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為什麼是軍事強國
❶ 緬甸軍事實力
緬軍成立於 1942 年,當時稱「緬甸獨立軍」。 1945 年 3 月 27 日 ,民族英雄昂山等人發起反日運動,改名稱「愛國軍」, 1988 年以後,調整國防體制,取消總參謀部,建立軍種司令部。
規模
緬軍現有總兵力 37 萬人。年軍費約 4 億美元。實行志願兵役制。
國防政策
相關的國防立法,軍隊節日
3 月 27 日 定為建軍節。
陸軍
緬甸陸軍:緬甸陸軍負責所有的地面作戰行動以及負責將空軍和海軍納入聯合作戰編成體制。陸軍部隊編成與眾不同,不採用旅級編制,而是將陸軍分成 10 個地區司令部編制,每個地區司令部由「戰術行動司令部」 (TOC) 組成。緬甸陸軍共有 10 個軍區。陸軍還有九個機動師,10 個地區司令部,其中的 8 個地區司令部的每一個由 3 個戰術行動司令部組成,另外 2 個地區司令部中的每一個由 4 個戰術行動司令部組成。 10 個輕型步兵師,每個師有一個戰術行動司令部。32 個戰術行動司令部,包括 145 步兵營。這些戰術行動司令部指揮 223 個步兵營, 4 個裝甲營, 7 個炮兵營, 2 個防空營。兵力緬甸陸軍現役人員約 265,000 人。
海軍
緬甸海軍分為三個軍區:即伊洛瓦底海軍區 ( 駐仰光 ) 、若開海軍區 ( 駐實兌 ) 、德森達依海軍區 ( 駐毛淡棉 ) 。緬甸海軍最初是一支江河巡邏隊,在孟加拉海灣和安達曼海的近海岸的作戰能力有限。由於禁運品走私等活動日益猖獗,最南端的海岸監視和漁業保護變得日益重要 ( 緬甸有 1,930 公里 的海岸線 ) 。擁有 250 名武裝人員和一些小型艦艇(包括 5 艘卡奔塔利亞級艦和 3 艘巡邏快艇)的 PPFC 公司協助執行海岸巡邏。在反走私和反暴力行動中有些艦艇由海軍士兵駕駛。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海軍人員負責在內陸航道巡邏行動,例如伊洛瓦底河和薩爾溫江。擁有 800 名士兵的海軍陸戰隊具有一定的兩棲作戰能力。海軍航空兵的主要任務是海上巡邏。海軍航空兵擁有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的基地都在海岸邊。
輔助力量組成
組織結構
指揮體制
緬甸軍隊的最高決策機構國防安全總司令部。國防總司令部和國防部為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國防部為最高軍事機關,設部長一人。國防部下設:總參謀部、第一特戰局、第二特戰局、軍務局、軍需局、任命和授銜局、軍檢局、軍法局、軍事情報局、軍訓局、炮兵和裝甲兵部、民團和心理戰部、國防工辦、采購處、軍械修理部、軍械局、工程兵部和軍醫局。
❷ 緬甸為什麼一直在打仗,看完你就知道了
緬北各個少數族群,都有自己的武裝,同時,緬甸又有大緬族主義,的確有一些歧視這些少數族群。所以,戰斗就一直持續,加上緬北是叢林地區,最適合打游擊戰。
❸ 為什麼有些國家軍方勢力如此強大,可以左右政治如泰國,緬甸,印尼
這種國家大多是聯邦制的,從建國伊始就不只有一股軍隊 就好比我國軍閥混戰時期。 所以基本統治階級都是軍隊背景
❹ 緬甸為什麼總打仗
其實,緬甸的問題其實並不復雜,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個緬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矛盾無法解決。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緬北地區如果敢、佤邦、撣邦少數民族區域等,長期是以一個割據的形態出現。這些地區控制了緬甸近一半的國土,有著較強的經濟和政治獨立性,甚至於一些地區還有這獨立的工業體系,這使得他們有了和緬甸政府分庭抗禮的資本。
這也是為何當這些區域罌粟種植業泛濫的時候,緬甸政府卻沒能做出有效的管控,原因就是他們管不了,這些地方的人不聽政府的。而罌粟種植由於其暴力,在一些地區內部甚至成為了支柱型產業,當地的政府不僅不管,還會適當的給予保護,這無疑是導致了武裝販毒集團的滋生和蔓延。由此可見,緬甸政府在緬北影響力有多弱!
這也是各方爆發沖突的原因的前提,因為如果緬甸政府軍能夠占據絕對的優勢,問題早就解決了。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就是一個歷史原因了。
首先在歷史上,緬甸就是一個相對分裂的形勢,占據著平原河谷的緬族,因為其豐富的資源和宜居的環境,在人口上處於優勢。而在緬北地區撣族、克倫族、克欽族等少數民族。雖然人口處於劣勢,但依靠著山地優勢,他們一直保持著相當大的獨立性。
誰也不能征服誰,即使是在英國人來後,這樣的矛盾依然沒能解決。當然,英國人巴不得這樣的矛盾存在呢,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控制緬甸嘛。挑起民族矛盾不就是英國人最喜歡乾的嗎?當初的「印巴分治」害死多少人?
