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電價為什麼不漲

緬甸電價為什麼不漲

發布時間: 2022-08-03 15:36:58

㈠ 什麼支撐了緬甸全球最低電價

靠補貼,不過現在已經有44%通了電,用電越來越大政府壓力也越大,已經要漲價了

㈡ 電價上下浮動調整為原則上不超20%,這是什麼意思

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拉閘限電風波,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定論。我們的國家電網和國家發改委根據現在的原材料價格,制定了一個新的政策,認為在適當的情況下,電價可以進行上下浮動,調整原則上不能超過20%。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電價上浮的話,那麼最好不要超過20%,相當於為電價的上浮空間設了一個限制,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一次的電價。

第三,這樣的情況會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的話,煤炭是屬於不可再生能源,所以如果在以後我們依舊大量的依賴於火力發電的話,那麼勢必會導致煤炭的價格一路走高,對於入網電價來說也是如此。但是如果我們把主要的發展方向放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方向,那麼在以後電價可能會保持一個穩定,但是在這里還是有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清潔能源一般都是不穩定的。

㈢ 為什麼現在電價一直在漲

你只是聽說而已,電費漲價必須開價格聽證會不能隨意漲價。現在執行的是階梯電價,一般用的多就越來越貴。基本上沒有怎麼漲價。希望採納答案

㈣ 得州電價暴漲200倍,這背後是怎麼回事

因為冬季天氣的影響,得州電價出現了暴漲

近日,得州電價暴漲200倍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此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據外媒報道,超級寒潮席捲美國,共有48個州受寒潮影響出現降雪天氣,降雪面積占國土面積的73%。據CNN報道,過去一周已打破約2000條低溫紀錄。當地時間周二早上,美國大陸超過73%的土地被雪覆蓋。此外,極端惡劣的寒冷天氣導致得克薩斯、俄勒岡、肯塔基、西弗吉尼亞等18個州的550萬戶家庭停電。其中在得克薩斯州就有260萬家庭和商戶停電。供需失衡,得州電價飆升近200倍!據得州電力可靠性委員會數據,這個星期早些時候,得州批發電價超1萬美元/兆瓦時,相當於一度電需要65元人民幣。與平時相比,得州電價上漲了差不多200倍。這樣的價格是非常離譜的,這也將會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僅如此,也會對其他產業造成巨大的沖擊。其中能源和服務產業受到了嚴重影響,許多能源公司不得不進行大規模裁員才能更好的應對這樣的突發情況的出現。服務餐飲業,也不得不選擇暫時關閉門店,以此來節省電費帶來的巨大消耗。

三.對其他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除了電價飆升,電價過高給得州各行業造成了巨大沖擊,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能源行業。目前,得州大量的油井和煉油廠生產已經停擺,天然氣和原油運輸也深受波及。

㈤ 為什麼油價敢漲,電價不敢漲

主要看老闆屁股後面的槍,硬是不硬

㈥ 現在電多少錢一度,為啥感覺十幾年都沒漲價過

現在的電價,生活照明用電,是每度0.52元,工業動力,0.73元,確實很長時間沒長了,因為三峽的建成,發電成本不斷下降,才沒有長價的,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㈦ 多地開始限電,會引發電價上調嗎

會有這個可能性,但即便漲價,電價上漲的幅度也不會很大。

我們要知道目前的電價是經過國家補貼後的結果,這就意味著全國各地的電價基本上相對穩定,電價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國家的補貼。也正因如此,當煤炭價格進一步上升的時候,煤炭的供應就會非常緊張,這也會直接拉高火力發電的成本。各個省份不可能直接向民眾漲價,漲價的成本需要各個地方補貼,這就導致各地出現了限電的措施。

一、很多地方開始限制用電。

全國各地的多個省份出現了限電的情況,有些地限制了工業用電,有些不靠譜的地方甚至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直接拉閘限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的電力情況確實有點緊張,很多地方也在提倡錯峰用電,通過這樣的方式避免電力供應出現問題。

㈧ 緬甸電力能自給嗎電費貴不,多少錢一度

緬甸第一電力部部長吳佐敏說,利用外國投資的電力項目共39個,總裝機容量為37470兆瓦。緬甸已與泰國、中國、孟加拉國簽署了供電合作諒解備忘錄,據以上合作文件,緬甸每年都有電力銷售外匯收入,還可免費使用其中發電量的10-15%。

據一位前任司長說,緬甸目前的裝機容量為2200兆瓦。從向國外銷售電力情況看,僅與中國簽署合作文件的瑞麗江水電項目已經完成,其裝機容量660兆瓦中,有450兆瓦可供出口。包括煤電在內,將繼續實施的電力項目還有64個。

緬甸實行電費分段收費機制,即每月用電量在50度以內,按每度2.5緬元收費;每月用電量為50度至200度,按每度10緬元收費;每月用電量在200度以上者,按每度25緬元收費。工業用電電價漲幅最大,每度收費達30緬元。

