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有什麼廟會
Ⅰ 浙江萬里學院:周邊都有什麼廟會都是什麼時間開
寧波沒廟會的習慣!
一般都去超市,賣場或百貨商場!
天一廣場的銀泰、國購、二百、新華聯等等大型商場!學校附近有沃爾瑪、麥德龍等大型超市、萬達廣場等等!
Ⅱ 緬甸有哪些寺廟值得一覽
緬甸寺廟不管是去哪裡旅遊,我們都要知道有哪些景點可以游覽。那麼去緬甸旅遊有哪些寺廟可以游覽,寺廟永遠是莊重而神聖的,是不可侵犯的。那麼緬甸的寺廟有哪些值得一覽呢?一起來看看吧。
緬甸寺廟
在仰光大金塔前聆聽裊裊梵音
緬甸人把它奉為佛教的聖地,視為民族的驕傲。仰光大金塔器宇軒昂地聳立在仰光的至高點新固德拉山崗上。
白天,它在陽光的沐浴下,金碧輝煌;入夜,它在星月的淡映下,清奇凝重。
交通 :前往瑞光大金塔,有兩種方式可選:
①公交可在蘇雷寶塔附近乘坐29或61路公交Shwedagon Pagoda站下車即達;可以看谷歌地圖站點在公園邊上 記得帶塑料袋
②計程車從蘇雷寶塔附近乘坐計程車前往,車費約約2000基亞
門票 :門票10000基亞或10美元
開放時間 :04:00-22:00;停止入場時間:21:45 (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tips:每年有兩天全天開放,分別為緬甸農歷Tabaung月(三月左右)的滿月日前一天、緬甸農歷Wakhaung月(六月左右,佛教大齋期的開始)的滿月日前一天。
在蒲甘高空上欣賞佛塔林日出
2000餘座佛塔分布在2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蔚為壯觀。
「手指之處必有浮屠」是對蒲甘佛塔之多的形容。無論朝哪個方向隨手一指,眼前總有數不清的佛塔,而每個佛塔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
交通 :游覽瑞山都塔,有以下三種方式:1、可以乘當地馬車前往,同時可游覽附近的其它佛塔,馬車費用約20000基亞左右/天;
2、租借自行車游覽,費用約1500基亞左右/天,自己租自行車的話靈活性較高,可以隨心意而走,但體力消耗較大;
3、拼車或包車游覽,8座麵包車,費用約50000基亞左右/天
門票 :瑞山都塔門票包含於蒲甘景點通票,通票票價20美元,進入蒲甘城時即可購買
開放時間 :8:00-18:00
在實皆山上俯瞰江水
實皆山有超過600座寺廟,超過6000名僧侶和尼姑在此修行。
不高的石階兩旁都是繁茂的大樹,行走其上,會令人內心變得平靜。
交通 :前往實皆山,可乘摩的抵達山腳,後承包三輪車游覽
門票 :門票包含於敏貢-實皆聯票內,3美元/張,5日內有效
開放時間 :07:00-19: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Ⅲ 瑞麗市有緬甸人聚會的寺廟嗎在哪裡
清真寺啊 就在珠寶街後面
Ⅳ 緬甸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密支那2、緬甸皇家植物園3、瑞喜宮塔4、賓德雅石窟5、昂山市場6、不歸湖7、瑞山陀塔8、蒲甘考古博物館9、羌達海灘10、曼德勒山
Ⅳ 關於今年廟會
地壇春節文化廟會
地點:地壇公園
內容:仿清祭地表演、民間花會、天橋絕活、雜技曲藝、時裝表演、茶藝
表演、兒童木偶劇等。
門票:6元
電話:64214657
路線:地壇西門:18、27、104、108、113、119、124、201、328、358、407、417(支)、758、803、850、858、912、415、847、849;地鐵
地壇南門:44、62、13、116、406、606、807、地鐵
白雲觀民俗廟會
地點:白雲觀
內容:民俗表演,風味小吃,道教文化等。
門票:10元
電話:63443666
廠甸廟會
地點:北起宣武區南新華街和平門路口,向南經虎坊橋路口至虎坊路文化廣場。
內容:老天橋技藝雜耍、曲藝相聲表演,傳統的獅子、高蹺、民俗彩車展示、舊北京的市井小販、年節的跳財神表演,祥子車、民族婚禮表演和以大糖葫蘆為代表的風味小吃等。
路線:地鐵和平門站、6路、14路、15路、23路、25路、53路、66路、102路、105路、百利寶102、603路等
大觀園紅樓廟會
地點:大觀園公園內
