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玉米怎麼做成粉
Ⅰ 求用玉米研磨成粉煮酒操作全過程
1.先把玉米曬干或者完全烘乾,再用粉碎機粉碎成細末,把沙子篩掉,把篩過的玉米粉末,放在曬席上。
2.然後在一段時間加溫水攪拌,要注意水的量,均勻攪拌的時候用手提要有水分感,但是又不團結在一起。
3.攪拌後再把它裝在瓶子里,上爐子蒸,一般四個小時就可以蒸熟了。
4.然後拿出來曬到35度的時候,放到桶里糠化,大概18-20小時即成甜味漿液,要注意後期的發酵和蒸餾。
一、粉碎:將玉米曬干或火炕烘乾後,用水碾或粉碎機碾成細末,篩去渣滓。
二、攪拌:將過篩後的玉米芯粉末鋪於曬席上,加溫水攪拌,用水量掌握在每50公斤原料加水90-100公斤,攪勻後用手提料有水分感,但又不結團。
三、蒸料:將攪拌好的料裝入瓶內。但在裝瓶前要光將空瓶蒸一下,待汽流上升五分鍾後,把料投入瓶內蒸。操作時應上氣一層,加料一尼,依序加料至瓶口,待蒸到收汗松泡為止。一般4小時即蒸熟。
四、糖化:待料蒸熟,出瓶後攤晾至料溫降到35℃左右時下曲。每100公斤原料,用曲1.75公斤。攪拌均勻後裝入缸或桶內,料溫以30℃為好,糠化18-20小時即成甜味漿液。
五、發酵:為保證原料發酵得好,出缸後再配少許的紅糟,以及曲粉2公斤。等料溫降至30℃,再重回釀缸內發酵。發酵時第一天溫度可達33℃,第二天逐漸低,到第7天出缸時,料溫己降到27-28℃,便可提取蒸餾。
蒸餾:蒸餾過程,開頭要旺火猛攻,中間保持火溫,最後又旺火蒸餾15分鍾,使料自始至終全部蒸出酒。成品的酒度為40-80度,最高50度,色白、氣香、味酵。
Ⅱ 玉米如何做澱粉
1、清理玉米中含有各種塵芥、有機和無機雜質。為了保證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對玉米中存在的雜質必須進行清理。
2、浸泡,玉米浸泡方法目前普遍採用金屬罐幾只或幾十隻用管道連接組合起來,用水泵使浸泡水在各罐之間循環流動,逆流浸泡。
3、玉米粗碎,玉米粗碎大都採用盤式破碎機。粗碎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把玉米破碎到4~6塊,進行胚芽分離;第二次再破碎到10塊以上,使胚芽全部脫落,進行第二次胚芽分離。
4、胚芽分離,目前國內胚芽分離主要是使用胚芽分離槽。優點是操作比較穩定,缺點是佔地面積大,耗用鋼材多,分離效率低,一般不超過85%。
5、玉米磨碎,經過分離胚芽後的玉米碎塊和部分澱粉的混合物,為了提取澱粉,必須進行磨碎,破壞玉米細胞細胞,游離澱粉顆粒,使纖維和麩皮分開。
6、纖維的分離,玉米碎塊磨碎後得到玉米糊。玉米糊中除含有大量澱粉以外,還含有纖維和蛋白質等。如果不去除這些物質,會影響澱粉的質量。通常是先分離纖維,然後再分離蛋白質。、
7、蛋白質的分離,玉米經破碎並分離纖維後所得到的澱粉乳,除含有大量澱粉以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等,是幾種物質的混合懸浮液。這些物質的顆粒雖然很小,但比重不同,因此,可用比重分選的方法將蛋白質分離出去。分離蛋白質的簡單設備為流槽。
8、清洗,澱粉乳經分離蛋白質後,通常還含有一些水溶性雜質。為了提高澱粉的純度,必須進行清洗。如此反復2—3次,便可得到較為純凈的澱粉。
9、脫水,清洗後的澱粉水分相當高,不能直接進行乾燥,必須首先經過脫水處理。一般可採用離心機進行脫水。
10、乾燥,脫水後得到的濕澱粉,水分仍然較高,這種濕澱粉可以作為成品出廠。為了便於運輸和儲存,最好進行乾燥處理,將水分降至12%以下。乾燥後的澱粉,往往粒度很不整齊,必須進行成品整理,才能成為成品澱粉。