㈨ 電價該不該上漲

現在有一種說法叫做「改革就漲價」,給人的印象似乎是電力改革引發了漲價。而在許多西方國家,電力體制改革,往往伴隨著電價下降。我們則相反,原因何在?本文試圖作一簡要分析。
一、經濟轉軌是電價不能降低的體制原因
1993年,在中國電力行業改革戰略選擇國際研討會上,世界銀行工業能源局局長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電力行業特徵進行了比較:「就電力消費而言,發展中國家水平低,發達國家水平高。就人均電力消耗來講,前者僅為後者1/80;這對政策有影響,發展電力工業是發展中國家非常關注的問題,而發達國家則不同。就發展速度來講,發達國家年增長率很低,僅1%左右,可以用提高用電效率來解決,而發展中國家則不同,經濟發展速度高,不增加能源和電力消耗是不可能的。就價格而言,發展中國家能源價格低廉,由政府給予補貼;發達國家的能源價格是市場決定的。在能源生產方面,發展中國家能源工業是政府壟斷經營的,採用指令性和控制性的法規條例;而發達國家採取政府和私人經營並存,公開透明的法規條例,由企業自我控制和平衡。發展中國家存在信息障礙,技術和融資水平低;發達國家按市場規律、價值規律和供求規律辦事,信息流暢、技術水平高、效率和效益高。」當然,發展中國家由政府壟斷經營改為市場化經營後有可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發展中國家的電力價格偏低,市場化改革就要提高電價;總的說來,發達國家的電力工業由於原來定價較高,引入競爭機制後可以降低成本,降低電價。而發展中國家的電力工業引入競爭機制後,可以降低成本,由於原來價格不到位,要使價格符合市場化改革的需要,必然要提高價格。這是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原來電力工業不同特徵造成的。
二、電價長期偏低是電價不能降低的根本原因
世界銀行工業能源局局長說:「發展中國家的改革緊緊地控制著公用電力事業,政府要求電力企業承擔過重的社會義務,許多國家認為便宜的電力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好處,人為壓低電價。據1988年的統計,63個發展中國家電費加權平均僅為0.043美元/千瓦時,只相當於經合組織(OECD)國家平均電價的50%,OECD國家電費加權平均為0.08美元/千瓦時。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同樣是消耗能源生產電力,發達國家電力生產的技術水平高、效率高、消耗低,價格反而比發展中國家高。主要原因是發展中國家以大大低於成本的電價出售電力。據估計,發展中國家實際平均邊際成本為0.10美元/千瓦時或更多。也就是說,發展中國家電力工業如果按邊際成本定價,發展中國家的平均電價應當高於發達國家。」
可能有不少人對於中國電價是否偏低心存疑慮。或者說,許多人對於中國在計劃經濟年代和改革開放初期電價偏低是承認的,但對於中國近幾年的電價是否偏低心存疑慮。其實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中國電力工業在改革開放以後,是依靠價外加價,一部分供電企業靠亂加價、亂收費來維持發展的。自1998年電力供求緩和以後,逐步取消各種價外加價,價外收費,後來甚至連計劃經濟年代就已存在的供電工程貼費也都取消了,中國的目錄電價還是偏低的。總的來說,中國電價是偏低的,其中居民電價偏低是非常突出的。電力工業要走上競爭性市場化改革的道路,電價必然是要上漲的。
在發展中國家裡,認為低電價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好處的觀點根深蒂固,中國同樣存在這種思想,總認為居民生活用電價格不能高,否則將影響低收入家庭和貧困戶用電,而且要求電力企業承擔過重的社會義務。人為壓低電價結果是電力使用不合理,經濟效益不高,電力工業資金緊張,無法保證足夠的電力供應,出現缺電;人為壓低電價,使得電力工業無法取得電力投資,甚至連老電廠的維護檢修也難維持,更談不上更新改造。這就是發展中國家和中國走計劃經濟年代長期缺電的根本原因。要解決電價偏低和電力工業缺電問題,首先要解決那種認為低電價對社會經濟發展有好處的觀念,要給電力工業以合理的價格,使電力工業能夠維持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資金需求。
三、供應側電價結構失調亟待電價的合理回歸
中國長期存在「重發輕供不管用,重新建輕既有」的狀況,改革開放以後進行的電力改革同樣是重發電、重新建。1985年,國務院決定實行多家辦電和多渠道集資辦電的政策,無論是對集資新建電廠實行還本付息電價還是實行燃運價加政策和電力建設基金政策,主要是照顧發電工程;後來實行經營期電價,也只是將「經營期電價」替代原來的「還本付息電價」政策,這些改革政策實行的結果是獨立發電公司的資產回報率達7.1%,股本回報率9.5%;國家電網公司的資產回報率僅1.65%,股本回報率僅0.55%。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時,發電公司的上網電價:凡是原來有上網電價的按原上網電價執行,原來國家電力公司所屬的老電廠,沒有上網電價的按補償成本原則核定臨時上網電價,銷售電價減去發電廠上網電價之後的剩餘部分就是輸配電的電價。按照這個辦法,繼續維持了原有的發電上網價高,利潤高,輸配電低,利潤低;新電廠上網電價高,利潤高,老電廠上網價低,利潤低。
