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松桃為什麼有緬甸人

松桃為什麼有緬甸人

發布時間: 2022-08-06 15:03:49

① 貴州省松桃縣為什麼不過大年三十

肯定過的

並且過得還相當有特殊,特別是他們的滾龍

附兩張圖片給你看看,不過我也是網上收的照片

② 松桃周邊有哪些園莆

松桃境內有地球同緯度植被保存最完好的一片凈土,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梵凈山;有沉睡千年、凈美無語的夢幻家園——冷家壩;有鍾乳石密度世界罕見的溶洞——潛龍洞;有聞名遐邇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寨英古鎮;有六百年風雨滄桑的苗疆王城——中國南方長城。
1980年6月文物普查時,曾在松桃虎渡口採集到的磨光石斧及夾沙紅陶片,經省博物館鑒定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遺物,這看出松桃這片土地,早在1萬年至4千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
雲落屯
在松桃縣城南郊兩華里處,平空突起赭石一方,高數十丈,頂長二百米,寬百米余,其勢巍峨,聳入雲端。因時有彩霞飛舞,瑞雲纏繞,故名雲落屯。石屯為南北走向,兩端隴起,中間低窪,狀如馬鞍,因而古時又名「馬鞍山」。整座屯身由藤蔓植物覆蓋,色濃如黛,渾然一體,山石奇異,嶙峋多姿,花草如織,爭芳斗艷,佳趣天成,堪稱一絕,為松桃八景之一,丹霞奇觀「雲落聳翠」。
相傳遠古之時,雲落屯上曾有流泉數股飛流而下,注入半山溶洞中。洞身逶迤延伸,深邃莫測、水流淙淙,如鼓琴瑟。更兼石屯四周松柏蒼翠,鬱郁蔥蔥,修竹茂林,氣韻清嘉,使石屯更顯巍峨壯觀,因而歷代當地或過往墨客,都要選勝登臨,盡情賞玩,將雲落屯譽為苗鄉松桃的第一奇觀。
在松桃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優美的故事:一天夜晚,神仙天靈相公乘坐一匹神駿自梵凈山飲宴歸來,神駿賓士力乏,行至松江河畔,即伏地喘息。天靈相公小憩片刻,正欲揮鞭起程,不意雄雞報曉,東方發白,神駿受旭日金光照射,緊閉雙目,收攏四蹄,竟化著一方巨石。天靈相公無可奈何,遂將手中馬鞭化著一朵祥雲,怏怏而去。神奇的傳說,為雲落屯憑添了幾分迷人的情趣。
雲落屯南端,山勢險峻,峭壁如削,碧綠如帶的松江河沿山腳蜿蜒而下。在百十米高的絕壁臨河的山崖上,有數十個方形壁龕和若干個小石孔。每逢驕陽當空,照耀絕壁時,人們隔江翹首,不僅壁龕清晰可見,還能窺見洞中陳列著的幾只木箱式的物件,這就是聞名遐邇的「仙人借」古跡。據說以前,每逢天旱水澇,五穀歉收,神仙為了拯救蒼生,就會在此顯靈,貧苦人家要跟仙人借米,只要將借條粘貼於岩壁,然後焚香祈禱,放置山腳的籮筐里就會裝滿米穀。仙人將借條深藏在壁龕內的木箱中,待到秋後借糧人歸還了糧食,仙人就將借條撒入江中。借條因承受了天香夜露的滋潤,入水後化著游魚而去。世代流傳的《仙人借》故事,更增添了雲落屯在人們心目中的神秘感。
其後,各地的專家學者紛至沓來,對雲落屯古跡進行科學考查。發現岩壁上的洞穴是居住在松桃境內的少數民族先祖遺留下來的懸棺墓葬。那些經過千百年風雨剝蝕而枯朽發白的木箱,其實是古人收斂亡故者骨骸的棺木。在上凌青霄,下臨湍流的懸岩絕壁上掘洞為穴,安放靈柩,是苗人「二次葬」所獨具的特殊葬俗。
