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的野生動物有哪些

緬甸的野生動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7-29 06:34:21

① 緬甸蛇現存有幾只

緬甸嗎?現在是非常少了。
也有人稱為緬甸岩蟒,又叫南蛇、琴蛇、雙帶蚺,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亞洲岩蟒的亞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種蛇類之一。
它是東南亞地區的本土品種,多居於熱帶雨林里。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較容易接觸到它們,有時也會出沒於樹木上。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記載,此前最長的一條緬甸蟒長9.75米。但是大部分的個體多在五米以內!
外形特徵
緬甸蟒畢生會不斷成長,而且雌性的緬甸蟒比雄性更為巨大。緬甸蟒體形粗胖,頭較大軀體小,無毒。吻端扁平,有3對唇窩(熱感應器官)。體棕褐色,頭背有棕色箭頭狀斑,背面黃色,滿布不規則棕色雲狀大斑,腹部白色。泄殖腔兩側有一對退化的爪狀殘肢。[1]
緬甸蟒
緬甸蟒以體型巨大著稱,平均身長可達7米,體重可達91公斤。緬甸蟒大量的脊椎骨增生令其體型不斷加長,而且雌性的緬甸蟒比雄性更為巨大。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蛇類野生動物園中的一條緬甸蟒,是全球被飼養的蛇類中體重最重的紀錄保持者,在2005年,其體重達183公斤,體長則為8.2米。 緬甸蟒的身體顏色基調較為淺色,有著許多明顯的黑紋,其斑斕的紋理深受歡迎,在皮革行業中其蛇皮成為相當高級的逸品。緬甸蟒的體紋形態及色彩均與非洲岩蟒(Python sebae)頗為相似,這令許多在野外(多指印度與緬甸的邊陲地區)遇到巨蟒的人,會對此兩個物種有所混淆。
在野外棲息地,緬甸蟒的數量在不斷的減少。野生的緬甸蟒,是帶威脅性的、攻擊性的動物,這是因為它感覺自身安全受到影響緣故。
雄性年齡通常在15年左右,雌性可以在25歲以上。
緬甸蟒是一種夜行性蛇類,生活於熱帶雨林之中。年幼的緬甸蟒僅活動於樹上或地面上的既定區域內,但當它們逐漸長大後,由於體重及長度與日俱增,它們開始將活動領域局限在地面上。另一方面,緬甸蟒亦是游泳能手,更能逗留於水內達半小時之久。緬甸蟒多把身體隱藏於矮樹叢間,一些分布於偏北地區的蟒蛇在遇到寒冷的季節也會進入冬眠狀態。 緬甸蟒約於早春時分進行生育繁殖,雌蛇平均誕下12至36枚蛇卵,並加以孵育(以身軀肌肉的磨擦動作為蛇卵提供熱能)。幼蛇孵出後,會以乳齒將部分蛋殼撐破,並逗留於蛋殼內靜待蛇皮的長完,然後便會出外自行獵食。

② 緬甸蟒是幾級保護動物

緬甸蟒這種蛇分布范圍很廣,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北部;我國見於廣東、廣西、福建、雲南、海南、貴州等地。
緬甸蟒(學名: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是蛇亞目蟒科蟒屬印度蟒的亞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種蛇類之一。緬甸蟒是東南亞地區的本土品種,多居於熱帶森林裡。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較容易接觸到它們,有時也會出沒於樹木上。
緬甸蟒以體型巨大著稱,平均身長至高可達7米,體重可達91公斤。 緬甸蟒畢生會不斷成長,大量的脊椎骨增生令其體型不斷加長,而且雌性的緬甸蟒比雄性更為巨大。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蛇類野生動物園中的一條緬甸蟒,是目前全球被飼養的蛇類中體重最重的紀錄保持者,在2005年,其體重達183公斤,體長則為8.2米。
緬甸蟒的身體顏色基調較為淺色,有著許多明顯的黑紋,其斑斕的紋理深受歡迎,在皮革行業中其蛇皮成為相當高級的逸品。緬甸蟒的體紋形態及色彩均與非洲岩蟒(Python sebae)頗為相似,這令許多在野外(多指印度與緬甸的邊陲地區)遇到巨蟒的人,會對此兩個物種有所混淆。