據統計,中國20世紀90年代末之前,發電、輸電、配電的投資比例大約是1∶0.21∶0.12,而美國是1∶0.43∶0.7,英國是1∶0.45∶0.78,日本是1∶0.47∶0.68,也就是中國輸配電投資長期低於發電投資,而美英日等國家輸配電投資要大於發電投資。如果電力工業總投資是1,中國的輸配電工程投資佔25%,其中相當一部分投資還是靠向用戶徵收供電工程貼費籌集的,而美、英、日等國的輸配電投資占電力工業總投資的55%-60%。
我國輸配電價無論從絕對水平還是從輸配電價的比例來看,都是非常之低的。2002年,我國的輸配電價是占銷售電價的26.7%,而發達國家可以達到60%左右。在我國銷售電價本身偏低的情況下,輸配電價占銷售電價的比例又偏低,而與其他國家的輸配電價格相比就顯得更加偏低。中國的輸配電價只有英國的1/3,德國的1/4,日本的1/6。這樣低的輸配電價使得電網公司盈利率嚴重偏低,負債率上升,建設資金籌措發生困難。因此,當電力工業進行市場化改革時,必然要提高輸配電價,促使銷售電價水平上升。
四、銷售電價結構扭曲也使電價須適度調高
中國銷售電價存在的問題:一是銷售電價分類不合理,二是各類電價之間的比價關系不合理,三是優惠電價種類繁多,四是價外加價收費。
由於銷售電價分類不合理,各類電價之間比價不合理,優惠電價種類繁多價外加價收費多,使得電價嚴重扭曲。凡是能從公共電網中獲取低價和優惠電價的用戶,都會賴在公共電網中購電;凡是要負擔交叉補貼的用戶就會千方百計修建自備電廠,自建自管自供逃避補貼責任。結果是小煤電,假熱電盛行,公用電網的優越性徹底喪失,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還嚴重影響大用戶向發電廠直購工作的開展。在廠網分開的條件下,大用戶建自備電廠和直購逃離公用電網,公用電網只剩下優惠供電的各類用戶,公用電網就會出現高價購電,低價賣出,嚴重虧損,難以為繼。
電力行業市場化改革的目的是為了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電力行業的效率和公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者面臨的價格是社會生產的邊際成本。如果對價格人為扭曲,那麼資源的有效配置將無法實現。我們對居民生活用電、農業用電、支農產品用電電價等進行交叉補貼,就是對銷售電價進行人為扭曲。根據福利經濟學的研究可以知道,對特定人群給予收入補貼,優於通過價格扭曲進行補貼。我們要下決心取締一切扭曲電價的做法,適當調高價格是必要的。
五、能源資源短缺迫使煤電聯動勢在必行
近年來,世界石油,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煤炭價格也大幅度上漲,電力工業作為能源轉換行業,繼續維持低價供電,用戶為逃避承擔高價能源,趨向多用電力。凡是能用電力替代石油和天然氣的都盡可能用電力替代,在這些能源替代中,有的替代是合理的,既可節約投資和費用,又可節約能源資源,有些替代是不合理的,會造成能源資源的浪費,如用電燒熱水和採暖,電力利用效率極低。最近幾年電力消費的增長率不僅高於能源,而且高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電力消費已經連續6年彈性系數大於1。
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在於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價格已經遠遠超出了成本+合理利潤+稅金範疇,石油、天然氣已經獲得暴利,但時至今日對電力工業卻要求微利或者虧損,不能夠反映其稀缺的情況。在能源大幅度漲價的情況下,作為能源轉換行業的電力,惟一的辦法只能是電價隨能源價格浮動,即中國實行的煤電聯動。
為保持終端能源的合理比價,促進能源合理利用,節約能源資源,應當隨著油、氣、煤的價格上升,合理提高電價,當然,提價要適度,要考慮到國民經濟多方面的承受能力,要使石油、天然氣、電價和熱價保持合理的比價關系。但是從已印發的《電價改革方案》和上網電價、輸配電價和銷售電價等三個管理辦法來看,離這種要求還很遠。
以上說明在改革過程中,往往導致電價上漲。筆者認為,中國要進行電力體制改革,應當引入發電競爭、售電競爭和在大用戶直購之前先理順電價,先把電價分類,電價水平合理化,取消優惠電價、取消價外加價。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7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3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5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7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8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3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9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2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1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