「仙人借」的秘密揭開後,遠近遊人聞之,無不接踵而來,人們都以能一睹這一神奇的古跡為快。
一九八二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將雲落屯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縣人民政府拔出專款在此修建「雲落屯公園」。經過近十幾年的精心營建,公園已具規模。如今,遊人只要沿著水泥澆鑄的盤山路徑拾級而上,即可登臨屯頂公園。在公園南端的出口處,此地立石樓門一座,「一門把關,萬夫莫開」。樓門上書「雲落聳翠」四個大字,兩側鐫刻著根據天靈相公傳說故事撰寫的一付楹聯:「歸去天靈雙鞭巧,趕來梵凈一山奇」。
每逢節假日,市民們都喜歡到雲落屯遊玩。這時,園內園外遊人雲集,歡歌笑語,灑滿古屯,雲落屯剎時變成了苗鄉人生活中的樂園。有人寫詩贊美:「松桃山水真天然,水抱城廓城倚山。苗漢同心春永駐,而今仙境在人間。」此正是今天苗鄉的真實寫照。
潛龍洞風景區
潛龍洞風景區位於松桃縣境西部烏羅鎮境內,其海拔1300米,是武陵山脈最高海拔的古溶洞群,也是幾十億年前罕見的生長於白雲岩石層中的古溶洞群,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觀。洞內八百米河西走廊、萬人聚會的潛龍大廳、洞中西湖,滑膩如油的黑色晶泥、冰清玉潔的南極冰天、梵凈山九龍天池姊妹花-潛龍天池,天龍八部神功絕學-降龍十八掌驚現洞中的石壁上,若隱若現,讓無數江湖豪傑趨之若鶩,嘆為觀止……還有上億年翹首東盼的鍾乳石神龜無不期待著五湖四海的朋友前來旅遊觀光。這些美麗自然的溶洞風光,古樸獨特的民居建築和淳樸、濃郁的民俗文化以及浪漫迷人的田園生活,使其被稱之為梵凈山東麓最亮麗的明珠。
被譽為「人與生物圈保護網」成員之一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佛教勝地,彌勒佛道場--梵凈山,早已聞名遐邇,蜚聲海內外,而潛龍洞就埋藏在梵凈山腳的松桃苗族自治縣烏羅鎮潛龍村,是武陵山脈海拔最高的古老溶洞群,該溶洞十分雄偉壯觀,奇特無比,堪稱絕境。它是梵凈山東線古道旅遊區的一處重要景點,具有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地貌景觀,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觀賞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潛龍洞,距松桃縣城60公里,距梵凈山東線風光迷人的冷家壩20公里,距印江護國寺30公里,距渝懷鐵路松桃火車站(孟溪)15公里,松印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是一個尚未開發的旅遊勝地。洞內廳堂密布,雄偉壯觀,其中潛龍廳、潛龍池(洞中西湖),潛龍泉、石壁、畫廊、潛龍殿、潛龍瀑、潛龍柱、潛龍宮「熱帶雨林」、「蓮花盛開」、「石筍峭立」、「南極冰天」等主要景點,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走進潛龍洞,越過百米寬敞雄偉的洞門,眼前豁然開朗,這里是該洞最大的潛龍廳,面積1萬余平方米平均高度80米,可容納萬餘人。