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精神病院長什麼樣
1. 封閉式的精神病院什麼樣子
真實的精神病院是什麼樣子?
網友:我是護士,在全封閉(重症)里待過,看過很多病人,他們發病都有前兆,一般都處於正常,而且。。。都挺乖挺可愛的(不乖會被綁起來治療,比如電擊),最後。。。我覺得精神病都是天才
網友:去年上半年去腦科醫院看失眠問題,在走廊等著做測試的時候,看到一個小姑娘雙手被布做的繩綁著,護工就拽著那個繩,兩人在等電梯。小姑娘頭發亂蓬蓬的,臉色非常憔悴,雙眼無神且空洞。其實,哥哥也一直在那家醫院看病,雙相情感障礙,快十年了,兩年前復發又去住了院,醫院醫生根本不會管病人吃不吃飯,生這種病太可憐了。
網友:我住院的時候感覺挺好的,心理疾病病區,布置的很漂亮很溫暖,護士長定期組織大家做手工,感覺挺好的,不過我沒參與過多,大多數時間我都在睡覺,那段時間比較自閉還有點社恐,不過真的挺好的。出院胖30斤,吃的葯讓我食慾不振消耗減少,導致我天天吃完自己的飯又跟我爸搶飯吃,而且我又天天睡著,所以胖啊~我當時是知道吃的啥葯的,醫生貌似會視情況而定要不要告訴你。因為我是雙向,大部分時候挺正常。
網友:我的一個親戚,之前陪他去,結果我回來了,一夜沒睡著,其中一個七八歲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刻,七八歲,應該是最活潑開朗,無憂無慮的年紀,而他的眼神里,卻什麼都沒有。那一刻,我知道了呆若木雞,是什麼意思了,希望那個孩子。快點好起來!
2. 有人住過精神病院嗎,裡面怎麼樣,環境好不好
精神病院分為封閉式病房和開放式病房。封閉式病房是沒有自由的,每天只能在自己的病區、病房活動!每天的規律就是早上起床吃飯,吃葯,中午吃飯,吃葯,下午也是這個規律,封閉式病房裡住的都是嚴重的患者,什麼樣的病人你都可以接觸到!封閉式病房環境非常不好!因為都是沒有自知力的病人,衣服不洗也不知道臟,廁所味道極重!!開放式病房就不同了,每天除了按時吃葯,剩下的時間都是自己的,可以請假出去跑步活動活動身體,閑暇時看書,這些都可以!開放式病房的患者都是比較輕的,每天知道按時吃葯吃飯,可以說開放式病房和住賓館差不多!實際上每家醫院都有不同的管理制度
3. 精神病醫院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封閉式的,我真後悔進來,好在明天我就要出去了,我再也不會進這個地方了!
和我一樣,我是我爸騙我進去的,其實我並沒有病,就是有一點叛逆,然後父母把我送進去,本來一個正常人,住了4個月,現在整個人都很難受!
4. 「精神病院」比「監獄」還可怕么
這只是一種說法,但是在現實當中監獄精神病院分很多種,普通的監獄就是拘留某些干過一些錯事的人裡面的人不一定可怕還有些挺有好的,而夠厲害的犯人會被帶到更加嚴密的監獄,最可怕也就是被監管毆打。可是精神病院就不同了,很多這些人精神不穩定,思想跟真常人都不一樣應為他們的大腦和正常人的機構不一樣,比如少點或者多一點東西,而是不能改變的。一個正常人被送進瘋人院就比如把他跟世界隔絕,沒有一個人能懂他的想法就像是唯一一個人在世界上,況且人最害怕的東西就是寂寞。
5. 精神病院能可怕到什麼程度,實在是沒想到
《飛越瘋人院》 美國電影,就是一般精神病院的構造了,進去後你會發現, 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常住病人住了幾年了,而大部分是三個月內就出院的,三分之一是一個月就出院的。有的地方的住院樓一星期每天中午晚上吃的都一樣,燒白菜配饅頭,一個菜。有的地方每天的菜有變化,但是一般是只有一個菜,比較咸配饅頭。條件好點的菜里會有肉絲。
我住院的時候老想,要是被吃了導致嚴重痴呆副作用的葯物,就會惡性循環,醫生會覺得好不了,就會一直給你吃治痴呆的葯,那就更好不了了,來探視的親戚是特別相信醫生的,自己沒有判斷力,可能就要在住院樓住上幾年了。因為有的已經住了幾年的的病號,就有口水流延,伴隨重度痴呆的。可能你去看看基本上每個醫院都有這樣的。
有一個病號今年21歲,就已經住了六年,重度痴呆,肥胖,天天受護士的嘲笑,小動作欺負,就是因為父母離婚了,母親生病在床,沒人管它。有次它偷來電話報警了,警察來了看到它全身肥胖變形痴呆,隱約說出幾句人話,不敢管它,又走了。它現在在文化東路六樓。
如果麥當勞門口的小丑模型是吸引人注意的,那麼住院房的長期的住院病號就是讓人每天恐怖的睡不著覺的。
一般人吃了精神病醫院開的一部分葯,都有體重增加20斤30斤左右。只有少吃,才不會增重。但是醫院的護士都會逼你一頓飯至少吃一個饅頭。有的地方甚至不吃就威脅要鼻飼。
當然住院樓不會提供任何水果。我幻想要是開明一點,食堂像是學校食堂一樣競爭承包給個體戶,會不會好點。
有的地方的住院處男女混住在一層樓,只分房間,有時候男的到女病房亂來。
在一般住院處還禁止打電話,來了例假也不能通知親戚來送衛生巾,只能用衛生紙再自己手洗內褲。明明覺得自己已經治好了,思路很清晰了,但是因為找不到電話,不能讓家人來接走,少則多住幾星期,多則多住幾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規定治好的病人是有通訊權的,所以護士站,應該給有這個要求的病人至少一星期一次的打電話的機會每次十分鍾。這樣才是認真的幫助他們。
為什麼沒有像巡視組這樣獨立的第二機構來審查這些問題呢,我相信社會肯定會進步到那天的。就是沒有死角,無論在社會什麼地方都其樂融融,對於程度的把握更加細化。
6. 精神病院里,是怎樣的生活