(2)緬甸玉米怎麼做成粉擴展閱讀:
玉米澱粉是烹飪中使用最廣泛的澱粉,經過油炸後,口感比較酥脆。所以,需要油炸、有酥皮的菜餚,都可以加入玉米澱粉掛糊。在滑炒、滑熘、醋熘、氽、爆等烹飪方式中,雞、鴨、鵝的細嫩部位,豬肉、牛肉、羊肉,以及魚、蝦、蟹等海鮮、河鮮都適合用玉米澱粉上漿,烹調出來的食物十分爽滑可口。
玉米澱粉可以用來做玉米糊、窩頭、煎餅、玉米面條等,可分為脫胚玉米粉和全玉米粉。從營養價值的角度講,脫胚玉米面損失了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而全玉米面基本保留了玉米的全部營養。
因此在購買玉米面時,要注意標簽,盡量購買全玉米面。市面上還有一些速溶玉米面,消費者在選購時要注意查看配料表,看是否添加了糊精、增稠劑、香精、色素等配料,如果配料過多,意味著玉米的比例相應較低,而添加劑的成分較高。
Ⅲ 玉米粉的做法
用玉米粉可以做出很多的食物,比如:
玉米面窩窩頭
玉米面窩窩頭1、玉米面、糯米面少許,根據口味加適量的糖或鹽。有條件,可加一些奶粉、適量煮熟的本地雞蛋黃。
2、用開水邊倒入,邊用筷子攪拌,直接燙面做,面要干一點,揉捏成窩窩頭的形狀。
3、蒸鍋先燒水上氣後放窩頭,大火蒸十分鍾即可。
4、玉米面沒有粘性,因此需要加一些糯米面或直接用糯玉米面製作。
5、做窩頭時手上淋點水,這樣面就不會粘在手上,窩頭就能做的漂亮點。
玉米面發糕
【主料】:黃玉米面 300克
【輔料】:酵母10克 白砂糖150克蘇打粉3克
【做法】:
1、將玉米面放入盆內,加酵母和適量溫水,拌和均勻靜置發酵。
2、待面發酵好後,放入糖、小蘇打揉勻,稍餳一會兒。
3、將籠屜內鋪上濕屜布,將餳好的玉米面倒入屜內,鋪平,用旺火蒸約15分鍾。
4、將蒸好的發糕放案板上,晾涼,切成6厘米見方的塊,即可食用。
玉米面豆粥
【功效】:適宜兒童食用,強身健體。
【主料】:玉米面50克,黃豆20克。玉米面豆粥輔料:白糖或鹹菜末適量。
【製作】:
(1)將黃豆洗凈,加水泡軟,放入鍋內煮至酥爛撈出。
(2)將鍋內加足水,上火燒開後,下入黃豆,燒至再開時,倒入溫水攪至糊狀的玉米面,邊倒邊用勺攪勻。
(3)開鍋後轉用小火再熬煮一會兒即可。
(4)食用時,將粥盛入碗內,加入白糖或鹹菜末即可。
主要功效:
玉米性平、味甘淡,一般人均可食用,有益肺寧心,健脾開胃,防癌,降膽固醇,健腦的功效。玉米忌和田螺同食,否則會中毒;盡量避免與牡蠣同食,否則會阻礙鋅的吸收。
(1)玉米面中含鈣、鐵質較多,可防止高血壓、冠心病;
(2)玉米面中含有亞油酸和維生素E,能使人體內膽固醇水平降低,從而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
(3)粗磨的玉米面中含有大量的賴氨酸,可抑制腫瘤生長;
(4)玉米面還含有微量元素硒,能加速人體內氧化物分解,抑制惡性腫瘤;
(5)玉米面中有豐富的谷胱甘肽;
(6)玉米面中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蠕動,縮短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時間,減少有毒物質的吸收和致癌物質對結腸的刺激,因而可減少結腸癌的發生。
Ⅳ 請問玉米麵粉是怎麼做出來的
原料就是玉米棒子上剝下來的玉米籽粒,粉碎後就是玉米麵粉,不用配置其他東西。加工流程:玉米籽剝去表面的一層透明的皮皮,叫麩子,一般拿來喂豬用,要是不吧玉米粒表面這一層皮皮弄掉,分離出來,一起粉碎後口感不要,剌喉嚨。剝了皮之後的玉米粒的主要成分為澱粉(胚乳部分)和脂肪(胚芽部分,現在不是有「玉米胚芽油」嗎),然後粉碎成粉,就是玉米麵粉,有香甜的氣味,香是因為有脂肪,甜是因為有澱粉,屬於高熱量食物。各種麵粉可以摻在一起做食物,根據自己需要。玉米麵粉的粘結性能沒有小麥麵粉和米粉強,口感也不如小麥麵粉和米粉滑,做窩窩頭啊,攤煎餅啊,為了不那麼鬆散,都要摻雜寫其他麵粉做輔料。
