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人是什麼方向為吉祥的方向

緬甸人是什麼方向為吉祥的方向

發布時間: 2023-01-27 18:19:52

1. 絢旬人的生活習俗

一、取名習俗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意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隨著他的年齡和地位的變化,被稱作「貌昂基」、「郭昂基」或「吳昂基」。
此外,還有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德欽」(意為主人)、「波」(意為軍官)、「耶波」(意為同志)、「塞耶」(意為教師和醫生)的。
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意為姑娘),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意為姑、姨、嬸)。如有一位叫「丹敏」的女子,隨著她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人們可稱她為「瑪丹敏」或「杜丹敏」,她本人自稱「瑪丹敏」。
有統計,緬甸人取名所用的字總共不到100個,用這些字互相拼湊,取其聲韻順口悅耳即可。因而緬甸人重名的很多,為表示區別,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後加上籍貫或工作單位、職業名稱等。
二、生活禁忌
緬甸人有「右為貴,左為賤」,「右為大,左為小」的觀念。因此,緬甸人有「男右女左」的習俗。此外女人不能枕著男人的胳膊睡,否則男人就會失去「神力」,整日萎靡不振。在吃飯時,須按照男右女左的習俗入座。
緬甸人視頭頂為高貴之處,所以不能用手觸摸他人頭部,即使是十分可愛的孩童也不能撫摸其頭。
與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給長者遞接物品時,不能用左手,左手被視作是不潔凈的。
緬甸人視太陽升起的東方為吉祥的方向,認為東方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方向,所以緬甸人家裡的佛龕都供在室內東牆上。因此睡覺時,頭必須朝東忌諱朝西,否則是對佛的玷辱,會招致不幸。緬甸人還認為西方是死神居住的地方,古代緬甸國王斬殺犯人時,都是出宮殿西門,所以睡覺絕對不能頭朝西睡。緬甸人把東面和南面稱為頭頂部,把西面和北面稱為腳尾部。家中長者的座位在頭頂部,晚輩的座位在腳尾部。
在緬甸,女子穿的筒裙(緬語稱「特敏」)被視為不吉祥之物,不充許晾曬在超過人頭的地方。因此男子忌諱在晾著衣服的繩索或桿子下穿行。如男子穿行,則男子身上的「神力」會丟失,並會倒霉一輩子。故此,到佛塔寺廟朝拜的信女,不得登攀塔座,只跪在塔下瞻拜許願,如要向佛塔、菩薩身上貼金,需交由男子代辦。
緬甸人認為在星期二做事情必須做兩次才能成功。所以,一般人都避開在星期二做事,緬甸人有個風俗,每逢星期五這一天,忌諱乘船渡河。緬甸人送給別人東西時,必須在星期一至星期六進行,星期天禁忌送物。尤其禁忌送衣服、紗籠等。避諱母雞在布上下蛋,以防破財。避諱旅途遇蛇,若遇蛇,則應返回並推遲行期。忌在「安居期」(從緬歷4月15日至7月15日)結婚、宴請、遷居、娛樂,僧人亦不得外出。嚴忌不脫鞋就進入佛塔或寺廟。忌睡高床。
三、婚姻禁忌
緬歷4月15日至7月15日三個月為佛教僧侶安居期間,緬甸人不許舉行婚禮。此外,緬甸人也忌諱在緬日歷9月、10月、12月內結婚。他們認為,在9月結婚,將會不育,一輩子無兒女。在10月結婚,會破產。12月結婚,夫妻會兩地分居,不得團聚。出席緬甸人的婚禮,不能穿藍色、灰色和黑色的衣服,否則會帶來不吉利。
四、數字禁忌
緬甸人忌諱9、13和尾數是零的「補」數(10、20、30、40、50、60、70、80、90)等數字,也忌諱「9」人共同遠行,認為「9」人同行必有災禍,若是9人同行則需帶一塊石頭,以破9的數位。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緬甸人認為「13」這一數字不吉利,因此忌諱買有編號13的房子和車子。緬甸商人忌諱補數,因為補數帶有零的數字,零即為輸,故視補數不吉利。在緬甸,若汽車牌照的總計為補數,如10、20、30……等就很難賣出去。
緬甸人喜愛鮮明色彩,例如傳教徒所穿的番紅黃色裝束,也喜歡用貓頭鷹作圖案。他們除了喜歡穿「紗籠」以外,,還愛用金首飾,不少人寧願節衣縮食也買一二件首飾佩戴。婦女首飾除金耳環、金項鏈、金戒指、金手鐲之外,還有金腳鐲,男人簡單些,通常是金項鏈、金戒指翻金鈕扣。緬甸男人頭上愛扎素色裹巾,緬甸人稱之為「崗包」。女子穿的紗籠一般很薄,配有底裙,有的還繫上銀帶或裝飾鈕扣,最隆重的盛裝是穿著白色蟬翼紗的上衣和紅色的紗籠。在緬甸,不論男女平時很少穿鞋襪,不是光腳,就是穿拖鞋或有孔的涼鞋,政府官員只是在接待外賓時才穿鞋襪緬甸人以米飯為主食,吃飯不用筷子,也不使刀叉,而是用手來抓。有愛好洗澡的習慣,一般早晚各洗一次。

2. 有一個佛塔,中間有一個圓形金黃大尖塔,周圍有許多類似的小尖塔

應該是這個

仰光大金寺或雪德宮大金塔
(英語:Shwedagon Pagoda;官方稱為:Shwedagon Zedi Daw)是一座位於緬甸仰光的窣堵坡(佛塔)。其高度為98米,表面則鋪上了一層金,再加上它是位於皇家圓林西的聖山Singuttara之上,所以這座塔也就在仰光市天際線中獨占鰲頭了。它是緬甸最神聖的佛塔,因為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遺物,包括是拘留孫佛(Kakusandha)的杖,正等覺金寂佛(Konagamana)的凈水器,迦葉佛(Kassapa)的袍及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發。
金碧輝煌的緬甸仰光大金塔,與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吳哥窟一起被稱為東方藝術的瑰寶,是馳名世界的佛塔,也是緬甸國家的象徵。緬甸人稱大金塔為「瑞大光塔」,「瑞」在緬語中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稱,緬甸人把大金塔視為自己的驕傲。

