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那條江叫什麼
㈠ 緬甸的伊洛瓦底江在中國境內叫什麼名字
獨龍江源於我國西藏察隅縣,流經西藏自治區和雲南省,這條異常洶涌的河流緊貼我國著名的橫斷山脈主體的西北麓,被陡峭的高山所圍堵。東面是5000 多米高的高黎貢山(僳僳語稱曲果),西面有同緬甸毗鄰的4000多米高的擔當力卡山。獨龍江由上游克勞洛河與麻比洛河匯合後從迪布里地方流入貢山縣,到茂頂又轉向西流,過馬庫入緬甸,匯入恩梅開江。在境內流長90多公里,流域面積1947平方公里。整個獨龍江猶如一條青色的長龍,奔騰咆哮在雲霧繚繞的群山之中。
㈡ 緬甸所有的河流
緬甸國內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欽敦江和湄公河,支流遍布全國。其中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和湄公河均發源於中國。伊洛瓦底江為緬甸第一大河,流域面積43萬平方公里,水量充沛,水流平緩,從北向南依次流經克欽邦、曼德勒和仰光等六個省份。
薩爾溫江為緬甸第二大河,由雲南潞西出境進入緬甸,在緬境內1,660公里,流域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經過撣邦、克耶邦、克倫邦和孟邦,最後由莫塔馬灣歸入印度洋。湄公河由西雙版納進入緬甸,主要流經緬甸撣邦與寮國、泰國的邊境線。
(2)緬甸那條江叫什麼擴展閱讀
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小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處於亞熱帶。
環繞緬甸東、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擋了冬季亞洲大陸寒冷空氣的南下,而南部由於沒有山脈的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可暢通無阻。緬甸生態環境良好,自然災害較少。
緬甸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20℃-25℃;最熱月(4、5月間)的平均氣溫為25℃-30℃。各地氣溫年較差也不大。
㈢ 緬甸,寮國泰國三個交界處稱金三角,又叫三江口,請問:三江是指哪三江
回答
緬甸,寮國泰國三個交界處稱金三角,又叫三江口,請問:三江是指哪三江?
緬甸,寮國,泰國三國交界處稱金三角,又叫三江口,請問:三江是指哪三條江?
展開
緬甸 寮國 泰國 金三角
㈣ 革命老前輩陳毅所作的《贈緬甸友人》中的江指的是
這條江指的是中國與緬甸的界河瑞麗江,瑞麗江發源於騰沖,起點是龍江,經瑞麗流入緬甸,緬甸人稱之為伊洛瓦底江,最後匯入印度洋。
㈤ 緬甸境內最長的河流是哪一條
薩爾溫江,亞洲東南部河流,又名丹倫江,亞洲南部大河。長約2,400公里(1,500哩),為東南亞大河和緬甸最長河流。
㈥ 中緬共一條什麼河
中緬(中國和緬甸)共一條獨龍江。
獨龍江,是流經西藏察隅縣東南部——雲南貢山縣西部——緬甸克欽邦的河流,也是橫斷山脈西部「四江並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獨龍江發源於西藏察隅縣境內,藏語叫「美爾東曲」;南下入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境後稱獨龍江;進入克欽邦後更名為恩梅開江。
獨龍江河谷是一個遙遠而神秘的河谷,位於雲南省的西北角,境內最高海拔4936米,最低海拔1000米。峽谷中保留著完好的原始生態環境,蘊藏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然而,山重水復,積雪冰封的地理、氣候環境使它處在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中。獨龍江作為「三江並流」的核心區之一,是除了人們熟知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之外而獨立存在的,它位於「三江並流」最西部的江河,被稱為「第四江」。
獨龍江是伊洛瓦底江的一級支流,橫跨中國和緬甸,在緬甸境內匯入伊洛瓦底江。獨龍江發源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流經雲南省,在貢山縣邊境進入緬甸。
㈦ 伊洛瓦底江的發源地在哪裡