Ⅳ 怎麼配製玉米自發粉
玉米自發粉的做法:
用料:
玉米麵粉 150克
普通麵粉 50克
黃豆豆渣 100克
白砂糖 40克
水 60克左右
步驟:
1、玉米面、麵粉、豆渣和糖混合。
2、緩緩把水加入,邊加邊攪拌,混合成團即可,不需要多揉。
3、把面團分成每個約35克左右的劑子。
4、雙手蘸水,先將面團表面適度滾成光滑狀,一手持面團,另一個手的大拇指在面團的中間按一個窩,其餘四指並攏,旋轉著捏成厚度均勻的中空圓錐型窩頭胚子。
5、大火燒開蒸鍋的水,水開後把整形完成的窩頭胚子放入蒸鍋,蒸15分鍾即可。
Ⅵ 玉米須怎麼研成粉
玉米須粉是經玉米須乾燥研磨而得。
將玉米須洗凈,加水適量煎1小時去渣,再繼續以小火濃縮,至將要干鍋時,離火待冷,拌入乾燥白糖粉把煎液吸凈,混勻,曬干,壓碎裝瓶備用。
玉米須粉味甘性平富含營養物質,不僅能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還能調整人體的神經系統。玉米須粉可以利尿消腫、平肝利膽、降血壓、止血等功能,治急、慢性腎炎、前列腺炎、水腫、急性膽囊炎、膽道結實和高血壓等。
Ⅶ 玉米生粉怎麼做
把玉米粒剝下來,曬干,然後碾成粉就可以了。
Ⅷ 怎樣才能把玉米做成澱粉
玉米澱粉 (corn starch) 又稱玉蜀黍澱粉。俗名六穀粉。白色微帶淡黃色的粉末。 將玉米用0.3%亞硫酸浸漬後,通過破碎、過篩、沉澱、乾燥、磨細等工序而製成。 普通產品中含有少量脂肪和蛋白質等。吸濕性強,最高能達30%以上。
製作方法
1.清理
清理玉米中含有各種塵芥、有機和無機雜質。為了保證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對玉米中存在的雜質必須 玉米澱粉
進行清理。清理玉米的方法,主要採用篩選、風選等。清理設備有振動篩、比重去石機、永磁滾筒和洗麥機等。 振動篩是用來清除玉米中的大、中、小雜物。篩孔配備,第一層篩面用直徑17~20毫米圓孔,第二層篩面直徑12~15毫米圓孔,除去大、中雜,第三層篩面選用直徑2毫米圓孔除去小雜。 比重去石機是用來除去玉米中的並肩石。由於玉米粒度較大,粒型扁平,比重也較大等特點,在操作時應將風量適當增大,風速適當提高,穿過魚鱗孔的風速為14米/秒左右。魚鱗孔的凸起高度也應適當增至2毫米,操作時應注意魚鱗篩面上物料的運動狀態,調節風量,並定時檢查排石口的排石情況。 永磁滾筒是用來清除玉米中的磁性金屬雜質,應安置在玉米地入破碎機前面,防止金屬雜質進入破碎機內。 洗麥機可以清理玉米中的泥土、灰塵。經過清理後玉米的灰分可降低0.02~0.6%。
2.浸泡
玉米浸泡方法目前普遍採用金屬罐幾只或幾十隻用管道連接組合起來,用水泵使浸泡水在各罐之間循環流動,逆流浸泡。 在浸泡水中溶加浸泡劑經試用的結果表明,石灰水、氫氧化鈉和亞硫酸氫鈉都不及二氧化硫效果好,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宜太高。因為含二氧化硫的浸泡水對蛋白質網的分散作用是隨著二氧化硫含量增加而增強。當二氧化硫濃度為0.2%時,蛋白質網分散作用適當,澱粉較易分離;而濃度在0.1%時,不能發生足夠的分散作用,澱粉分離困難。一般最高不超過0.4%,因為二氧化硫的濃度過高,酸性過大,對玉米浸泡並沒有多大好處,相反地會抑制乳酸發酵和降低澱粉粘度。 浸泡溫度對二氧化硫的浸泡作用具有重要的影響,提高浸泡水溫度,能夠促進二氧化硫的浸泡作用。但溫度過高,會使澱粉糊化,造成不良後果。