緬甸蟒
緬甸蟒是一種夜行性蛇類,生活於熱帶雨林之中。 年幼的緬甸蟒僅活動於樹上或地面上的既定區域內,但當它們逐漸長大後,由於體重及長度與日俱增,它們開始將活動領域局限在地面上。另一方面,緬甸蟒亦是游泳能手,更能逗留於水內達半小時之久。緬甸蟒多把身體隱藏於矮樹叢間,一些分布於偏北地區的蟒蛇在遇到寒冷的季節也會進入冬眠狀態。
緬甸蟒約於早春時分進行生育繁殖,雌蛇平均誕下12至36枚蛇卵,並加以孵育(以身軀肌肉的磨擦動作為蛇卵提供熱能)。幼蛇孵出後,會以乳齒將部分蛋殼撐破,並逗留於蛋殼內靜待蛇皮的長完,然後便會出外自行獵食。

在進食習慣方面,緬甸蟒跟一般蛇類一樣屬於肉食性動物。緬甸蟒根據各自體型的不同,而捕獵各種大小不一的鳥類及哺乳動物。它們以尖銳的倒勾狀牙齒咬緊獵物,然後將軀體捆綁著對手加以緊壓,利用強勁的肌肉力量將對手捏死。它們間中也會於人類周邊出現,主要原因是人類住居所聚生的鼠類是它們的主要糧食之一。
緬甸蟒年齡可以在25歲以上。
緬甸蟒
緬甸蟒分布范圍很廣,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北部;中國見於廣東、廣西、福建、雲南、海南、貴州等地。
一頭美國短吻鱷與一條緬甸蟒陷入纏斗
野生的緬甸蟒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脅,它們被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列入「瀕危物種」名單。因其蛇皮受到皮革商及獵戶的覬覦,因而遭到頻繁的捕獵;另外一些民間制葯、泡酒的方式,及部分人士活捕作寵物等事情,都令野生緬甸蟒的數量一度銳減。有些地方(例如中國)的人類更會捕捉蟒蛇作直接飲食用途。
在美國,一些飼養緬甸蟒的事例,導致了另一種嚴重的生態問題。有些人飼養緬甸蟒,卻想不到這些蟒蛇逐日長大,竟然成長出超乎想像的體型,想要丟棄其寵物(也有些人是純粹不想再飼養下去),又不知道如何處理,有時會就此將蟒蛇放生到野外。大量蟒蛇的出現,令佛羅里達州大沼澤地一帶產生地區性的生態問題。 這些蟒蛇進佔大沼澤地,並於當地繁殖成長,成為該地區的入侵物種。在2005年,當地緬甸蟒因與本土的美國短吻鱷產生死結式的斗爭,而受到人類的介入,當時更捕獲到超過230條的巨蟒,可見其繁殖數量之驚人。另外,這些蟒蛇更會捕食當地的瀕危鳥類,令本已脆弱的生態環境更受威脅,緬甸蟒的存在成為一種新的生態危機。2008年2月,更有學者估計在數代繁殖之後,佛羅里達州緬甸蟒會開始向外遷移,甚至開始侵佔美國本土三分一內陸地帶。
緬甸蟒
首先緬甸蟒成長迅速,成體之後體型也非常巨大,在人工飼養條件下1歲就可能長到2米以上,2年左右的個體可能就達到3米以上了,而緬甸蟒的成體則有4米到7米以上的長度,絕對不是一般中國家庭能夠負擔的。
雖然一般來說緬甸蟒是相對比較溫順的蟒類,但這么大的個體帶來的安全問題也不可忽視,它們的危險不僅僅是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咬傷,擅長以纏繞和絞殺捕獵的成年緬甸蟒對小孩甚至是成人的生命也會造成威脅。美國曾經發生過多起兒童被家中飼養的緬甸蟒攻擊甚至殺死的悲劇,因此如果你家養了貓狗或者有小孩子,緬甸蟒絕對不應該是飼養的選擇對象。