伊洛瓦底江是我國友好鄰邦緬甸的第一大河,發源於我國青藏高原的察隅地區,在緬甸境內的兩條上源為恩梅開江和邁立開江,兩江匯合以後始稱伊洛瓦底江。伊洛瓦底江自北向南,蜿蜒奔流,穿過崇山峻嶺、平原峽谷,流經河網如織的三角洲,注入安達曼海。全長2150千米,流域面積41萬多平方千米,占緬甸全國面積的60%以上。緬甸人民對伊洛瓦底江十分崇敬,古來即稱它為「天惠之河」。傳說這里是雨神伊洛瓦底居住的地方,大江是雨神鍾愛的白象噴水而成,江因此而得名。自古以來,緬甸各族人民在它身旁辛勤耕耘,創造了光輝的歷史和文化。伊洛瓦底江是各民族的搖籃。
從恩梅開江和邁立開江匯合處至曼德勒為伊洛瓦底江上游段,沿岸多山,先後穿過三段峽谷,在每段峽谷間是地勢開闊的平原。上遊河段灘多流急,不利航行,但水力資源豐富。
曼德勒至第悅茂為伊江中游,它穿流於緬甸中部乾燥地帶,抵達三角洲頂端時,約有45%的水量被蒸發掉。伊洛瓦底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河流之一,而中游又是全流域水土流失最甚的地區,中游谷地是棉花和糧食的重要產地,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
第悅茂以下為伊江下游。自莫紐起分成9條較大河流,向南作扇形展開,形成河道交織如網的三角洲。三角洲地區除一些高地外概為現代沖積平原,地勢低平,一般與海潮線相等,部分則在海潮線之下。三角洲向外伸延的速度是驚人的,據測量,平均每年向海洋擴展66米左右。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是緬甸的魚米之鄉,也是緬甸全國最發達和最富裕的地區,總面積約2萬平方千米,這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以種植水稻為主,稻米產量約佔全緬甸稻米總產量的2/3,享有「緬甸谷倉」之盛譽。
緬甸經濟的發展與伊洛瓦底江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伊江中遊河谷兩岸是緬甸歷史最悠久的地區,早在1000年前的緬甸中古時期,人們就在這里築壩修渠,引水灌溉,種植水稻。緬甸獨立後,為了擴大水稻種植面積,增加稻穀產量和出口額,政府極為重視水利工程建設,興建了許多水利工程,為發展乾旱地區的灌溉事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緬甸內河航運業在國內交通運輸業中擔負著65%的任務,而伊洛瓦底江則是緬甸國內主要運輸命脈,成為溝通南北的主要交通線,整個伊江水系有4600多千米的河道全年可以通航。緬甸北部各地出產的各種珍貴的玉石、琥珀、寶石,緬甸中部的農產品以及產於伊洛瓦底江中下游谷地的石油,大都是通過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輸送到緬甸各地。
緬甸是世界柚木的主要輸出國,素有「柚木王國」的美稱,蘊藏了世界75%的柚木資源。砍伐後的柚木先用大象運送到附近的河邊,雨季時結筏流放直至仰光,而後運往世界各地。
伊洛瓦底江兩岸,名城林立。位於中游的歷史名城曼德勒,梵語為「葉德那崩尼卑都」,意為「多寶之城」,它是古代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從曼德勒沿江南下129千米,即達古都蒲甘,這座舉世聞名的「萬塔之城」是「東方文化寶庫」之一。盛極之時,這方圓幾千米的城市,到處佛塔聳立。蒲甘佛塔是緬甸建築藝術的精華,風格獨特,充分顯示了緬甸人民的才智。
伊洛瓦底江下游的勃生,是緬甸的第二大港,這里萬噸輪船暢行無阻。緬甸的大米、木材、魚蝦、海貨,很多都是由該港遠銷國際市場。緬甸人民引以為豪的是,在近代史上,勃生是一座反抗殖民主義的英雄城市。1824年,當英國殖民主義者入侵時,偉大的民族英雄班都拉將軍曾在這里領導人民奮起還擊,使敵人聞風喪膽。
伊江下游,有運河與仰光河相接。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首都仰光,猶如一塊晶瑩的寶石閃爍在伊江三角洲上。1948年1月4日,第一面民族獨立的旗幟在仰光上空升起,緬甸從此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贏得了獨立。今天的仰光,正以它那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面前。
㈧ 寮國,緬甸,泰國金三角的三江囗,指的是哪三條江
寮國,緬甸,泰國,金三角的三江口指的是哪條?三條江有雅魯藏布江鴨綠江,還有一個是長江三角口
㈨ 哪條河穿過中國和緬甸
伊洛瓦底江,緬甸的第一大河,中國古稱大金沙江和麗水
瀾滄江,在緬甸稱為湄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