一般以50~55℃為宜,不致於使澱粉顆粒產生糊化現象。 浸泡時間對浸泡作用亦有密切的關系。在浸泡過程中,浸泡水不是從玉米顆粒的表皮各部分滲透到內部組織,而是從顆粒底部根幅處的疏鬆組織進入顆粒,通過麩皮底層的多孔性組織滲透到顆粒內部,所以必須保證足夠的浸泡時間。玉米在50℃浸泡4小時後,胚芽部分吸收水分達到最高值,8小時後,胚體部分也吸收水分達最高值。這個時候玉米顆粒變軟,經過粗碎,胚芽和麩皮可以分離開。但蛋白質網尚未被分散和破壞,澱粉顆粒還不能游離出來。若繼續浸泡,能使蛋白質網分散。浸泡約24小時後,軟胚體的蛋白質網基本上分散,約36小時後,硬胚體的蛋白質網也分散。因為蛋白質網的分散過程是先膨脹,後轉變成細小的球形蛋白質顆粒,最後網狀組織破壞。所以要使蛋白質網完全分散,需要48小時以上的浸泡時間。 各地工廠的玉米浸泡條件不完全相同。一般操作條件如下:浸泡水的二氧化硫濃度為0.15~0.2%,pH值為3.5。在浸泡過程中,二氧化硫被玉米吸收,濃度逐漸降低,最的放出的浸泡水內含二氧化硫的濃度約為0.01~0.02%,pH值為3.9~4.1;浸泡水溫度為50~55℃;浸泡時間為40~60小時。浸泡條件應根據玉米的品質決定。通常是貯存較久的老玉米含水分低和硬質玉米都需要較強的浸泡條件,即要求較高的二氧化硫濃度、溫度和較長的浸泡時間。 玉米經過浸泡以後,含水分應達40%以上。
3.玉米粗碎
粗碎的目的主要是將浸泡後的玉米破成10塊以上的小塊,以便分離胚芽。 玉米粗碎大都採用盤式破碎機。粗碎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把玉米破碎到4~6塊,進行胚芽分離;第二次再破碎到10塊以上,使胚芽全部脫落,進行第二次胚芽分離。
4.胚芽分離
目前國內胚芽分離主要是使用胚芽分離槽。優點是操作比較穩定,缺點是佔地面積大,耗用鋼材多,分離效率低,一般不超過85%。 國內外還有採用旋液分離器的玉米澱粉廠。這種分離器由尼龍製成,用12隻分離器集中放在一個架子上,總長度不超過1米,佔地面積小,生產能力大,分離效率高,可達95%以上。
5.玉米磨碎
經過分離胚芽後的玉米碎塊和部分澱粉的混合物,為了提取澱粉,必須進行磨碎,破壞玉米細胞細胞,游離澱粉顆粒,使纖維和麩皮分開。 磨碎作業的好壞,對澱粉的提取影響很大。磨得太粗,澱粉不能充分游離出來,因被粗細渣帶走,影響澱粉出度。太細,纖維分離不好,影響澱粉質量。 為了有效地進行玉米磨碎,通常採用二次磨碎。第一次用錘碎機進行磨碎,經篩分澱粉乳後;第二次用砂盤澱粉磨進行磨碎。有的用萬能磨碎機作第一次磨碎,經篩分澱粉乳後,再用石磨進行第二次磨碎。 根據各地生產實踐證明:金剛砂磨較石磨好,硬度高,磨紋不易磨損,磨面不需經常維修,磨碎效率也高。現已逐步以金剛砂磨代替石磨。
6.澱粉篩分
玉米碎塊經過磨碎後,得到玉米糊,可以採用篩分的方法將澱粉和粗細渣分開。常用的篩分設備有六角篩、平搖篩、曲篩和離心篩等。 篩分澱粉的篩孔應根據篩分設備的種類和澱粉質量要求決定。六角篩清洗粗渣篩孔直徑為0.6毫米,細渣篩孔直徑為0.12毫米,平搖篩篩分粗渣篩孔用7××號雙料尼龍,篩分細渣篩孔用12××號雙料尼龍,曲篩清洗粗、細渣使用六級的120°曲篩,篩長1.6米,第一級曲篩的篩縫寬0.05毫米,其餘各級篩縫寬0.075毫米;離心篩的轉子篩板篩孔為2×0.24毫米。一般是用四級連續操作。 篩分粗、細渣需要清水量,按100公斤干物質計算,篩分粗渣需230~250升,細渣需10~130升,水溫為45~55℃,含有0.05%二氧化硫,pH約為4.3~4.5為宜。
7.蛋白質分離和澱粉清洗