內容:「元妃省親表演」、「紅樓人物游大觀園」、「紅樓游藝」、「訓鳥、斗雞」、「圖書文化園」、「兒童游戲園」、「有獎猜謎」、「千塊奇石展」、「動感電影—太慮幻境」、「巨型剪紙展」、「紅樓文化藝術展」等項活動將盡顯文化廟會的風韻。 在大觀樓新建的中心舞台,演出精彩的京劇、歌舞、雜技,中國傳統服飾表演、紅樓杯票友邀請賽,紅樓杯跤王邀請賽,紅樓杯武術擂台賽,「百家民間特種手工技藝表演」。 而河南的盤鼓、山西的背棍、白洋淀的高蹺、北京的獅子王也將紛紛大展雄風。
門票:15元
路線:56路、59路、122路、721路、800路、939路、937路等大觀園站下車。
龍潭湖廟會
地點:龍潭湖公園
內容:傳統民俗表演、北京龍潭廟會家庭才藝大賽、汽車展 、首屆「家住南城」房展會,中國木偶藝術劇團現場表演、中國民間文化與收藏及裝飾藝術品交流展等活動。首屆「龍潭杯」攀岩大賽和萬人腕力大賽、「鐵騎兵團」極限輪滑表演, 棋類車輪賽,柔道、摔跤、跆拳道等重競技體育項目等待您的參與。
廟會還引進了北京城區規模最大的戶外人工冰雪大世界項目,屆時遊人可以觀冰燈、做冰雕、滑冰車、攀冰岩、練習滑雪、滑冰、打冰球、坐狗拉雪橇、騎雪地摩托車。
東南西北各色小吃也將薈萃龍潭廟會。
路線:8路、35路、41路、60路、116路、807路公共汽車均可到達龍潭公園
東岳廟春節文化廟會
地點:朝陽區東岳廟
內容:「福」文化展示是東岳廟的特色,遊客可觀看東岳廟「福」文化展示——走「福」路掛「福」牌、繞「福」樹、畫「福」布,還可觀看民俗展覽《人生禮儀》、《東岳廟歷史展》、《十二生肖——猴》及多種傳統民俗活動。廟會還推出東岳廟道教廟樂演奏、第三屆「東岳廟」杯民族民間體育比賽和工藝品、圖書、小吃售賣等活動。
門票:10元,團體8元
路線:112、109、110、846路、康恩專線神路街下車
自駕車:朝陽門往東500米
電話:65510151、65514148
民族大團結春節文化廟會
地點:中華民族園
內容:民族專題展覽、民族工藝表演、民族歌舞活動、民族形象展示、民族知識競猜、民間游藝比賽、民族建築游覽、共跳民族集體舞等項活動,還將有民族服飾、民族飾件、民族地區特產、民族工藝品、民族百貨等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貿易,又提供深受京城老百姓喜愛的民族和地方小吃、民族茶飲等。
門票:成人20元/人
路線:特2路、819路、407路北辰路站下車
自駕車:北四環路和中軸路交匯處西側
電話:62063647;62063640;62063646
北京蓮花池廟會
地點:蓮花池公園
內容:本屆廟會以「金猴鬧春歸,歡樂過大年」為主題,為遊人准備了歌舞、戲曲、花會、雜技、游藝、體育、圖書音像、風味小吃、多種展覽等9大類100餘項民間民俗活動。
門票 :5元/人
路線:
南北路線:323、324、300、368、103運通、57、1、4、964、964支、321、309支、339路六里橋北里站下車,向北200米路東蓮花池公園西門入;
東西線路:特7、309、719、620、704、122、38、927、410、715、390、917、340、6、50路六里橋或蓮花池站下車西客站南廣場蓮花池公園東門入
西客站線路:48、937、21、52、47、823、848、320、373、609、特1、387路西客站下車,通過西客站通道,西客站南門出,蓮花池公園東門入。
電話:63466607
北京石景山游樂園第四屆「北京迎春洋廟會」
活動地點: 北京石景山游樂園
內容: 日本扇舞、朝鮮長鼓舞、拉丁舞、俄羅斯歌舞、卡通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埃人等異域風情表演。60多項娛樂項目中又增加了往復式過山車、夏威夷旋、魔怪屋、雲海沖浪、美洲探險等新項目。同時還有洋小吃一條街、傳統小吃一條街和以夢幻歐風商業街為中心的年節時令商業街。
票價: 門票8元 各娛樂項目單收費
電話: 68874060 68862547
路線: 一線地鐵八角游樂園,或乘公交325、327、337、354、385、389、503、620、621、622、728、747、817、921、956、958、959直達
北京八大處公園
地點: 八大處公園各寺廟
內容: 觀佛事、搓龍盆洗、敲鍾祈福等吉祥活動
票價: 成人10元,學生5元
線路:347路、389路、622路、736路、972路、958路八大處公園下車
電話:88964661-2189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兒童廟會