「精神病人的病史是一本血淚史」,粟宗華老院長道出了精神病人的痛苦和掙扎。新中國成立之初精神病並無有效治療手段,多數為收容並被「關、押、捆、綁」,還有許多病人因為經濟、對精神病認識不足等原因被關鎖在家,無人看管,沒有治療,病人自生自滅。
如今,「關、押、捆、綁」的歷史早已遠去,但為了防止患者消極、沖動、逃跑,精神病院的大多數病房是與外界隔離的。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病房,護士指著對面的一棟小紅樓說,那是以前的病房,窗戶都是一根根柵欄圍起的鐵窗,患者就好像被關在病房裡的「囚徒」。這樣的一種氛圍,實際上並不適合患者康復。新的病房,窗戶就和其他辦公樓一樣,沒有柵欄,但為了安全起見,每扇窗都只能打開一點點。
精神科病房的醫護人員,面對的情況總是很復雜,患者可能隨時會有暴力傾向。有時候患者家屬會不理解,為什麼要把患者綁起來,甚至會和醫護人員產生沖突。但事實上,
用束縛帶約束病人,也是對病人的一種保護。因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發狂時,不但會傷害到他人,有時候也會自殘。當患者症狀減退後,自然會讓病人自由行動。
現在病房裡,患者都可以自由活動,這項護理是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在全國精神病院帶頭實行的。1984年,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組織部分病人去杭州旅遊,這是前所未有的;而從1985年開始,根據實際病情允許,病人可以戴手錶、聽自備的收音機、穿自己的衣服、帶毛線來病房裡編織等,而這些在精神科病房裡曾經是絕不允許的。
當然,對於精神科的護士們而言,也有一些工作中必須要注意的細節,特別重要的是要眼觀六路,不要產生視覺盲點。比如和患者說話時,最好背部靠牆。以防其他患者從背後經過時突然發病。走路時,盡量走在患者身後等等。
我們進入心境障礙病房時,正值中午發葯時間。患者在中間的大廳里排隊拿葯,秩序井然。吃完葯的患者,就坐在那看電視。粟幼嵩告訴記者,病房裡的生活特別有規律,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洗漱吃飯、吃葯,八點醫生就要查房。上午十一點之後發葯准備吃午飯,十二點一過,患者們就各自回病房休息。下午三點至四點半是會客時間,患者的親友也可以按時來探視,但需要經過醫護人員的檢查,以免帶入細長、尖銳物體等違禁物品。為防止病人逃跑,那扇通往外界的玻璃門始終上鎖,醫生和護士在病房裡穿行必須隨時注意鎖門。傍晚五點過後准備晚飯,晚上八點幾乎就都睡覺了。
這里的生活,也並非只是簡單重復吃葯、睡覺。在自由活動的時間里,患者也有很多康復活動,可以做運動、聽音樂、學畫畫等。還會接受一些腦病能方面的治療,每周兩次的集體心理治療也是一大特色。
不得不說,開放管理讓患者多了自由,但也讓醫護人員的護理難度增加了不少。粟幼嵩介紹,病房分為一級和二級。一級都是剛入院、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護士需要24小時監控。如果幾天後症狀緩解了,就可以到二級病房和其他患者住在一起,偶發沖突都需要醫護人員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護理工作中,也會遇到患者偷偷把葯藏起來,或者假裝吃下去之後又去吐掉的情況。對此,醫生護士們也有應對方法。「通常遇到這種情況,就會把這個患者的葯磨成粉,然後看著他喝下去。如果遇到一些很極端的患者,那就只能用束縛帶約束住,強制吃葯了。」
粟幼嵩坦言,心境障礙患者中不配合吃葯的患者並不多,「患者只要有自知力,就會配合吃葯,因為他們也知道吃葯可以幫助他們恢復。只有喪失自知力的患者才會認為自己沒病,拒絕吃葯。不吃葯,病情就會有反復,出現言行異常,我們就能及時發現。」
7. 世界上哪個國家沒有精神病院
南非小國吧...
8. 精神病院的介紹
精神病醫院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專科醫院,無論從設址、服務對象、管理模式、醫療護理方式、方法,以及社會地位等諸多方面,都顯示出其不同於綜合醫院或其他專科醫院的特點。近年來,隨著我國精神病患病率的提高,精神病治療服務需求不斷增加,供需缺口將進一步加大。但受社會認知和歷史遺留等問題的影響,我國精神病醫院的發展道路越走越窄,想要突破就必須回到源頭,從提升醫院的核心競爭能力入手。《中國精神病醫院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1中總結,精神病醫院應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前提下,以低廉的價格優先收治療社會三無人員和慈善救助病人,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同時,根據國內其他醫院的發展經驗,精神病醫院可以擴大老年病區,開展臨終關懷服務,為政府和千萬家庭分憂。
9. 為什麼精神病院里的人都長的奇形怪狀的
相由心生,因為他們的心就是奇形怪狀的,所以長的也是奇形怪狀的。
10. 您看精神病院像監獄一樣也約束人的自由,跟犯罪被關起來有啥不同了
病人和犯罪被關起來不同的是,如果有親朋願意讓病人出院,病人就可以出院。而後者一定要等到刑滿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