系正常化進行接觸。

實際上,去年初兩國談判就已接近尾聲,並准備數月後恢復邦交。無奈朝鮮去年7月發射導彈、10月實施核試爆受到國際譴責,使緬方態度謹慎而推遲在仰光簽約的日程。朝鮮現與150多個國家締結邦交,與緬甸復交後,亞洲主要國家僅剩下日本尚未建交。

⑩ 新中國和緬甸的疆界怎麼劃分的

1、與緬甸劃界

1950年6月8日 —— 與緬甸建交。緬甸成為最早承認新中國,最早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

1960年1月28日——兩國總理於1月28日分別代表本國政府在《中緬友好互不侵犯條約》和《中緬關於兩國邊界問題的協定》上簽字。

1960年10月1日——《中緬邊界條約》在北京簽訂。

《中緬邊界條約》的主要內容有,緬甸同意把屬於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地區(面積約153平方公里)歸還中國;鑒於中緬兩國的平等友好關系,雙方決定廢除緬甸對屬於中國的勐卯三角地的「永租」關系,考慮到緬甸的實際需要,中國同意把這個地區(面積約220平方公里)移交給緬甸成為其領土的一部分,作為交換,同時為了照顧歷史關系和部落的完整,緬甸把班洪、班老部落轄區(面積約189平方公里)劃歸中國,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雙方同意從尖高山到中緬邊界西端終點的一段邊界,除片馬、古浪、崗房地區外,按傳統習慣線定界;中國政府根據一貫反對外國特權和尊重其他國家主權的政策,放棄1941年中英換文中規定的中國參與緬甸爐房礦產企業的權利。

1960年1月,周恩來總理在北京與緬甸總理奈溫在中緬邊界問題協定及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的簽字儀式上互致祝賀。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01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34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35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94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98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4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56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14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61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