地點: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
內容: 卡通大巡遊、「我的生活、我的快樂」家庭攝影活動、「我是卡通人」穿卡通服裝留念活動、「爺爺奶奶是這樣過年的」逛廟會活動、玩具大超市 、全家猜燈謎活動
票價: 2.5元(兒童充汽城項目單收)
線路:乘一線地鐵至玉泉路站或乘 747、728、389、337、373、308、605、958、621直達。
電話:68638071 88681792
紅螺廟會
地點:紅螺寺景區
內容:禮佛拜祖、滄州雜技表演、民間花會表演。貼餅子、菜團子、烤玉米、鐵板燒烤系列、糖炒栗子等各種各樣的小吃以及板栗、核桃、杏仁、西洋參等懷柔土特產品也會使遊客不虛此行,另外還將舉行喇叭溝門綠色食品展賣。
價格:門票30元/人
路線:東直門乘916路公共汽車至懷柔,轉乘小公共至紅螺寺
自駕車:東直門沿101公路至懷柔城區,在由青春路環島北行5公里即到
電話:紅螺寺60681175 60681639 懷柔旅遊咨詢:69659647
中華文化園旅遊文化節暨春節廟會
地點:大興區中華文化園
內容:民俗花會、文藝演出、民間游戲、古風文化樂園、游戲娛樂世界
路線:禮士路乘937西線、公主墳乘944路支線結、922路、967路、905路、423路明春苑下車。
自駕車:南三環玉泉營環島上京開高速路上京良路明春苑出口左轉即到。
電話:61224628 61221946
元宵節燈會
地點:金盞鬱金香花園
內容:逛花燈、猜燈謎有獎比賽,扭秧歌、耍龍舞獅、油畫展,逛小吃街、放爆竹、玩童年游戲
路線:703路快車、908路支線、735路郁到金香花園站下車
自駕車:機場高速公路葦溝出口與東葦路交叉口往南1000米
票價:無花展門票免費,有花展門票15元/人
電話:84327812-3699
Ⅵ 緬甸主要有什麼節日
緬甸的主要節日具體如下:
1、獨立節:1月4日,紀念緬甸1948年1月4日獨立日。
2、聯邦節:2月12日,紀念1947年2月12日昂山簽署《彬龍條約》決定成立緬甸聯邦。
3、農民節:3月2日,紀念1945年3月27日抗日勝利。
4、建軍節:3月27日,初為抗日節,1955年改為建軍節。
5、潑水節:4月13日前後(緬歷新年)。
6、工人節:5月1日。
7、烈士節:7月19日,紀念1947年7月19日昂山將軍等人遇難。
8、民族節:12月1日。
(6)緬甸有什麼廟會擴展閱讀
緬甸的風俗禁忌:
緬甸人認為頭部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地方,不喜歡別人觸摸自己的頭。婦女的筒裙被視為不潔,嚴禁晾曬在頭部以上的高度,忌諱從晾曬的婦女筒裙底下走過。進入佛教寺廟和參觀佛塔時應脫鞋、脫襪,不應與僧侶「平起平坐」,女士不能隨意碰觸僧侶袈裟或身體。
進入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其他宗教場所前,應事先詢問是否可以進入,如對方不歡迎非信徒進入,請勿強行參觀。此外,緬忌諱隨意撫摸兒童頭部,用腳做指示、踢東西或觸碰人也是極不禮貌的行為。
緬甸佛塔和寺廟遍布各地,拍照時需注意是否有禁止拍照標識。佛教齋戒月(公歷八、九、十月,緬語稱瓦期),不舉行婚禮、遷居等喜事活動。
Ⅶ 緬甸都有什麼重大節日
緬甸境內種族的多元,仰光市的餐飲也呈現包羅萬象的特色,尤其以撣族、緬族、中國和印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當地食物的精髓包括以咖哩烹調的魚、肉和蔬菜以及葫蘆湯,緬甸料理的特色為比較油和咸但較不辛辣。
緬甸粽子:粽子是有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這種粽子香氣撲鼻,令人陶醉。
緬甸的基本食品主要是米飯和咖喱,拌有沙拉的魚醬有許多種形式,米飯、其它菜餚與湯一起食用。米粉和魚湯做成的魚粉湯,椰子、雞肉咖喱加面條做成的椰奶面條都是緬甸人最喜歡的早餐和便餐食品。
緬甸也盛產海鮮,在仰光和其它城市中大部分的緬餐和中餐館中,螃蟹、對蝦、龍蝦和其它貝類都是非常受歡迎的菜餚。
典型的緬餐館供應肉類和蔬菜食品,大部分的緬甸餐館還可以做中國菜和印度菜,其它風味的亞洲菜包括泰國、越南、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風味的菜餚在緬甸也可以品嘗到。西餐主要是在賓館飯店中才有,在仰光有一些餐館提供義大利菜。
