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汽配市場怎麼樣
❶ 哪位對汽配行業比較了解或者是做外貿的,麻煩進來一下,說說汽配行業的外貿前景怎樣就說未來5年吧。
個人認為有前景,我就是該行業的業務員。
未來五年汽車的使用率還是在居高不下的狀態,那麼必然會對配件有需求。結合汽配自身的特點———有OEM編號,全球有統一標准,所以很容易達成共識。不像,鞋服、珠寶等沒有國標,還要反復對比。而且,配件附加值高,有些產品單價值高。
如果客戶說了一個零件號的產品,那麼它就是一一對應的,比如說C4051033指的就是 商用車6缸的渦輪增壓器。剛開始找客戶有點難,但是一旦做一單之後,那個客戶就會長期需求,前提是你的產品、服務到位。
綜上,就是汽配外貿行業的特點。
❷ 現在汽車配件行業前景如何
這屬於汽車後市場這一塊,汽車後市場將迎來高速發展,汽車配件佔39%: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汽車產量1841.8876萬輛,同比增長0.84%;累計銷量1853.3426萬輛,同比增長2.7%。經歷過2010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再次井噴後,國際國內汽車品牌都視中國汽車市場為一塊肥到流油的大肉,紛紛啟動了新一輪夢想版圖。
事實上,無論是國際汽車品牌的中期規劃,還是國內汽車集團的五年戰略規劃,都無獨有偶的迎合了政府的十二五規劃軌跡。一汽、上汽、東風、長安、廣汽、北汽六大國有汽車集團2015年的總產銷目標已經超過2800萬輛;江淮汽車、奇瑞汽車、吉利汽車、比亞迪汽車、長城汽車、華晨汽車六大自主品牌汽車2015年的總產銷目標約為1200萬輛。以此預估,2015年中國汽車銷量將達到4000萬輛。
❸ 做汽車配件生意怎麼樣
做汽車配件生意一般都是大型的汽配城裡面,大家都是集中扎堆,價格都是喊不起利潤也較低。 既然准備做生意或者創業,就應該多做一些前期的准備,最重要的就是選擇靠譜的項目做,畢竟現在這個社會誘惑太多了,創業項目也是五花八門的,要想自己不吃虧就得有一雙火眼金睛,從眾多項目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根據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黃金回收這個行業的前景和市場可發展空間是很大的,並且相對其他的行業來說競爭要小很多,利潤也比較高,選擇這個行業相信會有不錯的收獲的。
❹ 關於緬甸吉普車
緬甸的汽車工業十分落後。緬甸沒有汽車製造廠,只有汽車組裝廠。全國的車輛80%以上是二手車,進口的也絕大多數是二手車。目前只進口日本的汽車零部件,不進口中國的零部件。進口的零部件也多為舊件,只有易損件為新件。進口的零部件中80%為舊件,經打磨、清理後用於再行組裝自己的汽車。 緬甸第二工業部是緬甸汽車產業的主管部門。緬甸不允許私人企業生產汽車,而由第二工業部嚴格控制。目前緬甸國營與公私合營的汽車組裝廠共有三家,分別為:緬甸第二工業部下屬的緬甸汽車與柴油發動機生產公司,緬甸第二工業部、緬甸第一私人投資有限公司(FMI)和日本鈴木(SUZUKI)公司的合資汽車組裝廠,緬甸經濟控股公司和日本ISUZU公司的汽車組裝廠。上述汽車生產廠家的零部件均依靠進口。需要特別介紹的是緬甸第二工業部下屬的緬甸汽車及柴油發動機生產公司(MADI),下設五個公司:第一汽車廠(生產6.5噸卡車、水罐車、運木車和油罐車;卡車的變速箱、傳動系統和軸承;汽車和卡車的內擺線齒輪變速裝置、鋼板彈簧和線圈彈簧、pressedsheet金屬部件;螺絲和螺帽;總的發動機組等)第二汽車廠(生產4WD越野車/吉普;XVA44L、EW-1和SW-II型車;汽油發動機(2000cc);卡車的柴油發動機DS-70(140馬力);汽油和柴油發動機的活塞與活塞環;總的發動機組等)、第三汽車廠(規劃中)、汽車零配件廠(通過與中國整機進出口公司進行技術合作建立的,生產的主要產品是散熱器、葉輪、金屬軸承、進氣排氣閥、球形軸承和鑄造件等)、重型柴油發動機廠(規劃中)。另一家是緬甸輪胎與橡膠生產公司(MTRI),在1979年通過引進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機械設備成立,是緬甸唯一一家生產轎車、卡車、公共汽車、拖拉機和自行車等多種輪胎的廠家,還生產各種管道產品。其產品范圍包括客車/輕型卡車的輪胎與管道、卡車輪胎與管道、農用機械設備的輪胎與管道和自行車鋼圈輪胎。它位於緬甸的橡膠生產園附近,因此天然橡膠供貨渠道暢通,但其它的原材料如合成橡膠及其它化工產品則完全依賴進口。