一、歷史

在不少的傳說中記載此塔是在2500年前建成的,而考古學家相信此塔是由孟族(Mon)在公元六世紀至十世紀所建成的;可是,有佛教僧侶寫的文獻記載這塔在佛祖死前(公元前486年)已建成了;與考古學家的意見有異,所以此問題仍是頗具爭議性的。而這佛塔的傳說則由一對遇見佛祖的商人兄弟開始——他們收到了佛祖的八根毛發,准備送到緬甸供奉。該對兄弟到了緬甸,在當地國王的幫助下找到供奉不少佛祖寶物的聖山。當該八根佛祖毛發在兩人的金匣子取出供奉時,有些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

「(譯)這是一個撼動人神的騷動,從發絲散發出來的光穿透天(堂)地(獄),使盲的能見,聾的能聽,啞的能說得清楚;而且天降旱雷,地動山搖,連須彌山也受到影響,寶石像雨般從天而降,深度達至膝下而止;在喜馬拉雅山上的樹,即使不在開花的季節中也紛紛開花結果了。」

該佛塔在建成後日久失修,直至1300年中由勃固王頻耶陀努(Binnya U)重建該塔至18米高,其後經過多次重建,直到15世紀,塔的高度才達至98米。在隨後的數個世紀中,該佛塔在多次地震中遭受破壞。而在1768年地震中,塔頂則被震毀。而現在的塔頂是由貢榜王朝的白象王興彪辛(Hsinbyushin)所建的。而新的塔尖(緬甸語為hti)則在1871年英國入侵南緬後由緬甸王敏東敏(Mindon Min)捐贈。

二、設計

塔基周長433米,周圍有由木石建成,風格各異的64座小塔和4座中塔,塔有四個入口(mouk)皆有石獅把守,而在入口後則有一連串的梯級直達至山上的平台。在東及南面的入口有售賣金箔、香燭、鮮花等祭祀用品及幸運符、佛像、書籍、傘子之類紀念品的攤檔;而在南大門兩旁則有一對「chinte」的獅身人面像把守,見圖。在一連串梯級上面,則有第二位佛陀Konagamana的像。塔底是由磚塊砌成,並覆上金塊。在塔底之上則為寺廟的梯台(pyissayan),是寺廟的核心部分的開始,故只有僧侶及男性才能進入。在更上的地方,就是其鍾型的部分(khaung laung bon),在其上面則是經幡(baung yit)及倒轉的缽(thabeik),再接著的是蓮花瓣(kya hmauk kya hlan)及蕉的花蕾(nga pyaw bu)。而最上面的金傘(hti)有5448粒鑽石及2317粒紅寶石。在塔的尖端,則有一顆被稱為sein bu,重76卡拉的巨鑽。而在塔的周圍則懸掛著1065個金鈴和420個銀鈴。

塔身所鋪的金是由真正的金塊製成的,把塔的磚石結構覆蓋。而金則是由緬甸上下各階層的人捐贈出來的。這傳統是由十五世紀自孟族女皇開始流傳至今。塔內則有壁龕里供奉著玉石佛像。

大金塔始建於 585 年,初建時只有 20 米高,後歷代多次修繕。15 世紀的德彬瑞蒂王曾用相當於他和王後體重 4 倍的金子和大量寶石,對此塔作了一次修整。現在塔的高度是112米,是1774 年阿瑙帕雅王的兒子辛漂信王修建的,本次修建時,在塔頂安裝了新的金傘。
金塔底座周長427米,塔頂有做工精細的金屬罩檐, 檐上掛有金鈴1065個,銀鈴420個,並鑲嵌有7000顆各種罕見的紅、藍寶石鑽球,其中有一塊重76克拉的著名金鋼鑽。塔身經過多次貼金,上面的黃金已有7000公斤重。 大金塔四周有68座小塔,這些小塔用木料或石料建成,有的似鍾,有的象船,形態各異,每座小塔的壁龕里都存放著玉石雕刻的佛像。大金塔左方的福惠寺,是一座中國式建築的廟宇,為清朝光緒年間當地華僑捐資建造,成為大金塔地區古老建築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金塔的形狀像一個倒置的巨鍾,用磚砌成,塔身高 112 米,塔基為 115平方米。塔身貼有 1000 多張純金箔,所用黃金有 7 噸多重。塔的四周掛著1.5 萬多個金、銀鈴鐺,風吹鈴響,清脆悅耳,聲傳四方。塔頂全部用黃金鑄成,上有 1260 公斤重的金屬寶傘,周圍嵌有紅寶石 664 顆,翡翠 551 顆,金剛石 443 顆。整座金塔寶光閃爍,雍榮華貴,雄偉壯觀。
大金塔東南西北都有大門,門前有與中國寺廟前常有的守門獅子一樣,各有一對高大的石獅。門內有長廊式的石階可登至塔頂,階梯兩旁擺滿商攤,有用木、竹、骨、象牙等雕刻的佛像和人像,有供佛用的香、燭、鮮花,還有各種緬甸的風味小吃。
階梯上面是用大理石鋪成的平台,平台中央是主塔。塔內供奉著一尊玉石雕刻的坐卧佛像和羅剎像,刻工細膩,端莊秀美。塔的四周有 64 座形狀各異的小塔環繞,有的像鍾,有的似帆,有石砌的,也有木製的。這些小塔的壁龕里都有形態各異、大小不同的玉佛。塔上的四角都有一個較大的牌坊和一座較大的佛殿;塔下的四角都有緬式獅身人面像。
在大金塔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口古鍾,一口重約 40 噸,一口重約16 噸。古鍾色彩斑斕,是 1741 年和 1778 年由兩個在位緬王捐建的。緬甸人視西北角的古鍾為吉祥、幸福的象徵,認為連擊三下,就會心想事成,如願以償。
大金塔的東南角,有一棵菩提古樹,相傳是從印度釋迦牟尼金剛寶座的聖樹圃中移植而來的。塔的左方有一座清光緒年間由華僑捐款建造的名為「福惠宮」的中國廟宇,塔的南側還有一個專門陳列佛教信徒和香客們捐贈物品的陳列館。
氣勢宏偉、建築精湛的仰光大金塔,不僅是世界建築藝術的傑作,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價值最昂貴的佛塔。每逢節日,很多人都到這里拜佛,人們進入佛塔時必須赤腳而行,就連國家元首也不例外,否則就被視為對佛的最大不敬。
1989年9月,緬甸政府對大金塔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繕,拓寬了4條走廊式的入口通道,在塔的四面安裝了有玻璃窗的電梯,使大金塔更加宏偉壯觀和富麗堂皇。因為此塔建在仰光市北茵雅湖畔的聖山上,所以不管人們站在市內的哪一個位置,都能看見金光燦燦的塔頂。如果站在塔頂上,仰光市全貌可一覽無余。