緬甸有許多茶葉店,在仰光和曼德勒有幾家快餐中心和快餐吧。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我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萊。如把芒果切成片,拌隊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咸、又辣、又鮮。
緬族人占緬甸人口的大多數,遍居於緬甸全國。遵照佛教習俗,緬人每日只進兩餐,進餐時間約在上午9時與下午5時。由於緬甸是大米之邦,所以緬人素以大米為主食,菜餚很簡單,慣以咖喱為佐料。進餐時,大家圍於矮桌四周,或蹲,或盤腿而坐,桌上放一碗咖喱菜湯,一碟魚蝦醬和幾杯清水,人們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把米飯抓進口中。有時,湯碗里放一把湯匙,以備公用。一般而言,各家用餐都禁酒,但在酒店裡可以飲酒。飯後,人們到水缸邊洗手,然後喝水、吸煙或嚼檳榔。
緬甸飲食文化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攔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一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餚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後撒上鹽、用手撕食。緬甸克倫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吸煙斗。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一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一人一把匙和一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於菜齊後一起上桌用餐。
緬甸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講究菜餚要豐盛,注重菜品要質精量小。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食甜、酸、辣味。
③主食:以米飯為主,對水餃、蒸餃、餡餅、烤餅、燒麥等也很感興趣。
④副食:喜歡吃雞、魚、蝦、鴨、雞蛋及各種蔬菜;調味愛用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喱粉等。
⑤製法:對烤、炸、爆、煎、燒、醬、拌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喜愛中國的川菜。
⑦菜譜:很欣賞大拼盤、素雞、吉利魚條、姜芽鴨片、煎釀明蝦、炸脆皮雞、棒棒雞、奶油菜花、炸板蝦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愛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飯後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後沖成怪味茶飲用)。
⑨果品:愛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蘿等水果;乾果喜歡核桃仁等。
因境內種族的多元,仰光市的餐飲也呈現包羅萬象的特色,尤其以撣族、緬族、中國和印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當地食物的精髓包括以咖哩烹調的魚、肉和蔬菜以及葫蘆湯等。緬甸料理的特色為比較油和咸但較不辛辣。
·爽口香脆炸素菜:把胡蘆瓜切段及豆芽蘸炸漿入油鑊炸,前者炸起來十分爽口;豆芽則以脆口取勝,蘸自家調制的辣醬,酸甜又香口。
·茶葉沙律:緬甸的沙律沒有沙律醬,而用清香茶葉去提香,拌菜絲、蝦 米、緬甸珍珠豆(花生),蠶豆,用來佐酒或茶俱佳。