所以英國殖民時代,這樣的民族矛盾不僅沒能解決,反而還加大了。
後來緬甸為了尋求獨立,由昂山將軍提倡組建聯邦政府,這原本是解決雙方矛盾的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因為首先昂山將軍是當時獲得各方勢力認同的唯一領袖,而且聯邦政府和極大的保持緬北地區各方勢力的獨立性。但是不幸的是,昂山將軍被刺殺。雖然此時的緬甸相對比較統一,那僅僅只是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敵人,英國,他們都想獨立。
在英國人走後,矛盾再次爆發,分離主義在緬甸大行其道。緬族控制的中央政府當然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於是軍政府出現了。接下來就是武力征服與鎮壓,緬族希望通過武力來獲得國家的統治權。而邊緣少數民族勢力也不憚一戰,因為或許只有戰爭,才是保證其存在下去的最好方式。因為在工業化時代,他們只會被占據了更好地域的緬族逐漸的而拉開距離,最終被碾壓。
與其如此,那還不如一直打下去,一次來延緩雙方差距拉開的速度。說不定他們能在失敗之前,拿到自己想要的權益。
如此一來,緬甸內戰便已不可避免,著一打就是幾十年。當然了,至於為何會打這么就,主要還是緬甸政府內部不團結,軍政府和昂山素季領導的民主派至今還在明爭暗鬥。國家遲遲不能走上正軌。不然,以雙方的地緣差距來看,緬北是堅持不了多久的。至少在中國停止支持緬共武裝力量的時候,緬甸就應該可以實現和平。
所以,當今緬甸亂局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國家意識形態不能統一,各大勢力盤踞,分歧太多。當然,緬甸軍隊也是菜,數十萬軍隊面對總人口不過十餘萬的果敢地區,這么久了都搞不定.
❺ 緬甸軍隊排名第幾
日 · 優質國際資訊領域創作者
此前,世界最著名、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公布GFP的2017年全球軍事力量排行榜,世界軍事力量仍是以美國最強,俄國次之,中國第三,印度第四。那麼因穆斯林族群關系緊張的緬甸和孟加拉國,到底哪個更強?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圖為「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網報道的全球126國軍力排名,圖為前45名列表。全球火力指數,簡稱GFP。GFP排行榜是世界最著名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之一,其資料庫主要收集世界各國軍隊信息,並進行分析和總結。該榜綜合考慮人口、陸海空戰力、資源、國防預算等50項因素計算出軍力指數。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緬甸中文網訊】根據Global FirePower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全球126個國家中,緬甸的軍事實力排名31位,而孟加拉國排名第57位。
緬甸、孟加拉國的軍事力量對比
軍事力量對比
緬甸
孟加拉國
兵力
50萬(總人數5200萬)
22.5萬(總人數1.63億)
國防預算
24億美元
15.9億美元
軍用飛機(包括戰機)
166架
133架
直升機
61架
86架
坦克
592輛
534輛
裝甲車
1358輛
982輛
裝甲自行火炮
108輛
18輛
火箭彈發射車
108輛
32輛
軍艦
150艘
90艘
潛艇
無
2艘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在以上幾項對比數據來看,除了潛艇和直升機外,緬甸的軍事力量均比孟加拉國強,尤其是裝甲自行火炮和火箭彈發射車,緬甸的數量遠高於孟加拉國。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下面是排在前10名的國家:
1.美國:有人會真的對此感到吃驚嗎?美國可能在人力上不能排第一,但他們確實在陸地系統、空中力量、海軍力量以及後勤等很多其他方面勝過所有國家。
2.俄羅斯:俄羅斯的陸地面積世界第一,這對於自衛戰來說非常重要,特別是在有外來侵略者時。
3.中國:除了在人力方面領先外,中國還擁有巨額外匯儲備和巨大的購買力。
4.印度:對印度的主要對手巴基斯坦來說很不幸的是,印度擁有世界第4強的軍隊,而巴基斯坦排在第13位。
5.法國:盡管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的幽靈隱約可見,但法國人非常善於投射區域力量,特別是在他們的前殖民勢力范圍。
6.英國:英國和法國乍看很相似,但真正的差別在於固定翼飛機、艦隊力量和經濟。法國的外債更少,雖然防務預算少得多,但軍隊規模更大。
7.日本:雖然日本可用的人力似乎遠遠多於英國,但該國自衛隊(根據法律)用於國土防衛,並聚焦於海上力量和火炮。但該國經濟遠遠超過英國。
8.土耳其:土耳其的龐大人力儲備和陸上力量緊隨日本之後。然而,該國背負巨額外債,並且海上力量缺乏多樣性,這令第7名與第8名之間的差距相當大。需要指出的重要一點是,土耳其也是北約成員,該國軍隊可能是圍繞它很可能不得不參與的戰爭而設計的。
9.德國:德國經濟遠遠超過土耳其。但德國在可用人力方面落後。
10.義大利:從飛機和陸上力量到海上力量,義大利在幾乎每個方面都超過德國。雖然義大利可用的資源幾乎多出一倍,但它運作這些資源的人力少了一半。
❻ 緬甸是一個小國家,它的軍事實力怎麼樣
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