三、儀式

訪客在入寺前必須把自己的鞋子脫掉。而在東及南的梯道上則有闊的階梯及傳統的店鋪;在南方的梯道有升降機,而在較少人用的西通道也有電梯以方便遊客。緬甸人會在塔前以順時針繞行的。緬甸人相信人出生的日子會決定其星座,這樣的星座有八個,分別代表一星期的七天及星期三的上、下午,而星座則有八種的動物,有鵬鳥、虎、獅、有牙象、無牙象、鼠、天竺鼠及龍,分別代表在星期日至星期六齣生的人。而每一個星座則有一個佛相,而信眾則向其佛相供奉花,旗子及潑水以祈禱及許願。而塔的地基則為正八邊型,並被較少的神龕圍著,而八這字則代表了一星期的各天,也就是緬甸人的八個星座。

四、大金寺在文藝創作上的引用

Rudyard Kipling 於1899年在其作品From Sea to Sea and Other Sketches-- Letters of Travel vol.1 記載了他在10年前 (1889年)到大金寺游覽的事。節錄如下,而全文則有見於下方連結:

「一個金色的神秘物從地平線而起,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跡在太陽下閃耀,它的形狀既不是伊斯蘭的圓頂,也不是印度教的尖塔。它在綠色的地上聳立著,而在塔下只有倉庫,棚子等作陪襯。我正在想,有甚麼神是不能被我國壓制的? 」

「我的同伴說:『那兒是和魔鬼有關 (Shway Dagon),把它拆掉吧!!』但這塔是不應該受到咀咒的,因為它是我們佔領仰光的原因,而且它更驅使我們在這土地上發現更多富饒珍貴的東西。這地到了現時為止,和在印度所見到的分別不大,但那圓頂彷佛向我們告訴這就是與別不同的緬甸。而我的同伴隨後便說它算是一座著名的舊寺廟現在東宇——曼德勒的路開放了,朝聖者從四方八面而來向這塔朝拜。它曾在地震中沒了大金頂,所以在它周圍搭了棚,而且你應該在拆了棚後去看這塔,因為它又重新再鋪上金了。」

五、戰爭及入侵

1608年,葡萄牙探險家菲力佩·德·布里扥(在女火、緬甸語中被稱為Nga Zinka)在大金寺搶掠,把由達磨悉提王(Dhammazedi)捐贈,重30噸的大鍾帶走,目的是為了鑄炮,但他在橫渡勃固河途中,被盜去鍾掉進河裡,從此便消失於水中了。

兩世紀之後,大英帝國在1824年5月11日第一次英緬戰爭中登陸仰光,並立刻佔領了大金寺作為英軍的要塞及司令部,原因是取其在城中為於高處的地利。而大金寺的塔則在英軍撤離後仍予以保留。該寺在佔領期間遭受破壞,而且更有一軍官為了興建彈葯庫,更曾在塔下鑽洞。而在塔中的另一個於1779年鑄造的大鍾也被英軍運去,試圖把它運到加爾各答,但也是和上面的事件一樣,大鍾也掉在河裡而不知所終。英軍嘗試把它打撈,但不成功,而當地人則以復原佛塔的條件幫助英軍,英軍答應他們的要求;潛水員在鍾底紮起百多條竹枝,並最終可以令該大鍾浮起。這一個鍾常與42噸重,在1841年由沙耶瓦底王(Tharrawaddy)捐贈的香鍾(Gandha)有所混淆,香鍾上鋪有20公斤的黃金,極其奢華之至,而它的大少更只是僅次於在大金寺東北角一亭中的明宮鍾。

在第二次緬甸戰爭中,英軍在1852年4月再次佔領大金寺,而且軍隊更佔領至1929年,時間達77年之久;但當地的人民則可以進入寺廟參拜的。

六、政治角力場

在1936年,緬甸發生第二次大學生罷課事件,而大金寺則為他們駐扎的基地。在1946年的一月,昂山將軍在大金寺向聚集的人群發表了向英國政府表達獨立要求的宣言,而在42年後的1988年8月26日,昂山的女兒,昂山素姬在塔前與500,000人舉行集合及演說,向軍政府表達民主訴求,並召集了8888起義,為第二次獨立作出努力。