·魚粉湯:把魚拆肉,以香茅和姜去調味,除去俗稱的「泥臭味」,再用炒香的馬豆熬湯,米粉盡收魚湯的鮮味之餘,伴菜有入口香而爽的香·蕉樹芯、炸制, 魚湯底濃到化不開。
·咖喱蟹:主要以咖喱粉調味,拌洋�提香,辣度可隨口味增多減少,肉蟹味濃郁又香口。
·緬甸大蝦:緬甸運來的大蝦以多膏見稱,烹調以姜油、蒜及咖喱粉,芫荽味很香,身長而肉嫩,入口如吃龍蝦肉。
到緬甸旅遊,最值得看的有5大特色
1\東西方文明的並存:在人文景觀方面,緬甸保存著許多東方社會的傳統,但由於曾經長期被西方殖民者統治,又有許多西方的特色.在那裡,你可以看到許多亞洲特有的東西---男人和女人的穿著長裙,走在金色的寶塔旁邊.但離此不遠的地方,卻又聳立著已被損壞的殖民地建築物.
2\佛教建築與佛教文化
3\熱帶風光
4\自然風光'
旅遊景點:
1\仰光的大金塔,素麵佛塔.皇家湖.翁山公園.百年火車站.茵雅湖.
2,曼德勒,爬曼德勒山.
3\蒲甘,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它曾是一個古代王國的中心.被損壞了的3000座廟宇分散在圍繞該城的田園里,而它的影響是跨越時代的.
路線:有民用航空可以直達緬甸首都仰光的明哥拉郭機場.
公路交通也十分發達,有滇緬公路與中國雲南相通,緬甸有幾萬公里的公路,但大部分都沒有鋪設柏油路面.
在緬甸國內有鐵路與公路客運.仰光與曼德勒之間有計程車.曼德勒到蒲甘可坐船游覽,沿伊洛瓦底江欣賞兩岸風光.
緬甸緬族人飲食習慣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攔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一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餚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後撒上鹽、用手撕食。緬甸克倫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吸煙斗。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一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台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一人一把匙和一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於菜齊後一起上桌用餐。
緬甸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講究菜餚要豐盛,注重菜品要質精量小。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食甜、酸、辣味。
③主食以米飯為主,對水餃、蒸餃、餡餅、烤餅、燒麥等也很感興趣。
④副食喜歡吃雞、魚、蝦、鴨、雞蛋及各種蔬菜;調味愛用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喱粉等。
⑤製法對烤、炸、爆、煎、燒、醬、拌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喜愛中國的川菜。
⑦菜譜很欣賞大拼盤、素雞、吉利魚條、姜芽鴨片、煎釀明蝦、炸脆皮雞、棒棒雞、奶油菜花、炸板蝦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愛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飯後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後沖成怪味茶飲用)。
⑨果品愛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蘿等水果;乾果喜歡核桃仁等。
緬甸民俗風情
緬甸是佛教國家,全國人口中有89.4%為佛教徒,全國各地處處是佛塔,有(金之都)美譽,尤以仰光之大金塔(SHWEDAGON PAGODA)舉世聞名,入佛寺須脫鞋、襪,女性入佛亦不得穿絲襪,同時不宜穿短褲。
由於篤信佛教,緬甸人性情各,心地善良,也很好客,上朋友家作客,通常會備小禮物饋贈.