緬甸歡迎中國產品出口。在緬甸,只有具有出口相關權的公司才能申報進口權。進口分為兩種:(1)100美元的外匯能進口80-100美元的產品;(2)100美元的外匯只能進口20美元的產品。第一種情況主要針對國家急需的、需要緊急提供的A類產品,屬於項目進口,可以享受進口優惠。汽配產品如輪胎、發動機等屬於此類情況,關稅極低,幾乎沒有。緬甸願意向中國進口汽車及汽車零配件,原因有三:(1)均為左駕駛室;(2)質量好;(3)價格低。
對緬投資方面,有兩種形式,一是中方100%全資,二是中緬雙方合資。緬方表示,只要雙方共同遵守《緬甸聯邦外國投資法》,通過緬甸投資委同意,經緬甸政府批准就可以投資了。目前,緬甸政府十分支持汽車製造業。中緬兩國政府互訪後,決定在仰光附近搞一個專門面向中國的開發區或工業園,針對汽車製造工業制訂一些優惠政策。緬甸對汽車零配件生產的國產化要求為:第一年允許進口一定的零配件,允許半散件組裝(SKD)在一年內、全散件組裝(CKD)在三年內免增值稅、免關稅;之後在從國外進口零配件的同時,要逐年提高國產化率,在五年內實現60%的國產化率;但如果該批車輛能夠出口國外市場,國產化率水平可以有所降低。另外,緬方希望兩國合作生產的汽車及汽車零配件先供應緬甸國內市場,在保證緬國內市場需求後再出口其它國家。
❺ 汽車配件行業前景怎麼樣
做汽車配件 成本高 但是利潤相當高。一台汽車你把它全部當零件賣。賣出去可能可以買3台這個車了。但是壓貨壓的死。做的不全,沒人在你這里拿。。除非你專做一種車型,或者一個牌子。建議叢便宜的車做起!自己在去跟對應的修理廠拉拉業務。
❻ 汽配前景怎麼樣
整體來看,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景氣度下滑,企業營收整體下降。在「2020年全球最有價值的20大汽車零部件品牌」中,電裝、現代摩比斯、麥格納排名前三,中國企業中均勝電子入圍。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發生的並購案例共有22宗,涉及傳統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等方面。
汽車行業下行,零部件企業營收下滑
受全球車市持續下行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2019年大多數國際主流零部件企業業績受到沖擊,持續了40天的通用汽車罷工事件更是使汽車產業上游供應鏈雪上加霜。
從下圖所示的汽車零部件企業2019年營業收入情況可以看出,多數企業2019年營業收入出現下降。此外作為傳統零部件巨頭的博世、麥格納和李爾等公司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營業收入分別下降1%、3.4%和6.3%。
電裝居汽車零部件品牌價值之首,中國僅均勝電子入圍
在零部件企業營收整體下滑的背景下,通過創新提升品牌價值成為各大零部件企業積極推行的發展戰略。從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有價值的20大汽車零部件品牌」排行榜來看,在全球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發展趨勢的影響下,具有汽車自動駕駛、車聯網、新能源技術等相關汽車零部件業務的企業前景向好,品牌影響力逐年上升,這些企業形成的技術力量成為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2019-2020年,電裝一直位於「最有價值的汽車零部件品牌榜」首位。電裝目前與愛信集團在電動、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上進行共同研發,並與豐田聯合開發自動駕駛技術。
從品牌價值地區分布可以看到,榜單中的企業分布在美國、日本、韓國、法國、德國、加拿大、中國等11個國家,其中美國零部件企業進入該榜單的數量最多,高達6家。中國僅均勝電子1家企業成功入圍,反映出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實力在全球范圍內相對較弱。
