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事實力為什麼那麼大
❶ 緬甸是一個小國家,它的軍事實力怎麼樣
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
❷ 緬甸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緬甸地處東亞,在它的東南西北部分別和我國、泰國、寮國、孟加拉和印度為鄰,總面積67萬平方公里,差不多和我國的青海省面積相當,總人口根本無法相比我國,只有5300萬。2005年,緬甸國都從仰光遷到了內比都。
去過緬甸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這里的旅遊資源的確很多,而且環境也不錯,茵萊湖、蒲甘、納帕裏海灘等都是必要的打卡之地。
每年差不多有八十萬國外遊客來緬甸了旅遊,其中我國遊客佔了大部分,因為這里的氣候問題,很多遊客都會選擇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之間來緬甸旅遊。
如果按照每個人五千人民幣的花費算的話,每年緬甸的旅遊產業會給緬甸老百姓帶去40億人民幣收入。
而且,這里落後的經濟發展也帶給了緬甸更多的問題,經常發生動亂,是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國家之一,出於這樣的原因,很多外國遊客並不願意來緬甸旅遊,如果緬甸國內局勢穩定的話,相信來這里的遊客要遠遠超過80萬,給緬甸百姓帶來的收入也會更多。
❸ 為什麼緬甸佤邦那麼強大
緬甸距離我國並不遠,算的上是我國的一個鄰國,不過這個國家的面積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都極其差,甚至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為了方面毒販們掙錢,佤邦擁有了相當強大的武裝力量,當地的毒販甚至被稱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販毒集團,這支部隊甚至連緬甸政府都難以消滅。
為了減少戰爭所帶來的損失,緬甸政府也和佤邦的聯合軍簽訂了和平協議,這支強大的軍隊也會為了政府去保護緬甸的邊境地區。
有了這樣的條件和武裝力量,加上毒犯們帶來的經濟效益,佤邦成為緬甸的一個相對發達的城市也是正常的事情。
❹ 果敢軍隊究竟有多強,為何幾十年來緬甸一直沒法控制果敢地區
幾十年來緬甸都無法控制果敢地區,第一原因是緬甸軍隊的戰鬥力不足,緬甸一直以來都不算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國家內部更是混亂不堪,要想組織起來一致對外,這本身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再就是果敢軍隊相對於緬甸來說還是很強大的。
果敢同盟軍,全稱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又稱為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英文縮寫MNDAA,是緬甸撣邦第一特區的武裝組織,領導者為特區前主席彭家聲。
果敢同盟軍是緬甸漢族軍隊,緬甸果敢曾為中國西南邊境少數民族的地域,明末大量漢族湧入雲南省。前身為緬甸共產黨在緬甸北部山區武裝割據部隊的一支,1989年脫離緬共,與政府和談,改組為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果敢八八事件前實際控制第一特區。果敢八八事件後,緬甸政府軍與同盟軍發生戰斗,副司令白所成部投降緬甸政府軍。彭家聲率余部轉戰果敢山區。2010年,果敢同盟軍重建。2014年起,果敢同盟軍與克欽獨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若干民族軍、北撣邦軍結盟,重返果敢江西地區開展游擊戰。
簡單來說,果敢人民其實就是華人,他們說漢語,寫漢字,跟中國人本來是同根同源,只是因為某些歷史原因才留在了這里,而且果敢地區的重要經濟產業正是毒品,果敢地區對緬甸來說就像是一個炸彈,緬甸人做夢都想把果敢聯軍連根拔起。但是他們做不到,果敢聯軍雖然勢單力孤,但緬甸軍隊連續多次進攻,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❺ 為什麼緬甸和果敢鬥了70年,還無法收復果敢