洞內石筍林立,石幔由天而降,百態千姿,形象萬千,氣勢磅礴。沿廳而行,踏著奇形怪狀的石林,繞開廳中無數高大別致的鍾乳石,穿行在「熱帶雨林」怪石之間。好不容易,來到一處僅容一人半蹲而入的洞口,入洞便到了宛如西子湖的潛龍池,廳高60米, 廳寬3000平方米,四周成圓形,好似一口古鍾凌空扣下,地面平坦,水淺面寬,池頂石幔垂掛,池邊石筍、石柱倒映水中,波光泛影,令人心曠神怡,彷彿置身於玄幻仙景。更為稱奇的是,兩只熊掌凌空撲下,咄咄逼人,還有石獅、石虎、石羊栩栩如生,著實迷人。再往前行,又來到一片水的世界,此為潛龍泉,廳高30米,面積1500平方米,廳內泉水清幽,泉中有3根石柱直沖洞頂。石幔倒掛,波光粼粼,相映成趣。
從潛龍泉沿壁而下,穿過一條姿態各異的石林巷道,便是八百米洞中「河西走廊」,「潛龍飛瀑」、「石壁畫廊」、「 珠翠玲瓏」、「金鉤銀劃」、「田園風光」、「磨菇成群」、「葡萄疊翠」、 比比皆是,妙不可言。再往前行,便是一字排開的長廊石柱,十分神奇,緊挨著是富麗堂皇的潛龍殿,該殿高約50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殿前兩根雄奇巨大的石柱直立兩旁。石柱旁有一幅唐僧師徒站在龜背上過通天河的「塑像」,形態逼真,特別是八戒盤膝而坐,雙手合一,豬鼻上翹,耳朵特大以及神龜探海更是活靈活現。進入殿內,琳琅滿目,珠寶成串。殿中四根石柱直指洞頂,仰首望去,氣勢雄偉,十分壯觀。
走出潛龍殿,經過「龍門」便來到了潛龍柱大廳,該廳約2000平方米,高約30米,廳中有一巨大石柱斜插洞頂,神奇至極,洞壁有企鵝、青蛙、石象等惟妙惟肖的壁畫, 尤其那稱霸武林的天龍八部神功絕學「降龍十八掌」就鐫刻其上,若隱若現,令無數江湖豪傑趨之若鶩,嘆為觀止。更稱奇的是,廳內有黑泥巴、黃泥巴和白泥巴三種不同顏色的糯泥巴清晰可辨,有如晶堂透亮的油膏,妙不可言。再往前行,攀登陡峭狹窄的岩壁,艱難地來到20餘米 高的懸崖洞口,需手腳並用,以繩索搭軟梯才得下去,又有一廳名日潛龍宮,高100餘米,長約一公里,寬約60米,這里一步一景,景景如畫,從頂上往下低垂的鍾乳石色澤奪目,光華四溢,令人遐想,看那「冰柱」懸垂,「白雪」皚皚,「玉竹」成片,「玉樹」成林,「玉筍」出土,「玉花」盛開,「銀瀑飛瀉」。廳中一朵蓮花,懸掛於絕壁之上,使人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就是冰清玉潔的「南極冰天」勝景了……
據說,該洞有15個大廳,50餘個廳堂,由於目前洞內照明設施和步道設施尚未建設好,因此還沒有向遊客開放,願這顆梵凈山東麓的明珠早日綻放奪目的光彩。
寨英古鎮
寨英古鎮位於松桃苗族自治縣西南部,距縣城65公里,松(桃)江(口)三級油路貫穿全境,是中國歷史上川楚之民最早進入貴州朝靚梵凈山宗教朝聖的梵凈東線古道必經之地,它也是迄今為止貴州省保存較完整、梵凈山區域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有「梵凈古都」之稱。它曾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第六子朱楨進入梵凈山區的屯兵之地。其城內的古城牆、古城門、水門碼頭、古石板街道、八大商號及桶子屋民居、會館等遺址尚存,更見當年的熱鬧繁華景象,是一座苗漢文化交融具有典型徽派建築風格的古鎮,時有「小南京」之稱。上千年歷史悠久的滾龍民間藝術使其當之無愧被冠以「中國滾龍藝術之鄉」的美譽。