另外,由於野生緬甸蟒是中國法律規定的一級保護動物,任何販賣和購買野生緬甸蟒的行為都是違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犯罪行為,後果非常嚴重。加上中國雖然是華盛頓公約的締約國,但是對動物資源人工商業利用的規定卻非常缺失,林業局和警察局對於市面上的緬甸蟒究竟是野生個體還是人工繁育個體無法也不想加以區分,加上沒有正規合法的渠道,使得市面上出現的緬甸蟒都沒有合法性,因此出於守法考慮,不要購買和飼養緬甸蟒。[1]
緬甸蟒現在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來說就是一種災難。據佛羅里達州政府部門估計,位於該州的沼澤國家公園里滋生著大批緬甸蟒,大約有3萬多條。由於這種外來入侵者在當地幾乎沒有天敵,因此這一數據仍將有可能會繼續增加。緬甸蟒體型巨大,最長可以達到20英尺(約合6米)長,甚至連美洲鱷魚都不是它們的對手。有人曾經在一條被捕獲的緬甸蟒腹內發現了一隻長約5英尺(約合1.5米)的美洲鱷魚。當地許多瀕危物種對於這種龐然大物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佛羅里達州的緬甸蟒有的是逃自寵物商店或動物園,有的是被寵物主人放生,還有可能是來自動物偷渡者。全球氣候變暖為這種動物在美國東南部地區大批滋生並泛濫成災提供了適宜的生活條件。