緬甸和果敢鬥了70年還無法收復果敢的原因如下,這已經是很長時間,緬甸雖然說他搞不定果敢,但是不意味無法解決,在十年前緬甸政府通過別人的配合已經奪下了他們的掌控權,也就是說從那裡開始,緬甸也就解決了這個定論,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緬甸政府實力特別弱,之所以沒有解決他們,還是因為他們的實力弱,不能說果敢他們的勢力非常強,但是也是比緬甸政府強大,僅是因為逃到的國民黨就可以把他們打地分散。國民黨在逃回緬甸的時候遭到了緬甸的襲擊,他們以獲勝而且緬甸政府掩飾敗了,面對歐美的時候,李彌的話還是挺厲害的,在以前,緬甸就像是民國一樣,北方也擁著擁有獨立的勢力,這些勢力的存在也是有許多壓力的。而且除了以上原因,果敢還是有其他的好友的,這也是他們的勢力可以活到2010年的原因,他的背後有很大的靠山,這靠山是非常支持經常在他們遇到死亡的時候,就會給他們幫助,所以這也是緬甸收復不了的原因。
❻ 緬甸軍隊排名第幾
日 · 優質國際資訊領域創作者
此前,世界最著名、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公布GFP的2017年全球軍事力量排行榜,世界軍事力量仍是以美國最強,俄國次之,中國第三,印度第四。那麼因穆斯林族群關系緊張的緬甸和孟加拉國,到底哪個更強?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圖為「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網報道的全球126國軍力排名,圖為前45名列表。全球火力指數,簡稱GFP。GFP排行榜是世界最著名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之一,其資料庫主要收集世界各國軍隊信息,並進行分析和總結。該榜綜合考慮人口、陸海空戰力、資源、國防預算等50項因素計算出軍力指數。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緬甸中文網訊】根據Global FirePower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全球126個國家中,緬甸的軍事實力排名31位,而孟加拉國排名第57位。
緬甸、孟加拉國的軍事力量對比
軍事力量對比
緬甸
孟加拉國
兵力
50萬(總人數5200萬)
22.5萬(總人數1.63億)
國防預算
24億美元
15.9億美元
軍用飛機(包括戰機)
166架
133架
直升機
61架
86架
坦克
592輛
534輛
裝甲車
1358輛
982輛
裝甲自行火炮
108輛
18輛
火箭彈發射車
108輛
32輛
軍艦
150艘
90艘
潛艇
無
2艘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在以上幾項對比數據來看,除了潛艇和直升機外,緬甸的軍事力量均比孟加拉國強,尤其是裝甲自行火炮和火箭彈發射車,緬甸的數量遠高於孟加拉國。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下面是排在前10名的國家:
1.美國:有人會真的對此感到吃驚嗎?美國可能在人力上不能排第一,但他們確實在陸地系統、空中力量、海軍力量以及後勤等很多其他方面勝過所有國家。
2.俄羅斯:俄羅斯的陸地面積世界第一,這對於自衛戰來說非常重要,特別是在有外來侵略者時。
3.中國:除了在人力方面領先外,中國還擁有巨額外匯儲備和巨大的購買力。
4.印度:對印度的主要對手巴基斯坦來說很不幸的是,印度擁有世界第4強的軍隊,而巴基斯坦排在第13位。
5.法國:盡管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的幽靈隱約可見,但法國人非常善於投射區域力量,特別是在他們的前殖民勢力范圍。
6.英國:英國和法國乍看很相似,但真正的差別在於固定翼飛機、艦隊力量和經濟。法國的外債更少,雖然防務預算少得多,但軍隊規模更大。
7.日本:雖然日本可用的人力似乎遠遠多於英國,但該國自衛隊(根據法律)用於國土防衛,並聚焦於海上力量和火炮。但該國經濟遠遠超過英國。
8.土耳其:土耳其的龐大人力儲備和陸上力量緊隨日本之後。然而,該國背負巨額外債,並且海上力量缺乏多樣性,這令第7名與第8名之間的差距相當大。需要指出的重要一點是,土耳其也是北約成員,該國軍隊可能是圍繞它很可能不得不參與的戰爭而設計的。