3. 以 緬甸金四角游記為題,寫一篇作文

今天是在緬甸旅行的第四天,最重要的行程,就是參觀仰光市瑞光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幾天來在仰光市出出入入,經常經過大金塔,導游總說是以後再參觀。如今就要到大金塔了,實在令人興奮。
來到大金塔,循例必須脫鞋進入參觀。與到其他寺廟不同的是,不用登那70餘級大理石階梯到大金塔台基,這里有電梯,乘電梯到上面是一條長廊,在長廊可以居高臨下觀看寺廟和丁固達拉山崗四處的景色。走過長廊,就是大塔台基平台,迎面是個佛堂,左面有影壁,鑲嵌的是圖文並茂的佛教故事,右邊是一棵高大的菩提樹,這棵菩提古樹,相傳是從印度釋迦牟尼金剛寶座的聖樹圃中移植而來的。這里有拜祭台,導游就帶頭把帶來的花供奉在這里。沿影壁與佛堂間走進去,就是金碧輝煌的大金塔了。
仰光瑞光大金塔,又稱雪達根寶塔,該塔建於2500年前,高100多米,塔高99.36公尺,據佛教傳說,大金塔歷史,可回溯公元前六世紀,相傳當時有兩位虔誠的緬甸人─科迦達普陀兄弟,要運稻米前往印度救濟飢民,在途中遇見釋迦牟尼,商人將蜜餅送與他分享,佛陀為感謝,回贈八根頭發和前三位佛祖留下的拐杖、濾水布及缽。佛發和前三位佛祖留下的聖物被迎回緬甸,打開裝佛發的金盒,忽顯神力自空中降下金磚,於是眾人拾起金磚砌塔。據說佛發和前三位佛祖留下的聖物,就埋在現今大金塔所在處。在大塔台基四角各有一座小型石塔,中間為大塔本身。大金塔形狀宛如扣在地上的大鍾,內部用磚砌制而成,外表則鋪上千餘張金箔,所用的黃金達七噸之多,頂端則鑲有5448顆鑽石和2000顆寶石。塔尖懸掛寶鈴,風吹鈴響,壯觀悅耳。大金塔是仰光市最著名的地標,他與高棉的吳哥窟齊名,是緬甸人的精神地標,如同聖地麥加。對緬甸人來說,大金塔除了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聖地外,更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每個緬甸人一生之中無論如何都要到此參拜一次。
大金塔所在的平台打掃得一塵不染,導游帶著我們以順時鍾方向繞行,大家都迫不及待地仰望大金塔,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金塔真的是美極了,尖頂直入天空,不能窮盡,走在光潔的大理石地板上,眼前雖是金晃晃的一片,心裡卻能安靜詳和。圍繞大金塔的除了82座大大小小的佛塔,還有很多廟宇樓閣,每個殿堂里都有很多當地人在跪拜。最受歡迎的還是7座生肖神,信徒各依生肖在該生肖神前替佛像澆水、點蠟燭、膜拜。
在大金塔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口古鍾,一口重約 40 噸,一口重約16 噸。據導游說,是緬甸第二和第三位的大鍾,古鍾色彩斑斕,是1741 年和 1778 年由兩個在位緬王捐建的。緬甸人視西北角的古鍾為吉祥、幸福的象徵,認為連擊三下,就會心想事成,如願以償。據說,其中的一個大鍾,英國侵略者也曾想把它運回「大英帝國」,只是途中掉進了河水中,後被緬甸人打撈上來重新放置到大金塔的一個亭子裡面。據說古鍾沒被強盜搶走還是佛祖發威的結果,這一點我們的導游深信不疑。這里的大多數佛像和每一間殿堂,都沒有外文說明,只有圈圈般的緬文說明,幸好有導游,給我講解,但也只能是半通不懂。我在感嘆大金塔雄偉壯麗的同時,卻不能很好的理解每一間殿堂、每一尊佛像的典故。