③ 緬甸孔雀鱉的相關新聞

最近,一隻「大甲魚」引起了很多動物愛好者的注意。有報道稱,江蘇省興化市旅遊局從一個鱉販子手中買到了一隻重達42千克的大鱉。很快,大鱉的照片就在網上傳開,很多人興奮地說,這只大鱉就是傳說中世界僅剩下三四隻的稀有動物「斑鱉」。那麼興化市的「大甲魚」到底是什麼動物,它的近況如何呢?通過采訪興化市旅遊局的相關人士,以及參與的專家,記者了解到,這只大鱉不是普通的鱉,卻也並非斑鱉,而是另有來歷。
起始 15萬元買下「大甲魚」
據 11月24日《揚子晚報》報道,興化的房增祥一直從事甲魚養殖業,也從別人手中收購甲魚。房增祥稱,11月20日左右,他接到鄰近鄉鎮一位老鄉的電話。對方稱自己在當地河溝中捉到了一隻特大甲魚,問他想不想購買。房增祥看到這只巨大甲魚後吃了一驚。他對記者說,自己「通過觀察其體型、顏色等發現,『巨無霸』就是當地土生土長的野生甲魚,經討價還價,最後他以每斤1000元的價格花8.4萬元人民幣買回了大甲魚」。
據報道,這只大鱉重達 42千克。當房增祥向眾人展示它的時候,不少人出於好奇,把手伸進水中撫摸它的背部,有人還彎曲起中指不停地敲擊。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次,也許是持續的敲擊惹怒了大甲魚,在眾人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大甲魚後面兩只腳在水中猛地一蹬,張大嘴巴、怒睜雙目,身體跳出水面就要咬人,「樣子就像一隻發怒的老虎」。
很快,興化市的領導通過報道得知「捕到大甲魚」的情況,覺得事情比較重大,當下決定買下大甲魚。當時認為「大甲魚」是本地物種,可以在本地生態環境比較好的地方放生。興華市旅遊局的朱瀚威說,領導當時覺得如果不當機立斷,這只大甲魚的命運就很難確定,說不定第二天就被人吃了。於是,當晚該市旅遊局就花15萬元買下大甲魚。
傳聞 大甲魚其實是斑鱉?
一般來說,保護鱉之類的水生爬行動物是水產局的職責,那麼為什麼興化市旅遊局會出面買下大鱉呢?朱瀚威說,興化市旅遊局屬下有一個「烏巾盪濕地公園」,生態環境良好。因為當時他們認為大鱉是本地品種,所以市領導指示旅遊局要保護好大鱉,未來可以放入烏巾盪濕地公園景區中,同景區的旅遊建設結合起來。
據《泰州日報》報道,興化市旅遊局局長秦朴表示,在買下這只大鱉之後,他們一方面與江蘇省水產研究所所長取得了聯系,將「大甲魚」的圖片發給了他,請他提供養護意見;另一方面在興化市水產局專家的指導下,對「大甲魚」採取了臨時性養護措施。
根據甲魚對溫度、水質、光線、聲音等都有特殊要求的特點,旅遊局專門騰出一間採光較好的房間作為養護房,並在養護房裡安裝了採光燈、空調,在水箱里安裝了溫度表。同時,還落實了專人養護。「根據目前及未來幾個月的氣候特點,我們要將養護房的溫度保持在15℃至20℃之間,同時每天保持養護房8個小時的光照,並保持水質的清潔和溶氧。」秦朴說,這個環境有利於甲魚休眠和健康。
興化市旅遊局花15萬買下大鱉的消息很快見諸報端並登上網路,網路上關於大鱉的討論再次升溫——這個看起來很普通的消息一下子觸動了龜鱉迷和動物愛好者們的神經:這大傢伙不會是斑鱉吧!
斑鱉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珍稀的龜鱉類動物,也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動物。目前,全世界已知的圈養個體只有3隻,其中一隻雄性個體在蘇州動物園,一隻雌性個體在長沙動物園(目前借調到蘇州動物園參與繁殖計劃)。越南河內的還劍湖也有一隻。此外,曾有美國學者在越南考察時在野外發現一隻。
斑鱉以「大」著稱。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中國爬行類官員呂順清說,斑鱉是現存最大的鱉類動物,體重可以超過100千克。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動物愛好者們在網上看到關於興化大鱉的消息和圖片後,紛紛議論它是不是斑鱉,甚至有些網友肯定地說:這就是斑鱉!
鑒定 此鱉家鄉在緬甸
興化大鱉到底是不是斑鱉呢?朱瀚威說,既然買下了大鱉,那肯定要鑒定它的品種,而此時他們也看到了網上關於「斑鱉」的議論,也迫切想知道答案。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請專業人士出馬。12月3日,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養殖委、爬行動物專業委員會主任李丕鵬,南京龜鱉研究會秘書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龜鱉專家組成員周婷和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唐建清三人組成的專家小組來到興化。鑒定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這只大鱉不但不是斑鱉,甚至都不是當地物種。它很可能是外來物種——尼氏鱉,或者說緬甸孔雀鱉(Nilssonia formosa)。
參與鑒定的專家李丕鵬說,一看到大鱉,他就很清楚地知道這不是斑鱉。首先,斑鱉的頭不能完全縮進殼中,而興化大鱉的頭能完全縮進;其次,斑鱉頸後的背甲前緣很光滑,而興化大鱉此處有明顯的顆粒狀突起;此外,斑鱉的頭前部到鼻孔的下降比較緩,而興化大鱉比較陡。「可以肯定,興化大鱉不是斑鱉。」李丕鵬說。
通過對比世界上各種鱉的外貌特徵,專家把懷疑對象鎖定在緬甸孔雀鱉身上。緬甸孔雀鱉原產東南亞。在我國南方市場上有不少通過走私渠道進入我國的緬甸孔雀鱉,而且這種動物也可以長得相當大。緬甸孔雀鱉最大的特徵是身體上有四個圓環狀斑紋,形狀像「孔雀眼」。它的名字就由此而來。那麼,興化大鱉有這樣的斑紋嗎?李丕鵬說,緬甸孔雀鱉在小時候圓環狀斑紋很明顯,但是長大後全身變灰。不過,在它身上還是可以找到眼斑的痕跡,右側尤其明顯。
蘇州動物園副主任陳大慶說,自己沒去興化,但收到了大鱉照片,他也認為這是尼氏鱉(緬甸孔雀鱉)。
不過,李丕鵬表示現在仍然不能特別確定興化大鱉是緬甸孔雀鱉,因為鱉類的變異很多,分類比較復雜。他們已經從興化大鱉腿部肌肉中取了樣本做DNA檢測。「並不排除我們無意間發現新種的可能」,李丕鵬說。
現狀 大鱉已死,「後事」未了
朱瀚威說,如果早知道這只大鱉是外來物種,不能在興化安家,旅遊局不可能花那麼多錢購買。他們判斷,不排除在某個環節上有人提供了虛假信息,這就有可能涉嫌欺詐。「現在警方已經介入調查。」那麼,鱉販子買賣緬甸孔雀鱉是否存在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嫌疑?中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CITES)主任助理曾岩表示,緬甸孔雀鱉未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所以如果想要進出口的話,只要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就不算違法。但如果鱉販子進口大鱉未報關,那就涉嫌非法貿易了。
據了解,大鱉現在已經死亡。原因是緬甸孔雀鱉不是本地物種,不適合在本地生存。現在,大鱉已經被製成了標本,可能被安排在烏巾盪濕地公園展出。
(本文來源:新京報 )