9.德國:德國經濟遠遠超過土耳其。但德國在可用人力方面落後。
10.義大利:從飛機和陸上力量到海上力量,義大利在幾乎每個方面都超過德國。雖然義大利可用的資源幾乎多出一倍,但它運作這些資源的人力少了一半。
❼ 古代的緬甸實力如此強大,為何現在卻這么落後了
緬甸之所以現在衰弱了,主要是三個原因造成的。在二戰之後,緬甸的實力就急劇下降,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不斷倒退,同樣也反映在當時國內一片混亂,經常發生戰爭的現象。甚至到現在緬甸也在發生戰爭,並且現如今緬甸已經成為了東南亞最亂的國家。這種政治上的不穩定,同樣也影響到了緬甸的發展。
第3個原因就是政策問題。要知道當緬甸政府在少數民族逐漸擴展之後,其實並沒有制定一個正確的政策去對待當地的少數民族,而是選擇不理睬他們。一旦少數民族開始與緬甸政府出現矛盾的時候,緬甸政府就採用的是硬碰硬的方式來對待少數民族,這種武力解決的方式,其實並沒有辦法真正的解決矛盾的根源,所以才讓整個緬甸變得非常混亂。
❽ 緬甸軍為什麼和果敢軍打起來果敢軍有多少軍隊果敢軍地區有多少人民果敢軍是不是很窮還有果敢軍那
進入2015年,緬甸北部的戰事就由零星交火逐漸發展到大規模的武裝沖突,也逐漸吸引了國人關注的眼球,如今戰火已經綿延近三個月,而擁兵數萬,還有飛機、坦克等重武器的緬甸政府軍,卻始終奈何不了只有千把人,裝備也是多為輕武器的果敢同盟軍,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參加閱兵的緬甸政府軍。
首先是士氣,緬甸發動的緬北戰事更多是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現在的緬甸三軍總司令敏昂萊,2009年時還是個普通的少將,之所以在短短幾年間就如同坐火箭那樣飛速晉升到大將,並且超越很多同輩執掌三軍帥印,就是因為2009年他主導的收復果敢的軍事行動取得了勝利。今年是緬甸的大選之年,如果在他領導下,再能拿下一兩個民間地方武裝,那麼他在緬甸政壇上的地位,即便不能取代吳瑞曼成為總統候選人,至少也能鞏固現有地位,讓新總統不敢小覷。所以這場沖突更主要的是為了爭奪政治上的利益,而與普通官兵沒有多少直接關系,更沒有師出有名的道義上的正義,基層官兵的士氣自然不會太旺盛。而反觀果敢軍一方,既有 2009年的前仇未雪,又有眼前的生死存亡。可以說是既懷著一雪前恥的復仇之志,又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哀兵之勇,士氣之高昂,自然不需再多說什麼了。兩相對比,孰高孰低已經是一目瞭然了。
其次是地形,緬北是連綿的山地,又是亞熱帶叢林地帶,在這樣的地形作戰,大兵團未必就有優勢,因為受到地形限制,即便是數萬大軍也很難部署。集中主力吧,機動也好,攻擊也好,都很難迅速展開。分散兵力吧,又容易被熟悉地形的果敢軍各個擊破。真是個兩難的選 擇。而果敢軍方面,雖然只有千把人,反倒是個最理想的兵力規模,你若是大兵壓境,我就可以化整為零,讓大部隊在這潮濕悶熱的叢林里兜圈子,就像高射炮打蚊 子;你若是分兵合擊,我就集中著千把人選擇有力地形,針對你一路,打你沒商量。所以在這樣的地形上,兵力上的優勢,並不能直接轉化為戰鬥力上的優勢。
果敢軍在密林中挖掘的地道。
再就是武器方面,盡管緬甸政府軍有飛機,有坦克,裝備方面的優勢更是壓倒性的。但是,在緬北復雜的地形上,緬甸空軍缺乏精準的目標指引,加上飛行員訓練水準也不咋的,要想真正有效地為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也是緬甸軍機一再進入中國領空發生誤炸事件的客觀原因。至於坦克部隊在緬北的復雜地形,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難以施展出坦克部隊橫掃千軍的雷霆之威,弄得不好,反會像陷入泥潭的大笨牛,成為果敢軍火箭筒的活靶子。倒是果敢軍的輕武 器,在這種戰場環境最能發揮出打了就跑的游擊戰效能,要知道,在叢林中,一支AK47可遠比一門榴彈炮更有作用。
