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為什麼緬甸窮人住河上

為什麼緬甸窮人住河上

發布時間: 2022-07-26 22:33:42

A. 緬甸明明很窮,為何卻有大量中國人定居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談到出國,大多數人會選擇泰國和越南,這是東南亞最受歡迎的國家,而柬埔寨、緬甸和寮國很少被提及。然而,如果你更加關注旅遊,你會發現中國遊客到緬甸的人數近年來逐漸增加,保守估計每年超過20萬遊客。

緬甸似乎很窮,缺乏工業和高科技產業,但畢竟是一個有5000萬人口的國家,人們仍然對日常生活必需品有很大需求。這也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商人來到這里。同時,緬甸是一個盛產玉石的國家。每個人都可能聽說過玉石業的巨大利潤。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從事玉石業的商人在這里定居下來。他們向中國出售玉石,然後從中國進口一些其他商品,在緬甸銷售,以賺取利潤。我們很久以前就聽到緬甸和越南婦女在中國結婚的消息。事實上,在緬甸,大多數女孩都飽受生活之苦,所以她們也知道如何生活,緬甸婦女對婚姻的態度也非常保守,更加保守。如果一個對眼的人出現,女人不會向男人索要高額的彩禮,即使她遇到了雙方的父母,婚姻也將被決定。因此,許多單身的中國男人來到這里,希望找到一個合適的妻子。

B. 為什麼緬甸那麼窮,還會有戰爭

主要是因為緬甸這個國家沒有錢……

緬甸是一個內陸國家,國土面積不大,內部以山林為主,因為歷史的原因,常年處於戰亂中,歷史上也是,戰亂居多,影響經濟的發展。

一個國家的窮富,還和她的資源狀況有非常大的關系。伊拉克,科威特這個國家歷史上都曾經富過,因為他們有石油。伊朗,沙特,也都是比較富裕的。沙特的一幫人甚至富得流油。相比這些國家,緬甸主要的資源除了翡翠,似乎也就是鴉片了。而這些,很難支持一個國家的國計民生。

還與這個國家的政治有極大的關系。就像前邊兒說的,國內長期和平,經濟就會快速的發展,財富就會不斷的積累。反之如果是內亂頻仍,那麼影響將會非常非常的大。

C. 翡翠天堂發生塌方,為何緬甸窮人不要命去撿石頭呢

翡翠,是玉中之王。也是中國人最喜歡的飾品之一。一提起翡翠,大家腦海里首先出現的肯定是緬甸翡翠,因為緬甸是全球翡翠產量最大的國家,緬甸每年開採的翡翠總值在上百億美元,達到了緬甸GDP的一半。

而位於緬甸北部的克欽邦,就是緬甸的翡翠主礦區。在烏龍河上游,大大小小分布著三千多平方公里的礦區。該邦資源豐富,稱被譽為“玉石與黃金之邦”。

克欽邦同中國的關系極為密切

克欽邦面積8.97萬平方公里,在緬甸全國居第二,約佔全國面積的13%。當地38.66%是平原,61.34%是山區。2019年統計全邦人口1,881,362人 。克欽邦突出於中、印之間,南北長約470公里,東西寬約300公里。

克欽邦是緬族、撣族、克欽族等雜居地區。

克欽邦同中國的關系極為密切。克欽邦境內的克欽族、僳僳族與我國雲南省怒江州、保山地區、德宏州境內的景頗族、僳僳族是跨國境線而居的同一民族,他們語言相通,習俗相同,交往頻繁,通婚、互市,親如一家。比如景頗族和克欽族的男人都喜穿黑色對襟上衣,下穿圍布或短褲並佩帶刀具於身上。婦女一般穿黑色短衫和花圍裙。

D. 緬甸並不富裕,為什麼定居了大量中國人

現在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收入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去外國旅遊,甚至還有一些人會在外國定居,特別是距離我們比較近的泰國、越南、緬甸這些國家,據統計每年應該有超過23萬的遊客湧入緬甸。