④ 緬甸德林達依省一頭野象遭獵殺,野象象牙擁有怎樣的市場價值

據新聞媒體報道,在緬甸某森林深處,林業部門發現了一頭被獵殺的大象。初步判斷這頭大象有30歲左右的年齡,身高約有2.4米。深中兩槍死亡死亡地點在森林中的小溪旁邊。更令人震驚的是兩根象牙被偷獵者鋸斷取走。林業部門負責人表示,根據現場的判斷以及提取到的彈痕,這頭野象很可能死在職業捕殺者的獵槍之下,當地的森林公安也正在追查盜獵者的行蹤。

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所有公民的一致責任。作為普通市民,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堅決抵制野生動物的製品以及餐飲食用。各國政府也應該嚴厲打擊高度重視野生動物的非法貿易行為並且完善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實施專項打擊行動,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⑤ 緬陸品種

目前國內(國際生物界還沒有達成普遍共識)把緬陸分為三個品種:緬甸-中國種、越南種、東南亞種。

區別起來東南亞種最容易識別,其特徵就是青頭而非金頭,所以並非所有緬陸都是金黃頭色。

市面上最常見的緬甸種和越南種區別不大,主要表現在背甲形態上。緬甸種的背甲相對較為高拱,體型略偏細長,而越南種的背甲相對寬扁一些。特別強調的是緬甸種和越南種很難由甲殼上的黑斑面積的大小來區分,同樣是玉緬,很難判斷是哪個品種的。

一般商家所說的瑞麗種從名稱上應指雲南瑞麗的緬甸種,但實際上中國國內市場上的緬陸大部分來源於越南,所以魚目混珠的情況比較常見,買家也無需過於在意。

⑥ 緬甸又有野象因為象牙被盜殺,怎樣才能消除象牙買賣

據新聞媒體報道,在緬甸某森林深處,林業部門發現了一頭被獵殺的野生大象。經初步判斷這頭大象有30歲左右的年齡,身高約有2.4米,身中兩槍死亡,死亡地點在森林中的小溪。旁邊更令人震驚的是兩根象牙被偷獵者鋸斷取走。林業負責人表示,根據現場的判斷以及提取到的彈痕,這頭野象可能死在職業捕殺者的獵槍之下,當地的森林公安也正在追查偷獵者的行蹤。

保護野生動物是所有公民的一致責任。作為普通市民,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堅決抵制野生動物的製品以及餐飲和食用。各國政府也應該嚴厲打擊高度重視野生動物的非法貿易行為,並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實施專項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行動,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⑦ 雲南瀕危野生動物有哪些

