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和中國又是什麼關系
『壹』 中國與緬甸的政治關系
新中國沒有攻打過緬甸。相反兩國之間的關系還較親密。新中國與緬甸關系介紹:政治關系:中緬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兩國於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緬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六十年代,兩國本著友好協商、互諒互讓精神,通過友好協商圓滿解決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為國與國解決邊界問題樹立典範。建交以來,中國一直本著「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發展與緬甸的傳統友好關系,雙邊關系平穩向前發展。經貿關系中緬經貿合作取得長足發展,合作領域從原來單純的貿易和經援擴展到工程承包、投資和多邊合作。雙邊貿易額逐年遞增。對緬主要出口成套設備和機電產品、紡織品、摩托車配件和化工產品等,從緬主要進口原木、鋸材、農產品和礦產品等。為擴大從緬甸的進口,中國先後兩次宣布單方面向緬甸共計220個對華出口產品提供特惠關稅待遇。其他領域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緬兩國的友好關系不斷發展,文化交流日益頻繁。1960年中國國慶期間,吳努總理率領由文化、藝術、電影代表團組成的400多人友好代表團訪華,並在北京舉了「緬甸文化周」。1961年1月緬甸獨立節期間,周恩來總理率領由文化、藝術、電影代表團組成的530多人代表團回訪緬甸,並在仰光舉了「中國電影周」。兩國領導人率如此龐大的友好代表團互訪,充分體現了中緬兩國之間的「胞波」情誼,成為兩國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話。建交60多年來,兩國文化交流穩定發展,部長級文化代表團互訪不斷。
『貳』 緬甸撣邦有幾個特區與中國是什麼關系
緬甸撣邦的四個特區及與中國的關系:
1、果敢第一特區,地處緬北薩爾溫江東岸,面積約5200平方方公里,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鎮康縣、滄源縣、耿馬縣以及保山地區的龍陵縣接壤。
2、佤邦,即緬甸撣邦第二特區,處於世人所稱的「金三角」腹地,是毗鄰中國、泰國和寮國的一個自治特區,由南北兩塊地盤組成。
3、克欽邦第三特區即原緬共101軍區,是緬共中最晚組建的一個軍區。
4、緬甸撣邦第四特區即原緬共「八一五」軍區。是一個極為袖珍的「割據之地」。不僅人口在幾支地方民族武裝中最少,地理面積也是相對最小。
(2)緬甸和中國又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撣邦,是獨立自治邦。面積為62500平方英里,是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一個邦。主要居民是傣族而緬人稱為撣人。首府在東枝鎮,多柚木林,以種植水稻為主,還有玉米、小麥、煙草、茶等。
北部南渡附近有銀、鉛、鋅、銅等礦,內外交通不便,僅北部和西部有鐵路,分別由臘戍和東枝通向緬甸中部。中國畹町到臘戍公路是中緬陸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東枝是避暑勝地,其西南的因萊湖為著名風景區。
撣邦位於緬甸東部,北與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接壤,東面與寮國和泰國相接壤,西面與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曼德勒省、實皆省相連。
『叄』 緬甸與中國有沒有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
什麼意思?這個問題好難理解哦。好吧,我按我的理解回答一下:
1,現在。現在的中國和緬甸是友好鄰國,是各自獨立的國家,所以不存在統治關系。
2,鴉片戰爭前。鴉片戰爭前,中國是緬甸的宗主國,緬甸的國王形式上需要中國中央王朝的冊封;緬甸需要每年向中國中央王朝進貢,中國中央王朝則有保護緬甸的義務——但這並不代表緬甸是中國領土,而只不過是類似於同盟的關系。所以,中國對緬甸保留一小部分的統治關系,但是大部分權力歸緬甸政府。
3,鴉片戰爭後。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清朝自身的實力受到西方列強的削弱,無暇顧及各附庸國。1886年,緬甸成為英國殖民地,1948年,緬甸獨立,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建立,中華民國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在這個時間段內,緬甸由英國統治,中國肯定不會統治緬甸。
綜上所述,中國從來沒有統治過緬甸。
希望我的回答樓主能夠滿意,同時希望能幫到樓主。
『肆』 緬甸和中國關系好不好
一直關系都挺好的。
(4)緬甸和中國又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緬甸聯邦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簡稱緬甸
(Myanmar)。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
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
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
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伍』 緬甸與中國關系如何
以前是中國在東南亞的隱形衛星國,受中國控制。
但現在開始,隨著緬甸正治改革,中國已經逐漸失去對緬甸的控制權。而且,很多緬甸人對中國沒有好感。
現在的中國已經改變策略,以後將以經濟和正治合作為目標來與緬甸達成和睦關系。同時以緬北問題為契機,牽制緬甸反話力量,並且遏制西方介入。
『陸』 緬甸的歷史與中國關系
緬甸在歷史上是我國的藩屬國,我國古代實行朝貢貿易,緬甸就是我國的朝貢國,另外緬甸北部好多地方在元代屬於中國版圖,到了近代,國民黨軍隊逃到緬甸北部,現在那都是緬甸籍中國人。