③ 松桃距離緬甸有多少km

打開北斗衛星導航,從松桃導航到緬甸,導航會告訴你有多少公里?

④ 苗族分布在哪,從事什麼,有沒有語言文字,重大節日是什麼,有多少

1、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重慶、廣西等省(區)。苗族聚居的苗嶺山脈和武陵山脈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其間。由於歷史災難,約有9成的苗族人口主要分布於中國,而在日本、越南、泰國、寮國、緬甸、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等也有相當規模的苗族。

2、從事:農業、公務員、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的人很多。

3、文字:

  • 語言
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語大致可分為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個大方言,7個次方言,18種土語。湘西方言(東部方言)主要通行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北的松桃苗族自治縣,湖北的恩施、宣恩、來鳳、鶴峰和重慶的秀山、酉陽、彭水等縣,分5種土語;黔東方言(中部方言)主要通行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湖南的靖州、會同等縣,貴州安順地區和黔西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部分苗族中,分5種土語;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主要通行於貴州中部、西部、南部、北部和川南、貴北以及雲南全省,分8種土語;此外,還有部分苗族操漢語、侗語、瑤語、布依語、壯語等其他民族語言。苗語的方言、次方言和土語盡管存在著一些差異,但相通部分仍佔60%以上。
  • 文字
傳說苗族古代曾有文字,後來失傳,這些傳說如今已難以考證。20世紀初,一些苗族知識分子為發展苗族文化教育,創制了一些方言文字,如湘西石板塘創制的方塊苗文、石啟貴創制的速記苗文,貴州松桃龍紹華運用國際音標編制的苗文課本,等等。一些外國傳教士為了傳教的需要也創制了一些苗文。但是這些苗文因種種條件的限制,未能在苗族群眾中推行。《苗族古歌》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與民族文化遷徙秘密等易暴露於敵人,不得不將文字焚燒,抹去,當僅有的那些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世後,文字也隨之丟失,留下的只有那寫在衣服上的文字。20世紀50年代後期苗族又開始創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現今大部分人通用漢文。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蘆笙舞,技藝很高。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組織大批包括苗族學者在內的苗語語文學家,對全國苗語進行了普查研究,改革了「老苗文」,另外創制了東部、中部、西部三種方言的拉丁拼音苗文,並在苗族群眾中推廣使用。此外東南亞苗族使用法國傳教士發明的一種拉丁拼音苗文,後來逐漸發展為「國際苗文」。如今很多苗族人對拉丁苗文抱有排斥態度,更傾向於用漢字諧音來表達苗語。但是用漢字不但不能准確地表示苗語的發音,而且其實質也是在用漢字拼音來表示苗語,出現這種舍近求遠的情況和中國苗族更習慣於方塊字有關。但如今苗語傳承使命迫在眉睫,拉丁苗文無疑是當前最直觀、便捷且能准確表示苗語發音的文字。4、節日:苗族節日較多,較隆重的有招龍節、苗年節、牯藏節、吃新節、爬坡節等。苗族是一個富有古老文明、講究禮儀的民族,歲時節慶獨特鮮明。苗族傳統節慶按功能含義分為:⒈農事活動節慶;⒉物質交流節慶;⒊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⒋祭祀性節慶;⒌紀念性、慶賀性節慶。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動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個子日至第二個寅日)為玩年節,其中第1個子日為天歲節,苗人不出門(遠門);第1個丑日是地歲節,第1個丑日至第2個丑日(2—14日)期間,人們紛紛走親訪友、互賀新歲、男女對歌、玩龍燈、獅子等;第2個寅日(15日)為尾巴年(燒龍燈)。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個丑日為社日,亦稱龍頭節,苗人祭土地神,接龍、安龍(苗語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個寅日為物質交流、男女社交節(華夏稱為三月三街節)。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個未日為牛王節(華夏稱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櫻桃會、佛生日。3月(龍月或辰月)的第一個辰日、第二個寅日分別為小端午節和大端午節,其中小端午節後來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羋姓屈氏),亦稱屈原節、歌師節。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 1個巳日為降龍節(華夏稱為六月六、六月場)、吃新節(大麥熟)。5月(馬月或午月)的第1個子日是小年節(苗語稱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個寅日為鴨節,第2個辰日為趕秋節。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個申日為酒節(糯稻收割釀制甜酒、米酒)。8月(雞月或酉月)為祭祀節(主要進行椎牛、吃豬、跳香、還儺願、安龍等祭祖祀魂活動)。9月(狗月或戌 月)狩獵節,擇日祭梅山三神,開始狩獵。10月(豬月或亥月)卯日、午日為吃豬泡湯節(殺年豬),灶神節(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漢籍稱苗人十月過年)。除此之外,苗族因支系不同以及地域文化差異,還具有本地方本支系的一些獨具特色的節日,諸如花山節等。5、人口: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資料來源:http://ke..com/view/2725.htm?fr=aladdin#4

⑤ 松桃縣有哪些鄉鎮

松桃自治縣轄大興街道、蓼皋街道、世昌街道、太平營街道、九江街道、盤石鎮、普覺鎮、烏羅鎮、甘龍鎮、長興堡鎮、牛郎鎮、盤信鎮、大坪場鎮、寨英鎮、孟溪鎮、迓駕鎮、正大鎮、大路鎮、木樹鎮、平頭鎮、冷水溪鎮、黃板鎮、妙隘鄉、石樑鄉、沙壩鄉、瓦溪鄉、永安鄉、長坪鄉,共5個街道、17個鎮、6個鄉 。