4. 緬甸的風土人情

緬甸人一般不在星期二出門辦事,認為在這一天出門辦事,一次不能成功,至少辦兩次才行。如在星期二有急事要辦,出門前,邁出幾步之後,必須再退回屋內,然後才上路,以示反復兩次。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星期二把事情一次辦成功。 送物:緬甸人崇拜佛教,樂善好施,但送給他人物品時,有一定的規定。一般來說,送物必須在星期一到星期六期間,星期天忌送他人物品,尤其禁止把衣服、沙籠送給別人。在星期一,緬甸人禁忌送牛給他人或向他人借牛使用;星期二,禁忌把木頭、竹子等送給別人;星期三,禁忌把稻穀贈給他人;星期四,禁忌向他人索借金銀製品。此外,緬甸人還禁忌在星期二、五、六借錢給別人。用手在緬甸、印度,有一個禁忌常會被初到者忽視,即當地人把左手看作是低下的、不潔凈的。這是因為他們上廁所時用左手(緬甸的廁所里,不論檔次高低,都有洗手設施,或是面盆,或是水龍頭,亦或只有一個筒易水池,加上一把水勺),所以平時送茶、上菜、接物、遞東西都不允許用左手,見面時更是禁忌用左手握手。我是左撇子,心中暗下決心,定要刻骨銘心記住這點,以免狂忌。 建塔、拜塔的傳統風俗 緬甸素以「萬塔之國」著稱,在這里,到處可見大大小小金光燦燦風格各異的佛塔。據緬甸學者考證,古代在蒲甘地區實際有佛塔5000多座,這些佛塔,全是緬甸人捐款修建的。虔誠的佛教徒把修建佛塔看作一生最大的心願。他們平日捨不得吃穿,臨終前把一生辛苦的積蓄捐獻出來修建一座佛塔,才算了卻心願。正如緬甸人自己說的:「我們緬甸人在施捨時手決不會發抖」。不過,緬甸人修建佛塔的目的同樣是為了積德,以便擺脫苦海,來世升入天堂。 緬甸人無姓氏,只有名字,一般人在自己名字前冠一稱號,以區別其性別,輩分。男人或晚輩自稱為「貌」,稱前輩為「吳」,稱平輩為「郭」,女人通稱「瑪」,年齡大的稱「杜」,緬甸人喜歡扎素色頭巾,稱為「崗包」。 緬甸人為了適應當地炎熱的氣候,不論男女老幼,下身都喜歡穿著五光十色的紗籠,就象我們說的圍裙一樣,穿起來看似有些邋遢,但卻方便涼快。如果是在一些比較莊重的場合,男子穿的紗籠還講究配套,即是用一條布巾以一定格式扎在頭上,這叫戴「崗色」,上身則穿沒有衣領的對襟式長袖短衫。女子穿的紗籠看起來比較薄,但多配有底裙,腰間還會繫上銀帶或安上紐扣作裝飾。 取名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Maung,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Ko,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U,意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Aung Gyi),隨著他的年齡和地位的變化,被稱作「貌昂基」(Maung Aung Gyi)、「郭昂基」(Ko Aung Gyi)或「吳昂基」(U Aung Gyi)。 此外,還有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德欽」(Thakin,意為主人)、「波」(Bo,意為軍官)、「耶波」(YeBo,意為同志)、「塞耶」(SaYar,意為教師和醫生)的。 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Ma),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意為姑娘),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Daw,意為姑、姨、嬸)。如有一位叫「丹敏」(Tan Min)的女子,隨著她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人們可稱她為「瑪丹敏」(Ma Tan Min)或「杜丹敏」(Daw Tan Min),她本人自稱「瑪丹敏」(Ma Tan Min)。 有統計,緬甸人取名所用的字總共不到100個,用這些字互相拼湊,取其聲韻順口悅耳即可。因而緬甸人重名的很多,為表示區別,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後加上籍貫或工作單位、職業名稱等。 生活禁忌 緬甸人有「右為貴,左為賤」,「右為大,左為小」的觀念。因此,緬甸人有「男右女左」的習俗。此外女人不能枕著男人的胳膊睡,否則男人就會失去「神力」,整日萎靡不振。 緬甸人視頭頂為高貴之處,所以不能用手觸摸他人頭部,即使是十分可愛的孩童也不能撫摸其頭。 與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給長者遞接物品時,不能用右手,右手被視作是不潔凈的。 緬甸人視太陽升起的東方為吉祥的方向,認為東方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方向,所以緬甸人家裡的佛龕都供在室內東牆上。因此睡覺時,頭必須朝東忌諱朝西,否則是對佛的玷辱,會招致不幸。緬甸人還認為西方是死神居住的地方,古代緬甸國王斬殺犯人時,都是出宮殿西門,所以睡覺絕對不能頭朝西睡。緬甸人把東面和南面稱為頭頂部,把西面和北面稱為腳尾部。家中長者的座位在頭頂部,晚輩的座位在腳尾部。 在緬甸,女子穿的筒裙(緬語稱「特敏」(TaMane))被視為不吉祥之物,不充許晾曬在超過人頭的地方。因此男子忌諱在晾著衣服的繩索或桿子下穿行。如男子穿行,則男子身上的「神力」會丟失,並會倒霉一輩子。故此,到佛塔寺廟朝拜的信女,不得登攀塔座,只能跪在塔下瞻拜許願,如要向佛塔、菩薩身上貼金,需交由男子代辦。

5. 緬甸人的生活習慣、風俗

飲食習慣:緬甸人常用米粉、面條或炒飯作早點,也有喝咖啡、紅茶和吃點心的。午餐和晚餐為正餐,以米飯為主食。菜餚特點為油多、帶酸辣、味重。常用各種幼果、鮮菜嫩葉作小菜,蘸佐料吃。進餐時將米飯盛在盤子里,用手抓著吃。隨著社會發展,用刀、叉、勺進食者逐漸增多。

服飾風俗:緬族的服飾與中國雲南傣族相似,不論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男裙稱「籠基」,女裙稱「特敏」。男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外衣,女上衣為斜襟短外衣。每逢重要場合,男人多戴緬式禮帽(緬語稱「崗包」,用細藤編胚、以粉紅或淺黃色紗巾裹扎而成)。

宗教風俗:緬甸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教)與中國的佛教(大眾部,俗稱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85%以上的緬甸人信仰佛教,且十分虔誠,每天早晚均要念經一次,每逢緬歷初一、十五或齋戒日都要到寺廟朝拜、布施錢財、物品。

姓名風俗:緬甸人只有名字,沒有姓,但要在名字前面加一冠稱,以示性別、長幼和尊卑,對長輩或有地位的男人,名字前冠以」吳」(叔、伯之意),對晚輩則稱「貌」(意為弟弟)。

(5)緬甸人是什麼方向為吉祥的方向擴展閱讀

前往緬甸的注意事項:

緬甸為佛教國家,視佛塔、寺廟為聖地。因此,任何人上至國家元首、外國貴賓,下至平民百姓,進入佛寺一律要赤腳(脫鞋、脫襪),否則就被視為對佛教不敬。

緬甸人忌諱撫摸小孩的頭。小孩兩手交叉胸前,是表示對大人的尊敬。

緬甸人時間概念比較強,每場活動前請提前或准時到場,千萬不要遲到。

6. 緬甸人的生活習慣、風俗

飲食:

緬甸盛產稻米,人民以大米為主食。早餐常吃「饃亨卡」、椰子面、椰子粥、涼拌面、涼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種各樣的糕點小吃。

緬甸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人們在茶館里喝咖啡、奶茶,吃點心。如麵包夾黃油、果醬、乳酪、肉包子、油條及油餅,還喜歡喝魚片湯、鴨肉粥等。