『柒』 緬甸佤邦和中國是什麼關系
緬甸佤邦在歷史上是中國領土。佤邦位於緬甸阿佤山區,是緬甸的一個有高度自治權的自治區,唐代屬南詔國,宋代屬大理國,但大多數時期都是分散在各地的一些部落,並沒有統一的政權出現。緬甸在哪裡
緬甸於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經歷了蒲甘王朝、東吁王朝以及貢榜王朝,1948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
緬甸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但是礦藏資源很豐富,其中石油是緬甸重要的經濟資源之一。
『捌』 緬甸各勢力與中國關系
緬北六大武裝
1、撣邦武裝
撣邦擁有超過360萬人口,占緬甸人口總數的7%,信仰佛教,從300年前起就長期與緬甸中央政府發生武裝沖突。撣邦武裝最多時曾有100隻武裝,其中最出名有3隻,第一是撣邦軍(SSA),上世紀70年代,成為緬共最有利的同盟軍。
第二個為撣邦聯合革命軍(SURA),自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與殘留緬甸國軍聯合,從事搜集情報,走私毒品活動。
第三個是撣邦聯軍(SUA),其規模最大時,擁有超過2萬武裝力量,裝備有薩姆7型防空導彈,迫擊炮等武器。雖然其主力14000人在1996年向政府投降,但現在仍有相當力量在緬北活動。
2、佤族武裝
佤族生活在緬甸阿佤山一帶,靠近中國滇西南。該民族在1967年以前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數十個世襲部落首領統治整個社會。60年代,緬共來到佤邦建立根據地,大批佤族青年加入緬共軍隊,從而緬共為佤邦培養出大批軍政人員。
1989年4月,緬共中部軍區副司令鮑有祥,第12旅旅長趙尼萊突然包圍緬共中央總部,成立佤邦聯軍。
佤邦聯軍地盤與中國雲南的滄源縣,耿馬縣,瀾滄縣,孟連縣等接壤,總面積大約有3萬平方公里。佤聯軍的路線是:一手高舉和平民主的旗幟,一手高舉武裝自衛的旗幟,以軍事實力為後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最終實現民族自治和大佤邦的戰略構想。
佤聯軍現在可以說是緬北最大的武裝力量,主要軍官包括,田家新,李老二,陳祥,趙岩祥,魏學榮,扎老布,李祖烈,賽堂,三不勒等等,擁有5個師級部隊,超過2.5萬軍隊,裝備有地空導彈,120毫米,100毫米,82毫米迫擊炮,75毫米無後坐力炮,4管高射機槍,53式輕重機槍,56式自動步槍,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輕機槍和M-16步槍。
佤聯軍還辦有4所軍事學校,並重金聘請解放軍和台灣退役軍官擔任教官訓練部隊。改變過去緬共陳舊的作戰方式。
3、果敢武裝
果敢特區面積5200平方公里,果敢人最早是在1661年在反抗清軍的最後一戰,失敗後流亡緬甸的明軍及其家屬。1942年,日軍侵佔緬甸後,果敢自衛軍與日軍作戰百餘次,獲得英國女王頒發的OBE勛章。果敢民風強悍,素有九反之地的稱謂。
現在果敢最大武裝是果敢同盟軍,最早為1989年脫離緬共的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彭家聲部隊。果敢同盟軍控制面積較小,僅有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武裝力量在2000人左右。
4、克欽武裝
克欽是緬甸第六大民族,人口125萬,與中國境內景頗族是同一民族。
克欽獨立軍,現在控制區域1萬平方公里,人口10萬,克欽在其控制區實施二丁抽一,三丁抽二制度,現擁有7000武裝力量和5000名民兵,實力僅次於佤聯軍。
為獲得武器,克欽武裝想盡辦法從印度,緬甸,泰國走私M-16步槍,M-24沖鋒槍,M-79型火箭筒及子彈。
克欽新民主軍,該武裝最早為1989年,緬共第101軍區部分部隊改編而成,駐地在中國雲南怒江州,保山地區邊境外,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4%,擁有大量珍貴木材。其武裝力量包括1500名常備軍和民兵,武器包括,54式手槍,56式自動步槍,75毫米無後坐力炮,82毫米迫擊炮和馬克辛重機槍。
5、克倫族武裝
克倫族擁有超過400萬人口,分布在克倫邦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為遠古古羌人集團較早南下的一支,與中國漢族同源。
克倫族自古代起就與緬甸中央政府作戰,英國殖民緬甸期間,又協助英軍進攻緬軍。二戰期間,更是在英國幫助下,猛烈進攻親日的昂山將軍領導的緬甸獨立軍。
克倫民族解放軍(KNLA)
始創於1945年,目前控制區域1.3萬平方公里,人口13萬。軍事力量包括7個旅6個直屬營等7000人。
6、克耶解放軍
成立於1949年7月,是一支以實現民族獨立和自治為理想的反政府武裝。現在其主力近萬人已經接受民族和解。泰緬邊境但仍然在其控制區(泰緬邊境)進行武裝割據,自我管理。
『玖』 緬甸果敢和中國到底是什麼關系
果敢是一群,歷史上中國的老兵,駐扎地,厭倦了骨肉相殘,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定居下來了,曾經回歸祖國,但祖國不要,無奈,緬甸接手了,成了緬甸一個高度自治的地區,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拾』 緬甸和中國關系怎麼樣
我大學學的是緬甸語,畢業之後又在緬甸工作過一年,所以對中緬兩國的關系稍微了解一點。
緬甸是個獨裁國家,人民生活水深火熱,受西方制裁。中國出於地緣和政治因素給予緬甸或明或暗的幫助和支持。不過緬甸本身也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森林資源、水力資源等,中國對緬甸的投資屬於完全雙方互利的,我們可以得到巨大的經濟利益。同時緬甸的地理位置又十分獨特,在緬甸可以發現很多中印兩國戰略交鋒的痕跡。而且緬甸也是破解中國馬六甲困境的重要砝碼。現在中石油正在投資興建的中緬油氣管道就是國家戰略項目,同時我國在緬北投資了大量的水電項目,這都是造福兩國人民,尤其是促進緬甸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總之,緬甸和中國的合作是一種互利雙贏的合作,從政治上,經濟上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