(5)松桃為什麼有緬甸人擴展閱讀

松桃苗族自治縣(簡稱松桃),貴州省銅仁市轄縣。成立於1956年,是國務院批准成立最早的自治縣之一。

松桃地處武陵山脈主峰梵凈山東麓,地處黔、湘、渝兩省一市結合部,與湖南的花垣、鳳凰相連接,同重慶的酉陽、秀山接壤,區位適中,交通便利,素有「黔東門戶」之稱。古有「地接川楚,位遏三湘」之名。

⑥ 雲南苗族的一些傳說,風土人情,一些忌諱

苗族發源於中國,約有8成的苗族人口分布於中國西南與中南省份,而在東南亞的越南、泰國、寮國、緬甸也有相當規模的苗族。1975年寮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後,數萬苗族人成為難民,部分移居到美國和法國。

分布在各地的苗族人有許多自稱,如「牡」、「蒙」、「毛」、「果雄」、「帶叟」等,還有些地方按其住地、服飾等方面的不同,在「苗」字前冠以不同的名稱,如「長裙苗」、「短裙苗」、「長角苗」、「紅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小花苗」等。苗族人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
[編輯] 中國的分布

中國苗族世居地分布於湘鄂黔渝交界的武陵山區及其毗鄰的黔東南的苗嶺、月亮山,黔南的大、小麻山,廣西的大苗山,滇黔川渝烏蒙山等。省份分布包括貴州、湖南、雲南、重慶、廣西、湖北、四川以及海南8個省區,居於這8省區的苗族達到8,653,417人,占苗族人口的96.73%。苗族人口過百萬的有三個省份,其中貴州有苗族4,299,954人,占苗族人口的48.07%,占貴州少數民族人口的32.24%,佔全省人口的12.2%,為僅次於漢族的第二大民族。湖南為苗族人口第二大省份,湖南苗族占苗族人口的21.48%,占湖南少數民族人口的29.97%,佔全省人口的3.04%,為僅次於漢族、土家族的第三大人口。雲南為苗族人口第三大省份,雲南苗族占苗族人口的11.67%,占雲南少數民族人口的7.37%,佔全省人口的2.46%,次於漢、彝、白、壯、哈尼、傣的第七大人口。重慶是苗族人口第四大省份,但集中居住於重慶市東南部的秀山、黔江、酉陽、彭水四縣。重慶的苗族大多與土家族雜居,占重慶少數民族的46%。隨著工作就業帶來的遷徙流動,廣東、浙江與江蘇3省有196,270苗族人,占苗族的2.19%,這類人口以雜居為主。其餘1.07%的苗族人散居於其餘20個省份(含現役軍人)。

中國有135個世居苗族人口過1萬的縣市區,其中有58個苗族人口超過5萬,24個苗族人口超過10萬,5個苗族人口超過20萬,(貴州)凱里、(重慶)彭水、(湖南)麻陽為苗族聚居最集中的3個縣市,松桃、沅陵、花垣、鳳凰、綏寧5縣聚居的苗族占苗族人口比例均超過2%。

東南亞的分布

苗族人亦是越南及寮國的原居民族。

在泰國北部地區,亦聚居了苗族人,根據2004年的人口統計,當地苗族人口約有12萬人,是當地次於克倫族的山區民族。他們約於18世紀至19世紀時自中國西南地區遷入泰北地區。緬甸撣邦亦有世居的苗族人。
[編輯] 美國的分布

美國的苗族,主要分布於加利福尼亞州、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總數約17萬。

名稱的議論

除了湘西的苗族自稱為Xong(果雄)、黔東的苗族自稱為Hmu(牡)、雲南的苗族自稱為Hmao(毛)、等等(帶叟,……)以外,其他地方的苗人都(也只剩下川黔滇次方言的苗族了)自稱為Hmong(蒙)。
在國外,幾乎全部的苗族都說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語,因此海外人士多認為Hmong是不同語言的苗族共同的自稱。而所謂的「不同語言」,在中國均被歸為第一土語的不同次土語(如Hmong Daw次土語、Hmong Njua次土語,在ISO中被稱為兩種「語言」)。
ม้ง;Hmông
寮國苗族自名赫蒙(因為在中國西南苗貓同音),傾向革命的叫赫蒙,反革命的叫苗[來源請求]。
在中國,「苗」被認為是Xongb、Hmub、Hmongb、Hmaob這些自稱發生分化前古苗語中苗族稱呼的漢譯。