這些原因都是為什麼會定居大量的中國人在緬甸的原因,看上去都是小事,但是無一不反映出我國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中國好,畢竟外國的局勢不如國內安定,這東西也是要看人自己的選擇。

E. 走近緬甸,緬甸人為什麼那麼貧窮,緬甸人

東南亞的原著居民都是這樣,比較懶惰。如果不指望勤勞的華人,這些國家早廢了,這才是窮的根本。

F. 緬甸明明很窮,為什麼中國人都喜歡去那裡定居

一是氣候好,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變化不大,環繞緬甸東,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擋了西伯利亞寒流南下,而南部由於沒有山脈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暖流可以通暢無阻,緬甸氣候好,生態環境好,適合居住。

四是緬甸是一個宗教色彩非常濃烈的國家,佛教盛行,有著虔誠的信仰,很多有壓力的中國人表示去到那裡很放鬆,感覺心靈被洗滌了,很乾凈舒適安逸,他們喜歡那種氛圍,喜歡那種生活和文化氣息,所以越來越多中國人去緬甸定居,哪怕緬甸明明很窮很落後,但每個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所以很多就去緬甸定居了。

G. 緬甸是非常窮的,為什麼會有大量中國人在那定居呢

首先,是因為緬甸這個國家,相對來說是比較貧窮的一個國家,在商業上還有很多方面都是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的,而這也就讓很多在去過緬甸旅遊,對緬甸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後的中國人們,發現了其中的商機。甚至有不少人也是“一擊即中”,賺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而我們中國商人過去緬甸做生意,還是非常受到當地人歡迎的,畢竟不僅是為當地人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是為當地人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緬甸屬於一個經濟較為落後的小國家,但也堪稱旅遊勝地。由於中國大量遊客的湧入,也漸漸促進了緬甸旅遊業的發展,所以緬甸的經濟在這近幾年來也是提升的非常迅速。但是即便如此,緬甸的經濟和生活條件依舊不能和我國相媲美,卻為何大量中國人去緬甸定居,甚至都不願意回到祖國來?這其中的原因,其實很明顯,不僅是經濟發展還是生活所向,緬甸都是一個非常具有想像力的國家。據專家調查顯示緬甸雖然經濟不大好,但是緬甸卻是一個未開發的地帶,所以在這個地方充滿了無限的商機。而且一些內部人員透露緬甸自古以來都是生產翡翠玉石的寶地,而這些翡翠玉石,對於我們中國來說,就是一種非常昂貴的物品。所以一些具有商業頭腦的中國人去緬甸之後,就發現緬甸擁有著非同一般的商機,而他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天然地利人和的優勢,從此走向人生巔峰。

H. 緬甸的夜生活為何會被稱為」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呢

因為這里的貧富差距很大,在緬甸夜晚的大街小巷上,很多年紀輕輕的女孩子在路邊擺攤、賣藝,因為在窮富差距很大的緬甸,她們需要通過雙手去賺學費或者是為了幫家裡分攤一點經濟壓力。但是對於富人來說,他們的夜生活非常豐富,他們可以去吃各類美食,也可以到酒吧喝酒、唱歌、跳舞。在緬甸的仰光,這里居住著大量的富人,這里有著許多別墅而且仰光的房價並不低,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一輩子都沒辦法買得起仰光的房子。但是作為”佛教之國“的緬甸,這里的人民心態都非常的樂觀,平和,對待生活也沒有怨天尤人,而且雖然貧窮,這個國家的幸福指數卻非常高。

I. 緬國為什麼那麼窮

緬甸為什麼這樣窮?