緬甸人在飲食方面較為節儉。常以魚蝦醬、辣椒、煮豆、酸菜葉湯佐飯。緬甸菜餚講究油、辣、香、鮮、酸、咸。宏調方法多以炸、烤、炒、涼拌為主。炸烤食物易於保存,涼拌不需加熱,又能祛暑。緬甸瀕海多河,魚蝦豐富,易捕撈。在緬甸以魚蝦為原料製作的食品尤多。緬甸人喜歡將竹筍腌成酸筍,和其他蔬菜、肉類混炒,味道鮮美。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中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菜。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咸、又辣、又鮮。

服飾

緬甸是一個傳統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國家,在仰光,超過80%的人還穿著民族服裝。無論男女,下身都穿紗籠,男式叫「籠基」,女式叫「特敏」。雖然男女穿法稍有不同,但色彩都較為鮮艷。男女上衣均為右衽,也有對襟的。男人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衫,用一條或粉紅或黃或白的薄紗或絲綢帕包在頭上,作為出席盛會的禮帽。女子的上及多為斜襟長袖衫,衣袖長而窄,顏色多為乳白色或粉紅色。為了適應熱帶氣候,多用薄紗製成。婦女一般都留長發,卷發髻,並插花,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首飾。緬甸人很少穿鞋襪,男女老少都愛穿拖鞋。

拓展資料

緬甸人: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總人口5141.9萬(2014年),主要民族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全國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約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民族:

緬甸全國共有135個 民族,其中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其他主要民族有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

宗教

緬甸有8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大約5%的人信仰基督教,8%的人信仰伊斯蘭教,約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靈論。

緬甸的佛教主要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佛教不但是緬甸 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們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經文,尤其是《吉祥經》,是緬甸人民的生活哲學,深深地印入人們的心靈中。緬甸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參神拜 佛,信眾一路赤腳走去,不能穿鞋或襪子。不能對寺廟、佛像、和尚有任何輕率舉動,不能穿過短、過透的衣服。在緬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須入寺廟當一段時間 的和尚,過靜修生活後才能還俗結婚。緬甸人對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來化緣,他們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財物送給和尚。緬甸人虔心向佛,民風淳樸、 和善,社會犯罪率比較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緬甸人

7. 緬甸 果敢

取名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Maung,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Ko,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U,意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Aung Gyi),隨著他的年齡和地位的變化,被稱作「貌昂基」(Maung Aung Gyi)、「郭昂基」(Ko Aung Gyi)或「吳昂基」(U Aung Gyi)。
此外,還有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德欽」(Thakin,意為主人)、「波」(Bo,意為軍官)、「耶波」(YeBo,意為同志)、「塞耶」(SaYar,意為教師和醫生)的。
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Ma),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意為姑娘),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Daw,意為姑、姨、嬸)。如有一位叫「丹敏」(Tan Min)的女子,隨著她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人們可稱她為「瑪丹敏」(Ma Tan Min)或「杜丹敏」(Daw Tan Min),她本人自稱「瑪丹敏」(Ma Tan Min)。
有統計,緬甸人取名所用的字總共不到100個,用這些字互相拼湊,取其聲韻順口悅耳即可。因而緬甸人重名的很多,為表示區別,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後加上籍貫或工作單位、職業名稱等。

生活禁忌

緬甸人有「右為貴,左為賤」,「右為大,左為小」的觀念。因此,緬甸人有「男右女左」的習俗。此外女人不能枕著男人的胳膊睡,否則男人就會失去「神力」,整日萎靡不振。
緬甸人視頭頂為高貴之處,所以不能用手觸摸他人頭部,即使是十分可愛的孩童也不能撫摸其頭。
與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給長者遞接物品時,不能用右手,右手被視作是不潔凈的。
緬甸人視太陽升起的東方為吉祥的方向,認為東方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方向,所以緬甸人家裡的佛龕都供在室內東牆上。因此睡覺時,頭必須朝東忌諱朝西,否則是對佛的玷辱,會招致不幸。緬甸人還認為西方是死神居住的地方,古代緬甸國王斬殺犯人時,都是出宮殿西門,所以睡覺絕對不能頭朝西睡。緬甸人把東面和南面稱為頭頂部,把西面和北面稱為腳尾部。家中長者的座位在頭頂部,晚輩的座位在腳尾部。
在緬甸,女子穿的筒裙(緬語稱「特敏」(TaMane))被視為不吉祥之物,不充許晾曬在超過人頭的地方。因此男子忌諱在晾著衣服的繩索或桿子下穿行。如男子穿行,則男子身上的「神力」會丟失,並會倒霉一輩子。故此,到佛塔寺廟朝拜的信女,不得登攀塔座,只能跪在塔下瞻拜許願,如要向佛塔、菩薩身上貼金,需交由男子代辦。

婚姻禁忌

緬暦4月15日至7月15日三個月為佛教僧侶安居期間,緬甸人不許舉行婚禮。此外,緬甸人也忌諱在緬暦9月、10 月、12月內結婚。他們認為,在9月結婚,將會不育,一輩子無兒女。在10月結婚,會破產。在12月結婚,夫妻會兩地分居,不得團聚。出席緬甸人的婚禮, 不能穿藍色、灰色和黑色的衣服,否則會帶來不吉利。

數字禁忌

緬甸人忌諱9、13和尾數是零的「補」數(10、20、30、40、50、60、70、80、90)等數字,也忌諱9人共同遠行,認為9人同行必有災禍,若是9人同行則需帶一塊石頭,以破9的數位。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緬甸人認為13這一數字不吉利,因此不會買有編號13的房子和車子。緬甸商人忌諱補數,因為補數帶有零的數字,零即為輸,故視補數不吉利。在緬甸,若汽車牌照的總計為補數,如10、20、30……等就很難賣出去。

