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人才也是多少
『壹』 緬甸的面積是多少.人口是多少
截止2021年,緬甸國土面積約為67萬平方公里。緬甸人口有約5390萬(2015年),68%為緬族。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緬甸官方不承認華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為法定少數民族。
官方語言為緬甸語,也有為數不多的人懂英語和漢語。
民俗
1、在緬甸,宗教習俗禁忌婦女登上佛塔的塔基。佛教齋戒月(公歷八、九、十月,緬語稱瓦期),一般不舉行婚禮、遷居等喜事。
2、部分緬族人睡覺時頭必須朝南或朝東;家中長者的座位在頭頂部,晚輩座位在腳尾部;星期五不能坐船渡江;在旅途中碰到菌類植物、是最幸運的徵兆等。
3、緬甸撣族人男主人出遠門時,女主人要在佛像前獻上一束鮮花,以占卜外出者的凶吉;未經主人允許,不論是家中人還是客人,都不得坐到男主人的固定位置上;上樓必須脫鞋;待客的茶水、水果、食品,客人必須食用,否則他便認為客人粗野;在商人家裡不準吹簫和口哨,他們認為這會把財運吹跑等。
『貳』 緬甸有哪幾個大城市,面積和人口各是多少。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西部,面積67.6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700萬。
仰光,是仰光省的省會、緬甸的原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緬甸第一大城市,城市面積約578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會,著名的故都,也是緬甸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80多萬,是上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人口約80萬。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確定為內比都。
『叄』 緬甸曾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為何現在卻成了亞洲最窮國
暴富不容易,但是暴窮就很簡單了,這句話就可以應用在緬甸國家,緬甸曾是亞洲最富裕的國家,但是如今卻成為了最窮的國家,其實緬甸成為亞洲最窮國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戰爭,戰爭需要花費很多物資,而作為當時亞洲最富裕的國家,為了戰爭付出的自然不少了,但是卻也因為戰爭帶來了不少損失。
而保持這么長久的戰爭,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清朝的影視作品反映了這一點,因為他們打敗了清朝,佔領了清朝的大片領土。清朝由少數民族地區統治,後來成為叛亂和內戰的根源,使國家不安。如今的緬甸已經不值一提,但是作為曾經的成功者,希望緬甸能夠盡快站起來,富裕自己國家。
『肆』 緬甸有多少中國人
而今天我們所說的話題就是有關於緬甸,緬甸作為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東北方向與我們中國所接壤,作為一個擁有著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1044年緬甸就已經形成了極為統一的國家,在歷經了4個封建王朝之後,隨後被英國所佔領。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雖然近幾年緬甸也是在不斷的調整經濟結構想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一個穩定的發展,但是經濟現狀仍然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
在整個東南亞國家當中在緬甸的華人地位相對來說是最低的,雖然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有大量的華人華裔存在,但是與緬甸相比較的話生活在這里的華人華裔生活卻顯得有些心酸不已。從整體看來,緬甸將國家的所有民族大體分為8大支系,在這八大支系當中再細分為135個民族分支,而作為華人華裔的族群被緬甸稱之為果敢族被歸入了禪族。
據史料記載;第1批定居在緬甸的華人是幾個世紀之前我們中國與緬甸附近山區的玉石商人,他們在雲南省移民到緬甸,並且大多數都是以廣東籍商人以及福建籍商人為主,而到了1930年華人移居緬甸人數倍增,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華人人數已經達到了19萬人左右,隨著華人數量不斷的增加他們在緬甸等地創辦了中文學校以及報社。
但是在之後的不斷發展過程當中,緬甸政府通過新公民權法,比較歧視外籍人,讓所有的華人華裔在緬甸難以立足,就目前而言生活在中緬邊境的果敢地區所分布的華人群體數量最為龐大。
但是從目前所發展的現狀來看經濟較為落後,發展動力略顯不足。所以從這里就不難看出生活在緬甸的華人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當中所處的社會地位有著很大的不同之處,但是相信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果敢地區的華人華裔,必然能夠改變目前所處於的現狀。
『伍』 緬甸人口和國土面積是多少
緬甸國土面積為676578km²、人口數5458萬。
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緬甸國土面積為67657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200公里。