分離粗、細渣後的澱粉乳濃度為6~8波美度,含干物質約11~14%。這里的澱粉化學組成分析如下表: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澱粉 88~92 水溶性物質 2.5~4.5
蛋白質 6~10 二氧化硫 0.035~0.045
脂肪 0.5~10 細渣 0.05~0.1克/升
灰分
0.2~0.4
從上表可以看出,澱粉乳中干物質除了澱粉以外,主要是蛋白質和水溶性物質,所以必須進行蛋白質分離和澱粉清洗。 分離蛋白質一般採用流槽分離,因佔地大,分離效率低,現在逐步改用離心機分離。但要求澱粉乳中含渣子要少,防止碟片內噴嘴堵塞,造成機械振動。 分離蛋白質後的粗製澱粉乳必需進行清洗。澱粉清洗大都在清洗池內進行,但清洗時間長,澱粉損失大。現代玉米澱粉廠澱粉清洗採用旋液分離器進行清洗,一般用9~14級旋液分離器處理。根據測定,從離心機出來的澱粉乳蛋白質含量不超過2.5%,經過9級旋液分離器處理,成品澱粉中蛋白質含量可降至0.35%。
8.離心分離和乾燥
從旋液分離器出來的澱粉乳含水分78%,如果澱粉車間與澱粉糖車間結合在一起,就可直接送至澱粉糖車間使用。不必進行澱粉乳脫水和乾燥處理。但是從清洗桶得到的澱粉乳含水分離,必須進行脫水處理。 把澱粉乳送入離心分離機進行脫水,可得含水分為45%的濕澱粉,這種濕澱粉也可以作為成品出廠。為了便於運輸和貯藏,最好進行乾燥處理,將澱粉含水分降低至12%的平衡水分。然後作為成品干澱粉出廠。 為了保證成品細度均勻,有時還要進行成品整理。先經篩分處理,篩出規定細度的澱粉,篩上物送入粉碎機進行粉碎,然後再行篩分,使產品全部達到規定的細度。
9.副產品加工
在生產玉米澱粉過程中,可以得到玉米漿、胚芽、渣子和蛋白質水等中間產品,如果進行加工,均能作為副產品利用。玉米主要副產品加工方法如下: (1)玉米漿:用二氧化硫溶液逆流浸泡玉米,最後泵出浸泡水含干物質6~7%,可以採用三效真空蒸發,將它濃縮到含干物質50%的濃液,稱為玉米漿。根據玉米漿化學成分測定結果如下: 水分48~50% 還原糖5.5%以上 含氨量3.6%以上 無機物10%以上 氨氮0.9%以上 乳酸9~12%以上 玉米漿除了可作為培養酵母和抗菌素營養料和製造菲門和肌醇的原料外,與回收的玉米蛋白質和粗、細渣混合後,也是很好的動物飼料。 (2)玉米胚芽:從篩分工段清洗過的胚芽含水分約50~60%,可用滾筒乾燥機或沸騰機將它乾燥至水分含量達4%。通常採用三級乾燥,第一級乾燥到胚芽含水分約35%;第二級為10%;第三級達到胚芽規定的水分含量。 乾燥後的胚芽含有45~50%的油分。它比大豆的含油量高(大豆含油量約為20%),所以它是很好的油料。經榨油機榨得的粗玉米油呈黃色,含游離脂肪酸,再經精煉處理,得精煉玉米油可以食用,油餅可作飼料。 (3)蛋白質水:從流槽、碟式分離機或旋液分離器得到的蛋白質水,又稱為麩質水或黃漿水。蛋白質水的濃度低,但干物質中蛋白質含量高。過濾性差,所以不能直接用過濾方法回收其中懸浮的蛋白質類物質。通常採用在沉澱池內間歇沉澱或用濃縮離心機分離。濃縮後的蛋白質與細渣混合,進行過濾、乾燥、粉碎和篩分,得到含水分10~12%的蛋白質粉,也稱為谷朊粉,含蛋白質在40%以上,可供配製飼料的原料。 (4)渣子和玉米漿的乾燥:從篩分設備篩上物得到的粗細渣子含水分約在85%以上,先經壓榨機脫水,使水分含量降低到55~70%,再與玉米漿混合。由於玉米漿的酸度較高,所以在與渣子混合前先用石灰中和玉米漿的酸度,然後混合、乾燥到含水量為12%以下。它的化學成分如下: 水分11~13% 粗脂肪2%以下 粗蛋白質18%以下 粗纖維9%以下 灰分8%以下 可溶性蛋白50%以上 從上列數據可以看出,蛋白質含量較高,可以作為良好的動物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