人民網海南視窗特約評論員:廖遜

中南半島
(即印度支那半島)
貧富懸殊,
最富的新加坡去年人均
GDP
超過日本,
達到
43117
美元;其次是馬來西亞,
8423
美元;第三是泰國
4992
美元略高於中國。再排下來就都不怎麼
樣了:越南
1174
美元,寮國
984
美元,這兩國好歹脫貧,進入了下中等收入經濟體之列。還
有兩家尚未脫貧:一是柬埔寨
814
美元,二是緬甸
702
美元。中南半島地處熱帶,土地肥沃
水量充沛,資源條件優越無比,所有的國家都是魚米之鄉,七國竟然兩國沒脫貧、兩個剛脫
貧,實屬「人禍」所致。而排名最末的緬甸,按照客觀條件也最不應該。

緬甸的自然條件和泰國非常接近:
緬面積
67
萬平方公里,

51
萬平方公里;
緬人口
5540
萬,泰
6476
萬。緬甸還是中南半島資源最豐富的國度,歷史上曾經是泰國的宿敵,
19
世紀經
三次慘烈的抗英戰爭失敗,淪為英國殖民地長達
63
年,泰國卻一天也沒有當過殖民地。按照
「全盤西化」論者的觀點,緬甸理應比泰國發達得多。

平心而論,緬甸絕非一無所獲,一整套英式法律秩序——特別是與生產力發展密切相關
的民商法,在中南半島最先進的交通運輸體系,鐵路超過法屬印度支那三國,是泰國的
2

以上;最先進的礦業——石油佔世界產量
2%
,鎢產量世界第二,鉛產量亞洲第一,銅產量亞
洲第四;大米出口世界第一,碾米業也因而異常發達。但其它基礎工業一無所有,殖民地經
濟特色鮮明。處處依附於國際市場和英國經濟,使其在
1929-1931
年全球經濟危機中損失慘
重,接下來是二戰,緬甸成為主戰場之一,遭遇空前浩劫,山河破碎,民生凋弊,所有城市
化為廢墟,連村莊都大量破壞。相比之下,奉行「以夷制夷」的泰國毫發未損。盡管如此,
1948
年獨立時,幾乎人人看好前英國殖民地緬甸,而非半殖民地的泰國。

泰國加入軸心國而苟且偷安,佔了大便宜。緬甸也不清白,愛國志士們想藉助日本擺脫
英國殖民統治,
1943
年建立過「滿洲國」式的傀儡政權,後來赫赫有名的大政治家,如昂山
素季之父、
民族英雄昂山任國防部長,
開國總理吳努任外交部長。
真正清白的是緬甸共產黨,
獨立後卻被排除在外,長期堅持武裝斗爭。緬甸主流政治精英到
1944
年,盟軍開始大反攻時
才反戈一擊,二戰後又反抗英國殖民統治。昂山
-
吳努主張在西方資本主義和蘇聯社會主義之
間,走一條符合本國國情的中間道路。昂山不幸遇刺,吳努成為首任總理。

吳努建立的英國式議會民主,運行了整整
12
年,之後悲慘告終。執政的反法西斯人民自
由同盟,是一個多黨派聯合的大雜燴,從建立之日起,內部就不停地爭權奪利,事事爭吵,
誰也妥協讓步。人民飽經戰亂、一貧如洗,既無恆產,也無恆心,一肚子邪火,反對派一點
就著,工人罷工、學生罷課成了家常便飯,「保衛民主,打倒吳努」不絕於耳。吳努只好求
奈溫將軍組織看守軍人內閣,一年零四個月大刀闊斧的彈壓,果然收到奇效,再還政吳努,
又遇上少數民族分離主義的難關。這回奈溫不請自來,直接發動軍事政變奪取政權。

吳努時期的經濟政策,基本上沿襲英式市場經濟,唯一的區別大力是扶植民族資本,推
行土地國有化改革失敗,從東西方兩頭討錢
5
億美元(美國
1
億、日本
2
億,其餘來自包括
中國在內的東方社會主義陣營)
,交通通訊和大型廠礦收歸國有,民族資本迅速崛起,最大的
受益者是華裔和印度裔企業家,他們逐漸排擠並取代了西方資本。但直到
1962
年主要產品產
量和出口,仍然低於
1939
年的水平。
1960
年,泰國人均
GDP
已達
94
美元,緬甸才
59
美元。