復次,就是緬軍步兵戰鬥力 並不那麼強悍。現在只需站在臨滄—南傘的公路邊,就能看到「果敢戰爭直播」。公路下方是大竹箐村,與這個雲南省鎮康縣村落正對面的,是緬甸果敢地區的扣塘 村。當地村民楊老三說:「真是嚇死人了,緬甸的重炮昨天早上8點就開始狂轟扣塘村山頭上的果敢同盟軍陣地,然後是步兵沖鋒。步兵在第一波攻擊中退下陣線, 再用重炮轟擊。10點40分左右,緬軍發動第二波步兵沖鋒,結果又敗了。後來,緬軍又從老街東城和其它地方調兵來,雙方一直打個沒停。」村民楊老三正在和 記者說著。談話間,眼看著1公里遠處的山上,就有果敢同盟軍部隊在追擊潰逃的緬軍。緬軍以多打少,發動3輪進攻都已失敗告終,最後還被對方的反沖鋒,打的 到處跑。可見戰斗能力和意志並不高。
果敢軍重機槍陣地。
這幕情景引來不少過往人員駐車圍觀,以至於過路的公安巡邏車不得不用廣播警告:「趕緊散了,小心流彈危 險!」果敢同盟軍最高指揮員告訴記者,自16日起,緬軍地面部隊和炮兵先後對鄰近中國南傘國門的同盟軍211旅防區、311旅的扣塘防區發動猛烈進攻,果敢同盟軍17日下午1時42分也突襲了緬軍由臘戌至老街的運輸車隊。
最後,果敢軍還有一條退路,就是在最危急的情況下,大不了退入中國境 內。盡管中國方面會出於維護治安的考慮,收繳果敢軍的武器,但是一般不會拘禁果敢軍的官兵,一旦避過風頭,果敢軍的官兵又會回到緬北,雖然只是赤手空拳, 但要知道在緬北,要搞到槍支武器,可是比搞到蘋果手機更容易啊。而緬甸正規軍由於國境線的限制,是根本無法實施迂迴包抄的戰術,而且漫長的邊境線也使政府軍防不勝防。甚至可以說,就是由於背靠中國,就使果敢軍有了即使被打敗也不可能被完全消滅的「不死金身」。
隱蔽在山地中的果敢軍地堡。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果敢軍有這么 多的有利條件,怎麼在2009年會被緬甸政府軍打得丟盔卸甲,連彭家聲也只帶了兩三個人落荒而逃,整整潛水了四五年才重新露頭?2009年緬甸政府軍的大勝,關鍵是當時彭家聲家族掌控果敢地區的政治經濟大權,引起手下不滿,最後堅固的堡壘還是被從內部攻破,要是沒有內部的里應外合,當年果敢軍也絕不會輸得如此之慘。而現在東山再起的彭家聲顯然已經吸取了這一深刻教訓,必然會有所改進,政府軍這回再要想靠內部分化來取得勝利,幾乎是不可能了。這也正是這次武 裝沖突持續了近三個月,政府軍空有兵力、裝備上的巨大優勢,也難以取得決定性的進展的原因所在。何況,本來緬甸政府軍先是和克欽獨立軍交火,而克欽獨立軍 可是緬北眾多民間地方武裝中實力最強的一支,兵力和裝備都在果敢軍之上,緬甸政府軍在進攻果敢軍的同時,還得提防克欽獨立軍會不會從背後來一刀,數敵太多,也是緬甸政府軍此次緬北戰事的戰略失策之一。
❾ 果敢軍隊究竟有多強為何幾十年來緬甸一直沒法控制果敢地區
為什麼這么多年緬甸都無法控制果敢地區?因為果敢地區的人基本上都是華裔,他們同樣屬於炎黃子孫的一支,只不過是如今成了“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囧迫局面。
但是華夏情懷早已經入心入腦,“每逢佳節倍思親”是他們和我們的共同心聲,這既非表演,也不是靠外力可以強加或者強制的。果敢軍隊究竟有多強是一回事,軍隊的規模、武器的裝備、戰略戰術固然重要,但是比這些因素更強大的卻永遠是人心向背問題。正因為果敢人萬眾一心,所以才輕易不能為外來勢力所征服。心氣、志節、信仰這些永遠比裝備這些外在因素重要,君不見抗美援朝戰役?
尊重民意
長期以來,果敢人民並不認同自己的“緬甸族裔”身份,通過組織自己的武裝力量與緬甸政府軍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斗爭。無奈果敢地區只有2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25萬(只相當於我們一個縣的實力)勢單力薄,寡不敵眾,所以最終還是被緬甸政府軍所征服和收編。能收服的是軍隊,難收服的卻是人心。
為了安撫民心,增強果敢人民的(緬甸)民族認同感,緬甸政府可謂煞費苦心,多措並舉,然而收效不大。民心不可能靠武力征服,硬的靠經濟,軟的靠文化,軟硬結合才能成功。但是悲催的現實是,緬甸經濟欠發達,一時三刻也無力使得果敢人民過上富足生活;緬甸文化相較漢藏文化也沒有什麼更大的優勢,想要取代已經根植人心的經典文化,基本屬於痴心妄想。所以緬甸政府應該尊重民意,順應民心,武力鎮壓只會把事情搞得越來越糟。
總之,尊重中緬傳統友誼是大局,我們應該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此事。同時,我們應該自豪於中華文化的巨大影響力,使得離開祖國懷抱百餘年的華裔依然心心念念。只有國家強大,人民才會幸福,否則只能重新淪為任由列強霸凌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