加快投資並購進程,高值並購活動頻繁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發生的並購案例共有22宗。其中,傳統汽車零部件並購案例有6宗,主要涉及天線技術、座椅、天窗、金屬零部件等方面;
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並購案例有4宗,主要包含電機、控制系統、新能源驅動系統等方面;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並購案例有11宗,占總數的一半,涉及車聯網設備、感測設備、激光雷達、電子軟體、半導體、處理器等多個方面。
可以看出,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內企業目前更多地關注智能網聯汽車相關零部件的產品發展和未來趨勢,因此重點在該領域通過並購方式,實現企業對未來技術、市場等方向的戰略布局。
在已統計的2019年22宗案例中,金額超過1億美元的高值並購案例達到11宗(超大並購交易),高達半數之多。自2015年以來,已經連續5年超大並購交易案例達到10宗以上,汽車零部件行業已經邁入前所未有的高價值並購活動時代。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❼ 汽車配件生意好做嗎
我做汽配從09年開始,那時候高中輟學就開始在我叔叔店裡跟他做汽配,南方三線城市。那時候生意特別不錯,一個月銷量60多萬,利潤百分之三四十,很不錯。過了兩年,同在我叔叔那上班的一個員工自己出去開店去了,主營通用系列(別克雪佛蘭)。他那是只有五六萬的資金,剛開始他炒貨,慢慢熬,得到了一兩家修理廠的信任,固定客戶,就像滾雪球,慢慢開始自己進貨,北京上海去了幾趟找供貨商,生意越做越大,後來庫存就百多萬備件了,對於我來說,他是在我眼前成功的。後來買了房 車,生活不錯。大概從16年開始,整個汽配城生意急劇下滑,那一年剛好是我自己出來開店。明顯感覺市場萎靡不振,大家都不賺錢了,我叔叔月銷量下降了一半多,一個月20多萬算不錯了。後來他上了奧迪車配件,投入了100多萬,做了兩三年,只能消化庫存,庫存消化完了,就不做奧迪了,根本賺不了錢,乾脆就下架奧迪配件,只做原來的車型。而那個出去做的員工,銷量下滑了至少三分之一。我呢?我沒資金,純炒貨,剛開始炒貨每月銷量六七萬,利潤一兩萬吧,到現在為止,我基本上算倒閉關門了。
經過十年的汽配生涯,從繁榮到沒落,我真的是歷歷在目,原因是什麼?我總結了一下:
親身經歷的最大感受,剛開始那幾年,做汽配的人說多也多,但是沒到一定的基數,大家利潤都還可以,修理廠生意火爆,我們生意自然不用說,好多車需要維修,修理廠講價也不是很利害。平均每周,都可以做成一單上萬元的生意,肇事車輛維修。
慢慢的,做汽配的人越來越多,競爭就變大了,好多新開店為了競爭客戶,他們不賺錢,直接平價或者百分之5 10的就賣給客戶,這種惡性競爭對市場沖擊巨大,導致本來該賺錢的,賺不到錢,客戶也流失。
慢慢的,不知道為什麼,肇事車輛急劇減少,導致了修理廠遇到一個肇事車,價格至少先四五家報價,選擇最便宜的交易。(只比價格不看質量)。肇事車輛急劇減少的原因可能是保險公司變得嚴格了,不允許修理廠造假現象(修理廠為了生意把好車故意撞壞,報保險,然後用價格便宜的劣質品配件安裝,從中賺取相差劣質品幾倍價格的原裝配件差價),所以導致肇事車輛數量急劇下滑。
還有個原因就是這幾年交規越來越嚴格,酒駕的人變少了。
到目前為止2019年,整個汽配城生意都慘淡的很,肇事車維修真的太少了,就拿我說,現在我一個月都沒收到過肇事車的報價單了,連報價都沒有,更別說交易了。平時賣點日常保養 維修件,能賺幾個錢?還有這幾年的人越來越不捨得花錢了,汽車有點小毛病,只要不影響駕駛,能開就開,捨不得出錢修理。
對了,我三叔那些年開了個汽車修理美容保養店,今年員工辭退一半多,場地也退回去一半多,他自己都親自上陣汽車了,去年(18年)虧了十多萬,現在一天下來就是主要洗洗車,修理的真的見不到幾張車。
所以,你應該知道汽配生意好不好做了,作為一個干汽配10年的我,手機碼字一個小時,告訴你我的經驗以及這個行業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