1957
年泰國軍人政變上台,勵精圖治,
60
年代初一派生機盎然,緬甸軍人在一旁看著
好饞。由於「看完內閣」時期的鐵腕政績,廣大人民群眾普遍認同軍政府。吳努時期華僑商
人和印僑商人的大發展,令廣大緬甸人眼紅。奈溫政權便投其所好,高舉起民粹主義旗幟。
革命委員會政權宣布,不僅要實行國有化和中央計劃經濟,還要大力排斥華商印商,推行經
濟民族化,緬泰兩國軍人獨裁政權分道揚鏣。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是極其重要的歷史分水嶺。因為在冷戰時代,美國不遺餘力地扶持
反共獨裁政權,這本是推行經濟自由化的良機。可惜奈溫將軍外受
20
世紀
30-70
年代世界潮
流裹挾,內受民眾排華排印情緒的驅使,痴迷於閉關自守的社會主義道路,重拳打壓華印僑
商,一直到十年之後才重新鼓勵私人企業發展,結果還是華印僑商最為成功。盡管他對華友
好,對內仍然反共,還小心翼翼地同蘇聯陣營保持距離,所以社會主義陣營的援助也為數寥
寥。奈溫在位
26
年,經濟越搞越糟,
70
年代後調整經濟政策略有好轉,但與東南亞多數國家
的距離越拉越大。泰國經濟已經起飛脫貧,緬甸人均
GDP
卻只有
190
美元,淪為世界最不發
達國家之列。奈溫心力交瘁,辭職下台,提出由全民投票決定政體,不料反而激起民變。他
的批評者要求結束「社會主義綱領黨」的一黨統治,國家面臨大動盪,軍人集團見勢不妙,
才於
1988

9
月再度發動政變,上台執政。

此時及此後的幾任軍政府終於看明白,只有走「東亞四小」式的現代化道路,才能拯救
緬甸經濟,誰知歷史的班車已經開走。接下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國變臉,不再支持反
共獨裁政權搞威權主義現代化,而是要求發展中國家在政治體制上「一律向美國看齊」,因
而很自然地支持在
1990
年大選獲勝的昂山素季。緬甸的中產階級微乎其微,昂山素季的社會
基礎與其說是中產階級,不如說是心急如焚的廣大窮人。緬甸軍方違憲賴在台上,又招來國
際制裁。

然而即便是在西方的高壓和制裁之下,幾任軍政府推行私有化、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
改革,
也使緬甸經濟大為好轉。
人均
GDP

1988
年的
190
美元,
增長到
2010
年的
702
美元。
3

23
年年均增長
5.9%
,超過了奈溫的「社會主義時代」,更超過了吳努的「議會民主
+
資本主
義時代」。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和本次全球金融危機中
2008

2010
年美國量化寬松,緬甸經
濟兩次遭受重創,卻都挺了過來。
2010
年增長
5.3%
,人民生活繼續改善,至今沒爆發西方期
望的全民抗議。

只要美國不搞第三輪量化寬松,軍政府領導下的緬甸,就還能保持發展,那麼
62
歲的昂
山素季,就還得在軟禁中繼續等待。改革開放雖生不逢時,卻也成功堅持了
23
年,目前人均
GDP
大約相當我國改革開放頭
21
年——也就是
1999
年的發展水平。
緬甸人口七成以上是農民,
大規模城市化尚未開始,社會矛盾尚不尖銳,仍處在發展機遇期。對於緬甸軍政府來說,真
正的考驗將在經濟起飛之後。

J. 曾經高度發達的緬甸,為什麼現在如此窮困

一方面,遭受制裁,國際上因為軍/政/府,對少數族群的態度等等,都對緬甸有制裁,讓緬甸無法得到投資、技術等等。
一方面,北方的戰斗不休,經常爆發小規模的戰斗。所以,緬甸的確發展不太好。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1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9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5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5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1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7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6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9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5