[編輯] 大姓

這里所說的苗族姓氏主要是指清改土歸流後的主要漢姓。

湘西除了吳、龍、麻、石、廖這幾大姓,還有符、滕、陳、尹等不少雜姓。
黔東南苗族漢姓:吳、羅、李、楊、潘、王、雷;
廣西融水苗族漢姓賈、韋、梁;
滇東北和川南苗族漢姓熊、陶、王、馬、古;
滇東南和滇南苗族漢姓張、吳、李等均為大姓。

這些漢姓,都是隨著與漢文化聯系的加強,特別是通過清代改土歸流,苗民「編戶」、「入籍」,才改用和移植漢姓。
[編輯] 語言

苗族人語言的統稱為苗語,屬於苗瑤語族的苗語支。苗語曾有文字,但已經失傳。現時在中國的苗族採用的文字是中國語言單位在1956年10月為中國的三大苗語方言發明的拼音文字,採用了26個基本的拉丁字母作為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標示。各地的苗語有不同的復雜程度,但簡單來說,受漢文化影響愈大的地區,其語言的簡化程度及漢字詞使用的程度也愈高。

苗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主要分支:

湘西方言
黔東方言
川黔滇方言

當中以川黔滇方言最為復雜,根據Ethnologue[4]的紀錄,可以分成19種不同的方言。苗語的三個分支其實與另外兩個瑤語的分支被歸入苗語支內,而苗語支與瑤語支合共組成苗瑤語族。[5]
[編輯] 歷史

根據各地所流傳有關苗族歷史的傳說,他們的起源都可以上溯至炎黃時代。一般認為九黎民族的先祖蚩尤也是神農的後裔。苗族原居於中國中部,經過數次的向南方、西方的大遷徙,20世紀最遠抵達法國、美國。

這是一種附會的說法,三苗和苗族的關系有待考證,通常三苗被認為是華夏族的祖先之一,而且苗族本身也不稱自己的苗族,而是赫蒙族。
[編輯] 知名人物

東丹甘 苗族蘆笙演奏家,作曲家
宋祖英(1966年8月13日-) 當代歌唱家(另有人認為是瓦鄉族)
宋布蘭(布蘭達宋,Brenda Song,1988年-) 美國著名演員
王寶(Vang Pao,1931年-2011年1月6日) 著名寮國苗族將軍
王志明(1907年-1973年12月29日)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 著名作家 中國鄉土文學之父 他的「照我思索 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 可認識人」作為墓誌銘被刻在其位於湘西古城鳳凰東郊聽濤山上
阿幼朵 (1980年4月29日 —) 當代歌唱家,中國國家一級演員

文化

招龍節

⑦ 苗族主要分布在哪幾個省

分布在黔、湘、鄂、川、滇、桂、瓊。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分湘西、黔東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

(7)松桃為什麼有緬甸人擴展閱讀:

1、苗族的語言

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語劃分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東方言,川黔滇方言(又稱東部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七個次方言,十八種土語。

2、苗族的宗教信仰

苗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不同地區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有的苗族地區由於交通閉塞,苗族信仰原始宗教;還有少數苗族地區,如威寧、石門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於受外國傳教士的影響,有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

⑧ 苗族大部分分布在哪裡

苗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寮國、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苗族口碑資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時代又遷移至江漢平原,後又因戰爭等原因,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自明、清以後,有一部分苗族移居東南亞各國,近代又從這些地方遠徙歐美。

(8)松桃為什麼有緬甸人擴展閱讀

苗族飲食習俗自有其特點。黔東南、湘西、海南島和廣西融水的苗族,主食為大米,也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黔西北、川南、滇東北的苗族,則以玉米、土豆、蕎麥、燕麥等為主食。副食種類很多。

肉類有自家養的家畜、家禽和魚類,蔬菜有豆類、菜類、瓜類,此外還採集野菜和從事漁獵等以補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過去,由於山區缺少食鹽,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終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調味,日久形成習慣。

苗族人尤其喜歡吃酸,幾乎家家戶戶都自製酸湯、酸菜、酸辣,腌制魚肉,苗家的酸湯魚肉嫩湯鮮,清香可口,聞名遐邇。苗族喜飲酒。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7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2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7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2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9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0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0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