以2014年的全國人口普查計數據中的人口增長率計算的話,2020年1月4日下午3點左右,緬甸全國人口達到了54462360人。截至2020年4月,緬甸人口5458萬,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
地形地貌:
緬甸地勢北高南低。北、西、東為山脈環繞。北部為高山區,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開山脈,東部為撣邦高原。靠近中國邊境的開卡博峰海拔5881米,為全國最高峰。 西部山地和東部高原間為伊洛瓦底江沖積平原,地勢低平。
『陸』 緬甸瓦城有多少人口。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西部,面積67.6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700萬。
仰光,是仰光省的省會、緬甸的原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緬甸第一大城市,城市面積約578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會,著名的故都,也是緬甸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80多萬,是上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人口約80萬。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確定為內比都
『柒』 緬甸有多少人口
緬領土有676581平方公里。位於中南半島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馬來半島之間。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接壤,東北與中國為鄰,東南與寮國、泰國交界,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海岸線長3200公里。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7℃。森林覆蓋率占總面積的50%以上。
人口
約5540萬(2006年1月31日)。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全國8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約8%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緬甸語為官方語言,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其中緬、克欽、克倫、撣和孟等族有文字。
『捌』 緬甸敏昂萊有多高
敏昂萊身高多少,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身高165cm
敏昂萊(Min Aung Hlaing,1956年7月3日-),出生於緬甸聯邦德林達依省土瓦市,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長期從事特種部隊建設,習慣動用重武器配合進攻游擊隊據點,被稱為「鐵血司令」,曾擔任緬三角軍區司令員,第二特戰局局長等職。2021年2月1日,敏昂萊接管緬甸國家權力。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敏昂萊
外文名
Senior-General Min Aung Hlaing
性別
男
目錄
人物履歷
1972至1974年,於仰光大學讀法律專業。
1974年,敏昂萊第三次嘗試申請轉入緬甸國防服務學院,終於取得成功。
曾擔任緬軍輕步兵第44師作戰參謀。(當時該部隊的指揮官是後來成為緬甸軍政府領導人的丹瑞。敏昂萊以丹瑞為人生導師,並在他手下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2002年,任緬甸三角軍區總司令。
2008年,任緬甸國防軍第二特戰局局長。
2010年8月,任緬甸國防軍總參謀長。
2011年,時任緬甸聯邦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軍政府時期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主席、緬軍總司令丹瑞任命總參謀長敏昂萊接任總司令一職,敏昂萊隨之成為緬甸政治轉型後首位新上任的軍方總司令。
2016年1月,緬軍方宣布敏昂萊退休年限延長5年。
2021年2月,任緬甸國家領導委員會主席、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
2008年至2009年間升為少將;2009年底升為中將;2011年初升為上將;2013年3月晉升大將。
政治生涯
開啟臉書
敏昂萊
2013年,敏昂萊在社交網站「臉書」開設了個人網頁,至今吸引46萬用戶點贊。網頁的背景照片是敏昂萊坐在小型飛機里並豎起大拇指的形象,最新貼文包括他慰問傷兵、參觀軍校、接見外國使節,以及與民盟領袖昂山素季會面。
中緬友誼
10月16日,中國領導人會見了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大將,雙方傳達了繼續增進兩國「胞波情誼」的意願,同時就保持中緬邊境持久和平穩定進行了探討。作為緬甸軍界政界均有深厚影響力的人物,敏昂萊向中方表達了樂意增進緬中傳統友誼,發展兩國兩軍關系的強烈願望,並承諾為維護與中國接壤的緬北地區的安定做出更大努力。
致力推進中央權威
1956年,敏昂萊出生於德林達依省的土瓦市,早年畢業於緬甸聯邦軍事國防學院,學院位於彬烏倫,是一所專門負責培養緬軍高級指揮人才的學校。據同學回憶,敏昂萊在學生時期為人謙和,性格比較內向,但一旦受領任務,就表現出「火山爆發般的熱情」。畢業後,敏昂萊受命來到孟邦的薩通,擔任第44輕步兵師作戰參謀。該師是緬甸東北軍區(今歸屬北部軍區)的骨幹力量,主要與當地活躍的少數民族游擊隊作戰,在作戰中,敏昂萊習慣動用重武器配合進攻游擊隊據點,以至有人將其形容為「鐵血司令」。