雲南瀕危野生動物有亞洲象、滇金絲猴、戴帽葉猴、灰葉猴、白眉長臂猿等。
亞洲象:亞洲象頭頂為最高點,體長5~6米,身高2.1~3.6米,體重達3~5噸。
滇金絲猴:滇金絲猴體長51-83厘米,尾長52-75厘米;體重9-17千克。滇金絲猴的皮毛並不是金黃色的毛,以灰黑、白色為主。
戴帽葉猴:戴帽烏葉猴體長53-71厘米,尾巴的長度超過體長,達60-95厘米,體重9-14千克。共有4個亞種。
灰葉猴:灰葉猴別名菲氏葉猴、法氏葉猴,大青猿。四肢細長,頭頂的毛淺銀灰色腹面淡灰色或淺白色。分布在緬甸、泰國、越南和中國等地。
白眉長臂猿:白眉長臂猿為靈長目、長臂猿科哺乳動物。該屬僅有二種,分西部種和東部種。體長為45-65厘米,體重10-14千克。

⑧ 有哪些珍稀的野生動物

在青藏高原上,生活著大約210種野生哺乳動物,佔全國總種數的50%左右。在這些野生動物中國家一、二級保護種佔有很大比例如:金絲猴、藏羚、野氂牛、藏野驢、盤羊、雪豹、羚牛、白唇鹿、梅花鹿等。

一、金絲猴

金絲猴(拉丁學名:Rhinopithecus),毛質柔軟,鼻子上翹,有緬甸金絲猴、怒江金絲猴、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6種,其中除緬甸金絲猴和越南金絲猴外,均為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

金絲猴群棲高山密林中,以漿果、竹筍、苔蘚為食,亦喜食鳥蛋等肉類,棲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長毛可耐寒。6個品種均為珍稀品種,均列為紅色物種名錄瀕危品種。

二、藏羚

藏羚羊(學名:Pantholops hodgsonii):體長135厘米,肩高80厘米,體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頭形寬長,吻部粗壯,鼻部寬闊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長角。

棲息於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早晚覓食,善奔跑。可結成上萬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線向北遷徙。

由於常年處於低於零度的環境,通體被厚密絨毛,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護區,主要分布於中國以羌塘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區(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見於印度拉達克地區。

三、野氂牛

野氂牛(拉丁學名:Bos mutus),是家氂牛的野生同類,四肢強壯,身被長毛,胸腹部的毛幾乎垂到地上,可遮風擋雨,舌頭上有肉齒,兇猛善戰。是典型的高寒動物,性極耐寒,為青藏高原特有牛種,國家一類保護動物。

棲息於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帶,人跡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間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種環境中,是食草動物,分布於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肅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

四、藏野驢

西藏野驢(學名:Equus kiang):是所有野生驢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平均肩高為140厘米。外形與蒙古野驢相似。頭部較短,耳較長,能夠活轉動。吻端圓鈍,顏色偏黑。

全身被毛以紅棕色為主,耳尖、背部脊線、鬃毛、尾部末端被毛顏色深,吻端上方、頸下、胸部、腹部、四肢等處被毛污白色,與軀干兩側顏色界線分明。

它們外形似騾,體形和蹄子都較家驢大許多,顯得特別矯健雄偉,因此在當地人們常常把它們叫做「野馬」。

五、盤羊

盤羊(學名:Argali sheep):雄性肩高可達120厘米,體重可達200千克。雄性的彎角粗大,長達1米以上,向下扭曲呈螺旋狀,外側有環棱。

雌性的角非常短,而且彎度不大。毛的顏色從淡棕色至白灰色,胸、腹部的顏色淺一些。脖子白色,沒有類似赤羊的鬃毛。

主要分布於亞洲中部廣闊地區,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和蒙古。中國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西藏、四川、內蒙古地區。

⑨ 緬甸特有的野生動物

緬甸蟒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2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2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6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6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2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9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9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