8. 和緬甸人交往注意什麼

緬甸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
佛教之國緬甸人,崇拜烏鴉奉為神;榕樹極為受寵愛,喻為佛塔民族魂;宗教習俗「右為上」,「左賤」、「女卑」根很深;「過午不食」為教規,恪守教義方為純;國民待人講友善,禮貌盛情心忠懇。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緬甸人歷來非常尊敬僧侶,黃色的袈裟是人們心目中庄嚴、崇高、聖潔、不可侵犯的象徵。乘船坐車,人們見到和尚要起立讓座;宴會、集會等場合,和尚都坐最好的位置;任何人,包括國王,謁見和尚教要跣足膜拜;大法師有事見緬王時,緬王要主動讓開寶座,以示尊敬。
緬甸的「潑水節」是人民傳統的新年佳節,於每年公歷4月13日前後,一般要慶祝4天。在「潑水節」期間,佛教徒清晨要先趕赴附近的寺院,參加浴佛儀式,念育吉祥經。向菩薩灑香水,祈求保佑。家家戶戶在門前缸桶里盛裝貯滿清水,潑灑來客和過往行人,以表示衷心祝願。人們都以被潑得多而興奮。緬甸佛家人可以食肉,這是與有的佛教國不同的。但佛家人是不可殺生的。
緬甸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有個「男右女左」的習俗。據說這表示「右為大,左為小」、「右為貴,左為賤」的意思。在信奉佛教的緬甸人心目中,榕樹是非常神聖的,榕樹就是佛塔,他們在崇拜烏鴉之俗。並視其為「神鳥」,對其倍中愛護。他們一般便後都不願意使用手紙,他們的習慣是用水罐裝水,用左手來沖洗。
緬甸中部勃叨族婦女的審美觀很奇特。她們都以預長為美的標志。為了讓脖子變長,他們從小便在頸部套上一圈圈類似脖套的黃銅環,銅環高達30厘米以上便被視為美貌。在她們的手臂和腳、腿上也都愛戴這種飾物。緬甸的緬族人以紋身為美。男子紋身較為普遍,一般從十幾歲就在背、腹、腿外紋以花草鳥獸;有些女子也喜歡在身上刺花作裝飾。緬甸人偏愛東亞蘭花,人們視其為美好和吉祥的象徵,並喻其為國花。他們喜愛孔雀。人們視其為美好和幸福的象徵。他們在生活上,習慣使用紅、黃和鮮艷的色彩。常以其裝飾自己或美化環境。

9. 緬甸人的生活習慣、風俗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Maung,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Ko,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U,意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Aung Gyi),隨著他的年齡和地位的變化,被稱作「貌昂基」(Maung Aung Gyi)、「郭昂基」(Ko Aung Gyi)或「吳昂基」(U Aung Gyi)。 此外,還有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德欽」(Thakin,意為主人)、「波」(Bo,意為軍官)、「耶波」(YeBo,意為同志)、「塞耶」(SaYar,意為教師和醫生)的。 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Ma),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意為姑娘),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Daw,意為姑、姨、嬸)。如有一位叫「丹敏」(Tan Min)的女子,隨著她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人們可稱她為「瑪丹敏」(Ma Tan Min)或「杜丹敏」(Daw Tan Min),她本人自稱「瑪丹敏」(Ma Tan Min)。 有統計,緬甸人取名所用的字總共不到100個,用這些字互相拼湊,取其聲韻順口悅耳即可。因而緬甸人重名的很多,為表示區別,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後加上籍貫或工作單位、職業名稱等。 生活禁忌 緬甸人有「右為貴,左為賤」,「右為大,左為小」的觀念。因此,緬甸人有「男右女左」的習俗。此外女人不能枕著男人的胳膊睡,否則男人就會失去「神力」,整日萎靡不振。 緬甸人視頭頂為高貴之處,所以不能用手觸摸他人頭部,即使是十分可愛的孩童也不能撫摸其頭。 與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給長者遞接物品時,不能用左手,左手被視作是不潔凈的。 緬甸人視太陽升起的東方為吉祥的方向,認為東方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方向,所以緬甸人家裡的佛龕都供在室內東牆上。因此睡覺時,頭必須朝東忌諱朝西,否則是對佛的玷辱,會招致不幸。緬甸人還認為西方是死神居住的地方,古代緬甸國王斬殺犯人時,都是出宮殿西門,所以睡覺絕對不能頭朝西睡。緬甸人把東面和南面稱為頭頂部,把西面和北面稱為腳尾部。家中長者的座位在頭頂部,晚輩的座位在腳尾部。 在緬甸,女子穿的筒裙(緬語稱「特敏」(TaMane))被視為不吉祥之物,不充許晾曬在超過人頭的地方。因此男子忌諱在晾著衣服的繩索或桿子下穿行。如男子穿行,則男子身上的「神力」會丟失,並會倒霉一輩子。故此,到佛塔寺廟朝拜的信女,不得登攀塔座,只能跪在塔下瞻拜許願,如要向佛塔、菩薩身上貼金,需交由男子代辦。 婚姻禁忌 緬歷4月15日至7月15日三個月為佛教僧侶安居期間,緬甸人不許舉行婚禮。此外,緬甸人也忌諱在緬日歷9月、10 月、12月內結婚。他們認為,在9月結婚,將會不育,一輩子無兒女。在10月結婚,會破產。在12月結婚,夫妻會兩地分居,不得團聚。出席緬甸人的婚禮,不能穿藍色、灰色和黑色的衣服,否則會帶來不吉利。 數字禁忌 緬甸人忌諱9、13和尾數是零的「補」數(10、20、30、40、50、60、70、80、90)等數字,也忌諱「9」人共同遠行,認為「9」人同行必有災禍,若是9人同行則需帶一塊石頭,以破9的數位。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緬甸人認為「13」這一數字不吉利,因此忌諱買有編號13的房子和車子。緬甸商人忌諱補數,因為補數帶有零的數字,零即為輸,故視補數不吉利。在緬甸,若汽車牌照的總計為補數,如10、20、30……等就很難賣出去。