2002年,敏昂萊被提拔為三角軍區司令,專門對付活躍於金三角地區的販毒武裝和號稱「獨立王國」的兩大少數民族勢力。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敏昂萊一改以往「只硬不軟」的行事風格,改采懷柔方式平靖轄區內的動亂因素,結果整個三角軍區在21世紀初的幾年裡很少有大規模軍事調動,這在以往是非常罕見的。2007年,緬甸數萬名民眾走上仰光街頭,要求政府放鬆管制。面對示威風潮,敏昂萊拒絕接受頂頭上司登盛的看法,堅持「大棒加胡蘿卜」的策略,支持軍警對示威人群實施彈壓,但同時又向願意合作的民間勢力發出緩和信號。經過這場風波,掌握緬甸政權多年的大將丹瑞對敏昂萊刮目相看。
2008年6月,敏昂萊被擢升為緬軍第二特戰局局長,該局主要針對克倫邦和撣邦的軍事事務。在緬甸軍事事務安全主席耶敏少將的協助下,敏昂萊率先在全國實現了地方武裝的「統一化」,即原歸私人或部落頭人掌握的武裝都納入國家領導的邊境武裝序列,接受緬甸國防軍的領導。有意思的是,2009年8月,果敢地方武裝拒絕加入緬甸政府的邊境武裝改組計劃,中央政府讓敏昂萊親自上陣,指揮兩個師的兵力在三天內將其摧毀。這次軍事行動後,一些西方國家以「敏昂萊所率軍隊違反人權」為由,將其列入外交和金融制裁的黑名單。
但西方國家的敵視,並不影響敏昂萊在緬軍內部的升遷。2010年,敏昂萊接替瑞曼,成為緬甸國防軍總司令。2012年4月3日,緬甸總統登盛為敏昂萊授予准大將軍銜,這是緬軍第二高的軍銜。根據緬甸憲法,掌握緬軍實權的敏昂萊在組織軍事行動時享有司法豁免權,他有權處置任何國家緊急情況。
維護軍人政治地位
盡管緬甸政治改革進行多年,但軍隊仍對國內政體乃至國家經濟政策有著巨大影響力。根據2008年緬甸通過的新憲法,議會25%的議席不經選舉仍由軍方人士占據,剩下議席的80%則被「聯邦鞏固與發展黨」獲得,該黨成員很多是剛剛脫下軍服的政治家。
據英國《簡氏情報評論》介紹,緬甸軍隊不僅能從政府拿到大量經費,還擁有隱性預算和創匯機構。知情者透露,根據《特別基金法案》,緬軍總司令敏昂來理論上有權支配國家財政資金,沒有數額限制,而且也不必事先通知或經過聯邦議會批准。其次,緬甸雙匯率制也使軍方受益匪淺,因為按照非官方浮動匯率(即市場匯率),美元與緬元的兌換率是1:830,但進入緬甸的美元卻是按照1:6的固定匯率兌換。另據報道,緬甸軍方掌控的社會經濟資源遠超外界想像,緬甸兩大企業集團——緬甸經濟控股公司和緬甸經濟公司將其出售自然資源、近海原油和天然氣所獲得收益中的很大一部分給了軍方。
正是在敏昂萊治軍時期,緬甸軍人地位之高讓人印象深刻,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哪個國家像緬甸這樣賦予軍人如此高的待遇。據悉,緬甸絕大多數官員都是軍人出身,軍人在國內享有較高的政治地位,無論平時執勤還是戰時執行任務,國家都給予軍人一定的特權。
值得一提的是,敏昂萊長期從事特種部隊建設,對特種兵青睞有加。據報道,緬軍最出名的是一支連級特勤隊,共有120餘名官兵,他們都是從全軍30萬人中選拔而來,80%以上具有實戰經歷,堪稱軍界精英。該連設連長、副連長、軍需官三名軍官,指揮機構精幹高效。下屬10個戰斗班,其主要任務是保護國家首腦。此外,因為作戰英勇,他們還常常被派往邊境地區,對付武裝毒販。正是由於特勤隊肩負著特殊使命和任務,其所有軍需後勤,均由政府直接保障。外界普遍認為,在敏昂萊的領導下,緬甸軍人的生活和待遇不會有任何下降。
『玖』 緬甸有多少人口
截止至2021年2月,緬甸人口有52,885,223。
緬甸是東南亞一個主權國家亞洲。緬甸是世界上人口第24多的國家,也是按地區劃分的第40大國家。緬甸人口68%為緬族。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
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緬甸官方不承認華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為法定少數民族。
緬甸/緬甸的所有人口數據只是粗略的估計,因為1983年進行的最後一次部分人口普查,自1931年以來沒有發生過值得信賴的全國人口普查。
據信,泰緬邊境至少有30萬難民來自緬甸,許多難民營建立於1980年代。非法團體在該國不被承認為公民,他們受到了無情的迫害。這導致近30萬緬甸印第安人被驅逐出境。
(9)緬甸人才也是多少擴展閱讀:
緬甸國家的民族多元化,有135個民族被政府認可。緬甸至少有108個民族語言群體。Bamar約占人口的68%,其次是Shan(10%),Kayin(7%),Rakhine(4%)和海外華人(3%)。
該國的少數民族更願意被稱為少數民族,以對抗佔主導地位的緬族人民的擴散。其他民族包括孟族(2%),海外印第安人(2%)和克欽族,欽族,英裔印第安人,尼泊爾人和盎格魯緬甸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緬甸
『拾』 緬甸的人口是多少
緬甸人口有約5390萬(2015年),68%為緬族。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緬甸官方不承認華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為法定少數民族。
官方語言為緬甸語,也有為數不多的人懂英語和漢語。
(10)緬甸人才也是多少擴展閱讀
民俗
1、在緬甸,宗教習俗禁忌婦女登上佛塔的塔基。佛教齋戒月(公歷八、九、十月,緬語稱瓦期),一般不舉行婚禮、遷居等喜事。
2、部分緬族人睡覺時頭必須朝南或朝東;家中長者的座位在頭頂部,晚輩座位在腳尾部;星期五不能坐船渡江;在旅途中碰到菌類植物、是最幸運的徵兆等。
3、緬甸撣族人男主人出遠門時,女主人要在佛像前獻上一束鮮花,以占卜外出者的凶吉;未經主人允許,不論是家中人還是客人,都不得坐到男主人的固定位置上;上樓必須脫鞋;待客的茶水、水果、食品,客人必須食用,否則他便認為客人粗野;在商人家裡不準吹簫和口哨,他們認為這會把財運吹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