有趣的是,緬甸人有名無姓,男士名字前冠以U(念烏),女前冠以DAW(念道)。
緬甸人重視教育,緬文及英文普遍使用,如必須找華文翻譯員,亦不難找。
緬甸夜間無娛樂,旅客在晚餐之後,就無處可去。團體在仰光旅遊可請旅行社安排傳統歌舞。一些較新的旅館有卡拉OK及酒廊等設施。
緬甸之服飾極有特色,無論男女老少下身都著棉布"沙龍",男生打結於前,女生則打結於腰側。在一般場合,男生上身穿長袖襯衫,下身穿沙龍,遇正式場合則外加一件長袖短外套,外套上縫有中國布約,腳穿塑膠拖鞋。緬甸有許多政府官員為軍人,接見外賓會穿軍服。女生則上身穿縫制的貼身衣服,遇正式場合外加顏色鮮艷亮麗的圍巾,同樣是足穿拖鞋,惟已有一些年輕時髦小姐穿高跟鞋。
緬甸之平均為攝氏32度,在最炎熱的季節,中部乾燥地區溫度相當高。男性穿襯衫即可,若遇正式場合宜系領帶或穿西服。女性則建議穿棉質洋裝。5月中旬至10月中旬為雨季,宜帶雨傘。10月下旬至2月中旬則為較涼的季節,可攜一件上套備用,冬季至曼德勒及北部的SHAN州,則須攜帶冬裝。
Ⅷ 歷史上向中國稱臣的越南緬甸這些國家也過中國春節嗎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多個國家有過春節的習俗,主要是一些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國家,如越南、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這些國家都把春節列為了法定假日。
中國、朝鮮、韓國、日本、東南亞華人人口較多受到中華文明影響的國家都過中國傳統農歷新年。例如:新加坡、泰國、越南、寮國、緬甸、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還包括蒙古等。廣義地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農歷新年。越南、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這些國家都把春節列為了法定假日。 緬甸雖然過春節,但卻不是法定假日。
在越南,春節是最隆重的節日,也是國家法定休息時間最長的一個節日。越南的過節習俗與中國大同小異,臘月二十三開始過年,臘月三十除夕守歲,放鞭炮,吃團圓飯。大年初一拜年、趕廟會。韓國人也一直保留著正月初一過春節的習俗,韓國稱春節為「舍爾」,意思是新年之首。春節期間全國放假,人們紛紛從城市返回故鄉,春運的繁忙跟中國有點兒相似。春節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在家靜心祝福,祈求好運。新加坡春節一般放假兩天。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拜年,拜年不提貴重禮品,只帶兩個桔子,進門送給主人,桔與「吉」諧音,象徵大吉大利。馬來西亞過春節習俗也跟中國大致相同,由於當地華人多來自福建,受閩南文化影響,人們過春節一定要買鳳梨(菠蘿),閩南語「鳳梨」與「旺來」諧音,鳳梨就成了春節的吉祥水果。
Ⅸ 緬甸都有什麼傳統節日
每年四月中旬是緬甸潑水節,也是最重要的節日,小吃有咖喱和沙拉等食物。
Ⅹ 緬甸有哪些佛教節日
迦提那節
俗稱希施節,是緬甸佛教徒一年一度舉辦的重要傳統節日。
迦提那節是在緬歷七月(德甸鞠月)十六日至八月(德傘夢月)十五日之間(相當於西元年裡的十一月前後)選擇一吉日來舉辦其節日的活動。當節日期間,佛教徒們都聚集一起用懷著對佛祖的敬意把金錢,僧衣,食物和生活用品都奉獻到佛寺里。
2008年11月12日,在老街市的和平寺,佛教徒們把供奉僧侶的各種生活用品和紙幣,精心製作成美觀的禮品架,跳著舞抬進寺中。他們在寺廟里向各位僧侶敬拜,僧侶們則會給他們講道,滴水和祝福。禮畢後一起聚餐,一同度過美好的節日。
像這樣的節日,對佛教徒來說,都是聖潔而榮耀的,節日將會永遠銘記在他們的心裡。所以每個緬甸佛教信徒都會參加這樣的節日。
迦提那節日的起源,相傳是在西元前五百四十多年前,一些佛教僧侶要到山上去朝拜佛祖釋迦牟尼。那天下著大雨,僧侶們都在雨中很艱苦的向山上爬,花費了好多天的時間才找到佛祖。當他們找到佛祖時,他們都很累又很餓,衣衫又濕又臟又臭。所以佛祖給他們更換新的衣衫,講完道以後給他們賜福,又給他們預備食物。
就這樣,佛教信徒們為了紀念這個事實,遂在豐收以後,選定一吉日為寺院里的僧侶們獻上金錢,僧衣和食物,代代相傳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