10. 去緬甸旅行。工作!應該注意什麼

貨幣:緬幣,輔幣:無,1000緬元=6元人民幣(2008年10月,地下錢庄兌換率)。幣值:現用10、20、50、100、200、500、1000面值緬幣。
遊客在緬甸的交通工具仍以租車為宜,一般而言車資包括司機費和油費,在市區以天數算,在郊區以公里數算,建議最好透過旅行社代勞,以免被敲竹杠,有空不妨也試一試三輪車、馬車,但須事先「議價」為宜美食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攔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一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餚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後撒上鹽、用手撕食。緬甸克倫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吸煙斗。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一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一人一把匙和一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於菜齊後一起上桌用餐。
購物
緬甸的工藝品大多是手工製造的,價格合理,是最好的紀念品,漆器、木雕和牙雕、掛毯銀器、銅器、絲綢和棉織品、以及傳統服裝、肩包,都是受歡迎的物品。在緬甸珠寶中心和其它有許可證的珠寶商店中可以買到世界聞名的緬甸紅寶石、翡翠、藍寶石和珍珠。
旅遊簽證材料
1. 護照原件(需半年有效以上)
2. 2寸護照照片4張
3. 身份證復印件 [編輯本段]緬甸習俗 取名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Maung,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Ko,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U,意為叔伯)。如某男子叫「昂基」(Aung Gyi),隨著他的年齡和地位的變化,被稱作「貌昂基」(Maung Aung Gyi)、「郭昂基」(Ko Aung Gyi)或「吳昂基」(U Aung Gyi)。
此外,還有在自己名字前冠以「德欽」(Thakin,意為主人)、「波」(Bo,意為軍官)、「耶波」(YeBo,意為同志)、「塞耶」(SaYar,意為教師和醫生)的。
緬甸婦女不論已婚與否,一般在名字前加「瑪」(Ma),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平輩也稱「瑪」(意為姑娘),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則稱「杜」(Daw,意為姑、姨、嬸)。如有一位叫「丹敏」(Tan Min)的女子,隨著她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人們可稱她為「瑪丹敏」(Ma Tan Min)或「杜丹敏」(Daw Tan Min),她本人自稱「瑪丹敏」(Ma Tan Min)。
有統計,緬甸人取名所用的字總共不到100個,用這些字互相拼湊,取其聲韻順口悅耳即可。因而緬甸人重名的很多,為表示區別,往往在名字前或名字後加上籍貫或工作單位、職業名稱等。
生活禁忌
緬甸人有「右為貴,左為賤」,「右為大,左為小」的觀念。因此,緬甸人有「男右女左」的習俗。此外女人不能枕著男人的胳膊睡,否則男人就會失去「神力」,整日萎靡不振。
緬甸人視頭頂為高貴之處,所以不能用手觸摸他人頭部,即使是十分可愛的孩童也不能撫摸其頭。
與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給長者遞接物品時,不能用右手,右手被視作是不潔凈的。
緬甸人視太陽升起的東方為吉祥的方向,認為東方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方向,所以緬甸人家裡的佛龕都供在室內東牆上。因此睡覺時,頭必須朝東忌諱朝西,否則是對佛的玷辱,會招致不幸。緬甸人還認為西方是死神居住的地方,古代緬甸國王斬殺犯人時,都是出宮殿西門,所以睡覺絕對不能頭朝西睡。緬甸人把東面和南面稱為頭頂部,把西面和北面稱為腳尾部。家中長者的座位在頭頂部,晚輩的座位在腳尾部。
在緬甸,女子穿的筒裙(緬語稱「特敏」(TaMane))被視為不吉祥之物,不充許晾曬在超過人頭的地方。因此男子忌諱在晾著衣服的繩索或桿子下穿行。如男子穿行,則男子身上的「神力」會丟失,並會倒霉一輩子。故此,到佛塔寺廟朝拜的信女,不得登攀塔座,只能跪在塔下瞻拜許願,如要向佛塔、菩薩身上貼金,需交由男子代辦。
婚姻禁忌
緬暦4月15日至7月15日三個月為佛教僧侶安居期間,緬甸人不許舉行婚禮。此外,緬甸人也忌諱在緬暦9月、10 月、12月內結婚。他們認為,在9月結婚,將會不育,一輩子無兒女。在10月結婚,會破產。在12月結婚,夫妻會兩地分居,不得團聚。出席緬甸人的婚禮, 不能穿藍色、灰色和黑色的衣服,否則會帶來不吉利。
數字禁忌
緬甸人忌諱9、13和尾數是零的「補」數(10、20、30、40、50、60、70、80、90)等數字,也忌諱9人共同遠行,認為9人同行必有災禍,若是9人同行則需帶一塊石頭,以破9的數位。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緬甸人認為13這一數字不吉利,因此不會買有編號13的房子和車子。緬甸商人忌諱補數,因為補數帶有零的數字,零即為輸,故視補數不吉利。在緬甸,若汽車牌照的總計為補數,如10、20、30……等就很難賣出去。 下面一段也是網上轉來的,參考一下: 緬甸的經濟不很發達,一般工人的工資僅相當於人民幣兩三百元,而要裝一部電話卻要相當於人民幣兩萬多元,所以,一般家庭是裝不起電話的。我所在的工廠和附近的焦寨鎮是沒有國際長途可打的,我每一次打電話回家,都只有跑到五十公里外的省城曼德勒市,在那裡打一分鍾到中國的國際長途電話要五美元。由於打電話回家太難,加上又貴,我只有萬不得已時才打電話回家。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92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25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5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75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90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56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47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06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43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